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泰勒学院2012奖学金计划

泰勒学院2012奖学金计划



第一篇:泰勒学院2012奖学金计划

为鼓励更多优秀学生到泰勒学院就读,泰勒学院特推出以下2012年奖学金计划,泰勒学院2012奖学金计划。涉及高中(悉尼、墨尔本、柏斯)、悉尼大学及西澳大学预科课程、西澳大学大一文凭课程,奖学金金额从6000澳币至33000澳币。名额有限,先到先得!

高中课程奖学金

金额:50%学费至33000澳币

申请要求:初中毕业,成绩优异

其他入学要求:通过泰勒学院组织的考试及面试

预科课程奖学金

金额:6000澳币、12000澳币

申请要求:雅思5.5以上,高二完成,成绩优异

其他入学要求:老师推荐信,自我推荐信,面试

文凭课程奖学金

金额:6000澳币、12000澳币

申请要求:雅思5.以上,高中毕业,成绩优异

其他入学要求:老师推荐信,自我推荐信,面试

2011年泰勒学院学生成绩:

l89.3%悉尼大学预科学生成功升入悉尼大学

l94%西澳大学预科学生成功升入西澳大学

l28%高中学生成功升入澳洲“八大院校”

l100%高中学生获得高等院校录取

更多奖学金细节和泰勒学生历年学习成绩请咨询我们留学益网的留学顾问,工作计划《泰勒学院2012奖学金计划》。

咨询热线:400 618 1573

QQ:1642129318;914884218;297042895

留学益网

2012/2/20

第二篇:新西兰留学泰勒学院

新西兰留学泰勒学院

泰勒学院是一所拥有90多年历史的院校,目前在校学生人数多达3800余人,泰勒学院主要传授英语语言准备课程,高中10至12年级课程,大学预科课程以及大学文凭课程。泰勒学院是新西兰重要的预科院校,其预科学历被新西兰所有大学认可。

新西兰留学泰勒学院介绍

海飓留学网资深留学顾问表示:泰勒学院预科学历被新西兰8所大学以及澳大利亚8所名校所认可。因此,留学生在泰勒学院读完预科后,还有资格申请澳大利亚的其他大学,泰勒学院每年都有预科毕业生被悉尼大学、蒙纳士大学、墨尔本大学等学校录取。

从2002年起,泰勒学院就相继和梅西大学、奥克兰理工大学、奥克兰大学保持合作关系,通过泰勒学院预科学习,学生可自主选择这3所大学。

泰勒学院奥克兰大学预科入学时间

35~39周标准课程——每年的1,7,9月开学。标准课程学习时间为35周或者39周,学习5门系统有序的课程,选科最好参照大学本科专业需求。学校会根据学生的英语成绩和科目的平均分决定将要合作的大学。

30周密集课程——本课程比标准课程学习时间段,而教学要求和时间是相同的,所以本课程要求学生在入学前需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

58周~60周延伸课程——每年的1月或者7月开学。延伸课程前18~20周主要为学术基础较差的学生所开设,针对英语水平较差的学生来说,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将进入标准课程学习。

最后,海飓新西兰留学生完成预科课程后,除了某些专业对雅思成绩有要求外,其余的课程只需达到泰勒学院和合作大学的英语标准即可。

第三篇:新西兰泰勒学院校长致辞

新西兰泰勒学院校长致辞

“奥克兰是新西兰最大的城市,是该国的商业之都,也是全球最适宜居住的城市之一。

对于想要了解铸造这座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城市的欧洲、毛利、太平洋和亚洲文化的人们开说,奥克兰的每一寸土地都散发着神奇的魅力。优雅地坐落于两座美丽海港之间的奥克兰还提供享受户外活动的无尽机会。

泰勒学院奥克兰校区距离奥克兰中央商务区仅 5-10 分钟的步行路程。距离奥克兰市两所最大且知名度最高的大学也只有 10 分钟的步行路程,它们都是泰勒学院奥克兰校区的伙伴学校。一流的住宿设施离学院和奥克兰市中心也就数步之遥。

新西兰拥有优良的教育传统,泰勒学院奥克兰分校是其一部分。我们拥有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他们将助你发挥你的学术潜力。2013年,94%的学生最终被高等院校录取,86%被合作大学录取。我为泰勒学院奥克兰校区过去的成功感到骄傲和自豪,诚邀你们成为它未来成功的一份子。”

Lindsay Spedding

校长

泰勒学院奥克兰校区

第四篇:关于学院奖学金(本站推荐)

关于学院奖学金、优秀班干、三好生等名单更正申请

尊敬的各位领导:

由于本班评优及奖学金等公示名单与班级民主选举公示的名单不符,特申请给予更正。具体情况如下:

本班按学校要求于2012年10月19日-22日之间在班级进行学院奖学金及各项优秀的评选工作。学院奖学金按文件要求从本班中按学习成绩排名及思想考核取得。各项评优则按照学院文件中的规定,在班级中进行了民主投票的选举。推选出的候选人名单通过了班主任及班委的核实确定。在22日学委提交名单时,因对文明学生要求的评选标准上理解出现了偏差,于是临时更改了名单并上交到系里,但更改事宜并未告知班主任、班委及班内同学。直到学院公示后,班里有的同学才知道此事并告知了班主任。特此说明情况,望学院领导给予更正。

学院公示名单如下:

学院二等奖学金:王志强排名:3均分:87.3最低分:70

学院三等奖学金:高丽排名:2均分:88.7最低分:60

侯迎娟排名:4均分:87.1最低分:60

郭玮红排名:7均分:85.7最低分:63

任智渊排名:10 均分:84.2最低分:69

优秀团干部:郭婷婷

优秀班干部:侯迎娟高丽

三好生:侯迎娟高丽任智渊

优秀团员:侯迎娟高丽郭玮红

现班级推荐名单:

学院二等奖学金:王志强排名:3均分:87.3最低分:70

学院三等奖学金:陈佳排名:1均分:89.8最低分:62

高丽排名:2均分:88.7最低分:60

侯迎娟排名:4均分:87.1最低分:60

韩立倩排名:5均分:87最低分:63

优秀团干部:郭婷婷

优秀班干部:侯迎娟乔一沛

三好生:高丽赵璇韩立倩

优秀团员:胡俊杰崔雅倩陈佳

申请班级:视觉传达设计1031

时间:2012.11.2

班 主 任:

学委:

团支 书:

班长:

其他班委:

系书记:

第五篇:泰勒

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是特定时代的产物。一方面,泰勒从本世纪上半叶的哲学家和心理学家杜威、桑戴克、贾德和波特等人的学说中寻找理论依据,从现代课程理论先驱博比特和查特斯的研究成果中继承有用部分;另一方面,泰勒积极从事课程实践活动,尤其是投身于“八年研究”,从实践中汲取充分的养料。所以,泰勒的“课程原理”有它的理论背景和实践背景。

1918年,出版了第一本专门论述课程的书,那就是博比特的《课程》。人们一般认为它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的诞生。同时,全国教育协会“中等教育改组委员会”编著了《中等教育的主要原理》。从而拉开了美国20年代课程改革运动的序幕。

美国20年代课程改革运动的起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当时教育界人士和学生家长普遍认为:学校教育与当代生活不相干,因而没有实效。课程改革者几乎一致反对学校教育中与形式训练说有关的一切做法。他们认为,课程应该与当今事务有直接联系,应以功利为价值取向。因此,他们把泰罗在本世纪初提出的“科学管理原理”视为一种理想的模式。

泰罗的口号是“效率”。他强调“彻底的实际效用”。在科学管理原理中,“生产率”是一个核心概念;个体仅仅是整个生产系统中的一个要素。它的基本假设是:人是受经济利益驱动的;是一种可供操纵的生产工具。因此,若要提高生产率,就须用科学的原理来管理,即要分析工人的“特殊能力和限制条件,”以便使每个工人都处于自己最高效率和最大生产能力的状态。”

一些教育界人士对工厂企业的科学化管理运动,很快就作出反应。他们竟相仿效,并把这种“科学”方法运用于学校管理。所以,有人把这一时期称为“学校督导从教育者转变成经理的时期”。

效率运动不仅影响到学校管理,而且对课程理论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效率运动的早期拥护者中,就有后来成为课程改革的学者博比特。事实上,现代课程领域的范围和研究导向,最早主要是由博比特确定的。

博比特后来在谈及自己的经历时说,引起他从事课程研究的原因,不只是为了学术研究,“而是由于感到这是一种社会需要”。正是由于上述这种“社会需要”,促成博比特的早期著作实质上遵循这样一条主线:把工业科学管理的原则运用于学校教育,继而又把它推衍到课程领域本身。这样,美国课程理论从一开始就依据这样的隐喻:学生是“原料”,是学校这架“机器”加工的对象。难怪后人称其为“学校工厂”(school一factory)。随后,博比特又把企业成本会计原理应用于学校的教学科目中。这样,学校课程的核心棗学科棗也围绕“效率”这个轨道运转。“效率等同于科学”,这就是当时一些课程理论工作者的看法。

博比特在现代课程理论史上的第一部专著《课程》中,将上述观点加以系统化和理论化。他认为:“教育实质上是一种显露人的潜在能力的过程,它与社会条件有着特殊的联系。”由于教育是要使学生为完美的成人生活作准备,因此,“我们首先应该根据对社会需要的研究来确定目标”。他指出,学习经验是达到目标的手段。为了使课程科学化,“我们必须使教育目标具体化”。因为“科学的时代要求精确性和具体性”。相应地,强调教育目标的具体化(particularization)和标准化(standardization),成了20年代初课程科学化运动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博比特看来,课程是通过对人类活动的分析而被逐渐发现的东西,所以,“课程发现者首先是对人性和人类事务的分析者”。即要发现当代人类社会所需要的特定的“能力、态度、习惯、鉴赏力和知识的形式”。这种把人的活动分析成具体的和特定的行为单位的方法,即著名的“活动分析法”。

根据博比特《怎样编制课程》一书,可以把课程编制过程归纳成以下几个步骤: 1.对人类经验的分析。即把广泛的人类经验划分成一些主要的领域。通过对整个人类经验领域的审视,了解学校教育经验与其它经验的联系。

2.工作分析。即把人类经验的主要领域再进一步分析成一些更为具体的活动,以便一一列举需要从事哪些活动。

3.推导出目标。目标是对进行各种具体活动所需要的能力的陈述,同时也旨在帮助课程编制者确定要达到哪些具体的教育结果(博比特在《怎样编制课程》中,曾列举了人类经验的10个领域中的800多个目标)。

4.选择目标。即要从上述步骤得出的众多日标中选择与学校教育相关的、且能达到的目标,以此作为教育计划的基础和行动纲领。

5.制定详细计划。即要设计为达到教育目标而提供的各种活动、经验和机会。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