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厨艺大赛活动计划
机电院学生会女生部
“厨艺大赛”主题活动计划书
一、主办单位:
机电院女生部
二、活动目的:
“厨艺大赛”主题活动是一个展现自我,展现团队精神,展现个人魅力的舞台。一个以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为宗旨,以艺术活动为载体,以繁荣校园文化活动为目的机电院女生部举办的“厨艺大赛”在 月 日闪亮登场。
三、活动主题:
你对厨艺感兴趣吗,你对菜肴有研究吗,你有超过别人的拿手绝技吗,快来参加这次的厨艺大赛吧,这是一次崭露头角的绝好机会,只要你有足够的本领,厨艺大赛可以为你带来丰厚的收获。
四、活动对象:
全校同学
五、活动地点和时间:
待定
六、活动宣传形式:
1.于 月 日左右在院内以班级为单位宣传;同时在食堂附近挂上横幅,贴海报,在各个QQ群里也需通知到位。
2.于 月 日在一食堂外进行第一次宣传,同时招募初赛选手;
3.于 月 日在一食堂外进行第二次宣传,宣传决赛选手特点及风采。
七、活动流程
1.月 日确定参赛名单;
2.月 日进行初赛(不需要观众);月 日进行彩排,将音响试音; 月 日正式活动。
3.活动当天:
1)16::30工作人员到场准备、布置会场,主持人试音;
2)19:30开始活动,开场表演
3)参赛队伍展示
4)中间环节:比赛,歌舞,游戏环节
5)颁奖
八、活动内容及形式:
1.以“厨艺大赛”为主题,选择自己的拿手好菜进行比拼,菜系不限,类型不限,但
不能用稀有材料。
活动每组选手上台前都需有1min左右的自我介绍。(若有更为新颖更为有创造的形式更佳)
2.各自主要过程为:自我介绍,正式比赛,收拾剩余材料。
九、评分标准
1.现场比赛(100分);
个人风采(20分);人气(10分);现场表演(70分)
评分组成:嘉宾评分(70%),现场大众评审(30%)
2、奖项设置
一等奖:1名,奖金100元,附奖杯一个
二等奖:1名,奖金80元,附奖状一张
三等奖:1名,奖金50元,附奖状一张
优胜奖:3名,3、评分环节设置
(1)、各个团队抽签决定表演顺序,并且依次进行表演。评委打分。
(2)、在表演中插入游戏环节
(3)、嘉宾表演
届时将邀请拥有过人才艺的嘉宾进行表演,缓解观众审美疲劳。
(4)、颁奖环节
由评委老师对每位选手分别打分,并评选一、二、三等奖。
七、有关注意事项
1、报名方式:可在宣传时直接报名,也可网络报名,将队伍联系方式,参赛所需道具(厨具,调味料,材料等)发至指定邮箱467278351@qq.com。
2、大赛将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现场打分。
3、参赛对象:全校同学。
4、进入决赛选手不得中途退出。
十一、经费运算:
1)宣传方面:教室装饰材料(物品领取单)
(会场装饰怎么好看有气氛怎么弄、经济实惠最好)
2)奖品(6~8份)、证书5张、奖杯一个
3)现场游戏奖品、水果
4)可能的道具
5)宣传费用宣传单
共计:元
十二、活动中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及解决方案
1,参与活动的同学较少(要求大一各班宣传委员负责每班派代表对参加)
2.投票当天观众少(女生部、英语俱乐部委员现场动员大家,如有本院入围奖,可安排本院同学投票)
2012机电院生女生部 见习部长胡晓康 年8月26日
第二篇:厨艺大赛活动方案
站前小学四(5)中队厨艺大赛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我是父母的小帮手”。
二、活动目的:
1、让学生通过厨艺比赛,进一步加强与父母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沟通,体会到父母的辛苦,从而学会感恩父母。
2、培养学生的合作团队意识,明白团结就是力量,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3、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减轻父母的负担,培养实际动手的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自强、自立的精神。
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热爱劳动的情感,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懂得一些基本的膳食搭配的营养知识,做到不挑食,不偏食,注意营养的多样化,合理进食,促进身体的健康成长。
三、活动时间和地点:4月2号上午8点半,万景生态农场私家厨房(环城南路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西门往南600米)
四、活动参与人员:四(5)班学生、班主任、任课老师和参与的家长。
五、活动过程:
1、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5—6人。每组选定一位同学和家长协调整个活动过程。
2、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在前一天先购买食材和自己需要的调味品和饮品(不可饮酒)。
3、到达场地后各小组按照组长的分配,先洗菜,再切菜,最后炒菜,全程均由学生独立完成,家长不动手,但可以做口头指导。每个学生炒菜顺序按照谁先洗好切好,谁先炒的原则。每样菜炒好后的刷锅洗灶均由家长帮忙完成。
4、各组学生完成炒菜任务后,家长上场,每个家庭出一个拿手荤菜。各组主食自行安排。
5、成果展示:所有美食均已经完成后,各组自评出“最美味菜肴”两个(一个出自学生,一个出自家长)。
6、成果介绍:由获奖者自己介绍自己的菜肴。它的菜名,选用了哪些食材,它的营养价值有哪些,以及它的寓意。
7、向每组获胜者颁奖——奖状一张,红包一个。
8、返回各自的餐桌,开始享用美食。做到尊敬父母,尊敬老师,礼让他人,文明用餐,不挑食,不抢食,不狼吞虎咽。
9、结束活动,各组清理现场物品。
10、整个过程每位家长负责随时拍照留影。
六、比赛的规则
1、各组每个学生炒一个素菜,家长炒一个荤菜,并在本组内介绍这个菜的名称,选用了哪些食材,营养及寓意。
2、每组学生必须自己动手洗菜切菜炒菜,家长不伸手帮,但可以请家长口头指导,以此来感恩父母,并体会父母的辛劳。
3、每组的几位同学要分工协作,协商好各自所带的物品。每组的同学一定要及时做好在共同做菜过程中的传递协调配合工作。比如,没有轮到炒菜的就要添柴火,递盘子等。
4、评分:老师和家长品尝,并根据色、香、味、形、名,给予评分(另附评分表),每组选出“最美味菜肴”两个,并且颁奖。
七、活动须知
1、每个参与的家庭各自负责自身安全,来回行车切记安全,自觉遵守交通规则,造成意外自己全权负责。
2、活动过程中切记用火安全,烹饪时使用菜刀安全,用油安全,牢记安全,避免伤害。
八、各小组组员分配
第一组:王圣茜(组长)、陈俊桦、王景、戴佩璇、洪怡灵 第二组:陈子谦(组长)、洪康远、吴浩强、姚竣轩、付泽艺 第三组:杨泽凯(组长)、徐轩哲、陈博闻、翁哲凯、王济安、傅昱祺 第四组:陈静远(组长)、胡昕雨、应语函、丰俊恒、张墨涵 第五组:黄菲儿(组长)、冯玥阁、吴岳、方希羽、方奕涵 第六组:施如羽(组长)、卢添
一、诸葛雨佳、徐铭鲜、邵俊杰
九、评分标准:
1、色泽(20分)
甲等 菜品色泽鲜艳,能引起食欲,唤起胃口; 乙等 菜品色泽较好,较能引起食欲; 丙等 菜品色泽一般,较难引起食欲。
2、香味(20分)
甲等 菜品香味浓郁,令人产生食之而后快的冲动; 乙等 菜品香味较好,较能引起食欲; 丙等 菜品香味一般,较难引起食欲。
3、滋味(20分)
甲等 菜品味道鲜美,令人食而回味,欲罢不能; 乙等 菜品味道较好,吃起来较舒服; 丙等 菜品味道一般,吃起来没什么感觉。
4、外形(20分)
甲等 菜品外形特别,赏心悦目,食欲大增; 乙等 菜品外形较好,较能引起食欲; 丙等 菜品外形一般,较为随意。
5、菜名(20分)
甲等 菜名意味深远,很有内涵,引人遐想; 乙等 菜名较有文采,内涵稍嫌不足; 丙等 菜名较俗气,缺乏内涵。
第三篇:厨艺大赛活动总结
厨艺大赛活动总结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有助于我们寻找工作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快快来写一份总结吧。你想知道总结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厨艺大赛活动总结,欢迎阅读与收藏。
为展示我们的才艺,丰富我们的大学生活,我们外语系特此举办了一次以“弘扬中国传统美食、活跃校园文化气氛”为主题的个人厨艺大赛。此次活动过程中,们积极参与,各位学长大力支持,活动最终取得了圆满成功,在此我代表我们生活部向各位同学表示深深地感谢!
此次活动取得了许多成绩,但活动中也存在许多不足。为了让以后的.活动举办得更好,在此我对本次活动做如下简单的总结:
一、成功之处:
1.将活动宣传得比较充分,10、11级许多同学都积极参加了本次活动,参加人数比较多使得菜的品种也比较多
2.选手对活动所需的原料准备得比较充分充足,大家都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找到自己所需的原料并完成作品。
3.组织得也比较有序,同学们积极配合,并做出了许多美味可口的菜,很好地展示了大家的才艺。
4.工作人员安排得比较有序,大家都将充分落实了自己的工作。
5.最后将活动的结束工作也做得比较好,有学生会生活部成员进行最后的洗刷工作让他们充分体验到了自己动手参与的乐趣。
二、不足之处
1.活动的分组安排得不是很合理,使得同学们的相互了解不是很充分。
2.对比赛的评分标准讲解得不是很详细,使得同学们做菜时忽略了一些重要的评分之处。
但其中也评出来一些比较优秀的选手,如下:
第一名:10级英本三班盛婷婷与穆芳玲-------炸酱卷
第二名:11级英教一班郭婷与刘煜琴---------干烧黄花鱼
第三名:11级英语本科二班周维维、苏莹莹、陈欣--------板栗烧鸡翅 优秀奖;11级英教四班蔡艳艳、11级英本二班殷成倩、胡光宇、秦辰
11级英本二班刘象王、增辉
尽管此次活动有许多的不足之处,但我们从活动中学到了许多。同时我们也相信,带着这些经验,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一定能将活动组织得更好!
第四篇:厨艺大赛活动方案
“弘扬饮食文化,倡导健康生活厨艺大赛”
厨艺比赛实施方案
一、大赛主题和宗旨
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食文化,使居民们真正了解饮食内涵,倡导健康生活,社区决定开展以“弘扬饮食文化,倡导健康生活”为主题、体现“美食、文化、健康、和谐”的厨艺比赛活动,通过本次活动让居民们更多的了解中华美食文化,培养居民们发扬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二、承办单位
双桥街道虹桥社区
三、报名事宜
1、报名地点:
虹桥社区一楼服务大厅公室(联系人:徐永骏,电话:87982449)
2、报名要求
(1)对象:全体居民
(2)形式:厨艺1+1,即每组1个主厨+1个副厨
四、比赛时间和地点
5月6日下午3时,在虹桥社区二楼活动室
五、比赛环节
1、自我介绍--介绍参赛组选手(包括所要的参赛项目的名称)
2、技能展示--选手按规定的要求做出符合色、香、味、及营养搭配的协调一致的食物。
3、知识问答---考察选手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包括对中华饮食文化的了解程度(中华饮食文化;食品营养及健康饮食;选择安全食品注意事项;食物中毒及急救处理;食物的相克原理等,观众互动环节)
六、评分标准
根据食物的色、香、味、及营养搭配的协调一致,及特色造型和创新工艺由评委评分,同时参考知识问答情况进行综合评分。
七、奖项设置
设冠军一名、亚军二名、季军三名、优秀奖若干名,颁发荣誉证书。
虹桥社区2011年4月28日
第五篇:厨艺大赛活动方案
厨艺大赛活动方案
更多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今,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愈来愈快,高节奏的生活形态,使人们越来越不注重对自身的饮食要求,家庭做饭的机会越来越少,“只闻路边酒店饭菜香,不识家里厨房油盐少”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因此,本次常州电视台举办的民星厨艺大奖赛将通过比赛,全面展现家庭厨艺的乐趣和魅力,推广健康饮食理念;搜罗无限创意,寻找“家”的味道,突出趣味性、参与性、家庭性和创新性。展现常州民俗及家庭文化,体现家庭的凝聚力。
此外,本次大奖赛都是在周末举办,有利于家庭带着孩子一起参赛,这一举措既可以起到增进家庭融洽的效果,又可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也为创建和谐家庭,和谐城市,和谐社会做出贡献。主办单位:常州电视台
冠名单位:
一、大赛名称:“×××杯”民星炒翻天厨艺大赛
二、大赛主题:健康饮食 和谐家庭
三、大赛宗旨:“丰富市民生活,发掘厨艺高手,弘扬美食名片”。
三、比赛时间:待定
四、大赛地点:××品牌厨柜门店
五、参赛对象:全体市民家庭
六、报名时间:5月下旬起
七、参赛方式:参加的选手以家庭为单位,组成2~3人小组,并
且选出1名队长。
八、报名方式:
1、参加的选手需提供下列资料
(1)参加人员的资料。表格在报纸上刊载或在指定地点领取。
(2)参赛菜肴情况,包括名称、制作说明,最好配上菜肴的彩色照片。
2、选手可通过信件、邮件等方式参加报名:
(1)来信可寄至“×××杯”民星炒翻天厨艺大赛组委会”,信封下角注明“厨艺大赛”。
(2)邮件可发至大赛指定信箱(待定)
(3)也可来大赛指定地点现场报名。
九、实施程序及时间安排:
1、海选(初赛):
比赛形式:海选开始后,将由大赛评委团,根据选手报名时提交的菜品说明选择初赛入围选手,每双周选出6组家庭。(共2周,12组入围家庭,每月分两次比赛,每次取一个冠军。)评比标准:从菜肴的色、香、味,菜肴的实用、健康、创新作为考评依据。
2、周冠军争夺赛:
每个月的双周安排海选入围家庭进行周冠军争夺比赛,总计16个家庭(周冠军)进入半决赛。、半决赛:
比赛形式:半决赛共分2场,每场由8组家庭(周冠军)参赛,胜出的3个家庭进入决赛。、总决赛(决赛):
比赛形式:6个家庭进行总决赛,最终产生冠、亚、季军和3个单项奖。
十、奖项设置
1、周冠军奖,周最佳创新奖,周最佳刀功奖,周最佳默契奖。
2、冠、亚、季军奖,年最佳创新奖,年最佳刀功奖,年最佳默契奖。
十一、奖励办法
1、所有报名家庭都将获得精美礼品一份。
2、获周最佳创新奖,周最佳刀功奖,周最佳默契奖的家庭可获得价值180元礼品一份。
3、获周冠军奖的家庭可获得价值580元礼品一份。
4、获年最佳创新奖,年最佳刀功奖,年最佳默契奖的家庭,可获得“×××杯”民星炒翻天厨艺大赛最佳奖杯以及价值1280元的礼品一份和2011年常州广播电视报一份。
5、获总冠军奖的家庭可获得“×××杯”民星炒翻天厨艺大赛总冠军奖杯以及价值3888元的礼品一份和2011年常州广播电视报一份。
6、获亚军奖的家庭可获得“×××杯”民星炒翻天厨艺大赛年
度亚军奖杯以及价值2888元的礼品一份和2011年常州广播电视报一份。
7、获季军奖的家庭可获得“×××杯”民星炒翻天厨艺大赛总冠军奖杯以及价值1888元的礼品一份和2011年常州广播电视报一份。
十二、评奖办法
1、比赛形式:初赛采用观众短信投票决定周冠军、半决赛和决赛都采取现场制作,现场评比,现场奖励的办法。
2、评比标准和方法:依照菜肴的色香味形意,挖掘创新性、家庭性、健康性和实用性。满分为10分,在评委出示的分数中,去掉最高和最低分,再总和相加,确定胜出选手。
3、评委聘请:由主办单位聘请6位美食行业专家、及美食家组成。
十三、媒体宣传方案
根据活动不同时期(如:报名时期、半决赛前、总决赛前),制作不同版本的宣传片(30秒)在常州电视台各频道播出,同时《常州广播电视报》也将配合此次活动,在不同时期进行不同的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