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法制教育征文(五篇材料)

法制教育征文(五篇材料)



第一篇:法制教育征文

法律是无情的,只要你触犯了法律,你便回受到法律的制裁。但是有一些人却以身试法,但是最后还是伏法。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人违法呢?那还不是自己的好奇心太强和自己的控制里不够,而让自己吃亏,走是了绝路。才后悔莫及。

今天我们学校请了一位朱警官为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节法制课。使我们进一步走进了法律,增强了法律的知识,并进一步让我们体会了法律的无情。正是像那位警官所说的有些人因为上网吧玩,最终使自己走向了犯罪道路,最后却害得自己进了监狱毁了自己大好的前途,这都是好奇心惹得祸。

这使我想起了电视上艘播放的吸毒和贩毒的犯罪分子,为什么他们会这样?那还不是他们一时的好奇和贪婪心,使自己慢慢地走向了犯罪的道路。而且越陷越深,到了不能自以。难道不是这样吗?犯法把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弄得支离破碎。所以我们要每时每刻都警备,不要误入禁区,那只会让你走向黑暗,最终落入法网进了冷冰冰的监狱,到是你哭天喊地也没有人会来救你,所谓“法律无情,人却有情”。在生活中,我们必须时时刻刻,小心,小心,再小心,否则便会自废前程。

法律是严肃的,它不会放过任何一个犯法之人,所以我还要劝告大家,小心使得万年船。自己要有坚定的意志力和强大的控制力,要分清是非遵守法律,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第二篇:法制教育征文

法制教育征文

法律不像衣服可以随心所欲地扔掉,而是像语言一样同我们的生活是如此密不可分的一个组成部分。”(美国评论家庞德语)法律如语言与我们息息相关,多么贴切的比喻!联想我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用心感受,原来,法无处不在,且力大无边。

一、法驻我家

法是调整社会关系的应有规则,存在于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而法律则是将法成为文化。“宁国市家庭法院宣布,原告母亲对被告父亲因工作应酬常深夜晚归,影响正常睡眠的控诉成立,被告今后必须在晚十点之前到家,否则剥夺其回家的权利。结案!”我学着法官把擀面杖往桌上一拍,自豪地宣布道。只见妈妈手舞足蹈,真像赢了官司一样兴奋不已,爸爸则垂头丧气,一脸无奈。

家就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成员之间难免会有摩擦和矛盾,这些都挺正常。由于我爸爸在法院上班,从小耳濡目染,我便常常要求采用这种独特的方式来解决。但是,如果我们坐视不管,久而久之,就会一发不可收拾。当然,矛盾双方就成了原告、被告,中间的一方自然成了法官。通过双方的充分辨论和申诉,最终促进互相理解,达成谅解。有时一审不行,就休庭再审,长此以往,我们家就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争吵,因为法庭上的辩论都是讲“证据”的。严禁语言暴力的伤害,讲究以理服人:同时,它也促进我们家不断完善“家法家规”。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家,成了其乐融融的幸福港湾。事实上,它成了我们整个社会学法、守法、用法的一个缩影。

二、法助我行

每天早上上学得六点五十到校,有时起来晚了便只好乘出租车赶时间。去学校的路上要过两个十字路口,而每次遇到红灯,几乎每个出租车司机都是第一反应减速,然后环顾四周,发现大清早街上没什么人和车,于是又一踩油门,冲着红灯飙了过去。只有极少数司机能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每当这时,我都看不下去,于是问司机:“叔叔,你干嘛要闯红灯呢?”回答千篇一律:“早上没人,闯红灯不要紧!”“可是,交通规则是我们的生命守护神啊!”“哟,你小孩子家懂什么!早上学生上学就一段时间,我们抓紧点就能多带几个,要不然遇红灯老停,一大早辛辛苦苦才能跑几个钱?不懂就不要瞎说------”司机们漫不经心地反驳我,满口轻蔑,毫无愧疚不安。我无言以对。是啊,如果老停,我就会迟到了。“难道金钱比生命还重要吗?”我无法改变司机师傅,看来只有两条路可走了:一是呼吁警察或电子警察(监视仪)干预,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二是我自己早起10分钟,骑自行车上学,坚持“红灯停,绿灯行”,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回家。

三、法维我权

法律是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有力武器,记得一次在一家商店买了一支钢笔,买回来没使用几

天就裂开了,墨水都吸不进去。我气不过,到商店要求调换,谁知老板竟推卸责任说是我自己弄坏的,而且钢笔这种小物件不包换。同学们都劝我一支钢笔值不了多少钱,自认倒霉算了,我想到政治课上的消费者维权的有关条例,便去请教政治老师。老师告诉我,这家商店的做法侵犯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要求调换是合理的。于是我理直气壮地找到商家,搬出了一系列法律条例,那老板也是肚里有些墨水的,不想影响生意,于是就给我换了一支新的。我因此特有成就感,同学们都夸我敢作敢为。

通过这件事我也更加深刻地明白,当消费者合法权益遭受非法侵害时,忍气吞声、自认倒霉的做法是不对的,伺机报复更是违法的,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才是唯一正确的做法。

在学习和实践法律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很多,收获了很多。在我国现阶段即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法的总体作用就是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韩非子说得好:“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让我们都来做遵纪守法的奉法者,让法常驻我心,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第三篇:法制教育征文

篇一:法制教育征文

有一种武器,摸不到看不着,却永远站在正义的一方,保护弱者,那就是法律。法是一把剑,伸张正义,除恶扬善;法是一把伞,挡风遮雨,众生和谐。法是人生命航程的指路灯。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交错复杂的“法网”下接受着无私、公平的保护,同时也接受法律严明的监督。当你有利益冲突时,它让你的合法权益脱颖而出;在你遭受不幸时,它向你伸出温暖的双手;当你面临危难时,它义无返顾地挺身而出为你排忧解难;当你在人生道路上迷失方向时,它永远为你指明前进的方向。

法律与自然界中的空气、阳光一样,即使你来自不同的阶层,拥有不同的身世,但享有的权利却是一样的。也就是说,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而我们当代中学生是当代青少年的一个重要群体,常常被人们称之为“时代骄子”、未来的栋梁。我们的道德法律意识如何将对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有着及其重要的影响。

一个善良公民的座右铭是:知法,懂法,守法,用法。作为中学生我们更要遵纪守法。从认真听课做起,从保证每一节自习课纪律开始。都能够做到严格自律。养成自我约束的好习惯。从杜绝抄袭作业开始到自觉抵制社会不良思想。如果你认为违反一下学校纪律没什么大不了,只要我以后不违法就行。请你快点打消这种念头吧!现在小小的放松很可能酿成将来一次大的失足。

有人说: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内心感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出门在外,要遵守马路上的红绿灯;人生跋涉,则要看清法律上的红绿灯。错与不错只是一念之差,守法与犯罪也只是一步相隔。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我们要弘扬法律精神,争做时代先锋。当你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能积极主动地利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当你踌躇不前时,把法律当做正义的化身为你指明正确的道路。

学法源于一点一滴,守法始于一言一行。要想成为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合格公民,我们就要从点滴做起。古语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当冲动袭来,告诫自己:冲动是魔鬼。因为一个意念可能导致你犯罪,一个想法可能会让你一生流泪。让我们心中时刻铭记法,铭记法的威严与壮义。

人生如画,修养点睛,而法律无疑是润泽流畅的墨汁。这一点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是很有用的,我们尚处于成长时期,所谓“路不铲不平,事不为不成,人不教不善,钟不打不鸣。”知其行者谨于法,知其法者修其行!我们要从学习知识入手,努力汲取古今中外的知识精华,增强个人的道德法律意识,培养我们良好的修养。

法制的社会是和谐的,法制的蓝天是湛蓝而深远的。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秉持心中的利剑,共同踏上与法同行的道路吧!描绘美好的明天!

篇二:法制教育征文

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法律是维护国家秩序的一种制度。遵纪守法,是每个人都应做到的,生活中往往有些人违反法则,包括一些青少年,在青少年时期,人往往会迷失理性,很多不良行为总会发生在少年时代。

在我们身边,也会有些青少年做出越轨的事情。就在前一阵子,汽车站附近经常有许多青少年,虎视眈眈地盯着来往行人的钱包,只要人们稍不留神,钱包就神不知,鬼不觉的不翼而飞了。那天,我无所事事,便出门去散散心。来到汽车站附近,亲眼目睹了令人“拍案叫绝”的一幕:只见路边出现了一个装扮的灰头土脸的人,我仔细打量一番,那人皮肤黝黑,身着一件带着灰尘的衬衫,留着一头乱蓬蓬的头发,虽打扮毫不考究可是怎么也掩饰不住,他那张年轻的脸。他只是一个不满十八岁的未成年人。只见他的眼睛不住地四处张望,突然他眼前一亮,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跟上了一辆小型摩托车,说时迟,那时快,他一边飞奔,一边伸出那只手,鬼使神差般拿走了那人的钱包,那人竟然毫不察觉。路边的行人立刻警觉地看了一眼自己的前包,然后长长吁了一口气。

那些青少年们为什么要偷窃他人的钱财呢?大部分原因是因为生长在比较富裕的家庭,往往会受到许多外界的影响,而误入歧途。还有一种是生长在温饱还难以解决的家庭,没有受到好的教育,导致前途尽毁。由于家中贫困,负担不起学费,而剥夺青少年们对学习的渴望,这种父母是多么不负责任啊,同时他们也触犯了法律。

当我们坐在宽敞而又明亮的教室里,无拘无束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那时,我们可曾想过那些失学的儿童。曾经在一个偏僻的山区,有一户人家,有着五个孩子,两男,三女。因为家中非常贫困,不能负担五个孩子上学,于是这些孩子的父母便强迫三个女孩辍学,让两个男孩去上学。十年过去了,两个男孩总算干出点事业,但三个女孩在这十年中,每天都在干农活,不是种地就是插秧。三个女孩的一生就这样完了。

篇三:法制教育征文

每个人都渴望自由,希望自由自在地奔跑,无边无际的洒脱。然而,没有绝对的自由,那并不是真正的自由。为所欲为的所谓的自由只会让更多的人失去自由,让这个世界变得混乱而杂乱无章,那称为放纵而非自由。因此,真正的自由是建立在一定的不自由之上的,若想获得自由首先就必须遵守一些底线,那就是法律与制度。

自古以来,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正所谓没有规定不成方圆,无论是上至国家还是下至个人,都应该有一定的规定来约束行为,否则便会出现肆虐张狂的人,吧国泰民安的国家搅得一团糟。

也许有人会说,这些条条框框像沉重的枷锁一样束缚了无拘无束的奔腾。然而,我们却不能否认,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法律,条文的规定,才确保了更多的安全。爱的教育固然重要,然而明文规定也必不可少。如果罪人都能改过自新,从头做人自然是善莫大焉,然而对于那些屡教不改,冥顽不化的惯犯,法律的武器就是必须的了。我们不得不承认,正是因为有了法律的严厉制裁,哪些劫犯土匪才不敢明目张胆地作奸犯科,也才确保了大多数人民的财产安全。而且,法律只是底线,只要做好自己,不做出那些违法乱纪的事,法律也就不会约束行为,仍旧可以做自由人。

正因为法律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我们高中生就更应该遵守纪律,不应该以身试法,带来严重的后果。

遵守纪律应以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遵纪守法不是一向夸大的号召,不是一纸空文,而应落实到实际的行动中去,切实从细微的小事做起。

“爱护公物”,“不随地吐痰”,“遵守交通规则”,“做文明市民,不摘花草树木”,“保护地球,爱护环境”这些都不是空空的标语,而是要我们以自己为出发点付出实际努力的。随手捡起地上的一张纸屑,拧紧打开的水龙头,为干渴的鲜花浇一点水,这些都是我们中学生力所能及的事,举手之劳,却可以创造出一个更和谐的世界。

我们不是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所以我不希望再看见一边高呼爱护水资源,一边却随手把活水倒入河流这样的情况在发生。

作为祖国明天的栋梁,遵守守法使我们高中生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既是珍爱自己,又是关心别人,更是为了一个更加繁荣昌盛的祖国和一个更加和谐美满的世界!

第四篇:法制教育征文

法制教育征文:与法同行,共建平安校园

法,是我们的行为准则,更是国富民强的制国方略。自古有云:“国,无法则乱,民,无法则贫”。法律就是秩序,没有了法律,那么人类的生活就如同垃圾一样肮脏。《未成年人保护法》也就是法律赐予未成年人的武器,用来保护未成年人的。

提起法律,就应该给人一种神秘、威严、崇高的感觉。其实,法律与道德、习惯、宗教、纪律一样,都在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举止。正是因为由于这些规范的存在,我们这个社会才会变得有条有理:正是因为由于法律的存在,才使我们的权利得到了应有的保障,我们应该感谢法律带给我们的一切。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法制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学校的法制教育,努力培养造就具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的新一代,具有长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我校十分重视法制教育,把法制工作放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科学规划、精心部署,根据儿童的成长规律,以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内容,对少年儿童进行法制教育,使他们学法、懂法,形成认知基础,这固然是必要的,但学法必须与守法相结合,普法工作才能落到实处,否则法制教育只能流于形式。几年来开展法制教育工作的经验告诉我们:良好的思想品质是抵制违法犯罪的基础,因此,我们从学生年龄、心理、成长的实际出发,以活动为载体落实思想教育和法制教育的内容。1.严格遵守《国旗法》,坚持每周一举行升旗仪式,利用升旗仪式的庄严肃穆和有针对性的国旗下讲话内容,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遵纪守法意识。

2.以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为重点,采用少先大队部检查评比的形式,狠抓学生常规教育。认真贯彻落实新《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培养学生的纪律、安全、法律意识;由于突出抓实了常规教育,我校学生的守法意识明显增强。思想重视,措施有效,使得我校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3.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增强环境育人功效,用名人名言滋养学生优雅的性情和高雅的审美情趣。

4.积极开展 “文明班级”的创建和评比活动,引领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操,提高抵制不良行为自觉性。

法律,要靠我们大家自觉遵守。遵纪守法,要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小学生的社会经验不够丰富,却自我感觉已经是大人了,喜欢独来独往,而有时却有怀疑自己的能力,需要寻求他人的帮助,因此有些学生喜欢拉帮结派,重“感情”,讲“义气”,崇尚“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有人更是无法无天,强行索取他人的个人财产,发生与他人斗殴,一句话说他不对就拳脚相加,打得你求饶为止。连点学生的样子也没有,说难听点,这就是地痞流氓。当他们在家庭、公共场所遇到社会难题时,只相信自己,过于信任自己的狐朋狗友,而不听家长老者的劝阻,遇事不冷静,行动不计后果,喜欢“先动手”,“后动脑”,事过之后也没任何反应,知道冷静下来发现出了大祸才惊慌失措,痛恨不已。在守法律的制度的同时,还要有懂法的学生。其中离不开学校和家长的教导。学校经常开展法制教育课。同学们能从中学会不少法律知识,知道什么是法律,意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学会了如何守法,如何面对周围的突发事件„„

当党中央发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号召时,我们亦发出了和谐的呼唤——千千万万的莘莘学子,都在心中呼唤着,呼唤着一个稳定和谐、秩序井然、平安共处的校园。学校是每个求知者的天堂,我们在这里徜徉知识的海洋,启迪智慧,涤荡灵魂。一个真正平安和谐的校园是每个学子的诉求,也是全社会的心声。

让法制之风吹遍校园的每个角落;

让法律精神还校园以平安,予学子以宁静;

让我们与法同行,共建平安校园,共创和谐社会。

第五篇:教师法制教育征文

与法同行 做一名合格的教师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光荣的人民教师来说,肯定会尽全力的教育好自己的学生。但是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来说,如何教育学生是正确的,方法怎样才是合理的,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除了需要拥有广博的知识外,还需要学法、懂法、守法,自觉地依法治教,依法从教。

我了解各种相关法律知识,既增强了法规意识,更新教育观念,又在学生面前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提高自我反思、自主发展能力。还深刻地体会到师德决定了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对事业的忠诚,决定了教师执着的追求和人格的高尚。高尚而富有魅力的师德就是一部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影响是耳濡目染的、潜移默化的、受益终生的。

通过学习我知道了教师依法必须履行的义务: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依照《教育法》、《教师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而必须履行的责任,表现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作出一定行为或不得作出一定行为的约束。它是由法律规定,并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其履行;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利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水平。

在学习了《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后,我更明确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该履行的义务和遵守的行为规范。在工作中,严格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让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认可,不体罚和变相

丹山镇方朝小学

陈林

体罚学生,不讽刺,挖苦学生,不威胁、责难家长。时刻以教师的道德行为规范来要求自己,不穿奇装异服,处处“身正为范”。对于后进生,不拔苗助长,不讽刺挖苦,要耐心教育。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学生们像一朵朵稚嫩的小花苗儿,但每一颗都有与众不同的可人之处。因此更需要我们用不同的方法用爱心去浇灌、呵护。在组织教学中把整体教学、分组教学与个别教学结合起来;在教育过程中,贯彻个别对待的原则,讲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地、活泼地发展。

用《教师法》、《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来规范和鞭策自己,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保障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并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这样才可以使我们的事业走向辉煌,使我们的教育对象健康成长。我们作为教师,知法是重要的权利义务,学法是重要的必修课程,守法是重要的师德内容,用法是重要的基本功架,护法是重要的基本职责。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校学生伤害事故案件逐年增多,由此引发的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的纠纷与日俱增,学生家长因学生在校期间受伤致残甚至死亡向学校索赔的金额不断攀升。校园伤害事故不仅会影响学校与学生家长的正常工作与生活,而且成为导致社会不安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前我国校园伤害事故带来的负面影响,不仅波及教育系统内部,而且已经成为一个世人关注的社会问题。

因此,《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方法》适时出台,明确了学校对学生承担的责任性质是教育、管理、保护责任,确立认定学校承担责任的划分原则是过错责任,细化了学校管理责任的范围,规定了处理校园伤害事故的方式,界定了学生伤害事故损害赔偿的项目和标准,提出了解决校园伤害事故损害赔偿的资金来源。《方法》为法院及其他处理机关严格依法处理中小学校学生伤害事故,保护未成年学生和学校双方的合法权益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依据。

公民用法律来保障自己的权益;社会用法律来维持秩序;国家用法律来建立在全球的威信。法律是陪伴每一个人一生的武器,也是每个公民的行为准则。请从这一刻,让我们一起踏上与法同行的道路!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我们,只有更好的学法,懂法,依法执教,才能更好的教育学生,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