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黔西南州2011年度干部职工学法用法考试答案
黔西南州2011年度干部职工学法用法考试试卷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一、填空题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依法治国
3、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
4、十四周岁
5、权利和义务共同责任6、2011年7月1日7、2012年1月1日
二、单选题
CCDDD
三、多选题
ABDABCDABCDABCDAD
四、判断题
√ √√×√√√√√√
五、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现实和全局出发,借鉴世界法治经验,对近现代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和法治发展的历史经验的总结;它既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划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执政党对中国法治经验的理论追求和升华。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包括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2、《黔西南州2011—2015年普法依法治州工作规划》确定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通过深入扎实的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实践,深入宣传宪法,广泛传播法律知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法律知识的新需求,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增强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依法治理的自觉性,大力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水平;增强公民的法律信仰,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推动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环境。
第二部分自主命题
第二篇:黔西南州2011干部职工学法用法考试试卷
黔西南州2011干部职工学法用法考试
试 卷
姓名: 单位:
职务:
得分:
第一部分 基础题(共80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 和。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包括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 和,每届任期五年。
4、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 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有接受国防教育的。普及和加强国防教育是全社会的。
6、《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于2010年10月28日通过,自 起施行。
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于2011年6月30日通过,自 起施行。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实质是()。A.少数服从多数 B.集体行使职权 C.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D.平等
2、用人单位拖欠或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申请支付令。A.地方政府 B.工会
C.人民法院 D.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3、下列财产中,不属于遗产的财产是()。A.被继承人生前个人所有著作权 B.被继承人生前个人所有存款 C.被继承人生前个人所有学习用品 D.指定了受益人的死亡保险金
4、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哪一种说法不正确是()。
A.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有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 B.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属于集体所有
C.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对土地实行征收或征用D.土地的所有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5、下列关于正当防卫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正当防卫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
B.正当防卫必须是针对不法侵害行为者本人实行防卫 C.正当防卫必须是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实行防卫 D.正当防卫只能是为了保护本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利而实行防卫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胡锦涛同志提出“三个至上”(),是对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丰富和发展。A.党的事业至上 B.人民利益至上 C.经济发展至上 D.宪法法律至上
2、监督权是指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活动的权利。我国公民的监督权包括下列哪些权利?()A.申诉权 B.批评、建议权 C.检举权 D.控告权
3、根据《保密法》,国家秘密包括下列哪些秘密事项?()
A.国家事务的重大决策中的秘密事项 B.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活动中的秘密事项
C.外交和外事活动中的秘密事项以及对外承担保密义务的事项
D.科学技术中的秘密事项
4、《突发事件应对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臵措施予以应对的以下哪几类事件?()A.自然灾害 B.事故灾难 C.公共卫生事件 D.社会安全事件。
5、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A.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 B.不满12周岁的未成年人
C.有时候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D.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四、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
3、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4、实施房屋征收应当先搬迁、后补偿。()
5、从事高空、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高速运输工作等对周围环境有高度危险的作业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但如果能够证明损害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不承担民事责任。()
6、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对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及食品中的有害因素进行监测。()
7、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一负责、领导、组织和协调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8、我国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9、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10、私人的财产均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侵占、哄抢、破坏。()
五、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黔西南州2011—2015年普法依法治州工作规划》确定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第二部分 自主命题(共20分)
注:各单位结合自身工作职能职责自选出题,题型不限。
第三篇:黔西南州2009干部职工学法用法考试试卷
黔西南州2009干部职工学法用法考试试卷答案
(本答案是翻阅资料后拟出,不能保证全对,慎用之)
一:填空题
1.平等权利2.一项基本国策3.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4.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一定工
作任务为期限5.绝密、机密、2.秘密
二:单项选择题
1.A2.B3.D4.C5.C
三:多项选择题
1.ABD2.ABCD3.ABC4.ABCD5.AB
四:判断题
1.√2.√3.× 4.×5.×
五.名词解释
1.依法治国——指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2.突发事件——指突然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理措施给予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很社会安全事件。
六:简单题
1.物权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一.基本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
二.平等保护国家、集体和私人的物权原则;
三.物权法定原则;
四.物权公示原则;
五.取得和行使物权遵守法律、尊重社会公德原则
七:论述题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有5个
1.依法行政原则。依法行政是行政法的首要原则。其他原则可以理解为这一原则的延伸。依法行政原则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国家行政制度上的体现和延伸。宪法第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一切国家机关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国家行政机关应当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行政职权。我国依法行政原则在结构上包括对现行法律的遵守和依照法律授权活动有两个方面:(1)行政机关必须遵守现行有效地法律;(2)行政机关应当依照法律授权活动。2.行政合理原则。行政合理原则的主要含义是行政决定应当具有理性基础,禁止行政决定的武断与随意。3.程序正当原则
该原则主要包括行政公开原则、公众参与原则、回避原则。4.高效便民原则该原则主要包括行政效率原则、便利当事人原则5.诚实守信原则该原则要求行政主体必须做到行政信息真实原则、保护公民信赖利益原则6.权责统一原则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行政权力和法律责任的统一,即执法有保障、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须赔偿。表现在行政效能原则和行政责任原则》
第四篇:黔西南州2013干部职工学法用法考试试卷答案
2013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宪法;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3、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4、秘密;
5、权利和义务,共同责任;
6、六;
7、十四;
8、依法治国
二、单项选择题
1、C;
2、B;
3、D;
4、A;
5、D
三、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C;
3、ABCD;
4、ABCD;
5、ABCD
四、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五、简述题
【参考】“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写进十八大报告是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理念的具体体现。依法治国作为我国理政的一个重要规则、理念,随着近年来的推进,正在成为从基层到中央上下一体遵循的基本规则,这意味执政党要依法执政、政府要依法行政,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在工作的时候也就要做到法律至上。
“法治思维”首先是一种法治理念,从思想上认识到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等对于中国的重要性。法治思维是建立在法治理念的基础上的,一个平时没有法治理念的公职人员、领导干部,遇到问题不可能突然形成法治思维。其次是领导干部或者是公务人员在处理问题的时候有一种法律规则的意识,坚持法律至上,坚持法律规则的运用,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等法治精神和原则。此外,“法治思维”还表现为一种行为选择,面临多种问题的解决方式、手段时,领导干部能够首先研判处理方式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法治精神等。
对于领导干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的运用应如何评判呢?
首先是法治理念的树立。虽然我们处在转型时期,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但法治的发展方向是不能动摇的。其次是法律意识,应该成为领导干部甚至公务人员在处理问题时的一个价值选择。此外,领导干部在处理问题时是否坚持了一些判断标准——第一是职权的运用是否合法;第二是立法以及规范性文件的制定是否符合法律的精神;第三是在行政决策时是否体现了民主参与、是否进行了必要的合法性审查;第四是能否真正做到了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在行政裁量的时候是否体现了法律平等的精神、是否体现了平等的规则。
结合实际,展开论述,有自己的观点。
第五篇:2017清远市干部职工学法用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7清远市干部职工学法用法考试试题
单位名称: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D)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A.新时期 B.新阶段 C.新征程 D.新时代 2.十九大的主题是:不忘初心,(B),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A.继续前进 B.牢记使命 C.方得始终 D.砥砺前行 3.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为中华民族。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C)
A.谋幸福,谋未来
B.谋生活,谋复兴 C.谋幸福,谋复兴
D.谋生活,谋未来
4.党章是最根本的党内法规,是管党治党的总规矩。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C)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
A.多数B.局部C.全体D.少数
5.关于宪法实施,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B)
A.宪法的遵守是宪法实施最基本的形式 B.制度保障是宪法实施的主要方式 C.宪法解释是宪法实施的一种方式 D.宪法适用是宪法实施的重要途径
6.某市人民政府拟兴建一座大型体育场馆,因需作出房屋征收,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