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班主任反思:做一个快乐的班主任
班主任反思:做一个快乐的班主任
现在我们一直抱怨做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越来越苦、越来越累;抱怨自己所教的学生越来越难教、越来越难管。但是老师自己感觉苦与累的时候是不是自己缺少点什么呢?老师在抱怨学生的时候,是不是说明现在的学生能耐提升了?抱怨是最表面的,张口即来,但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所有班主任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再学习。
借我一双慧眼
“先要心里有了,眼睛才能看见。”、“不是所见决定你的想法,而是你的想法决定了你将看见什么。”我们经常挂念着“犯错”的学生,于是乎先看到的是关于他们的“解决之道”。
当学生犯错误时,最得心应手的办法就是批学生一顿,见效特快——学生立马就安静了,还节约时间。——暴风骤雨,往往来得快去得也快,可是往往只是治标不治本,过不了多长时间,学生就旧病复发了。
我们都有这个毛病,总是觉得学生的进步不够大,要是退步了更是不能容忍,劈头盖脸一顿训斥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可能也会这样,面对学生的错误,先是盛怒,有时还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为,既而后悔,在困难面前退缩,最后是追着学生安慰。
案例:美国专家的授课
情景:上课了,一个学生在路上疯打闹,在半节课后才踢破门进教室并骂骂咧咧……
教授问题:讨论男孩是什么问题,怎样帮助他?
中方代表的结论:综合迟到、疯打、破坏公物等犯了七个错误,批评教育,找家长,杀一儆百,教育全体同学。
美方代表发言:第一反应是孩子怎么了?之所以这样是为什么?老师第一个动作是把表情调整平静,轻声过去拍拍他,在他脸上亲一口。安抚他的情绪后,他也不骂人。老师号召全体同学“他一定遇到了非常气人的事,让我们有节奏的轻声鼓掌,让他倾诉!”,了解事实真相后,全体起立,“让我们一起生气,使劲跺脚。‘生气、生气、生气!!’”老师再问孩子,你怎么解决?(踢门)问其他孩子,如果你生气了,会怎么做呀?大家列举,老师和大家一起将方法从一列到八。自始至终不说踢门是错的,只是将踢门列为第八个解决问题的方法。
把小事说大,容易把他推向“个别生”,把大事说小,可以把他“拉”回来。
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
警察式看管的班主任是非常辛苦的,劳力又劳心,吃力还不讨好。
在美国的一所小学校。一位小女孩的学习成绩一向优秀,数学尤其优异。可是有一次却出了意外。那一天,小女孩带回一封“密信”交给她爸爸。信是老师写的,附有一张成绩为“D”的数学试卷。信上说,由于女孩一向数学成绩优异,老师在试卷上给她加了几道题,说明做完规定试卷后如果还有时间,就加做这额外的试题。可是女孩在做完规定试题后,尽管还有一些时间,但她为了急于出去跟已交卷的同学玩耍,没有做按她的能力完全能够完成的额外试题。(班主任
www.feisuxs)老师认为她没有尽最大努力去完成试卷,给了个“D”的成绩。老师在信中这样说:“在我的成绩登记本上,您的女儿这次考试还是‘A’,但试卷上我给了‘D’。请您理解并配合我,考试打分是手段不是目的。请告诉她,老师很爱她,很欣赏她的数学天赋,但她应该尽最大努力。如果她愿意跟老师一起来尽最大的努力,她将是一个了不起的孩子!”
这是发生在美国学校的一件小事。它值得我们反思的是老师在这件事上表现出的智慧。按我们有些教师的做法,要么是叫来女孩认真地批评她一顿,说她学习态度不端正;要么让家长来帮助老师教育教育孩子,怎么能只顾着玩而不完成教师布置的试题呢?
这位老师选择的是鼓励,让家长协助他鼓励孩子尽可能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取得更优异的成绩。这种鼓励的效果比简单的训斥要强百倍,而这种育人智慧正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教育无痕情有痕
忙得满头大汗的妈妈看到了这张纸条后,只是宽容地笑了笑,随后在上面添了几行字,放回了汤姆枕边。醒来的汤姆,看到了这样的一张账单:为了妈妈含辛茹苦地抚养汤姆,汤姆应付0美元;为了妈妈教汤姆走路说话,汤姆应付0美元;为了妈妈每天为汤姆做好吃的食物,汤姆应付0美元;为了妈妈以后还将继续为汤姆奉献,汤姆应付0美元;为了妈妈拥有一个天使般可爱的小男孩,汤姆应付0美元;合计:0美元。
不知道这故事中的人物是真是假,但我却不能不被这位母亲的睿智深深打动。母亲对儿子的教育可谓“润物无声”、“妙不可言”,发人深省。她启示我们:教育必须返朴归真,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密切联系学生生活,促进学生富有选择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生命和生成,真正让生命感动。
教育无痕是一种智慧。美国著名成功学家卡耐基先生演讲之后回到办公室,其秘书莫莉小姐笑吟吟地迎上来说:“卡耐基先生,演讲成功吗?”“非常成功,掌声四起。”“那太祝贺你了。”莫莉由衷地笑着说。
“莫莉,你知道吗?我今天去给人家讲的是‘如何摆脱忧郁创造和谐’,我从公文袋里取出讲稿,刚一开口,下面便哄堂大笑。”“那一定是你讲得太精彩了。”“的确精彩,我读的是一段如何让奶牛产奶的新闻。”说着他将手中的材料递给莫莉。莫莉的脸刷地红了,喃喃地说:“昨天我太粗心了,卡耐基先生,这不会让您丢脸吧。”“当然没有,你这样做使我自由发挥得更好,还得谢谢你呢!”从此以后,莫莉再也没有出现过因粗心而造成工作失误。
卡耐基先生对莫莉的批评和教育是一种“将教育的意图掩盖起来”的教育艺术,是一种充满人性关怀的超凡的教育智慧。其“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成效应该给我们以有益的启迪。
原来批评也可以是甜的有个小女孩儿一心贪玩,居然把她的小狗“贝贝”带进了一家严禁携带小狗入内的商场。小女孩只顾与她的“贝贝”说着悄悄话,一点儿也不知道这条规矩。当她上了二楼突然看到墙上“严禁携带小狗入内”的警示牌,才发现小狗没地方藏,她挺着急,便赶紧在原地乖乖地站好,一边紧搂着贝贝一边看着迎面走来的商场的保安,等待着想像中的“狂风暴雨”。不料保安不但没生气,还笑眯眯地看着她问:“啊!多么可爱的小狗,它叫什么字?”小女孩儿轻轻回答:“它叫贝贝。”而那位叔叔再次笑了笑,摸了摸小狗的头,说:“亲爱的贝贝。你怎么糊涂了?我们这儿是不准小狗带小女孩进来的,既然来了也就不难为你了,请离开时记住,千万别忘了带走你身边的这位小姑娘!”叔叔的这段话,立刻给小女孩儿留下了一个终身难忘的美好印象!原来,批评也可以是甜的!
从某种意义来说,面对一件事情不同的处理方式所带来的教育效果那是有天壤之别的。
有一位教师曾叙述了他的一次处理班级偶发事件的经历,说晚自习时他去教室辅导,却发现班里一位叫源源的女生已经哭肿了眼睛——她的100元钱放在语文课本里不见了。对农村孩子来说,100元是个天文数字。源源有个在城里工作的爸爸,所以源源的书包里经常装些农村孩子连见也没见过的零食,莫非是谁要偷吃她的零食时顺手摸走了她的钱?这时,老师看看全班同学,个个都是无辜的样子。他沉默了片刻,说:“100元啊,对我们的诱惑太大了!就是我发现没人,也敢装进自己的腰包。问题是那钱不是咱自己的,花着不踏实啊。拾金不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别说拿人家钱财了。不过,因为一时迷恋,犯错误谁都难免,我们得允许人家改正。现在,我把灯关了,每个同学都要从讲台那里摸索着走过去,希望拿了钱的同学把钱留下。没有人知道你是谁,也没有人需要知道你是谁。灯亮了,我们还是可爱的好孩子。”说着,他关了灯。十分钟后,他打开了灯:桌上什么也没有!“再来一次!”他沉默了更长时间后说。可是当他第二次打开了灯:桌上仍然什么也没有!
“请那个同学珍惜最后一次机会。如果我们执迷不悟,那么今后背在我们背上的永远是别人的嘲笑和唾骂,我不希望我的学生中会出现这样的人。如果现在改正还是我们的好学生。”此刻,他的声音有些严厉,也有些无奈。最后,当第三次打开了灯:桌上放着一张崭新的百元大钞!他的泪怎么也控制不住,就那样在众人面前肆无忌惮地流下来了。学校为此大大地表扬了他一番,还写了一篇《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评论发表在当地日报上,认为他教育有方,用耐心而智慧的办法让那位“迷途”的孩子找到了“新路”。不是吗?他可以发动学生相互搜腰包呀,当搜到钱以后可以送学校处理呀,也可以叫来家长给孩子以严厉的教育呀。
如果说到这里故事就完了的话,那也足够了。足够能说明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自尊,允许学生知错改错。这里所表现出来的教育智慧已经让我们叹服。但故事至此并没完。当他第三次打开灯的时候,真的看到了一张百元大钞,他为什么控制不住自己流泪了?是感到自己工作方法对头了的激动?是为那位认错的同学感到高兴?都不是。原来,桌上那100元钱是他从刚领到手的工资中自己拿出来的!
由于种种因素,可能那位拿了钱的同学一下子无法认清自己行为的偏颇之处。当第三次打开灯的时候,他没有恼怒,而是不动声色地来了个“狸猫换太子”。我们可以设想得到的是,那位拿了钱的同学一定会重重地被震动,老师的这番苦心他会深刻记取的;再想下去的话,我也能感受到那位同学在以后的时间里会用合适的方式表达他的歉意的。而在那个班级里的其他同学,感受到的是温暖、理解和宽容,这对他们一生的成长是多么重要呀。
有人说,教师的生命像一个根号,一叠叠作业本为他的青春无数次开平方。我说,这些都只说对了一半,对于幸福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
班主任要做一个“快乐的人”。疲倦的时候,想一想,你因疲倦而快乐,疲倦就会悄然远离。困难的时候,思一思,你为克服困难而快乐,困难就会给你让路。新的一年,背着快乐出发吧,快乐的心情可以让烦恼改变色调,快乐的追求可以让失败变为成功!
第二篇:班主任反思:做一个快乐的班主任 -班主任工作反思
班主任反思:做一个快乐的班主任
现在我们一直抱怨做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越来越苦、越来越累;抱怨自己所教的学生越来越难教、越来越难管。但是老师自己感觉苦与累的时候是不是自己缺少点什么呢?老师在抱怨学生的时候,是不是说明现在的学生能耐提升了?抱怨是最表面的,张口即来,但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所有班主任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再学习。
借我一双慧眼
“先要心里有了,眼睛才能看见。”、“不是所见决定你的想法,而是你的想法决定了你将看见什么。”我们经常挂念着“犯错”的学生,于是乎先看到的是关于他们的“解决之道”。
当学生犯错误时,最得心应手的办法就是批学生一顿,见效特快——学生立马就安静了,还节约时间。——暴风骤雨,往往来得快去得也快,可是往往只是治标不治本,过不了多长时间,学生就旧病复发了。
我们都有这个毛病,总是觉得学生的进步不够大,要是退步了更是不能容忍,劈头盖脸一顿训斥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可能也会这样,面对学生的错误,先是盛怒,有时还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为,既而后悔,在困难面前退缩,最后是追着学生安慰。
案例:美国专家的授课
情景:上课了,一个学生在路上疯打闹,在半节课后才踢破门进教室并骂骂咧咧……
教授问题:讨论男孩是什么问题,怎样帮助他?
中方代表的结论:综合迟到、疯打、破坏公物等犯了七个错误,批评教育,找家长,杀一儆百,教育全体同学。
美方代表发言:第一反应是孩子怎么了?之所以这样是为什么?老师第一个动作是把表情调整平静,轻声过去拍拍他,在他脸上亲一口。安抚他的情绪后,他也不骂人。老师号召全体同学“他一定遇到了非常气人的事,让我们有节奏的轻声鼓掌,让他倾诉!”,了解事实真相后,全体起立,“让我们一起生气,使劲跺脚。‘生气、生气、生气!!’”老师再问孩子,你怎么解决?(踢门)问其他孩子,如果你生气了,会怎么做呀?大家列举,老师和大家一起将方法从一列到八。自始至终不说踢门是错的,只是将踢门列为第八个解决问题的方法。
把小事说大,容易把他推向“个别生”,把大事说小,可以把他“拉”回来。
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
警察式看管的班主任是非常辛苦的,劳力又劳心,吃力还不讨好。
在美国的一所小学校。一位小女孩的学习成绩一向优秀,数学尤其优异。可是有一次却出了意外。那一天,小女孩带回一封“密信”交给她爸爸。信是老师写的,附有一张成绩为“D”的数学试卷。信上说,由于女孩一向数学成绩优异,老师在试卷上给她加了几道题,说明做完规定试卷后如果还有时间,就加做这额外的试题。可是女孩在做完规定试题后,尽管还有一些时间,但她为了急于出去跟已交卷的同学玩耍,没有做按她的能力完全能够完成的额外试题。(班主任)老师认为她没有尽最大努力去完成试卷,给了个“D”的成绩。老师在信中这样说:“在我的成绩登记本上,您的女儿这次考试还是‘A’,但试卷上我给了‘D’。请您理解并配合我,考试打分是手段不是目的。请告诉她,老师很爱她,很欣赏她的数学天赋,但她应该尽最大努力。如果她愿意跟老师一起来尽最大的努力,她将是一个了不起的孩子!”
这是发生在美国学校的一件小事。它值得我们反思的是老师在这件事上表现出的智慧。按我们有些教师的做法,要么是叫来女孩认真地批评她一顿,说她学习态度不端正;要么让家长来帮助老师教育教育孩子,怎么能只顾着玩而不完成教师布置的试题呢?
这位老师选择的是鼓励,让家长协助他鼓励孩子尽可能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取得更优异的成绩。这种鼓励的效果比简单的训斥要强百倍,而这种育人智慧正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教育无痕情有痕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聪明的男孩汤姆给妈妈写下了一张账单:为了汤姆给妈妈到超级市场买食品,妈妈应付5美元;为了汤姆自己起床叠被,妈妈应付2美元;为了汤姆擦地板,妈妈应付3美元;为了汤姆是一个听话的好孩子,妈妈应付10美元;合计:20美元。汤姆写完后,把纸条压在餐桌上,便上床睡大觉去了。
忙得满头大汗的妈妈看到了这张纸条后,只是宽容地笑了笑,随后在上面添了几行字,放回了汤姆枕边。醒来的汤姆,看到了这样的一张账单:为了妈妈含辛茹苦地抚养汤姆,汤姆应付0美元;为了妈妈教汤姆走路说话,汤姆应付0美元;为了妈妈每天为汤姆做好吃的食物,汤姆应付0美元;为了妈妈以后还将继续为汤姆奉献,汤姆应付0美元;为了妈妈拥有一个天使般可爱的小男孩,汤姆应付0美元;合计:0美元。
不知道这故事中的人物是真是假,但我却不能不被这位母亲的睿智深深打动。母亲对儿子的教育可谓“润物无声”、“妙不可言”,发人深省。她启示我们:教育必须返朴归真,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密切联系学生生活,促进学生富有选择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生命和生成,真正让生命感动。
教育无痕是一种智慧。美国著名成功学家卡耐基先生演讲之后回到办公室,其秘书莫莉小姐笑吟吟地迎上来说:“卡耐基先生,演讲成功吗?”“非常成功,掌声四起。”“那太祝贺你了。”莫莉由衷地笑着说。
“莫莉,你知道吗?我今天去给人家讲的是‘如何摆脱忧郁创造和谐’,我从公文袋里取出讲稿,刚一开口,下面便哄堂大笑。”“那一定是你讲得太精彩了。”“的确精彩,我读的是一段如何让奶牛产奶的新闻。”说着他将手中的材料递给莫莉。莫莉的脸刷地红了,喃喃地说:“昨天我太粗心了,卡耐基先生,这不会让您丢脸吧。”“当然没有,你这样做使我自由发挥得更好,还得谢谢你呢!”从此以后,莫莉再也没有出现过因粗心而造成工作失误。
卡耐基先生对莫莉的批评和教育是一种“将教育的意图掩盖起来”的教育艺术,是一种充满人性关怀的超凡的教育智慧。其“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成效应该给我们以有益的启迪。
原来批评也可以是甜的有个小女孩儿一心贪玩,居然把她的小狗“贝贝”带进了一家严禁携带小狗入内的商场。小女孩只顾与她的“贝贝”说着悄悄话,一点儿也不知道这条规矩。当她上了二楼突然看到墙上“严禁携带小狗入内”的警示牌,才发现小狗没地方藏,她挺着急,便赶紧在原地乖乖地站好,一边紧搂着贝贝一边看着迎面走来的商场的保安,等待着想像中的“狂风暴雨”。不料保安不但没生气,还笑眯眯地看着她问:“啊!多么可爱的小狗,它叫什么字?”小女孩儿轻轻回答:“它叫贝贝。”而那位叔叔再次笑了笑,摸了摸小狗的头,说:“亲爱的贝贝。你怎么糊涂了?我们这儿是不准小狗带小女孩进来的,既然来了也就不难为你了,请离开时记住,千万别忘了带走你身边的这位小姑娘!”叔叔的这段话,立刻给小女孩儿留下了一个终身难忘的美好印象!原来,批评也可以是甜的!
从某种意义来说,面对一件事情不同的处理方式所带来的教育效果那是有天壤之别的。
有一位教师曾叙述了他的一次处理班级偶发事件的经历,说晚自习时他去教室辅导,却发现班里一位叫源源的女生已经哭肿了眼睛——她的100元钱放在语文课本里不见了。对农村孩子来说,100元是个天文数字。源源有个在城里工作的爸爸,所以源源的书包里经常装些农村孩子连见也没见过的零食,莫非是谁要偷吃她的零食时顺手摸走了她的钱?这时,老师看看全班同学,个个都是无辜的样子。他沉默了片刻,说:“100元啊,对我们的诱惑太大了!就是我发现没人,也敢装进自己的腰包。问题是那钱不是咱自己的,花着不踏实啊。拾金不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别说拿人家钱财了。不过,因为一时迷恋,犯错误谁都难免,我们得允许人家改正。现在,我把灯关了,每个同学都要从讲台那里摸索着走过去,希望拿了钱的同学把钱留下。没有人知道你是谁,也没有人需要知道你是谁。灯亮了,我们还是可爱的好孩子。”说着,他关了灯。十分钟后,他打开了灯:桌上什么也没有!“再来一次!”他沉默了更长时间后说。可是当他第二次打开了灯:桌上仍然什么也没有!
“请那个同学珍惜最后一次机会。如果我们执迷不悟,那么今后背在我们背上的永远是别人的嘲笑和唾骂,我不希望我的学生中会出现这样的人。如果现在改正还是我们的好学生。”此刻,他的声音有些严厉,也有些无奈。最后,当第三次打开了灯:桌上放着一张崭新的百元大钞!他的泪怎么也控制不住,就那样在众人面前肆无忌惮地流下来了。学校为此大大地表扬了他一番,还写了一篇《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评论发表在当地日报上,认为他教育有方,用耐心而智慧的办法让那位“迷途”的孩子找到了“新路”。不是吗?他可以发动学生相互搜腰包呀,当搜到钱以后可以送学校处理呀,也可以叫来家长给孩子以严厉的教育呀。
如果说到这里故事就完了的话,那也足够了。足够能说明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自尊,允许学生知错改错。这里所表现出来的教育智慧已经让我们叹服。但故事至此并没完。当他第三次打开灯的时候,真的看到了一张百元大钞,他为什么控制不住自己流泪了?是感到自己工作方法对头了的激动?是为那位认错的同学感到高兴?都不是。原来,桌上那100元钱是他从刚领到手的工资中自己拿出来的!
由于种种因素,可能那位拿了钱的同学一下子无法认清自己行为的偏颇之处。当第三次打开灯的时候,他没有恼怒,而是不动声色地来了个“狸猫换太子”。我们可以设想得到的是,那位拿了钱的同学一定会重重地被震动,老师的这番苦心他会深刻记取的;再想下去的话,我也能感受到那位同学在以后的时间里会用合适的方式表达他的歉意的。而在那个班级里的其他同学,感受到的是温暖、理解和宽容,这对他们一生的成长是多么重要呀。
有人说,教师的生命像一个根号,一叠叠作业本为他的青春无数次开平方。我说,这些都只说对了一半,对于幸福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
班主任要做一个“快乐的人”。疲倦的时候,想一想,你因疲倦而快乐,疲倦就会悄然远离。困难的时候,思一思,你为克服困难而快乐,困难就会给你让路。新的一年,背着快乐出发吧,快乐的心情可以让烦恼改变色调,快乐的追求可以让失败变为成功!
第三篇:做一个快乐的班主任-班主任工作反思
做一个快乐的班主任
如果你追求物质享受,认为有钱才有快乐,我劝你别做教师,更不要做教师,更不要做班主任,因为班主任的工作付出与收入永远无法比较,你永远不会得到快乐,还会把不快乐传给学生,使他们在你的影响下过得也不开心。如果你心中充满爱,认为爱会带给你快乐,我劝你做教师,更要做班主任,你一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快乐班主任,你一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快乐班主任,你的爱和你的快乐会最大限度地传播,你会收获更多的快乐。
从参加工作至今都从事班主任工作,从付出和奉献中体会班主任工作是艰辛的,更是快乐的。
回忆起当初做班主任,我听了老教师的传经:要想管好班集体,必须先树教师的威信,一个“严”字,否则“镇”不住学生,以后自己带的班就会成为乱班,可就难收拾了。于是我成了一个整天忙碌,板着脸不会笑的班主任。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我吝啬地藏起自己的笑容;为了不让孩子们下课疯跑,争得“纪律先进集体”,我下课不敢回教室,时时刻刻看着学生;为了惩罚那几个小淘气,我命令他们下课不准出教室,剥夺了孩子玩耍的权利……辛勤换来了收获:我所教的班集多次荣获先进班集体称号,我个人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得到社会和家长的认可。我所有的成绩只是领导和家长给的,并没有得到孩子们的认可,而孩子们恰恰正是我的服务对象,他们才最有评价权。
从那天开始,“做个被学生认可的快乐的班主任”成了我的新目标,通过尝试,我深刻体会了班主任的人生价值,一次次为自己,为我的学生鼓掌。
一、做个爱笑的班主任,让每个孩子心中充满阳光。
笑容不仅使自己愉快,更给别人带来愉快的心境,谁都知道微笑最美,“笑一笑,十年少”。可笑却经常被人忽视,尤其经常被教师们忽视,许多老师对学困生很少露出笑脸。当我意识到微笑的重要,曾请学生统计我一天微笑的次数。我暗自发誓:一定要让微笑常驻我的脸上。
二、做个宽厚的班主任,鼓励孩子们敢想、敢说、敢做。
面对十几岁的孩子,我们常有意无意地要求他们完美,剥夺了孩子犯错误的权利。可对于孩子来说,错误与挫折会使他们更快成长。如果孩子因怕犯错误,处处谨慎,不敢越雷池半步,创新只能是一纸空谈,班集体将成一潭死水。时代要求我们的孩子们敢想、敢说、敢做。作为班主任,当学生犯错误时,应当用一颗宽容的心引导孩子们走上正轨。(班主任工作反思)一天中午,王强同学见车棚有个给墙刷白的辊子,灵机一动,拿来擦玻璃岂不又快又省力,于是我班的玻璃就越擦越花。马上要检查卫生了,孩子见闯了祸,别人又埋怨他,让他无地自容,此时,我走进了教室,微笑地说,请大家谈看法,我说:“王强同学的用意是好的。我们应该表扬他。玻璃已经花了,说也没用,我们应该一起动手,让我们把玻璃擦得更亮一些。”对于王强同学的这次错误又何尝不是一种收获呢!
三、做个会科学管理的“懒惰”班主任,引导孩子们做勤劳的人。
人常说“勤妈懒孩子。”在学校中我们也常见到“勤教师,懒学生”,原因就是班主任对学生做事一千个一万个不放心。
我通过学习,感受到科学管理、大胆放手是减轻班主任工作负担、提高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要成为快乐的班主任,就要尝试着做一名“懒惰”的班主任。班里选一个协调小组,有无休止的告状我不有管,因为有人分忧。“错误有时会使孩子长大。”
四、做个不甘寂寞的班主任,使班集体成为欢乐的“小溪”向前流淌。
独享清闲并不代表放手不管,班集体没有活动就没有活力,没有活力的班集体就将成为一潭死水。为了给孩子搭建展示的平台,我努力创造机会,让孩子多名书故事集。为了提高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还建立了轮流做班干部,征求学生个人好的见意,当我放下架子,丢开师德尊严,看轻众多的评比、评优,做个性化的自己的时候,我发现我是个快乐的班主任,我的快乐感染了学生,形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大有潜力的快乐集体,而我也从中收获了更多的快乐!
我们曾“学海无涯苦作舟”,今天和将来我将和我的同学“学海无涯乐作舟”!我们充满快乐的小舟会行得很远,很远……
第四篇:做一个快乐的班主任
做一个快乐的班主任
读魏书生《如何当好班主任》有感
华池二中李建珐
在县局领导的要求下,学校领导的指导和组织下,我有幸听魏书生魏老师《如何当好班主任》的讲座后,让我很有感触。
魏书生魏老师是当代著名的教育家,他当了二十多年的班主任,把它当作一种人生乐趣来享受,他当了盘锦市教育局长后,还非常留恋班主任这个职务。他说他的方法很简单:一靠民主,二靠科学。但几十年如一日,做起来就非常不容易,而且还是那样的轻松自如。那么,他为什么做得如此之好呢?我体会最深的有两点:
其一,“一个当老师的,牢牢地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说白了,班主任对学生就是要有一颗父母般博大的爱心。即使儿女再怎么不争气,父母也不会嫌弃他们。这样,你就会不管学生水平有多低,你也不会烦,会把他们当自己的儿女看待,都会帮着他们。你才会根据实际情况研究他们的起点,扶着他们一步一步朝前走,一点一点朝前挪。这样“跳起来摘桃子”,学生易于接受,心情愉快;班主任做起工作来也如鱼得水,轻松自在。在班主任的正确引导下,学生不知不觉就进步了许多。
其二,“老师和学生,一个当班主任的,千万要建立互助的关系,互相帮助。”实质上就是说班主任一定要调动班上每个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这样,让每个学生人尽其责,人人都有事管,人人都有事做。你班上的学生人人都是你的助教,个个都是你的助手,那么,你不做一个轻松、快乐的班主任都难,而且还增强了学生的才干和能力,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魏书生魏老师说得好:“当您能把这些极小的事情干得有滋有味儿,有声有色,从从容容,快快乐乐,如诗如画,如舞如歌的时候,你自然就在尽到生存责任的同时,更多地享受到了生存的快乐和幸福。”让你我都做一个快乐和幸福的班主任吧!
第五篇:做一个快乐的班主任
做一个快乐班主任
——参加班主任讲坛有感
2011年4月17、18日有幸在李主任的带领下参加了在岚山二中举行的“一线教育家讲坛——中小学班主任讲坛”的学习活动。虽然只有短暂的两天时间,但却让我受益匪浅。
培训会上,北京市广渠门中学的吴甡校长做了第一个报告,题目是《新时期班主任工作教育价值观思考与实践》。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对班主任的选拔标准,三条腿走路,就是想干、会干、能干(有资格干),特别强调能干的标准是课题文号,课——公开课,题——科研课题,文——论文,号——荣誉称号,有这四条就是能干。
第二位讲课的是著名心理学家、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心理教育研究所所长田万生,题目是《青年班主任的心理减压与自我成长》,深入浅出地剖析造成心理压力的因素,鼓励广大班主任育人先从育己开始,摆脱各种心理压力,清理负性积淀,充实当前自我,构建美好未来。同时,他的几句话让我印象颇深: 教学的成功和失败,‘我’是决定性的因素。学生受到何种教育,全部决定都在于我。
第三位讲课的是:英国诺丁汉大学工商管理和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双硕士吕佩橙,她的课题是《班主任的沟通艺术》,主要讲了沟通的途径与策略。即就事论事,不要攻击品格;要注意有效评价,不要攻击学生及家人;避免武断诊断,严正警告和悲观预言等。
第四位讲课的是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的陈纪英老师,她的课题是《班主任在教育管理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主要讲了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及教育策略。两天的讲座,心与心的沟通,时光虽短,却收获颇丰!我作为一个班主任,主要有以下感触:
一,做一个有思想的班主任。作为班主任,对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要学会记录,同时要抓住班级管理的灵感进行及时总结,研究,不断改进以致形成一种管理模式,在实际工作中才会得心应手,轻松自如。
二,用爱心对待每一个学生。爱我们的学生并不难,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你对他的爱却并不容易。这就要求我们要掌握高超的沟通和表达技巧,精通一点爱的艺术。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亲其师并信其道。我们也能得到他们相应的爱与尊重。
三,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良好的班风,对一个班级的成功非常重要,要让学生知道,你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和谁在一起。作为班主任,我们更要注意言传身教,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习,更要教会他们做人。力求使整个班级形成一种团结、互助、积极向上的优良班风。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充满激情与挑战的工作,我愿扬起自信的风帆,做一个快乐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