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专业老师介绍
纪德尚
导师类别:硕导研究领域:|应用社会学、经济与社会发展问题|职称:教授
男,195204,中共党员,毕业于郑州大学,硕士生导师。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郑州市社会学会会长,郑州究中心主任,国家社科基金、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河南省社科基金通讯评审专家,以及河南省成果评审专家。
科研项目:
1.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增长与社会稳定协调运作研究”(1994-1996)。
2.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高新技术园区社会发展问题研究”(1998-2001)。
3.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现代化关键时期的高新技术园区社会学研究”(2005立项)。
4.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河南省城镇居民生活状况调查”(2001-2003)。
5.主持河南省社科基金项目“振兴河南科技,发展河南经济”(1994-1996)。
6.主持河南省社科基金项目“县级市的发展现状与发展道路研究”(1996-1999)。
7.主持河南省社科基金项目“河南创新人才与创新环境问题研究”(2001-2004)。
8.主持河南省社科基金项目“群体性突发事件与应急机制研究”(2004-2007)。
另参与三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主持多项省市重大课题和横向课题。
论文专著:
1.“对中国社会学本土化进程的再认识”,《河北学刊》,2005年第6期。
2“构建和谐社会与企业的社会责任”,《郑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3.“和谐社会需要高素质社会工作人才”,《光明日报》,2007年6月14日。4.“新时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政《政治学研究》,2007年第3期。
5.“场域论视角下的高新技术园区自主创新路径探析”,《河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先后在国家权威期刊、核心期刊和其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6.《世纪之交中国的经济增长与社会问题发展研究》(1998,陕西人民出版社)。7.《我国高新技术园区社会发展问陕西人民出版社)。
8.《21世纪企业成长与先进企业文化建设研究》(2008,陕西人民出版社)
先后出版学术专著20余部。
获奖情况:
1.“世纪之交中国的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专著),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2年8月
2.“中国高新技术园区社会发展问题研究”(专著),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4年9月)。
3.“思想教育的科学新视角”(专著),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993年11月)。
4.“我国高新区社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获河南省实用社会学科学奖三等奖(2001年9月)。
5.“河南县级市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获河南省实用社会科学奖三等奖(1998年8月)。
6.“世纪之交中国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获河南省实用社会科学二等奖(1997年7月)。
7.“振兴河南科技发展河南经济”,获河南省实用社会科学二等奖(1994年12月)。
8.“高技术及其产业化谋略”(专著),获福建省第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998年8月)。
另获得其他科研奖10余项。
开设课程:
《个案社会工作》《科学社会学》《发展社会学》
《工业社会学》《发展社会学》
张明锁
导师类别:硕导研究领域:|社会工作、社会保障、城乡社会学|职称:教授
教育部社会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学会理事、中国社会科研项目:
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3BSH039):《中国流浪少年儿童预防、救助与回归》,2005年12月结项,得到中央领导出批示,政策建议为民政部采纳,国家社科规划办给予表扬。
2.民政部项目(2008MZBBR026):《社会工作在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领域中的功能与作用》,2009
3.民政部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项目分课题:《郑州市儿童保护体系和网络建设基线调查报告》,2006年12月完成4.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分课题:《中国(郑州)中低收入群体医疗服务需求与创新模式研究》,2009年10月
5.河南省民政厅委托研究项目:《河南省社会福利事业发展报告》,2006年3月完成。
6.国际合作项目:《世界儿童父母协会牡丹计划(对河南脑瘫儿童的康复服务)调查与评估》,2004年11月
7.河南省和谐社区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2006:河南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科文献出版社,2006。
8.河南省社会福利事业现状与发展预测,《2006:河南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科文献出版社,2006。
9.残疾弃婴的预防、救助与保护,《儿童安全与社会责任》,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
10.河南省非盈利组织现状与发展预测(河南省软科学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之一)《2007:河南社会形势分析文献出版社,2007。
11.河南省特殊困境儿童的安全问题及社会责任分析,《2007:河南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科文献出版社,12.河南省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现状与社会需求预测,《2008:河南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科文献出版社
13.河南省民办社会服务机构发展研究(河南省软科学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之二),《2008:河南社会形势分析文献出版社,2005。
14.流浪乞讨人员基线调查与健全救助管理体系,《2009:河南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科文献出版社,200
15.河南省城镇老年人社会保障状况调查与分析,《2009:河南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科文献出版社,200论文专著:
1.为什么流浪——关于郑州市流浪少年儿童的家访调查.青年研究,2002(12).2.流浪儿童的救助与回归.青年研究,2003(3).3.社区服务业与下岗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郑州大学学报,2003(3).4.关于郑州市社区服务业的调查与建议.郑州大学学报,2004(6).5.坚持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专业化和本土化的统一.社会工作,2004(8).6.健全管理体制完善村民自治.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4(6).7.关注弱势群体建设和谐中原.河南日报,2005年1月5日理论版.8.流浪儿童回家的路有多远.社会工作,2005(5).9.郑州模式凸显五大理念.社会福利,2006(4).10.依托社区建立健全基层救助管理体系.郑州大学学报,2006(5).11.实施外展社会工作主动救助流浪儿童.社会工作,2006(12).12.类家庭:流浪儿童救助的社会工作样本.中国社会报,2007年8月9日.13.救助保护流浪少年儿童的郑州模式.中国社会报,2007年10月25日.14.违法流浪儿童的成因与社区干预策略.学习论坛,2007(11).15.义马模式:信访工作融入社会工作价值观.中国社会导刊-社会工作,2008(1).16.郑州:救助保护流浪少年儿童的外展社会工作.中国社会导刊-社会工作,2008(2).17.健全农村家庭养老保障体系.河南日报,2008年5月7日理论版.18.用社会工作方法化解社会冲突.中国社会工作,2009(4).著作与参编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1.小康社会建设中的社会问题研究(合著,第一作者).北京:中华工商出版社,2003.2.社区工作(参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儿童与青少年社会工作(参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获奖情况:
1.参加完成的“流浪儿童救助保护‘郑州模式’”于2007年5月被确认为民政部科学技术成果。
2.论文《中国流浪少年儿童预防、救助与回归》,于2004年11月获得民政部“全国民政理论研究成果”二等奖
3.论文《构建城市社会管理新机制》,于2003年11月获得民政部“全国民政理论研究成果”三等奖。
4.论文《完善救助管理体系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于2008年12月获得民政部“全国民政论坛”三等奖。
5.论文《流浪少年儿童的救助与回归》,于2003年9月获得河南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6.论文《依托社区搭建救助管理新体系》,于2005年10月获得中国社会学会年会论文二等奖
蒋美华
导师类别:无研究领域:|社会性别与社会发展 社会政策与法规 应用社会学|职称:副教授
女,1971.1,中共党员,硕士生导师,博士,1998年12月毕业于南京大学
科研项目:
1.主持200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女性职业变动的研究”,2009年结项,鉴
2.独立承担由韩国由泉奖学文化财团下达并资助的国际交流基金科研项目“当代韩国妇女社会地位论析”,3.参与由顾秀莲主席主持的200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百年中国妇女运动史”,阶段性结项,已出国妇女运动史》一书(中国妇女出版社,2008年10月)。
4.参与由乔志强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近代华北农村结构变迁研究”,1999年结项。
5.主持2008年河南省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河南省新农村建设中新型农民的培育模式研究”,2009年结
6.主持2005年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社会转型时期河南省女性职业变动的研究”,2008年结项
7.主持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社会转型时期女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与可持续发展”,2009年结项
8.主持郑州大学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妇女发展与妇女社会工作”,2004年结项。
9.主持郑州大学引进博士科研启动项目:“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女性”,2001年结项。
10.主持2003年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社会转型期的女性贫困问题及其对策”,调研报告于2004年获河南课题二等奖。
此外,近年来还参与完成省厅级项目7项。
论文:
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19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论文3篇,主要情况如下:
1.社会转型期的妇女社会工作,《妇女研究论丛》,2004年第3期,独著。
2.五四时期女性经济角色的变迁,《妇女研究论丛》,2006年第4期,独著。
3.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女性职业变动的现状审视,《郑州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独著。
4.农村已婚女性贫困状况及脱贫对策——以河南省农村已婚女性为例,《中州学刊》,2007年第1期,独著。
5.暴力侵害妇女问题研究,《中州学刊》,2006年第1期,独著。
6.商业服务业女性员工的职业变动,《河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独著。
7.五四时期女性角色变迁述评,《学术论坛》,2005年第12期,独著。
8.从职业变动看性别差异——基于河南省高校毕业生的调查,《理论探索》2009年第5期,独著。
9.辛亥革命时期女性角色变迁的特点,《山西师大学报》,2006年第4期,独著。
10.倡导企业性别多元化,建构先进性别文化,《企业活力》,2007年第11期,独著。
11.社会建设视野下的妇女社会工作,《理论探索》,2009年第2期,独著。
12.汶川地震:现代化和社会设置视角的审视,《理论月刊》,2009年第5期,独著。
13.社会转型时期房地产置业公司女员工的职业变动研究,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妇女研究》2007年第2期全文转
14.职业变动中的下岗女工,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妇女研究》2007年第3期全文转载,第1作者。
15.试论农民工的向上流动,《晋阳学刊》,2007年第1期,第1作者。
16.中国近代妇女就业初探,《江苏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独著。
17.补史学之缺,成一家之言——评乔志强先生主编的《中国近代社会史》,《晋阳学刊》,1995年第6期,第1作
18.五四时期女性教育角色的变迁,《郑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第1作者。
19.略论辛亥革命时期知识妇女群的解放心态,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1999年第4期全文转载,独著著作:
1.专著:《20世纪中国女性角色变迁》,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出版。
2.合著教材:《妇女社会工作》(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普通高等学校社会工作专业实务系列教材,主编:张李出版社,2008年出版。
3.合著:《20世纪中国妇女运动史》(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成果,主编:顾秀莲),中国妇女出版社,20
4.合著:《和谐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以郑州市实地调查为例的河南特色分析》(主编:郑杭生、杨敏版社,2008年出版。
5.合著:《近代华北农村社会变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主编:乔志强),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
6.合著:《河南残疾人事业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出版。
7.合著:《中国妇女研究年鉴(1996—2000)》(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编),中国妇女出版社,2004年出版。获奖情况:
1.“暴力侵害妇女问题研究”一文于2007年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独著。
2.《20世纪中国女性角色变迁》一书于2009年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独著。
3.“农村已婚女性贫困状况及脱贫对策”一文于2008年获郑州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独著。
4.“社会转型期的女性贫困问题及其对策”调研报告于2004年获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二等奖,主持。
5.“职业变动中的下岗女工”一文于2008年获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第1作者。
6.“用师爱撑起微笑的天空”一文于2008年获河南省教育厅师德主题教育征文比赛二等奖,独著。
7.“社会转型期的妇女社会工作”一文于2004年获郑州市首届妇女发展论坛优秀论文一等奖,独著。
8.2009年获郑州大学2006—2007和2007—2008两学年教学优秀一等奖。
9.2005年被河南省教育厅评为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
10.2008年被评为郑州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
11.2003年被评为郑州大学优秀党员。
12.1998年获南京大学首届韩国由泉奖学金。
13.1998年获南京大学首届“大红鹰”奖学金。
14.1998年被评为南京大学十大优秀研究生标兵。
开设课程:社会性别与社会发展、妇女社会工作、社会政策与法规、中国社会思想史
张艳霞
导师类别:无研究领域:|社会学|职称:讲师
女,1970.2,民革党员,社会学博士,毕业南京大学
科研项目
1996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学研究方法”子课题“毛泽东社
会调查理论与方法研究”;
2006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独生子女问题研究》子课题《独
生子女教育》。
论文专著
《独生子女家庭背景中女孩的性别角色社会化》,《中州学刊》2006年第3期;
《独生子女的职业观念及其影响因素》,《中国青年研究》2008年第8期;
《父母的家庭角色分工与子女的家庭观念》,《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年第1期;
《青少年对性别的自我接纳及其影响因素》,《青少年研究》2009年第1期;
《源之于“洋”植根于“土”——谈毛泽东社会调查理论和方法的形成与发展》,《毛
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年第1期;
《城镇化与“菜篮子”问题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年第4期;
《性别再生产中的传统与变迁》,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
获奖情况
参与“我省大学生人生价值取向现状及走势的调查与分析”,1999年河南省社科联重点调
研课题,获河南省社科联优秀调研成果二等奖;
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医德建设的新思考”,获河南省教育厅2002年度人文社会
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开设课程 社会心理学、城市社会学、西方社会学名著导读
范会芳
导师类别:无研究领域:|农村社会学|职称:讲师
女,1976.8,九三党员,社会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毕业于南开大学
科研项目:
1.主持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06-ZX-176)“郑州市城郊农民市民化问题的实证社会学项;
2.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女性职业变动的研究”(项目编号:04CSH012),结项;
3.主持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土地流转制度下河南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构”(项目编号:2009CS年7月立项
论文专著:
1.“现象学社会学的缘起”,《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独著);
2.“城郊农民市民化:进展、阻碍与出路——以郑州市为例”,《河南工业大学学报》(哲学与社会科学版期;
3.“郑州市城郊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2009年:河南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
4.“论舒茨的音乐社会学思想”,《国外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独著);
5.“舒茨的行动理论及其局限”,《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6期(独著);
6.“衡量和谐社会的几个标准——基于社会学角度的思考”,《青年研究》2008年第6期(独著);
7.“舒茨与帕森斯社会学思想的分歧—两种不同范式的比较”,《郑州大学学报》(哲学与社会科学版),20著);
8.“行动及其理解—舒茨与米德社会学思想的比较”,《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第1期(9.“建设新农村需要新型农民”,《县域经济》,2006年第6期;
10.《舒茨现象学社会学理论建构的逻辑》,20万字,独著,郑州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
开设课程 农村社会学西方社会学理论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社会福利思想史
程建平
导师类别:硕导研究领域:|农村社会问题研究,社会学理论和方法|职称:教授
男,河南修武县人,1964.11生,中共党员,硕士生导师。1988年7月研究生毕业于南开大学社会学专业。河南务理事,郑州社会学会副秘书长。
科研项目:
1.主持2007年河南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2008年结项。
2.主持2005年河南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旅游扶贫开发与农村社区变迁研究”,2007年结项。
3.主持2007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决策研究重点招标课题“河南省2020年比2000年人均GDP翻两番战略对策研项。
4.主持2009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河南省新农村建设模式比较研究”(在研)。
5.主持2004年河南省软科学项目““民营企业参与城市公用事业的方式研究”,2007年结项。
6.主持2007年河南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构建和谐旅游扶贫开发社区研究”(在研)
7.主持2007年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河南新农村建设研究””,2009年结项。
8.主持郑州大学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自然城镇化与行政城镇化对比研究”,2006年结项。
9.主持河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调研项目“旅游扶贫开发中的不和谐问题及对策研究”,2006年结项。此外,近年来还参与完成、国家级、省部级项目5项,厅级项目6项。
论文专著:
近5年来,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12篇。
1.新农村建设的误区分析,《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年第5期,独著,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政治》2007载。
2.完善社会管理体制,妥善处理不同利益群体关系,《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第2期,独著。
3.3.中国和日本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比较分析,《郑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独著。
4.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劳动力转移途径分析,《郑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独著。
5.混合性城市化发展模式初探,《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独著。
6.旅游扶贫开发的两难选择及对策研究,《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独著。
7.中国农村文化转型的路径分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独著。
8.新农村建设须解决四个问题,《领导科学》2008年第10期,独著。
9.农村养老问题及对策,《改革与理论》,2003年第6期,独著。
10.关于社区养老问题的几点思考,《改革与理论》,2003年第6期,独著。
11.我国城市化的新路径---自然城市化,《河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独著。
著作:
1.《新农村建设研究》,中国工商出版社,2008年4月出版,独著。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6月出版,主编。
3.《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社会问题研究》,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8月出版,合著,第二作者。
获奖情况:
1.《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社会问题研究》一书于2007年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同时获得河南省教育学研究成果一等奖,郑州市优秀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
2《.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2006年获河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优秀调研成果特等奖。
3.《自然城市化和行政城市化对比研究》2004年获河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优秀调研成果二等奖。
4.2003被评为郑州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
5.2007年1月年被评为郑州大学优秀硕士论文指导教师。
6.2007年12月年被评为河南省优秀硕士论文指导教师。
7.2008年被评为郑州大学讲课优秀教师。
开设课程:
社会学概论,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外国社会学史课程。
西方社会学理论,社会研究方法,农村社会学课程。
第二篇:专业介绍
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必需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适应建设施工企业、自来水公司、排水公司、工矿企业、宾馆饭店、设计院等从事给水排水工程施工安装、运行管理、工程监理、给水排水设施运行与维护及中小型给水排水工程规划设计等,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二、学制及招生对象
1.学制:3年。
2.招生对象:应届高中毕业生和具有高中文化程度者。
3.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熟练的职业技能,掌握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城市给排水工程技术与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技能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主要课程:工程制图、工程力学、工程测量、水分析技术、水力学、水文学及水文地质、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建筑材料、建筑概论、水微生物学、电工与电子学、计算机辅助设计、水泵与水泵站、给水工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排水工程、给排水工程施工、市政工程概预算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面向城市水务行业、建设部门、市政工程部门、环境管理部门、工矿企业、城市消防部门。主要从事给排水与水环境保护管理、规划设计、技术咨询、设备安装、生产运营、工程施工与管理等工作。
会计(注册会计师方向)专业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和扎实的会计专业基础知识,掌握基本的会计、财务成本管理、审计理论,具有一定的会计、财务成本管理、审计实务操作能力,能在会计师事务所从业或在企业、行政、事业单位从事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内部审计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能取得会计证和会计电算化证。
二、学制及招生对象
1.学制:3年。
2.招生对象:应届高中毕业生和具有高中文化程度者。
1.会计专业(注册会计师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扎实的会计专业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会计、财务成本管理、审计实务操作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基础会计、税法、经济法、财务与会计实务、高级财务会计、财务成本管理、审计、成本会计实务、会计电算化、企业手工帐模拟实习、会计综合模拟实习、会计电算化实习、毕业实习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会计师事务所、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和各类审计机构,从事会计、审计、验资和管理咨询、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内部审计等工作。
第三篇:专业介绍
部分专业主要开设课程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管理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统计学、会计学、财政学、货币银行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学等课程。
工程管理专业:
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工程经济学、工程项目管理、建筑企业经营管理、工程合同管理与索赔、建筑工程风险管理等课程。
工商管理专业:
英语、计算机基础、会计学原理、市场营销学、管理学基础、企业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
会计学专业:
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运筹学、财政学、基础会计学、统计学、经济学、货币银行学、税法、经济法、财务会计学、成本会计、审计学、管理会计、电算化会计、资产评估、WTO规则等课程。
经济学专业:
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会计学、管理学原理、统计原理、人力资源管理、财政与金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学、工业经济学、投资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中国税制、管理信息系统、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经济法、WTO规则等课程。
法学专业:
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法理学、民法学、刑法学、商法学、合同法学、经济法学、知识产权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国际经济法学等课程。
交通运输专业:
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管理学、管理运筹学、运输经济学、车辆制造基础、交通运输设备、交通安全学、车辆构造与理论、交通工程学、交通运输管理学、车辆检测与维修、交通运输企业管理、交通运输法规、城市交通规则等课程。
交通工程专业:
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工程力学、结构力学、道路建筑材料、工程测量、路基路面工程、工程地质、桥梁工程、交通工程学、交通工程系统分析、土力学、交通规划、交通管理与控制、城市道路设计、工程监理、交通工程CAD等课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英语、概率论、计算机应用基础、电路原理、电子技术、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电力拖动与控制、计算机技术、信号与系统、控制理论、单片机原理、机械设计基础、c语言、汇编语言、工程力学等课程。
通信工程专业:
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信号与系统、低频电子线路、通信电子线路、数子逻辑、现代通信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现代交换原理、数字电视等课程。
车辆工程(铁道车辆方向)专业:
英语、高等数学、机械制图、VB程序设计、工程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Auto CAD及应用、机械制造技术、可编程序控制器、控制器件、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车辆工程、车辆制造与检修、车辆制动、车辆电气装置、车辆空调装置、车辆运用与管理等课程。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
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画几及制图、工程测量、建筑力学、水力学、水微生物学、给排水工程施工、水源及取水工程、给排水管道工程、水处理工程、水泵及水泵站、计算机绘图等课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
英语、概率论、计算机应用基础、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电子学、微机原理、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液压传动、测试技术、控制工程基础等课程。
土木工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结构力学、机械原理及工程机械、水力学、无损检测、房屋建筑学、施工技术、工程管理、砼及砌体结构、结构试验,软基处理及基础设计、高层结构、抗震设计、桥梁结构、质量事故分析、道路工程、结构CAD等课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及应用)专业:
英语、概率论、电工电子学、c语言、汇编语言、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接口技术、单片机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系统及维修、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技术等课程。
工程造价专业:
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结构力学、工程测量、土力学、建筑材料、房屋建筑学、结构设计原理、施工技术、施工组织、建筑工程定额及概预算、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安装工程计量及概预算、工程监理等课程。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
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工程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桥梁工程、公路工程管理、公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工程监理、城市道路设计、桥涵水力水文、道路建筑材料、测量学等课程。
建筑工程专业:
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工程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及地基基础、房屋建筑学、钢筋混凝土及砌体结构、钢结构、施工技术与工程概预算等课程。
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
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水力学、水工程施工、水源及取水工程、给排水管道工作、水质工程学、建筑给排水工程等课程。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
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会计学、财政与金融、现代管理学概论、管理信息系
统、计算机实用软件、国民经济统计概论、数据库、信息检索方法、计算机网络、WTO规则等课程。
物流管理专业:
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文化、计算机语言及程序设计、管理学原理、流通经济管理、运筹学、机械基础与机械产品、物流学、会计学、市场营销学、金属产品学、管理信息系统、财务管理、产品学、流通企业管理学、物资验收与检测、WTO规则等课程。
市场营销专业:
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市场营销学、市场理论与政策、市场预测与决策、国际市场营销、营销原理、市场信息系统、市场营销调研、消费者行为分析等课程。
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
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铁道运输经济、运筹学、管理学原理、列车牵引计算、铁路行车组织、铁路货运组织、铁路站场与枢纽、铁路旅客运输、运输安全管理、管理信息系统、联合运输、WTO规则等课程。
铁道机车车辆专业:
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机车控制、电网络与设备的故障诊断、牵引电机、电传动机车牵引技术、电传动机车控制等课程。
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
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语言及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电力系统故障分析、供变电技术、高压电技术、继电保护、接触网、电路原理、电路测试技术等课程。
铁道工程技术专业:
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工程力学、结构力学、铁道工程测量、建筑材料、结构设计原理、铁路施工组织、土力学、工程地质、隧道与线路养护和维修、选线设计、铁路路基、铁路桥梁、铁道隧道等课程。
铁道通信信号专业:
英语、高等数学、模拟、数字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基础,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车站信号自动控制,计算机联锁系统,铁道信号远程控制,编组站自动化等课程。
铁道车辆专业:
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机械制图、工程力学、金属工艺学、电工电子技术、工装设备设计基础、车辆走行装置、车辆制动装置、客车空调装置、客车电气装置、车辆运用与管理等课程。
经济管理专业:
英语、高等数学(经济)、计算机文化基础、经济学、管理学、基础会计、应用统计、产业经济学等课程。
会计电算化专业:
英语、计算机基础、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管理会计、企业财务管理、电算化会计等课程。
第四篇:专业介绍
联众船舶学院专业介绍
一、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
1、(游艇设计与建造方向)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游艇制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高端应用型专门人才。能从事游艇设计、船舶放样、游艇建造、游艇机电设备安装、复合材料成型、生产组织与管理工作。
课程设置:船舶结构与制图、游艇设计与实务、游艇建造施工设计、船艇建造材料与制造工艺、游艇涂装、游艇舾装、船舶CAD/CAM等。
招生对象:招收应往届初高中毕业生,仅招男生,要求身体健康,品貌端正、四肢灵活、无遗传病史,有吃苦耐劳精神。
就业形式:企业委培
2、(管系加工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船舶管系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维修工作岗位需要,从事船舶修造企业的船舶管系方面的工艺员、质量检验员、设备员等工作,并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学生可从事船舶修造过程中管系放样、制作、安装、检验等工作。课程设置:
主干课程:船舶概论、工程制图、船体结构与制图、船舶设备与系统、船舶材料与焊接工艺、船舶管路系统设计与安装、船舶涂装与防腐、船舶动力装置、AutoCAD
实训课程:船体结构制作实训、船舶焊接实训、管系放样实训、AutoCAD实训、岗位实习招生对象:招收应往届初高中毕业生,男女不限,要求身体健康,品貌端正、无遗传病史,有吃苦耐劳精神。
就业形式:订单委培
二、焊接技术及自动化
1、(ABS国际合作班)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学生学习手工电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氩弧焊等焊接形式,100%通过美国ABS船级社焊工认证,取得一类证书,优秀学员安排考取二类、三类证书,同时培养学生学习焊接工艺、焊接检验等项目,毕业后可进入高端企业从事技术管理工作,获得丰厚薪酬,保证就业质量。
招生对象:招收应往届初高中毕业生,男女不限,要求身体健康,品貌端正、无遗传病史,有吃苦耐劳精神。
就业形式:订单委培
2、(钢结构建造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钢结构基本理论知识、能够从事钢结构的设计、制造和安装,能在生产第一线从事钢结构的设计、制造、安装,产品的质量检验与分析等方面的高等技术和应用型人才。
课程设置:
主干课程:工程力学、钢结构施工及工艺、金属材料学、焊接方法与设备、焊接检验、工程制图、AutoCAD、涂装与防腐、专业英语。
实训课程:电工实训、焊接实训、钳工实训、CAD上机实训、岗位实习
招生对象:招收应往届初高中毕业生,男女不限,要求身体健康,品貌端正、无遗传病史,有吃苦耐劳精神。
就业形式:定向培养
3、(船体制造方向)
培养目标:掌握船体结构的识图与建造,从事船舶制造与修理和其他机械加工行业的专业技能人才,在实际工作中能够独当一面,能够协调各种人际关系,具备一定学习能力的直接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本专业学生可以从事船舶修造企业船体修造技术员、船体修造质检员、船体修造管理员、船体修造工艺员、船舶修造计划员、船舶修造调度员、船体施工设计员、船体放样员等岗位。课程设置:
主干课程:船舶概论、船体结构与制图、船舶焊接、船体放样、船体装配、船舶舾装、船舶电气、船舶火工、船用材料及加工工艺、船舶涂装与防腐、船体生产设计、船舶建造安全 实训课程:船体结构实训、船舶焊接实训、船体放样实训、船体CAD、岗位实习
招生对象:招收应往届初高中毕业生,男女不限,要求身体健康,品貌端正、无遗传病史,有吃苦耐劳精神。
就业形式:订单委培
三、电气自动化技术(电气安装方向)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工具、仪器仪表,对电动机、变压器、生产机械及供电设备的电气线路进行安装;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良好的文明生产习惯,达到船厂的要求水平。本专业学生可从事船舶修造过程中的电气系统及设备的安装、调试、检验等工作。
课程设置:
主干课程:船舶概论、工程制图、船体结构与制图、船舶电气工程、船舶电站、船舶通信与导航、船舶设备安全与管理、船舶仪表与自动化、AutoCAD
实训课程:船体结构实训、钳工实训、船舶电气实训、船舶焊接实训、电气CAD、岗位实习招生对象:招收应往届初高中毕业生,男女不限,要求身体健康,品貌端正、无遗传病史,有吃苦耐劳精神。
就业形式:订单委培
四、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游艇维修方向)
培养目标:能从事游艇维修、船舶放样等工作
五、航海技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符合联合国国际海事组织(IMO)及国家海事局制定的船员培训标准,具
备驾驶和管理现代海洋船舶能力的高级技工、水手航海技术人才。毕业后,主要从事海洋船舶驾驶工作,也可从事海上运输管理工作,可向高级职务干部晋级。
课程设置:
主干课程:航海英语、航海学、船舶避碰与值班、船舶操纵、船舶结构与设备、船舶管理、海上货物运输、航海气象学与海洋学、船舶焊接基础、船舶电工基础等。
实训课程:电工实训、焊接实训、岗位实习
招生对象:招收应往届初高中毕业生,仅招男生,要求身体健康、无平足、口吃、色盲(弱),无传染病及慢性病,肝功正常,直系亲属无遗传病史,无不良记录等其他符合海员体检要求。就业形式:联合办学订单培养
六、轮机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符合联合国国际海事组织及国家海事局制定的船员培训标准,具有轮机、电气管理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并能实际操作,管理现代化海洋船舶机电设备的高级技工、水手工程技术人才。毕业后主要从事海洋船舶轮机或船舶机务工作,可向高级职务干部晋级。课程设置:
主干课程:轮机英语、船舶电工、轮机工程基础、机械制图、船舶柴油机、船舶辅机、轮机维护与修理、船舶钳工、船舶焊接、船舶管理。
实训课程:电工实训、焊接实训、钳工实训、岗位实习
招生对象:招收应往届初高中毕业生,仅招男生,要求身体健康、无平足、口吃、色盲(弱),无传染病及慢性病,肝功正常,直系亲属无遗传病史,无不良记录等其他符合海员体检要求。就业形式:联合办学订单培养
七、酒店管理(海洋乘务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海洋乘务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一定外语交流能力、沟通能力以及良好的公关社交能力,外形好、气质佳的综合性海洋乘务专业人才。就业于渤海轮渡、香港大都会、夏龙湾、北海、新加坡丽星邮轮、饭店、酒店、宾馆从事酒店基层管理工
作。
课程设置:海洋服务与管理、国际海洋法、英语口语与听力训练、餐饮管理、国际民俗知识、服务礼仪、形象设计、形体训练等课程
招生对象:应往届初中、高中或以上学历,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年龄16周岁—22周岁,女性身高166CM—175CM;男性身高175CM—178CM。相貌端正,身体健康,无色盲色弱及弱视,面部及手臂无明显疤痕、纹身、胎记等;
就业形式:订单委培
八、会计电算化(银行柜员方向)本专业是与青岛地区院校合作办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金融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能在银行、证券、投资、保险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相关工作的专门人才。
招生对象:招收应往届初高中毕业生,要求身体健康,五官端正,无遗传病史。男生身高168CM以上,女生身高160CM以上。
课程设置: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财政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管理、证券投资学、保险学、商业银行业务管理、中央银行业务、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等。
就业去向:合格毕业生全部安排到银行、证劵、投资、保险等金融工作,或其它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相关工作,就业前景广阔,工作有保障。
就业形式:联合办学、订单培养
九、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方向)(应用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生产设计的专门人才。
招生对象:招收高中毕业生或高考分数达到专科分数线的学生,要求身体健康,五官端正,无遗传病史。男生身高168CM以上,女生身高160CM以上。
就业去向:合格毕业生全部安排到设计部门从事相关工作,就业前景广阔,工作有保障。就业形式:订单培养
学制:高中4年
学费:6800元/年
大
连联众船舶学院招生办
2013年4月1日
第五篇:专业介绍2013
国际商务专业介绍
什么是国际商务专业?
国际商务即国际贸易,简而言之就是与外国人做生意。
该专业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技能?
国际商务专业引导你在全球环境下应用你的商务技能。你会学到怎样与外商进行沟通、谈判、建立业务关系,货物怎样从国内运往国外,货款怎样结算等等。通过学习如果你能熟练运用英语进行沟通、谈判,用电子商务手段处理各类国际商务信息,正确办理国际商务单证、跟单、外销等主要业务,同时能处理报关、报检、货运代理等综合业务,说明你成功的掌握了国际贸易的相关知识,你将成为空中飞人的一份子。
有哪些主要课程?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外贸单证实务、外贸跟单实务、外贸函电、国际商法、国际金融与结算、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报关与报检实务、商务谈判、电子商务概论、经济学基础、现代企业管理、国际市场营销、商务礼仪、英语口语、商务英语等。
有什么专业特色?
该专业以“就业”为导向,实行“双证书”制度。将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认证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专业教学中的课程模块设置以及教学内容改革都直接与相关职业岗位资格证书和技能证书的考核内容相对接,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本专业在校生参加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和技能证书考试的通过率,而且基本能够满足学生就业所要从事的工作岗位的具体技能要求,从而有效提高本专业学生的就业率。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类进出口企业、加工贸易企业、报关报检企业、国际物流企业等从事进出口合同磋商与谈判、合同签订、外贸单证处理、订单跟踪、报关报检、货物运输代理等工作,也可从事内贸工作及相关岗位的其他经济管理工作。就业口径宽,岗位可选择性强。有哪些专业技术证书?
该专业的主要职业资格证书有国际商务单证员资格证书、外销员资格证书、报关员资格证书、报检员资格证书、跟单员资格证书、国际货运代理岗位资格证书等。
你适合国际商务专业吗?
如果你英语口语好,交际能力强,国际商务专业知识对你将如虎添翼,毕业后你会找到一份薪水不错的工作。如果你英语口语不好,只要你肯努力,你可从事单证、跟单、报关报检、货物运输代理等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