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汽车配件商讯》报简介
《汽车配件商讯》
本报是一份专业宣传汽车配件、汽俢汽保设备及仪器、汽车相关服务的专业商情类双周刊报纸。
一、媒体定位:
本刊涵盖汽车配件:汽车引擎、电器、车身、冷却、传动、转向、悬挂、制动等系统,易耗品系列;汽车用品:汽车电器、化工报修用品、内饰、外饰用品;汽修汽保设备,随车工具,橡胶件,汽车配件市场,覆盖件,摩托车配件系列全车件等。
二、1.2.3.4.发行特点: 免费赠阅、邮局邮寄、业务员上门派送,同时不断扩大汽车销售场所的发行。直接针对汽车生产厂家,汽车销售商,汽车配件与用品生产商、贸易商邮寄发行。在全国各大中城市的汽车配件用品市场、汽车市场定点、专人发行。每年积极参加追踪全国及东南亚整车、汽车配件、汽车用品、汽车零部件相关的博
览会、产品定货会、展览会与研讨会60次以上。
5.依托中国汽车汽配行业商会、协会、学会及全国各省市汽车汽配行业商会、协会开
展各种宣传活动,现场作重点推介。
三、发行数量:
1.两周一期,每期发行10万份。
2.全国发行,辐射东南亚地区。
四、发行区域:
1.华东地区:上海、杭州、宁波、温州、慈溪、义乌、苏州、无锡、南京、常州、盐
城、合肥 48%
2.华北地区:北京、天津、郑州、石家庄7%
3.华南地区:广州、深圳、福州、东莞、中山、珠海10%
4.华中地区:武汉、南昌、长沙6%
5.东北地区:哈尔滨、沈阳、大庆5%
6.西南地区:成都、重庆、南宁、柳州 5%
7.西北地区:西安、兰州、乌鲁木齐、银川4%
8.展览会:15%
五、发行对象比例:
1、汽车修理厂: 30%
2、汽车配件用品经销商: 34%
3、特约维修中心、改装厂: 6%
4、汽车配件及用品生产厂商: 6%
5、汽车美容装潢店: 13%
6、汽车生产厂商:2%
7、整车销售4S店:5%
8、其它:3%
第二篇:山西汽车配件市场简介
山西汽车配件市场简介
山西汽车配件市场隶属于山西联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经太原市规划、城建、工商等七部门批准建设并于1994年投入运营的集汽车配件零售批发、汽车维修、货物仓储、物流配送于一体的大型专业市场。
山西汽车配件市场位于太原市小店区建设南路447号,南距太原武宿飞机场6公里,北至太原火车站3公里,并与太原建南长途客运汽车站一墙之隔,交通十分便利。从太原市区的东南西北各个方向都有发往山西汽配市场的公交线路,每日万余名山西晋中、阳泉、长治、晋城、临汾、运城以及河南等地区的乘客在该站中转换乘,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方便的交通吸引了众多的商家和消费者纷至沓来。
山西汽车配件市场为了满足汽配行业不断发展的需要,十余年来来陆续投资数千万元,先后完成了二、三、四、五、六期市场的改扩建工程。目前汽配市场占地9万余平方米,入驻汽车零部件、汽车维修和汽车用品商户500余家。目前,山西汽车配件市场的销售覆盖山西全省,并远销河北、陕西、内蒙古等地,已成为华北地区规模影响最大、服务功能最全、车型配件最多,深受广大消费者信赖的汽车配件集散地和销售市场。是山西汽配行业的领军者。
为了方便广大入驻商户经营,为商家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山西汽车配件市场于2008年成立市场货运部。货运配送业务覆盖全省各地
及内蒙、河北和陕北等地,极大地满足了山西汽配行业的发展需求。
2010年,山西汽配市场为了顺应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的需求,精心构建了为山西汽配行业提供信息化服务和网络营销服务的大型电子商务平台--山西汽配市场网(),其商务信息发布、市场管理服务和货运在线查询三大功能和作用,在为广大汽配厂商带来新客户、新业务的同时,倍受社会关注。
通过“实体商城+网上商城”一体化发展战略,进一步提高有形市场的商业价值,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山西汽车后市场行业信息化平台,最终实现了有形与无形市场互相促进、共同繁荣的良好局面。
十余年来,山西汽车配件市场通过不断加强管理,提升服务,树立形象,打造品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从2001年起连续3年被小店区人民政府授予“纳税先进企业”称号;1998、1999年先后被市消协、市工商局评为“诚信市场”和“全市文明市场”;2003年和2005年连续被评为省级“诚信市场”;2005年至2009年连续被市工商局认定“守合同、重信用”企业;2006年小店区委、区政府授予“重点纳税企业”;2007年评为“中国十大最具商业潜力汽配市场”;2009年7月份被国家商务部、国家统计局、中国商业联合会授予“全国百强机动车配件交易市场”; 2012年被选为《中国质量万里行》“2012创建全国优质服务公众满意单位”。
第三篇:汽车配件
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对外贸易发展研究
[摘要]随着中国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汽车产业获得了迅速发展,但在汽车零部件产业上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竞争能力仍然相对较弱,大量依赖进口。本文分析了中国汽车零部件产品进口和出口状况,并提出了加快兼并重组步伐、形成规模化的零部件企业集团等提升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
(中经评论·北京)自2002年之后,中国汽车行业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特别是随着私人消费的兴起,轿车需求量开始迅速攀升,并成为推动中国汽车发展的重要力量。与此同时,中国在全球汽车产业中的地位也逐渐上升。2010年,我国全年累计生产汽车1826.47万辆,同比增长32.44%,销售汽车1806.19万辆,同比增长32.37%,在全球市场占比从2001年4.3%上升到2010年的15.6%。随着中国日渐崛起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国内零部件供应商的市场也得到了拓展。从2002年至2010年,中国零部件行业的规模年均增长了约30%。预计到2015年该行业规模将增长到2.5万亿元,生产的零部件出口比例将从目前的约25%提高到30%。通过对汽车零部件进出口及来源结构的变化,寻找提升中国汽车零部件贸易变化产生的原因,找到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的政策,对于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汽车零部件产品出口特点
(一)出口规模大,增速快
2010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出口额为396.5亿美元,比2001年增加了10倍。出口占整个行业销售收入的11.6%,与2006年的13.0%和2007年的12.3%相比有所下降。出口额增长速率一直较快,特别是2004年出口增长率达到了82.3%。由于出口额基数逐渐增大,同时并未出现强力刺激出口的有利因素,加之2008年金融危机使得全球环境恶化,在一定程度上对国外市场需求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2008年行业出口额增长率出现明显下滑。但是即使存在这些不利因素,2008年的出口增长率仍达19.7%,相对其他行业保持了较高的增长。
(二)出口市场比较集中
中国汽车零部件及配件的价格在国际上具有比较优势。例如车桥、车架、转向、制动、电子与电器、饰件、乘客保护系统、排放系统等零部件的制造均已达到较高水平,可以满足国外汽车生产商的要求,而制造成本却只有国外同类产品的三分之一。由于价格优势显著,中国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在国际市场颇具竞争力,已经成为国际汽车零部件出口大国。目前,我国生产的汽车零部件已经出口到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国,其中美国、日本、韩国、德国、加拿大和意大利是我国最主要的出口国,出口至这些国家的产品总额占中国出口总额的56.3%。
(三)出口零部件附加值低
从出口产品结构看,中国汽车配件企业生产的零部件中,关键零部件较少,产品附加价值较低,而且缺乏核心技术,导致汽车零部件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出口的发展。
在八类汽车零部件中,发动机零部件、制动系统零部件、电子电器零部件、行驶系统零部件等四类出现贸易顺差;而传动系统零部件、发动机总成、车身附件、转向系统零部件等四类则出现贸易逆差。据统计,贸易顺差最大的是行驶系统零部件。2010年,行驶系统零部件出口额为100.09亿美元,进口额为9.33亿美元,贸易顺差达90.76亿美元。贸易顺差第二大的是电子电器零部件,出口额为51.68亿美元,进口额为11.98亿美元,贸易顺差达39.70亿美元。制动系统零部件和发动机零部件分别有13.28亿美元和4800万美元的贸易顺差。贸易逆差最大的是传动系统零部件。2010年传动系统零部件出口额为14.51亿美元,进口额为60.81亿美元,贸易逆差达46.30亿美元。贸易逆差第二大的则是发动机,2010年发动机出口额为7.09亿美元,进口额为19.29亿美元,贸易逆差达12.20亿美元。车身附件和转向系统零部件也分别有5.4亿美元和3.9亿美元的贸易逆差。
(四)外资企业居于主导地位
中国本土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在汽车轮毂、玻璃、蓄电池、鼓式制动器、汽缸体、滤清器、水泵、散热器、飞轮、连杆、喇叭等多项汽车领域占据优势地位,但在技术含量较高的领域,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竞争能力仍然相对较弱。外商独资及合资企业在EMS发动机控制系统、安全气囊、ABS系统、自动变速箱等系统和部件方面,基本控制了70%以上的出口份额,部分产品
出口几乎全部为外资所垄断。外资汽车零部件企业在10多个领域仍占绝对竞争优势。从现阶段来看,中国本土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仍然缺乏同步开发能力,多数企业仅能做到“按图索骥”,具备按样件开发或按图纸开发的能力。同时,由于在高科技零部件领域的研发投入巨大,开发成本过高也使得本土零部件企业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这种局面。另外,中国本土零部件企业还缺乏与整车企业同步开发的机会。
二、中国汽车零部件进口特点
2010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及配件进口额为270.8亿美元,比2007年增加了143%。国内需求的9.0%由进口满足,与2006年的13.2%和2007年的10.9%相比有所下降。随着国内汽车制造商加大国产化力度,加之汽车行业竞争激烈,为了保持其价格优势和利润率,提高国产化率是必然趋势。
随着人民币升值、国外需求降低等因素的影响,国内零部件生产企业成本不断上升,中国的价格优势在不断缩小,其中印度、越南等新兴市场对中国企业冲击较大。另外,由于中国零部件配套体系的核心技术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为降低成本,抢占市场,一些零部件的跨国公司纷纷向国际化发展,已有多家跨国零部件厂商在中国建立了公司。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深,汽车公司采购更加开放,这给中国零部件企业带来了机遇,国内零部件企业应提高配套水平、研发核心技术,坚持自主创新。
2010年,日本是中国最大的汽车零部件及配件进口国,占中国总进口额的45,3%的。其他重要的进口国家依次是德国、韩国、美国和法国,所占比例份额分别为27.8%、9.8%、4.0%、3.5%。这些主要进口国家的产品占整个中国2008年进口额的90.5%,进口国家相对比较集中。由于日本在中国汽车零部件进口中所占的比例非常高,其中传动系统、制动系统、发动机零部件、转向系统零部件比重相对高,日本地震对中国进口的影响非常大。因此,一旦日本汽车产业短期内难以恢复,不仅国内合资企业将受到影响,大量使用日本发动机技术的国内自主品牌也将受到波及。
三、提升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竞争力的对策
(一)重视汽车零部件的发展
汽车产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这一点已经在国内达成了共识,然而对汽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零部件产业的重要地位还没有从战略上提高
到应有的高度。要从战略上真正把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放到重要地位,端正那种“重整车、轻零部件”的思想,使整车与零部件同步得到发展,偿还历史欠账,使中国零部件产业发挥出提高下一步汽车工业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性作用。
(二)加快兼并重组步伐,形成规模化的零部件企业集团
囿于人才、资金、研发能力所限,我国汽车零部件产品多停留在研发阶段。实现规模化是增加科技投入,实现技术和产品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当前,国内零部件企业规模小、实力弱、研发能力不足,在这样的背景下,零部件产业若想快速发展,必须加快兼并重组,形成规模化的零部件企业集团,实现规模效应。这其中需要政府综合运用优惠的财税政策,多方面扶植、帮助中小汽车配件企业解决困难。
(三)加强技术创新,推进国际化战略
鼓励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加快开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市场容量大、附加值高的产品,指导他们实施品牌战略,鼓励企业争创名牌。引导和帮助汽车零部件企业建立标准化发展规划,着力培养一批优秀的标准化人才,加快专利和自有技术转化成技术标准步伐;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建立汽车零部件行业技术性贸易措施预警信息系统;积极支持具备条件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建立国家级和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大科研开发投入,对重大科研成果,政府予以奖励。
第四篇:院报记者团简介
院报记者团简介
《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报》大学生记者团(以下简称院报记者团)成立于2010年,是在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党委办公室的领导下,由编辑部老师直接指导、管理下从事新闻宣传报道的学生组织,下设主席团、新闻部、文学部、摄影部、秘书处、网络部,主要代表学院对外宣传报道展示我院风采和对内报道学院大型活动以及协助其他学生组织正面报道我院师生风采,是学院对内、对外宣传干线的中流砥柱。
院报记者团秉承“明德明志,力新力行”的院训,以“打造校园‘新华社’”为宗旨,及时捕捉校园动态、反馈校园信息、引导校园舆论、繁荣校园文化,主要负责学院网站主页新闻的采写、摄影,以及参与《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报》的采编整理工作。“聚焦学院要闻,关注教学动态,记录校园生活,抒发文艺情怀。”院报记者团的成员们活跃在校内各大场合,围绕学院宣传工作大局,及时采访、报道我院科研、教学以及各项校园文化活动。
自成立以来,院报记者团成员除日常采写和摄影任务外,还成功策划了院运动会、我院创业团队、迎新活动、工程运动达人、工程舞台上的“明星”等专题,在我院参加湖北省大学生田径运动会、院篮球队参加CUBA大学生篮球联赛(湖北赛区)、院足球队参加李宁大学生足球联赛(湖北赛区)等大型体育赛事中,院报记者团均安排学生记者随队采访。此外,院报记者团还赴湖北经济学院参加了湖北省“大话高校新闻交流会”,成功组织了“新闻——我们在路上”新闻交流会,与湖工大校报编辑部及湖北经济学院校报记者团进行了新闻写作及摄影上的深入交流。院报记者团成员积极努力做好学院对外宣传工作,积极向《楚天都市报》、《湖北日报》、《长江日报》、《楚天金报》等湖北省各大报社投递新闻稿件,有两名成员成功入选湖北日报大学生记者。
为让院报记者团走上专业化、规范化道路,第二届院报记者团制定了全面、详细的《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院报记者团章程》,并成功接受全体大会审核、表决通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院报记者团已经慢慢步入正轨,相信在学院领导以及全院师生的支持与肯定下,第三届院报记者团能把握机会,更加辉煌!
第五篇:校报情况简介
校报情况简介
荆门市体育艺术学校李启玉
我们金龙泉实验学校校报-----------《金凤凰报》是于2000年9月创办的,与此同时诞生的还有我们的金凤凰文学社。屈指算来,已历时三年有余。在此期间,我们报社的编辑和记者在学校领导的直接领导下,把文学社团和学校校报办成了“活跃校园文化,展示青春风采,发展个性特长,培养拔尖人才”的园地或者平台,因而受到了各级领导和全校师生的高度赞扬,并在湖北省教学研究会和湖北省中学语文专业委员会组织的湖北省第一届中学生文学社团评比活动中荣获“优秀文学社团一等奖”。
我们金龙泉实验学校校报-----------《金凤凰报》开始时是双月刊,现在已改为月刊,每月中旬出版,迄今为止,共办了24期。至于稿件,主要来源于我们文学社的小记者。小记者们的习作或者反映亲情和友情;或者反映学习和生活;或者反映见解和感悟;或者反映愿望和心声。正是因为小记者们辛勤笔耕,才使他们崭露头角、脱颖而出;才使他们突飞猛进、一日千里;也才使我们的报纸越办越好;才使我们的报纸越办越火!
新学期开始后,我们已从一年级新生中挑选了一批小记者。我们希望大家加强写作理论学习,不断提高习作水平,并积极参加文学社团活动,踊跃投交习作稿件,进而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添砖加瓦,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