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专业总结
工作总结
(一)整合资源,搞好学科建设
一年来,在学校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下,汽车专业教师利用课余、暑假时间加班修复本田发动机试验台架、本田轿车,整合汽车底盘教室、实训车间;协助王立军老师完成汽车ABS制动示教台的制作任务;完成电动助力转向试验台的前期论证工作;修改汽车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计划,将汽车专业教学分为专业基础、汽车发动机、汽车底盘、汽车电气、整车维修与检测五大模块实施教学,并由原来的在校三个学期延长为四个学期,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以谋求汽车专业的发展和竞争力。
(二)精心组织,提高教学质量
一年来,对汽车0621、0722、0723班的教学认真准备,精心组织,加强备课,收集资料,已初步完成主要课程的教学课件制作并运用到教学中,全年共完成汽车0621班,《汽车概论》、《汽车发动机》、《汽车底盘》、《汽车电气》、《整车维修》五门课程的教学任务,总课时980课时。完成汽车0722、0723班《德育》、《应用文写作》、《体育》、《汽车概论》、《电工电子基础》、《汽车材料》、《机械识图》、《机械基础知识》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任务,总课时530课时。完成实训车间、汽车检测仪器室、汽车发动机教室、汽车底盘教室的管理建设工作,保障了汽筑专业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积极开展各项教学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说课比赛,汽车专业组织的发动机拆装比武,在全省组织的《汽车维修工》技能大赛中,在学校领导和教务处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利用业余时间和节假日组织指导学生精心准备,严格训练,最终我校四名学生代表德州市参加全省《汽车维修工》高、中级两个组别的决赛,取得了优异成绩。其中,邵磊同学获得高级组二等奖、左新刚同学获得高级组三等奖、张峰、赵洪福同学获得中级组二等奖,为学校获得荣誉,提高了我校汽车专业在社会上的影响。
一年来,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也存在很多不足,离学校领导和汽车专业的发展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汽车专业的发展还面临诸多困难,专业素质和指教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第二篇:专业总结
计算机专业学习总结
学生姓名: 傅晓玲 学号: 20112470308 专 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院(系): 信息工程学院
我是郑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名大四学生—傅晓玲。
在即将毕业之际,大学的所有课程全都结束,近期又完成了毕业设计,大学的学业也算圆满完成,在这里将谈一谈我对计算机专业的个人总结,主要从来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 对计算机这门专业认识的转变历程:由技术到思想的转变。其实一开始,由于没有一个好的“引路人”,自己总是摸索着前进,走了不少的弯路。刚上大学的时候对计算机没有什么概念,当时除了会打字以外也不会什么,印象中的计算机专业是编程,是写软件,甚至修电脑之类的东西。四年的学习生活使我对计算机专业的认知一次又一次的改变。
在大一上学期,有了编程课,对编程有了初步的认识,也改变了原来的想法,把计算机专业认为就是编程,也尝试着做一些入门级“项目”。
在大二下学期学习了数据结构,当时也不觉得它有什么用,似乎跟那些所谓的“项目”没什么关系。由于我们学校没有开设“算法分析与设计”这门课,根本不知道“算法”为何物,直到学期结束,才认识到编程的本质是数据结构+算法,我对计算机的认识虽然还只是编程,但对编程的理解深入了,更意识到了数据结构,算法和架构的重要性。
大一,大二的时候我一直想计算机考研为什么是数据结构、组成原理、操作系统、网络四门课,除了数据结构我认识到了它的重要性外,其他的理论课跟以后的“软件开发”有什么关系,而且这些理论课无一例外都是高学分课,这个问题一直到大三大量开了专业课我才意识到这些理论课的重要性,这些都是计算机基础,想成为一个好的科研人员或者程序员,这些都是必备的,这些才是“计算机科学”,以前只看到了后面的“技术”两个字,我觉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要学的“科学”要占80%,“技术”占20%,思想要比技术重要。
大三开始随着读的书多了,网上的各种大牛见的多了,听的多了,见的也多了,越来越觉得“编程”只是计算机的一部分,甚至是“冰山一角”,或者说只是一种实现或验证“科学”的工具(这里的科学不仅包括计算机,还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但是编程还是很重要,并且大师级人物都是软硬通吃的,不仅对软件理论很熟悉,模电数电,组成原理,微机原理等硬件原理也十分了解,典型的例子就是著有经典的《windows程序设计》的Charles Petzold,很多人不知道他还是另一本神作《编码的奥秘》的作者。这是我大三上学期对计算机的理解,跟以前的认识还是有不小的转变。
目前即将毕业,看到很多同学做毕业设计又重新拿起了大一的数学课本,慢慢的引起了我的重视。这时才想起,刚上大学时有人说计算机学的好的人,数学也好,但一直不知道它们之间有何种联系,而且大二的时候也有老师告诉我“数学不能扔,要经常拿出来做一做”,但是我一直也没理解,直到现在,随着读一些科研领域的初级东西,有了对计算机更深一层次的认知,觉得概率论、线性代数应用是如此之广,高数更是哪里都会用到,还有像数论,组合数学,复变函数,随机过程等等,似乎计算机每一个领域都与数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印象尤为深刻的是《数学之美》中那用余弦定理计算文本相似性的一章更是让我大呼过瘾,当然后来才知道那是KNN算法中一种求距离的方法而已,再看看那些图灵奖得主和那些真正搞学科研究的人大部分研究的都是数学相关。以前只知道计算机教授是很多数学专业转过来的,或者像物理这种理科专业教授是数学专业转过来的,没想到甚至很多经济学老师也是从数学系转过去的(经济学对数学的要求视乎比
计算机更高),才体会到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二 对大学重要计算机课程的掌握:注重基础。
计算机专业的重要课程在前三年基本都会学习完毕,个人觉得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而言,以下这些内容都是必修的,是我们未来从事计算机行业的基础,相信大家的心里都会有一定概念,在此我进行列举说明,从个人观点说说我对这些课程的认识,也算对三年学习生活重点的总结吧。
(1)计算机组成原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基础课重点讨论了组成计算机的基本部件,包括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输入输出系统和连接它们之间的系统总线的构成、组织方式和工作原理,以及部件和单元的设计思想。
这是一门硬件基础课,学完后就能清楚的知道如何从用最简单的数字元件,像搭积木一样构成整个计算机系统,那就算及格了。课程的难点是如何以控制流和数据流为主线,将计算机的各大部件联系起来, 建立整机概念。如CPU和存储器,CPU和I/O、存储器与I/O之间的逻辑关系,控制器如何控制每一条指令的执行过程,控制单元的设计思想和实现方案等。一门名为计算机体系结构是本课程的扩充包,对于了解近代计算机结构体系是必要的,当然,计算机组成原理相对它而言更为基础。
(2)线性代数,概率论和离散数学:
要知道,凡是能称之为“科学”的专业,就必须有一定的数学功底,否则难以称作“科学”。这三门课我觉得是本科时期最重要的三门数学课,比高等数学重要。如果想在计算机科学的道路上走远点,那这三门可是必修的。数学是计算机的基础,这也是为什么考计算机专业研究生数学都采用最难试题(数学一)的原因,当然这也能促使一些新的交叉学科如数学与应用软件、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等飞速发展。
作为一个优秀的程序员,一定的数学修养是十分重要也是必要的。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计算机科学实际上是数学的一个分支。计算机理论其实是很多数学知识的融合,软件工程需要图论,密码学需要数论,软件测试需要组合数学,计算机程序的编制更需要很多的数学知识,如集合论、排队论、离散数学、统计学,当然还有微积分。计算机科学一个最大的特征是信息与知识更新速度很快,随着数学知识与计算机理论的进一步结合,数据挖掘、模式识别、神经网络等分支科学得到了迅速发展,控制论、模糊数学、耗散理论、分形科学都促进了计算机软件理论、信息管理技术的发展。严格的说,一个数学基础不扎实的程序不能算一个合格的程序员,很多介绍计算机算法的书籍本身也就是数学知识的应用与计算机实现手册。
总之,要想成为一名有潜力有发展前途的程序员,或者想成为程序员中的佼佼者,一定要培养良好的数学修养。对于一名能够灵活自如编写各种程序的人,数学是程序的灵魂。
(3)数据结构:
对于一个真正的程序员,一门语言的语法格式并不是起决定作用的关键点。真正决定我们技术高度的是编程思想、数据结构与算法。只要掌握了编程思想、数据结构与算法,使用不同的语言去实现是很容易的。因此学好数据结构是很重要的。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存储、组织数据的方式。数据结构是指相互之间存在一种或多种特定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通常情况下,精心选择的数据结构可以带来
更高的运行或者存储效率。数据结构往往同高效的检索算法和索引技术有关。一般认为,一个数据结构是由数据元素依据某种逻辑联系组织起来的。对数据元素间逻辑关系的描述称为数据的逻辑结构;数据必须在计算机内存储,数据的存储结构是数据结构的实现形式,是其在计算机内的表示;此外讨论一个数据结构必须同时讨论在该类数据上执行的运算才有意义。一个逻辑数据结构可以有多种存储结构,且各种存储结构影响数据处理的效率。
在许多类型的程序的设计中,数据结构的选择是一个基本的设计考虑因素。许多大型系统的构造经验表明,系统实现的困难程度和系统构造的质量都严重的依赖于是否选择了最优的数据结构。许多时候,确定了数据结构后,算法就容易得到了。有些时候事情也会反过来,我们根据特定算法来选择数据结构与之适应。不论哪种情况,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都是非常重要的。
(4)操作系统与编译原理:
操作系统可以说是《算法导论》的实验课,最好能在学习期间自己实现一个小型的操作系统,或者操作系统各分系统的Demo。首先,操作系统的功能应用于很多领域。如果开发并发程序:Web Service、分布式系统和网络,你会发现,这些领域大量使用了操作系统的概念和技术。如果学好了操作系统,就可以对做的事情更加有信心。其次,操作系统的技巧也应用于很多领域,如抽象、缓存、并发等。操作系统简单来说就是实现抽象:进程抽象、文件抽象、虚拟存储抽象等。而很多领域也使用抽象。很多地方都用缓存。如果学习了操作系统,就掌握了这些知识。不过最重要的理由并不是上面的两条,而是操作系统真的很有趣。对于一个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难道不想知道自己写的程序如何在计算机上运行吗?有没有在看到一台计算机的时候,想过为什么计算机能进行计算?有没有买来一台新计算机后就打开盖子呢?多数人恐怕没有打开过计算机外壳。不过,没有打开过也不用遗憾。因为即使把计算机后盖打开,还是不能明白计算机是怎么运转的,此时只看到一堆硬件:芯片、主板、布线等,而这些硬件并不会告诉你太多有关计算机运转的信息。如果真的想知道计算机是怎么运转的,就得学习操作系统。
编译原理可能是普遍本科生觉得难的一门课,但是作为CS本科生或者未来的软件科学家,这是基础中的基础,学完之后所有的语言看来应该没有太大的区别,这门课应该是离散数学+算法导论的实验课。最好能在学习期间自己实现一个小型的编译器,语言最好能自创,或者是某个已有的喜欢的语言的基本子集。
(5)掌握一门常用的编程语言和编程技术:能了解你用过的所有的程序内部大致是怎样的,能用你熟悉的语言编写大部分的程序,至少不能是对任何一个程序满头雾水。
以上这些不难做到,我觉得是基础中的基础,我固执地以为,不能掌握他们就不应该获得计算机学士学位。
大学四年的计算机学习之旅不免有点枯涩却也有乐在其中的甘甜。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应该系统地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各种理论课程,具有深厚的理论素质和创新能力,有独立自主的学习态度和能力,有较强的实践和操作能力。此外,我个人认为一个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敢为人先,善于抓住机遇获得知识和寻求突破,永远都不觉得满足,孜孜不倦地吸取对自己有用的知识,努力展现自己的实力,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三 对计算机未来发展的畅想
计算机在最近的几十年发展突飞猛进,是在众多行业中发展最快的高新领域
之一。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人还难以预料今天计算机会如此强大,日益更新的计算机,未来将会是什么样子?
(1)量子计算机
量子计算机的概念源于对可逆计算机的研究,量子计算机是一类遵循量子力学规律进行高速数学和逻辑运算、存储及处理量子信息的物理装置。世界各地的许多实验室正在以巨大的热情追寻着这个梦想。目前已经提出的方案主要利用了原子和光腔相互作用、冷阱束缚离子、电子或核白旋共振、量子点操纵、超导量子干涉等。
(2)光计算机
光计算机是用光子代替半导体芯片中的电子,以光互连来代替导线制成数字计算机。光计算机是“光”导计算机,光在光介质中以许多个波长不或同波长相同而振动方向不同的光波传输,不存在寄生电阻、电容、电感和电子相互作用问题,光器件有无电位差,因此光计算机的信息在传输中畸变或失真小,可在同一条狭窄的通道中传输数量大得难以置信的数据。
(3)化学、生物计算机
在运行机理上,化学计算机以化学制品中的微观碳分子作信息载体,来实现信息的传输与存储。DNA分子在酶的作用下可以从某基因代码通过生物化学反应转变为另一种基因代码,转变前的基因代码可以作为输入数据,反应后的基因代码可以作为运算结果,利用这一过程可以制成新型的生物计算机。
生物计算机最大的优点是生物芯片的蛋白质具有生物活性,能够跟人体的组织结合在一起,特别是可以和人的大脑和神经系统有机的连接,使人机接口自然吻合,免除了繁琐的人机对话.(4)神经网络计算机
从大脑工作的模型中抽取计算机设计模型,用许多处理机模仿人脑的神经元机构,将信息存储在神经元之间的联络中,并采用大量的并行分布式网络就构成了神经网络计算机。
关于计算机未来的发展趋势,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但无论如何,出发点都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帮助人学习、工作、计算、娱乐等等为了更能方便人的生活,更好地完成更加艰巨复杂的任务。
以上便是我对计算机专业的认识与总结,也算是对自己大学四年学习生活的一个回顾吧。计算机是20世纪的伟大发明之一,它使当代社会的经济、政治、军事、科研、教育、服务等方面在概念和技术上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已经并还将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目前,计算机是世界各发达国家激烈竞争的科学技术领域之一。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其应用领域逐渐广泛,深刻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及生活。因而,计算机专业的学习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希望以后我也能够在计算机行业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第三篇:专业总结
幼儿大班语文教师个人专业发展总结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这似乎是农夫的写照,但经历了这么多年的幼儿校园生活,使我深刻的体会到幼儿校园老师的真实写照,那便是“日出而作,日落而不息”。
作为一名幼儿老师,让我知道自己责任的重大,或许很多人不理解,觉得幼儿老师有什么呀,整天哄着孩子玩就行了,有必要把自己搞得那么累吗?试想想说这些话的人,如果把你的孩子交给一个不负责任,一无是处的老师,你高兴吗?你愿意吗?相信你会毫不犹豫地告诉我:当然不愿意。我想,这或许就是幼儿园老师为什么那么忙的原因了吧,为了孩子我们每天不断的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深知:“教师要给孩子一杯水,首先自己要储存一桶水”的道理,有人曾经问我:你们既然那么累,当初为什么会选择这份职业呢?我说:那是因为我们爱孩子,喜欢孩子,特别是看着自己教育培养出来的,从一个什么不懂,咿呀学语的孩子,经过自己的教育,变成一个具有良好习惯的好孩子,相信这时候的老师,心里别提有多么的自豪,那些苦啊,累啊,在这个时候都显得那么的微不足道。
因此,即使自己平常有烦躁,发牢骚的时候,但是看着孩子们一个个天真的笑脸,顿时所有的烦恼已抛之脑后,使自己更加有信心把这份值得骄傲的工作给做下去,甚至要做得更好。所有的幼儿老师,加油吧!
第四篇:专业总结
六.专业总结
在两个月的实习期间,我深刻的认识到了行政管理在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在实习单位里,我了解到行政工作是教学工作的基础和保障。在行政手段的管理下,教学环境能保持稳定,进步和发展,为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最有利的条件。在实习单位里,行政工作主要负责学生饭堂,后勤服务,领导会议和接待外宾等等,主要是服务于教学工作的安排和进行,在总务处的支持下,实习单位的各方面都能非常顺利地进行,这也让我这个实习生大开了眼界。不仅在学校需要行政,在企业公司里也需要一套切实可行的行政管理制度。
在工作期间,我体验了行政管理的各个环节,也明白了在学校学习的各门课程的重要性,对各课程也有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和提高。古人云:书到用时方恨少。随着工作的进行,眼界也越来越开阔,明白了类似行政助理等工作不仅仅需要在课堂上学的几本书,还要有实践性和综合性更强的实习来完善。就学生的角度,结合两年多的专业课程的学习,就教学安排提几点点建议。
第一:对行政环境和行政文化的了解至关重要。这是在学校里难以学到的,因为社会的环境在不断地变化,我们学生走出社会也很难预计在什么样的政治环境下工作,但是学校是可以在课堂上给予我们一个大概的行政环境和行政文化的概述,例如,在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下,行政环境和行政文化普遍意义上是什么状况,假如学校设置一个关于行政环境或行政文化的专业课程或者选修课程,尤其是关于中国政治改革环境的描述尤为重要,给予我们一个大概的文化影响,或许我们能够更加容易融入到工作中,也对自己的定位有个更加清晰的了解。
第二:明白行政对于学校,企业的作用。在实习单位里,我的职位是行政助理,主要是服务于教学工作,但是有时部门的行政手段严重影响了教学,例如考风考纪的改善,应该用教学手段从根本上解决,但是实习单位就过度依赖于行政手段,对违纪的学生进行惩罚,这样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且对行政也不是合理的利用,类似的事情发生了不少,因此我们必须明白行政在各个环境下的地位和作用。希望学校能充分发挥社会资源,开设更多的课程来为我们分析行政管理对于主要工作的作用。
第三:标准化的公文写作教育。就第一点所说的,很难预计我们学生走出社会之后的工作环境,但是,对于一些全国通用的标准,例如公文写作,各类文件的格式,应该就工作环境的选择而变化方式和选择要突出,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公文的作用。第四:个性化的礼仪教育。众所周知,世界上的各个地区的礼仪都是不同的,随着我国的发展,我们接触外地人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假如学校能安排更加广泛和实用的世界礼仪课程,对我们学生来说,既能区分各地区礼仪的不同之处,也能更加好的接待各类人物,这对从事行政助理一职的我们来说受益匪浅。
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完全完美的,我相信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我们学校的课程安排和设置也一定会更加完善,学生提到的几点建议仅仅是在实习期间的小小体会,望老师能指正,让学生在学习工作中能都取得进步,万分感激。
第五篇:专业总结
1、地下水对地下工程的影响,大量工程实践表明,水是造成硐室围岩失稳的一个重要原因,地下水对隧道建设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形式流体能量,产生隧道涌泥、涌石、涌水。地下水在特定的地质环境下可积蓄巨大的能量,当隧道开挖使其平衡状态被打破时,水携带大量固体物质向隧道内奔涌,形成突水地质灾害,危及施工安全,造成地下水径流改变。第二,弱化岩体强度,降低围岩承载能力,地下水对围岩的软化,溶蚀和水化等作用加速了地下水对岩体的物理化学作用,从而劣化围岩的力学性质,改变了地层平衡拱的形态。
2、岩溶是可溶岩在侵蚀性运动的水流及持续时间作用下形成的各种溶蚀形态的总称。岩溶地下水往往十分丰富,施工中稍有不慎极易引起隧道涌水,突泥。另外,在非岩溶地区,但地下水十分丰富,水压力较高的地区修建隧道,也容易发生涌水、突泥,造成严重的后果,且施工控制难度很大。因此,在此类围岩中修建隧道,突水、涌泥是主要的工程问题。隧道涌水灾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的大量的长时间排放将造成隧道沿线地下水位的大幅下降,形成沿隧道中线两侧各300-500m,甚至更大范围的水位下降区,影响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2)地面沉陷,涌出的大量沙石等固体物质和大量水流造成隧道穿越区的水土流失,引起地面沉陷,坍塌等工程问题。(3)危及工程安全,隧道内突发的涌水、涌泥,严重危及施工安全(4)产生次生地质问题。涌水的发生,改变了隧道围岩的局部地质及水文条件,破坏了原始平衡状态,在特定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以及施工条件下,也会引发地层失稳,产生次生地质问题。
3、由于各种原因对称结构左右两边所受荷载不同而使结构内力左右不对称这一现象叫做偏压,总体上讲,产生偏压主要有以下两种原因,由于地形条件(主要指隧道结构左右两侧覆土高度、围岩类别、结构周围相关建筑物及不良地质等)不同产生的地形偏压,和由于施工方法和施工顺序不同产生的施工偏压。处理方式(1)采用锚杆或锚索加固外侧岩土体的措施以解决偏压隧道外侧岩土体失稳的问题,应根据外侧岩土体的厚度以及表面破碎层、坡积层的厚度来考虑锚杆或锚索的施工参数。(2)采用抗滑桩方法来防止外侧岩土体失稳或坍塌,从而确保隧道不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