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中学50周年校庆庆典主持词

中学50周年校庆庆典主持词



第一篇:中学50周年校庆庆典主持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校友、各位来宾:

在这秋高气爽的美好时节,迎来了津市二中五十周年校庆,这是我市教育界的一件盛事!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津市市教育局,向津市二中全体师生员工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前来参加校庆庆典的各位领导、各位校友及各界佳宾表示热烈的欢迎!

昔日桃李芬芳,今日硕果累累。五十年风雨沧桑,五十年风雨兼程,五十年执着追求,津市二中创造出的无数辉煌与光荣始终激荡着我们的心。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在这里集会,共叙师生情谊,同话宏图大志,将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下面我宣布,“津市市第二中学建校五十周年校庆典礼仪式”现在开始!

(放礼花50个)

大会第一项:全体起立,奏国歌,升国旗。

(音乐声中,四名学生护卫国旗至旗杆下,将国旗系上旗杆,待升旗毕),请坐下。

大会第二项:请津市市第二中学校长邹润生同志致欢迎辞。

大会第三项:请津市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伟莉同志讲话。

大会第四项:请津市市第二中学老校长秦自超同志讲话。

大会第五项:请杰出校友代表、最高人民检察院政治宣传部副部长、湖南省检察官协会秘书长吴健雄同志讲话。

各位领导、各位校友、各位来宾:津市二中走过了五十年风雨历程,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赢得了社会的普遍认可和高度赞誉,这些都是与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的关心与厚爱分不开的。在未来的日子里,津市二中愿继续得到各位的关注与支持。让我们共同努力,将津市二中打造成质量上乘、特色鲜明的品牌学校,为津市的教育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最后,祝各位领导、各位校友、各位来宾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事业进步!谢谢大家!

津市市第二中学建校五十周年庆典仪式结束!

第二篇:中学50周年校庆文艺演出主持词(定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校友(合)大家好

(男)秋风送爽,丹桂飘香。国庆校庆,同展吉祥。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共庆我们敬爱的母校50年华诞。

(女)春色满园关不住,遍地桃花竞妖娆。我们的母校已走过了50个春秋,这是艰难创业的50年,也是人才辈出的50年,她已经培育了众多学子,他们成为了奋斗在各行各业的有用之人,为家乡为祖国的繁荣作出了贡献。

(男)伴随这时代的步伐,今天的母校已经是旧貌换新颜,她终于盼来了50岁的生日。(合)此刻我们热情似火,此刻我们心潮澎湃,就让我们载歌载舞,为母校送上最诚挚的祝福。

(女)今天,让我们与快乐为伍,今天,让我们与欢乐为伍,让我们的舞蹈跳跃起来,让活泼的音符飘飞起来,让我们的心都欢跃起来,下面请欣赏舞蹈《欢庆锣鼓》

(男)每逢佳节倍思亲,月饼是中秋团圆的象征,可是你们知道怎么打月饼吗?这不,来了一群可爱的小天使,请欣赏他们带来的舞蹈《爷爷为我打月饼》

(女)欣赏完了小朋友的舞蹈,我们也仿佛尝到了香甜的月饼,现在让我们来看看集体运动吧。请欣赏集体舞《母校生日快乐》

(女)沃土在每个莘莘学子心中,郁郁葱葱。千百次的呼唤,和风细雨的沐浴,成长的足迹一步步伸向远方,多少被阳光普照的孩子吮吸着知识的精华,一群蓬勃向上的雏鹰正迎向阳光飞翔,请欣赏舞蹈《春蕾齐舞》

(男)打起锣来敲起鼓,欢欢喜喜闹节日,请欣赏舞蹈《欢庆》

(男)一群活泼的天竺少女,她们有着青春的活力和年轻的朝气,舞动这校园的旋律正款款走来。下面请欣赏来自异域风情的舞蹈《天竺少女》

(女)下面请欣赏乐器合奏《幸福万年长》虽然他们的演技还不娴熟,但是,幸福是我们每个人的追求,是母校使我们获得了幸福,我们衷心的祝福母校幸福万年长,也祝福所有的校友、嘉宾们幸福万年长。

结束语(薛女)回首往事,源中的昨天硕果累累(男)展望未来,源中的明天将会更加灿烂。

(男)亲爱的同学们,五十年的校庆文艺演出就要跟你说再见了,我们在欢声笑语中为源头中学点燃祝福的蜡烛。(女)我们在丰收的喜悦中,为源头中学插上腾飞的翅膀。今天,我们源中的学子同源头中学茁壮成长。

(男)明天,源中会因我们而更辉煌。

(女)让我们以勇于挑战的精神,团结拼搏的斗志去创造新的辉煌业绩和更加美好的未来,校庆文艺演出到此结束,(合)校友们、朋友们,再见。

第三篇:校庆50周年主持词

2015年12月31日庆祝建校五十周年

尊敬的各位老领导、老教师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男: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女:一代代晋中特教人披荆斩棘,励精图进,栉风沐雨,砥砺前行。男:今天我们在这里共同庆祝晋中市特殊教育学校建校五十周年,这五十年是我校经风历雨、创造辉煌的五十年;是值得我们铭记在心、倍加珍惜的五十年。女:五十年来,我们以发展特殊教育为己任,用满腔爱心、崇高师德温暖学生;用知识学问、思想智慧教育学生。

男:五十载风雨兼程,2000多名孩子在这里重新迎来了人生的曙光„„ 女:半世纪铸就辉煌,100余项荣誉见证着晋中特教学校的豪迈与坚强„„

男:今天的学校,迎着改革的浪潮,在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特色发展,内涵发展。女:今天的孩子们,笑容格外灿烂,他们沐浴在党的阳光下,绽放生命,共享蓝天。

下面请大家欣赏我校精心编排的文艺节目。

2、算盘谣

传统文化是华夏民族的根,国学经典是炎黄子孙的魂,一代代晋商,用小小的算盘打出了五湖四海欧亚大陆之市场,算尽了天南地北天涯海角之财源。与歌舞相伴,与国学同行,请欣赏舞蹈《算盘谣》

3、儿歌联唱

快乐的海洋里,不能没有舞蹈,当然也缺不了我们快乐的歌声,接下来您将听到的是儿歌联唱,我们掌声欢迎两位同学黄明月、蔡新蕊。

4、桃花红了

在设施资源上求优,在办学品位上求高,在教学质量上求实,在艺术特色上求新。2011年我校荣获教育部、中残联“全国特殊艺术人才培养基地”的称号。下面请欣赏在第五届全国残疾人舞蹈大赛获一等奖的节目《桃花红了》。

5、凤阳花鼓

左手锣,右手鼓,手拿锣鼓来唱歌,别的歌儿我也不会唱,单会唱一支凤阳歌。凤阳花鼓,凤阳花鼓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但是大家将要欣赏到的节目却与传统的凤阳花鼓不一样,表演者是我校的盲孩子,下面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

6、我们刚上一年级

用优美的环境感染人,用智慧的甘泉培育人。晋中市特殊教育学校以“博爱、塑魂、平等、融合”为理念,以每一位残疾孩子的快乐成长为己任,打造优质特校,努力为孩子们打开人生的另一扇窗。下面请欣赏舞蹈《我们刚上一年级》。

7、俺们亲人八路军

那是风雨如晦的岁月,卢沟桥上的石狮眼含泪水。那是暗无天日的时光,秦淮河畔的金柳黯然神伤。八年抗战,艰苦卓绝,人民军队在老百姓的支持下,逐步取得了抗战的胜利,捍卫了祖国的尊严。转战之余,军民鱼水情意浓,拥军爱民显真情。下面请欣赏舞蹈《俺们亲人八路军》。

8、独唱《国家》

当纷飞的大雪肆虐南国时,我们用温暖的爱心融化坚冰。当举世震惊的地震扫荡我们温馨的家园时,我们用坚韧顽强,铸就了一座座心灵的城池。这就是我们的国家,永远坚强,永远蓬勃的国家。请欣赏我校盲人教师赵晓月带来的歌曲《国家》。

9、《梦想秀》

这里没有宽广的T型舞台,但能够带给你前所未有的惊喜,这里没有专业的模特,但能带给你另一番高超的表演,这里没有华丽的服饰,但足以触动你的每一个视觉神经,下面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这群追梦人。

男:岁月的车轮缓缓向前,回望过去,目之所及是历史滚滚的尘烟,还有一代又一代晋中特教人严谨治学的身影。

女: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今天,你们虽然离开了三尺讲台,但是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依然牵动着你们的心,晋中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依然倾注着你们的情。男:我们由衷感谢你们为晋中特教,为晋中市教育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女:任凭一路荆棘丛生,我们仍风雨兼程。在这个特殊的历史节点,晋中市特殊教育学校必将开始一段崭新的征程!

男:今天的演出到此结束,最后祝愿全体老教师 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幸福安康!

女:祝愿所有的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家庭幸福;祝所有的孩子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第四篇:50周年校庆主持词

江苏省丹徒中等专业50周年庆典大会主持词

时间:2011年11月18日上午10:18 【开场部分】节目主持人 男:尊敬的各位领导, 女:各位嘉宾, 男:亲爱的校友, 女:老师、同学们, 合:大家——上午好!

男: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聚会,共同庆祝江苏省丹徒中等专业学校(原丹徒县三山中学)建校50周年华诞。女:五十年,一路风雨兼程的跋涉; 男:五十年,一首催人奋进的诗篇; 女:五十年,一幅震撼人心的画卷; 男:五十年,一段继往开来的历史; 女:五十年的奋斗铸就卓越品格; 男:五十年的奉献孕育桃李芬芳; 女:我们时刻牢记求真务实,自强不息; 男:我们分秒不忘树木树人,行知并进;

合:母校,我亲爱的母校,在这欢声笑语簇拥的时刻,让我们祝您——生日快乐!

女:下面有请江苏省丹徒中等专业学校党总支书记郑健先生主持庆典 大会。有请郑健书记。【下面由郑健书记主持】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学校贵宾云集、高朋满座,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喜迎江苏省丹徒中等专业学校50华诞,隆重举行建校50周年庆典大会。我首先荣幸地向大家介绍今天出席大会并在主席台前排就坐的各位领导和嘉宾,他们是:

教育部科技司 张建华处长 江苏省教育厅 尹伟民处长 江苏省劳教局 池凤云局长 镇江市教育局 刘元良副局长 镇江市教育局 林雨生处长 丹徒区人民政府 贺丽娟副区长 丹徒区教育局 曾明泉局长

镇江市瑞森臵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周良先生 省丹徒中等专业学校校长 樊春荣先生 在主席台就坐的领导和代表还有: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 糜玉林大校 省级机关管理局 王和平处长 南京金基房地产开发公司 吴成书记 丹徒区区委常委 辛丰镇党委书记 朱毅先生 南京市高淳县教育局局长 张培成先生 省公安厅高速公路管理处 曾剑秋先生 丹徒区龙山村村长 刘和平先生

我校老领导孙凤开、季永顺、刘建中、蒋晓荣、袁双荣、步履平、常建国、周咸正、孔云翔、周如松、邵林祥等同志也在主席台就坐。

出席今天大会的除了学校部分师生员工及退休老同志外,还有特意从四面八方汇聚母校参加校庆的各界校友、合作单位和社会各界友好人士,在此,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他们表示欢迎和感谢!

现在我宣布:江苏省丹徒中等专业学校50周年庆典现在开始。(鸣礼炮!)

●大会进行第一项,请全体起立,奏唱国歌。请坐下。

●大会进行第二项,请工作人员(女主持人)宣读贺信。●大会进行第三项,请江苏省丹徒中等专业学校校长樊春荣同志致辞。

谢谢樊校长!

●长期以来,学校的发展建设得到省教育厅领导的热情关心和支持。教育厅领导不仅发来贺信,还在百忙之中抽空出席我校50周年校庆庆典。下面有请省教育厅尹伟民处长作重要讲话,大家欢迎!

谢谢尹处长!

●丹徒中专植根于丹徒,服务于丹徒,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一直得到丹徒区委区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面有请区政府贺丽娟副区长讲话!谢谢贺区长!

●50年的办学历史,学校培养了大批活跃在各条战线、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优秀学子,学校为他们感到光荣和自豪。下面有请校友代表-74届校友、江苏省劳教局局长池凤云先生,85届建筑班镇江市瑞森臵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周良先生发言。

首先有请池凤云局长。有请周良总经理。下面请主持人上场。节目主持人合:谢谢郑书记。【第一板块:菁菁校园】

女:实施环境育人,我们精心构建着校园永恒的风景墙; 男:坚持以人为本,我们架设出一道道彩虹般的桥梁; 女:呵护每一株幼苗茁壮成长; 男:坚持让每一片绿叶都闪闪发光;

合:我们用赤诚的心灵换来了每一个学生成功的希望。女:感谢这一片青春的土地,接纳我的足迹,启迪我的智慧; 男:躬逢其盛啊,自豪的丹徒中专人,用镜头把瞬间定格为永恒; 女:当校庆的欢歌随着金秋的收获飞扬,母校啊,请让我将激越的音符镶在的幸福的脸庞;

男:当校庆的笑语伴着金秋的成熟飘荡,母校啊,请让我用纯真的舞蹈为你插上飞翔的翅膀;

女:请欣赏芭蕾舞——《茉莉花开》。【第二板块:青春飞扬】

男:孩子说:“花儿开过还会再开吗?” 女:大人说:“会啊,等春天来临的时候。” 男:丹徒中专说:“瞧,我又赶上了好时光。”

女:不知道有多少人说,没有丹徒中专,就没有丹徒职业教育这个版本的历史。

男:遥望着以数万计遍布城乡的职校生,以数千计的技术能手和老总,以数百计的忙碌在社会各界重要岗位的杰出人才,以数十计的全国劳模、领军人物……丹徒中专欣慰地笑了。

女:是啊,五十岁了。但是,已经习惯了为地方职业教育秣马厉兵的她,不能懈怠!她还有一个梦想——创建一流职校,打造百年丹徒中专!于是,她选择了奋力前行,选择了会有牺牲的奋斗。她甚至不会居功自傲,也没有埋怨一路的艰辛,就悄无声息地站在了丹徒新的城区。一脸阳光,越发挺拔、玉立了。

男:饱经风霜的太师,感恩的心却越发沉重了。她要感谢区委、区政府,当丹徒中专处在十字路口,迷茫徘徊时,当机立断指了一条生路,并且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心、支持,如今抢了天时,占了地利;感谢丹徒中专每位师长学友,在丹徒中专艰难又辉煌的史记上,肯定有属于你自己亲手书写的有页,这一页正成为感动时人激励后学的教科书,成为推动丹徒中专直到永远的精神力量;感谢社会贤达,每每在丹徒中专走入困境时给予的热情鼓励和无私援助……离开你们,就没有丹徒中专的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啊!女:自己的路自己走,还是摽起劲来泼命的干吧!铁打的肩膀两昆仑,前面一片艳阳天!

男:这是一个青春在树上唱歌的年代; 女:这是一个年华在校园里放肆的年代。男:丹徒中专学子挥霍青春,证明的是个性张扬; 女:他们豪掷青春,碰撞的是真我性情; 男:他们激扬文字,书写胸中凌云壮志; 女:他们指点江山,表达一腔报国热情。男:他们无所畏惧,敢作敢当,因为年轻; 女:他们狂妄疯癫,无所畏惧,因为年轻。男:请欣赏器乐合奏——《青春飞扬》。【第三板块:校园传音】 女: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男:十年的时光,可以使小树蓊蓊郁郁,一树葱茏渐渐长成; 女:五十年的光阴,可以让一所学校继往开来,打造职业教育的新品牌;

男:我们不会忘记,那些上下求索、创办学校的老师们; 女:我们不会忘记,那些报效祖国、矢志不渝的莘莘学子; 合:我们更不会忘记,所有光荣圣洁的灵魂和坚定豪迈的身影。男:请欣赏女声独唱——《我的歌声里》情歌 【第四板块:岁月如歌】

女:公元21世纪第12个年头的这次重逢,让一位母亲从心底荡漾出 最美的笑容。

男:因为在这片金黄的土地上,她的梦想又要踏上新的旅程。女:不信,请看今天光临现场的所有宾朋,不论是鬓发斑白的老校友,还是英姿勃发的年轻精英,男:他们的脸上都挂着母亲的微笑,那是骄傲与自豪的最好证明。女:今天,请让我们以丹徒中专儿女的名义,回望如歌的岁月,丹徒中专的光荣。

男:那时候,你的怀抱里孕育了我纯朴的希冀。作为丹徒县三山初级中学的长子,带着你崇德博学的基因,从白塔下出发,汇入共和国建设的洪流里。女:那时候,你的沧桑里叠印出我青春的笑意。作为恢复高考后的首届学子,春风掀动的第一丝柳枝,丹徒教育的朗朗晴空由我们默默地撑起。

男:那时候,你的年轮里增添了我诞生的惊喜。作为三山职业中学的首届学子,古运河畔我们曾意气风发,为着茅山老区那一双双大眼睛不把希望放弃。

女:那时候,你的画卷里穿梭了我浪漫的诗句。作为丹徒电大的首届学子,古老校园绽放的盎然新绿,蓬勃的生命成就了学校新发展的大写意。

男:那时候,你匆匆的季节里有我走过的足迹,女:那时候,你如歌的岁月里有我温暖的记忆。男:虽然都远去了,但我坚信,女:只要我回头,只要我注视,合:那所校园,那些曾经的姐妹兄弟,依然安静地站在那里,年轻的面容和微笑像时光从未洗礼。

男:太多的辉煌,太多的光荣,让母校矗立在花海里,行走在春风中。女:此时此刻,我想邀请你和你们,让我们以同一种方式大声朗诵,为丹徒中专,为我们的母校,表达我们共同的心声:

合:您的儿女,永远是您的光荣!您的儿女,永远创造着您的光荣!男:时光荏苒,变化的是学校的容颜; 女:岁月流转,不变的是前进的脚步。男:请欣赏舞蹈——《岁月如歌》。【第五板块:继往开来】

女:从小爷爷对我说吃水不忘挖井人; 男:曾经苦难才明白没有共产党哪有新中国。女:我们在时代春风里,春风催我永开拓; 男:我们在灿烂阳光下,跟着共产党,建设大中国; 女:我们在灿烂阳光下,对标找差,争创品牌。; 男:请欣赏教师大合唱——《在灿烂的阳光下》。【结束部分主持词】

女:飞扬的歌声,吟唱难忘的岁月,凝聚心头不变的情节; 男:动人的旋律,洋溢时代的跳跃,回荡恒久不变的真情。女:过去的五十年,是不平凡的五十年。丹徒中专,你昂首走来,我 为你自豪。

男:未来的岁月,充满希望。丹徒中专,你梦想执着,我为你骄傲!合:告别今天,我们又回到新的起跑线。

女:展望未来,我们将用奋斗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合:让我们共同祝愿,丹徒中专的明天更加美好!

男:江苏省丹徒中等专业学校建校五十周年庆典和文娱演出到此结束。

女:祝各位来宾、各位嘉宾朋友、各位校友、各位老师同学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男:现在我宣布:江苏省丹徒中等专业学校建校50周年庆典大会圆满结束!(放彩烟)

女:请全体起立鼓掌,欢送并感谢各位领导和嘉宾的光临,感谢各位校友的大力支持!

第五篇:校庆50周年

校庆50周年

12个名字

走过了半个世纪,多少人在这里辉煌过?你可能是这所学校的篮球明星,你在好一段时间名声在内,无人不知你身怀绝技,也可能你曾经是这所学校的校花,在好一段时间里你名声远播,无人不晓你的迷人身段,但在这50年的风雨中,你也成了沧海一粟了!就像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在他的生命旅途中或许曾经碰到过许多重要的人,他遇见过一些让让他心动的美女,让他激动的球星,但到了这岁数,也都忘记了,唯有在他生命里出现过的那些最重要最伟大的人,他还能一直铭记于心,那些名字该有多伟大,至少是我们这些芸芸众生所羡慕不来的!

在这半百老人的生命中,有2个名字是那么的重要,那么的辉煌————李斌,包起帆。每个刚进学校的学生,都会被告知,二工大虽然没有那么伟大,但别气馁,这里面也出现过伟大的人,他们不是星光闪耀的明星,不是散发着书卷气的作家,他们的身上有着的是工业的味道,他们却无人不知。

我记得我一次打工的经历,做的累了于是就座下了,身边坐着的是一个中年人,我们饶有兴致的谈了起来,我并没有告诉他我是那个学校的学生,他是学机械的老技工,他说在他们这一行有2个名字是响当当的——————李斌,包起帆,当他说出这两个名字的时候我是那么的激动,我想告诉他这是我的学长,我的校友,但平凡的我又如何能和这2个伟大的名字攀上关系,一方面是激动,一方面却很无奈。

我一直在想,如今的我们偶尔去次自修教室,看看书,看一会累了,就给自己个借口打个盹,看了将近2个小时,就心满意足的回去了,当然这样的人已经很难得了,那么李斌包起帆他们那时又是怎样学习的呢?可以想象,他们的生物钟或许是调到晚上2点到早上6点的,自修教室和实验室对他们来说是真正的寝室!每一堂课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任务,并不是压力,而是如同呼吸一样的必要,自然。实验器材对他们来说比游戏更吸引他们,复杂而厚重的书本对他们来说如同看小说一样容易,我的想象也仅限于此了,我并不了解他们那时真正的生活是怎么样的,但我想他们就如同工厂里生产出的最优秀的产品,没有经历过严酷的锻炼是不可能达到那样的程度!

这样的人真的值得学习和铭记,有时候我们在想,如果我们把一天很多很多的时间用来学习和钻研,或许我们也能达到那样的境界,但或许我们根本够不上他们一开始的那个思想境界,他们睡的少,对我们来说或许这意味着折寿,但对他们来说,他们的一天抵得上别人的2天,这或许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思想的境界决定了许多!

当然也许我想象的有些夸张了,也许他们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起早摸黑,他们只是比常人更有效率,很懂得如何利用时间,总之,在那么伟大的两个名字上,总有着一轮轮看似神圣的光环,后人想象着他们的过去,用近乎神话的故事套在他们身上,但也许他们没有那么的神奇,也许他们曾经也和我们一样平淡无奇!

2那些名字

虽然李斌包起帆这两个名字是那么的响亮,但我们也不能忘记那些名字,二工大的出生和发展,他们也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下面我们来看看二工大的建成和那些伟大的人。1958年以后,随着上海工业生产的发展,从工人中陆续提拔了一批技术干部,急需培养和提高。为此,上海市委于1960年4月29日召开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了“办一个上海市业余工业大学”的决议,并决定成立由钟民(市总工会主席)、陈琳瑚(市教卫部副部长、市教育局局长)、马飞海(市教育局副局长)、马学成(市委工业部副部长)等21人组成上海市业余教育委员会,负责筹建上海市业余工业大学的工作,决定由钟民任校长。

不久,调闵淑芬(原上海市第一印染厂厂长)具体负责学校的筹建工作。1960年8月,学校部署招生工作,计划招收一千人左右,学生报考条件是:政治觉悟高,生产骨干,具有初中毕业或相当于初中文化程度,工龄五年以上,年龄35岁以下。招生办法是:由各工厂企业报送,学校审核,参加考试后录取。学生学习期间的待遇:原工资照发,待遇不变,学杂费免缴。当时报送人数达二千六百人。

学校的组织机构为:全市设一总校,各区设分校,在冶金矿山机械厂等九家厂设立教学点。各分校均由区委领导干部兼任分校校长和副校长,同时抽调干部任分校专职领导和工作人员。分校的党政工作由各区统一领导。明确规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仍以原单位为主,学校的重要任务是传授科学知识。

9月24日,上海市委任命闵淑芬为副校长,沈涵(市总工会副主席)为兼职副校长。9月28日,上海市业余工业大学与刚成立的上海工农师范大学在大光明电影院联合举办首届开学典礼。参加开学典礼的有:市委书记处、市委各有关部门、市教育局、市业余教育委员会的负责同志,各区、各工业局负责教育的干部,以及学校的教职员工、学生。我校首届学生共1439人,其中从报送者中录取1114人,从冶金矿山机械厂、力生机械厂、合成纤维厂、国棉一厂、上海电机厂、上海锅炉厂、上海广播器材厂、上海仪表厂、上海玻璃一厂等九家工厂原来办的半工半读高级班转过来的学生325人。

后来,实际在校就读的学生共1378人,其中党员占56%,团员占28%;市级全国先进生产者38人,工程师58人;在原单位任科室干部的占12.48%,技术人员占21.07%;其他则是班组长和生产一线技术工人。

学校创办时,共有干部59人,其中专职43人,兼职16人。教师共88人,其中专职53人,兼职35人;从工厂调来的占39%,业余学校调来的占27%,普通学校调来的占6%,本届高校毕业生调入的占28%。全校设教研室领导教学,下设机械、纺织、电子电气、化工专业教研组和数学、物理基础教研组。

9月28日,从此就成为我校的校庆日。

10月4日,学校正式上课。当时,学校的各项设施非常简陋。如杨浦分校上课的第一天,连课桌椅也不足,有的学生从江湾去把桌椅搬到学校来,有的学生干脆席地而坐听课。有的教学用具是教师自制的,体现了艰苦创业的办学精神。

二工大萌生于1960年春天不是偶然的,是在共和国艰苦奋斗历史进程中,应运而生的产物。所以我认为,与共和国共命运是二工大独特的根。不妨回忆一下,我国经过三年经济恢复时期,于1953年起实行以“一化三改造”为目标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农业、手工业、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提前完成,而“一化”(国家工业化)的目标远未达到。1958年开始了急于求成的“大跃进”。经过了两年不讲科学而蛮干的全民实践,证明单凭主观热情与干劲,离开科学技术而用人海战术大搞“小土群”,是达不到现代工业化目标的。“吃一堑长一智”,1960年春天,中共上海市委郑重决定:“成立业余工业大学,培养工人阶级知识分子和科技干部。”这一理性决策,得到了广大具有实际生产经验,但又缺少科学文化知识的工人们拥护。他们响亮地喊出了“为工人阶级,为社会主义,为共产党和毛主席争气”的口号,积极报名,发奋读书,向科学文化进军。从各单位调集来的干部和教师,急党所急,笑迎困难,很快创建起上海第一所成人高等学府——“上海市业余工业大学”(二工大前身)。

学校高标准严要求,从实际出发,因陋就简,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学以致用。一批批成人大学生以优异的学习成绩毕业了。其中包括许多著名的全国劳动模范秦宝兴、房明珊、孟德和、丁杏清以及赵定玉、郭维芹等这样的优秀人才。他们说,通过业余工大深造,如虎添翼。学校被时任国家主席刘少奇树为“全国半工半读大学的一面红旗”。历史的道路不是笔直的。旗正飘飘,不幸遭遇“文革”风暴。十年**,大学停办,造成国家文化断层的危

险。

“文革”结束后的1977年,一代伟人邓小平复出,主抓教育,打破常规,恢复高考。这一政策,顺乎民心,原计划招生27万,结果有570万考生奔赴考场,其中包括不少抱着孩子的青年父母也来应考。“全国半工半读大学的一面红旗”迎风飘扬,保持本色,指向一流。学校春秋两季都招生,并根据业余教育的特点实行“单双班制”,教职员工与教室全天候满负荷运转,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国家急需之才,其中不乏像包起帆、郁竑、李峰、李良园这样的优秀人才。据我所知,大凡学有所成者,首先是个人勤奋好学;同时得益于学校教书育人有方,严格要求,同时切实帮助学生攻克读书难点。学校始终坚持把教学质量视为生命线,1984年被市委领导同志誉为“成人教育战线排头兵”。

3留下自己的名字

那么多伟大的名字,我们难道只有羡慕的份?不应该这样,在我看来这些名字虽然不能代替,但至少我们能追赶!

虽然这是所工业的学校,但孔子教出的也不个个都是书生,如果二工大出产的每个人都去搞工业了,那么祖国的未来或许也只能充满着机油的味道。

没错,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工业,但人类的发展则需要多种多样的人才,许多人或许在矛盾,虽然身在这所工业的学校,但却不喜欢这行,怀揣这样想法的人很多,这样的矛盾或许会促使很多人最终的堕落,但如果把心态摆好,努力的完成学业,而一方面又发展自己的兴趣和专长,或许你的未来不会比那些伟大的名字差!

所以尽你最大的努力吧,怀揣梦想并实现梦想,你的名字也可以被后人记住,你的名字也可以流世万芳!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