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严防计算机网络泄密之祸
【保密工作】
严防计算机网络泄密之祸
近年来,频频发生的计算机网络泄密案无一不是少数人员违反计算机网络保密管理规定,使用存储、处理涉密信息的计算机连接互联网,或移动存储介质在涉密和非涉密计算机之间交叉使用所致。从发案情况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心存侥幸
当前,少数涉密人员保密意识淡薄,敌情观念淡化,对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估计不足,心存侥幸使他们放松警惕,最终导致泄密。
2008年某单位发生的计算机泄密事件,泄密责任人孙某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在检讨书中他这样写道:“用笔记本电脑连接互联网时,我也战战兢兢,但由于没有发生什么问题,侥幸心理就战胜了理智,在错误的路上又迈出了危险的一步。我的疏忽和侥幸终于没有逃脱残酷事实的惩罚。”在另一起同类泄密事件中,泄密责任人李某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在他的检讨书中有这样一段话:由于工作时间长了,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平时都坚持做到了不在外网办公,但有时因工作需要,存在在同事办公电脑上交叉使用U盘的情况,真不知道电子文件泄密方式这么隐蔽,是侥幸和麻痹害了我。
贪图方便
一些涉密人员在明知不能使用涉密计算机连接互联网的情况下,为了工作方便,擅自使用存储处理涉密信息的计算机连接互联网导致泄密。
在某单位发生的泄密事件中,泄密事件责任人王某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王某在检讨自己的行为时说:“有时候着急起草新闻稿,需要找一些素材,为了图方便就擅自将内网笔记本重装系统后,连接了互
联网。”无独有偶,2007年5月,某单位卢某因业务工作过于繁忙,贪图在家中工作的方便,使用存有涉密文件的笔记本电脑无线上网,并将存储涉密信息和工作文件的U盘接入该计算机,导致泄密,卢某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知识匮乏
一些涉密人员严重缺乏做好信息化条件下保密工作必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保密观念滞后,不了解高技术窃密的基本常识,对基本的防范手段不知不会,也就意识不到违规操作造成泄密的严重后果。
2008年6月,某单位发生一起计算机泄密事件,责任人郑某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在谈到泄密原因时,郑某说:“我平时都没有注意到非涉密计算机上不能处理涉密信息的规定,认为电脑里的东西就跟柜子里放的东西一样,要是你不把电脑里的东西拷贝给人,别人怎么会拿走呢?”2008年7月,另一单位发生类似计算机泄密事件,责任人龙某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龙在检讨书中写道,“平时对自己的要求满足于会上网查资料,会处理一般的文稿。不知道(出问题后如何)采取补救措施,也没有向机关提出要采取安全防范措施的要求,从而导致严重的泄密事件。对网络知识知之甚少,认为文档资料只要保存在自己的电脑里,不要放在外面,不给别人看,也就不会有事,没想到还会被别人窃取。”2009年3月,又一单位发生类似泄密事件,责任人赵某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直至案发,赵某都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他问道:“我在处理涉密信息时会将网线断开,不连接互联网,在不处理涉密信息时才连接互联网的,涉密文件资料怎么会被窃取了呢?”正是这些涉密人员严重缺乏信息化条件下有关保密常识,不该连的连了,不该存的存了,不该用的用了,导致计算机网络泄密问题越来越突出,成为难以治愈的顽疾。
疏忽大意
一些涉密人员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安全保密常识,但由于工作繁忙,疏忽大意,犯了一些不该犯的低级错误,导致泄密。
去年10月,某单位发生计算机泄密事件。调查发现,该文件资料却不属于计算机使用人张某的知悉范围。原来在3年前,张某在维修本单位某干部使用的涉密计算机时,为了防止电子文档丢失,就将其中的文件资料复制到移动硬盘中备份,然而,维修完成后,他忘记将硬盘中的文件清除,之后又违规将该移动硬盘接入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导致泄密。事件发生后,张某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不良习惯
一是盲目搜集资料。在近期发生的泄密事件中,相当一部分泄密责任人都是各单位的业务骨干。他们大多都有一个习惯,就是广泛搜集各种资料,方便查阅,提高工作效率,然而却忽视了有关材料是否涉及国家秘密的问题。泄密事件责任人刘某在谈到泄密原因时,认为“祸根起于多年养成的工作习惯”。多年来,他为了工作时查找方便,在计算机中错误地存储了大量不同来源的资料,却忽视了重要数据的安全和保密要求,教训深刻。另一泄密事件责任人秦某则称自己“写东西有个毛病,就是见到东西就想留下来”。正是这种不良的工作习惯,致使他们的计算机及移动存储介质中存储的涉密文件资料数量惊人,泄露后给国家造成了难以挽回的重大损失。
二是不及时清理涉密电子文档。一些涉密人员长年累月处理涉密信息,却没有及时归档保存,计算机内存储的涉密信息数量十分惊人,成为严重的泄密隐患。某泄密事件责任人孔某在谈到为什么计算机中存储大量过去处理的涉密文件资料时,说道:“我本是想写完了就删掉的,但写完后觉得花这么大功夫去校对、整理的文件资料,删掉太可惜了,以后还可能用到,注意保存就行了。久而久之,资料积累越来越多,就更舍不得删掉了。”
三是擅自保存原工作单位文件资料。一些同志把自己经手的国家秘密当作个人资料、个人成果,不转交、不清理,往往造成泄密隐患。在去年7月发生的某泄密事件中,有关部门在某单位的一台涉密电脑中发现了大量涉及其他单位的涉密文件资料被窃取,经查,有关责任人是从其他单位借调到该单位工作的孙某。孙某在借调后,没有及时清理原单位的涉密文件,导致发生泄密,其本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在检讨书中,他这样写道:“我主观上出于保存一些资料有利于更好地开展工作、保持工作连续性等考虑,所以从原单位内网笔记本电脑上用移动存储介质复制保存了相关文件资料,以便在新单位使用。”初衷是良好的,但却造成了原单位大量涉密文件资料被泄露的后果,给国家造成了严重损失。
四是公私不分。一些涉密人员长时间在计算机及移动存储介质使用上公私不分,有的利用工作用计算机处理私人事务,有的对移动存储介质不加区分,内外网混用,甚至公私混用,造成泄密。去年8月,在某单位的泄密事件中,责任人徐某利用计算机撰写个人日记,并私自在个人日记中记载了大量重要涉密信息。泄密后,徐某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正是这种公私不分的不良习惯,使得国家秘密的可控性减弱,最终也成为泄密的隐患。
五是随意复制。电子文件复制、传输十分方便,一些涉密人员在工作中随意复制并向他人提供电子涉密文件,使得国家秘密难以控制,增加了泄密隐患。在某单位泄密事件中,泄密责任人张某将其在其他部门借调工作期间的涉密文件资料,多次复制给他人使用,扩大了涉密文件资料的接触范围。他人在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上存储、处理复制的有关涉密文件资料,导致泄密。事件发生后,张某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观念错误
通过对近年来发生的计算机网络泄密事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绝大部分泄密责任人都或多或少地存在错误的保密观念。
一是无密可保的错误认识。个别涉密人员错误地认为自己从事的工作涉密不深,自己也没有主动泄露行为,因此,不会产生不良后果。去年9月,在某单位发生的一起计算机泄密事件中,责任人王某错误地认为自己不是党和国家高级干部,自己从事的工作虽涉密,但比较轻微,即使出了问题,也不至给国家带来重大损失。这种错误认识的结果是,王某泄露了大量国家秘密,给国家安全和利益造成严重损害。其本人也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二是密不可保的错误认识。个别涉密人员错误认为现代科技飞速发展,情报获取能力日益增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保密工作作用不明显,甚至是无能为力,从而放松了对自己的保密要求,最终导致泄密。
三是盲目自信的错误认识。个别涉密人员过于相信信息技术部门技术人员的水平和技术防护能力。殊不知我们在保密技术条件上同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难以做到及时发现、有效杜绝网络泄密违法活动。
努力减少泄密隐患
当前计算机网络泄密呈高发态势,给国家安全和利益造成了严重损害,而泄密责任人则因受到党纪政纪乃至刑事责任的严厉追究,断送了大好前程。因此,涉密人员对于计算机网络泄密必须高度重视,在平时工作中,注意以下几点可以大大减少计算机泄密隐患。
一是加强保密技能学习。为避免大量因无知造成的泄密事件,各涉密单位要将保密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重点抓好保密法规、知识、技能教育,帮助涉密人员提高保密知识水平和技能,增强防范窃密泄密的实际能力,避免“低级错误”。广大涉密人员都应自觉加强保密法
律法规和知识学习,熟悉并认真执行计算机信息系统、通信、办公自动化等方面的保密规定。
二是养成良好工作习惯。在实际工作中,要明确区分工作用和个人用的U盘及计算机,杜绝混用;在工作中接触的涉密电子文件,要及时清理,该归档的要及时归档,不能私自留存;离岗前要对自己持有的涉密载体进行清理,有关部门应监督其登记、交接,不留隐患。
三是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涉密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涉密电子文档有关管理规定,有条件的设立涉密电子文档台账,明确涉密电子文档复制、删除管理规定;同时建立规章制度,加强对连接互联网计算机的管理,严格做到涉密计算机及移动存储介质与互联网严格物理隔离。
第二篇:慎防计算机网络泄密
慎防计算机网络泄密
近年来,频频发生的计算机网络泄密案无一不是少数人员违反计算机网络保密管理规定,使用存储、处理涉密信息的计算机连接互联网,或移动存储介质在涉密和非涉密计算机之间交叉使用所致。从发案情况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心存侥幸
当前,少数涉密人员保密意识淡薄,敌情观念淡化,对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估计不足,心存侥幸使他们放松警惕,最终导致泄密。
2008年某单位发生的计算机泄密事件,泄密责任人孙某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在检讨书中他这样写道:“用笔记本电脑连接互联网时,我也战战兢兢,但由于没有发生什么问题,侥幸心理就战胜了理智,在错误的路上又迈出了危险的一步。我的疏忽和侥幸终于没有逃脱残酷事实的惩罚。”在另一起同类泄密事件中,泄密责任人李某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在他的检讨书中有这样一段话:由于工作时间长了,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平时都坚持做到了不在外网办公,但有时因工作需要,存在在同事办公电脑上交叉使用U盘的情况,真不知道电子文件泄密方式这么隐蔽,是侥幸和麻痹害了我。贪图方便
一些涉密人员在明知不能使用涉密计算机连接互联网的情况下,为了工作方便,擅自使用存储处理涉密信息的计算机连接互联网导致泄密。
在某单位发生的泄密事件中,泄密事件责任人王某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王某在检讨自己的行为时说:“有时候着急起草新闻稿,需要找一些素材,为了图方便就擅自将内网笔记本重装系统后,连接了互联网。”无独有偶,2007年5月,某单位卢某因业务工作过于繁忙,贪图在家中工作的方便,使用存有涉密文件的笔记本电脑无线上网,并将存储涉密信息和工作文件的U盘接入该计算机,导致泄密,卢某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知识匮乏
一些涉密人员严重缺乏做好信息化条件下保密工作必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保密观念滞后,不了解高技术窃密的基本常识,对基本的防范手段不知不会,也就意识不到违规操作造成泄密的严重后果。
2008年6月,某单位发生一起计算机泄密事件,责任人郑某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在谈到泄密原因时,郑某说:“我平时都没有注意到涉密计算机上不能处理涉密信息的规定,电脑里的东西就跟柜子里放的东西一样,要是你不把电脑里的东西拷贝给人,别人怎么会拿走呢?”2008年7月,另一单位发生类似计算机泄密事件,责任人龙某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龙在检讨书中写道,“平时对自己的要求满足于会上网查资料,会处理一般的文稿。不知道(出问题后如何)采取补救措施,也没有向机关提出要采取安全防范措施的要求,从而导致严重的泄密事件。对网络知识知之甚少,认为文档资料只要保存在自己的电脑里,不要放在外面,不给别人看,也就不会有事,没想到还会被别人窃取。”今年3月,又一单位发生类似泄密事件,责任人赵某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直至案发,赵某都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他问道:“我在处理涉密信息时会将网线断开,不连接互联网,在不处理涉密信息时才连接互联网的,涉密文件资料怎么会被窃取了呢?”正是这些涉密人员严重缺乏信息化条件下有关保密常识,不该连的连了,不该存的存了,不该用的用了,导致计算机网络泄密问题越来越突出,成为难以治愈的顽疾。
疏忽大意
一些涉密人员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安全保密常识,但由于工作繁忙,疏忽大意,犯了一些不该犯的低级错误,导致泄密。
某单位发生计算机泄密事件。调查发现,该文件资料却不属于计算机使用人张某的知悉范围。原来在3年前,张某在维修本单位某干部使用的涉密计算机时,为了防止电子文档丢失,就将其中的文件资料复制到移动硬盘中备份,然而,维修完成后,他忘记将硬盘中的文件清除,之后又违规将该移动硬盘接入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导致泄密。事件发生后,张某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不良习惯
一是盲目搜集资料。在近期发生的泄密事件中,相当一部分泄密责任人都是各单位的业务骨干。他们大多都有一个习惯,就是广泛搜集各种资料,方便查阅,提高工作效率,然而却忽视了有关材料是否涉及国家秘密的问题。泄密事件责任人刘某在谈到泄密原因时,认为“祸根起于多年养成的工作习惯”。多年来,他为了工作时查找方便,在计算机中错误地存储了大量不同来源的资料,却忽视了重要数据的安全和保密要求,教训深刻。另一泄密事件责任人秦某则称自己“写东西有个毛病,就是见到东西就想留下来”。正是这种不良的工作习惯,致使他们的计算机及移动存储介质中存储的涉密文件资料数量惊人,泄露后给国家造成了难以挽回的重大损失。
二是不及时清理涉密电子文档。一些涉密人员长年累月处理涉密信息,却没有及时归档保存,计算机内存储的涉密信息数量十分惊人,成为严重的泄密隐患。某泄密事件责任人孔某在谈到为什么计算机中存储大量过去处理的涉密文件资料时,说道:“我本是想写完了就删掉的,但写完后觉得花这么大功夫去校对、整理的文件资料,删掉太可惜了,以后还可能用到,注意保存就行了。久而久之,资料积累越来越多,就更舍不得删掉了。”三是擅自保存原工作单位文件资料。一些同志把自己经手的国家秘密当作个人资料、个人成果,不转交、不清理,往往造成泄密隐患。在去年7月发生的某泄密事件中,有关
部门在某单位的一台涉密电脑中发现了大量涉及其他单位的涉密文件资料被窃取,经查,有关责任人是从其他单位借调到该单位工作的孙某。孙某在借调后,没有及时清理原单位的涉密文件,导致发生泄密,其本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在检讨书中,他这样写道:“我主观上出于保存一些资料有利于更好地开展工作、保持工作连续性等考虑,所以从原单位内网笔记本电脑上用移动存储介质复制保存了相关文件资料,以便在新单位使用。”初衷是良好的,但却造成了原单位大量涉密文件资料被泄露的后果,给国家造成了严重损失。
四是公私不分。一些涉密人员长时间在计算机及移动存储介质使用上公私不分,有的利用工作用计算机处理私人事务,有的对移动存储介质不加区分,内外网混用,甚至公私混用,造成泄密。去年8月,在某单位的泄密事件中,责任人徐某利用计算机撰写个人日记,并私自在个人日记中记载了大量重要涉密信息。泄密后,徐某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正是这种公私不分的不良习惯,使得国家秘密的可控性减弱,最终也成为泄密的隐患。
五是随意复制。电子文件复制、传输十分方便,一些涉密人员在工作中随意复制并向他人提供电子涉密文件,使得国家秘密难以控制,增加了泄密隐患。在某单位泄密事件中,泄密责任人张某将其在其他部门借调工作期间的涉密文件资料,多次复制给他人使用,扩大了涉密文件资料的接触范围。他人在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上存储、处理复制的有关涉密文件资料,导致泄密。事件发生后,张某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观念错误
通过对近年来发生的计算机网络泄密事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绝大部分泄密责任人都或多或少地存在错误的保密观念。
一是无密可保的错误认识。个别涉密人员错误地认为自己从事的工作涉密不深,自己也没有主动泄露行为,因此,不会产生不良后果。去年9月,在某单位发生的一起计算机泄密事件中,责任人王某错误地认为自己不是党和国家高级干部,自己从事的工作虽涉密,但比较轻微,即使出了问题,也不至给国家带来重大损失。这种错误认识的结果是,王某泄露了大量国家秘密,给国家安全和利益造成严重损害。其本人也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二是密不可保的错误认识。个别涉密人员错误认为现代科技飞速发展,情报获取能力日益增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保密工作作用不明显,甚至是无能为力,从而放松了对自己的保密要求,最终导致泄密。
三是盲目自信的错误认识。个别涉密人员过于相信信息技术部门技术人员的水平和技术防护能力。殊不知我们在保密技术条件上同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难以
做到及时发现、有效杜绝网络泄密违法活动。
努力减少泄密隐患
当前计算机网络泄密呈高发态势,给国家安全和利益造成了严重损害,而泄密责任人则因受到党纪政纪乃至刑事责任的严厉追究,断送了大好前程。因此,涉密人员对于计算机网络泄密必须高度重视,在平时工作中,注意以下几点可以大大减少计算机泄密隐患。一是加强保密技能学习。为避免大量因无知造成的泄密事件,各涉密单位要将保密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重点抓好保密法规、知识、技能教育,帮助涉密人员提高保密知识水平和技能,增强防范窃密泄密的实际能力,避免“低级错误”。广大涉密人员都应自觉加强保密法律法规和知识学习,熟悉并认真执行计算机信息系统、通信、办公自动化等方面的保密规定。
二是养成良好工作习惯。在实际工作中,要明确区分工作用和个人用的U盘及计算机,杜绝混用;在工作中接触的涉密电子文件,要及时清理,该归档的要及时归档,不能私自留存;离岗前要对自己持有的涉密载体进行清理,有关部门应监督其登记、交接,不留隐患。
三是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涉密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涉密电子文档有关管理规定,有条件的设立涉密电子文档台账,明确涉密电子文档复制、删除管理规定;同时建立规章制度,加强对连接互联网计算机的管理,严格做到涉密计算机及移动存储介质与互联网严格物理隔离。(转载自中国保密在线)
第三篇:强化保密观念,严防失密泄密
强化保密观念严防失密泄密
一、居安思危,清醒认识新形势下保密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
(一)保密与窃密斗争日趋激烈。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为了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技等领域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都不遗余力地加强自身的保密工作,并千方百计地盗取他国各方面的情报。保密与窃密斗争呈现在空前激烈与复杂的局面。美国情报部门的经费每年超过500亿美元,而且还处于上升趋势;俄罗斯情报、保密部门作了一系列重要调整,每年情报与保密经费超过100亿美元。日本每年的情报经费,70年代是100亿日元,到2014年已增至1万亿日元(折合100亿美元)。境内外敌对历来将对我国的情报收集和窃取作为重中之重,前期美国情报部门“棱镜门”事件,泄露出曾监听我国前国家主席事件,引发国内外震惊,充分暴露出在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发展主题的今天,保密与窃密的斗争不但没有缓和,反而更加激烈更加复杂。在这种情况下,保密观念淡薄,居安忘危,是十分危险的。
(二)失泄密案件影响危害严重。“机事不密则害成”。近些年来,境外情报机关进一步把渗透窃密目标对准我要害部位人员和核心机密,发案数量高:仅2008年全军就发生渗透窃密案件10起;涉案人员职务高:涉案人员中干部占85%、团以上干部占55%;泄密内容密级高:机密级以上文件资料占30%,内容涉及中央和军委重要决策部署、军队建设长远规划、部队体制编制、应急作战部队建设、重大军事演习、新武器装备研发引进、技侦和情报工作等重要机密,给国家安全和部队建设带来的危害巨大,危害后果难以估量。
(三)防控难度越来越大。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敌对势力对我渗透窃密的技术手段更加先进。卫星侦察、网络黑客、3G手机窃密等等,令我们防不胜防。我们经常用的充电器就可能成为泄露秘密的窃听器。还有就是经常使用的手机,在待机状态下会造成“被动泄密”,在关机状态下会造成“强制泄密”吗?(请看视频)这似乎不可思议,但却是实际。由此可见,使用者只要将手机放在身边,就毫无保密可言。美国情报部门通过卫星和计算机监控分析的中国“重要用户”的手机,据说已经超过百万台。这样做目的和结果是什么?不明自喻。
二、统一思想,充分认清新形势下做好保密工作的重要意义
军中之事,莫重于密。斯大林曾经说过:“为了打一个胜仗,是需要几个军的。但要破坏这个胜利,只要在某一个军部或师部内,有几个能偷出作战计划而交给敌人的人就足够了。”这段话,深刻揭示了保守军事秘密的极端重要性。
一是保密就是保胜利。纵观人类战争史,无数事实证明,交战双方谁能获取敌方军事秘密,并有效保守自己的军事秘密,谁就能把我作战的主动权,谁就能取得军事斗争的胜利。反之,就可能丧失作战的主动权,甚至亡师辱国。1943年,胡宗南调动23万大军进攻陕甘宁边区。面对10倍于我之敌的猖狂进攻,毛泽东同志指挥西北野战军、中央警备团和边区保安团等人民武装与敌人展开巧妙周旋,有时只有一山之隔,敌人却始终搞不清我方的行踪。在不到40天里我方接连取得了青化砭、羊马河、蟠龙三次大捷,歼敌14000余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保密工作做得好。面对当前复杂的斗争形势,我们经常担负各类处突维稳任务,执行任务之前,执勤官兵通过电话或者网络等通信手段在与家人联系时,如果被敌对势力或者暴恐分子窃取,部队行动的时间、地点、目的等被敌对势力了如指掌,我们还能打胜仗吗?可能等待我们的将会是陷阱。所以,行动中我们统一使用数字集群对讲机或者是部队内线,确保通信安全,防止失泄密。
二是保密就是保安全。在2011年利比亚战争中,美国和北约为了抓捕逃亡在外地卡扎菲,加强了对手机等通信信号的监听,10月20日在苏尔特附近,当卡扎菲拨通自己的手机时,信号立即被捕获,仅过了几分钟经无人机发射多枚导弹,准确无误地集中了他的车队。也许卡扎菲到死也不知道就是他手中的移动电话要了他得性命。(请看视频)随着我们部队职能的逐步扩展,尤其是新疆地区遂行维稳处突任务时,任务要求更高,只有保守好秘密,才能有效防止不法分子捣乱破坏,确保目标安全。
三是保密就是保幸福。《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规,故意或者过失泄露军事秘密的,情节严重的,处于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军事秘密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从遵纪守法的角度讲,保密也是保证我们个人和家庭的幸福。某部通讯站原教导队队长袁华,17岁入伍,学习刻苦,工作勤奋,多次受到嘉奖并破格提升,很快由技术员、副指导员、作训股长晋升为总站教导队队长。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台湾间谍蒋某。在蒋金钱和美色的诱惑下,袁华多次向蒋出卖军地秘密文件,对国家安全造成了严重损害。袁华以间谍罪被军事法院判处无期徒刑,留下欲哭无泪的妻子和未满周岁的儿子,还有年迈体弱、对他寄予厚望的父母。一个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失去了往日的笑声,一名年轻有为、前途无量的军官就这样葬送了自己美好的前程和家庭的幸福。
保密工作连着你我他,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革命军人,应该如何做好保密工作呢?接下来跟大家交流第三个问题,从我做起,切实把严防失密泄密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三、扎实工作,切实把严防失密泄密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一)坚定政治信念,切实筑牢思想防线。敌对势力一直在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我实施“和平演变”战略。他们我军事秘密,活动猖獗,手段多变,挖空心思地拉拢腐蚀我军人员。如果我们军人自身政治素质不高,缺乏警觉意识,在“糖衣炮弹”袭击下,就有可能堕落成为敌特分子窃密的工具。有的丧失政治立场,迷失政治方向;有的不注意政治学习,理论上模糊,思想上困惑;有的长期不参加政治教育,辨别是非能力较弱,易被各种错误思潮所牵引。某部军官叶某平时不注重政治学习,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偏移,为寻求精神寄托和刺激,整天沉迷于网络世界,大部分时间用在网上聊天、玩游戏上,整天浑浑噩噩,生活毫无目标,思想逐渐颓废。2003年7月开始,叶某在互联网上认识了台湾间谍,在其策动和金钱诱惑下,叶某收集窃取部队文件资料,先后多次通过互联网发送给台湾间谍组织并获得巨额报酬。2006年12月15日,叶某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于2007年被执行死刑。许多泄密的案例证明,一个人政治信念不坚定,思想防线不牢固,就很容易被间谍组织所利用。只有注重政治学习,提高政治敏锐性,站稳政治立场,才能不为各种错误思潮所诱导,不为境外敌对势力的各种引诱所迷惑。
(二)克服麻痹思想,不断强化保密观念。在新形势下,保密斗争越来越复杂,只要我们思想上稍有麻痹大意,就会给敌对分子可乘之机。首先,克服与己无关思想。军事秘密指的是关系国家军事利益,依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有的同志感到保密是那些掌握核心秘密的领导和干部的事,与基层官兵无关。实则不然,例如:前段时间,某中队士官私自使用手机,将习主席将到新疆视察的信息在网上发布,泄露了首长的行程,造成了失泄密,对首长的安全产生了威胁。现实生活中,由于我们担负任务的需要,我们每一名武警官兵都是“一定范围”的人员,都掌握着一定的秘密。为防止泄露秘密,导致不必要的后果,因此我们人人都要当好“保密员”。其次,克服无密可保思想。有的同志认为基层战士天天站岗执勤、学习训练,不掌握什么秘密,也就没什么密可保的;有的同志认为中队人员、编制、武器装备这些情况,有些地方人员比我们都清楚,敌对分子早就了如指掌了,再保也没什么意义;有的同志认为用U盘、MP3上互联网下载歌曲、图片,也不存储涉密信息,根本就不可能泄密;还有的同志认为只是偶尔用内部计算机上一两次互联网,什么“摆渡”、“轮渡”的,不会那么巧合就被植入木马;还有的官兵认为一两句无关全局的话、一些不涉及核心问题的文件资料,根本构不成失泄密问题,等等。这些想法显然是错误的。在信息时代,通过先进的细细技术可以将一些零碎的、局部的、看似无关紧要的信息进行比对、汇总和整理,就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很有价值的完整信息。第三,克服有密难保思想。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大量的现金技术被应用于情报工作,特别是网络技术普遍运用,使网络窃密成为获取情报的重要手段,这无疑增加了做好保密工作的难度。有的同志认为现在是“天上有高精度探测卫星,空中有无人侦察机,地上有无孔不入的间谍”,有密也难保了。应当承认高科技情报手段和开放的国际空间确实给保密共走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但高技术侦察手段并非无所不能,微型摄像机、纳米传感器能照相、会监听,却不能从照片中看出战略和政治意图,无法知道锁在保密柜里的秘密,也无法从守口如瓶的人嘴里得到秘密:“谷歌地图”能清晰地标出街道巷子的小吃店,却很难侦察到我们的执勤计划、作战部署,更看不出我们对祖国的爱、对敌人的恨;间谍卫星可以在300公里的高空拍摄到地面几十厘米的物体,但它未必能搞清其真正用途,对存储在保密柜和装在人脑里的秘密更是无能为力。新形势下绝不是无密可保,只是秘密任务更重了,对保密的要求更高了。只要加强思想防范、技术防范,堵塞失泄密渠道,敌特分子就会无从下手。
(三)堵塞泄密渠道,自觉避免泄密事件发生。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只有抓好预防犯罪工作,从源头堵塞泄密渠道,才能最大限度地杜绝失泄密事件的发生。一方面是管理好自己,主要是要谨防密从口出。《保密规定》第一条就规定“不该说的秘密不说”。我们当中往往有些同志穿上军装就滋生炫耀心理,喜欢自吹自擂,管不住自己的嘴巴,结果是祸从口出。如某部战士王某在一次旅行中结识了敌特分子康某。在与康某交往的四个多月中,王为炫耀自己,先后向康泄露了自己部队的性质、任务、主要作战对象、所属部队的分布,以及某某尖端武器装备的性能、型号、存储地点和新型实验等一系列重要情况。王某的行为触犯了刑法构成泄密罪被军事法院判处6年有期徒刑。血淋淋的教训告诫我们要谨防密从口出。在这方面,我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给我们做出了榜样。大家都知道,周恩来和邓颖超是相濡以沫的夫妻,从战争年代一路走过来,始终是互敬互爱,互相帮助。在长期对敌隐蔽战争中他们还形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就是都不过问对方工作方面的事情。我国研发第一颗原子弹时,周总理要求全体参加者都要保守秘密,一直到爆炸成功举行庆功会时,邓颖超才知道这件大事。她开玩笑的对聂荣臻元帅说:“这么大一件好事,你事先不告诉我一声。”聂帅笑着说:“这是总理定的纪律。”另一方面要严格管理涉密载体,防止涉密载体失管失控。涉密载体是指以文字、数据、符号、图形、图像、声音等方式记载秘密信息的纸介质、磁介质、半导体存储介质和光学存储介质。我们身边有许多涉密载体,文件、公文、电报、会议材料,书籍、报刊、教材。这就需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严禁违章出借涉密文件资料。二是严防遗失秘密文件资料。三是严禁将秘密文件、内部资料不按规定处理。某部在清理资料时,一位干部没有按照上级的有关要求及时清理销毁文件,而是将文件资料存放在家中储藏室。其家属清理储藏室时,将文件资料连同其它书籍一并卖给了废品收购站。经鉴定,卖给废品收购站的文件资料中含有审涉密文件资料达六百多份。军区政治部根据有关规定地造成泄密的有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处理。这起泄密案件说明如果不注重泄密载体的管控,就很可能发生泄密事件。
毛主席曾教导我们,“必须十分注意保守秘密,九分半不行,九分九也不行,非十分不可”。保守军事秘密,是我们每名军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从我们穿上军装那刻起,保密工作就与我们形影不离。面对错综复杂的疆内对敌斗争形势,我们要时刻紧绷保密之弦,牢记“保密”二字,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自觉与一切失泄密行为作斗争。
第四篇:严防网络失泄密
严防网络失泄密“十不准”
(一)不准将办公计算机和涉密私人计算机联接国际互联网。
(二)不准在联接国际互联网的计算机上使用涉密存储介质。
(三)不准在国际互联网上与境外人员、组织和机构联系交往。
(四)不准在国际互联网上谈论军事秘密、泄露军人身份。
(五)不准在非办公计算机或国际互联网上存储、处理、传输涉密信息。
(六)不准在办公计算机上随意使用外来软件。
(七)不准开启办公计算机的蓝牙、红外线等无线上网、联网功能。
(八)不准在未开启干扰器时使用办公计算机处理涉密信息。
(九)不准擅自在部队内部计算机网上发布或传输秘密级以上信息。
(十)不准将涉密计算机和存储介质送交非指定单位维修、脱密、销毁或私自赠送、出借、出售、遗弃。
第五篇:灭族之祸
灭族之祸,前奏
寂静的夜,银光遍洒大地,虽然是初夏,却仍然给人带来阵阵凉意,淡淡的雾气使的这片林子显得诡异,还好不时的一声虫鸣鸟叫冲淡了不少这种让人不安的气氛。
混杂着泥土和阵阵青苔与腐木的气味,地上满是虬垒的树根和错杂的乱石,几个人在这种艰难的地境里行走着,然而动作之敏捷如履平地,悄无声息仿佛是天生的暗夜精灵,使人不由的为之咋舌。随着不断的向林中深入,才令人惊奇的发觉这片林子并不如外表看来那么狭小,整片的林子好似一个葫芦,入口便是那葫芦嘴,走出葫芦嘴,眼前豁然开朗,视角无限的向两边扩张,竟比想象中的还要大,眼望远方,仿佛是一个深幽的隧道难测远近。而那几个奔行的人显然是对这里的环境十分熟悉,没有任何迟疑与惊讶,身体飞快的在林中穿梭。就以这种速度,大概有一个时辰之久,几个人倏地同时停在古树上来就好象心有灵犀。双眼透过茂密的树叶,盯着几里外的一个小村子,眼里犹如凶兽般泛着噬人的凶光,一个声音在寂静的夜显得有些突兀“大哥,是直接把杀进去吗?”
那个被称作大哥的人,国字脸庞面容坚毅,四十上下的年纪,脸上已经刻满了久经风霜的证明,笔直的站在那里,仿佛雕塑,面向前方,胸膛宽厚,四肢粗壮,闻言回过头来,望着说话之人,双眸一缕精光陡然射出,呵呵笑了一声道:“四弟别心急,这还不是时候,得先给他们来点这个。”说着从绑在身上的包里取出了一个青碧葫芦放在掌心处,其余几人都好奇的看着那葫芦,眼里流露不解的神色,其中一个肤色黝黑,头上刮了个精光,面目端正的男子说道:“大哥这葫芦啥宝贝,看起来挺新鲜的,”那大哥看了看说话的人又转头看了看其余三人见都有同样的神色,便低头沉吟着,似乎有什么拿不定主意一样,那光头看他这番表情若有所思的看着那青碧葫芦,好一会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随即阴笑到:“大哥有这般好东西也不早些拿出给兄弟见识见识,真是令人寒心啊!”话音未落手就便拿向了清碧葫芦,光头本就和那大哥相去较进,加上他是要趁人不备时出手,更是迅捷无比。那老大并没有意识的危险,手还是伸着,仍低头沉思并未有一丝防备的,转瞬之间那光头便握住了葫芦,令那秃头惊喜不已,谁知就在此时忽然地有一股绝强的劲气从那碧葫周围散开,便叫那拿葫芦的手再也握不紧,五指向外隐隐有些要松开,光头似乎有些准备,不见惊讶仍然催动体灵力能加力,谁知那碧葫似是有灵性般他加力也跟着加力,光头见此,心惊不已,但也不甘,一咬牙猛地便把体内的灵能提到了最顶点,这一下更是不得了拉,那葫芦也不跟他玩拉锯游戏拉猛的将他的手弹了开拉。那手也颤抖不已,显然是受了暗伤拉,似乎是感觉到了手上的异动,此时“大哥”终于太起了头,满脸惊讶的看向光头,随后又铁青着脸问到:“老三,你这是什么意思,想造反吗?,啊!”其余几人虽被光头弄的糊涂,但见了此番情景也是心惊不已,他们不想是那弹力是出自葫芦本身,反而是觉得是“大哥”修为高深莫测,才会这番情景。那“老三”手虽在颤抖,但听了“大哥”的问话也顾不得疗伤,手负与背,笑道:“误会,误会,小弟哪敢啊!大哥玄功通天,借小弟一千个胆,小弟也不敢对大哥有丝豪不敬之意,适才是小弟见大哥这葫芦新奇,忍不住想拿在手上细细的观赏一翻!便,便,小弟真是该死,还望大哥见谅,见谅!”那大哥听了光头话也不言语,只是青着脸死死盯着他显然已经生气致极。其余诸人见此忧恐“大哥”此时动手,坏了事,也跟着说道“是啊,我也觉得三弟并非是有意,你就原谅他吧!况且此番我等是奉“先生”之令,到此取宝,万不能因着等小事坏了兄弟情谊,也坏了先生所托之事啊”“是啊!我看三哥适才是无心之举,大哥就大人不计小人过,算拉!”其中个手持折扇,书生打扮的人跟着道。不知是那大哥反应过慢还是那二哥话起到了作用,竟然也不在看光头拉!把脸转向前方的小村子,道“既然你二弟都这般说,此事我也就不追究拉!但是老三你给我记住,再若有下一次,我定叫你尝尝我的手段,你好自为之吧!”光头听了嘴角狠狠抽了一下,说道“是是是,小弟哪还敢有有下一次,不敢,不敢!”那大哥听了不再说话只是没有表情的点点头,随即拿出了一个小瓶从里面倒出几个圆形乌黑的丹药分给了诸人,说道:“服下它”几个人听拉,都有些迟疑,到是那光头
干脆,嘴一张,手指一弹,那丹便入了口,随后便退到了一旁,自顾自的打起坐来,其他人见了也跟着吞下了丹药,那大哥看到光头如此干脆,脸上终于露出了些许笑容,他到众人都服下了丹药,便双腿盘膝坐于树干之上两掌朝天相叠及胸托住葫芦,闭上双眼,就在这时但见那大哥胸口出泛起银光,随后又有无数的小符纹不断的从银光处出现漂浮在葫芦的周围,没入于葫芦中,此时林中又陷入了一片死寂,不知过了多久,“大哥你在干什么啊!我怎么忽然感觉头有点困拉,真是久违的感觉!”这声音有点突兀,那大哥并未回答,仍旧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到是光头老三听了话睁开了眼,开口道:“老四,别打扰大哥施法。还是抱元归一坐下静修,没要错过才是”其他人这时也感觉到了此中好处,纷纷盘膝修炼了起来。
这村叫凤和村在修真界大有名气,也十分神秘,名气是因为这里传说有一偏千年梧桐林,传说,我说的是传说,这里曾经也是凤凰群居地,有许多不可思异妙出和危险,也有上古异宝,先天灵物,又传说这凤和村所在地是天冥人三界的交界处一个奇异的地方,又有传说凤和村是在人界一处不未人知的地方,也有传说说这凤和村是在时空乱流中,只会偶尔出显,还有许多的传说,传说„„。人类总是会给自己向往而又恐惧的地方副加一些自己的愿望。所以许多人只知其名不知其地。但会有些人或是为利所惑,或是亡命投机分子,或是一些偏执常会去寻找,近万年时间可能或许真的有人已经找到了着传说的地方了吧!
第二天清晨,在小村西边背靠着小片竹林的一座清幽简陋的院子,几棵梅花树孤立在院子中间,旁边是一小片菜地,种满了白菜,茄子之内的绿油油蔬菜,房门虚掩,干净简陋的房间中香烟袅袅,墙角神龛中供奉着一座粗糙的观音菩萨,洗得发白的麻布床单上静静坐着一个女子。,黄昏,冬日的夕阳真如一个衰弱的老翁,尽管西天仍是红云一片,但是却没有丝毫热意。几棵合抱的老松,在寒光朔气之中巍然挺立,好一派苍劲之气,松涛似海,北风如刀,那些许阳光更谈不上丝毫暖意了。
然而山麓边,清溪丛木之后。却露出一角茅屋来。前一个少年坐在屋旁大石上读书。读书的少年约十七八岁,生得剑眉星目,唇朱齿皓,端的是个俊美绝世的佳公子,只见他捧着一卷书,神色悠然地朗吟道:“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冯延已端的是绝代惊才——”
正在这时,忽然一个女子的声音从屋中传出:“昊天,吃饭啦--”茅屋门呀然打开,竹门开处,一个四五十岁的妇人走了出来。这妇人面如满月,慈蔼可亲。
少年走进屋里,桌上菜蔬虽全是素菜,但是香气四溢,热气腾腾,上首坐着一个年约五十的老者,老者头发灰白,颔下银髯数缕,面色都红润得紧,而且目光奕奕,丝毫不见老弱之态。
老者横了他一眼,对看书的少年道:“天儿,你在看什么书?”少年答道:“爸,我在看五代的词选,南唐君臣的词真好极啦!”老者笑叱道:“什么?又在看这些闲书,我们家什么时候能出个进士阿?”
妇人笑道:“你自己呢?整天钻在金石堆里,到现在还是个秀才”。虽是板着脸孔,但是掩不住她本来的慈祥面目。
老者掀着胡子对少年笑道:“你妈妈真是罗嗦。”
妇人道:“谁说我罗嗦?”
老者笑嘻嘻地咽了一把口水,低声道:“我还没说完呢,我是说‘你妈真是罗嗦的可爱。”
妇人忍不住噗嗤笑了出来,团团的脸有如一朵盛开的牡丹。老人自以为答得十分得体,得意地呵呵大笑。
妇人皱了下眉头,叹了口气:“唉,眼看又是腊八,老爷子那里还是要去的”
老者听了这话,转过头去:“天儿大了,今年你们娘俩去巴,就说我老头子腿伤了,走路不方便,不去了”。
妇人道:“不去,怎么说的过去阿?“老者:”你家门槛有点高阿,三个兄弟两个姐妹,家里竟然有七个进士,“苏门七进士,交友满天下”,只有我还是秀才白丁阿。”
妇人道:“我那兄弟姐妹又没有给你脸色看,是你自己心里有病巴?”老者脸色有点发灰:”他们是没说什么,但你看看阿,他们衣着光鲜,谈吐飞扬,看我们的眼神里就有着一些怜悯,真让人受不了。“老者转头瞄着儿子:“天儿,我不管你干什么,进士一定给我拿一个回来,这是对你的最低要求。”
少年抬头望着父亲,平和的说:“是,爸,家里的书我已经读完了,我想到岳麓书院去看看”
老者有点吃惊:“我收藏的书不下一万册,经史子集都有,你都看过了?去年你才看了一小部分阿?怎么这一年看这么快?是囫囵吞枣巴?"少年郑重的说:”我认真看过了,去年中秋月圆之夜,我遥望月桂,苦思冥想,找到了一个很好的记忆方法,我叫它“重叠星列法”。比如天上的星星,那么多无法分辨,而分成二十八宿以后就容易记忆多了。经过几个月的训练,我可以记忆很快,现在已经能够盏茶功夫背诵孙子兵法十三篇,所以家里的藏书很快看完了”
老者半信半疑的随便抽出一本古篆字的书,还没开口,少年说:“这是一本神农纪实录,主要是神农氏游历百年的自转”。
老者翻开泛黄的纸张,随便问了他几个问题,少年从容不迫,一一答出。
妇人也惊的嘴都合不上了:“我们家的进士有望了”。<
老者道:“明年巴,明年爹送你到岳麓书院,那是千年学府,藏书据说有一百万卷,有很多珍惜孤本,够你看两年的了。”
也不不知道这葫芦是什么宝贝但,看这架势也能看出此宝非凡啊!同时也震惊于那大哥的实力只是贪婪看了看葫芦,并没有动手的意思。此时那秃头以沮丧的收手拉!心有不甘的看着那葫芦,又开口问到:“大哥灵力进步很快麻,看样子再过不久就要突破天仙境界到达上仙级了吧!想必着葫芦因该就是传说的先天灵宝偷天葫“天醉葫芦”你是从何得来的不又看了看那大哥拨开葫芦口顿时一股醉人的香气弥漫开来,那几个人闻了一会儿,便觉一股睡意从灵魂处传来令人无从抗拒,身子摇摇欲坠,那大哥
说完抬头看天,这时一轮圆月正斜挂树梢,嘴里喃喃的说着什么,仿佛是自语又仿佛是要告诉另外几人为什么现在还不是最佳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