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科技实践活动方案-中学生吸烟现状调查(模版)

科技实践活动方案-中学生吸烟现状调查(模版)



第一篇:科技实践活动方案-中学生吸烟现状调查(模版)

科技实践活动方案——

中学生吸烟现状调查

一、主题的确定:

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部分孩子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不顾学校中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把老师的教导当作耳边风,慢慢养成了吸烟的恶习。许多家长也抱怨这种不良习惯极大地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针对此种情况,我们在2014年1月组织学生开展以“中学生吸烟现状调查”为主题的科技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健康观,并了解吸烟与自身健康成长的关系。

二、对象规模时间地点:

1、对象:学校初一至初三年级1-6班学生

2、规模:学生共计980 人全部参加活动,占学校总人数的45%。

3、时间:2014年1月6日——3月6日,活动具体时间为综合实践活动课时间及上学、放学的课余时间。

4、地点:学校教室、寝室、侧所等场所,学校周边及居委社区。

三、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了解学生吸烟现状以及吸烟对学生健康成长的影响,以此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自我保健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

2、在活动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健康、环保意识教育、安全教育,并从中体验自我成长与社会的关系。

3、引导同学们用科学知识、科学的方法学会探究,培养同学们的科学探究精神。

4、使学生学会从实际出发,通过认真踏实的探究,实事求是地获得结论的科学态度。

四、活动内容及过程:

第一周:活动准备

1、各小组聘请科技辅导员、团委老师、班主任、家长等有关人员做小组指导教师。

2、进行问卷调查:你吸过烟吗?吸烟是否成瘾?填写调查表。

3、讨论目前吸烟存在的状况。

4、小组成员提出对吸烟感兴趣的问题,指导教师帮助小组形成具有一定科技探究性的小问题、小课题。

第二周:指定小组活动方案

1、小组合作商讨活动方案。

2、小组根据活动要求,以及组内成员的特长进行分工。

3、制作活动记录表、统计表。

4、根据分工准备照相机活动工具。

第三周:展开科技实践活动

搜集组:

1、根据问卷表统计出学生吸烟情况。

2、搜集资料:认识香烟中所含的物质,并搜集其对身体有哪些不利影响的资料。

调查组:

1、吸烟的习惯与健康的关系。

2、我校学生在学校周边出售香烟的情况是怎样的?特别是出售散烟的情况怎么样?

3、学生是否有在家庭生活中购买香烟吸的情况?

4、学生家中的其他成员是否有吸烟的情况?

采访组:

1、对医院呼吸科医生进行采访,了解吸烟与健康的关系。

2、请校医举行专题讲座,了解吸烟对身体伤害的相关知识。展示组:

1、组织各小组成员代表召开交流会,交流各自活动成果,并以主题班会形式在各班开展宣传展示活动。

2、根据活动成果制作宣传单,在学校、家庭、社区进行宣传。第四周:书写活动报告,展示活动资料。

1、书写活动报告。

2、对活动进行总结,向老师和同学们汇报活动情况。

五、活动成果简介:

1、各活动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科技实践活动,形成具有一定科学价值、教育意义、借鉴意义的活动报告。

2、活动建议在老师的指导下发送到相关单位、部门,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3、活动成果在学校、社区进行宣传,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吸烟的危害起到了一定的指引作用。

第二篇:中学生科技实践活动报告

“对芭蕉乡茶叶产业对芭蕉农民收入影响的现状调查研究”科技实践活动

一、前言

一、研究目的

芭蕉的茶叶产业对芭蕉农民的经济收入起到了根本性的改变,自从20世纪末期芭蕉农业产业由传统的种植业(种植玉米、红薯、马铃薯等)改变成以茶叶产业为主的经济产业,茶叶产业的建立,既能使农民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又能使芭蕉的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都得到很大的改善。为此,我们选此实践活动进行调查研究。

二、研究内容

深入芭蕉茶园,通过实地考察,调查,走访,了解茶叶给芭蕉农民带来的生活改善。

三、研究方法

此次调查活动我们主要采取以下四种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通过报刊、网络等收集资料,查找相关茶叶种类和价格及销售地的信息。

(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内容设计问卷并发放,了解每个家庭每年茶叶的总收入。

(三)现场调查:对调查对象进行实地调查取证。

(四)座谈访问:和当地农民进行座谈,走进茶农进行访问。

四、活动过程

芭蕉茶叶在芭蕉乡镇已经兴起了差不多二十年,对芭蕉农民的经济收入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大多数的家庭都把房屋改造一新,家中都装上了太阳能热水器,也能够让他们的子女获得较好的学校教育家人的身体有三病两痛,也能到相应的医院进行救治,还有很多家庭近两年也都买上了各种需要的车子,可以说芭蕉的农民算得上过上了吃、穿、住、行都无忧的小康生活,这些所有的改善无不与芭蕉的经济作物茶叶的收入有很大的关系。

虽然芭蕉的经济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大部分家庭得到了茶叶收入带来的福利,但也有不少家庭任然因为各种原因处于贫困状态,我们通过这次调查的目的,是希望更多的家庭改变他们的现状。

第一阶段:

为了这次实践活动行之有效地实施,我们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1、查阅资料,了解什么是茶叶产业,茶叶产业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请教芭蕉乡农业站技术人员,了解芭蕉茶叶,芭蕉茶叶的现状及对当地人的生活、经济带来的影响。

3、以“了解芭蕉茶叶”为主题,组织学生开展宣传活动、办手抄报等实践活动。

通过以上方式,首先让学生弄清楚什么是茶叶产业、茶叶产业的现状等,为调查、走访活动奠定基础。

第二阶段:

组织学生实地走访调查

1、走访调查组设制调查问卷,让活动有的放矢,并对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2、实地观察(通过观察、摄影、笔录等方式,让我们了解芭蕉茶叶的特点,从而达到我们能更多地接触大自然,激发我们探究的兴趣,让我们去体验、欣赏、学习、探究、实践,了解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养成对自然负责任的态度和行为习惯。)3、调查走访,茶叶产业对芭蕉经济的影响,茶叶产业在芭蕉侗族乡的现状及对当地人的生活、生产观念带来的影响。(与当地农民交流,深入了解芭蕉茶叶的现状的经济收入状况)。

4、亲自体验(我们与当地农民一起种植、采摘、观看,感受茶叶产业)。

我们在调查、了解、体验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对茶叶产业的了解和保护,彼此学习,全面提高学生对采茶的重要性及采茶的意义。(1)、认识茶叶产业,了解茶叶产业对当地经济、生产、环境、人们的生活的影响。

(2)、为了让我们能更多地接触大自然,激发我们探究的兴趣,让我们去体验、欣赏、学习、探究、实践,了解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养成对自然负责任的态度和行为习惯,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

第三阶段:

整理资料,感悟收获体验

1、整理问卷和调查资料,深入芭蕉侗族乡,了解茶叶产业的现状及对当地人的生活、经济带来的影响。

2、组织起来谈心得体会(从交流中获取知识,提升认识水平)。3、通过多种形式感悟收获体验、倡导更多的人了解茶叶产业。更多的学生参与到采茶的活动中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五、我们的收获

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的开展,颇丰的收获让我们惊喜连连。

(一)、我们学到的茶叶的相关知识

1、茶叶分可以分为

以色泽(或制作工艺)分类:①绿茶,是不发酵的茶,如龙井茶,碧螺春等;②青茶,是半发酵的茶,如武夷岩茶、铁观音,文山包种茶、冻顶乌龙茶;③黄茶,是微发酵的茶,如君山银针;④白茶,是轻度发酵的茶,如白牡丹,白毫银针,安吉白茶;⑤红茶,是全发酵的茶,如祁门经茶、荔枝红茶、正山小种;⑥黑茶,是后发酵的茶,如六堡茶,普洱茶。

2、以季节分:

(1)春茶:是指当年3月下旬到5月中旬之前采制的茶叶。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分,再加上茶树经过了半年冬季的养息,使得春季茶芽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特别是氨基酸。不使春茶滋味鲜活且香气宜人,富有保健作用。

(2)夏茶:是指6月初采制的茶叶夏季天气炎热,茶树新的梢芽生

长迅速,使得能溶解茶汤的水浸出物含量相对减少,特别是氨基酸等的减少使得茶汤滋味、香气不如春茶强烈,由于带苦涩味的花青素、咖啡因、茶多酚含量比春茶多,不但使紫色芽叶增加色泽不一,而且滋味较为苦涩。

(3)秋茶:就是8月中旬以后采制的茶叶。秋季气候条件介于春夏之间,茶树经春夏二季生长、新梢芽内含物质相对减少,叶片大小不一,叶底发脆,叶色发黄,滋味和香气显得比较平和。

(4)冬茶:大约在10月下旬开始采制。冬茶是在秋茶采完后,气候逐渐转冷后生长的。因冬茶新梢芽生长缓慢,内含物逐渐增加,所以滋味醇厚,香气浓烈。

3、按其生长环境来分:

(1)平地茶:茶芽叶较小,叶底坚薄,叶张平展,叶色黄绿欠光润。加工后的茶叶条索较细瘦,骨身轻,香气低,滋味淡。

(2)高山茶:由于环境适合茶树喜温、喜湿、耐阴的习性,故有出好茶的说法。随着海拔高度的不同,造成了高山环境的独特特点,从气温、降雨量、湿度、土壤到山上生长的树木,这些环境对茶树以及茶芽的生长都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高山茶与平地茶相比,高山茶芽叶肥硕,颜色绿、茸毛多。加工后的茶叶,条索紧结、肥硕。白毫显露,香气浓且耐冲泡。

总的来说,芭蕉的茶叶主要是绿茶中的龙井、恩施玉露、炒青品种,而采茶的季节也涵盖了春、夏、秋三个季节,这些茶叶的环境也是包括了平地和高山茶也都有。

(二)、芭蕉茶叶产业对芭蕉农民经济作物的影响。

1、是大力推进茶叶规模化。利用芭蕉地理气候和土壤条件,依托逐步成熟的销售渠道,芭蕉的农民越来越多的认识到了茶叶带来的经济利益,故现在芭蕉农民基本已经将所有的田地改种茶叶,茶叶早已经是芭蕉农民的支柱产业,并且在芭蕉已经是所有农民的全部经济收入,茶叶规模化的发展,将进一步推进芭蕉人民的所有经济状况。

2、是大力推进茶叶生产标准化。全面推行安全、高效、优质的茶叶标准化生产,通过“一户茶叶个体,一套采摘系统,一个加工模式,一个高规格的品牌”的模式,着力提高芭蕉农民有茶的没人采、有人采的没有茶;采得多的时候没有好价格,有好价格的时候采不出来等等,农民的经济就会大大受到损失。

3、是大力推进茶叶品牌化。加大农产品品牌的培育力度,不断增强茶叶市场竞争力。芭蕉的“恩施玉露”茶叶品牌已经在全国有一定的知名度,但需进一步严格要求生产工艺,继续推广到全国更多的地方,还需要更进一步研发更多更好的茶叶品牌,扩大茶叶的销售渠道。

4、是大力推进“茶叶---旅游”一体化。芭蕉的茶叶已经初具规模,芭蕉又有枫香坡、林博园和戽口三大旅游景点,现在把芭蕉的茶叶和旅游业连成一体,更进一步推动芭蕉人民的经济收入。

六、存在的问题

(一)、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得知现在芭蕉农民家庭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家里的茶叶面积广,但是采茶的人手不够,希望能够有一种快捷的采茶的方式帮助农民把所有的茶叶都能够采摘下来,从

而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

(二)、面对茶叶本身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大多数家里的茶叶都有严重的病虫害,需要找到一种又环保又能减少茶叶病虫害的方法,也能够提高农民茶叶的收入。

第三篇:中学生吸烟预防方案

中学生吸烟预防方案——曙光中学

1、项目简介:这是一份关于中学生吸烟行为预防的方案,该项目旨在减少或预防本校学生的吸烟行为,从而便于学校更好的开展学生的各项教学活动。

2、论证情况:近期有很多学生家长和学校老师反应,学生吸烟行为呈增多趋势(如:卫生间烟头的增加、以及对学校附近商家的访谈),学校认为吸烟行为的增多极有可能对学生的身心和成绩造成一定的影响,故应采取一定干预手段。

3、项目具体内容:

林崇德主编的《发展心理学》中,影响中国青少年吸烟行为的主要因素有下列几个方面:

(1)我国特殊的社会吸烟风气。各种公共场合和日常生活中都离不开烟,对青少年吸烟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2)家庭中父母及兄弟姐妹的吸烟行为和态度会起到强化和示范作用,家庭中父母的监控不适当和亲子关系不良与吸烟行为关系有关,家庭的社会生活背景也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3)同伴群体在青少年发展中具有成年人无法替代的作用,其所属群体对吸烟的态度和团体的性质等都会影响到青少年与是否吸烟的多少。

(4)心理上的自我满足。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上有较大的变

化,容易对吸烟产生好奇心,这种独立意识和成人感的需要,使中学生容易沾上吸烟行为。

社会影响干预方法,是一种从心理学的层面出发,强调各种引诱青少年吸烟的社会因素在干预中的重要地位的干预方法,认为青少年开始吸烟的主要原因在于同伴、父母以及媒体的影响。结合我国的特殊文化背景,基于上述的研究及结论,本方案决定使用“社会影响干预模式”对学生的吸烟预防方案进行干预。

具体实施方案:

(1)通过学校图书室书籍的购买、在学校开展与吸烟有关知识的展板,教授学生一些关于吸烟方面的知识,内容包括吸烟的原因分析,吸烟行为带来的影响,主要强调吸烟带来的坏处,让学生了解影响吸烟行为的社会因素。

(2)学生了解学习到吸烟的各方原因及带来的后果以后,教会学生一些抵制吸烟社会压力的技能技巧。

(3)在上述实施两个步骤时,需考虑到青春期朋友关系的变化,青少年将更多的感情重心逐渐转向身边的朋友这一特点,需特别注意同级里和高年级同伴领袖在方案实施中的重要作用。可挑选一些具有良好沟通能力,在同伴团体中比较受欢迎并有健康生活方式的学生,在培训中让他们起到带头的作用。

(4)对吸烟行为预防控制作用良好的班级,予以一定的班费奖励。可设置一个“无烟优秀班级”的基金,每年都进行评比,以达到持久的激励作用。

4、项目的组织:总负责人由学校的总心理辅导老师担任;由年级组长作为每个年级的负责人,安排各个参与的老师带领学生开展方案的内容。可在班里选举每个班的负责人,以及活动的志愿者,实施方案的同时,也承担着监督的责任。

5、经费预算:

(1)书籍和展板活动材料的购买,预计800元。

(2)奖励基金:每年设置1000元。

6、项目实施计划:预计每次方案的实施总时间为1个星期。根据实施效果来定今后的实施间隔时间。

7、项目效果评价机制:

(1)方案实施后向每个班级匿名分发吸烟情况调查表,以每个学生主观的对身边吸烟行为增减为评价的一个方面。

(2)对学校周围的商店和学生家长进行一定的访谈,收集效果信息。

第四篇:2014科技实践活动方案

[2014年三田小学科技月科技实践活动方案]

废物变宝 环保我先行科技实践活动方案

一、活动背景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废物也迅速增多。但是,由于多年来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的不足,很多人没有养成自觉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垃圾废物随处乱扔、脏水横流、臭气熏天的现象依旧存在,成为损害人们生活和环境的一大顽疾。因此,如何增强青少年的环保意识,使其认识到乱扔垃圾废物的危害。树立起变废为宝的观念,成为了青少年科技教育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了这一主题活动。

二、活动的目的;

目标和要求:

(一)目标

1、活动的目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迎接未来世界的挑战。

2、满足三个需要:学生发展的需要;素质教育的需要;社会进步的需要。

3、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

(二)要求

1、全员参与、点面结合。既要让每个学生都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在活动中得到发展,又要注意参赛项目的数量、质量。

2、体现特色、突出个性。各班在组织科技活动时,要根据学生实际、注重实效和个性特色。

3、科技创新、与时具进。紧密结合我校科技教育方面的特色,围绕活动主题,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

三、重点、难点、创新点

1、重点是废物变宝。

2、难点是如何将废物变成有科技含量的宝。

3、创新点是以废物为原材料启发学生搞小创造。

四、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 活动准别阶段、将全3-6年级学生分成3个组。3-4年级为一个组,原材料主要是废旧的塑料瓶;五年级为一个组,原材料是废旧的报纸;六年级为一个组,原材料是一次性筷子。

2、发动学生收集原材料。并上网查找有关废物如何变宝的资料。

3、分组讨论如何将这些废物变成我们有用的物品呢?各组写出实用的方案。

4、时间4月2日-4月11日

第二阶段活动阶段

1、根据各组制定的活动方案,以小组为单位活动,活动时间是地方课、综合实践活动课,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搞小创作,每组必须上交5件有创新价值的作品。活动期间指导老师要教育学生注意安全,特

别是在搞创作时难免要用小刀、剪刀之类的工具。注意收集活动期间的资料,学生创作的过程资料,学生的日记,感受,收获等。

2、时间是:4月14日-4月25日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1、各组创作的5件优秀作品交王敬骊老师处。

2、各组指导老师将你们收集的材料交袁敏老师处

3、由袁敏老师指导学生写出废物变宝 环保我先行活动总结。

4、时间是4月27日。

五、活动小结。

1、由王敬骊当组长,各班班主任为评委,评选出10件优秀的作品上交县科协。

2、由袁敏老师代笔写出活动总结上交县科协参加科技实践活动比赛。

3、本次活动获奖项最多的老师就是本次活动的指导老师。

第五篇:科技实践活动方案

2009年科技实践活动方案

航天英雄成就梦想 家乡人民为你自豪

方案设计者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实验小学 张冬松

我们龙江县实验小学成立于1962年,拥有2700名在校生、780名在园幼儿、158名教职工, 2002年被评为全省首批、全市第一所示范性小学校。2005年被评为省一类学校,连续多次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多年来,秉承“德育为首,全面发展”的办学思想,践行“以人发展为本,让孩子的明天更辉煌”的办学理念,坚持走“科研兴校,特色办学”的发展道路,在“文化育人,和谐发展”的特色办学思想指引下,注重开拓课程资源的时间与范畴,引导教师和学生深入到学习、生产、生活实践中去,自主探索、合作探究,以科学技术同人类文明相结合的角度,来观察,认识与改造世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走出了一条切合学校实际、富有特色、实效性强的科技教育新路子,我校自2006年起参加21、22、23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均获得国家级二等奖、三等奖,省级一等奖的奖励。2008年11月我校被黑龙江科技协会评为黑龙江科技活动示范校。

一、活动背景

从2003年到2008年,中国航天实现了一次次历史性的飞跃。2003年“神州五号” 载人飞船搭载着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围绕地球飞行成功,“神州五号”是我国航天史上继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后的第二个里程碑,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发射载人飞船的国家。航天员杨利伟成为中国“飞天第一人”,实现了中国人千年的飞天梦想。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再次成功发射升空,将费俊龙、聂海胜两名航天员成功送入太空。“神舟六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进入到多人多天太空飞行的新阶段,这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次重大突破。2007年中国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从低空探测迈向深空探测新阶段;2008年激动人心的时刻将再一次到来,“神州七号”带着全国十三亿人民的希望升入太空,再次书写中国人的辉煌篇章,作为航天员翟志刚的家乡人,家乡学校几年来一直在关注祖国的航天科技,更为即将升空的“神舟七号”喝彩,为中国欢呼,神舟七号要首次搭载三名航天员升空,并且在轨运行,家乡航天员翟志刚有望出舱行走,并释放一颗伴飞小卫星。9月25日“神舟七号” 成功发射升空,它的成功标志着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在太空中留下中华民族的脚印,也为今后的载人航天后续工程及其以后的探月工程和地球外太空探测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和良好的开端。自2003年“神州五号” 载人飞船升空以后,我校开展了《走进家乡名人——翟志刚》综合实践活动,此活动上了东北网上了龙江新闻,我们学校也建立了航天知识专题网站;2005年我校开展《神六升空 再探苍穹》综合实践活动获黑龙江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实践活动一等奖。2007年中国科协赠送我校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科普书,我们的学生学习了月球探测卫星的相关知识; 航天英雄翟志刚是我们龙江人的骄傲。作为航天人的家乡学校,有责任有义务引导学生学习航天知识、学习航天精神、振奋民族精神、探索宇宙奥秘.在神七即将发射之际,我们学校决定开展《 航天英雄成就梦想 家乡人民为你自豪》大型航天科技实践活动,航天科技代表着一个国家综合的科技实力,通过活动让孩子们永远铭记中国航天事业走过的风雨征程,为了祖国的强大和繁荣富强,引导学生认真学习科学知识,学习“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伟大载人航天精神!深刻领悟中国航天事业能够快速发展,是一代又一代航天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的结果。今天,我校开展学习航天精神系列实践活动,具有极其深远的教育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活动方案名称

《航天英雄成就梦想 家乡人民为你自豪》

三、活动方案目的

1、作为翟志刚的家乡人为祖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感到无比的自豪与骄傲,通过活动 组织指导学生搜集整理有关神舟五号、神舟六号、神舟七号及火箭、航天资料,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增强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学习和生活的习惯。

2、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了解火箭产生的历史到现代航天技术形成,是多少代人的不懈努力,刻苦钻研与集体智慧的结果。激励学生学好科学,热爱科学,使用科学。通过活动使广大学生了解科学家的创新精神,以科学家为榜样形成一个学习科学家的良好环境,提升科技活动中的人文精神素养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协作精神的团队意识,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一项集众多科学技术和科学家、科学工作者以及参与人员的集体智慧、辛勤劳动、团结协作的团队成就。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做人。

4、通过活动让学生们深深的感到家乡航天英雄翟志刚,是我们的骄傲,学习翟志刚宣传翟志刚,做翟志刚式的时代新人,让更多的人了解家乡——龙江、了解龙江人——翟志刚。

四、活动方案

1.活动內容

学习“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伟大载人航天精神!学生自主学习航天知识、探究航天领域、领悟航天精神,学习家乡航天员翟志刚的成长历程。

2、活动形式:科普知识讲座、上网收集整理资料、观看电视、展开航天主题班会、航天知识竞赛、参加大型庆祝活动等等 3活动对象:三至六年级21个班全体学生

4、活动时间

2008年3月日----2009年1月.5、活动步骤

(一)活动准备阶段(2008年3月)

1、组织开展航天知识科普讲座 准备聘请县科技协会赵生主席来学校讲座

在开学初准备聘请县科协赵生主席来我校做航天知识科普讲座,通过航天科普讲座让学生们了解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状况,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航天事业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让学生知道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国家科学技术的长远发展战略。经过几代科学家及科学工作者的艰苦努力,中国的航天事业有了巨大的发展,远古的梦想已经成为现实,现在我们已经成为航天大国,成为世界上仅有的几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发达国家。这是社会制度的优越,是科学工作者集体的智慧的结晶,是众多科学技术合作的成就。家乡航天英雄翟志刚就是典型代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家乡人的骄傲!今年十月左右神舟七号将首次搭载三名航天员升空,并且在轨运行实现一名航天员出舱行走,并释放一颗伴飞小卫星,家乡航天员翟志刚再次成为侯选人,希望同学们关注学习,了解家乡航天员翟志刚的事迹。

2、组织学生搜集整理有关神舟五号、神舟六号和火箭和即将升空的神舟七号、翟志刚的事迹等方面的资料,通过资料的收集整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动脑思考问题、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活动体验阶段(2008年9月)

实验小学准备开展系列活动,庆祝“神七”飞天,将全校师生的祝福送给即将踏上太空的家乡航天员——翟志刚

1、指导学生观看神七飞天全过程并记录

学校科技辅导员指导学生观看神州七号发射实况,申请县电视台对我校活动进行报道。扩大活动影响,带动当地学校。让同学们和家长一起关注神七的飞行情况,认识做笔记并写下了自己真实的感受,学习翟志刚执着的航天精神。

2、给翟志刚写一封信、办一份航天知识手抄报

组织学生给家乡航天英雄翟志刚写一封信的活动,还可以自编或小组创办以‘神七’为主题的手抄报,准备十一月份在学校科技馆展出。

(三)汇报交流阶段(2008年10月)

1、学校召开《走进航天英雄——翟志刚》主题班会

组织学生召开座谈会畅谈感受。通过学习,使学生们看到了在航天英雄翟志刚的身上凝聚着力量智慧与艰苦奋斗、为祖国为中华民族献身的精神,在航天员光鲜的背后,有着艰辛的苦练!学生们了解到在“神七”任务整个训练过程当中,困难始终与他们相伴,但是他们所有的航天员没有被困难所吓倒,他们都经受了巨大的考验,所有的航天员依靠对载人航天事业执着的追求,依靠顽强的意志品质,克服了困难,战胜了自我,挑战了极限。他们是我们崇敬的飞天英雄。我们应该向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他们为了完成“神七”的任务,在训练中付出了许多艰辛的劳动和汗水,是我们所不能体会的。翟志刚说“如果‘神七’还是擦肩而过,我还是要继续努力。”曾两次与“飞天”失之交臂的翟志刚,终于成为神七正选航天员,这是他第三次入选神舟宇航员梯队,他对于自己飞天梦想的表白感人至深,他无私的执着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学校准备请翟志刚或翟志刚的哥哥翟志强来学校给同学们讲翟志刚成长经历,鼓励学生们从小立志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2.国庆期间号召并组织学生参加县里举办“心系神七,情系志刚”航天知识图片展,通过引导学生参加这样的活动,激发同学们的航天热情和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探究科学的精神。

3、科技小制作:用废饮料瓶制作模型火箭

科技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模型火箭原理、结构、制作方法等。

(四)活动展示阶段(2008年11月—2009年1月)1.学校举办航天知识竞赛

辅导员组织学生参加比赛:学校准备组织五、六年组学生共897人参加此次竞赛活动,活动要评出优秀班级、先进集体、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活动要得到学生家长和社区的大力支持

2.组织学生参加由团县委和县教育局共同举办的“庆祝神七飞天,向航天英雄学习”的各种活动。

3、举办龙江县实验小学科普活动成果展

这次科普活动成果展大体分四项内容,即:航天科普知识手抄报、科技小制作、书法和绘画展。

一、手抄报:学校规定从三年级以上办有关航天科普知识方面的手抄报。每班交10份作品

二、科技作品:科技作品的展参与面要大,有幼儿教师,1-6年级大部分学生,部分家长、教师都可以参与。通过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从小树立科学意识,对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造能力。

三、书法、绘画作品

书法、绘画作品是指派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无论是书法,还是绘画,都必须是围绕本次科技实践活动主题。

学校组成评审小组,要对各班选送上来的作品进行逐一认真评选。学生作品评选的标准是:一看科技含量(电、声、动),虽不是(电、声、动)但做工精致,属一等奖范畴。对低年级1、2年级的小同学,根据作品创意、质量,可适当放宽。无论什么科技含量,但学生的作品相对比较精致,富有一定的想象,出于学生之手,属二等奖范畴。

对先进集体评选的标准是:一是看上交的数量,二看被评上的作品及作品等级,两项综合评定,确定先进集体。

经学校领导研究决定,对被评上的学生,学校颁发奖状,获得先进集体的班级颁发奖状,记入班主任素质教育目标管理工作考核之中。

四、活动方案实施的条件和保证:

1、组织领导:

组织本次活动的教师都是国家、省、市级骨干教师群体,具备完成本次活动方案的能力。

活动总负责人:刘铁仁

组长:张冬松(国家级骨干教师、齐齐哈尔市课程专家)

副组长:夏晓敏、郑永娟(二人均是省级骨干教师、齐齐哈尔市课程专家)

组员: 刘铁仁 王巍 李长林 王金玲 刘继臣 王文华 孙淑珍 彭佳 王秀梅 王淑荣 冯艳芹 蔡杰 沃淑艳 白雅琴 严丽 王静 韩淑飞 王静 徐军 张晓文(以上教师均是省市级骨干教师)

2、条件保障

课时安排:以利用弹性课时为原则,做到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使学生在开放时空中学习与实践,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增长对自然、社会、自我的实际体验,发展综合的实践能力。

3、加强舆论保障

加大活动宣传力度,积极争取家长、社会各界对学校开展科技实践活动工作的理解与支持,鼓励部分学生家长,参与活动,协同教师指导学生开展活动,通过有关媒体、现代网络技术广泛宣传和展示本校实施素质教育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成果。

4、资源保障

(1)、物质资源保障:校内的图书馆、实验室、电脑房,校外的每个综合实践活动基地,为学生开展科技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物质资源。(2)、科技制作供应有保障。废弃饮料瓶、挂历纸、旧塑料袋、线、泡沫塑料、卡纸或木片等资源丰富,变废为宝,动手巧制作是我们学校多年的传统项目

(3)人力资源:

1、学校的科普教育得到县科协协会,县、市教育局,市科协,等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全校每个老师都参与科技实践活动的组织、指导工作并聘请校外辅导员专家。

2、我们学校能零距离接触航天人,请航天英雄翟志刚来校作报告或者请翟志刚的哥哥来校讲翟志刚的成长经历,激励鼓舞学生勤奋学习报效祖国。

五、申报人开展这一方案的优势

1、学校自1998年评为县级科普示范基地,2008年被评为黑龙江省科技活动示范学校

2、学校年年有科技成果展示比赛

3、学校参与全国第21、22、23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科技实践活动展示)获三等奖、二等奖、黑龙江省一等奖。

4、申报者本人是国家级骨干教师、齐齐哈尔市课程专家,2008年参加22届黑龙江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活动方案评选获省一等奖并参加23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活动方案评选

5、航天英雄翟志刚是我们龙江人的骄傲。作为航天人的家乡学校,有责任有义务引导学生学习航天知识、学习航天精神、振奋民族精神、探索宇宙奥秘.六、预期效果与呈现方式

1、活动的开展在本地区能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掀起学习航天科普知识的热潮,带动全县学生学习航天知识,振奋民族精神。

2、通过本次活动能探索出小学科技实践活动的活动模式

3、活动结束后写出活动报告

八、活动对学生的教育(2009年1月)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少年强则国强。活动能给学生们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促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把自己融入到发现问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索和体验之中。通过学习知道团结是力量,刻苦是精神,科学是基石,中国将在未来的世纪领先航天科技,必须从现在起重视和加强对青少年的引导。我校通过开展此次科技实践活动,学生对航天事业、航天技术有一个相对深刻的认识,了解了火箭产生的历史到现代航天技术形成,是多少代人的不懈努力,成与败的苦乐辛酸,历史演变的影响,社会制度的制约,刻苦钻研与集体智慧的力量,个人品德与团队协作的作用等。在活动中运用不同方式和手法培养和启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使学生在心灵深处逐步形成正确而坚定的探索、研究精神和意志品德。

在培养学生对科学产生兴趣的同时,活动更注重培养学生探索科学和主动接近科学、深入科学,让学生发自内心的去探索科学主动接近科学,通过神七发射成功以及和神七技术有关的各个科技内容学习,使学生了解和认识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和持续性,让学生知道科学家坚韧、勤奋的研究态度在神七成功中的巨大作用。通过本次科技活动,一方面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一项集众多科学技术和科学家、科学工作者以及参与人员的集体智慧、辛勤劳动、团结协作的团队成就;另一方面使学生认识到集体智慧的合力作用,脱离协作和团队,重大科学技术都不可能成功。创造和谐、集体智慧、共同创造、共同发展的学习与成长环境就显得优为重要。当代青少年只有学习继承和发扬航天精神,才能担当起历史赋予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任和使命,才能成为未来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太空,是人类共同的宝库;迈向太空的路,是人类共同的一次长征。在一个创造长征奇迹的国度,中国航天人正以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在太空越飞越高,越飞越远。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8/1368554.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