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追悼会程序及悼词
追悼会程序
1、由主持人宣布,***同志的追悼会现在开始;
2、全体肃立,默哀3分钟、奏哀乐;
3、由***同志致悼词;
4、家属致祭文;
5、全体肃立,向***同志遗体(像)三鞠躬;
6、向***同志遗体(像)告别,并慰问家属;
7、追悼会结束。
各位来宾、各位亲友、同志们:
今天,我们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在这里隆重悼念一位德高望重、深受师生好评的教育前辈——****。****生于****年**月**日,****年于**学校退休,这样一名人民的好教师,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辈,一个德高望重、倍受人们尊重的老同志,不幸因病于****年**月**日**时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享年**岁。***是****人。自幼聪明好学,孝敬父母;热爱劳动,吃苦耐劳。孩提时代,兄弟6人,姊妹2人,身为大哥的他就读于永昌云川小学时,便一边读书识字,一边帮助父母干家务活,同时还要照顾7个年幼的弟弟妹妹,稚嫩的肩膀,承担着繁重的家务劳动,是远近有名的乖孩子。一九五二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取武威师范;在考学升学率极低的当年,能考入当时本地区唯一的一所高等重点中师学校,他成为家乡人的骄傲。
一九五三年武威师范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宁远堡小学工作,后调入红山窑小学任教。1957年—1969年在家自谋职业,1969年—1978年于东寨下乡务农,1978年落实政策后,重返教育系统工作,先后于东寨新二坝小学、下二坝小学、永昌职中工作,1993年退休。41年来,他爱岗敬业,爱校如家;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刻苦钻研每一篇文章,精心设计每一个教案,认真上好每一堂课。为了学生,他焚膏继晷,呕心沥血;为了学生,他循循善诱,废寝忘食。特别是对经
济困难的学生,他更是关怀备至,倾注爱心;经常是慷慨解囊,不计回报,真正实践着教书育人的诺言,深受学生的爱戴和社会的好评。许多经济困难的学生,在他的帮助下完成了学业,走上了成才之路。
多年来,管老先生一直从事学校教学和后勤工作,曾担任东寨下二坝小学校长。令人难以忘怀的是,他担任学校校长期间,关爱学生,关心教职工,心里总“装着”学校和师生员工,记得有一次在评职称时,高级职称的名额已分配于他本人,但是他在评审会召开之前,又将个人已填好的职称评定表抽取出来,将名额主动让与年轻教师,在80年代职称名额极为紧缺的情况下,他的这一举动在老师们中间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时隔如今,他的这一感人事迹仍是教育界的美谈,确实令我们现在的这些噍类汗颜自惭。真可谓高风亮节,大公无私,牺牲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他人缘良好,作风踏实;古道热肠,有求必应。同事们说,与老管搭档,轻松愉快,信心十足;与老管交往,醍醐灌顶,如坐春风。他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耕耘着,为永昌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管老先生的一生,是为教育事业奋斗的一生,是光明磊落的一生。他为人忠厚、襟怀坦白;谦虚谨慎、平易近人;生活节俭,艰苦朴素;家庭和睦,邻里团结,他对子女从严管教,严格要求,又不失和蔼慈祥,四个儿子两个女儿个个
遵纪守法,好学上进,现都以成家立业,颇有作为,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像他老人家那样尽职尽责,无私地奉献着,勤劳地耕耘着。他在病榻中始终关心着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以顽强的毅力和病魔做斗争,在病危时告诫家人及子女,他去世后丧事从简,不要铺张浪费。
祁连山肃然垂首,金川河低沉呜咽,杜鹃泣血,百灵哀鸣,晴空一声霹雳,噩耗猛然当头,不料管老先生溘然长辞,撒手西去。孔子风范,万世流芳,管老形像,永不泯灭,管老先生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那种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脚踏实地、一丝不苟的作风,严于律已、为人师表的风范,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我们一定要化悲痛为力量,团结一心,为永昌教育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而努力奋斗。他那语重心长、不知疲倦地教诲学生的师者风范依然浮现在弟子们的脑海里,他在饭桌上为孙子们搛菜的情景栩栩如生,校园内鲜花绿荫边仿佛飘来他那勤快的脚步声,门房内热情接待来访家长的一张笑脸时隐时现,操场上潇洒舞剑、老当益壮的晨练老人的身影似乎仍在闪现。但是,我们没有回天之术,也无再生之能,你终究走了,永远地走了。从此以后,教育界少了一名好老师,家庭里没了撑梁柱,社会上缺了一位好楷模。
仙人已过蓬莱阁,德范犹香启后人。老人在这硕果飘香的金秋,离开了我们,他燃烧了自己,把殷殷的收获留给子
孙,把光和热永远地留在了人间。管老先生,你放心地去吧!你的教诲学生们将铭心刻骨,你的遗志子孙们将一如既往地传承,你的处世风范同志们将毫不犹豫地追随效仿。
管老,你放心地走吧!你安息吧!您将永远地活在我们心中!
第二篇:追悼会程序及悼词
追悼会程序
1、由主持人宣布:唐老太君追悼会现在开始;
2、全体肃立,向唐老太君遗体默哀3分钟、奏哀乐;
3、由村委会致悼词;
4、家属致祭文;
5、来宾、亲友讲话
6、全体肃立,向唐老太君遗体(像)三鞠躬;向老人家遗体(像)告别.7、追悼会结束。出殡
2014年3月18日
各位来宾、各位亲友、同志们:
今天,我们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在这里隆重悼念一位德高望重、深受师生好评的教育前辈——****。****生于****年**月**日,****年于**学校退休,这样一名人民的好教师,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辈,一个德高望重、倍受人们尊重的老同志,不幸因病于****年**月**日**时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享年**岁。***是****人。自幼聪明好学,孝敬父母;热爱劳动,吃苦耐劳。孩提时代,兄弟6人,姊妹2人,身为大哥的他就读于永昌云川小学时,便一边读书识字,一边帮助父母干家务活,同时还要照顾7个年幼的弟弟妹妹,稚嫩的肩膀,承担着繁重的家务劳动,是远近有名的乖孩子。一九五二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取武威师范;在考学升学率极低的当年,能考入当时本地区唯一的一所高等重点中师学校,他成为家乡人的骄傲。
一九五三年武威师范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宁远堡小学工作,后调入红山窑小学任教。1957年—1969年在家自谋职
业,1969年—1978年于东寨下乡务农,1978年落实政策后,重返教育系统工作,先后于东寨新二坝小学、下二坝小学、永昌职中工作,1993年退休。41年来,他爱岗敬业,爱校如家;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刻苦钻研每一篇文章,精心设计每一个教案,认真上好每一堂课。为了学生,他焚膏继晷,呕心沥血;为了学生,他循循善诱,废寝忘食。特别是对经济困难的学生,他更是关怀备至,倾注爱心;经常是慷慨解囊,不计回报,真正实践着教书育人的诺言,深受学生的爱戴和社会的好评。许多经济困难的学生,在他的帮助下完成了学业,走上了成才之路。
多年来,管老先生一直从事学校教学和后勤工作,曾担任东寨下二坝小学校长。令人难以忘怀的是,他担任学校校长期间,关爱学生,关心教职工,心里总“装着”学校和师生员工,记得有一次在评职称时,高级职称的名额已分配于他本人,但是他在评审会召开之前,又将个人已填好的职称评定表抽取出来,将名额主动让与年轻教师,在80年代职称名额极为紧缺的情况下,他的这一举动在老师们中间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时隔如今,他的这一感人事迹仍是教育界的美谈,确实令我们现在的这些噍类汗颜自惭。真可谓高风亮节,大公无私,牺牲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他人缘良好,作风踏实;古道热肠,有求必应。同事们说,与老管搭档,轻松愉快,信心十足;与老管交往,醍醐灌顶,如坐春风。他
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耕耘着,为永昌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管老先生的一生,是为教育事业奋斗的一生,是光明磊落的一生。他为人忠厚、襟怀坦白;谦虚谨慎、平易近人;生活节俭,艰苦朴素;家庭和睦,邻里团结,他对子女从严管教,严格要求,又不失和蔼慈祥,四个儿子两个女儿个个遵纪守法,好学上进,现都以成家立业,颇有作为,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像他老人家那样尽职尽责,无私地奉献着,勤劳地耕耘着。他在病榻中始终关心着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以顽强的毅力和病魔做斗争,在病危时告诫家人及子女,他去世后丧事从简,不要铺张浪费。
祁连山肃然垂首,金川河低沉呜咽,杜鹃泣血,百灵哀鸣,晴空一声霹雳,噩耗猛然当头,不料管老先生溘然长辞,撒手西去。孔子风范,万世流芳,管老形像,永不泯灭,管老先生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那种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脚踏实地、一丝不苟的作风,严于律已、为人师表的风范,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我们一定要化悲痛为力量,团结一心,为永昌教育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而努力奋斗。他那语重心长、不知疲倦地教诲学生的师者风范依然浮现在弟子们的脑海里,他在饭桌上为孙子们搛菜的情景栩栩如生,校园内鲜花绿荫边仿佛飘来他那勤快的脚步声,门房内热情接待来访家长的一张笑脸时隐时现,操场上潇洒舞剑、老当益壮的晨练老人的身影似乎仍在闪现。但是,我们没有回天之术,也无再生之能,你终究走了,永远地走了。从此以后,教育界少了一名好老师,家庭里没了撑梁柱,社会上缺了一位好楷模。
仙人已过蓬莱阁,德范犹香启后人。老人在这硕果飘香的金秋,离开了我们,他燃烧了自己,把殷殷的收获留给子孙,把光和热永远地留在了人间。管老先生,你放心地去吧!你的教诲学生们将铭心刻骨,你的遗志子孙们将一如既往地传承,你的处世风范同志们将毫不犹豫地追随效仿。
管老,你放心地走吧!你安息吧!您将永远地活在我们心中!
第三篇:追悼会悼词
吊悼词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至亲、朋友、各位父老乡亲: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隆重的追悼会,沉痛悼念我的姑母不幸辞世,感谢你们前来送我姑母最后一程!
我的姑母,生于1941年农历 月,因患脑疾,治疗长达三年,于2018年
月 日,乘鹤西去,享年77岁。我的姑母一生勤奋劳作,勤俭持家,为人宽厚,心地善良,邻里乡间,赞道传扬。他家有事,亲临其室,必为其劳,悉心过问,耐心相扶。家有客至,笑脸相迎,从不吝惜,忙于厨前,话别饭后。姑母一生苦难,肩负重担,照料子女,收捡家务,操劳家室。
姑母,您尽完了义务,充裕了家庭,可您未尽人命,未享天福,却撒手人寰,辞世而去。治病期间,晚辈如织,忙于床榻,却无法挽留,我们捶胸顿足,心存依恋,却无回天之力,心痛哉,心碎也!
姑母,您走了。前往吊唁的人们,不计其数。您的后辈,为表敬仰之心,怀念之情,在此操办葬礼,让你走得安心。姑母,您的亲人们都到了!我们孝道未尽,愿您九泉含笑,安心走好。
姑母安息,永垂不朽!再次感谢大家!
2018年10月26日
第四篇:追悼会悼词汇编
最新 追悼会悼词三篇汇编
(篇一)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今天,我们大家聚集在一起,沉痛地悼念 XX 老伯母。我谨代表在这里的各位来宾,向春明主席及全家表示最诚挚的慰问。
去年年底,我看到老伯母还在帮助她的小儿子料理家务,忙前忙后,精神还不错,想不到才过去四五个月,她就与世长辞了。老伯母生于 1943 年,患病已有多年,这次病症突变,医治无效,撒手人寰,享年 68 岁。
伯母是一位性格坚强的女性,她从很小起就自强自立,尝尽生活的甘苦。在清平的家里,要养育 3 个儿女,只有靠一双柔弱的手不停地劳作。而她始终含辛茹苦,默默奉献,毫无怨言。XX 年伯父罹患重病伯母以柔弱的身体悉心照顾,使得伯父安祥离开人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能想像,以她这样瘦弱娇小的身体把子女们抚养成人需要付出多少心血!伯母的长子在她的言传身教下,励精图治,奋发有为,成长为一名出类拔萃的国家干部,这已成为伯母永远的骄傲。次子由农村迁入城市,成为一名优秀产业工人。长女在较大的都市芜湖落户,也成为一名优秀工人,成为贤妻良母,这都是伯母教育的结果,也是伯母永远的欣慰。
伯母为人正直,待人诚恳,热爱生活,因此深得邻里乡亲的赞誉和敬爱。伯母识大体,顾大局,具有难得的初小文化水平,思想无比先进。她心胸宽广,知足常乐,最愿意帮助别人排忧解难。正是这种精神力量的支撑,使得她以患病之躯,换来了晚年的也算安宁闲适的生活。
在她生命最后几天里,她老人家一一嘱咐儿孙,要好好生活,好好工作;
并嘱咐在她走后,家人不要悲伤,要求丧事一切从简,这是一位多么优秀的母亲!她以其无限的开明豁达,无私忘我,使我们对她的离去怎能不哀伤恸哭!亲爱的伯母,您可知道,当您微笑地坦然面对死神的时候,爱您的人却在无声哭泣。
年事有寿而尽,生命无所不在。伯母与我们永别了。伯母的去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最慈爱的老人,更是让子女们失去了最温暖的心灵依偎!但是她对亲人和朋友的真挚情感,对人生的积极追求,对生活的执著信念,与天地永恒,与枝叶长青。伯母在我们心中的份量是很重的,我们会思念她,直到永远!
春明主席及您的全家,对于伯母的辞世,我们和你们一样,也心痛如割。尊敬的伯母,今天我们聚集在这里悼念您,决心化悲痛为力量,向您学习,诚恳做人,踏实工作,以告慰您的在天之灵。
安息吧!敬爱的伯母。
(篇二)
今天我们全家怀着万分悲痛的心情,悼念敬爱的母亲不幸病故,并向她的遗体作最后告别。
自去年母亲被诊断为肺纤维化病变的疾病以来,先后入院治疗三次,最近一次于 10 月7 日入院治疗,终因病情急剧恶化,医治无效,于 10 月 11 日 12 时 25 分,与世长辞,享年75 岁。
母亲是个平凡的妇女,于 1941 年 9 月出生于上杭城关一个普通的码头工人家庭,因一些特殊原因,出生不久就送给同城的另一家做养女,自小就担负起家里的一些事务,10 岁开始随养母回祖籍永定老家务农,20 岁招工进入上杭县医院做炊事员。之后随夫先后在上杭庐丰、才溪、白砂、旧县等卫生院担负炊事员、收费员工作,1981 年 10 月调回上杭县医院工作直至 1993 年退休。
母亲的一生是辛勤操劳的一生,结婚后,生育一男三女,靠父母微薄的薪水,含辛茹苦拉扯大四个儿女,还要精心的伺奉好婆婆,此外还得经常接济父亲老家的一些亲戚朋友。凡事都是精打细算,但她总是考虑安排好父亲、婆婆、子女及亲友的需求,却唯独忘了自己。家里家外、灶前灶后,都是干不完的活。白天忙完单位的工作,夜晚又常常在灯影下为全家缝缝补补,编织鞋帽衣服。母亲靠勤劳和一双巧手在那个匮乏时代把我们这个家庭经营的有声有色,引来了左邻右舍的称赞和羡慕。
母亲对子女教育非常重视,从小谆谆教诲我们做人要诚实、正直、善良。也许是一直苦恼自己文化水平低的缘故,对子女的学习一向监督严厉,再忙都会经常关心了解孩子们学习的情况。自己还以身作则,在子女做功课时,也手捧书本认真补习文化知识,也许正是母亲潜移默化的影响,子女学习都非常自觉,成绩也很优秀。三个孩子先后从农村考入上杭一中读书。为了方便照顾孩子学习,从不愿求人的母亲,硬“逼”着父亲第一次向组织提出调回城里工作的要求。不久终于如愿,回城后,母亲更是全身心做好孩子们的后勤保障工作。辛勤付出换来可喜回报,四个孩子先后都考上了大中专学校深造并以优异成绩毕业,其中一个女儿一直坚持攻读完博士学位,让母亲十分欣慰。
母亲有一副善良热心的心肠,总是热心接济身边一些有困难的人,经常一双巧手编织了许多小孩子的鞋帽、衣服送给左邻右舍和亲朋好友。如他们家庭遇到一些灾难及重大疾病以及孩子升学的困难时都会解囊相助,不图任何回报。母亲付出很多却又受不得别人的恩慧,有困难几乎都不向别人求助,默默撑着度过难关。就是生病也是如此,今年病情一天比一天重,二次入院治疗她都不让我们告诉别人,期间有一些亲朋好友获知消息要来探望她也都婉拒了。就在去世前两天,在 XX 工作的二女儿打来电话告诉要回来照顾母亲,母亲怕耽误她的工作,还瞒着自已严重的病情,很执着地拒绝了,以至二女儿都没来得及看上母亲最后一眼。母亲啊,这是儿女心中的一大遗憾。
母亲终于走完她生命的最后历程,离我们而去,但她的精神和风范永远留在我们儿女心中。在此以一副对联敬挽母亲:“持本份善待人典范长存,尽妻贤尽母慈淑德留芳”。母亲,安息吧,我们永远怀念您!
(篇三)
各位父老乡亲,各位亲朋好友,同志们:
大家晚上好!
今天,我们全村在这里沉痛悼念我们神差村好党员、好干部、好村民、好家长 XX 同志的不幸逝世。在此,我代表神差村党支部、村委会对 XX 同志的逝世,表示深切的哀悼!借此,也对家属、亲族表示诚挚的慰问!
XX 同志不愧为一位党的好干部。XX 同志是有 60 多年党龄的党的基层好干部。刚解放就入了党,为党积极工作,成绩显著。先后担任罗局初级社主任、高级社副主任、大队支部书记、大队长、乡农场场长、乡二砖厂书记等职。在长期的农村基层工作中,他脚踏实际,积极肯干,作风务实,勤勉廉洁,多次受到县乡表彰奖励,曾光荣地当选为市、县人大代表,是老百姓有口皆碑的好干部。
XX 同志不愧为一位好党员、好村民。在农村基层工作中,他时刻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严于律己,加强思想政治学习。几十年来,他总是模范遵守党的各项规章制度,一身正气,赤胆忠心,一心一意为村民服务,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党的农村基层工作。他退下来以后,也很关心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工作,经常建言献策,自觉带头履行党员的职责和义务。在村里,他宅心仁厚,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经常为化解邻里纠纷、乡邻矛盾任劳任怨,是全村人心目中的好村民。
XX 同志不愧为一位好家长。XX 同志身教重于言教,教子有方。他的六个子女都学有所成,特别是长子虎虎是出色的铁路工人,三子虎平、四子浩平都是人民教师,他们两人先后都被评为 XX 省特级教师。
秦声秦韵奏哀乐,孝礼孝心彰仁德。XX 同志的逝世是我村的一个重大损失。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以 XX 同志为榜样,同心同德,真抓实干,在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坚强领导下,把我们村建设成环境更加优美、村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的小康村!
XX 同志安息吧!
第五篇:追悼会悼词
***同志追悼词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同志: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沉重的心情,深切悼念***同志。
***同志,系**县**镇人,生于19**年*月**日,19**年*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年**月参加工作,19**年**月退职休养,20**年*月*日因病去世,享年**岁。
***同志出身于农民家庭,19**年*月至19**年10月先后在**小学、**县中学上学;19**年*月至19**年*月先后在***、***、***、***工作;……..**月退职休养。
***同志为了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奋斗了**余年,无怨无悔地走过了人生***个春秋,党和人民不会忘记他,同志们和亲邻们永远怀念他。
***同志一生,忠诚于党、热忱于事、担责于家,为国家、为社会、为家庭付出了毕生的心血,做出了无私的奉献。
***同志一生,爱岗敬业、竭诚履职、任劳任怨。无论是在农业部门、物资部门工作,还是在县政协工作期间,都能一心扑在事业上。
***同志一生,以德守身、严于律己、坚持原则。积极践行党的宗旨,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
***同志一生,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操行廉洁。从不为名所困,不为利所累,不贪图富贵,不与他人攀比,甘守平淡生活,保持着优良的的传统美德。
***同志一生,联系群众、团结同志、关爱他人。能够与群众打成一片,与同志密切合作,与他人和谐相处,赢得了同学同事、父老乡亲和社会各界的尊重。
他的一生,是平凡而充实的一生,是革命而光荣的一生。他的不幸去世,使党失去了一位好党员,国家失去了一位好干部,人民失去了一位好公仆,各界人士失去了一位好朋友,家庭失去了一位好亲人,我们深感痛惜。
我们怀念他,就是要学习他赤诚向党的政治信念、报效祖国的可贵精神、丹心为民的行迹品质、淡迫名利的道德操守、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化悲痛为力量,变怀念为动力,在中共**县委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奋进,为全面建成****而共同努力。
***同志安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