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3种后浇带与伸缩缝5篇

3种后浇带与伸缩缝5篇



第一篇:3种后浇带与伸缩缝

后浇带按其作用可分为3种,为解决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房的沉降差而设置的后浇施工带称为沉降后浇带。为防止混凝土凝结收缩开裂而设置的后浇施工带称为收缩后浇带。为防止混凝土因温度变化拉裂而设置的后浇施工带称为温度后浇带。设计采用何种类型的后浇带必须根据工程类型、工程部位、现场施工情况和结构受力情况而具体确定。后浇带的钢筋断开或贯通,在于后浇带缝的类型。对沉降后浇带而言,钢筋贯通为好;对收缩后浇带而言,钢筋断开为好;梁板结构的板筋断开,梁筋贯通,如果钢筋不断开,钢筋附近的混凝土收缩将受到约束,产生拉力导致开裂,从而降低结构抵抗温度变化的能力。至于施工,两者应该没什么太大差别,根据工程具体条件,保留一定时间(保留时间一般保留到结构封顶后,用不少于40天),在此期间早期温差及30%以上的收缩已完成,再用比厚结构提高一级的混凝土填筑密实后成为连续、整体、无伸缩缝的结构。伸缩后浇带一半我们要求的都是60天以后,沉降的大家都说了,是结构封顶就可以!两者的功能不一样,一个是为了消除砼的收缩产生的应力,沉降缝主要是防止结构沉降(一般是结构高度或者荷载不一样,他与结构的长短没有关系,伸缩缝与结构的长度有关系)而设置的。伸缩后浇带的填补时间主要是以砼体积完成大部分(一般在70%左右)的收缩为限的。一般在留设后7周后可以填补。沉降后浇带的填补时间一般在主体完成后根据沉降观测资料(沉降必须达到稳定并满足规范要求)进行填补。两者设置的目的和其的作用完全不同,只是采用了后浇带这种施工形式。伸缩后浇带只是用来解决砼自身干燥收缩引起体积变化而产生裂缝,不能解决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体积变化。所以伸缩后浇带不能代替伸缩缝。这一点请大家注意。

建筑伸缩缝也称为伸缩缝,是指为防止建筑物构件由于气候温度变化(热胀、冷缩),使结构产生裂缝或破坏而沿建筑物或者构筑物施工缝方向的适当部位设置的一条构造缝。伸缩缝是将基础以上的建筑构件如墙体、楼板、屋顶(木屋顶除外)等分成两个独立部分,使建筑物或构筑物沿长方向可做水平伸缩。

第二篇:加强带与后浇带的比较

随着钢筋混凝土超长结构不设缝技术的应用推广,伸缩后浇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一般伸缩后浇带需在设置伸缩后浇带层主体施工完成2个月以后再二次施工,故在有些地下水位较浅的地区,由于设计单位没有考虑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在设计中基础位置留置了伸缩后浇带。但是在这些地下水位较浅的地区工程中基础位置留置伸缩后浇带会给工程进度与成本(降水、钢筋除锈、伸缩后浇带内杂物的清理等原因)带来不必要的损失。而加强带由于利用膨胀混凝土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产生适当膨胀补偿了混凝土的收缩,从而代替伸缩后浇带,同主体一起施工。进而加快了施工进度、节约了施工成本。

1、伸缩后浇带与膨胀加强带的比较 1.1 伸缩后浇带

伸缩后浇带是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克服由于温度收缩而可能产生的有害伸缩一种临时施工缝。(“缝”很宽,故称为“带”)。伸缩后浇带的设置将混凝土在浇筑前期由于水泥水化热升温膨胀后,在降温过程中产生的拉应力予以消散,故在工程中应用较多。但其本身也存在一些缺点。

1)留于基础底部结构的伸缩后浇带,一般基础完成2个月以后再二次施工,在这段时间内, 地下水位较浅的地区的降水将不能停止,伸缩后浇带中将不可避免地落进各种各样的垃圾杂物,由于底部结构钢筋较粗较密,使得清理工作非常艰难。2)伸缩后浇带贯穿整个地下、地上结构,所到之处遇梁断梁,遇板断板,给施工带来很多不便,影响施工进度。

3)在伸缩后浇带灌充混凝土前,需将两侧混凝土凿毛,施工非常困难,而有些结构混凝土与伸缩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时间间隔时间较长,新老混凝土的粘结强度很难保证,又由于浇筑时间差,造成这些结构的混凝土的干缩大部分已于伸缩后浇带灌充前完成。因此,伸缩后浇带混凝土的干缩极易在新老混凝土的连接处产生裂缝。

1.2 膨胀加强带

膨胀加强带是一种采用比浇筑混凝土高一等级的膨胀混凝土,设置在建筑物混凝土收缩应力发生的最大部位,来补偿混凝土的收缩,提高连续浇筑混凝土的强度及抗裂、防渗性能的超长混凝土整体浇筑技术。与伸缩后浇带相比有以下优点。1)采用膨胀加强带,混凝土可以连续浇筑施工,而且省去后浇带的清理及钢筋加固连接工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成本、缩短工期。

2)膨胀加强带实现结构自防水,取消外防水措施,不仅经济,而且没有后滞带可能填缝不好留下的渗漏隐患。用膨胀加强带替代伸缩后浇带的原理

基本原理是抗放结合,以抗为主,以较大膨胀应力补偿温差收缩应力集中的地方。大家知道,膨胀混凝土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产生适当膨胀,在钢筋和邻位的约束下,在混凝土中建立起一定的自应力(约0.2MPa~0.7MPa),其自应力值按下式计算:

σc=ρEs·εP σc——混凝土自应力(MPa); ρ——截面的配筋率(%);

Es——钢筋的弹性模量(MPa); εP——钢筋的限制膨胀率(%)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在配筋率和钢筋弹性模量确定的情况下,膨胀混凝土自应力与膨胀率成正比。这样膨胀加强带部位的自应力增大,对温度收缩应力补偿能力增大,防止超长结构开裂,其原理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从图1中可以看出,超长混凝土结构使用普通混凝土的温度收缩应力曲线为ABCDE,其应力从两边向中间增长至B、D两点时,σ>ftk(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混凝土开始开裂,释放能量;仅采用小掺量膨胀混凝土进行补偿的超长混凝土结构,能够抵消部分温度收缩应力,其温度收缩应力曲线为FGHNJ,应力从两边向中间随结构长度的延伸而增长,达到G、N两点时,σ≥ftk,开始产生开裂,掺膨胀剂的混凝土达到开裂时的结构长度较普通混凝土延长,到达膨胀加强带部位(K、M)时,由于加强带部位储存较大自由应力(或膨胀力)对其进行补偿,使其应力降低,随后随长度增加重新增长,但最终结构中部最大应力值小于混凝土的抗拉标准强度标准值,即σ≤ftk,保证超长混凝土结构不开裂,这就是膨胀加强带的主要作用。

2、膨胀加强带的设置 2.1 膨胀加强带的截面尺寸与混凝土要求

膨胀加强带宽度一般为2000~3000mm,厚度同所在位置的基础厚度。膨胀加强带混凝土一般为提高一级标号的大膨胀混凝土[掺水泥用量14%~15%的UEA膨胀剂,膨胀率为(4~6)× ],并且最好每m3混凝土掺0.6~0.9Kg杜拉纤维。膨胀加强带两侧的采用小膨胀混凝土[掺水泥用量10%~12%的UEA膨胀剂,膨胀率为(2~3)× ]。

2.2 膨胀加强带在施工中的具体做法

膨胀加强带的具体做法,即在加强带两侧设置一层孔径5mm×5mm的钢丝网,并200mm~300mm设一根竖向φ16mm的钢筋予以加固,其上下均应留出不小于2.5cm混凝土保护层,钢丝与钢丝网、上下水平钢筋及竖向加固筋必须绑扎或焊接牢固,不得松动,以免浇筑混凝土时被冲开,引起两种混凝土混合,影响加强带的效果。

3、在工程中的应用实例

商丘市某小区工程,地下一层为车库,地上为两个十八层单体建筑。地下车库底板东西长为133m,南北宽西面49m、东面63m,主楼筏板1100mm、周围裙楼柱下独立基础中间由300mm抗水板连接。混凝土强度为C30,抗渗等级P6,采用商品混凝土。底板及混凝土墙防水采用4mm厚SBS改性沥青卷材外防水。地下室底板设计中有南北走向伸缩后浇带4条(待地下室底板施工完成2个月以后,再用强度为C35、抗渗等级P6的微膨胀混凝土浇筑)。由于工程所在地水位为相对标高﹣1.500m,而基础底板底标高为﹣6.000m。在施工中采用轻型井点降水。施工单位考虑到基础完成后也不能停止降水以及伸缩后浇带中将不可避免地落进各种各样的垃圾杂物,由于底部结构钢筋较粗较密,使得清理工作非常艰难。另外,伸缩后浇带钢筋长期的裸露容易产生锈蚀,后期的除锈也将耗费很多人力等问题,会给工程进度与成本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施工单位根据膨胀加强带代替伸缩后浇带的原理和工程的具体情况拿出了具体的施工方案,建议设计单位把伸缩后浇带改为了膨胀加强带。即加快了施工的进度,又节约了施工成本,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结语

根据具体的情况,恰当利用膨胀加强带代替伸缩后浇带技术,会在施工中取得加快施工的进度、节约了施工成本的良好的效果。但应注意,采用膨胀加强带取代部分施工后浇带时,膨胀加强带的位置应设置在结构温度应力集中部位,并应制定严格的技术保障措施,保证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和微膨胀剂的配合比准确;且膨胀加强带代替伸缩后浇作为新技术,应用的不是很多,还缺少相应的规程和技术资料,施工质量不太容易确定,风险相对较高。

第三篇:后浇带施工合同

后浇带模板安拆工程施工合同

甲方:

乙方:身份证号码:

甲方将紫东嘉园住宅小区一标段工程地下室后浇带模板安拆工程发包给乙方施工,依据国家合同法和有关建筑工程法规规定的原则,结合本工程的具体情况,本着团结协作、分工负责、紧密配合、坚持以施工程序办事,加强经济管理、保证安全、确保工程质量的原则。经双方协商达成以下协议。

一、工程名称:

二、工程施工项目: 地下室后浇带模板安拆工程

三、付款方式及承包施工内容:

1、地下室顶板后浇带模板的制作、安装、拆除与清理工作,综合单价按展开面积40元/m2计算,工程量以图纸尺寸为准。

2、全部工程结束后(包括清理工作)工程款一次性结清,中间不支付工程款,如乙方中途退场,工程量结算至已完工程的70%,剩下的30%作为违约扣款处理。

3、施工机具及劳动力:施工所需的施工机具、辅材、工具和劳动力配备均由乙方负责。

4、模板拆除后所有材料清理至甲方指定的地点堆放。

四、施工要求

1、乙方准确地向甲方提出材料计划。

乙方施工人员进入施工区域,必须服从甲方的领导,必须按甲方提出的质量、安全和进度要求组织施工。

3、严格按图纸机规范要求施工,乙方建立自检制度,严格把好质量关,质量标准达到合格。如果因施工人员施工不当造成的质量问题,乙方承担一切责任,并赔偿因返工造成的材料损失。

五、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签字后生效,款付清之日终止,合同未尽事宜,甲乙双方协商解决。

发包方(甲方)签字:承包方(乙方)签字:

身份证号码:

签定日期:年月日签定日期:年月日

2、

第四篇:后浇带专项整改措施

鑫阳金园

1# 楼 首 层 后 浇 带 露 筋 专 项 整 改 措 施

编制人: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

针对1#首层后浇带顶板底部露筋质量缺陷:处理原则是安全、经济、快捷、方便,并应尽量采取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如果使用聚合物砂浆在混凝土表面进行修补加固最能体现加固工程所要求的短、平、快、省的特点。为了提高混凝土建筑物的耐久性、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聚合物砂浆是一种理想的修补材料,它是普通砂浆与聚合物乳胶复合而成的。由于聚合物乳胶本身的特性使用这种乳胶配制成的聚合物水泥砂浆抗拉强度、抗剪强度都大幅提高。同时由于聚合物胶乳表面张力较低易于对物体表面进行浸润,所以粘结性很好,能有效与物体表面形成整体,使构件具有柔软性、粘结性及防裂性效果。

一,聚合物砂浆施工及质量控制

采用聚合物砂浆进行修补加固处理时,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工程特点及施工进度合理组织施工。

施工流程:旧混凝土凿毛→除锈→涂刷钢筋防锈剂→用清水冲泡饱和→基面涂刷界面剂→抹聚合物砂浆→养护。1.基层处理

为确保聚合物砂浆与基底混凝土具有良好的粘结,一般用钢丝刷或喷砂方法清除表面浮层物。如基面松动严重应采用人工凿毛方法,凿掉破损的混凝土,使基底露出坚硬、牢固的混凝土面,凿毛必须彻底全面,但也不宜深度过大,以免破坏了未碳化损破的混凝土,如果钢筋锈蚀外露,还应对钢筋表面进行除锈,并涂刷钢筋防锈剂。2.饱和

对凿除的混凝土表面,采用高压水枪将碎屑、灰尘冲洗干净,并连续、均匀地喷晒,使表面层混凝土达到饱和状态,且表面无明水。3.施工

1、界面剂的涂刷:抹砂浆之前,在工作基面上涂刷聚合物界面改性剂,涂刷时应均匀,不得有漏涂、流淌。

2、砂浆抹面施工:待界面剂用手摸感到似粘非粘时,应立即抹砂浆,可采用机械喷涂或人工压抹,操作速度要快,且朝一个方向,一次用力抹平,避免反复抹。

3、如修补厚度超过30mm,应分层施工。层与层之间应时隔4h,对于破坏较深的部位,可采用聚合物混凝土进行修补,养护3~5d后,再抹聚合物砂浆。

4、养护:对于用聚合物砂浆抹面后,应及时采用人工晒水并用塑料布覆盖养护,避免砂浆产生干缩裂缝。

二、施工注意事项

1、清理基层,凿除破损、松动混凝土,钢刷除锈,使外露钢筋表面无锈蚀且混凝土表面粗糙。

2、抹砂浆前2h用水冲洗待修补部位使混凝土表面处于饱和状态,但表面不能有明水。

3、人工修补时,无论采用机械喷涂还是人工抹砂浆,应朝一个方向使用抹刀,并且尽量一次抹完。

第五篇:温度后浇带总结

后浇带的设置条件:当筏形与箱形基础的长度超过 40m,不设置永久性的沉降缝和温度收缩缝时。

温度后浇带的封闭:后浇带馄凝土浇筑时的环境温度宜低于两侧混凝土浇筑时的环境温度。后浇带应在其两侧混凝土龄期达到42d 后再施工。后浇带应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其抗渗和抗压强度等级不应低于两侧混凝土。后浇带混凝土施工前,后浇带部位和外贴式止水带应防止落入杂物和损伤外贴止水带。后浇带混凝土应一次浇筑,不得留设施工缝;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8d。后浇带两侧的接缝处理: 垂直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清理干净,再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或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并应及时浇筑混凝土。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构造规定

8.1.3近年许多工程实践表明:采取有效的综合措施,伸缩缝间距可以适当增大。总结成功的工程经验,在本条中增加了有关的措施及应注意的问题。施工阶段采取的措施对于早期防裂最为有效。本次修订增加了采用低收缩混凝土;加强浇筑后的养护;采用跳仓法、后浇带、控制缝等施工措施。后浇带是避免施工期收缩裂缝的有效措施,但间隔期及具体做法不确定性很大,难以统一规定时间,由施工、设计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应该注意的是:设置后浇带可适当增大伸缩缝间距,但不能代替伸缩缝。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5.2.12 掺膨胀剂的补偿收缩混凝土,大多用于控制有害裂缝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以往绝大多数设计图纸只写混凝土掺入膨胀剂、强度等级和抗渗等级,而对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没有提出具体要求,造成膨胀剂少掺或误掺,起不到补偿收缩的作用,从而出现有害裂缝。施工单位或混凝土搅拌站,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膨胀剂的最佳掺量,在满足混凝土强度和抗渗要求的同时,达到补偿收缩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控制结构出现裂缝的效果。

5.2.13 后浇带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可以避免出现新的收缩裂缝造成工程渗漏水的隐患,如果后浇带施工留设施工缝,就会大大降低后浇带的抗渗性,因此强调后浇带混凝土应一次浇筑。

混凝土养护时间对混凝土的抗渗性尤为重要,混凝土早期脱水或养护过程中缺少必要的水分和温度,则抗渗性将大幅度降低甚至完全消失,其影响远较强度敏感。因此,当混凝土进入终凝以后即应开始浇水养护,使混凝土外露表面始终保持湿润状态。后浇带混凝土必须充分湿润地养护6周,以避免后浇带混凝土的收缩,使混凝土接缝更严密。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

后浇带按其作用可分为3种,为解决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房的沉降差而设置的后浇施工带称为沉降后浇带。为防止混凝土凝结收缩开裂而设置的后浇施工带称为收缩后浇带。为防止混凝土因温度变化拉裂而设置的后浇施工带称为温度后浇带。沉降后浇带为了解决相连建筑物因高度等原因造成沉降量不同而设置。伸缩后浇带与建筑物长度有关系,解决施工中混凝土收缩等问题而设置尺寸太长的构件如板、墙,在混凝土拌合物硬化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总收缩变形,(特别是商品混凝土,塌落度又大,粉煤灰掺得多),常常致构件开裂。为了预防这种现象,用“后浇带”来减少长度、并让混凝土先收缩,硬化收缩约40天左右大致完成后,再浇补上。这段时间长短,不好规定,各设计图纸各异。

“后浇带”也是施工缝,利用这施工缝对适应沉降差,有一定作用。至于说“后浇带”能起到预防温度伸缩而可代替伸缩缝,纯属无稽之谈!温度伸缩变化要经历50年以上的随着气温冷热循环,直到建筑物寿命消亡才休止,“后浇带”只经历几十天就不存在了,放在那里几十天就能使混凝土构件永不伸缩吗?荒谬至极!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8/1418175.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