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西旅游发展之路(一)
江西旅游发展之路
(一)目前从江西旅游产业发展和行业管理现状出发,必须获得更强大的支撑力量。因此,应积极谋划以战略性举措推进与相关部门、重点区域、科技教育、骨干企业、国际社会和媒体传播等各方面力量的战略合作,以战略合作整合战略性资源,构筑形成产业上相融合、空间上有支撑、以市场主体引领、以创新创造推动,并获得国际国内社会广泛认同和支持的全方位、立体式战略合作体系,从而推动江西旅游业尽快成为地方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从内在特点看,江西旅游业本身是一个牵涉面宽、产业链长的综合性产业,由于现阶段受多样化市场需求和产业模式创新驱动,江西旅游业与相关产业、城乡环境和各类社会资源融合发展加快,产业的多元化、业态创新趋势越来越显著,形成一个庞杂的大旅游产业体系,造成江西旅游管理体制与产业发展的内外环境变化不适应,突出表现在小行业管理与大产业发展格局不匹配、多部门多头监管难以形成合力等方面,其中若干核心问题需要若干行业、部门合作推动,需要示范性工程和试点工作引导解决。从发展需求看,在产业加速融合、混合型业态渐成主流的趋势下,进一步加强相关产业和行业管理之间的合作,其实质是寻求部门和行业之间的共赢。第一,合作将拓展产业功能、引导新业态发展,从而带来新的发展增量。江西旅游业与工业、农业、服务业、文化业、体育业、地产业、金融业等产业和领域的进一步融合,不仅产生了江西乡村旅游、江西工业旅游、江西文化体育旅游,丰富了江西旅游资源载体和产业发展形式,同时江西旅游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工业旅游和旅游工业、旅游服务业、旅游地产等也将改造优化传统产业,为相关产业持续发展找到新的突破口。第二,有利于形成广覆盖和科学合理的公共管理与服务体系。只有理顺江西旅游部门与相关部门的关系,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寻求部门间相互合作,才能建立完善的联合执法体制、公共服务体系和科学合理的产业治理结构。
本文章来源于:江西旅游星辉假期
第二篇:江西旅游发展之路(二)
江西旅游发展之路
(二)江西旅游必须大力推进与相关产业和行业的融合发展,充分依托相关方面的优势,积极培育旅游消费热点。因此,应深化江西旅游与相关部门的合作联动,重构产业融合发展和旅游综合管理的新平台。
近年来,江西旅游部门与文化、农业、环境、标准委等部门进行了探索性合作。如:为充分发掘和利用江西文化资源、促进江西文化旅游发展、树立文化形象,江西旅游有关部门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开展的重点工作,提出了打造文化江西旅游系列活动品牌、打造高品质江西旅游演艺产品、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开发文化江西旅游产品、引导文化江西旅游产品开展品牌化经营等十大合作重点。为促进江西旅游业规范健康发展,江西旅游局和管理委员会确定了双方合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确立了双方的合作机制和重点领域,合作内容主要包括:国家标准委和国家旅游局共同组建“旅游标准化工作协调推进委员会”,研究、协调、推动旅游标准化工作的有关事宜;国家标准委将把旅游业作为服务业标准化的重要领域,为江西旅游标准化工作提供政策、技术支持和业务指导;国家旅游局将全力支持服务业标准体系建设,在旅游行业更好地宣传贯彻相关服务业标准等。
但总体而言,目前江西旅游的广度和深度都还不够。江西旅游应与相关部门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与合作发展机制,寻找工作结合点,强化部门联动,形成多方推动的发展格局。如:与文化、建设、环保、林业、水利等各相关部门合作,对江西旅游资源开发、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进行共同管理,争取在规划等源头环节就做到分工落实、协调合作、有效衔接、联合行动,寻求对资源利用的高效管理;与宏观调控、经济商务等部门合作,研究并实施以江西旅游业刺激消费的战略举措;与宏观调控、节假日管理、人保等部门积极合作,协调引导休闲度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转型;与财政、金融等管理部门合作,寻求落实各类江西旅游业专项资金、共建江西旅游产业发展基金等;与发展改革、国土资源、环境保护、林业、科教等部门寻求合作,研究江西旅游业节能减排与低碳发展战略,研究生态补偿、林权制度改革等政策与江西旅游产业的结合措施以及配套的森林旅游和江西生态旅游等专项旅游发展,研究推进江西旅游发展与区域主体功能区战略的结合,明确江西旅游业在各类主体功能区特别是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的地位和作用;推动旅游与交通、城市建设等相关部门合作,优化江西旅游环境和交通、城镇格局,提高交通便捷性和城镇的宜居性;采取积极措施,进一步加强江西旅游与文化、体育、商贸等服务业结合,切实推动文化旅游、体育旅游、商务旅游发展,带动现代服务业发展繁荣;强化部门联动,建立与传统产业的战略合作,如与农业管理部门合作推进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发展,与工业管理部门合作推进工业旅游示范区等,形成江西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
本文章来源于:江西旅游阳光假期
第三篇:以全域旅游引领生态发展之路
以全域旅游引领生态发展之路
生态文明的站位与抉择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独特的自然生态禀赋,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丰富的革命历史遗存,是信阳旅游发展无可比拟的优势。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直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信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把文化旅游列为高成长性服务业和战略性支柱产业,放大信阳生态优势来培育,以全域旅游为引领,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先后出台《中共信阳市委、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奖励暂行办法》《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旅游投资消费的实施意见》《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广“信阳菜”的若干意见》等一批重要文件。建立由33个成员单位组成的全市旅游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成立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创建国家旅游品牌指挥部、“旅游厕所革命”领导小组等议事机构,安排专项引导资金推进产业发展。当前,信阳旅游业以山、水文化,茶文化,红色文化,温泉文化,宗教文化和根亲文化七大组合为一章,凸现了红绿相依、古今并存,历史与现实通脉,生态与人文共有的独特个性,形成了“红”“绿”两大旅游品牌、十二条精品旅游线路和一至七日游的旅游产品,受到中外游客的青睐。
明者因时而变,智者随事而制。抓住生态旅游的牛鼻子,信阳引领着休闲度假新趋势。截至目前,信阳先后创建国家4A级景区7个、国家3A级景区22个。南湾湖、黄柏山入选首批中国森林氧吧,新县、浉河区和商城县入选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
为让旅游与新型城镇化达到有机融合,信阳打造以浉河新八景为基础、以百花园区域为文化中心的城市旅游带。编制南湾湖、出山店水库、北湖风景区区域旅游规划和出山店至市区旅游带规划,加快发展城市旅游。
为放大生态优势,信阳在中心城区外围规划实施鸡公山旅游度假区、灵山旅游度假区、环南湾湖中国茶文化生态公园、出山湖旅游度假区、天目山生态旅游度假区,打造“三山两湖”环城生态旅游休憩圈。在东南部新县、商城布局红色生态休闲旅游带,在东北部光山、潢川、息县等布局淮河沿岸乡村旅游带。
为打造休闲度假目的地,在各区内规划建设自驾游基地、户外活动营地、旅居露营地、乡野绿道、骑行服务站等旅游服务设施,构建自驾和户外休闲区。通过培育集休闲度假、温泉养生、生态健康养生于一体的国内外知名旅游休闲康体综合体,打造满足大众化、多样化、多层次休闲度假需求的中国山地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
名城名景的融合与成果
2016年,信阳市完成旅游投资超50亿元,旅游总收入175.6亿元,旅游投资消费增速排在服务业前列。抓好重点景区的提升与再造,抓好“红色”与“绿色”的融合与发展,是信阳市旅游成就的重要根基。
紧紧围绕鸡公山提升工作,向5A级景区进发
以“云中公园”而闻名中外的鸡公山风景区,是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1978年国务院首批批准对外开放的八大景区之一。鸡公山上的200多栋万国建筑别墅群,被称为世界建筑高山集萃,因此叫“洋山”。
怎样让这个老牌景区再创辉煌?信阳市以创建国家5A级景区为目标,把核心景区和“一园十三景”融合发展,构建旅游目的地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形成大鸡公山旅游目的地。
发展的视野,从山上2.7平方公里放大到整个区域287平方公里,规划实施“一园十三景”项目,建设内部旅游专用循环公路105公里,以依云温泉度假村和桃花寨景区建设为突破口,拉开了大鸡公山文化旅游综合开发的序幕。依托鸡公山游客集散中心,对鸡公山风景区、波尔登森林公园、依云温泉小镇、平汉铁路博物馆及老火车、桃花寨景区等核心产品进行有效整合,形成互补,共同打造出大鸡公山品牌,为游客提供一站式旅游消费环境。
紧紧围绕红色旅游,创下发展的红利
丰富革命历史遗存和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既是信阳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发展红色旅游的重要资源。坚持“以红促绿、红绿辉映”红色旅游发展之路,构建了“一轴三带四路八区”“70个景点”战略布局,打造了“苏区首府”“将军故乡”“江淮抗战”“千里跃进”四大旅游线路,全市形成以新县、商城、罗山、光山、浉河、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大别山红色经典集群。信阳由此成为全国12大红色旅游区、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300个红色旅游精品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18个重点红色旅游地市之一,8个红色景区纳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红色信阳成为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旅游度假的最佳目的地。红色旅游发展为信阳革命老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舞台,塑造了红色信阳形象,带动了政治经济双发展,推动了交通等设施持续完善,让老区人民分享“发展红利”“绿色福利”和“交通便利”。
紧紧围绕乡村旅游,拓宽脱贫致富新路子
把城乡轻轻地放在山水之间,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扶贫攻坚,信阳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先后打造了平桥郝堂村、新县西河村、田铺大湾创客小镇、罗山何家冲村、商城里罗城村等一批闻名全国的乡村旅游目的地,让沿袭传承百年、充满豫南民俗生活气息原生态乡村成为人们向往的热地。目前,信阳525个有旅游资源的村,初具旅游规模的达到125个,农家乐片区10个,规模以上休闲农庄150个,农家乐2500多家,约有5万人从事乡村旅游点和“农家乐”经营活动,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3.8万人,人均年收入达到2万元,占总收入的60%以上,旅游业成为信阳大别山区最好扶贫产业和富民产业。
旅游与“N个+”的共进与聚合
实施“旅游+”,多业态融合发展,发展全域旅游,是信阳旅游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和有效途径。今后一个时期,信阳围绕建设“一山一水一区”(大别山生态区、沿淮生态走廊和生态经济先行区)绿色生态屏障,瞄准打造大别山北麓山地度假带和中国山地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通过做好“旅游+”文章,推进旅游产业快速转型升级。
旅游+乡村。实施乡村旅游倍增计划,将在全市每个乡镇创建1-2个美丽乡村示范村,提升一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村,把千山万水、古村落、古民居都变成旅游的产品、旅游的目的地,发展观光休闲农业,让旅游区内农户参与到旅游经营中,实现“家门口”致富。
旅游+茶园。大力发展生态茶园、有机茶园,推广机械化、标准化生产,促进茶旅产业融合。突出信阳的茶、湖特色,着力打造环南湾湖茶乡风情游精品线路,建设茶山标准化旅游示范点20个,建设“中国茶文化生态公园”,打造中国北部最美茶乡。
旅游+体育。以大别山长淮国家登山健身步道、环南湾湖国内公路自行车赛道、新县全民健身公园和鸡公山体育运动休闲小镇为核心,大力开展登山、徒步走、攀岩、漂流、滑草、山地越野、野营露营、户外拓展、水上运动等项目,打造环大别山和泛淮河运动休闲带,把信阳建成“户外运动天堂,休闲养生福地”。
旅游+康养。重点谋划和打造生命健康服务业、生命健康制造业和健康农业三大板块,推进商城县创建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浉河区创建国家中医药·康养旅游基地,构建“医、药、养、健、游”五位一体产业链,谋划建设国家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争创国家级康养产业试点市。
旅游+美食。实施“品信阳菜、喝毛尖茶”工程,推广“名菜、名吃、名厨、名店”,促进“信阳菜”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建设,在全国形成“信阳菜”品牌体系,打造“信阳全席”品牌。
环境就是民生,蓝天就是幸福。星空皎洁,毛尖香醇,炖菜美味,是如何的逍遥与幸福。
信阳,正以良好的生态环境,给广大游客提供最迫切、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以全域旅游引领的生态发展之路,豪迈而清晰!
相关链接
在信阳人民自己的心目中信阳是这样的
鄂豫皖三省交界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连续八届蝉联中国十佳宜居城市,连续五年荣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有“北国江南、江南北国”之美誉。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首府,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闪耀着“红色之光”。气候温暖,四季分明,青山衔黛,碧水含情,修木临风,茗茶飘香,宜居宜游,养心养生,是一座休闲养生“绿城”。
拥有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的鸡公山、“豫南明珠”南湾湖、1500多年历史的灵山寺、“中原神水”汤泉池,以及黄柏山、金刚台、连康山、金兰山、西九华山、天目山等大量山水人文景观,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在中外游客的心目中信阳是这样的
●山水生态之旅:鸡公山风景区、南湾湖风景区、罗山董寨鸟类自然保护区、商城黄柏山国家森林公园、金刚台国家地质公园、新县金兰山国家森林公园、香山湖景区、连康山自然保护区等。
●红色圣地之旅:信阳鄂豫皖革命纪念馆、罗山何家冲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光山邓颖超祖居、王大湾会议会址纪念馆、新县红色首府景区、许世友将军景区、商城金刚台红军洞群等。
●茶乡风情之旅:浉河区“中国茶文化生态公园”、光山敖洼“蓝天玉叶”万亩生态茶园,新县新林茶业有限公司八里畈茶场,鸡公山百年古茶园、罗山县灵山万亩生态茶园。
●美丽乡村(传统古村落)之旅:平桥郝堂村、新集村,罗山何家冲村,新县西河湾村、田铺大湾、丁李湾村、毛铺村、商城里罗城村、七里村,潢川大丰收乡村旅游大世界、“中国花卉之乡”卜塔集。
●温泉养生之旅:商城汤泉池景区、鸡公山依云温泉小镇。
●古迹古文化之旅:信阳市博物馆、平桥城阳城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息县息州谯楼、息国故城遗址,潢川县黄国故城遗址,光山县司马光故居、邓颖超祖居地等。
●宗教文化之旅:千年古刹贤隐寺,罗山县唐、明两朝国庙灵山寺,潢川县“五教合一”小南海,光山县天台宗发源地净居寺,商城县豫南道教名山观音山、三教洞,固始县妙高寺等。
第四篇:江西井冈山旅游
《江西井冈山旅游推荐》
井冈山创业培训拓展网报导:
第一天:
一、烈士陵园(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堂、井冈山碑林、井冈山雕塑园、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观看茨坪的最佳方位,能够看到茨坪全景)
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
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落在松柏叠、翠林木葱郁的茨坪北山.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由纪念碑、纪念堂、雕塑园、碑林四大部分组成,占地面积四百亩.井冈山雕塑园内形象地塑造了19位井冈山斗争时期前委、军委、特委的主要领导和著名人物的雕像, 他们是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谭震林、陈正人、滕代远、何长工、王尔琢、宛希先、李灿、张子青、何挺颖、王佐、袁文才、贺子珍、伍若兰、罗荣恒、蔡协民“井冈山斗争井冈山斗争井冈山斗争井冈山斗争”
二、参观革命烈士博物馆(陈列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简历、发展一级红红军主力部队的转移图片)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到茨坪后不可不去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参观。该馆始建于1959年,馆名由朱德元帅亲笔手书,建筑古朴庄严,具有明显的民族风格。馆舍建筑面积达3065平方米,陈列面积2000余平方米,其中原物860多件,这些文物、图片再现了井冈山斗争的光辉历程,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课堂。目前这里的革命遗址均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外开放。
三、游笔架山(索道费自理152元):参观七大山峰(古柏峰、望指峰、松涛峰、扬眉峰、观岛峰、石笋峰、孔雀峰)、五大奇观(十里栈道、十里杜鹃长廊、十里台湾松„„)、十大美景(弹指一挥间、金鸡报晓、天柱峰、蛤蟆叫天、群猴听训„„)乘索道下山,参观江西土特产超市。
十里杜鹃长廊
举世罕见的十里杜鹃花长廊绵亘在17峰的峰脊上,蔚为壮观。这里的杜鹃植株全部是大树,一般都有六七米高,最高的有十多米。杜鹃品种众多,有猴头杜鹃、井冈杜鹃、鹿角杜鹃、红毛杜鹃、小叶杜鹃、江西杜鹃等26种。由于高山气候的影响,加上各种杜鹃花期不同,所以从每年4月上旬一直到5月底,笔架山上的各色杜鹃会次第开放,景象喜人。在杜鹃长廊一带还长着成片的台湾松。台湾松以造型优美、奇特而著称,这些松树的年龄大都在百年以上,树身长着厚厚的苍苔,蟠干虬枝,树冠偃伏如盖,显得老而弥坚。大小松岛是奇松集中的地方。
第二天:
一、参观中国第一画——井冈山斗争全景画声光电演示馆:体验到“五百里井冈山尽显眼底,八十年烽火再现眼前”的真实情景
全景画声光电演示厅
如果问,游井冈山,从哪里开始?正确答案是“从全景画”。如果问,哪个景点最能对井冈游做一个总结?正确答案是“回到全景画”。“全景画”,即由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策划监制完成的《井冈山革命斗争全景画》声光电演示,它位于井冈山市茨坪红军北路1号的《井冈山革命斗争全景画》声光电演示馆内,包括巨幅《井冈山革命斗争全景画》、地面塑型和声光电演示系统三部分。自2005年9月对外开放以来,作为将井冈山革命斗争重大历史事件与五百里井冈秀美风光完美结合的红色经典,全景画吸引中外游客络绎不绝。导游和游客中正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这是一幅具有震撼力量的红色艺术精品!不看全景画,不算到井冈。”
二、游黄洋界(五大哨口之一,1928年8月,我军以一个营的兵力打退了敌军四个团的兵力,是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毛泽东为这次战争的胜利还特地写了一首《西江月.井冈山 》的词
黄洋界
位于茨坪西北面,这里海拔1343米,群山巍巍,形势险要,时常弥漫着茫茫云雾,好像一望无垠的汪洋大海,故又名“汪洋界”。关于黄洋界的名字来历,当地还有一种说法。传说古时在这里靠宁冈方向的村庄里住的是姓黄的当地人;靠井冈山这边的村庄里住的是杨姓客家人。为了互不侵犯,两村的人在中央立了一块石碑为界,名为“黄杨界”。因为这里属万洋山的分支,又因“洋”和“杨”同音,后来又写作“黄洋界”。
三、参观小井红军医院,参观大井朱毛旧居(1927年10月24日毛主席来到井冈山的第一个住所,房前有读书石
四、《五指峰》 位于茨坪西南面六公里处,因峰峦像人手的五指而得合,海拔1438米。景区内是一座天然的动植物园,这里是短尾猴、木鹿、黄腹角雉等珍禽异兽出没的地方,是值得一游的号好景区。
五指峰
五指峰是井冈山的主峰,因峰峦像人手的五指而得名,峰峦由东南至西北绵亘数十公里,气势磅礴,巍峨险峻,有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两边巨峰对峙,中间一条深谷,谷底为龙庆河,即井冈山河。半山腰有个“天军洞”,相传为当年太平天国军驻地。与五指峰相望的还有“龙庆洞”,传说此洞曾藏龙居仙,当年红军曾在此顶严寒、斗冰雪,坚持了40多天游击战。五指峰还是一座天然的动植物园,景区内有短尾猴、水鹿、白鹇、黄腹角雉等珍禽异
兽出没,长着红豆杉、香花木等300多种植物;龙庆河盛产石鸡、石鱼、石耳等特产。五指峰现尚无登山道,游人只能站在隔岸的“观景台”上远望其巍峨的雄姿。
第三天:
一、龙潭 :溪水冲击小井峡谷后,陡然跌落绝壁之下,又连续飞下四级断崖,形成梯状的五个气势磅礴的瀑布和深潭,这就是碧玉、金锁、珍珠、飞凤、仙女等五潭五瀑。
二红军造币厂:1988年9月,井冈山市人民政府公布“中国工农红军遗址”,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28年5月,在王佐的建议和推荐下,红军军部将军民们打土豪和战场上缴获的大量的首饰和银器具等,运用谢氏花边厂的铸造技术,请谢火龙、谢官龙等谢氏兄弟为师傅,在井冈山上的上井村,借用农民邹甲贵的民房,创办了井冈山红军造币厂三、五大哨口 :位于茨坪四周,它们是五条通往井冈山的要道,山峰陡峭,峡谷幽深,地势十分险要。它们分别是北面的黄洋界哨口,南面的八面山哨口,西南面的双马石哨口,南面的朱砂冲哨口,东西的桐木岭哨口。在这些哨口的万丈深渊中可以看到苍鹰在半山中盘旋,景象十分壮丽。
第五篇:江西旅游文化
江西赣州旅游攻略
赣州简介:
赣州是江西下辖的一个地级市,是江西第二大城市,常称为赣南地区,赣州东接福建三明和龙岩,南至西南临广东梅州、河源和韶关,西靠湖南郴州,北连江西吉安、抚州,处于东南沿海地区向中部内地延伸的过渡地带,是内地通向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之一。
赣州是旅游观光的好地方,全市有国家级历史文名城1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3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19个点),省级风景名胜区 8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9处,资源分布率达77%。主要有以宋代“四古”(古石窟、古城墙、古浮桥、古瓷窑)为代表的宋城文化旅游区,还有被誉为“水上丝绸之路”的梅关古驿道旅游区;有道教第35福地翠微峰金精洞,还有传说中汉钟离得道成仙的汉仙岩;有天然氧吧阳岭,人间仙境小武当山,水上明珠陡水湖,中国风水第一村——三僚村,还有东江源头三百山„„。
在多年的旅游实践中,赣州逐渐形成了“红色故都,江南宋城,东江源头,客家摇篮”四个品牌,整合包装并推出了三条独具特色的精品旅游线,即赣州——上犹——崇义——大余古城丽山秀水旅游线;赣州——于都——会昌——瑞金——石城——宁都——兴国红色文化旅游线;赣州——信丰——安远——定南——龙南东江客家风情旅游线。此外,还有地质考察、风水玄学、宋文化考察、宗教朝圣、体育健身、漂流、客家民居研修等多条专项旅游线供游人选择。
一.城市区域一日游:
上午8:30八一四大连1号候车点和西园候车点起程,参观郁孤台—蒋经国旧居—古城墙—八境台—八境公园一古浮桥—寿量寺—文庙—灶儿巷董府用中餐—通天岩—返回市区。
1、特种旅游线路:
宋城文化旅游线:赣州通天岩石窟—赣州古城墙—南市街历史文化街区—灶儿巷历史文化街区—浮桥。
红色旅游线:赣州—于都长征第一渡—瑞金云石山长征第一山—瑞金沙洲坝、叶坪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旧址群—宁都起文纪念馆—宁都翠微峰—兴国将军馆、将军广场—赣州。
农业观光旅游线:赣州—南康甜柚国—南康花卉长廊—信丰农家“猪沼果”—信丰脐橙国—赣州。
客家旅游线:赣州文庙—龙南小武当—龙南客家围屋(关西新围)。工业旅游线:赣州燕京啤酒厂—南康家俬城—赣南卷烟厂—赣州。水上观光旅游线:赣州八境湖—水轮泵站—一江两岸四桥水上休闲游(观沿江两岸风光)。
生态旅游线:①赣州—安远龙泉湖公国—山川潭果业基地—九龙嶂无公害茶园—东生围(客家围屋)—虎岗温泉—万福山果业基地—三百山风景区—赣州;②赣州—上犹陡水电站—陡水湖风景区—崇义七星湖—崇义阳岭风景区—赣州。
体育保健旅游线:①市体育中心—宝葫芦农庄;②拉州—大余河洞“章江源头第一漂”—河洞温泉沐浴—赣州。
2、专项旅游线:
地质考察线:于都盘古山钨矿—大众世界钨都—安运火山口
风水玄学游线:赣州峰山—赣县杨仙岭—兴国三僚中国风水文化第一村—宁都孙中山祖先孙誗墓—于都杨公坝
宋文化考察线:古城墙—南市街一灶儿巷—福寿沟—通天岩石窟
宗教文化考察线:大众丫山寺—南康生佛寺—赣县宝华寺—石城如日山普照寺
体育健身游线:章江源头第一漂—大余河洞漂流
客家民居考察游:龙南燕翼围、关西新围、乌石围—赣县白鹭民居—石城九十九间半
二.饮食
赣州是古城,人文资源较丰富,其主要集中在赣江边,特别是那条漂在赣江上面的浮桥,实在不可多得。此外南市街的尖脚墙是明清时期的建筑,很有特色,慈云塔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值得看看。
赣州的早餐很市民化啊,春条、腌菜米果、碗儿糕都是两,三毛一个。一块钱基本能吃的很饱。
原料都多是米浆磨造的,很营养之余很有新鲜的味儿,让我们这些外乡人馋嘴不而,整天闹着要去再吃
到赣州可以购买以下特产:
崇义毛竹:毛竹株型刚直挺秀,圆通有节,枝叶翠丽,生长快,产量高。用这种毛竹制作的各种农具、日用篾器、篾席、乐器和工艺品深受欢迎。
位于赣州市文清路上的赣州市百货大楼,是赣州购物中心之所在,由此而发展起来的赣州购物闹市区,店铺鳞次栉比,商品琳琅满目。极富当地特色的大部分产品,如沙地板鸭、龙归茶等,在此都可以购到。而其品质与价格,更有所保证。
三.活动与节日
赣州客家文艺形式丰富多采,如采茶戏、东河戏、狮舞、龙舞、宗教酬神舞、南北词、唱词、五句板、古文、山歌、风俗歌、民间小调、民间故事等等,可谓众彩纷呈。但其中最具影响,且系土生土长纯客家风情的是:采茶戏和客家山歌。赣县田村素称“灯彩之乡”。田村花灯源于唐代,盛于宋朝,迄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了,在明代后期逐渐形成三年一届的中秋花灯节,每逢子、午、卯、酉年分的农历八月初一出灯,至十五日晚送灯,月夕(中秋)赏灯。清《赣县志》记载“市井街坊,皆置布衔空,布天幕海,张灯布下,至夜则烛灯莹莹,异彩缤纷,绵延数里不绝„„。邑人争往观之”。
宋代又有诗云:“广寒悬挂冰晶球,照澈山河大地秋,更有巧灯光灿烂,翻疑不夜在山邱。”可见其规模盛况,非同一般。广东的汕头、潮州,福建的漳州、泉州、普田以及浙江、安徽、湖南等省的香客游人,届时长途跋涉,云集于此,热闹空前。
端午节
每年端午节前夕,赣州各处的农贸市场上都有艾草、枫树叶、石菖莆、一扫光等鲜草出售。端午节这一天家家都要用这些鲜草烹水洗澡,据说除了可以健身之外,还可以驱邪。旧时这一天,户户门插菖蒲、艾叶,儿童佩带香包和丝网鸡蛋,当午还在房前屋后洒雄黄粉,然后设筵席合家饮雄黄酒。赣州三面临江,每年端午节,章江、贡江都有龙舟大赛,是时沿河两岸,人们边吃粽子边为龙舟赛呐喊。一千多年来,从未间断。
清明节
旧称“三月节”。宋元以清明出游为“踏青”,故又称“踏青节”。这天家家户户多用三牲(猪、鸡、鱼)、米酒、香烛纸箔进行基祭。乡村还有插柳技劝“三月三草”于门前之习俗。解放后,每逢清明节,各机关、团体、学校还组织青少年前往革命烈士陵园,祭扫烈士陵墓,缅怀烈士功绩;在此前后的一段时间,也有沿袭古时踏青习俗,组织青少年去郊外游览者,渭之“春游”。
欢迎大家来赣州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