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加油站禁止打手机(小编整理)

加油站禁止打手机(小编整理)



第一篇:加油站禁止打手机

加油站禁止打手机

在加油站除了会看到“严禁打火”的警示语外,也经常会看到“禁止打手机”的相关标语,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手机作为一种无线电通讯工具在使用时,无线电发射机发射出的无线电波(射频电磁辐射),能使接受无线电的天线感生射频电流。当射频电流在金属导体间环流时,遇有锈蚀或接触不良,就会产生射频火花。只要射频火花持续一微秒以上、能量大于6毫瓦时,就会引燃一定浓度的甲烷与空气的混合气。

由于汽油是易挥发性物质,在加油站、油气罐及天然气管道泄漏处空气中油气含量较高,手机产生的射频火花很容易引起爆炸,导致灾害的发生。

特别是当加油站通过油枪向汽车或摩托车油箱注加汽油时,原来空油箱内的油气便向外飘散,加之新注入的汽油向空中挥发,使加油的车辆周围油气密度骤增。同时,为了让通讯信号更加清晰,移动电话使用的频率很高,发射功率比较强。现在加油、加气站普遍采用电脑控制,高强度的移动电话信号会与电脑设备引起感应,二者瞬间产生的电子摩擦就可能点燃油气,引发爆炸。点燃油气所需要的电流很小,移动电话在工作状态下产生的静电流完全可以达到这个界限。如果在加油、加气站接卸油时,遇到空气湿度大、气压低的阴天或有雾天气,由于空气流通差、油气密度相应增加,接打移动电话引发爆炸的可能性会进一步加大。

另外,因为手机本身并不具备防爆功能,如果手机使用时间较长或者手机本身质量较差的话,手机内部芯片的电路很容易产生短路现象,这样手机在接听瞬间就能产生少量的火花,从而也会引起加油站发生爆炸。

第二篇:禁止使用手机倡议书

关于禁止学生携带和使用手机的倡议书

各位家长、各位同学:

随着社会发展,家庭经济条件的变化,不少同学都配有手机。学生携带手机确实方便了与家长、同学间的联系,但手机在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其负面影响不可忽视。

一、学生使用手机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青少年的免疫系统比成人要脆弱,更容易受手机辐射影响。手机辐射会对青少年脑部神经造成损害,引起头痛、记忆力减退和睡眠失调,而频繁玩手机游戏也会使孩子视力下降。学生通过手机互发短信,其中很可能就包含了诸多不良信息。一些学生通过手机谈情说爱,过早的踏入了成人世界。

二、学生使用手机不利于学习和生活。多数带手机的学生将手机用于同学之间聊QQ或发短信。中学生自制力比较弱,往往上课、自习时也在发短信聊天,还有的同学利用手机在晚上就寝时间长时间与人聊天、看电子小说、玩游戏等。这样既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也影响了自己和其他同学的学习和休息。

三、手机为学生考试作弊提供了便利。由于手机发短信简单、隐蔽,成了学生作弊的又一理想工具。这不但贻误了学业,而且败坏考风、学风,丧失最起码的诚信美德,对学生学习及塑造良好品德都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四、易形成学生在手机消费问题上的攀比心理。学生购买手机的资金全部直接或间接来自于父母,而手机款式更新快,无论外形、功

能、价钱都能成为比较的对象,容易让学生养成奢侈攀比之风,极不利于勤俭节约良好风气的培养和形成。

无数的事例说明,中学生使用手机弊远大于利。现在许多发达国家如德国、英国等已经立法禁止中学生使用手机。我国很多著名中学,如上海外国语大学附中、深圳外国语学校、湖北黄冈中学等,对学生在校期间携带使用手机、游戏机、掌上电脑等都明文禁止,得到了学生、家长的认可和支持。“禁止中学生使用手机,保证其集中精力用于学习和健康成长”的想法,已成为越来越多明智家长的共识。

鉴于以上情况,为了进一步净化校园环境,营造好的校风学风,学校特向全校学生提出如下倡议:

1、作为高中学生,不携带手机进校园,以不带手机为荣,不互相攀比为荣。

2、各班班干部和团干部应率先示范,以身作则,做出表率,并能经受同学监督、考验,坚决不携带手机进校园。

3、不向父母提过分要求,以各种理由索要手机以加重父母经济负担。

学校规定:(2012年2月x号)开始,全校学生均不得带手机、小灵通、游戏机、MP3、MP4等通讯娱乐设备进入校园。在学校内任何一个地方,若发现学生使用这些设备,任何一位领导、教师都有权力没收。所有被没收的手机、游戏机、MP3等设备,统一由政教处保存,手机卡归还。另外:在上课时发现的代为保管到高中毕业,其它时间在校内发现的,代为保管到期末考试后,若家长亲自来取回,需出具保证书,并亲自领回,不得代领!

郑重声明:手机保管期间出现损坏的均由私自带手机进校园的学生本人负责,学校概不负责!

同学们,为了自己的理想,为了身上肩负的责任,为了我们美丽的校园,请远离手机、游戏机、MP3等,做一个文明的三中学生!

学校诚挚的希望各位老师、各位同学给予支持与配合,还我们的校园一片纯净的天空,也给自己留下一片纯洁的心灵!

武义三中

第三篇:禁止使用手机倡议书

“文明校园、拒绝手机”倡议书

尊敬的家长、亲爱的同学:

随着当前通信技术的发展,学生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发生着各种变化。在通信领域信息丰富化、便利化等因素的刺激下,手机作为便利的信息沟通工具,大量涌进校园。学生在校携带手机,有其积极的意义和作用,但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弊端。部分在校学生违反校纪校规使用手机,影响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学生的学习生活秩序,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不良事件。孩子常以要与家里联系更方便为由,要求携带手机,但试问学生一个月真正用于跟父母联系的电话有几个,总共几分钟?

我们不否认手机等移动通讯工具给予我们带来通讯上的方便,同时更应该看到它给我们高中学生造成的不利影响:

1.短信聊天,影响休息,贻误学业。据学校宿管部反映:部分学生在寝室里用手机聊天、上网、打游戏、看小说、浏览图片甚至看一些不该中学生看的内容直到深夜一两点,既消磨意志,又影响休息。

2.不良信息,玷污心灵。据了解,我校在学生发送接受的手机短信息中,70%是与正常学习和生活无关的信息,10%以上是黄色短信、图片。

3.使用手机会妨碍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多数同学在课堂上会不自觉地翻看手机,更有甚者,不听老师警告,公然在课堂上玩手机,甚至与老师发生冲突。

4.手机为考试作弊提供了条件。用手机舞弊已是普遍现象,学生在考试中因利用手机作弊而被处罚的例子数不胜数。

5.增加父母额外经济负担。在学校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学生购买手机的资金均来自于父母。另外,每月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的话费也给家长增添了不少的负担。

6.过度使用手机危害健康。许多同学在熄灯后仍继续玩手机,严重影响视力,而且手机辐射还会引起神经衰弱、记忆力丧失、失眠、精神不振等症状,伤害人体健康。

中学阶段是学生成长,学会自控,学会对未来人生规划的时期。鉴于此,学校向家长和学生郑重发出倡议:拒绝手机入校园,争做文明学生,共同创建一个文明和谐的校园。那么,禁止使用手机,学生怎样与家长联系呢?要和孩子取得联系,可以拨打班主任电话、发短信或使用公用电话联系。

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希望家长能与学校共同努力!富宁民族中学德育处宣

第四篇:CLY-18-2-II落地式手机加油站

CLY-18-2-II落地式手机加油站

1、技术参数:

总功率: ≤120W 输入:(1)交流电 110~250V 50~60Hz

(2)直流电 110~250V或12V 规格:540mm×346mm×1849mm 净重:55kg 本机应用了5项专利技术,能同时为18部手机服务,能自动开关机。

产品主体部分为金属结构,表面静电喷塑。前部为ABS注塑件,充电仓及广告灯箱的边框均为ABS注塑。独特的手机造型设计与注塑模具应用使产品外观豪华气派、新颖时尚。

产品通过欧盟CE认证;

功能:充电、消毒、广告灯箱

充电线配置: 17条直充线,1条万能夹充电线。产品特点:

对手机充电:17条直充线为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LG、HTC等主流品牌手机直接充电。对电池充电:1条万能夹充电线可以对手机电池充电,无品牌型号限制。

消毒:用紫外线对手机表面照射,经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平均对病菌达到5分钟77.62%的杀灭率。

灯箱广告:上部为17英寸视屏播放系统,下灯箱广告位可以安装灯箱片,广告效果好。灯光提示:插上手机时红色、绿色指示灯亮,表示该线路已经正常工作。

自动调整正负极:万能夹充(放)电线上的万能夹夹上手机电池正负极时,万能夹可以自动适应电池的正负极开始充电、放电,使操作更简单、更方便。

自动调整充电方式:当电池电压过低或受损时,自动采用微电流预充;当电池电压较低时,自动选用恒流快充;当电池电压趋向饱和或有记忆效应时,自动调整为间歇式慢充;当电池电压饱和时,自动变为涓流补充(绿色指示灯快速闪动); 限流、限压保护:充电时对充电电流、充电电压进行限制,确保充电安全。

限温、防短路保护:温控保护及防短路保护对主板进行保护,极大降低设备故障率; 自动开关机:每天自动定时开关机;

第五篇:禁止使用手机进校园实施方案(推荐)

关于禁止学生带手机进校园

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目前,学生使用手机现象日渐增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家长和学生的联系。它在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给中学生的成长带来许多隐患。比如:有的学生在上课时用手机与朋友互发短信聊天;心智尚不成熟的学生往往会被各种不良手机信息所迷惑,如中奖、交友骗局,甚至黄色不健康的信息,从而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为净化校园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经教育局办公会研究决定在全县所有初高中开展一次禁止学生带手机进校园的专项整治活动。为了将此项活动开展得有实效,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目的意义

净化校园环境,营造良好的校风、学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总体要求

所有学生不得以任何理由携带手机进入校园,一经发现,学校有权当场收缴,收缴的手机由学校德育处统一保管,学期末由家长签字领取,没有家长领取的,学校封存保管至学生毕业后返还。

对违反规定的学生,学校给予批评教育,一年内不得享受学校各类资助,并通知家长和学校签订协议书;屡教不改的,给予记过处分直至勒令退学。

三、具体实施

(一)制定方案

各校政教处牵头,讨论各方面情况,起草实施方案,经校长办公会审核决定。

(二)宣传教育(10月15日至10月30日)

1、由各校印发《关于禁止学生携带手机告家长书》,并在校园网上发布,营造氛围,加大师生家长的知晓率。

2、各班级要加大宣传力度,召开一次“做文明学生、拒绝手机进校园”的主题班会,让每一位同学从自身做起,坚决拒绝手机进入校园,并形成长效机制。3、10月24日发放《告学生家长书》,10月27日班主任要进行统计,同时对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疏导工作,要求全体学生将手机带回家,从此不可再带入学校。

4、各校总务处要与电信部门取得联系,检查修复磁卡电话,解决学生一些基本的通讯需要。

5、各班举行学生干部会,了解专项整治情况,倾听学生意见,统一思想,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协助班级、学校做好相关工作。

6、各班出一期“净化校园,远离手机”的黑板报。7、10月下旬,各校政教处印发《关于校园内禁止学生使用手机的倡议书》。

(三)正式实施(10月31日至学期末)

1、各班组织自主清查活动。

2、德育处、团委、学生会干部,组成巡查小组对各班

进行检查。

3、加大行政值日巡查力度,在巡查中发现有学生持有、使用手机的,坚决予以收缴,并登记造册。

4、任课教师等有关人员发现学生有持有、使用手机的,可直接没收移交班主任,由班主任按照相应程序处理。

四、总结阶段:(学期末)

1、对在本次活动中表现好的优秀学生干部给予奖励。

2、各校德育处将通过学生座谈、问卷调查等手段时刻跟踪年级整治情况,并及时通报相关情况。

2014年10月13日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