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产能过剩行业行为研究——河南省水泥行业调查报告介绍函
产能过剩背景下河南省水泥工业做大做强问题研究
介绍函
河南省各水泥及建材企业
产能过剩是市场经济的普遍难题。目前,我国钢铁、纺织、有色、船舶、水
泥、化工、汽车等多个行业都存在产能过剩。2011年我国有建材行业中水泥存
在3亿至4亿吨过剩产能,目前仍有在建水泥生产线超过200多条,新增产能超
过2亿吨。
“产能过剩行业行为研究——河南省水泥行业调查报告” 是洛阳理工学院
为此而专门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已列为学院的重点研究项目。计划拟以数千人的在校大学生,利用暑寒假和业余时间作社会实践的重要活动到全省水
泥企业、粉磨站、混凝土搅拌站、重点工程、施工企业、房地产商和相关政府部
门等进行调查研究。最终形成 “大学生科技制作大赛”的成果作品——调研报
告,作品还将参加河南省乃至全国“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
技作品竞赛”。
为此,河南省建材工业协会和洛阳理工学院恳请省内各企业予以支持为盼!
在学生们进入企业搞调研时给予提供方便。
河南省建材工业协会洛阳理工学院
2012年6月
第二篇:产能过剩是水泥行业长期问题
产能过剩是水泥行业长期问题
第一个生产矿渣水泥生产过程,然后磨成粉或变成了水泥,所以磨站不是有效的水泥生产。
2008年前立窑水泥熟料生产线(背后)5亿吨的产能,多年来积累了5-600吨,现在竖窑生产能力2亿吨,所以对其一年是如何计算产能的是无法得知的。治理产能过剩,但问题的根源还是政策或是企业。短期利润紧接着水泥行业,吸引了很多不懂的行业情况私人资本进入。企业应该对水泥行业有着悠久的理解,在未来水泥需求将下降,水泥行业是能源密集型产业,环境保护也可能受到影响。
最后是一个大型企业做出非理性的投资来扩大市场份额。一些公司获取资源建设生产线,导致了严重的过剩,当地整个行业利润空间大大压缩。由于大型企业在新疆地区未来发展,倒在攫取市场份额的新生产线,产能过剩已经触底水泥行业损失。
第三篇:产能过剩必将引发炼焦行业洗牌
产能过剩必将引发炼焦行业洗牌
与焦炭生产快速增长相同,我国焦炭的表观消费量也经历了高速增长,到2011年,我国焦炭消费量为4.15亿吨,同比增长8.07%。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焦炭生产国和消费国,为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自20世纪80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炼焦工业也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
炼焦产业的主要产品为焦炭。前瞻产业研究院《2012-2016年中国炼焦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2011年我国焦炭产量达4.27亿吨,同比增长
7.87%,占世界总产量的比重已从1990年的20%提升到目前的60%以上,成为世界第一大焦炭生产国。
与焦炭生产快速增长相同,我国焦炭的表观消费量也经历了高速增长,到2011年,我国焦炭消费量为4.15亿吨,同比增长8.07%。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焦炭生产国和消费国,为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虽然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焦炭生产和消费国,但整体上而言,我国依然不是炼焦强国,相比世界先进水平,我国炼焦行业还比较落后:产业布局与结构不合理、产业集中度低;产能的盲目扩张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资源利用低;土焦的大量存在资源浪费大;环境污染严重,亟待解决。
因此,前瞻产业研究院炼焦行业研究小组分析认为,从炼焦行业的发展趋势分析,加大企业的规模化生产,培育优势大型企业,对于整个焦炭行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为了加快调整炼焦行业结构,使焦化企业向规模化、现代化、环保型方向发展,国家制定了“焦化行业准入条件”标准。如企业的焦炉炭化室高4.3m以上(含
4.3m),规模能力60万吨以上,环比基本达到国家要求等,经省级环保部门核实推荐和专家组评议标准合格,可进入“焦化行业准入条件”行列,并由主管部门发布。
为了加快淘汰焦炭落后产能,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2010年以来工信部每年下达焦炭落后产能淘汰任务,2010年淘汰任务目标为2586.5万吨,2011年为1975万吨,2012年为2051万吨。从各省市的数据看来,2012年共有15个省1个市的焦炭企业上榜,其中焦炭企业淘汰落后产能最多的省份为山西省,共计603万吨;焦炭企业淘汰落后产能目标排在第二位的是云南省,共计245万吨;再次为河南省,焦炭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共计160万吨;新疆地区2012年焦炭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共计157万吨,其中包括新疆兵团地区的6万吨;四川省数据为113万吨;贵州省共计105万吨。
此外,我国炼焦行业还在不断加快企业的联合与兼并重组,一批大型焦化企业集团迅速崛起,产业集中度有所提高。中煤焦化、旭阳集团、山西美锦、山东铁雄、山焦集团、唐山佳华、阳光集团、潞宝集团、内蒙庆华等企业,通过自建和兼并
重组形成了300万吨/年以上的商品焦炭生产基地,并正在逐步延伸产业链,向“煤—钢—焦—化工深加工产业一体化”的方向拓展,打造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大型焦化企业集团。神华集团、兖州煤矿、开滦煤矿、冀中能源等煤炭大集团加入了焦炭行业,提高了行业竞争力和产业集中度。
前瞻产业研究院炼焦行业研究小组认为,随着我国工业化水平的逐渐提高,焦炭需求量必将会下降,焦炭产能过剩的局面将长期存在,预期届时行业将面临新一轮洗牌。为此,炼焦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和销售模式,往规模化、现代化、环保型方向发展。
来源:前瞻网
关键词:炼焦,煤炭,产能过剩,行业洗牌
第四篇:产能过剩行业授信指导意见(2010)
关于加强产能过剩行业信贷管理的指导意见
近日,国务院研究部署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明确提出近期淘汰落后产能的具体任务目标。在当前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我行要通过优化信贷结构,支持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继续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扩大产能及劣质企业的贷款,对于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要求和我行信贷政策的业务,要紧跟形势、加强研判、坚决果断、抓住时机、及时清退。
2010年我行对产能过剩行业(国务院确定的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风电设备、造船、电解铝、大豆压榨、大型锻件等10个行业)信贷业务管理总体策略为:总量控制、有保有压、严进快出、加强监控。
一、运用资产组合管理控制总量
实施2010年境内公司信贷资产行业组合管理方案,对产能过剩行业严格控制信贷总量,严格执行地区监控指标。在总量控制同时,继续坚持有保有压,通过引导资产流动(增优质业务、退相对较差业务)优化总量内业务结构。
二、从严控制新增信贷
新增业务应严格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和环保要求,落实合规手续;主要投向行业内具有资源、技术、管理优势的龙头企业和国家鼓励的技改项目;在符合监管政策和行业发展趋势前提下,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并购;对限制和淘汰类的落后产能、环保不达标项目,不得新增任何形式授信。相关要求如下:
(一)严格集团客户管理,严格审核集团总体限额,对非总行级重点客户限额超模型测算值的要从严控制;
(二)除总行级重点客户外,原则上不实施因客因项目授权;
(三)严格审查新增授信,不符合行业信贷政策的由总行逐笔审查例外准入,固定资产贷款(包括固定资产项下贸易融资)权限全部上收总行;
(四)提高贷款定价,利率不得下浮(总行级重点客户除外);
(五)加强贷款资金使用管理。严格按照《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项目融资业务指引》相关要求进行支付和管理,严格按照贷款规定用途和项目建设进度提款,不得挪用。
(六)产能过剩行业不得列入中小企业业务新模式目标客户群范围。
三、加强存量管理
(一)主动退出
各分行要从长远利益出发,服从大局,对于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要求和我行信贷政策的存量业务,即使当前仍有一定收益,也要通过压缩授信、资产出让等多种方式,坚决果断、及时清退。各分行应积极开展排查,结合本地情况,统筹制订退出客户名单,逐户制定退出方案和计划。全年应按照组合管理要求,主动做好贷款安排,超监控指标叙做新增业务须通过存量退出腾出空间。
(二)加强贷后管理和监控
各分行要加强对产能过剩行业信贷业务的贷后管理,紧跟形势、提前研判。公司业务部门要提高非现场监测和现场走访的频率,原则上每月对客户和项目进行现场走访,每季度提供贷后分析报告。对于集团客户,要按照“七因素分析法”进行风险评估并实施分级监控。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应视为发生重要风险事项,公司业务部门应及时将情况报送一级分行风险管理部和总行公司金融总部(公司业务),暂停相关客户在我行新增贷款,及时制定应对方案,未提用授信不得继续提用,已发放授信尽快收回。
1、客户被政府有关部门(如发改委、环保部门、国土部门、审计署等)或金融监管部门(银监会、人民银行等)发现存在违法违规等问题,被责令整改或列入黑名单。
2、客户或项目列入国家或地区淘汰、关停或清退名单。
3、贷款对应项目的立项、可研、环保、土地等审批手续不全,或项目被国家或上级有关部门叫停。
4、贷款发放后合理期限内,仍未落实批复中相关约束条件或管理要求。
5、项目自有资金不到位或到位后抽逃。
6、客户挪用我行贷款资金。
四、审慎开展风险评价
(一)严格客户评级管理。加强客户财务维度的分析评价,可在系统评级级别的基础上,结合行业因素酌情下调等级,如实反映客户风险状况。
(二)严格把握分类标准。对于出现隐患的客户和项目及时下调 分类级别。
(三)及时提示风险。对信用等级出现跨等级波动或PD变动大的客户,以及分类等级下调幅度较大的客户和项目,及时提示风险,在授信审查、监控预警、贷后管理等环节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四)足额计提准备金。对不符合我行准入政策、信用等级低、市场波动较为剧烈以及抵质押未落实的问题授信及时足额计提准本金,为风险控制预留空间。
第五篇:工信部加大淘汰水泥等行业产能过剩力度
工信部加大淘汰水泥等行业产能过剩力度
记者2月20日从知情人士处独家获悉,工信部将继续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2013年全年目标将不会低于2012年全年水平,涉及水泥、造纸、印染、焦炭、炼钢、制革等19个重点工业行业。业内预测,根据2010年到2012年三年期间工信部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名单,2013年可能将有更多上市公司进入到淘汰落后产能企业的“黑名单”中,而水泥、造纸、铅蓄电池等行业可能再次成为“重灾区”。2012年12月14日和2013年1月4日,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分南北省份,先后两次召开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会议,除了考核2012年淘汰落后产能目标外,还初步研究了2013年淘汰落后产能的目标计划。据参会专家介绍,2013年工信部将会继续加大淘汰落后产业的力度,初步计划2013年全年目标将不会低于2012年全年水平。日前,北京、河南、山东等省市陆续召开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会议,已展开2013年淘汰落后产能计划制定工作。
根据工信部工作流程,各地已于近期展开2013年淘汰落后产能计划制定和申报工作,工信部汇总审批后,将于2013年年中公布具体的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和任务指标。根据工信部2012年12月6日发布的工信厅联产业函[2012]907号,2013年淘汰落后产能重点行业为:炼铁、炼钢、焦炭、铁合金、电石、电解铝、铜(含再生铜)冶炼、铅(含再生铅)冶炼、锌(含再生锌)冶炼、水泥(含熟料及
磨机)、平板玻璃、造纸、酒精、味精、柠檬酸、制革、印染、化纤、铅蓄电池19个工业行业。
目前,业内普遍认为2013年工信部将继续保持淘汰落后产能的高压态势,具体的淘汰任务将进一步提高。国金证券等券商研报指出,国家连续多年实施淘汰落后产能政策,但根据2012年淘汰任务,仍有成百上千家水泥、钢铁、铅蓄电池等行业企业出现在淘汰名单中,这说明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并不乐观,仍有大批产能需要淘汰。因此,2013年工信部将加码淘汰落后产能,而在2012年底举行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工信部也已明确淘汰落后产能将是2013年的重点工作之一。
根据2012年年中工信部先后两次公布的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共有19个工业行业的2761家企业上榜,其中涉及20家上市公司,包括中国铝业、广钢股份、梅花味精、太阳纸业、天山纺织、风帆股份、骆驼股份等上市公司。其中,风帆股份、骆驼股份等上市公司的淘汰规模较大,远远高于其他上榜企业的淘汰规模。上述知情人士介绍,随着工信部力度的不断加大,2013年可能将会有更多的上市公司进入淘汰落后产能的“黑名单”中,根据2011年和2012年两年情况来看,水泥、造纸、铅蓄电池等行业每年都有大批企业上榜,而且不乏上市公司身影,因此预测今年这些行业同样会成为淘汰落后产能的“重灾区”。不过,也有部分市场人士认为,工信部继续加码淘汰落后产能,将会利好部分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