第一篇:长潭水库防洪风险分析与决策
长潭水库防洪风险分析与决策
黄志强林 跃
(长潭水库管理局,浙江 台州 318024)
摘要:本文从洪水资源化的角度出发,对长潭水库的次洪调度方案进行风险识别、评估、评价加以分析,然后根据防洪损益值及风险度进行洪水调度决策。关键词:水库调度;风险分析;风险决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我国近几年的防洪减灾对策措施与数年前相比事实上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正在朝着“洪水管理”和“人与洪水和谐相处”的方向前进。“洪水管理”的核心思想是“适度承受一定风险以合理利用洪水资源”,洪水的风险是永恒的,“适度的承受风险”需要我们对洪水风险有更加科学深入的认识,并加以分析,然后进行决策,从而使洪水资源化,并得到有效的利用。长潭水库基本情况简介
1.1 水库概况
长潭水库位于浙江东南部椒江支流永宁江上游台州市黄岩区境内,目前,水库设计洪水为百年一遇,校核洪水为万年一遇,台汛限制水位34.00m,总库容7.32亿m3。水库发电厂装机容量11875kW;有效灌溉面积104.27万亩;防洪受益农田28万亩。水库自 1995年10月开始承担了台州市区及温岭市部分乡镇的工业和生活用水,目前受益人口达200多万。水库建成之初是以灌溉为主,但随着台州经济社会的发展,下游的防洪和供水任务越来越重,2003年水库性质调整为以防洪、灌溉、供水为主,结合发电、养殖等综合利用的多年调节的大(Ⅱ)型水库。
长潭水库集雨面积441.3km2,流域呈扇形状,由于地处山区,经过对多年的降雨分析,发现水库流域处于台州地区的暴雨中心,主流河长34.2km,河流源短流急,极易形成全流域性的强暴雨洪水。
水库自1964年正式运行以来,充分发挥了防洪和灌溉功能,2002年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工程,同时对各类泄洪设施进行更新改造,2004年工程结束后,水库大坝及整体工程的安全级别提高,防洪能力也大大增加,水库下游永宁江二期治理工程接近完成,目前水库基本改变了过去上不能蓄下不能泄的局面,水库已具备承受适度风险的能力。
水库泄洪设施有发电输水隧洞、城镇供水隧洞、泄洪洞、溢洪道泄洪闸,总泄洪能力见表一。
表一:水库泄洪能力表
1.2 洪水调度及存在问题
1.2.1 洪水调度: 2004年至2006年8月底,水库共拦蓄了超过下游河道安全行洪能力的洪水5次,其中2004年14号台风“云娜”的洪水,流域平均降雨量581.3mm,最大入库洪峰流量5730m3/s,洪量2.05亿m3,在24h内库水位上涨约8.21m;其次是2005年,出现了5次连续的台风影响,其中5号“海棠”和9号“麦莎”台风的降雨量分别为527.6mm、426.0mm。
2004年14号台风,由于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刚刚结束,水库起调水位比较低,仅为23.46m,而当时台汛控制水位33.00m,根据预报,水库在全部拦蓄的情况下最高洪水位将达到31.83m,不会超汛限水位,因此水库停止发电下泄,全部拦蓄洪水,削峰率达到100%。
2005年的两次台风中,根据洪水预报,防汛部门经过会商后,在保证水库安全的情况下,采取了预泄、错锋调度。5号台风“海棠”,当下游乡镇遭受涝灾时,水库停止了发电下泄,待下游涝灾有所消退时,再发电下泄,适时开启溢洪闸,并根据下游的受涝情况和永宁江安全泄量不断调整溢洪闸下泄流量,水库最大下泄流量为300m3/s(含发电),为下游涝区错峰59小时,削锋率为87.3%。
9号台风“麦莎”,预泄水量1230万m3,把库水位降到33.33m,腾空库容为拦蓄台风暴雨洪水做好了充分准备。台风期间水库最大下泄流量为300m3/s(含发电),为下游涝区错峰77小时,削锋率为87.6%。
1.2.2 洪水调度中存在问题:①对洪水风险分析不够,决策过程也不够合理。往往是一个或者少数几个人便做出调度决策,主观臆断过强,不够科学合理,此问题在200513号台风的预泄决策过程中暴露出来,当时水库水位32.55m,低于汛限水位1.45m,在没有经过综合分析的情况下,提前48小时开闸预泄,结果次降雨量仅80mm,造成经济损失50多万。②全流域性防洪预案不够完善,可操作性不强。目前,水库流域上下游各相关部门所做的防洪预案大都是各自为政,缺少全流域性的统筹安排,从而造成混乱、效率低下等局面,并且有些预案的可操作性也不强。③调度过程中各部门、单位之间的协调不够。2005年长潭水库流域遭遇了5次台风影响,平了历史最高记录,防洪调度问题比较突出,各方利益不能顾全,便出现了各部门、单位的矛盾冲突,不能很好地进行协调。
根据近几年的气候情况来看,水库流域在台汛期频遭台风或热带风暴影响,带来强降雨,形成较大的洪水,即便除险加固工程结束,水库所面临的防洪压力也非常大,并且矛盾主要集中在次洪调度决策过程中,本文主要针对次洪调度决策中存在的问题,对次洪的调度方案进行风险分析,然后根据适当承担风险以合理利用洪水资源的原则,采用防洪损益值及风险度进行洪水调度决策。洪水淹没风险分析
2.1 上游情况分析
通过调查,建库以来,最高库水位为38.09m。水库移民线38.00m;应移民8281户,实际移民8163户,有118户未移民;应移民30902人,实际移民30524人,有378人未移民;应移民房屋25169间,实际移民24967间,有202间房屋未移民;征地线36.50m;36.50m-38.00m之间有耕地1478亩。即库区38.00m高程以下有耕地1478亩、房屋202间、人口378人,没有工业企业。另外38.00m以下,有部分乡村道路、电力和电信线路,若遭到洪水淹没,库区内部分地方交通、电力、通讯将中断。
在38.00m——43.01m之间有5个乡镇共40个行政村19298人口中的部分人居住;土地10000多亩;基本无规模的工业企业、有学校等,但有部分商店。
2.2下游情况分析
下游永宁江在二期治理工程完成后的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但黄岩城区的防洪标
准却达不到这个标准,永宁江治理工程实施,使上游排涝行洪能力加强,原本在洪水期间上游形成的滞洪区减小,洪水快速涌向黄岩城区,并由于永宁江闸受潮水影响,致使黄岩城区在近年的几次台风中严重积涝,长达3~4天。
下游防护农田28万亩,人口200万(含外来人口),而且头陀镇、北洋镇、澄江镇、新前镇、黄岩城关、江口、院桥、椒江区、路桥区都是工业发达并且集中的地方,2004年这些区域内国民生产总值为380亿,区域内并且有交通密布,104国道和涌台温高速公路及铁路、机场等重要基础设施也是水库防洪保护对象。
2.3 水库自身安全分析
长潭水库主要枢纽建筑物为粘土斜墙土石坝,大坝高程44.00米(不包括防浪墙的高度1.2米),绝对不允许发生洪水漫顶是工程设计和度汛的最重要原则。一旦洪水漫顶,既使水量不大,对坝体冲刷破坏难以预测,对大坝及电厂厂房将造成严重灾害。次洪风险风险与决策
根据上面的情况分析,水库防洪主要从大坝安全、尽量减少下游淹没损失考虑,因上游工业、人口等都不如下游密集,所以在次洪调度中,首先考虑水库自身安全,其次是充分考虑下游的淹没风险和洪灾损失情况,然后适当考虑上游的淹没风险。一般情况下,采取水库尽量拦蓄上游洪水,进行错锋、补偿调节,更合理地、科学地进行优化调度,使下游的防洪效益最大,上游的洪灾损失最小,水库自身效益(供水、发电)最大。
水库没有副坝,不存在分洪区或滞洪区,调度相对简单,一般采用预泄、错峰补偿调度方式,调度决策主要集中在台风来临前的预泄和补偿调节流量决策。
3.1 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就是要找出风险之所在和引起风险的主要因素,并对其后果作出定性的估计。在目前的情况下,水库的水情自动测报、洪水预报调度系统经过多年的运行和修正,已经达到水文规范的甲等要求,从表二中可看出水库洪水预报的精度控制在3%以内。而近根据年来的气象预报与实际降雨的差别仍旧较大,预报精度不够,在决策过程中引起洪水风险的不确定因素主要是天气预报带来的误差,因此本文主要将气象预报的误差作为作为主要的风险因素。
3.2 风险估计
在对气象预报的风险估计中,采用“专家调查法(即特尔菲法)”。在制定调度方案前,请几名对本区域洪水调度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对气象预报值的可能出现的概率作出估计,然后加以综合。由于每个人的专业知识、经验、水平不同,我们可以对每个人的评价意见的信赖程度加以区别,即给每位专家加上一个信赖系数αi,系数值越高,对其信赖度越高,并且要求α1+α2+„+αn=1(假定有n个人参与评估),然后算出平均结果,便可以求出概率。
本文以200513号台风为例(下同)进行估计,此次气象部门在台风影响前72—48小时之间作出预报,预报过程雨量200mm-300mm,局部400mm以上。将降雨量划分为5种状态,形成状态集{X1,X2,„„X5},其中X1100mm; 100mm
X1=5╳0.25+5╳0.28+5╳0.22+5╳0.28=5.00 X2=4╳0.25+4╳0.28+4╳0.22+4╳0.28=4.00 X3=1╳0.25+3╳0.28+1╳0.22+3╳0.25=2.06 X4=1╳0.25+2╳0.28+3╳0.22+2╳0.25=2.00 X5=2╳0.25+1╳0.28+5╳0.22+1╳0.25=1.9
4总次数为:5+4+2.06+2+1.94=15。则各状态出现的概率为:
P(xX1)P(xP(xP(xP(x
0.333154
X2)0.267
152.06
X3)0.137
5X4)0.13
3151.94
X5)0.129
Xi)
1P(x
i1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出现小于100mm的降雨量可能性最大;出现100mm~200mm次之,这两种情况出现的概率和为0.6;出现大于400mm的降雨量可能性最小,仅为0.129。
3.3 风险评价
200513号台风影响前48小时,2005年8月30日8时,长潭水库水位32.55m。由
于下游工业发达,若在洪水期间下泄,则损失远远超过淹没上游的损失,因此在洪水期间,不考虑下泄水量,水库全部拦蓄洪水,水库正常蓄水位36.00m,调洪演算结果及上游淹没损失情况如表四:
而定,淹没区人员在台风影响前转移,转移人员补贴50元/天.人。)
若开泄洪洞进行预泄,48小时内预泄水量2000万m3,长潭水库损失发电量110万度,按0.48元/度计算,损失发电收入53万元,而所损失掉的发电量所创造的工业产值无法估算,此处不作计算。
3.4 风险处理
处理本次洪水带来的洪水风险,根据水库控制运用计划,应在台风影响前采取补偿调节的方式,尽量降低库水位。此时有两种处理方案:
1、电厂继续以满负发电下泄,直到下游受涝时停止发电,不开泄洪洞加大流量;
2、增开泄洪洞进行预泄(电厂仍满负发电),到下游受涝时停止。
3.5 风险决策
采用期望值进行评价与决策,同时参考风险度。算出各调度方案在各种降雨状态下的损益平均值,即数学期望值Ex,按期望值大小进行决策,同时应考虑该方案风险度的大小,因为风险度越大,表示对将来越没有把握,风险也就越大,这应当是决策者所需要考虑的。
风险度定义为标准方差Dx与平均值Mx之比,即:风险度FD =。损益值
Mx
及评价表如表五:
威胁。在表五中可以看出,在200513号台风中,采取不提前预泄的调度方案,可以获
得平均38.7万元的效益,其风险度为0.66;而采取提前预泄的调度方案,则会平均损失43.9万元,并且其损失的风险度为0.61。若从风险度分析,两种调度方式的风险度都超过0.5,在风险等级上一致的。但第一种是效益,第二种是损失,两者比较分析,选择不开闸预泄较为合理,而继续以电厂满负发电下泄的调度方式。此种调度方式只有12.9%的概率是有损失的,而开闸预泄却只有12.9%的概率可以获得7万元的防洪效益。结束语
长潭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工程以后,大坝的安全级别提高,在不发生漫坝的情况,水库枢纽工程的自身安全是不会受到太大的威胁。在防洪过程中,水库具有承担适度风险的能力,因此在制定实时调度方案时,应该在水库可承受风险范围内,对防洪调度方案的优劣进行分析,选取能够使洪水资源化程度最高的调度方案,从而是洪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使除险加固工程的功效等到体现,以缓减台州南片水资源短缺的状况。
参考文献:
[1]黄振平.风险分析与决策[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6.2.
[2]陶晓程.现代水利与洪水管理[M].宁波:宁波市水利学会编印,2005.5. [3]浙江省水利工程管理学会.水库安全管理资料汇编.杭州: 2006.3.
作者简介:
黄志强,男,工程师,大学本科,主要从事洪水预报分析与调度及管理工作,联系电话:0576-4982350;
林跃,男,工程师,从事水库调度工作26年,主要从事水库控制运用计划编制和水库兴利、防洪调度与管理工作,联系电话:***
第二篇:水库防洪预案
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防
洪
预
案
二OO九年五月
防御方案实施措施洪水预报
XX水库流域为山区、丘陵区小流域,根据本流域洪水特征,洪水预报的主要任务是为水库防洪调度和水库下游河道防洪提供必要的决策依据。根据本流域的实际情况,编制本流域洪水预报的主要依据是气象信息资料,经过对气象信息的研究和分析后,预测本区域雨情,根据雨情预测结果,结合历年水库运行调度积累的实践经验,提高水库防洪调度质量,为水库兴利除害安全运行创造条件,也为下游河道防洪采取必要措施争取时间,避免和减轻不必要的损失。工程监测
XX水库工程监测包括水文观测和水工建筑物观测两部分观测内容。
2.1 水文观测:观测项目有降雨量及水库水位。
1、降雨量观测:水利转制企业管委会设有降雨量观测点,采用人工雨量观测,在汛期每日8时进行观测并上报指挥部,特殊情况则根据需要随时进行观测上报。
2、库水位观测:库内设有水库库水位观测水尺,采用人工观测,汛期每日8时进行观测并上报指挥部,特殊情况则根据需要随测随报。
2.2 水工建筑物观测
对主要建筑物(大坝、溢洪道等)要落实专人每天定期检查2次,特殊情况随时检查。
工程检查主要内容有:坝身有无雨淋沟、滑坡、裂缝、塌坑、洞穴、崩塌、渗漏、沉降等现象;有无害虫、害兽的活动痕迹;护坡、护岸块石有无移动、翻起、塌陷;设计有无损坏、溢洪道底板损坏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市指挥部。工程防护抢险
根据工程现状分析,工程有可能出现渗水、漏洞、坍塌、漫溢、裂缝、决口等现象。针对出险的具体情况,可按照有关防汛抢险知识进行抢护。各种险情的抢护方法见表3-1。
表3-1各种险情抢护措施防汛责任制
防汛工作事关重大,《防洪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单位、动员全社会力量,做好防汛抗洪和洪涝灾害后的恢复与救济工作。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参加防汛抗洪的义 务,防汛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
XX水库防汛工作成立防汛抢险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项目副经理)副组长:张?
成员:刘?、唐?、江?、李?等。
XX水库位于山区,交通不便,要特别重视通信工具的维修保养,确保通信工具完好。保证防汛信息畅通。抢险队伍
XX水库组建有专业人员和群众组成的防汛抢险队伍。专业抢险队伍由水库管委会人员组成。在主汛期(4~6月)对抢险队员要进行严格管理,不允许随意离开水库,实行严格的请假制度。物料准备
防汛物料是保证防汛抢险的物质基础,防汛物料的必须在汛前备足备好,以应急用,存放地点必须安全可靠,落实专人负责看管。根据XX水库实际情况,在坝区附近必须开设土、石备用料场,土石料场,土石料场要求土质、石质良好,存量丰富,运距短,交通方便,保证车辆通行,在料场要开采储备一定数量(土、石各50m3以上)的土石料,在大坝、厂房等重点防洪区和威胁区要储备20m3以上的砂料供急用。汛期物料储备数量见表6-1。
表6-1防汛物资储备表
第三篇:磨子潭水库
1、茨淮新河工程局地址
安徽亳州市
主要干流河道有涡河、西淝河、茨淮新河、北淝河、芡河等。涡河自谯城区安溜镇入境,东南流经涡阳县至蒙城...4公里,流域面积1871平方公里;茨淮新河自利辛县大李集镇入境,向东流经利辛县境南部,至蒙城县邹楼出境入...2、磨子潭水库
磨子潭水库的建设地点在安徽霍山,控制流域面积57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7.6秒立米,设计洪水流量7250秒立米,总库容3.39亿立米,设计灌溉面积660万亩(与响洪甸、佛于岭两水库联合运用),装机容量1.6万千瓦。
主坝坝型为混凝土双支墩坝,最大坝高82 米,坝顶长度331米,坝基岩石为片麻岩,坝体工程量29.4万立米,主要泄洪方式为岸边溢洪道。
3、安徽省机电排灌总站
属全民事业单位,隶属省水利厅领导,正处级建制,始建于1961年7月,当时为省水电厅机械排灌局,1964年2月撤销排灌局,成立安徽省机电排灌管理总站。1967年,由于“文化大革命”影响,排灌管理总站自行解散。1980年元月,省编委以编字(80)第007号文批准恢复“安徽省机电排灌总站”。现内设办公室、组织人事科、财务科、机电工程科、技术科、机械排灌队共6个职能科室。
4、水利局和水务局
现在的水务系统是由原来的水利局转化来的。水利局更名为水务局,职能并没有改变多少。
水利局以前叫水电局,后来更名为水利局,现在,更名为水务局。所以它们乃一个单位,只是有些地方的叫法不同。我就是水务局的。
水务局在水利局的服务功能上增加了城市用水的管理职能,统管了水资源.二者不存在大小之分.水务局和水利局级别相同,管辖范围不同,水利局一般只包括农村水利建设和管理,而水务是涉水事务的统称,范围一般包括,农村水利.水土保持,城市供水.排水.水资源统一管理。
水务局:城市供水,工业用水
水利局:农业供水、农业设施建设等
水利局是对农业和城市提供服务。水务局是以赚钱
水利局是传统的水利服务,以和农村打交道为主.而水务局是接管了城区供水后形成涉水事务一体化的新的管理体系,统管了农村和城区的用水,和涉水收费等工作.水文局全称是;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水文局是事业单位,是搞技术搞科研的,水利局是行政单位,2个单位性质不一样,看你的选择了。一般是省水文局统管全省各市级水文局,市级水文局统管全市范围的水文站,如果你到省局上班的话,一般会让你到市级水文局实习,如果你是到市级水文局实习的话,一般会让你到各个县的水文站实习,水文站一般都在村边河边,平原水文站还好点,山区水文站一般都比较偏僻,人烟稀少,会比较寂寞。如果你的理想是做个白领什么的,那你在水文站上班会感觉心理落差很大的
水文是个艰苦行业。如果你在省水文局上班的话还好一点,如果你是在市局或者水文站上班的话,你就要做好应对较差工作条件的准备,我不知道黑龙江水文是怎么样个发展情况,反正我们这边水文是最近十年工作条件才慢慢好起来的。你做不好心理准备的话,你会觉得自己工作的象民工一样。曾经有大学生毕业分配到水文局,就因为受不了艰苦条件,心理落差太大走了。黑龙江省水文局工资情况我不太清楚,反正一般省局的工资比市局要高的多,省里的工作待遇工作环境比下面要好的多,你不管到省局还是市局还是水文站上班都必须天天上班,尤其是水文站上班的话,每天都有日常观测项目,要发报,周六周日也别想睡懒觉,在山区水文站工作,汛期随时会发生山洪,要随时准备抢测洪峰,向上级发报,时间紧张的时候整天整夜没法休息都是经常的事。平原水文站还好一点,好多年都没怎么发生过洪水了。
至于额外收入,反正我们水文没有,水利局就不清楚了。你要是不想靠工资生活一辈子,那你还是做生意去吧,这2个单位基本都是靠工资的。
我在水文局工作,可以很专业的回答你的问题。水文局的基本工作是监测河流、湖泊等水体的水量、水质、水位、水温等要素。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公益事业。水文工作者被称为水利行业的尖兵和耳目。由于市场经济和城市发展的需要,现在的水文局很多都把工作重点放在了有偿服务上面,譬如做各种论证报告,水资源论证、防洪评价等
第四篇:大港水库站防洪工作总结
大港水库站防洪工作总结
2016年的防洪工作接近尾声,我站的防汛防洪工作按照朔黄公司、肃宁分公司和黄万分公司的各级要求和部署,通过车站全体员工不懈的努力圆满地完成了今年防汛防洪工作的各项任务。我们按照防洪工作的安排着重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防洪准备工作:
一、在防洪准备阶段,组织全体员工认真学习各级下发的防洪文件,利用职工大会、班前班后会、业务学习时间进行宣传教育,着重讲清、讲明汛期安全行车的重要性和防洪抗汛对铁路行车安全的重要意义,使全站职工清楚黄万线防洪重点地段是大港水库站至万家码头站间K69+027-K69+346线路拨移段。提高了职工对今年防洪防汛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 并根据文件要求着重学习了暴风雨天气下行车办法,加强非正常情况接发列车的培训演练,组织全站职工对防洪方面的重要知识进行了考试。使每班在安全预想上牢固树立汛期行车“不断道、不翻车、不死人、少慢行”的目标,并从实际工作中落实各级下发文件的内容和要求。
二、防洪度汛工作中车站对极端天气行车组织执行情况:
结合今年防洪工作的重点,车站制定了有效的控制措施,要求在接到有关人员险情报告后,要立即通知值班站长上岗盯控、并立即报告列车调度员,通知有关工队检查设备,未查明情况,不准盲目放行列车,同时要加强车机联控的信息通报。当班车站值班员遇大.暴雨
值班时,立即通知值班站长上岗,并认真做好登记记录,这样一来凡是检查人员均有了责任感,谁也不敢中途偷懒,通过这个措施有效的制止了不认真检查的不良现象。充分调动起了全体职工的积极性,也使职工明白了实现确保汛期安全行车活动的重要性,在今年的几场大雨中车站做到了 “雨前、雨中、雨后”三检制,特别是在雨中、雨后我们按照分公司的要求组织电务、工务、供电等部门重点对设备、线路的冲刷情况进行检查并及时汇报。
在人身安全方面检查职工防洪用品情况,确保每名职工的防洪用品齐全,雨衣、雨鞋使用良好无破损,为汛期作业人身安全提供有力保障。助理值班员在雨后加强设备保养清扫道岔时与室内保持联系,清扫一组联系一组,室内值班员将所报道岔号码按钮单操锁闭,确保人身安全。在会车作业中遇下雨时,列车尾号不易看清,外勤提前出场到尾部确认完尾号后,顺着路肩往回走时接另一趟列车,距离列车很近不利于看清尾号,我们就要求值班员或值班干部代看。再有就是针对雷雨天气外勤会车作业时,在加强人身安全教育的同时,我们采取的措施是尽可能不打开或使用电台。
三、亮点工作
根据今年汛期降雨时间长、雨量大、范围广、阵雨多的特点不断修改和完善防洪应急预案,补充汛期各项措施和办法,使汛期安全始终保持在可控范围之内,虽然防洪重点地段不在本站范围内,但专题召开了研讨会,把别人的事当自己的事抓,坚持交接班会布置、总结制度;在交接班会上,根据天气预报布置本班的工作重点、注意事项,做好安全预想和危险源辨识工作;对车站安装的雨量遥测仪,组织全
站职工学习使用方法,使每名职工再遇降雨天气作业时都能熟悉使用设备,正确掌握降雨量,在当班中遇天气不良时,要总结工作中好的经验和好的做法、有什么注意事项,通过这一系列做法即为明年的防洪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推动了车站管理。
经过车站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最终实现了今年防洪工作的奋斗目标,但是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五、存在的不足。
有个别职工在雨天工作中由于着装不便存在标准化作业降低的现象,遇到实际工作经验不足,遇到强降雨和雷雨天气时存在畏缩心理,这些不良现象是制约我们实现安全有序可控的绊脚石, 我们只有从思想上长期建立起防洪防汛工作的思想防线,继续按照上级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常抓不懈,才能为朔黄铁路建设和发展再创辉煌。
大港水库站 2016-09-2
第五篇:水库防洪应急预案
水库防洪应急预案
一、总则
1、编制目的本水库防洪应急预见案是针对因突发事件导致水库面临重大险情威胁,影响水库防汛安全,为有效防止和减轻灾害损失,保证水库安全而预先制定的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抢险救灾应急预见案。
突发事件(灾害)的主要内容包括:
(1)超标准水文气象灾害;
(2)超设防
标准地震灾害;
(3)地质灾害;
(4)工程本身突发的重大险情事件;
(5)上游溃坝或大体积漂移物的撞击事件;
(6)战争或恐怖事件;
(7)其他不可预见事件。
恐怖事件是指有预见谋的,带有政治目的的,及暴迫阻挠紧急防汛期防洪调度或破坏水库大坝工程安全。
2、编制依据
本水库防洪应急预见案的编制根据《防洪法》、《水法》、《防汛条例》、《水库水坝安全评价导则》、《水库管理通则》、《蓄滞洪区安全建设指导纲要》等。
3、编制原则
本预案坚持“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针,以五个确保为目标,坚持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统一高度、服从大局,团结抗洪,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采取紧急抢险措施,力保水库安全减轻灾害损失。
4、适用条件
启动本水库防洪应急预案,应根据水库的工程特点和可能发生的重大突发事件,首先报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由县防汛抗旱指挥部下达启动命令,如满足以下任意一项条件,即可以考虑申请启动预案。
(1)工程发生重大险情
①挡水建筑物:如发生严重的大坝裂缝、滑坡、管涌以及漏水、大面积散浸、集中渗流、决口等危及大坝安全的可能导致垮坝的险情。
②泄水建筑物:如紧急泄洪时溢洪道启闭设备失灵,侧墙倒塌,底部严重冲刷等危及大坝安全的险情;输水洞严重断裂或堵塞,大量泥沙浑浊,启闭设备失灵等可能危及大坝安全的险情。
③水库下游防洪工程发生重大险情,需要水库紧急调整当年调度方案。
(2)其他原因如地震、地质灾害、战争、恐怖事件、漂移物体、危险物品等可能危及大坝安全的险情。[本文出自大秘书网-http://www.feisuxs]
①超设防标准地震导致大坝严重裂缝、基础破坏等危及大坝安全的险情。
②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导致水库水位严重雍高等危及大坝的险情。
③上级宣传进行紧急备战状态。
④人为破坏等危及大坝安全的恐怖事件。
⑤其他不可预见的突发事件可能危及大坝安全的险情。
(3)超标准防洪
①超标准洪水(水库超过设计的校核标准的洪水)。
②根据审定的洪水预报方案,预报水库所在流域内可能发生超标准洪水(包括上流溃坝可能形成的超标准洪水)。
(4)经水库防洪应急预案审批部门批准的需要启动应急预案的其它紧急情况。
二、工程概况
1、水库流域概况
本水库在流域属沅水系,沱江河支流,流域内植被覆盖状况良好,水库库区内不存在大体积的滑坡迹象。好范文版权所有
2、水库工程基本情况
本水库属小
(一)型水库,这座水库属病库,1970年11份修建,均土质坝型,一库坝顶长91M,坝顶宽2.2M,坝高9.2M,二库坝顶长83M,坝顶宽5M,坝高6.8M,溢洪道长25M,断面宽8.5M,主要不成型,压力管阀门Φ0.4M,集雨面积2.5平方公里,总库容151.1万方,水库蓄水控蓄水位684.8M以下。
3、水库上下游水利工程基本情况
本水库上下游没有任何水利工程。
4、水情水监测预报调度
本水库无水情水工监测预报设施,水库调度依县防汛办下达的度汛方案高度。
5、历史灾害情况及抢险措施
本水库在修建以来,没有发生过灾害,也没有抢险过,但我们克服了松懈麻痹的思想,麻冲乡政府和锡皮水库管理所、山江水利管理站高度重视,采取了一定的措施,组建了抢险领导党小组,组织了民兵抢险抗洪救灾队伍。
6、风险分析
水库下游居住着10户51名村民,分布农田40亩。一旦水库溃坝,洪水将直接威胁10户51名村民的生命安全及40亩良田,一旦抢险措施实施不成,可能造成部分村民,财产以及40亩良田的损失,直接经济损失将达70万元。
7、工程及防洪安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水库存在的病症:一坝身单薄,散浸严重,溢洪洞堵塞,坝顶不平,无溢洪道,卧管全坏。二库大坝左岸迎水面,从坝顶下5M发现有处地段消下去,目前这里漏水严重,串入大坝脚,溢洪道底面对以下严重散浸,溢洪道不成型。根据这个水库存在的病症,一旦遭到特大洪灾,山洪暴发,在特殊情况下势必造成垮坝的危险。
三、应急组织保障
按照行政首长负责制的要求,根据分级分部门负责的原则,本水库由麻冲乡政府组织成立了抢险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乡长)
副组长:---(副乡长)
成员:--------
办公室主任:---
办公室设在乡政府办公室
抢险应急队(14人)
队长:----
副队长:----
信息员:----
成员:
----------------------------
1、应急指挥机构及分工
本水库在防汛期间,由麻冲乡人民政府干部配合锡皮水库管理所,管理人员负责每日24水时值班日,在值班时,要认真观察、仔细检查和测验大坝漏水情况变化,并控蓄水位,经常对大坝全方位认真察看,发现问题及时请示,电话汇报乡政府,及防汛指挥部,必须时刻组织抢险、堵漏,加固,一切物质必须服从防汛抢险需要,稳住大坝,确保水库安全,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将损失控制在最小程度,在度汛期间,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对人民负责,对革命事业负责,对党负责,对本职工作负责,不要麻痹大意,精心测验,精心检查,立足本质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