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8年计划生育统计报表分析
2008年计划生育统计报表分析
2008年我中心对计划生育工作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服务,通过组织职工切实全面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及自治区《人口与计划生育条列》学习、宣传、培训,大力宣传普及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保健方面的科学知识,不断提高我中心职工人口素质。根据农场计生办的重点工作要求,现结合我单位具体情况,2008年计划生育统计工作如:
一、人口自然变动,初婚情况
总人口 537人、其中:汉族人口 367 人、民族146人,流动人口24人、已婚育龄妇女 127 人,其中:汉族84人、民族43人。
1、2008年出生: 3 人,其中:汉族 2人(包括女 1 人、男1 人)
民族1人(包括女1人);
2、2008年死亡:2人,其中:汉族2人(周建德汉族、男78岁,死亡原因:已老,李必喜女汉族78岁,死亡原因:已老);
3、初婚3人,民族1岁,汉族2人
二、人口节育、领证情况
育龄妇女总数:140 人,其中:汉族 91 人、民族 49 人; 已婚育龄妇女: 127人,其中:汉族 84人、民族 43 人;
女扎:6 人,其中:汉族 3 人、民族3 人
上环: 54 人,其中:汉族 34人、民族 20 人; 避孕套:56人,其中:汉族 39人、民族 17人; 未避孕措施人数:11人。其中:不孕: 2人,其中:汉族2人、民族0 人;
丧偶2人,民族1人、汉族1人;
怀孕4人
哺乳1人;其中:汉族1人。
离婚:2人,其中:汉族2人
领取独生证及计划生育光荣证人数:领取独生证18人、计划生育光荣证10人。
三、人口节育手术情况
上环人、取环人、人流人。物业管理中心 2008年10月1日
第二篇:计划生育情况统计报表
计划生育情况统计报表
单位名称:年月日计算单位:人
注:单位每月30日前向属地乡(镇、街道)报送本月情况。
计划生育情况统计报表
单位名称:年月日计算单位:人
注:单位每月30日前向属地乡(镇、街道)报送本月情况。
第三篇: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报表填报说明
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报表填报说明
一、填报方法及数据来源
基本起报单位为乡(镇、街道)计生办,采取网络直报的方式上报自治区人口计生委,乡、县、地、自治区各级报表通过报表汇总软件自动生成。乡(镇、街道)计生办所填数据,来源于所管辖的村(居、单位)上报的基础信息。
二、统计对象
所辖区域内具有中国国籍的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武装警察部队的现役军人及其它保密单位的有关人员除外。
(一)常住户籍人口
1、居住在本县(市),户口在本县(市)的人;
2、户口在本县(市),离开本县(市)不足3个月的人;
3、居住在本县(市),户口待定的人:①未落户口的新生婴儿②新调入本县(市)工作③未落户口的军队复转人员④未落户口的大中专毕业生⑤婚嫁到本县(市),户口未变动者。
(二)流动人口(探亲、访友、就医、上学、出差等除外):指户口不在本县(市),居住在本县(市)的人。包括:
1、居住在本县(市)3个月以上,户口不在本县(市)的人;
2、居住在本县(市)不足3个月,离开户籍地超过3个月的人;
3、区内流动和区外流动分别统计。同一城市跨区居住的人仍按户籍人口统计。
(三)城镇、农村人口
以户口性质来划分城镇、农村人口。户口性质为非农业的计入城镇统计数,户口性质为农业的计入农村统计数。如果家庭的各个成员户口性质不一致,在统计人口总数和育龄妇女情况时以家庭成员各自的户口性质为准;在统计出生时,夫妻双方有一方为城镇户口的计入城镇统计数;在统计领取《光荣证》情况时,夫妻双方有一方为农业户口的计入农村统计数。
三、统计期限
半年报表:上年10月1日0时至本年3月31日24时。
全年报表:上年10月1日0时至本年9月30日24时。
四、上报时间
(一)半年报表
1、乡(镇、街道)应在本年4月7日前审核录入所辖村(居、单位)的基础数据并通过网络上传,同时上报纸制报表。
2、县(市、区)应在本年4月10日前通过报表软件汇总本级报表并上报纸制报表。
3、地区(州、市)应在本年4月13日前通过报表软件汇总本级报表并上报纸制报表。
(二)全年报表
1、乡(镇、街道)应在本年10月14日前审核录入所辖村(居、单位)的基础数据并通过网络上传,同时上报纸制报表。
2、县(市、区)应在本年10月17日前通过报表软件汇总本级报表并上报纸制报表。
3、地区(州、市)应在本年10月20日前通过报表软件汇总本级报表并上报纸制报表。
五、填表要求
(一)乡(镇、街道)组织所辖村(居、单位)按人口的户口性质分城镇、农村进行基础数据采集工作,每个村(居、单位)填报一套报表。乡级负责对各村摸底数据进行审核,并逐村分项录入微机。乡级汇总数据由报表软件自动生成。
(二)报表录入、审核、汇总、打印后,填表人、单位负责人签名并加盖公章报上一级人口计生委。
(三)表1—表4,半年和全年报表均进行统计;表5,2007年的全年报表开始统计,以后每逢单数年的全年报表进行统计。
六、指标解释
(一)人口自然变动情况统计表
1、“本期出生人数”指统计期内出生的活产婴儿总数。活产婴儿是指胎儿离开母体后,至少有过一瞬间的呼吸、心跳、随意肌抽动和脐带搏动四种生命现象之一的胎儿。
2、“孩次”(一孩、二孩、三孩)指该婴儿出生时在其家庭所有现存子女(包括抱养、前夫或前妻留下的子女)中的排列顺序。出生的双胞胎或多胞胎,其“孩次”应递进计算。
3、“政策内出生”是指符合《婚姻法》规定结婚并在法定最低婚龄以后初育、符合《自治区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孩子数量的出生人口,无论是否持有《生育服务证》,均计入政策内出生。
4、“特批再生育”是指符合2006年5月25日通过的《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中第十七条、第十八条规定的出生人口。
5、“政策外出生”是指不符合《自治区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规定的出生人口,其中“政策外一孩”是指未婚初育或妇女未到法定最低婚龄初育的。区外流入人口的出生可通过审核《生育服务证》并参考自治区人口计生委网站公布的各省生育政策汇编来判定政策内外。
6、“往年出生漏报情况”是指前5年内出生,应在当年统计报表中统计而未上报的出生人口。本项目的出生人数不计入“本期出生人数”。
(二)育龄妇女、采取避孕方法情况统计表
1、“育龄妇女”是指统计截止时点15~49周岁妇女,“已婚育龄妇女”是指统计截止时点已经结婚(包括离婚、丧偶)的15~49周岁妇女。
2、“已婚育龄妇女中的无孩人数、有一孩人数、有二孩人数、三孩以上人数”指统计截止时点,该家庭现有子女数(包括抱养、前夫或前妻留下的子女)
3、“女性初婚人数”指统计期内第一次结婚的妇女人数;“早婚”指汉族妇女19周岁及以下(少数民族妇女17周岁及以下)初婚,“晚婚”指汉族妇女23周岁及以上(少数民族妇女21周岁及以上)初婚。
4、“采取各种避孕方法人数”指统计截止时点,统计对象使用各种避孕方法的人数。“其它”指中草药、安全期、体外排精。如一对夫妇同时使用几种避孕方法,只统计一种,以近期、有效者为准。离婚、丧偶妇女如仍使用避孕方法,不计入“采取各种避孕方法人数”中,计入后表的“未避孕人数”中。
(三)未避孕、技术服务情况统计表
1、“未避孕人数”中的“不育症”是指希望怀孕、不避孕2年及以上从未生育过;“哺乳期”是指生育42天内未采取避孕措施。
2、“本期各类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例数”指统计期内已婚育龄妇女及其配偶接受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例数。“人流”、“药流”指怀孕3个月及以内用手术或药物人工终止妊娠;
“中引”指怀孕4个月及以上人工终止妊娠;“大引”指怀孕7个月及以上人工终止妊娠。“长效避孕针”是指3个月注射一次的具有较长避孕效果的避孕针剂。
(四)领证情况统计表
1、“期末领证人数”指统计截止时点所有已领取《光荣证》的家庭数。
2、“其中:母亲49周岁内领证人数” 指统计截止时点,母亲在49周岁及以内的领取《光荣证》家庭数(不考虑子女的年龄)。
3、“计划生育父母光荣证领取情况”只在少数民族人口中统计。
4、“其中:一方农村”统计数含在“农村”统计数之内,指夫妻双方一方为农业户口等情况只享受一半一次性奖励金的家庭。
(五)育龄妇女年龄别出生情况统计表填报五岁一组年龄组及20—29岁生育旺盛期年龄别的妇女人数和生育人数。具体填报下列年龄组(别)数据:15—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4;35—39;40—44;45—49。
某一年龄组(别)“妇女人数”指统计截止时点时该年龄组(别)周岁年龄的妇女人数,“生育人数”指该年龄组(别)妇女在统计的全年生育人数。
第四篇:统计报表
固定统计表
人力资源报表划分为固定统计表、动态报表、卡片、花名册、综合分析五种类型。
【操作流程】
1、进入固定统计表功能,从〖窗口〗下拉菜单的菜单项〖表样〗。
2、选择〖增加〗下拉菜单的菜单项〖表样〗,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报表相关的业务、查询分类、报表周期。
3、设计报表:格式设计、设置统计区域、定义统计条件、公式。
4、保存表样。
5、统计:选择报表(表样),点击〖统计〗按钮执行报表统计。
6、从〖窗口〗下拉菜单的菜单项〖数据表〗,双击鼠标打开数据表。
7、汇总。
8、归档。
【操作说明】
如何新建报表?
新建报表支持两种模式:空白报表和复制已有报表。
点击〖窗口〗下拉菜单的菜单项〖表样〗,切换到表样模式;
选择?参照已有报表?模式,可选择一张报表,确认后复制该表样,进入报表设计界面。选择?空白报表?,需要设置报表的数据来源(在U8HR中数据按查询分类方式组织),选择业务及查询分类。
业务:从业务下拉框中选择当前定义报表的业务属性。
查询分类(对象):从查询分类下拉框中选择当前定义报表的业务对象。
周期类型:如果是周期型报表,可以按选择的周期进行归档。如周期类型是月,则按月将数据表归档;如周期类型是年,则可按年对数据表归档;如周期类型是无周期,则这类报表的数据表不能进行归档,下次执行统计操作将覆盖以前的数据表。
确定后进入报表设计界面。
报表设计完毕,点击〖保存〗按钮,在弹出的窗口中输入报表编号、报表名称,并选择报表存放的目录。确认后保存表样。
如何修改表样?
1、窗口切换到表样:点击〖窗口〗下拉菜单的菜单项〖表样〗。
2、选择要修改的报表,点击〖修改〗按钮进入表样设计界面。
3、如果已经存在该报表的数据表或归档表,则不允许修改报表的全表条件、行条件、列条件和单元条件。如果想要修改报表条件,则必须新进入数据表、归档表窗口,删除该报表的数据表、归档表。
4、报表修改完毕,点击〖保存〗按钮保存。
报表格式设计
如何定义统计条件?
如何快速生成报表行、列条件?
870HR改进版中增加了快速生成报表行、列条件的功能(菜单中增加了“参照设计”子菜单,包括两个功能:插行(条件)、插列(条件))。
行、列条件快速生成功能仅对参照型字段有效,在表格中选择要插入条件的行或列,从“参照
设计”菜单中选择“插行”或“插列”,进入“参照定义条件”界面。
界面左侧的列表中显示查询分类包含的所有参照型字段,选择一个字段,在界面右侧显示该字段对应参照档案的内容。每选择一个,生成一个行或列条件。对于多级档案,选择“包含下级数据”表示统计条件为“包含”,而不是默认情况下的“等于”。如生产一部下有三个车间,统计生产一部的人数,选择“包含下级数据”,则统计生产一部及其下属三个车间的人数;如未勾选“包含下级数据”,则只统计生产一部自身的人数。
各类条件之间的关系
如何利用CELL自带的公式计算功能?
如何批量打印报表?
如何进行统计?
点击工具栏上的〖统计〗按钮,从弹出的对话框中勾选要统计的报表(可多选);确认后,如所选择的报表可以按部门统计,则弹出部门选择对话框,选择部门,确认后执行统计功能并生成数据表。
选择部门:只能选择用户有权限的部门,统计结果包括下级部门的数据。
统计后需要从〖窗口〗菜单转到数据表,才能查看统计结果。
如何进行报表汇总?
报表的发送与接收
如何将报表配置到业务模块?
人力资源每个产品都有统计分析子模块,可以查看分配到该产品的报表:包括固定统计表、动态报表和综合分析。
选择一张报表,点击工具栏上的〖设置〗按钮,进入报表分配功能。
从产品列表中勾选,可多选。
确认后该报表将分配到相关产品的统计分析子模块。
如何对报表授权?
【相关主题】
报表基本操作
第五篇:计划生育统计信息分析
计划生育统计信息分析
一、据报表数据分析
1、人口出生及自然增长情况全乡共出生婴儿154人,人口出生‰,期末总人口为12773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全乡出生人口增加86人,人口出生率增加‰,全乡共死亡88人,死亡率为‰,与去年同期相比死亡人数增加15人,死亡率增加‰,全乡自然增长率‰,自然增长人
数66人。
2、生育情况⑴从孩次结构来看:1至12月全乡一孩出生87人,二孩出生66人,多孩出生1人,多孩出生率‰,与去年同期相比,一孩出生增加14人,二孩出生增加3人。⑵从计内计外比例来看:在出生人数中,计划内
出生149人,比去年同期增加16人,政策符合率为%,比去年同期下降%,计划外出生5人,比去年增加2人。⑶从出生性别比及构成看:在1至12月出生婴儿中,男孩63人,女孩91人,总性别比为:100。其中一男孩出生32人,一女孩出生55人,一孩出生性别比:100,二男孩出生30人,二女孩出生36人,二孩出生性别比为:100。
3、育龄妇女结构和女性初婚情,12月底,全乡育龄妇女总数3194人,占总人口比重%;已婚妇女2779人,占总人口比重%,占育龄妇女的%。已婚妇女中,一孩妇女1038人,占已婚妇女的%。二孩人数1496人,占已婚育龄妇女的%,无孩人数117人,占已婚育龄妇女的多孩128人占已婚育龄妇女的%。全乡女性初婚51人,比去年下降26人,其中早婚39人,早婚率为;晚婚12人,晚婚率为%,4.、避孕节育情况⑴总体节育情况:到12底综合节育率为%。
二、存在问题由报表数据看,存在
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人口出生率偏低,存在漏报现象。在计生专项清理那么大的工作力度下,我乡统计报表中往年出生漏报人数仍上报了14人,每年上报的往年出生漏报人数都不少,这说明人口出生上报不实,存在漏报现象。
2、存在已婚育龄妇女漏档现象,无孩妇女漏档较突出。已婚育龄妇女漏档突出表现在隐性婚姻中,近年来,由于外出务工人员逐渐增加、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及计生政策的修改,外出务工的未婚男女间非法同居现象增多,往往一个人出去,两个人或三个人回来的现象越来越多,计生系统掌握情况的只是在未婚青年阶段或一孩妇女(二孩妇女)阶段,无孩妇女(一孩妇女)阶段时根本不在我们的管理视线,从而导致已婚育龄妇女漏档。
3、出生人流比低。三个月一次的孕检,有的已婚育龄妇女在两次孕检之间发现意外妊娠而采取了补救措施,我们计生系统不掌握,或由于补救措施不到位、工作
力度不大从而造成了人流比偏低。从实际工作来看,存在着:
1、计生队伍不稳定,人心思走的现象。计生系统独特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它是天下第一难事,因而要求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必须要付出很多。但在实际工作中,计生工作者付出的和得到的反差较大让人难以接受,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也非其它工作可比。一直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政策的变化,工作难度的加大及种种因素,计生工作者想脱离计生系统的越来越多,造成了计生队伍的不稳定。
2、群众的维权意识增强,工作难度加大。新的计生政策要求以人为本,以优质服务来推动工作,但由于地区限制及历史原因,我们地区群众的生育意愿和现行生育政策之间还有一定的差距。随着群众文化水平的提高,对计生政策的了解越来越深,维权意识增强,计生工作者在工作中稍有不慎,就会引起群众维权事件的发生。
三、下步工作建议
1、落实“村为主”的工作机制,鼓励基层说实话、报实数,减少出生错漏报,减小统计误差。
2、加强孕情跟踪,减少引流产及生后死亡现象的发生。
3、加强对计生业务人员的培训与指导,让他们在熟悉、理解政策的前提下更好地开展工作,灵活地处理工作中碰到的各种问题。
4、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实行流出人口定期随访制度,同时加强与流入地的联系,及时掌握流出人口的流向、婚育状况等。
5、提高计划生育户的各种奖励优惠待遇,奖励少生与惩罚多生相结合,让群众看到两种生育的差距。
6、稳定计生队伍,增加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