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反三违工作总结
反三违工作总结
通报了本次反“三违”活动中的三违人员,分析总结了三违的原因及今后对避免三违的管理办法。
实现安全生产,不仅要受到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的制约,更重要的是受到煤矿职工自身因素的影响。在全国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原因分析中,人的“三违”行为导致的事故占90%以上,所以必须重视提高每一位职工的安全素质,积极探索职工安全心理规律,由针对性的加强煤矿安全管理。通过这次反“三违”活动,我们就三违人员进行了亮相、当面交谈,家属感化等了解了他们的思想认识和心理状态。
我矿从柳林县煤炭局部署反“三违”专项整治活动以后,矿级领导高度重视,迅速行动,严格落实,把反“三违”工作作为当前矿井工作的重中之重,全矿上下掀起了反“三违”的高潮,力争在一段时间的集中治理基础上,使“三违”顽症得到明显遏制,逐步把“三违”控制在较少范围之内。
一、全面深入细致地宣传、学习、贯彻“三违”治理工作部署和指示精神,形成了“三违”治理的浓厚氛围。
接到柳林县煤矿反“三违”专项整治以后,矿立
即在5月10日召开由副矿长和科队长组成的反“三违”专项整治动员大会,并安排各科队全面组织职工学习,在矿内醒目的地方张贴横幅和标语,井口大屏幕全文滚动播放;矿领导在每天调度会上重点传达精神,反复强调反“三违”活动的各项要求;对纪要和文件的传达贯彻落实作出了部署,落实了各级管理人员和部门、单位的责任。近日,矿领导和科队领导下井均对反“三违”工作有明确要求,凡能及时制止三违人员并给予处分的,公司均给予重奖,凡不认真落实反“三违”,不制止也不抓三违的均给予重罚。在下井过程中必须统一了思想,又收集了大量的金点子,为“三违”治理方案的出台和实施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集思广益,认真制订了“三违”治理实施细则。在广泛讨论、领导班子集体研究的基础上,(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制订了《夹河煤矿“三违”治理实施细则》。实施细则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明确了“三违”治理的原则、理念和目标。五个原则:以人为本,依法治理;保障安全,利于生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群防群治,齐抓共管;严明制度,惩治从严。四个理念:违章指挥就是杀人,违章作业就是自杀,发现“三违”不制止就是见死不救;对
“三违”治理宁可失之于严,不可失之于宽,宁可不生产,不能不坚决;积极反“三违”的干部受尊重,消极反“三违”的干部不称职;对“三违”严惩根治是对职工的最大关爱。四个目标:“三违”人员的安全意识有明确提高,杜绝重复违章现象和习惯性“三违”行为;广大职工对“三违”治理的自觉行动有明显进步;“三违”人数有较大幅度下降;安全状况明显好转,不因违章因素造成各类事故,最终实现矿井长治久安。
二是强调了“三违”的预防。提出从科学生产决策、创建可靠安全生产环境、合理组织生产、减少职工延点、提高质量标准化水平、提高安全宣传教育培训效果、提高科学管理水平等方面,建立长效机制,坚持标本兼治,积极预防“三违”。
三是重点突出循序渐进、逐步深入地治理“三违”。1、建立了“三违”制衡机制。形成工区领导、跟班干部、班组长及现场的瓦安员、验收员、工人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体系。赋予验收员独立的验收把关权,现场有权停头停面。赋予瓦安员独立的安全监察权,凡现场安全措施不落实,工程质量低劣有权责令整改。发挥现场工人的监督作用,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工人必须坚决抵制,鼓励职工举报“三违”,设置“三违”举报箱和举报电话。2、实行了区域包干治理,做到横
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矿领导及安监部、生产部负责在全矿范围内抓“三违”。各部门各单位均明确了自己的责任范围,并把走出去队伍管理人员抓“三违”纳入考核。3、层层分解了抓“三违”指标。矿长、党委书记及其它非生产线矿领导每人每月不低于3个,生产线矿领导每人每月不低于6个,有外出创业任务的矿领导按在矿时间累计每10天一个指标考核。其他管理干部抓“三违”工作也都明确指标,严格考核。4、规范了“三违”的追查分析。除严格执行集团公司58号文件要求以外,对因违章造成事故的,由矿长组织,分管领导、安监处长和工会主席及相关单位的职工参加,运用系统追问或刨根法在全矿进行公开追查。未造成事故的一般“三违”在安监部追查,未造成事故的严重“三违”在责任单位追查,发生事故的“三违”在全矿公开追查。5、三违”人员必须过“十关”。即:追查分析关,自我反省关,集中学习关,帮教提高关,参加军训关,现身说法关,行政处罚关,张榜公布关,亲属签字关,建档立卡关。6、严格考核“三违”指标。完成月度反“三违”指标,对其按每人次50元进行嘉奖,每超欠一个指标,对等奖罚200元。每抓一个严重“三违”,对其嘉奖1000元。如单位反“三违”指标未完成,而机关部室在其生产区
域抓到“三违”时,则对未完成指标的单位党政主管加倍处罚。本单位以外人员在井下生产现场抓到“三违”时,当班班长、跟班区长、瓦安员一并参加“三违”座谈分析,并给予“三违”人员同等标准的处罚。
三、领导带头全面查“三违”,认真落实“三违”治理实施细则。近期,每天中夜班均有2~3名矿领导带队下井查“三违”,各部门各单位均按照实施细则的区域划分查“三违”。矿党政主要领导率先垂范、带头下井查“三违”。
第二篇:反三违工作总结
关于集中开展“反对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专项行动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提高我矿安全管理水平,强化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规范现场人员操作行为,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杜绝违章现象,防范生产安全事故。根据晋煤集安函〔2016〕155号文件要求,结合我矿实际,决定从5月至7月底,在全矿范围内集中开展“反对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专项行动,突出查“反三违”规章制度的建立与落实、现场人员的操作行为等,经过两个多月活动的开展,取得明显的成效,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精心组织,明确责任
我矿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为加强“反对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专项行动的落实,我矿于五月份制定下发了《凤凰山矿关于集中开展“反对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专项行动的通知》,认真贯彻落实“反对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专项行动安排部署,明确了指导思想和排查重点,要求各单位针对工作性质,并对照省煤炭厅20项“违章”现象进行认真自查,同时通过各类会议、宣传活动、督促检查等形式,加大“反对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专项行动宣传和监督检查力度。
二、采取有效措施,杜绝违章行为
为使“反对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专项行动取得成效,我矿制定了具体措施,狠抓落实:
(1)完善《“三违”管理考核办法》。为体现违章处罚公平、公正。我矿对现有的《“三违”管理考核办法》进行了重新收集与修订,明确了违章标准,并根据造成后果严重程度进行重新分级,要求检查人员比照标准进行排查,减少违章分析环节,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时让职工真正认识到自身的违章行为。
(2)推行“台阶式”处罚管理。为避免和减少出现区队轮违章和换违章现象的发生。我矿对违章处罚采取“台阶式”管理。根据违章次数分为五个台阶,违章等级对应有台阶数,以一年一个周期,进行全年累加,有效的减少了轮违章行为,大大降低了违章次数。
(3)加大各类小分队活动频次。要求安全小分队每周活动一次,专项检查每月至少一次,动态检查每月至少一次,其各专业小分队根据情况随时进行突查。通过加大活动频次,在职工中间起到震慑作用,从而约束职工按章作业。
(4)加强不同时段人员的排查。在时间上要求各小分队主要针对18点班、夜班人员、下班时段等特殊时段和人员的排查。并要求各队组安排人员进行巡查,做到井下人员排查全覆盖。
(5)加强区队自主管理。要求各正规队组严格执行跟班管理,并加大班中排查力度,定时通过巡查或电话查岗等形式,掌握职工动态;零星作业队组则通过安排专人巡查或定时电话汇报等形式,了解职工现场动态,杜绝违章行为。
(6)提升业务部室抓违章指标数量。通过增加业务部室抓
违章指标数量,来层层传递压力,以达到有效监管的目的。副队级领导严重违章数量由原来的半年一起,变更为一季度一起,技术员指标由原来的一季度一起,变更为一个月一起。
(7)加强区队自抓违章的落实与督查。为避免区队自抓违章出现弄虚作假现象,安全监察部利用地面督查,对区队自抓违章台帐及违章人员进行抽查,通过询问违章人员,确认违章事实与抓违章人员,如若出现与事实不符,对抓违章人员进行严肃处理。
(8)严格违章“帮教”程序。对于严重以上违章,通过过“九关”来实现违章人员的思想转变,目的就是为了让职工红红脸,丢丢人,让职工意识到违章的危害以及给家庭造成的后果,从而转变思想,按章作业,远离违章。
(9)开展“人身伤害”小案例收集活动。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职工安全意识,规范职工操作行为,让职工在生产过程中,吸取事故教训,律人律已,避免磕手碰脚,杜绝零敲碎打事故的发生。
(10)强化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媒体,搞好安全宣传工作,教育引导所属各单位和全体员工增强做好安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
(1)继续加强安全生产宣传力度和标准学习,进一步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
(2)继续完善规章制度、规程措施,通过不断验证、不断推演,杜绝作业过程存在的管理漏洞,降低事故发生率。
(3)继续采取综合检查、专业检查、日常检查等多种方式开展安全大检查,加大违章行为的排查,不断完善和严格落实各项措施和制度,狠抓现场管理,从根本和源头上消除违章行为。
第三篇:反三违工作总结
反三违工作总结
通报了本次反“三违”活动中的三违人员,分析总结了三违的原因及今后对避免三违的管理办法。
实现安全生产,不仅要受到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的制约,更重要的是受到煤矿职工自身因素的影响。在全国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原因分析中,人的“三违”行为导致的事故占90%以上,所以必须重视提高每一位职工的安全素质,积极探索职工安全心理规律,由针对性的加强煤矿安全管理。通过这次反“三违”活动,我们就三违人员进行了亮相、当面交谈,家属感化等了解了他们的思想认识和心理状态。
我单位从矿部署反“三违”专项整治活动以后,单位领导高度重视,迅速行动,严格落实,把反“三违”工作作为当前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公司上下掀起了反“三违”的高潮,力争在一段时间的集中治理基础上,使“三违”顽症得到明显遏制,逐步把“三违”控制在较少范围之内。
一、全面深入细致地宣传、学习、贯彻“三违”治理工作部署和指示精神,形成了“三违”治理的浓厚氛围。
接到矿反“三违”专项整治以后,公司立即在5月10日召开由项目经理和组长的反“三违”专项整治动员大会,并安排各队全面组织职工学习,反复强调反“三违”活动的各项要求;对纪要和文件的传达贯彻落实作出了部署,落实了各级管理人员和部门、单位的责任。近日,公司领导和各组长领导下采场均对反“三违”工作有明确要求,凡能及时制止三违人员并给予处分的,公司均给予重奖,凡不认真落实反“三违”,不制止也不抓三违的均给予重罚。在生产过程中必须统一了思想,又收集了大量的金点子,为“三违”治理方案的出台和实施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集思广益,认真制订了“三违”治理实施细则。
在广泛讨论、领导班子集体研究的基础上,(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实施细则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明确了“三违”治理的原则、理念和目标。五个原则:以人为本,依法治理;保障安全,利于生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群防群治,齐抓共管;严明制度,惩治从严。四个理念:违章指挥就是杀人,违章作业就是自杀,发现“三违”不制止就是见死不救;对“三违”治理宁可失之于严,不可失之于宽,宁可不生产,不能不坚决;积极反“三违”的干部受尊重,消极反“三违”的干部不称职;对“三违”严惩根治是对职工的最大关爱。四个目标:“三违”人员的安全意识有明确提高,杜绝重复违章现象和习惯性“三违”行为;广大职工对“三违”治理的自觉行动有明显进步;“三违”人数有较大幅度下降;安全状况明显好转,不因违章因素造成各类事故。
二是强调了“三违”的预防。提出从科学生产决策、创建可靠安全生产环境、合理组织生产、提高质量标准化水平、提高安全宣传教育培训效果、提高科学管理水平等方面,建立长效机制,坚持标本兼治,积极预防“三违”。
三是重点突出循序渐进、逐步深入地治理“三违”。1、建立了“三违”制衡机制。凡现场安全措施不落实,工程质量低劣有权责令整改。发挥现场工人的监督作用,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工人必须坚决抵制,鼓励职工举报“三违”,设置“三违”举报箱和举报电话。2、实行了区域包干治理,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公司领导及安质部、生产部负责在全公司范围内抓“三违”。各部门各单位均明确了自己的责任范围,并把走出去队伍管理人员抓“三违”纳入考核。3、层层分解了抓“三违”指标。4、三违”人员必须过“十关”。即:追查分析关,自我反省关,集中学习关,帮教提高关,参加军训关,现身说法关,行政处罚关,张榜公布关,亲属签字关,建档立卡关。
5、严格考核“三违”指标。完成月度反“三违”指标,对其按每人次50元进行嘉奖,每超欠一个指标,对等奖罚200元。每抓一个严重“三违”,对其嘉奖1000元。
三、领导带头全面查“三违”,认真落实“三违”治理实施细则。各部门各单位均按照实施细则的区域划分查“三违”。公司领导领导率先垂范、带头下采场查“三违”。
广西华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013年3月1日
广西华南反“三违”工作总结
广西华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013年3月1日
第四篇:如何反三违
如何反三违
1、建立判别标准,查“三违”根源
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90%是由于违章操作等“三违”行为造成的。但是对“三违”现象只是一味的简单处罚中能是光治标,不治本。
解决“三违”,首先要消除产生“三违”的土壤。隐患排查自查阶段,要动员全体职工全面细致地识别本部门、本岗位存在的“三违”现象和行为,组织有关专业人员对这些现象和行为进行分析、评价,提出对策措施,再经过分类、汇总、整理,找到“三违”深层原因:是作业场所环境及设施不具备正常操作的条件,还是由于教育培训不到位或相关规章制度和规程不完善;是存在侥幸心理,或对自己控制危险的能力估计过高,还是由于生理、心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无主观意识的情况下,判断失误、疏忽、遗漏等造成的“三违”等等。有针对性采取措施,分析“三违”根源、提出安全依据、解决不安全问题,有步骤开展反“三违”活动。
2、追究不作为责任,抓层层监管
“三违”现象的屡禁不止,终其原因是部分员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侥幸心理严重,对“违章”行为习以为常,但相关领导尤其是队长、班组长存在漠视违章、不作为甚至违章指挥的现象无形中对违章作业起到了默认、纵容的作用。
各级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要对发现的“三违”现象进行责任倒推,对安全监管不履职、安全管理“不作为”的查处作为监督检查工作的重点,发现一次,教育一次,查处一次,并记录在案。对不能严格执行制度和规程的管理者要加大打击力度,一要处罚、二要撤职。隐患排查过程中要将“三违”行为作为安全隐患和险肇事故来对待,要认真落实“四不放过”--违章原因不查清不放过、相关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职工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未采取有效措施不放过的原则,彻底扭转查而不管、查而不纠的被动局面。
3、完善教育和惩处机制,杜绝“三违”现象
要根据具体的“三违”行为的性质、内容、后果程度等建立“三违”教育和惩处机制,对性质较轻“三违”现象,坚持先尊重后批评、先教育后惩处的人性化监管原则,对屡纠屡犯和部分危险岗位、关键岗位可能或造成重大事故的“三违”现象,要发现一起,严厉查处一起,并通过离岗培训、调离岗位直至解除合同等形式,建立违章高压线,逐步减少和消除“三违”行为。同时,要积极探索有利于解决“三违”行为的办法和措施,通过全员签订安全承诺、举报“三违”奖励机制、设立“三违”曝光台等措施规范作业者的安全行为;对发现重大安全隐患和模范遵章操作的职工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的奖励,培养职工实现自我约束、自我防范目的。
第五篇:反三违
反三违
反三违: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领域名词,就是通过制订政策、加强管理、开展教育等方式来遏制“三违”现象的发生,从而促进企业的生产安全,减少事故。
概念
反三违: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领域名词,就是通过制订政策、加强管理、开展教育等方式来遏制“三违”现象的发生,从而促进企业的生产安全,减少事故。反“三违”是遏制事故的首要措施,也是安全管理人员面临的重大课题,各领域的安全专家在“反三违”方面做了大量的尝试,也形成了一些比较成熟的观点。
10项对策
生产过程中,“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简称为“三违”),是人的不安全行为所导致的各类事故的罪魁祸首。反“三违”是各行各业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是安全生产工作的当务之急,是遏制事故强有力措施之一,也是安全生产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有专家提出,反“三违”应从以下10项内容着手:
舆论宣传为先导
首先要充分发挥舆论工具的作用,广泛开展反“三违”宣传。利用各种宣传工具、方法,大力宣传遵章守纪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违章违纪的危害性。表彰安全生产中遵章守纪的好人好事;谴责那些违章违纪给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造成严重损害的恶劣行为,并结合典型事故案例进行法制宣传,形成视“三违”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局面。通过宣传,使职工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勿忘安全,珍惜生命,自觉遵章守纪。由“要我反'三违'”变成“我要反'三违'”。实现自我约束、自我防范、自觉搞好安全生产的目标。
教育培训为基础
教育培训是安全工作的重头戏。职工的安全意识、技术素质的高低,防范“三违”的自觉程度和应变能力都与其密切相关。安全教育培训要采取多种形式,除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形势任务、安全方针、法律法规、组织纪律、安全知识、工艺规程的教育外,应重点抓好法制教育、主人翁思想教育,特别要注意抓好新干部上岗前、新工人上岗前、工人转换工种(岗位)时的安全规程教育。做到教育培训、考核管理工作制度化、经常化,以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增强防范事故的能力,为反“三违”打下坚实的基础。企业领导是关键
“'三违'除不除,关键在干部”,开展反“三违”要以领导为龙头,从各级领导抓起。一方面,从提高各级领导自身的安全意识、安全素质入手,针对个别领导容易出现的重生产、重效益,忽视安全的不良倾向,进行灌输宣传,使他们真正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自觉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以身作则,做反“三违”的带头人。
另一方面,要求各级领导运用现代管理方法,按照“分级管理、分线负责”的原则,对“三违”实行“四全”(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综合治理,把反“三违”纳入安全生产责任制之中。做到层层抓、层层落实,并与经济责任制挂钩,使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约束作用和经济责任制的激励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反“三违”的强大推动力,充分发挥领导的龙头作用。
安监队伍是主力
安监队伍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主力军,不但是领导的助手和参谋,而且是企业内的“警察和裁判”,为创造企业一方平安的环境起着十分重要的监督和管理作用。各级领导要稳定安监队伍,建设一支责任心强素质高、经验丰富懂技术、作风扎实制度熟、任劳任怨敢管理的安监队伍,树立安全管理的权威,促进企业生产的安全、持续、稳定发展。
企业班组是阵地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既是安全管理的重点,也是反“三违”的主要阵地。要真正使“三违”销声匿迹,抓好对班组的管理无疑是重中之重。
一方面抓好日常安全意识教育。针对“违章不一定出事故”的侥幸心理,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案例分析其危害性,启发职工自觉遵章守纪,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通过自查自纠,自我揭露,同时查纠身边的不安全行为、事故苗子和事故隐患,从“本身无违章”到“身边无事故”。
另一方面抓好岗位培训。让职工掌握作业标准、操作技能、设备故障处理技能、消防知识和规章制度;向先进水平挑战,做到“四比”(比敬业爱岗态度,比职业技术水平,比实际操作能力,比安全作业标准),“三不”(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三种人群是重点(1)班组长。企业生产一线的指挥员,是班组管理的领头羊。班组安全工作的好坏主要取决于这些人。班组长敢于抓“三违”,就能带动一批人,管好一个班。
(2)特种作业人员。他们都在关键岗位,或者从事危险性较大的职业和作业,随时有危及自身和他人安全的可能,是事故多发之源。
(3)青年职工。他们多为新工人,往往安全意识较差,技术素质较低,好奇心、好胜心强。在这个群体中极易发生违章违纪现象。
把上述3种人作为反“三违”的重点,进行重点教育、培训、管理,并分别针对其特点加以引导和采取相应的措施,就可有效控制“三违”行为,降低事故发生率。
现场管理最必要
现场是生产的场所,是职工生产活动与安全活动交织的地方,也是发生“三违”,出现伤亡事故的源地,狠抓现场安全管理尤为重要。
要抓好现场安全管理,安监人员要经常深入现场,在第一线查“三违”疏而不漏,纠违章铁面无私,抓防范举一反三,搞管理新招迭出,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把各类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安全生产顺利进行。
良好习惯要养成
人们在工作、生活中,某些行为、举止或做法,一旦养成习惯就很难改变。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在实际工作中,养成的违章违纪恶习势必酿成事故,后患无穷,严重威胁着安全生产。
要改变这种局面,除了需要对不安全行为乃至成为习惯的主观因素进行认真分析,有针对性地采取矫正措施,克服不良习惯外,还要利用站班会、班组学习来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开展技术问答、技术练兵,提高安全操作技能;严格标准、强调纪律,规范操作行为;实行“末位淘汰制”,促使职工养成遵章守纪、规范操作的良好习惯。
教罚并举是武器
要实现安全生产,不能仅靠思想教育,还须搞好法制教育。运用法律武器和法制手段教罚并举,反“三违”,除隐患,灭事故。企业必须对国家、各级政府和本企业颁布实施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制度进行宣传教育并自觉执行。凡是事故,都要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认真追查分析,根据情节轻重和造成危害的程度对责任人给予帮教处罚。对导致发生伤亡事故的责任者,依据规定,严肃查处,触犯法律的交司法部门处理。要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干部职工一视同仁,实现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
群防群治作保证
在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中,“企业负责,群众监督”是两项同抓并举的任务。“群众监督”是实现“企业负责”搞好安全生产的可靠保证,也是搞好反“三违”工作的可靠保证。要搞好群众监督,就应特别注意发挥各级工会对安全生产的监督作用,不断提高职工代表的安全监督能力,广泛发动职工依法进行监督,开展以“群防、群查、群治”反“三违”的监督检查活动,确保职工的安全和健康
如何开展“反三违”活动
建立判别标准,查“三违”根源
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90%是由于违章操作等“三违”行为造成的。但是对“三违”现象只是一味的简单处罚中能是光治标,不治本。
解决“三违”,首先要消除产生“三违”的土壤。隐患排查自查阶段,要动员全体职工全面细致地识别本部门、本岗位存在的“三违”现象和行为,组织有关专业人员对这些现象和行为进行分析、评价,提出对策措施,再经过分类、汇总、整理,找到“三违”深层原因:是作业场所环境及设施不具备正常操作的条件,还是由于教育培训不到位或相关规章制度和规程不完善;是存在侥幸心理,或对自己控制危险的能力估计过高,还是由于生理、心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无主观意识的情况下,判断失误、疏忽、遗漏等造成的“三违”等等。有针对性采取措施,分析“三违”根源、提出安全依据、解决不安全问题,有步骤开展反“三违”活动
追究不作为责任,抓层层监管
“三违”现象的屡禁不止,终其原因是部分员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侥幸心理严重,对“违章”行为习以为常,但相关领导尤其是工段长、班组长存在漠视违章、不作为甚至违章指挥的现象无形中对违章作业起到了默认、纵容的作用。
各级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要对发现的“三违”现象进行责任倒推,对安全监管不履职、安全管理“不作为”的查处作为监督检查工作的重点,发现一次,教育一次,查处一次,并记录在案。对不能严格执行制度和规程的管理者要加大打击力度,一要处罚、二要撤职。隐患排查过程中要将“三违”行为作为安全隐患和险肇事故来对待,要认真落实“四不放过”--违章原因不查清不放过、相关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职工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未采取有效措施不放过的原则,彻底扭转查而不管、查而不纠的被动局面。
完善教育和惩处机制,杜绝“三违”现象
要根据具体的“三违”行为的性质、内容、后果程度等建立“三违”教育和惩处机制,对性质较轻“三违”现象,坚持先尊重后批评、先教育后惩处的人性化监管原则,对屡纠屡犯和部分危险岗位、关键岗位可能或造成重大事故的“三违”现象,要发现一起,严厉查处一起,并通过离岗培训、调离岗位直至解除合同等形式,建立违章高压线,逐步减少和消除“三违”行为。
同时,要积极探索有利于解决“三违”行为的办法和措施,通过全员签订安全承诺、举报“三违”奖励机制、设立“三违”曝光台等措施规范作业者的安全行为;对发现重大安全隐患和模范遵章操作的职工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的奖励,培养职工实现自我约束、自我防范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