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心灵的感悟与叙述
心灵的感悟与叙述(发表于《作家报》2011、02、10)
心灵的感悟与叙述
——冉玉华《江水远方》读后
南山圆心
捧读《江水远方》已久,作者赠书已久,仿佛这样的生活与自己关联已久。读后,仿佛想到了消失已久的事„„
冉玉华出生于重庆忠县曹家乡,忠县依山傍水,令她的文字渗透着乡野之风,闪烁着长江之水的性灵。过去、当下,为人妻母和仕途,她用心诠释自己真实的生活、真实的心灵、真实的感悟,以及作家真实的感情。
《江水远方》书分“亲情世界”、“雪泥鸿爪”、“情感方舟”、“社会杂录”四个部分,逐渐完成她的心灵感悟与叙述。
黑格尔曾经说过,青年是浪漫主义、成年是怀疑主义、老年是神秘主义。冉玉华的创作也体现了这样的生命过程。她走出了山区,汇入了大江,追逐精神家园和自我放逐的新天地。但是她骨子里依然有“泥土情结”,对乡村生活的迷恋和一往情深,尤其是她娓娓道来的心灵感悟。你会在一个女人坦诚而真实的倾诉中,始终做她的听众。而冉玉华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文集中那个大写的作者,一个至情至性的女人。文集的名称《江水远方》,很好地概括了她的心路历程,因此,她用文字记录着人生感悟和心路历程,形成了巴山女儿情有独钟的心灵叙述。
文集作品简短鲜活,若回首往事、转眼烟云与瞬间体验,都蕴藏着大山女子对命运的拷问和期待,人生的失去与拥有,远行与返回,作家没有一刻静止地驱遣手中的笔,倾述着生活、社会、历史,同时用心回应着生活的馈赠。不论是骨肉亲情,故土热恋、异乡萦怀的坦诚、原始、苦涩的韵味;不论寄寓了对山川草木、名胜古迹、风土人情不一样的赞美和钟情;不论是面对大江大河的豪情壮心所产生的冲动和灵感„„都深深印刻着作家的心灵显影。
真实是艺术的生命!只要是言之成景、有意、抒情就是好散文。散文的至高品格又是自由的,而这样的自由须合乎文本之道,合乎情感需要,与叙述的水乳交融,才能称为真正的艺术的自由。
冉玉华的作品来自生活本身,亲身经历与心灵的体验构成其作品叙述真实的特色:清香,幽远,静美„„一位作家这样中肯地评价她:“这里的所谓“泥土”不止是指农村、农村生活,它还包括作者生活环境的纯朴性,包括所有来自生活底层的那些题材和主题的“香味”、乡情。对于农村、对于故乡、对于农民,以及对自己曾经生活于其中的环境,玉华总是怀着无法摆脱、无法抗拒的深深情意。”因此,她倾诉!然而,这还不够,她必须在倾述中感悟。这种感悟,出自生活、源于现实社会与历史启发式的碰撞所产生的智慧的火花,这才是艺术真正的自由。作家只有获得了这种艺术的自由,才能使自己的作品和人格实现升华。
请看冉玉华这样感悟和倾述:
“透过历史的风尘„„今天我捧的这一掬江水,也许是由唐朝的某一个黄昏的哪片云滴落渗透而来„„穿过多少苔藓、岩层、化石、骸骨,才化为凛冽、清澈的泉水,又流入江中来到我手里,从我手里漏下去的水,千年后会被谁捧在手里?
„„”
“ 面对长江,我欲言又止。”(《面对长江》)
“在一个春日的傍晚,我收到大自然美丽的请柬,怀着旖旎的心思,来到长江之滨,立于江水之上。伫立大桥边,凭栏眺望,痴痴地守望江水,思念远方。此时,我无心去理睬古城小镇上那些流动着的风景,美丽女孩神采飞扬的倩影,下班族的匆匆,体闲族的闲适,我只是一门心思地想着眼前的长江,想着江水,随着江水想着它流向的远方„„”
“我的思绪被远方所诱惑,从那“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远古到成吉思汗在马背上的雄风,李杜在诗歌中的神韵,颜柳在书法中的豪迈,林和靖在梅林鹤群中的放达,还有“风萧萧兮易水寒-----”荆轲慷慨赴死的壮歌,“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辛稼轩拍遍栏杆的无奈„„三峡的千秋故事,三峡的奇山奇水孕育了屈原诗魂,昭君丽质,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大家,一代又一代的百姓。——(《远方,江水》)„„
江水无穷,人生有限。文学既是语言的艺术,那么语言就是启迪读者“见异思迁”的途径。冉玉华的文风朴实,叙述却具有诗性,因而声情并茂,引人共鸣。她的很多作品都具有这种特点,我却更喜欢她的文集中较厚重的篇章。读着这类有历史沧桑感和人文底蕴的作品,再回头看人生的得失,无疑,谁都会在这样的意境里升华人生的境界,也因此获得思想的巨大自由。正是这样具有真散文品格的文章,才会具有美学价值,弥久散发着人文关怀和艺术魅力。
2010年10月24日凌晨1、50分长江之滨
《江水远方》作者简介
冉玉华,女,汉族,重庆市忠县曹家乡人,生于1962年5月,中共党员,大专文化。重庆市作协会员和全委会会员、忠县作家协会主席,现任忠县政协社会事务办公室主任。1984年7月参加工作,历任乡团干、妇联主任、副乡长;区、镇团委书记;宣传委员;副镇长。作品在《中国建设报》、《当代党员》、《重庆文学》等报刊发表数百篇。已组织编辑出版了《忠州散文》、《忠州诗集》等书。
邮编:401220
地址:重庆市长寿三倒拐15号
联系人:张文龙电话:***023-40580067
第二篇:心灵感悟
我知道你说话有时候完全没空经过大脑深思熟虑就说出口,像个小孩子一样粗心的,无意中伤害了他人;有时候很冲动,莫名其妙的对亲近的人发脾气,让人突然受不了。可是你依然是我的宝贝,我珍惜的宝贝.不要对爱你的人太过刻薄,一辈子真正对你好的人也就那么几个,不要再一切将要失去的时候才幡然醒悟,每个人都有脾气,那个能为你人下所有的怒气的人,仅仅因为那个人比你更心疼你
第三篇:心灵感悟
文学自然可以哭泣,但那眼泪须不止属于你自己,必得有能引起众人共鸣的激情。文学自然应该特殊,但什么是真正的特殊,可要有清醒的意识。那就是为你所独有的一份对人世间的把握,借助了祖宗遗留给我们的古老工具–语言,优美清晰地表达出来,以传递心灵的感应。
我的一些非常重要的经验,来自一些说话很沉闷的人那里。就像一大堆矿石才能提炼出几克稀有金属,需要足够的耐心和时间。
谈话的第一要素是尊重,倾听时除了聚精会神以外,还要不时报以会心的微笑。对方兴致勃勃地说下去,闪光的语言就有可能随之出现。当我非常欣赏一位作家的作品时,就竭力不去结识他。
因为崇敬,我不想近距离地观察他。
每个人都是多棱的,即使是一个高尚的人,灵魂中也潜伏着卑微。但那些最好的文章,是优秀的作家在霞光普照的清晨,用生命最甘美的汁液写下的,他们自己也清醒地知道不可能重复。这里面一定有我们未知的属于神的部分。
当我们结识世俗的本人时,会或多或少干扰破坏了我们对美的遐想。人应该锻炼出敏锐地感应他人情绪的本领,犹如我们一出房门,就觉察出气温的变化。
说起来烦难,只要认真去作,并不复杂。
从一个人的衣着、面色、下意识的小动作、偶尔吐出的个别话语,他的精神状态基本上昭然若揭。
并不是号召所有的人都察颜观色,以求一逞。
人是团体的动物,他人的心情会迅速波及自己的心情。为了保护情绪不感冒,我们必须了解周围最密切接触的人–心情的温度。
现代的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但它们相对于人来讲,永远是身外之物。人类已经把自己的衣食住行打点得越来越精致,把外在的条件整治得越来越舒适了。但是心灵呢?这灵长中的灵长,却在越来越辉煌的物质文明中萎缩,淹没在闪烁的霓虹灯下,迷失在情感的沙漠里。
随着年龄渐长,我与那些心中最美好的希望,有了一种默契。那就是–有些愿望不必实现,就让它们永远存留在我们的想象中吧。
现代社会是一只飞速旋转的风火轮,把无数信息强行灌输给我们。见多不怪,我们的心灵渐渐在震颤中麻痹,更不消说有意识地掩饰我们的惊讶,会更猛烈地加速心灵粗糙。在纷繁的灯红酒绿和人为的打磨中,我们必将极快地丧失掉惊奇的本能。
在我们的思想里有许多思想的建筑物和思想的废墟。我们常常忙于建设,而对清理废墟注意得不够,以为新的建立起来,旧有的就会自动消失。
其实批判自己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如果畏惧它,我们的头脑就会新旧杂糅,某些时候出现混乱。
否认了“惊”,就扼杀了它的同胞兄弟。我们将在无意之中,失去众多丰富自己的机遇。假如牛顿不惊奇,他也许就把那个包裹着真理的金苹果,吃到自己的肚子里面了。人类与伟大的万有引力相逢,也许还要迟滞很多年。
假如瓦特不惊奇,水壶盖扑扑响着,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就蒸发到厨房的空气中了。我们的蒸汽火车头,也许还要在牛车漫长的辙道里蹒跚亿万公里。
保持惊奇,我常常这样对自己说。它是一眼永不干涸的温泉,会有汩汩的对于世界的热爱,蒸腾而起,滋润着我们的心灵。
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我以为这必是有钱有食人说的话。假若是穷人,恐怕还得要那一筐烂杏。挑挑拣拣,可吃的部分总还是比一口鲜桃要多。
纵是杏完全不能吃了,砸了核儿吃仁,也还可充饥。当然,那杏核若是苦的,也就没办法了。
不过还可卖苦杏仁,也是一味药材。
现代社会令人眼花缭乱,每个人在某种意义上说,都是孤陋寡闻的。你在你的行业里是专家里手,在其他领域里,完全可能是白痴。这不是羞愧的事情,坦率地流露惊奇,表示自己对这一方面的无知以及求知的探索,是一种可嘉的勇气。
更不消说我国自古就有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传统。恕我悲观,辨假永远也赶不上造假。消费者书生意气纸上谈兵,造假者磨刀霍霍鼎力革新。以单一的柔软的消费者对抗虎视眈眈的造假者,我等甘拜下风。
小孩子是常常说真话的。人在成长中锻炼出抑制说真话的本领,随着年岁的增加,说真话的频率便越来越少。到了老年,又渐渐地说起真话来。所以真话是一种离新生和死亡都比较近的品质。
不要以为所有的谎言都是恶意,善良更容易把我们载到谎言的彼岸。有些事物和人物的价值,就是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影响着我们。
快乐的核心是什么?是责任。完成的责任越重大越艰苦,它带给人的快乐越深刻越长久。
人的记忆大体分为两种类型。
一是善于遗忘痛苦,一是善于铭记痛苦。
前者多豁达,后者多建树。
幸福就是没有痛苦的时刻。它出现的频率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少。人们常常只是在幸福的金马车已经驶过去很远,拣起地上的金鬃毛说,原来我见过她。
助手有两种。一种是甘心情愿做助手,永远的助手。一种是在学习和准备着,随时打算不做助手。
前一种人忠诚有余机变不足,后一种人有野心,经常逾越助手的位置。而将两者结合在一起的助手,还没有出生。
一个好的主意,往往是在混乱中产生的。犹如最好的蘑菇,寄生于朽木。丰收的季节,先不要去想可能的灾年,我们还有漫长的冬季来得及考虑这件事。我们要和朋友们跳舞唱歌,渲染喜悦。既然种子已经回报了汗水,我们就有权沉浸幸福。不要管以后的风霜雨雪,让我们先把麦子磨
成面粉,烘一个香喷喷的面包。
如果我们不同意某个问题,我们有两种可以选择的方式。一是反对,一是等待。反对是寄予自身的力量,等待是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
见多未必识广。有的人见得多了,只是助长了骄气、狂气、奢气、匪气……反倒比孤陋寡闻的人离知识更远。
见闻只有进入智慧的大脑,才可化为养料。
世界上有一些仇恨和一些恩情是无法还报的。遇到这种时候,我们只有远远地走开。
我愿同智商很高的人对话,愿同智商稍高于我的人共事。
与挣钱相比,花钱更能显示出一个人的眼光与趣味。挣钱是光凭气力就可做到的事,花钱还需智慧。
如果你一时分辨不出一个人的品行,就去看他怎样花钱。一掷千金的是纨绔和诗人,量入为出的是节俭和主妇。张弛有序的是大家和智者,首尾不顾的是愚妇和莽汉……假如他根本就不花钱,除了极端的悭吝就是一个缺乏生活情趣的人。
人到无求,心必坦荡,言必真诚,志必磊落,行必光明。
文学自然可以哭泣,但那眼泪须不止属于你自己,必得有能引起众人共鸣的激情。文学自然应该特殊,但什么是真正的特殊,可要有清醒的意识。那就是为你所独有的一份对人世间的把握,借助了祖宗遗留给我们的古老工具–语言,优美清晰地表达出来,以传递心灵的感应。
第四篇:心灵感悟(范文)
心灵感悟
早晨,妩媚的阳光透过玻璃折射,烘托一室的温暖。打开窗,那满世界浓郁的绿一下子映入眼帘。夏天的绿,比以往任何时候不同,她绿的彻底,绿的妖娆,绿的芬芳。让世间万物都显得真诚而自然,处处勃勃生机。她那变动不拘、无以伦比的姿态,火一样的激情,高亢的性格,渗入我的心田,怡畅了我的肺腑。于是,心里便有闪亮的,一串串美丽的思绪,穿越时空的限制,纷纷坠落,让茫然的心灵找到归宿,使生命的方程式得到求解。
随着岁月地流失,便有了更多的人生经历,同时也积淀了我对心灵的感悟。心灵是一方广袤的天空,包容着世间的一切;心灵是一朵永开不败的鲜花,四处洋溢着醉人的清香;心灵是一首朦胧的散文诗, 抒写着人生历程的坎坷。俗话说:“一花一生命,一草一永生。”只有心灵感悟,才能放飞心灵,才能超越自我、改变命运,才能把自身蕴藏着的巨大潜能释放出来,把自己的人生推向一个又一个高峰,让生命的每一天过得充实而精彩。
人的心灵充满无以遏制的激情、智慧和力量。一旦打开心灵这扇窗,你会觉得如同闲云野鹤般自在,眼前一切都变得云淡风轻,闲情逸致;你会觉得如同静观庭前花开花落,笑看是非得失,成败荣辱,永远拥有一颗从容自如的心态;你会觉得如同身临一个平和、宁静的世界,理解“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深刻含义。这时候,也许你明白了
“有一种跌倒叫站起”、“有一种失落叫收获”、“有一种失败叫成功”的生活哲理。从而让我们轻松的面对生活中的各种考验,充分享受生活给予我们的各种乐趣。
一个人的外貌美,令人羡慕。但一个人的心灵美,才更令人称道!再美的鲜花,也有凋谢的时候,再美的容颜,也有衰老的时候,只有心灵美,方能经久不衰。那外在美往往迷惑的是人的眼睛,而内在美却可以深深打动人的内心。心灵美,是一种美好的心里素质。这种素质,可以从他对人生、对社会、对他人以及对自已的思想感情和态度中得到展示,并从这个人极其平常一言一行中得到充分体现!让旁人看得清清楚楚。
心灵美的人总是传播爱与善良,把别人的心灯点亮,是一种快乐、一种幸福。这种感觉,只有付出、给予、播洒的人才能体验到,才能享受其中„„这是人类不能缺少的人际之间的互爱、互助,就如人的生存不能缺少太阳、空气和水。我们的炎黄子孙们,有着代代相传优良传统,华夏儿女的心灵美的事例处处可见。纵观历史的天空闪烁几颗星,那必是心灵深处迸发出的永恒光芒,让人间的那股英雄气驰骋纵横。今天所展现眼前的那些可歌可泣、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人和事,更是现代人的心灵交汇,撞击出的火花!
仰首是春,俯首是秋,岁月的车轮无休止地转动着。阳光,从云中穿过,留下丝丝温暖;微风,从水中掠过,留下粼粼波纹;雨露,从花丛中走过,留下阵阵芳香„„我们人也一样,在别人的笑声中来到这个世界,又悄悄的在别人的哭泣中离开„„整个过程渗透着我们存在的痕迹。在此间,我们承受了来自每个人的爱,亲情,爱情,友情„„因为有了爱,我们的心灵才会觉得富足;因为有了爱,我们的人生价值才会得到提升,生命的花朵才不会枯萎!
让我们精心呵护心灵这粒种子吧!不管在何等环境中,千万别膨胀了体力,萎缩了根;更不要在岁月的沙尘里,风干了纯净的嫩芽!珍惜人生,放飞心灵,诠释生命的价值,叩击生命之魂,仰起希翼的笑靥。给心灵多一份关注,给生命多一点关爱。让心灵多一份宽容,多一种感动,多一点坚强。勇于冲破世俗的樊篱,用不息的奋斗跳跃艰辛的历程,用博大的胸怀容纳世事的变幻,在岁月的风霜雪雨中轻松安然的实现完美、幸福的人生!
第五篇:心灵感悟
《心灵感悟》
(一)周末假日的早晨,妩媚的阳光透过玻璃折射,烘托一室的温暖。我打开窗,那满世界浓郁的绿一下子映入眼帘。夏天的绿,比以往任何时候不同,她绿的彻底,绿的妖娆,绿的芬芳。让世间万物都显得真诚而自然,处处勃勃生机。她那变动不拘、无以伦比的姿态,火一样的激情,高亢的性格,渗入我的心田,怡畅了我的肺腑。于是,心里便有闪亮的,一串串美丽的思绪,穿越时空的限制,纷纷坠落,让茫然的心灵找到归宿,使生命的方程式得到求解。
随着岁月地流失,便有了更多的人生经历,同时也积淀了我对心灵的感悟。心灵是一方广袤的天空,包容着世间的一切;心灵是一朵永开不败的鲜花,四处洋溢着醉人的清香;心灵是一首朦胧的散文诗,抒写着人生历程的坎坷。俗话说:“一花一生命,一草一永生。”只有心灵感悟,才能放飞心灵,才能超越自我、改变命运,才能把自身蕴藏着的巨大潜能释放出来,把自己的人生推向一个又一个高峰,让生命的每一天过得充实而精彩。
人的心灵充满无以遏制的激情、智慧和力量。一旦打开心灵这扇窗,你会觉得如同闲云野鹤般自在,眼前一切都变得云淡风轻,闲情逸致;你会觉得如同静观庭前花开花落,笑看是非得失,成败荣辱,永远拥有一颗从容自如的心态;你会觉得如同身临一个平和、宁静的世界,理解“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深刻含义。这时候,也许你明白了“有一种跌倒叫站起”、“有一种失落叫收获”、“有一种失败叫成功”的生活哲理。从而让我们轻松的面对生活中的各种考验,充分享受生活给予我们的各种乐趣。
一个人的外貌美,令人羡慕。但一个人的心灵美,才更令人称道!再美的鲜花,也有凋谢的时候,再美的容颜,也有衰老的时候,只有心灵美,方能经久不衰。那外在美往往迷惑的是人的眼睛,而内在美却可以深深打动人的内心。心灵美,是一种美好的心里素质。这种素质,可以从他对人生、对社会、对他人以及对自已的思想感情和态度中得到展示,并从这个人极其平常一言一行中得到充分体现!让旁人看得清清楚楚。
心灵美的人总是传播爱与善良,把别人的心灯点亮,是一种快乐、一种幸福。这种感觉,只有付出、给予、播洒的人才能体验到,才能享受其中„„这是人类不能缺少的人际之间的互爱、互助,就如人的生存不能缺少太阳、空气和水。我们的炎黄子孙们,有着代代相传优良传统,华夏儿女的心灵美的事例处处可见。纵观历史的天空闪烁几颗星,那必是心灵深处迸发出的永恒光芒,让人间的那股英雄气驰骋纵横。今天所展现眼前的那些可歌可泣、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人和事,更是现代人的心灵交汇,撞击出的火花!
仰首是春,俯首是秋,岁月的车轮无休止地转动着。阳光,从云中穿过,留下丝丝温暖;微风,从水中掠过,留下粼粼波纹;雨露,从花丛中走过,留下阵阵芳香„„我们人也一样,在别人的笑声中来到这个世界,又悄悄的在别人的哭泣中离开„„整个过程渗透着我们存在的痕迹。在此间,我们承受了来自每个人的爱,亲情,爱情,友情„„因为有了爱,我们的心灵才会觉得富足;因为有了爱,我们的人生价值才会得到提升,生命的花朵才不会枯萎!
让我们精心呵护心灵这粒种子吧!不管在何等环境中,千万别膨胀了体力,萎缩了根;更不要在岁月的沙尘里,风干了纯净的嫩芽!珍惜人生,放飞心灵,诠释生命的价值,叩击生命之魂,仰起希翼的笑靥。给心灵多一份关注,给生命多一点关爱。让心灵多一份宽容,多一种感动,多一点坚强。勇于冲破世俗的樊篱,用不息的奋斗跳跃艰辛的历程,用博大的胸怀容纳世事的变幻,在岁月的风霜雪雨中轻松安然的实现完美、幸福的人生!
《心灵感悟》
(二)就像无边的黑夜里点亮的一盏刺破黑暗的灯,来自心灵的那份感悟,能够穿透黑暗寻到光明;就像广袤千里的大地上穿梭奔流的一条小溪,来自心灵的那份感悟,竭力延展汇就像无边的黑夜里点亮的一盏刺破黑暗的灯,来自心灵的那份感悟,能够穿透黑暗寻到光明;就就像无边的黑夜里点亮的一盏刺破黑暗的灯,来自心灵的那份感悟,能够穿透黑暗寻到光明;就像广袤千里的大地上穿梭奔流的一条小溪,来自心灵的那份感悟,竭力延展汇聚成江河;一个人不管资质多么聪慧,只凭偶尔开放在心灵原野上的一朵顿悟的花蕾,不会摘取到思想的果实,只有漫山遍野的鲜花,才可能丰盈他心灵的园地。
当我们读一本书时,心灵往往会从那字里行间迸发出一些美好的思想。当我们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中,心灵往往能从那连绵的山峦、空旷的幽谷、浩渺的大海、苍茫的森林里,采撷到许多灵感和诗意,甚至是一棵小草、一片树叶、一朵白云、一块石头孕育的美,都能使我们的灵魂超然于物欲之外,使心灵中那些隐隐的烦恼与痛苦,就像冰雪一样渐渐消融在大自然的春水里。
总有那个时候,我们和身边的朋友相处或者与远在天边的朋友,从他们的言行或信笺中看到感觉到一个与我们内心极不相同的世界,这一个个世界正是我们自己内心渴望扩展的世界。在这个被扩展了的世界里,我们心灵的视野更开阔了,我们也从这个扩展的世界里,感悟到了自己不能给予的东西„„
心有所悟,就如一位雕刻家手持刻刀精心琢磨细细修剥一块玉石,那落在玉石之上的每一刀,正如我们心灵中的一次次感悟,那块玉石在雕者一刀刀着意的雕刻下成了不朽的艺术品,而我们的心灵也正是在一次次不断的感悟中升华到了一个更高的境地。
因为有所感悟,所以我们珍惜已经拥有的一切;
因为有所感激,所以我们甘心承受难言的苦楚;
因为有所追求,我们义无反顾;
因为有所作为,我们问心无愧!
这,就是我的心灵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