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新要求下五年级语文插班生考试题

新要求下五年级语文插班生考试题



第一篇:新要求下五年级语文插班生考试题

兴泰实验学校校本教研资料请妥善保管,以备复习使用兴泰实验学校校本教研资料请妥善保管,以备复习使用

2013——2014学年五年级下期插班生考试题

姓名______________年级____班

一、基础知识.(20分)

(一)用“√”为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4分)

1、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liànɡ liánɡ)的损失。

2、班长马宝玉沉着(zháo zhuó zhe)地指挥战斗。

3、一纸发黄的旧条约悄(qiāo qiǎo)然落地。

4、最后一分钟是旗杆(ɡān ɡǎn)——挺直的中国人的脊梁。

(二)下列各组四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不可估量 众星拱月 举世闻名 天南海北B、奇珍异宝 满腔怒火 全神贯注 横七竖八

C、斩钉截铁 居高临下 粉身醉骨 昂首庭胸

(三)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香飘十里别出心裁呕心呖血与众不同 B风期雪压倾盆大雨千篇一律低头折节 c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念念不忘守望相助

(四)、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从中选择恰当的词填在括号里。(4分)惊心动()力()狂澜()不犹豫 再接再()夜以()日不容争()句子:经过他()地工作,终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希

做错的题目要记得订正,提高学习效率!望他以后能()。3.名句或歇后语填空.。(8分)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万事功到自然成.悠悠天宇旷,().我本来看好我们国家的男子篮球队的,可自从开赛以来,球队一直是()(填写歇后语),令我失望透了。

二、博览群书——我会填。(20分)

1、在《爱的教育》一书中,安利柯的父亲是一位的长者。德罗西是一个的孩子。卡隆是一个的孩子。

2、鲁滨逊给他救下的野人取名为。他们一起救下了因为而被绑架的英国船长。

3、《西游记》第六十一回“ 猪八戒助力败魔王,孙行者三调芭蕉扇”讲的是师徒三人因为而借芭蕉扇的故事。

4、在《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与贝姬〃撒切尔在一个岩洞里

迷了路,面临着死亡的威胁,最终,汤姆靠牵着,找到了出口,走出了山洞。

5、紫岚有一个梦想,希望把自己的后代培养成,在一次一次失败的残酷现实面前,最后它为了狼孙的安全与同归于尽。

做错的题目要记得订正,提高学习效率!

第二篇:五年级插班生试卷

语文部分(40分)

一、读拼音,用“ √ ”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分)

(1)坠(zuìzhuì)落山涧排山倒(dàodǎo)海

(2)民族英雄个个顶天立地,从不低头折(zhéshé)节。

(3)经过了这么多的磨难(nànnán),毛泽东一颗为党为民的心人人皆知。

二、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从中选择恰当的词填在括号里。(4分)

惊心动()力()狂澜()不犹豫

再接再()夜以()日不容争()

句子:经过他()地工作,终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希望他以后能

()。

三、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在括号里。(3分)

不是„„而是„„虽然„„但是„„即使„„也„„

A、从他的眼睛里表示出来的()愤怒,()悲哀。

B、()鲸的体形像鱼,()它不属于鱼类。

C、()困难再多,他()会完成这项任务。

四、按要求变换句子。(2分)

1、中国的汉字生发出无穷无尽的变化。(写成打比方的句子)

2、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缩句)

五、阅读短文。(9分)

我的油布伞

飘飘洒洒的雨丝,织成了一幅遮天盖地的珠帘。放学了,从学校里涌出许多花花绿绿的伞。看见伞,我便想起了我的母亲,想起了令我难忘的一件往事。‖

小时候,我们村里没有学校,要跑到八里路以外的镇上去上学。来回走读最怕遇上雨天。

半路上冷不丁地下起大雨,便被浇成“落汤鸡”。那时候,我多么盼望有一把伞呀!

有一回,放学的路上,我又淋了雨。回到家就病倒了,浑身烧得滚烫滚烫的。娘摸着我的额头,眼圈儿便红了。那时候我小 不懂事 竟不能体谅娘的难处 便说 娘 要有把伞就好

了 咱买一把吧 娘好久没做声 最后才说 买 咱买一把‖

那时,我们家依靠娘织些土布来贴补生活,还要给我交学费。她哪儿有钱给我买伞呢?

可是,我知道娘的脾气,对孩子,她从来都是说一句是一句的。

从那以后,她每天晚上总是一吃完晚饭就上了织布机,“哐哩哐当”,满屋子都是织布的声音。我每天枕着织布声人梦。一觉醒来,织布机还在响。一天,我轻轻地走到娘跟前,颤

抖地喊了声:“娘。”娘用熬红了的眼睛看着我,笑了笑。我的泪水夺眶而出,说:“娘,你

别再熬夜了,俺不要伞了!”娘笑笑,说:“傻孩子,伞,咱还是要买的。娘多熬几夜就有了。”

终于有一天,娘割了布。她从集市上卖布回来,喜滋滋地对我说:“拿去吧,你要的伞!”

啊,伞!我惊叫着,从娘手里接过来。这是一把八角黄油布伞。我撑开,合上,再撑开,再合上;又举起来,拧动伞柄,让它在空中旋转。偶然一回头,望着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

从此,那把黄油布伞就一直伴随着我。我带着这把伞,母亲仿佛就在我的身边。‖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2分)

滚烫()偶然()

2.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1分)

她哪儿有钱给我买伞呢?

3、文章已经分成四段,用“‖”标明,请写出第二、第三段的段意。(4分)

第二段:

第三段:

4、“我”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为什么心里一酸,眼里涌出泪水?请把你的理解

简单地写在下面。(2分)

六、作文。(20分)

题目:一件美好的往事。

(提示:这是一件怎样美好的往事?)

数学部分(30分)

51一、解方程:(共4分)6x+x=42=6

2二、计算。(共4分)1

三、求下面各图形的面积。(共计6分)23121772531、2、6cm

12cm6.2dm3dm4.8dm

四、解决问题。(每题4分,共计16分)

421、商店运来一批蔬菜,黄瓜占总数的,西红柿占总数的,其它的是土豆,155

土豆占这批蔬菜的几分之几?

2、两只蚂蚁,相距175cm,大蚂蚁每秒钟爬行4cm,小蚂蚁每秒钟爬行3cm,请问经过几分钟后,两只蚂蚁会相遇?相遇时,两只蚂蚁分别爬行了多少米?

3、箱子里有同样数目的乒乓球和羽毛球,每次取出5个乒乓球、3个羽毛球,取了几次后乒乓球没了,羽毛球还剩6个?

44、商店运进一批水果,其中苹果占全部重量的,香蕉占全部重 7

1量的,其余是柑橘。运进的柑橘占全部重量的几分之几? 4

第三篇:五年级插班生试卷

五年级插班生考试卷

一、用“✔”选择加点字正确的读音。(4分)

呵(hē hā)欠手腕(wǎnwàn)裸露(lùlòu)

赠(zēngzâng)送匣(xiá jiá)子太监(jiānjiàn)扇(shān shàn)风扇(shān shàn)子

二、看拼音,写词语。(8分)

shú xīhuái shùxiào lǜpáo xiào

()()()()

jiě shìpài qiǎnmó fànān wâi

()()()()

三、补充词语。(4分)

指()为()()()相争()()呈祥()子野心()心()肺()头()尾()目混珠()背()腰

四、连线。(4分)

激烈地宣告碧波汹涌

热烈地宣布水流滔滔

郑重地讨论波浪湍急

庄严地争论波涛荡漾

五、比较组词。(4分)

忘()遣()谦()嚷()

妄()遗()歉()壤()

六、由城市简称写出城市的详细名称。(2分)

苏()沪()台()闽()

七、按要求练习。(7分)

1、加上人物的动作、神态,使句子更具体。

“这次考试你一定认真做题目,不要马虎!”老师说。

2、加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先生()救了我,()把好事做到底,让我吃了你吧!

(2)()虚度时光的人,()会一次又一次脸红。

3、给下面的句子换两种说法,并使原来的意思不变。

当你春游的时候,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

(1)

(2)

4、修改病句。

(1)他诚实地接受了大家的批评。

(2)通过技术革新,我们工厂产品的数量与质量都显著增加了。

八、按课文内容填空。(17分)

1、《七律•长征》的作者是,全诗围绕

“”展开,表现了红军的。

2、《游园不值》是代诗人构思奇巧,耐人寻味。题中的“值”是“”的意思。前两句“”,后

两句诗句“”已

成为千古名句。

3、同学们,从这册书中我观赏了;

知道了的历史故事;懂得了的道理。

九、短文阅读。(20分)

(一)小外孙想了一会儿,说:“这是明亮的眼睛。它很喜欢看我们的大地,所以每一次闭上了,又忍不住偷偷睁开。每个月都要圆圆的睁大一次„„”他绘声绘色地说着。仿佛在讲一个现成的童话故事。

1、小外孙讲的话用了(1分)

2、“闭上了”是指“偷偷睁开”是指,“圆圆地睁大一次”是指。(3分)

2、从这里看出小外甥是一个的人。(1分)

(二)伞 花

酥油般的春雨牵去了街上的繁华。此起彼伏的叫卖声躲起来了,川流不息的车辆稀少了。这时街上却出现了独特的一幕----开满了五彩缤纷的“伞花”。

上班了,从千家万户飞出了一朵朵伞花,在十字街头汇成了一股庞大的伞流。渐渐地,那伞流又分成了许多支流,流向工厂、商店、学校„„这伞流是一条条美丽的小河。这伞花,是一朵朵奇特的花。瞧,那位姑娘的伞真美啊!天蓝色的伞布上,花朵簇簇,芳草丛丛。这“花”配着她那时髦的(装扮 打扮)在伞海里变成了一朵醒目的花朵。那边,三位女学生各打一把粉红、蕊黄、天蓝色的伞。她们(饶有兴趣津津有味)地把伞簇拥在一起,粉红衬蕊黄、映天蓝,竟变成了一朵巨大的鲜花,她们边走边把伞挨在肩上,用红润白嫩的双手轻快地旋转着伞柄。伞上,一颗颗晶莹的水珠曳着银线飞射出去;伞下,传来一阵阵银铃般的笑声。伞花随着姑娘们的身影在伞海里忽隐忽现(飘动 飘移)而去,还不时传来她们那悦耳的笑声。小朋友的伞花飘来了,伞下是一张张如花的笑脸。老人们撑着黑色自动伞缓慢地走在伞流里。„„

我仿佛置身在无边的荷塘里,又好像站在彩色的小溪边。我沉思了

是谁绘就这雨中奇景是谁引来这独特的花朵 哦是滋润人们心田的春雨是这造就色彩的时代

1、把短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词划去。(1.5分)

2、“饶”字是_______结构。用音序查字法查音序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_”部,再查______画。“饶”字第三笔的笔划名称是_________。“饶”在字典里的解释:①很 ②另外添 ③饶恕;宽容 ④姓。“饶有兴趣”中的“饶”应选解释()。(3分)

3、根据下面的意思在文章第一自然段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括号里。(2分)

(1)车来车往,像流水一样连续不断。()

(2)色彩鲜艳,繁多凌乱。()

4、归纳文章第一自然段段意。(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文章第二自然段内容填空。(2.5分)

在这个自然段里,作者一共写了四种人的伞。他们是__________的伞,___________的伞,__________的伞,__________的伞,其中详写了__________的伞。

6、给文章第三自然段中无标点符号的句子打上标点符号。(2分)

7、用直线划出表现文章中心的句子。(1分)

十、习作。(30分)

回想一下,本学期谁给你的印象最深,你的同学,你的老师,还是你自己的好朋友,请选择一个印象最深的,把他写下来,特别要注意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进行描写,语句通顺连贯。

第四篇:四年级插班生入学考试语文

四年级插班生入学考试语文试卷

姓名

一、我会拼。(5分)

Yǎnglíngdītǎngyě

()望山()水()()在()餐

二、我会分辨组词。(10分)

爬()欺()绕()防()辨()

趴()期()浇()妨()辫()

三、把句子补充完整。(12分)

1、2、青箬笠,3、。

4、四、给句子换一种说法,句意不变。

1、我把《一千零一夜》读完了,改成“被”字句:

。(3分)

2、狐狸吓跑了兔子,改成“把”字句:

。(3分)

五、阅读下面这段话,完成练习。

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它四肢灵活,行动敏捷。玲珑的小面孔上,嵌着一对闪闪发亮的小眼睛。一身灰褐色的毛,光滑得像搽过油,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总是向上翘着,显得格外漂亮。

1、用“”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2分)

2、这段话是从松鼠的外表的。(3分)

3、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语词。(2分)

()的四肢()的小眼睛

六、你对水南小学有什么印象?用几句话谈谈你的所见所闻所感。(10分)

四年级插班生入学考试数学试卷

一、填空。(12分)

1、一个正方形边长是2米,它的周长是()米,面积是()平方米,合()平方分米。

2、100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厘米。

3、小红口算三次分别算对了14题、10题、18题,平均每次算对了()题。

4、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一条小狗约重15()。

(2)长江大约长6300()。

(3)小华家的住房点地面积是90()。

(4)一枚邮票面积约是4()。

(5)数学书封面的面积约是3()。

5、7□5÷7要使商中间有0,□中数字可以填()。

二、直接写出得数。(16分)

200÷4=630÷3=32×30=742÷7=

10×0=50×11=240÷2=20×70=

0÷32=50×20=600÷2=23×2=

1.9+3.4=2.7-1.8=9.4+0.6=15.6-0.8=

三、按要求列竖式计算。(9分)

615÷4=80×45=840÷6=

四、同学们去划船,租6条船正好坐30人。租18条船能坐多少人?(13分)

第五篇:五年级语文下演讲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与大家就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作一个交流,本册教材的内容按专题组织单元:共分八个组,两次综合性学习:“语言的艺术”“走进信息世界”。全册共有课文28篇,精读和略读各14篇。在每组课文之后没有“词语盘点”总计词语334个。其中“读读写写”的词语,是由会写的字组成的,要求能读会写共计181个;“读读记记”的词语,只要求认记,不要求书写共计153个。一些课文的后面还安排了资料或阅读链接。全册共安排了五次“资料袋”,两次“阅读链接”。

一、本册教学目标

1、语文基础知识部分

生字表

(一)是要求认识的200个字。生字表

(二)是要求写的150个字。

2、阅读部分

高年级的默读训练既要提高理解水平,又要提高阅读速度,一般为每分钟不少于300个字。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理解重点句子。

3、习作

明确提出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习作要有一定的速度。

4、综合性学习

“信息传递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从古至今信息传递的方式发生的变化,了解不同的信息传播方式,让学生学会怎样写研究报告。高年级段的教学目标: 汉语拼音:常用汉字3000个。

汉字:2500个常用字区分同音字和多音字,辨析形近字。书写规范,有一定的速度。词语:理解词语意思。辨别感情色彩。

句子:理解句子意思。推想文章中语句的意思,体会表达效果。积累:背诵优秀诗文60篇。积累常用成语。

阅读:默读每分钟不少于300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理解、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领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了表达顺序,领悟表达方法,说明性文章,了解说明方法,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习作: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挚,分段表述,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口语交际:能用普通话与他人交流,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能稍做准备做简单的发言;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表达有条理,使用文明用语。

综合实践活动: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收集资料;能够把资料进行简单整理,并应用多种形式进行成果展示。教学建议: 识字写字教学:本册识字200个,每课识字量不超过14个,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高年段,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因此教学要更加放手。教材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以外的其他部分,一律不再注音,学生在阅读中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自己查字典解决。教师还要鼓励学生会在课外阅读中快速浏览,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的意思,以便在手边没有字典、词典的情况下,不妨碍阅读。

本册写字150个,每课写字量不超过14个,全部安排在精读课文中,随课堂教学完成。教学中,教师可以就难写的字、易混淆的字形着重指导。课内要留有一定的写字时间,指导学生写好写对笔画、笔顺,安排好字的各个部件及间架结构,把字写端正。在强调写字的质量的同时,还可适当要求提高写字的速度,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对于要写的生字、精读课文中出现的新词,老师要引导学生随时抄写,及时听写检测。也可以就“词语盘点”中的词语,进行复习巩固。阅读教学: 下面先谈谈本册教材八个专题的读写重点: 组别

读写重点

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

体会词句表达的感情,留心观察生活,真实表达自己的感受

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搜集积累精妙的语言,学习用得体的语言表达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理解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学习搜集和处理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抓住主要内容,揣摩状物类文章的写作方法。

单元整组教学方法:

“单元整组教学”的基本流程是“整体感知----部分体验---整体感悟”,单元学习之前引导学生学习导语,整体感知整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布置相关的课外阅读和搜集资料的要求,然后根据单元主题以及学生的兴趣对单元内容进行合理教学,分块加以学习和体验,最后再回顾交流。例如:教学第一组课文时,可引导学生收集有关西部大开发的相关资料加深认识,同时又可以为“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中的学习作准备。很多老师往往忽略了课本中的导语部分,其实只要我们留心就会发现导语大多语言优美,让学生朗读不仅受到美的熏陶,而且了解了导语的内容,也就把握了本单元的学习方向。有了导向之后,我们就要掌握好如何导学,这是就要发挥课后思考练习题的导学作用。例如,第七单元(P132)人物描写一组课后的练习题就很好,引导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读课文,他们自然也就明白了人物描写可有不同的手法,可侧重语言方面的描写,也可侧重动作方面的描写,还可侧重人物的外貌、神态、心理方面的描写,这是在让学生品读作家笔下的人,本单元口语交际是练习说说人物的故事,这是说人。习作是练习写一个特点鲜明的人,这是在写人。交流平台中,又让学生回顾、交流本组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及描写人物的方法。由此可见,一个单元的教学是一个整体,他们是环环相扣的,我们不能把他们孤立地分开,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他们之间的连贯与互通。我建议我们在备课室可以根据单元内容,紧扣单元目标来进行按单元备课。

针对读写重点,教学中还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课文中词语的积累

1、在语言坏境中认识意义相反的词,如第一单元中

A、迂回—笔直

B、静寂—热闹

C、拘束—随便

D、清晰—模糊

2、词语的归类与运用:

A、描写景物的词语:一碧千里崇山峻岭翠色欲流

B、描写人物精神面貌的词语:夜以继日严阵以待废寝忘食。课文中句子的积累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草原》 课文从迎客(男女老少、群马疾驰、襟飘带舞)、联欢(敬酒、唱歌、表演)到话别,处处洋溢着蒙汉情深,千里草原处处皆是诗情画意,所以才让人流连忘返,难分难舍。教学中引导学生把具体的景、人、事与作者所表达的情感结合起来,自然就理解了句子的意思。

2、体会借物喻人的写法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从不动摇。” 这段话是借物喻人的典型例子,作者运用关联词既写出了白杨树的特点:高大挺拔,又表现了他的精神:忠诚、尽职、不畏艰难,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找出边疆建设者与白杨的共通之处,这是他们所共有的精神,这是人与树的神似处,也是以物喻人的连接点。

(三)清理文章的表达方法 A《草原》,按事情发展顺序(迎客—联欢—话别),多处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P2-3)B《丝绸之路》,借物喻人,引人入胜,其首尾呼应。(P7-9)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C.《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运用了感叹句和恰当的比喻句,使人物特征鲜明。(P15-16)八个感情色彩强烈的感叹句,充分表达了筑路大军的信心与决心以及所遇困难的严峻以及克服困难和取得胜利的喜悦之情。比喻则突出了建设者的豪情壮志。D.《白杨》,借物喻人,托物言志。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得知高年级阅读教学应注意: 1.把握高年级阅读教学的基本思路,避免琐碎理解 高年段阅读教学的基本思路是:“初读感知—精读探究—写法品评—延伸拓展”。初读感知阶段,引导学生根据课后思考练习自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提出疑难问题;精读探究阶段,围绕重点词、句、段细读课文,交流和讨论自己的阅读感受和体验,针对疑难问题展开探究,读懂课文,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写法品评阶段,回读课文,研究作者是如何围绕中心潜词造句、布局谋篇的,体会文章的写法特点,圈划或背诵优美词语和精彩句段,积累语言;延伸拓展阶段,向学生推荐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为学生提供运用课文写法进行练笔的素材,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在课时分配上,一般地,第一课时读通读熟课文,检查学生读书情况,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相关段落。第二课时,抓住重点段落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回读课文品味课文写法,适当进行读写结合。一篇优秀文章,总有那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线”“面”,如关键的词句、过渡段、文题等等。抓住这些“点”“线”“面”,如《丝绸之路》一课的教学中,全文可围绕两个问题组织教学:(1).你觉得丝绸之路是一条怎样的路?(2).你是从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的?同时拓展到全篇,就能顺畅地实现“整体把握”,进而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2.坚持多读少讲,把更多的读书的时间留给学生

进行阅读教学,一定要多读少讲,让学生主要通过自主的入境入情的朗读,读懂课文,有所感悟。写景的文章,既要读出景物的美好,还要体味如何借景抒情;写事的文章,要体会如何记事传情;写人的文章,要感悟人物形象,体会人物情感„„要做到读有要求,读有层次,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悟情传情,培养语感。读的指导,要避免理性化、抽象化,应该引导学生进入到文章的情境之中,在读中体味、感悟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要避免割断情感的联系,要从整体入手,指导学生在把握全文情感基调及其变化的基础上,根据个人的情感体验,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读只是理解课文的一种方法。读的基础上,一定要在品味词句上下功夫,不要为了读而读。另外,我个人认为,默读就是在一个无声安静祥和的环境中的自我投入,不能有外界的干扰,可是我们有的老师在要求学生默读课文、思考问题时,一遍又一遍的叮嘱,这样的举止已经干扰了学生的默读,所以,请老师们给学生一个静的默读环境。3.体会表达方法,加强读写结合

本册课文向学生展示了一幕幕引人入胜的生活场景,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一幅幅情景交融的美好意境,一段段跌宕起伏的精彩故事„„这些内容思想性强、人文内涵丰富,老师们会特别关注人文精神的挖掘与落实,甚至只围绕课文内容进行分析,或直奔文章的主题,离开语言文字进行空洞的说教,使原本应该充满情趣的课堂死气沉沉、了无生趣。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语文课程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必须通过语言的学习来实现。要警惕仅关注人文精神的开掘,而忽视感受、理解、积累、运用语言能力培养的苗头出现,防止工具性与人文性二者分离或偏向一端。要在正确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上下功夫,把握内涵与语言文字训练的关系。否则两败俱伤,导致阅读教学效率的低下。语文课,主要任务是学习语言。在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忘记这个根本的任务。课文中有大量精彩的语言材料值得学习和品味,从中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如何遣词造句,如何布局谋篇。如从《冬阳·童年·骆驼队》中: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体会观察细致和表达生动。从《牧童》里: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把“横”换成另外的词,你感觉有什么不同?这里的“六七里”和“三四声”是确数吗?)体会用词的准确。

从《桥》中: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体会表达的丰富内涵。

从《威尼斯的小艇》中: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体会怎样把内容写具体。

从《白杨》中: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体会借物喻人的写法。从《祖父的花园》中: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体会寄情于物的方法。课文中这样鲜活的语言是很多的,关键是我们的老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对语言敏锐的感受能力,把发现的语言提出来让学生体会。习作教学:

1.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2.学写简单的书信、发言稿、研究报告等应用文。

3.能修改自己的习作,做到语句通顺,书写规范、整洁。习作题:

1.给远方同学的信 2.看图作文 3.发言稿

4.一件感动的事 5.缩写

6.简单的研究报告

7.写一个自己印象深刻的人 8.自由作文

作文指导,一定要从内容入手,首先解决写什么的问题,打开思路,使人人都找到想写、要写的内容。一上来大讲写法或用范文、例文开路,容易束缚学生。开始宜“放”,使学生感到想写的内容很多,教师指导学生从中选择最恰当的内容来写。至于怎么写的问题,在打开思路、选择要写的内容的过程中渗透,在写作中、在交流草稿的过程中指导,指导的内容不外乎习作目的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具体,顺序是否清楚,选词用语是否合适,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等几个方面。作文指导要突出重点。作文训练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要循序渐进,稳扎稳打,才能收到实效。所以每一次作文指导要突出

一、两个重点,不要求面面俱到。要“力求精要有用”,少而精。每一次作文指导都要力图集中体现一个训练重点,切忌泛泛而谈。又要内容具体,又要细节描写,又要抓住动作神情„„学生被搞得云山雾罩,不知所措。加强平时练笔的指导:

本册教材安排了3次小练笔,一次在《白杨》课后,仿照课文句式夸夸祖国的建设者或保卫者;一次在《再见了,亲人》课后,想象志愿军战士为朝鲜人民所做的事,再写下来;一次在《威尼斯的小艇》课后,写写家乡的某处景或某个物。教材的安排是有限的,关键的是老师要形成这样的意识,特别是在高年级,读写结合的形式应该更加丰富,可以写段、写篇,可以缩写、扩写、续写、改写;可以在典型处仿写、在可变处改写。如,把诗歌改写成记叙文。也可以进行由简到繁或者由繁到简的语言转换练习。

另一方面,把练笔延伸到日常生活中。根据生活需要练笔。作文是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与他人沟通的一种重要方式,应帮助孩子认识到习作是学习、生活的需要,是倾诉、表达的需要。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所做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总之,生活的广阔,为读写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教师要引导、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在服务生活的同时,提高读写能力。习作讲评重在激励:

讲评的时候,要概括全班此次作文的优点与成绩,充分肯定大多数同学的努力和进步。使每个学生通过讲评看到成绩与进步,享受习作成功的快乐,更真切地懂得应当怎样写,激起对下一次习作的渴望。讲评一般的程序是:总评,充分肯定成绩,同时指出带有共性的问题;交流、欣赏佳作,交流写得好的句、段,教师相机点评写法,学生相机谈出习作体会──讲评也是指导,是以学生习作为例的实实在在的指导,对日后习作定会产生影响;用中等的习作或针对班上带有共性的问题编纂的短文,指导如何修改;最后互改、自改。关注自读自改:

目的是培养学生自我修改作文的习惯和能力,帮助学生建立修改作文的意识。学生每写完一篇作文,都要先自己读一读,改一改。主要通过默读,或者大声读的方式,边读边发现自己习作的问题。如标点符号,错别字,语句不通等问题。学生不会的,要教,要让学生基本上能做到自主地修改内容,斟酌词句,润色修辞。关注互改交流:

很多老师提到改作文就头痛,都觉得学生的作文前言不搭后语,内容不具体,不知道从何下手去改。其实,我们应该发挥学生之间的互动作用,让学生之间互改作文,然后再在小组内交流,这样一来,那些语句不通,没有内容的问题自然迎刃而解,学生在交流中既学到了别人的优点,有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有利于取长补短,同时,教师也为自己找到了小帮手,减轻了自己的工作量,最重要的是有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整体提高。口语交际教学:

第一,要激发兴趣,引起学生交流的欲望。教材在提出口语交际的话题前,都有几句激趣的话,大多是由课文的学习引导到交流的话题,如,第二组的口语交际:“本组课文讲述的童年故事是那样真实、有趣,一定勾起了你对往日美好生活的回忆。说不定你从祖父的园子联想到自己玩耍过的一个地方;从‘我’看见骆驼吃草的样子联想到童年生活中某个记忆犹新的场景;从课文《童年的发现》联想到一次自认为是了不起的发现„„”教师要联系上述提示,激发学生交际的欲望,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采用其他适合本班学生的方式来激趣。第二,要创设特定的情境。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及文明修养的养成需要情境来实现。创设情境要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情境的创设要真实、有意义,体现学生实际交际的需要,让学生了解在不同的场合、针对不同的对象,围绕不同的目的,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二是考虑到儿童的年龄特点,情境的创设还要注意趣味性,要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交际欲望。三是要创设多个情境,在逐渐深入的互动中,体现交际的内容由比较简单、表面,到交际得比较丰富、深入的训练过程。

第三,要体现双向互动。交际的过程并不是要学生一个一个挨着说的过程,而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要在互动中使交流逐步深入。教材中多次出现“商量一下”“和同学分享”“小组交流”“评一评”“讨论”等提示,第五组“让名著中的人物走上舞台”提出:“先商量选哪篇课文演课本剧,然后具体商量怎么演„„商量好后,就可以分角色进行排演。最后,在班上表演,互相观摩。”这些提示,强调了在交流中的双向互动,也提供了一些在双向互动中使交流逐步深入的方法。老师可以参考这些提示,设计、安排具体的教学过程。第四,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第三学段口语交际的训练重点是:听人说话能抓住要点。表达能有中心,有条理。讨论中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这些目标,要在学生进行交际的过程中,加以落实。在口语交际中,发现学生用词不当,出现语句颠倒重复、语意不够顺畅等不够规范、不够准确、不够清楚、不够条理的地方,教师要引导学生评议,纠正。对重要的,带普遍性的问题,教师还应加以强调,以期引起注意。此外,还要加强良好语言习惯的培养。如,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说话要使用礼貌用语;要针对不同对象,文明地进行交际。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是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目标,要认真落实。综合性学习

就本册综合性学习活动一“信息传递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来说,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从古至今信息传递的方式发生的变化,活动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充分利用阅读材料中的《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神奇的电脑魔术师》《网上呼救》等文章,了解从古代到现代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和不同;另一方面通过自己搜集资料、调查访问、亲身操作体验等形式,了解不同的信息传播方式,以及它们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就阅读材料的教学而言,《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与《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神奇的电脑魔术师》《网上呼救》三篇文章可以采用对比阅读的方法,让学生在对比中了解和领悟古代传递信息的形式和特点,以及现代社会以网络为主的信息传递方式,体会到信息传输的速度、效果都已日新月异,不可同日而语。与此同时,可开展一些相关的阅读实践活动,加深对所了解的知识的体验。比如,绘制信息传递方式的发展变化表,形象地展现从古代的驿差长途跋涉到近代依靠交通工具的邮政系统再到现代的电报、电话再到当代的广播、电视和计算机网络。再比如,可以结合信息技术课,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如,在电脑上欣赏照片、音乐、动画,收发邮件、贺卡,亲身体验多媒体电脑和网络的神奇,感受现代信息传输的方便快捷.。《把握自己》是一篇演讲稿。教学的重点不是学习《把握自己》这篇演讲稿的行文格式、了解演讲稿与其他文体的区别,而应该以此为话题,讨论现代信息传递方式在造福于人类的同时,也会带来负面影响,再从网络问题引出一系列如何对待媒体的问题,比如电视对青少年的影响,出版物对青少年的影响,希望学生举一反三,开展讨论,提高认识,正确使用媒体。综合性学习活动二“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重点在于让学生学会怎样写研究报告,因此活动的开展定位于解决学生在读写中可能(或应该)遇到的问题。教材提出的4项活动建议中,蕴含了“怎样写研究报告”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研读两篇研究报告,了解撰写研究报告的方法,在书面总结: 第一步:确定话题; 第二步:获取资料;

第三步:分析材料,形成观点; 第四步:依照样本,撰写报告。

对于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的阅读材料,在教学中可以灵活使用。比如:

1、阅读两篇阅读材料,了解研究报告的基本特点,这两篇研究报告主要研究的是什么问题,在这两篇研究报告中,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2、师生讨论生活中有哪些值得研究的问题,打开学生的思路。而后,确定一些值得研究的主题,比如,本班同学视力保护情况调查和分析;菜场使用塑料包装袋的情况调查;我家节约用水的调查;校门口交通情况的调查和建议。

3、分头搜集资料,在组内交流汇总搜集到的资料。

4、阅读《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明白搜集到的信息是要按照信息的不同方面分类的;搜集到的信息还要进行筛选。

5、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和筛选,形成初步观点。

6、研读两篇研究报告,了解撰写研究报告的格式。研究报告的一般格式是:标题(标题下是署名)、前言(A、课题提出的缘由;B、研究这一课题的意义;C、该项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研究方法(介绍研究是怎样进行的)、结论(将研究结果作为事实呈现给读者)。教师教学时应注意的问题:

1、发掘学生的主题地位,借助伙伴们的作用鼓励学生在学生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精读课文的讲解是为学生能更好的学习,略读课文而准备的一种知识、技能、方法的积累,因此,略读课文中老师应放手,让学生多读多悟,用学习精读课文的方法去学习略读课文,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3、发挥好导语与课后思考题在教学中的作用,导语是对本单元的重点,学习方法的提示,而课后思考题有说有写,对解决文章难点、重点很有帮助。我们要用好、用足课后思考练习题,它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领学生进行语言实践活动的重要凭据,思考练习题设计思路明确,有侧重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整体感悟文本的;有侧重在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说感受的;也有针对优美语句和精彩句段进行摘抄练习的。此外,还有小练笔和选作题,如《草原》《将相和》的设计突出了朗读、默读和背诵的训练。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既抓住要点,又有很大的空间。

4.对年级的目标,单元目标,每一课的教学目标要牢记,备课时应写出。至于课时目标可以不写,但要做到心中有数。

5、进度安排要合适,不要前松后紧。组别

课时

11~13课时

12~14课时

11~13课时

11~14课时

12~14课时

12~14课时

14~15课时

12~13课时

老师们,今天我们的交流到此结束,但我们的学习没有结束,希望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共同努力,共同进步,谢谢大家。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8/1960796.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