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温州小吃——英语介绍
1.矮人松糕:像婚姻一样甜蜜糯软
这松糕趁热吃时甜蜜糯软,待稍凉时再吃更有韧劲,而且越发的香。松软绵糯,甜中有咸,清香可口。制作此点心的老师傅是个矮个子,矮人 loose cakes: Equally happy glutinous is soft like the marriage
This loose cake before it's too late eats when happy glutinous is soft, treats slightly coolly when again eats has the pliability ,moreover even more fragrance.The soft wadding glutinous, sweet center has salty, the delicate fragrance is delicious.Make this dessert the master crafts man is a short person,2. 长人馄饨:像婚姻一样丰富多彩
皮薄如纸,馅以鲜肉,状如云朵,汤清味美,形似花朵,美味爽口。长人Wonton: equally richly colorful like the marriage
stuffing by fresh meat, as if clouds ,the soup tastes great, takes the form of the flowers, the delicacy is tasty.3.灯盏糕:像婚姻一样脆甜爽口
一种形似灯盏的点心,形似灯盏,独具风味,便被称为“灯盏糕”。灯盏糕: Equally crisp and sweet is tasty like the marriage
One kind takes the form of the lamp bowl dessert, takes the form ofthe lamp bowl, the alone flavor, is then called “灯盏糕”
4.温州鱼丸:像婚姻一样弹性十足。
唇齿间溢满一股淡淡腥味的鱼鲜味道,用力一嚼,还发现这“鱼丸”颇有劲道,弹性十足。
Fish pill: Is full like the marital same elasticity
Between the lips and teeth overflows the full light fishy smell seafood flavor, makes an effort as soon as to chew, but also discovered this “the fish pill” quite has the strength, the elasticity is full
5.汤圆:像婚姻一样美满幸福
温州人视吃汤圆为吉祥,不仅过年、元霄节、婚宴要吃汤圆,就是订婚也要向新朋好友分发汤圆券。温州汤圆以县前汤圆店最负盛名,这是一家百年老店。
汤圆:equally happy like the marriage
The Wenzhou person regards汤圆Propitious not only celebrates the new year, Yuan Xiaojie, the wedding banquet must eat the sweet dumplings served in soup, is the engagement also must distribute the sweet dumplings served in soup ticket to the new friend good friend.The Wenzhou汤圆in soup shop most have the great reputation by the county in front of, this is hundred year old shops.6.胶冻:像婚姻一样如胶似漆
口感清爽,滑而不腻,无疑胜过北方的凉粉
从口感上说,吃胶冻是追求清爽,放些许酱油醋,几滴麻油,便能达到佳境。
胶冻:Equally is inseparable like the marriage
The feeling in the mouth is neat, slides but is not greasy north ,without doubt exceeds the agar jelly
Said from the feeling in the mouth that, eats the rubber frozen is the pursue is neat, puts the trifle soy sauce vinegar, several drop of sesame oil, then can achieve the happiest extent.1.矮人 loose cakes: Equally happy glutinous is soft like the marriage
This loose cake before it's too late eats when happy glutinous is soft, treats slightly coolly when again eats has the pliability ,moreover even more fragrance.The soft wadding glutinous, sweet center has salty, the delicate fragrance is delicious.Make this dessert the master crafts man is a short person 2.长人Wonton: equally richly colorful like the marriage
stuffing by fresh meat, as if clouds ,the soup tastes great, takes the
form of the flowers, the delicacy is tasty.3.灯盏糕: Equally crisp and sweet is tasty like the marriageOne kind takes the form of the lamp bowl dessert, takes the form of the lamp bowl, the alone flavor, is then called “灯盏糕”
4.Fish pill: Is full like the marital same elasticity
Between the lips and teeth overflows the full light fishy smell seafood flavor, makes an effort as soon as to chew, but also discovered this “the fish pill” quite has the strength, the elasticity is full
5.汤圆:equally happy like the marriage
The Wenzhou person regards Dumpling
Propitious not only celebrates the new year, Yuan Xiaojie, the wedding banquet must eat the sweet dumplings served in soup, is the engagement also must distribute the sweet dumplings served in soup ticket to the new friend good friend.The Wenzhou汤圆in soup shop most have the great reputation by the county in front of, this is hundred year old shops.6.胶冻:Equally is inseparable like the marriage
The feeling in the mouth is neat, slides but is not greasy north ,without doubt exceeds the agar jelly
Said from the feeling in the mouth that, eats the rubber frozen is the pursue is neat, puts the trifle soy sauce vinegar, several drop of sesame oil, then can achieve the happiest extent.
第二篇:温州传统小吃介绍
温州传统小吃介绍
2012年5月22日,一部以美食为主题的7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结束了在央视一套的播出,然而它所带来的影响远远没有结束。这部纪录片的成功让人们意识到不用“烹饪大师”,不用“美食家”,最平凡的劳动者手下也能创造出令人惊叹的美食,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沉淀能够带给中国人的是对于美食与众不同的智慧思考及味觉审美。自此,有更多的的人开始寻找属于各个地区的“吃”文化。
浙江温州作为浙江省的地级市,一直以“温州模式”、“温州速度”和“温州商人”享誉海内外。2012年3月2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实施《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因此,在大多数人的眼中,温州一直是与经济发达相等同的,从而忽略了温州的其他文化。“民以食为天”,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对吃也越来越讲究了。而温州人对温州的传统小吃却情有独钟,深爱已久。勤劳朴实、聪明能干的温州人创造了丰富多彩、闻名遐迩的温州传统小吃。一定的饮食文化来源于一个地方的民俗风情,折射了整个地区的文化传统。温州的传统小吃成为我们温州的一大特色,是温州饮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温州最早的小吃文化大约始于南宋。在南宋时期,温州粮食亩产量在1.2石左右。正因为如此,南宋时期温州出现了人口压力。在人口压力之下,南宋时期温州商品经济发获得了较快的发展。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温州成为全国十大造船基地和港口,城市空前繁荣,最早的小吃文化也就在此时诞生了。其后的元、明时期城市继续兴盛,小吃文化也一度达到鼎盛。但是随着明末清初,温州在全国的地位下降,经济衰退,小吃文化也日渐低迷,有许多的名小吃因此而失传。随着经济的高度发展,传统总是会面临着止步不前、被取代和改革创新的局面。在如今的温州,传统小吃也面临着这样的压力。温州传统小吃的发展良莠不齐。有不少的传统小吃迫于经济压力,一直以街边小摊位的形式存在,从而导致一些卫生等方面的问题,减少了客源。有些传统小吃在正规饭店的冲击下销声匿迹,使得如今的许多小吃的技艺失传,现在所品尝到的小吃基本上是经过改造并且进行流水线式生产的。不过,也有一些小吃能够及时地改革创新,利用品牌的力量,将自己的传统小吃形成新的品牌,开拓了生存空间,争取到了更大的市场。
温州小吃品种繁多、口味独特,松糕、鱼丸、馄饨、麦饼等风味小吃约有四五十个品种。这些小吃是温州地方文化的一个缩影,就像地方戏曲和被保护的文化遗产一样有意义,它是一个最具有民间气息的象征,是一个鲜活的民俗,保存着普通人对生活的乐趣和想象力的印记。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畅游在温州美食的天堂,看看温州有什么美味的小吃吧!
首先向大家介绍的是温州酒宴上的必备之物——血蛤,温州人称之为“花蛤”。血蛤是一种贝类海洋生物,生长在滩涂里。经开水烫几秒后就可以吃,剥开壳可以看见像血一样的分泌液,所以称之为血蛤本草纲目记载:血蛤(蚶)“味甘性温,功能除了补血外,还可以润五脏、健胃、清热化痰、治酸止痛,主治痰热咳嗽、胸胁疼痛、痰中带血等”。不过因为血蛤那血一样的分泌物,很多内陆城市的人都不敢吃,但是对我们温州人来说这可是美味啊!酒宴上的美味除了血蛤,最有名的我想就是鸭舌了,温州鸭舌可是出了名的味道棒!温州鸭舌是一道凉菜,通常在上热菜之前上的,鸭舌是卤的,风至半干,在口中细嚼,韧性十足,颇为耐嚼。其实在以前是没有所谓鸭舌这一道菜的,小小鸭舌,长不过寸,重不过两,谁会重视其经济价值?有些人还嫌麻烦嫌脏一扔了之。但现在这样单独挑出来一加工,竟然又成了一道名菜,可以说这道菜是凝聚着温州人的智慧的佳肴。温州还有一道酒宴必备食品就是酱油肉,初听这个名字可能觉得这道菜很普通,不就是肉蘸着酱油吃吗?其实并没有这么简单,酱油肉也
是温州的地方菜,把肉泡在酱油里,再加上味精和一点点小白酒,这样可以使酒入味,只要泡一会就可以拿出来晾干,要有两天的好日头和大风天就可以收回来了,我喜欢吃嫩一点的酱油肉,就让它少吹点风,少晒点日头,这样做出来的酱油肉口感和风味都是一流的。
除了酒宴上的美味,温州还有很多风味小吃。在温州民间,特别是广大农村至今仍保留着农历一年到头都讲“吃”的习惯。比如二月二,吃芥菜饭;三月,吃清明饼;清明节前乡村户户磨糯米粉、采清明草做饼。清明草俗称绵菜,清明季节,会萌生出绵绵白毛细叶,人们采摘叶顶,洗净捣烂和之糯米粉,馅以猪肉丁、笋丝蒸熟而吃,吃芥菜饭和清明饼都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在温州,每逢端午节,妇女们都会去市场里买薄饼,卖薄饼的队伍总是排得长长的,薄饼里放一些土豆丝,剁碎的豆腐以及一些肉末,在炎热的夏天凉凉的薄饼是小孩子们的最爱。
温州小吃中还有很多“糕”,形成了一个“糕”类小吃大家庭。比如温州的虹桥绿豆糕,虹桥绿豆创始于清同年间乐清县虹桥镇,正式设店营业则在光绪中期,店名为“蔡日升南货糕烛店”。绿豆糕是以绿豆粉、炒糯米粉、白糖、猪油、茶油等按比例配制而成。质软味清,香甜可口。在农历十二月的时候,温州家家户户都忙着做糖糕过新年。一些人家还专门做了印着当官做状元图案的糖糕,赠送给亲戚邻里,互讨吉祥。相信大家一定都还记得过年的时候一家人在一起捣糖糕的场景,那是家庭生活幸福美满的象征。同时,温州还特产白象糕,可做下午茶时的点心,味道甜而不腻,有芝麻的香味,张记白象香糕是乐清北白象的百年世家产品。传承经典,造就美味!没有豪华的外包装,依然保持古代温州的纸包香糕,那种怀旧就已经让人很回味。再来就是温州的灯盏糕啦!灯盏糕是温州的特色名品,一种油炸食品,历史悠久,据说在元末明初刘伯温攻温州城的和城内义军联络暗号,为“等斩”糕(意为缚好内蒙古人),温州俗话“灯盏”和“等斩”同音。另传清光绪末年,温州人陈大姆、陈碎姆两兄弟。在东门陡门头设摊炸灯盏糕。内陷是猪腿肉和黄屿萝卜丝,外皮用新黄豆和米粉浆拌和,采用鲜猪油炸制,因外形酷似古代扁圆形的菜油灯盏,故名“灯盏糕”。用十六个字来形容灯盏糕就是外皮松脆,圆边酥软,内馅爽口,独具风味。
所谓百闻不如一见,看了这篇文章,想必大家都坐不住了,想来温州一品美食吧!其实以上所提到的只不过是温州小吃的一小部分而已,在温州,还有很多的有名小吃,如长人馄炖矮人松糕等,这些小吃还静等你们的到来呢!
第三篇:小吃介绍
小吃介绍酸辣粉
酸辣粉介绍:
酸辣粉是四川和重庆两地民间的传统特色名小吃之一。物美价廉,深受全国人民的喜爱。酸辣粉是以红薯粉为主料,能健脾开胃,预防便秘,抑制结肠癌。常食能保护人体皮肤,延缓衰老,也有很好的减肥攻效。
酸辣粉特点:
酸辣粉的粉条是纯红薯粉,晶莹剔透,有嚼劲,用上等高汤,专用醋,制做出来的酸辣粉,麻辣鲜香,口感醇厚,鲜香十足。一闻到香味就情不自禁想流口水。酸的安逸,辣的过瘾,麻的舒服。
川味面
面条介绍:
面条是我国最常见的传统面食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驰名世界。据史料记载,最早的面条可追溯到距今一千九百多年前的东汉。面条特点:
面条的特点是清香利口、条红筋韧,汤鲜味美。
燃面
燃面介绍:
燃面是四川省宜宾地区最具特色的汉族传统名小吃之一。宜宾燃面它之所以叫宜宾燃面,有人说是因为面条在未拌之时最上层放着一撮鲜红的辣椒,就像火在燃烧,也有人说是因为它里面的辣椒多,让人吃了口里像生火,腹中似燃火。其实很简单,你只要随意挑起一根面条,用火点燃,这面就会如火绳一般烈烈地燃烧起来。
燃面特点:
松散红亮,香味扑鼻,辣麻相间,油重无水,味美爽口。既可佐酒,又可果腹。
勾魂面
勾魂面介绍:
勾魂面是四川最近才流行的一种面食,因为取名比较独特,所以吸引很多本地人和外地人光顾,难道勾魂面真的能把人的魂勾走吗?当然不是。勾魂面是一种干拌面,和担担面、宜宾燃面齐名,勾魂面因为味道特别,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勾魂面特点:
“勾魂面”用腌肉做绍,面干味浓,根根香滑,入口留香,鲜香适人,口感独特。而其它系列味道或麻辣,或清淡,川味十足,滋味悠悠,让人百食不厌,既可品味更可饱腹。
钵钵鸡 钵钵鸡介绍:钵钵鸡来源于四川的农村,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因为来自于乡村,与身具来着点纯真质朴的乡村气息,因其具有麻辣爽口,食用方便,风味独特等优点,受到四川地区的民众广泛喜爱,曾于1990年获成都市小吃优质奖,1991年被成都市人民政府命名为优质名小吃。钵钵鸡食用方便,而且味道特色鲜美,价格平易近人。钵钵鸡是成都最近几年非常流行的特色小吃,钵钵鸡发展到今天,除了可以吃到皮脆肉嫩的鸡肉以外,还加溶入更多的饮食元素,荤素菜品皆可,麻辣清淡皆有。
钵钵鸡特点:
1.钵钵鸡味道鲜美,有藤椒味和红味两种。麻辣却清爽,藤椒清爽更悠长!是传统火锅和串串无法比拟的,是新兴的健康、绿色餐饮的典范,亦是餐饮潮流的代表之作。
2.经营方便售卖灵活,可摊可店,也可流动售卖,不同与传统餐饮的经营模式,没有点菜的过程,食客没有等餐的烦恼,快捷味美。
3.食用方便,丰俭可控,钵钵鸡的消费方便,根据个人所需按串取食,菜品相当丰富,可荤可素,可麻辣可清淡,荤菜素菜都是五毛一串,人均消费从几块到十多块不等,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价格还十分实惠
4.菜品多元化,除了鸡肉以外,各类时令鲜蔬,各种肉类都能做为钵钵鸡的食材。根据实际销售情况按需采买原料,菜品大多都是提前作好,无需库存的的压力,天天保持新鲜。
干锅
干锅介绍:
干锅是相对于火锅而得名。火锅汤汁很多,以适应涮烫各种原料;而干锅汤汁相对较少,一般作为菜品直接上桌食用。最先干锅菜的形式是在厨房里将菜炒好,装入生铁锅中再上桌食用。为了避免菜肴冷却后影响口感,就用小火加热保温,并用木铲铲动,防止粘锅。后来,干锅逐渐演变成将主料食完后,再利用剩余的汤汁(或加汤)烫食其它原料或由厨师加入其它原料加工好后食用。这就有些类似火锅的就餐形式。
干锅特点:
1.口味独特,麻辣鲜香。
2.吃法灵活,可加汤加菜。
3.四季不衰,赚钱稳当。
白家肥肠粉 肥肠粉介绍:
肥肠粉起源于成都双流白家小镇而得名,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肥肠粉是历来成都众多小吃中最具特色的小吃之一。2002年。成都市政府命名肥肠粉为“成都名小吃”,2006年四川省政府食品办公厅命名肥肠粉为“四川名小吃”。肥肠粉特点:肥肠粉是以红薯粉为主原料,纯手工做粉,爽滑,入味,口感好,肥肠粉独具麻、辣、鲜、香、爽口顺滑的口味远近闻名。
冒菜冒菜介绍:
冒菜,是川渝地区最有特色的名小吃之一。川渝地区,或大或小的冒菜店及小摊,遍及大街小巷,一家家冒菜店、夜市摊点人头攒动,热闹非凡。鲜汤加上精心调制的底料,吃起来麻辣鲜香、畅快淋漓,深受消费者欢迎。冒菜特点:
香味浓郁:可调出适合各地的不同口味,适合于所有人群食用,香气扑鼻,回味悠长。烫出的食物鲜香滑嫩,麻辣适口,令人久食不厌,美不可言,食用方便:可装成“碗”出售,顾客想怎么配就怎么配,则可最多同时食用到数十种的食品。
铺盖面 铺盖面介绍
铺盖面起源于重庆荣昌,后传入成都并得到发展,成为成都的传统特色小吃之一,铺盖面用特殊方法发酵面团,使面团柔韧软和而又不粘手,煮制时用手拈起面团撕成大片状,形如铺盖,不断撕扯再扔进沸水锅里,因此面片可薄如纸,匀如玉,大如满月,只须数秒即熟,再捞出装入碗内,加上豌豆,再浇上相应口味的面绍,即是特色鲜明,美味可口的铺盖面。
铺盖面特点
面片韧性十足,口感极佳,而面绍一样特色鲜明,或麻辣,或清淡,川味十足,并且营养丰富,百食不厌,除富含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外,还含有无机盐和多种矿物质、葡萄糖、维生素与植物性蛋白质以及磷、铁、钙、锌等大量的微量元素。冬天或者雨天吃上一碗铺盖面,整个人从里到外都散发的暖意。
第四篇:丽江小吃介绍
说起云南,最出名的美食还属过桥米线、汽锅鸡,和N多的野生菌。但是丽江本地比较出名的则是小吃和火锅,小吃以鸡豆凉粉,纳西烤鱼和丽江粑粑等打头阵,火锅则绝对是以腊排骨火锅,洋芋鸡火锅和黑山羊火锅等挂头牌。
另外,大家都吃过三文鱼吧,但恐怕吃过活三文鱼的人并不多。可是,在丽江,你就可以一饱活三文鱼的口福了,而且真的绝对是物美价廉哦。在丽江的饭店,你现点现宰的三文鱼价格是和沿海城市的超市里卖的冷冻品差不多的。据说呢,丽江有全中国最大的三文鱼养殖基地,由于三文鱼是冷水鱼,所以雪山脚下的冰川融水无论是水质还是水温都特别适合养殖三文鱼,另外我还听说,丽江的三文鱼的鱼苗是从挪威引进的,不错吧?我亲身体验,活三文鱼的肉质真的特别鲜美嫩滑,和平时吃的冷冻品的口感味道简直完全是两码子事,所以本人强力推荐。丽江还特产一种雪山鱼,这是一种本地产的淡水鱼,只有一条鱼骨,没有小刺,味道鲜美嫩滑,一条一斤重左右,我敢打保票,在别的地方你肯定是是吃不到这么好的淡水鱼的,所以这里偶也强烈推荐。下边继续言归正传,介绍几处个人认为性价比较高的餐馆。
1、新城象山市场腊排骨:从古城大水车花7元打车到象山市场正门下车(丽江打车起价7元起价),步行大约100米左拐20米,会见到很多家腊排骨火锅店,其中玉洁腊排骨据说是最正宗的,但偶认为每家的做法和味道其实大同小异啦,材料以腌制排骨为主,配上西芹,西红柿,韭菜根等。味道很好,但有点咸,对我这个特别口重的人来说还可以接受,可是口轻的人可能就„„,对了,关于价格嘛,以前是50块钱一大锅,3、4个人的分量,从去年(08年)开始涨到60块钱一锅了,分量也不如以前多了,切,心里不平衡了,不过两个人吃还是足够了(两个男生也够吃)。但是有一个缺点,卫生条件和用餐环境不是很理想,高要求的兄弟姐妹请仔细思量。
2,新城太安洋芋鸡:在象山市场东300米处,材料用的是丽江本地太安的洋芋,其实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土豆了,只是跟平时吃的土豆还是稍微有点不一样,这种土豆口感松软,放在丽江本地嫩鸡做成的火锅中确实很是好吃,味道那叫一个香,那叫一个辣,合起来其实就是香辣,呵呵,并且咸淡适宜,大概80块钱一锅,3、4个人的分量。缺点同上也是卫生条件和用餐环境欠佳,不多说了。
3,黑山羊火锅:在金凯广场附近,从古城入口大水车打车去7元,告诉司机去黑山羊一条街就可以了。整条街几乎都是黑山羊火锅店,这是我们这里的特色美食,所用的黑山羊是在山上放养的,经过特殊的加工,吃起来一点羊膻味都没有,而且有一定的滋补功效哦。女孩子们一定不要错过,养颜的佳品呢!点菜的时候可以先跟老板要求看看羊肠,真羊肠是好像小手指头般粗细,如果好像大拇指般那么粗,那肯定不是羊肠,不一定是牛肠子还是其他什么肠子了,俗话用羊肠小道来比喻道路的狭窄应该就是这个道理了吧,写到这里,发现我的联想能力还挺强的嘛!还有,羊肉和羊杂等一般是30-35块钱一斤,有的店子还有驴肉,价钱一样。黑山羊一条街入口处的阿寿家比较出名,但他家总是人多,可能需要排队等着,有时候等起来也挺闹心的。缺点同样是卫生条件欠佳。
4,古城秋月阁餐吧:古城入口,大水车东边的云南农村信用社南行50米左右,丽江最古老的餐厅之一,在那吃饭可以看到原始地传统地纳西建筑框架,也能了解到它们不用一钉一铆而能屹立数百年,历经强度地震而不倒的秘密,偶原来也不相信,看了之后,不得不折服纳西人的智慧。现任老板呢,是个香港人,听说旅居日本多年后来到丽江定居,偶尔会客串一两首日本歌和粤语歌什么的。由此,你看出来了吧,它还是一家音乐餐厅,每天晚上6点到11点都有歌手演唱,广西来的流浪歌手小柯被老板“捡”来后,知恩图报,不仅人长得帅把歌唱的不错,我看气氛玩得也挺好,做生意嘛,就讲一个人气,那条街,就他们家人气挺好的。他们家吃的主要是川菜和丽江特色小吃,上边咱们说的活三文鱼就是这里的招牌菜,我就在这里吃的,挺划算的,一鱼三吃88元一斤,鱼头作了个鱼骨汤,鱼皮沾椒盐吃,鱼肉呢就做刺身,特别提示哦:他们家吃刺身用的酱油是正宗的日本龟甲万酱油,看来老板果然是日本回来的。还有还有,古城里纳西烤鱼一般都卖10几块钱一条呢,它家只卖5块钱一条;一般卖10块钱的鸡豆凉粉他们家也只卖2块钱一份,能省多少钱呢?!还有洋芋鸡火锅,腊排骨火锅,都是68元一锅,2、3个人吃够用了,味道还不错,咸淡也正好。最主要最主要的是,他们家的卫生比较好,环境也好。你说同样是吃腊排骨,象山市场是地摊,人家秋
月阁就是地毯,同样是做生意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哎„„生意经如人品啊,对了对了,他们家也有缺点——缺点是因为想让过往的客人分享快乐的歌声而没有装窗户,冬天很冷,不过提过意见后,老板买了两个大型暖炉,条件改善多啦。
5,古城子非鱼餐馆:五一街文华巷57号,在万子桥附近。老板是东北滴,主要就是东北炒菜,分量很足哦,就像我们说的“东北人实在”,他们家的菜分量也很实在,价格适宜,味道也不错。最近又在附近开了个分店,主营火锅,有鱼火锅,羊排火锅,牛尾火锅,鸡火锅等,满满的一大锅价格不过68-88元,挺合适的,味道也不错,刚开业那天偶去 “考察”了一番呢,嘿嘿。卫生条件好不说,环境也好,吃起饭来,心里也舒坦。缺点是位置有点偏
第五篇:云南小吃介绍全集
云南小吃介绍全集
1.过桥米线,是云南著名的风味小吃。过桥米线主要以汤、肉片、米线再加作料做成。汤用肥鸡、猪筒子骨等熬制以清澈透亮为佳,将鸡脯、猪里脊、肝、腰花、鲜鱼等切成薄片,摆入小碟,米线则以细白、有韧性者为好;同时备有豌豆尖、黄芽韭菜、嫩菠菜等。
进餐时,以大“海碗”盛汤,加味精、胡菽、熟鸡油。汤滚油厚,不冒一丝热气。汤上桌后,将鸽蛋磕入碗内,继而将肉片氽入汤中,轻轻一搅,霎时变得雪白、细嫩。然后再放入鲜菜、米线,配上辣椒油、芝麻油等,便可食用。
2.宣良烤鸭是别具一格的美味佳品,尤以狗街烤鸭为佳。早在60多年前就在滇中一带享有盛名了。宣良烤鸭制作考究。先将“汤褪”干净的鸭,从腋下开洞,剔弃内脏和脚爪,配以佐料,在鸭的皮肉间吹气,把鸭身吹鼓,再用铁丝钩吊住鸭脖将鸭挂于炉壁内侧慢慢烧烤。烘烤时,以松毛结为燃料,待其燃到烟尽,适时翻转鸭身,涂沫蜂蜜水、猪油和鸭唷扑于表皮。这样烤出的鸭,皮黄脆不焦,肉酥松软,甜嫩离骨,色鲜味美,香气四溢,非常可口。
烤鸭又分仔鸭和肥鸭两种:仔鸭,肉质细嫩,食味香甜;肥鸭油脂较多,肉质老香,若配以葱白、花椒或酱制品食用,那更是别具风味。
3.汽锅鸡早在清代乾隆年间,就在滇南地区民间流传。建水县盛产陶器,有一种别致的土陶蒸锅,称为汽锅。
汽锅鸡做法独特,吃起来鸡肉嫩香、汤汁鲜甜,是一道美名越传越远的云南名菜,深受中外食客的赞誉。
加入“三七”、天麻、虫草等名贵药材烹饪,便成为“三七”汽锅鸡、天麻汽锅鸡、虫草汽锅鸡,为云南具有独特风味的滋补名菜。
4.荞面被称为保健食品。云南的高寒山区普遍种植荞麦,部分地区还把荞麦当主食。荞类食品很多,如糕点中的荞坨、荞饼等,面点中的面糕、荞面条、荞炒面等。
荞包子是云南大众面点之一,制作方法颇多,经历代厨师研究创新,四味荞包曾在全国第二届烹饪比赛中获银质奖章,深受国内外营养学及食品工艺学的专家好评。
荞包子色泽金红,外表酥松有小裂纹,口感酥、化、腻、香、甘,食后回甜,中老年人特别喜欢。按照中医药膳的观点,荞麦具有清热解毒、降气宽肠、除白浊白带、脾积泄泻的功效,适用于肠胃热积泄痢、自汗偏头痛、紫癜、疮毒等症。
5.洋芋的学名叫马铃薯,俗称土豆。中医认为土豆性平,有和胃、调中、健脾、益气的功效,适用于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疼、习惯性便秘、皮肤湿疹等症。
将洋芋洗净、煮熟、剥皮、捣呈泥状,加入适量面粉制成糊,放在勺中浸泡在油锅里炸至焦黄、定型,取出后即成一圆勺状,边上较薄,中间稍厚,上面撒上椒盐和辣椒面,吃起来清香可口、微辣、兼有花椒的香味。这就是昆明街头巷尾常见的小吃摊上的洋芋粑粑。
6.路南县圭山、石林、尾则、亩竹箐、西街口等,盛产驰名中外的乳饼。乳饼
是选用新鲜羊奶,煮沸加入食用酸,凝固后加压制成块状,一般5公斤奶可制1公斤乳饼。优质乳饼色白略带黄色,表面有油质,无酸味。民间将乳饼放入罐内密封,可存放半年不变质。乳饼的吃法很多,可煎、蒸、煮、烤,切丝炒肉,还可生吃,切成片与火腿片相间,即可制成闻名的云腿乳饼罐头。
由于乳饼营养丰富,味道鲜美,食用方便,可烹制成各种美味菜肴,加之制作简单,容易保存,深受人们喜爱。
7.昆明风味糕点,系选用具有地方特色的原料,采用传统“两面火”烘烤工艺精心配置而成。
每盒装八件,有八个品种、八种口味,故称“滇八件”。有硬壳火腿饼、洗沙白酥、水晶酥、麻仁酥、玫瑰酥、伍仁酥、鸡棕酥、火腿大头菜酥。风味独特,包装精美,为馈赠佳品。
8.紫米也称“紫糯米”、“接骨糯”。仅产于云南思茅和西双版纳地区。因颗粒长、色紫红,做成饭粥后色更鲜艳,故名。民间喜在年节喜庆时做成八宝饭食用。味香微甜,粘而不腻,补血益气,暖脾胃,适应于胃寒痛,消渴,夜多小便等症,以之配草药可治跌打刀伤。
9.盐饼子是昆明地区的大众小吃。分甜、咸两种,以咸味的居多。用小麦面粉加酵母和水调和成面团使其发酵,加入小苏打中和酸味。用熟猪油、花椒油、食盐、炒熟的面粉拌成 椒盐面团。将酵面团摘成小剂,每个小剂中间包上五分这一椒盐面团,用擀面杖经过反复叠、压擀,呈斧头形,用平底锅上火,锅底布少量植物油,下入生坯用小火烙至两面金黄。
由于盐饼子用的是发酵面团,成品形膨松柔软,外皮香酥焦脆,有不太明显的酥层,内部软和化腻,口味酥香微麻。如是甜馅,则是内部包上由白糖、炒香的芝麻、陈皮和糖板油切成的小丁拌合的馅,香甜可口。
10.米凉虾是云南风味小吃。用大米制浆煮熟,用漏勺漏入凉水盆中而成。因头大尾细形似虾,故此得名。用它配入糖水,加入玫瑰糖,是夏季解渴佳品,成品香甜软嫩,入口冰凉。
11.抓抓粉,是云南夏季消暑的凉食。成品清凉甜润,富有韧性。因是用特制的有洞铲形器往冻粉上面抓成细丝,故有此名。
12.豌豆粉是云南人十分喜爱的杂粮制品。是用干豌豆粒,磨瓣去皮,用水泡发后,掺水磨成浆,经过滤、熬者成糊,冷却后凝回而成。质地细腻滑嫩,色泽姜黄,口感有豌豆的特殊芳香,经刀功成形后烹调可热吃或凉吃。
豌豆性味甘,微寒。具有补中益气,解毒利用的功效。适用于小便不畅,下腹胀满,消渴,妇人乳闭等症。
13.饵块是一种风味食品,大理一带的饵块更是别有风味。清早走在大街上,你随时可以看到一个个小摊,一个火盆上放置着张铁丝网,下面是红红的栗炭火。摊主正在翻烤着一块 块白色的园饼,饼比较薄,一会儿就烤熟了,闻起来有点香,这就是饵块饼。随后,摊主将饵块饼放在一个盘子里递给食客,由食客随需放上佐料。有的喜欢在饵块中裹上一根油条,有的则喜欢将烧饵块掰成小片后放到热豆粉汤里吃,这就是大理街头常见的早点——烧饵块。
饵块也可以制作成丝状,叫饵块丝。有两种煮饵丝比较出名,一种叫扒肉饵线,另一种叫脆香饵丝。扒肉饵丝是先将鸡胸肉或猪腿肉煮扒至肉泥状,剔骨后备用。用鸡汤作辅料,放入煮热的扒肉,再加上葱、芫荽、辣椒、酸菜等佐料,然后将煮熟的饵丝捞进碗中。扒肉饵丝吃起来绵软香爽,富有营养而又不油腻。脆香饵丝制作工序较复杂,先用腊猪头熬汤作辅料,佐料用煎鸡蛋丝、油炸猪皮脆丁、油炸洋芋丁、沸水中汆过的苦菜丝、沸水煮过的豆芽、瘦腊肉丝等,再加适量葱花芫荽、辣椒油等,然后将蒸熟的饵丝放入汤碗中即可。
饵丝还可以炒吃、卤吃。炒饵丝中有一种叫“大救架”,传说明永历帝逃难路过滇西,途中腹内饥饿,向路边的一村妇讨饭吃。村妇当即用火腿肉、韭菜、酸菜等作辅料,炒了一盘饵块给皇帝吃,皇帝吃后赞赏不已,后来就把这种炒饵块叫做“大救驾”了。
制作饵块的原料其实就是大米,只是需选取品质好、有香味、有黏性的大米。旧时,舂饵块可是一景。春节前,先将泡过的米放到木甑里蒸,蒸到六七成熟时取出,就可以放进碓窝里舂了。待熟米舂打成面状后,就可以取出放到案板上搓揉,然后做成砖状,这就是饵块了。也有用木模压制成饼状的,木模上有喜字、寿字、福字、鱼、喜鹊之类的图案,压制出的饵块饼也就有各种花样了。
14.烧豆腐是昆明夜市中的著名风味小吃。以优质的石屏豆腐,用炭火烧熟,配以佐料而成,皮黄香酥,心白素嫩。入夜,昆明街头巷尾炉火映照,香味四逸,自成民俗一景。
是滇南地区的风味小吃,每块约二十克重,是采用优质黄豆经磨豆、去壳、泡发、磨浆、煮浆、滤浆、成型、滤水、发酵等十余道工序制成。其中发酵工艺是关键,发酵时间短了豆腐发硬且有酸苦味,过长则腐败变质。所谓烧豆腐实际是一种小型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豆腐经发酵处理后许多不易于人体消化吸收的营养素,受到酵母或真菌的分解而有利于人体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