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法律援助解民忧 受援群众送锦旗

法律援助解民忧 受援群众送锦旗



第一篇:法律援助解民忧 受援群众送锦旗

法律援助解民忧受援群众送锦旗

2011年3月18日,一名妇女来到船山区法律援助中心,一进门便激动地说:“感谢法律援助中心杨律师,我的官司胜诉了……”,边说还边展开一面锦旗,上写着“热情援助 尽心尽职”八个金黄大字。

原来,这位妇女苟某的爱人熊某于2009年11月10日骑自行车在人行横道线上横过道路时被肖某驾驶的出租车发生碰撞,造成熊某受伤。经交警支队鉴定由肖某承担此次事故的全部责任。后双方就治疗费用和赔偿款发生纠纷。苟某在多方寻求解决途径无果的情况下找到了船山区法律援助中心。经了解和调查,法律援助中心主任杨和昆律师同意提供法援援助,并主动作为其代理人。接案后,中心工作人员迅速展开案情分析,制定诉讼方案,并放弃休息时间,加班工作,及时收集相关证据。2010年11月,法院开庭审理了熊某交通事故赔偿案,因为有船山区法律援助中心杨律师在前期充分的调查取证工作,在庭审过程中,经调解,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熊某如愿拿到了自己应得的赔偿款。

第二篇:送真情 办实事 解民忧

送真情 办实事 解民忧(6.20 A2版)

——县交通运输局深入八里金属机电产业园开展帮扶慰问活动侧记

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下基层、助三夏、送真情、办实事”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睢宁交通运输局多措并举,精心组织本单位干部职工进农户、进田间、进地头,了解民情、倾听民意、解决民忧,为群众送去真情、办好实事,让机关与基层心连心、让干部与群众心连心,确保此项工作落到实处。

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该局迅速成立了以局长夏斌为组长的“三夏”帮扶活动领导组,全面组织并调度活动开展情况。并从各所、队、站抽调人员组成服务队和工作组,在加强秸秆禁烧工作的同时全面优化为农服务,突出抓好收、种帮扶、“三夏”防火及农村贫困户弱势群体的帮扶工作。

进村入户,调研帮扶措施精确。6月17日,县交通运输局领导班子深入八里金属机电产业园开展开展调研帮扶慰问活动,为34个贫困户送去50袋面粉和100袋化肥。慰问组一行走进农户家中、深入田间、地头现场帮助解决群众实际问题,详细了解这里农民的所想、所求、所困,现场拿出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制定帮扶方案,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地开展帮扶活动。

在八里金属机电产业园单湾村,慰问组一行实地走访了6户特困家庭,并为每户家庭分别送上两袋面粉和两袋化肥。在单湾村54岁的仝苏家中,当他们了解到仝苏的妻子得了癌症、常年卧床,并且家里有孩子上学,学费都是亲戚资助的时候,慰问组现场征询该户需要解决的困难,帮助组织机器收割麦子并制定募捐方案,细化后续帮扶措施。当天下午,交通运输局在局十六楼会议室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开展了募捐活动,总共募集捐款4950元。随后,当该局领导把带着交通运输局全体干部职工体温的捐款送到仝苏手中时,仝苏激动地热泪盈眶: “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感谢交通局干部职工!„„”

交通局负责人告诉记者:此类助“三夏”活动还要继续深入开展下去,为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送上真情,使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第三篇:解民忧

定宁镇不断创新举措,建立“三考”机制、推行“四问”活动,切实转变干部作风,提高行政效能,密切干群关系。“三考”,即:考勤。严格实行“签到一告知一公示”制度,全体干部按时签到签退,建立健全AB岗制和离岗告示制,将离岗去向进行公示。考勤结果按月统计,年终统一考核并与奖惩挂钩。考绩。对全体干部实行“量化目标、强化责任、严格考评、兑现奖惩”的“绩效管理”制度,激发大家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提高工作积极性,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浓厚氛围。考廉。全面查找基层干部廉政风险点,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组织干部认真学习《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职若干规定(试行)》,切实提高干部思想素质,增强自律意识。“四问”,即:走访问需。通过推行随机抽查一般户、晚上访问农忙户、预约结对帮扶户、重点支持贫困户、反复关心上访户的“五访”活动,搭建起了干群沟通平台,拓宽了群众诉求渠道。恳谈问计。组织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认真听取意见,尤其对农村低保、渠道建设、土地流转、经济林管护、草原补奖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反复征求意见,集思广益,以群众能接受、最满意的途径解决问题。分级问责。建立信访工作“五个一”责任机制,即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个小组、一个方案、一抓到底。对群众诉求按照事情的难易、缓急程度进行分类汇总,对立即能够解决的,限时办理;对需要一定时期解决的,妥善处置,耐心答复,限期解决;对涉及面较广、自身无法解决的,按程序逐级上报并跟进协调解决。跟踪问效。镇党委成立“效能风暴”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跟踪督办。对未按规定时限办结、达不到要求或办理结果群众不满意的,责令限期整改

第四篇:萧山法律援助志愿服务队 雪中送炭解民忧

萧山法律援助志愿服务队 雪中送炭解民忧

杭州萧山区法律援助志愿者、杭州萧然法律服务所主任陈永铭捧着厚厚一叠资料,走进萧山区法院。一起涉及258名职工薪酬的法律援助案件,经过长达3个月的不懈努力,终于到了关键时刻:法庭调解。

“这起案件能走到现在这一步,很不容易。”对刚接案时的情景,29岁的党员陈永铭记忆犹新。那是今年8月,萧山区进化镇政府门口聚集了某钢结构有限公司的250多名讨薪职工。公司因对外担保出问题,企业停产,解散了所有职工,但经济补偿金久拖未付。

对讨薪案件,陈永铭可谓驾轻就熟。仅今年以来,她参与办结的农民工讨薪案件就多达300多件。“250多名职工,涉案金额300多万元。我和他们一谈,知道事态严重,立刻向区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汇报,启动了农民工讨薪维权绿色通道。”

之后,陈永铭和她的同事日夜加班,3天内就把仲裁材料做好,让所有职工进行签字确认,但因公司停产,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为此,陈永 铭熬夜准备起诉材料。因为证据材料准备充分,在法官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当场达成调解协议,300多万元补偿金全部予以确认。走出法庭,很多职工围着陈永 铭连声表示感激,而她的手机也一直响个不停,都是感谢的电话。

有个叫杨明太的职工,一开始公司把他的名单遗漏了,通过陈永铭等人的仔细核对,也顺利争取了16000多元的赔偿款。电话里,他激动地对陈永铭说:“真心感谢你,等我拿到钱,一定要送你一面锦旗!”

陈永铭告诉记者:“这起案件办下来,我们接到职工的数百个电话。但我们不觉得烦,因为这一个个电话,寄托着这些职工的心声。作为一名党员和法律工作者,全心全意为困难群众服务是我们的职责。”

于去年4月成立的杭州市萧山区法律援助志愿者服务队,共有248名志愿者,其中党员79名,主要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至今已办理法律援助案件一千余件。萧山市场网

第五篇:下基层解民忧

钟山区工商局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 为深入开展“四帮四促”活动,落实“大走访、大落实,促进大发展”“千名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活动及深入开展“中层干部下基层.促进作风大转变”活动,钟山区工商局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成立了由局长龚昌霖同志任组长的整顿行动领导小组,从各分局抽调60多人,开展了“千名干部下基层,整顿食品安全大行动”的活动,从10月8日起,以全区商场、超市、个体经营门店、批发市场为重点,以假冒伪劣食品、早餐市场、肉及肉制品市场、豆制品市场、粮油市场、酒类市场、学校周边食品安全、非法生产、经营使用“地沟油”等为专项监督检查重点,解决无照经营问题,严查经营假冒伪劣、过期变质食品、仿冒注册商标等违法行为,规范完善经营者索证索票、自律制度。

目前,“千名干部下基层,整顿食品安全大行动”开展以来,钟山区工商局共出动执法人员170人次,检查经营门店890 户,抽检食品8大类15个品种25个批次,取缔无证无照24户,查处制售假冒伪劣食品案件6件,下发整改通知书87份,责令停业整顿15户,查获假冒伪劣食品标值8000余元。

二○一一年十月二十六日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8/1052145.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