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开课记录
公开课记录
我是公园设计师
——学写日记
教学目的1、让学生掌握日记的格式。
2、让学生学会有重点地叙述一件事。
3、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做一个有心人。
教学重点准确使用日记的格式。
教学难点选择印象深刻、最有趣的事情完成叙述。
教学方法运用提问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用互动法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一、提问式导入课堂
同学们好,今天有幸来到我们汝河路小学和大家共同学习,我真得很高兴!那任老师有个问题想问问大家,看谁的脑子转得最快?
今天是周四,明天是?(周五,教师节„„)很棒!那紧接着就是?(周末)嗯,又到了周末了,你们在周末的时候都会做些什么啊?(写作业、看电视、逛公园„„)哦!很不错啊,你们都去过哪个公园啊?(紫荆山、人民公园、碧沙岗„„)往日我们都是作为一个游客去公园游玩的,可今天呀!任老师想让大家发挥一下充满智慧的大脑,作为一名设计师,共同设计一个美丽的公园,好吗?(学生们的兴趣高昂!)
二、互动合作、设计公园
互动环节应灵活处理,包括老师在引导中的语言要合乎实际情况。以鼓励的语言和手势让孩子们的积极性发挥得更充分。
三、授新课
孩子们,我们刚刚设计的公园真漂亮!那我们如何让爸爸、妈妈或者好朋友也知道今天我们的出色表现呢?(回家告诉她们呗!)嗯,不错,我们如果说的太简单了,她们能听清楚吗?她们能清楚你设计的公园怎么摆设的吗?(不能)对!我们应该做到细致。
四、引导孩子说,老师相机板书一段话。
五、引入“日记”的定义
日记,是记录自己做过的事,也可以写自己看到、听到、想到的事。
孩子们,谁写过日记?日记是不是把一天当中所有做过的、听到的、看到的和想到的事都写下来呢? 对!不是!应该只选择印象最深、最有趣的事写下来。
(相机板书)
一宝:日记格式
二不:不写流水帐
不写错别字
三真:写真事
说真话
表真情
六、总结
本节课孩子们真厉害,合作完成了两大任务。
1、设计了一个美丽的公园。
2、学习了写日记的方法。我们为自己的成长鼓鼓掌吧!
其实,孩子们,写好日记要靠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做个有心人,多留下观察周围的事物,多观察思考!你们都记住了吗?
任老师真舍不得你们啊,但是时间不允许啦!希望我们的孩子们早日走进我们的课堂,在快乐中收获,在收获中成长!
课后反思:这节课的总体环节设计很成功,通过授课让我感受到了汝河路小学二年级4班的学生可爱、聪明。他们的积极配合,把整个课堂氛围烘托得特别棒!课堂中通过贴图片、展示设计理念、完整叙述事情等环节,让孩子们深刻体会了动手又动脑的趣味性,同时顺利地完成本节课任务。
唯一不足的是在授课的时间上没有把握准确,可能是平时授课机制的不统一,所以造成了这个小小的失误。
我喜欢这样的课堂,更喜欢汝
《我站在铁索桥上》教学设计
甘州区星光小学 吴 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读诗歌内容,了解红军北上抗日飞夺泸定桥的事迹,体会作者对红军的赞颂。
2、使学生体会诗的韵味,练习有感情朗读,并背诵喜欢的段落。
3、使学生体会红军英雄的事迹与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缅怀革命先烈,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4、使学生感受文章的结构,学习作者把遗迹的过去和今天联系起来的写法。
教学重点:
体会诗歌的第二小节,了解红军北上抗日飞夺泸定桥的事迹,体会红军英勇顽强、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教学难点:
了解红军时期的时代背景,体会作者对红军的赞颂。
教学准备:查找泸定桥的资料、阅读《七律•长征》和《飞夺泸定桥》等文章,了解红军北上抗日的事迹。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泸定桥的图片,并简单介绍:这就是泸定桥,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城西,横跨大渡河,是四川内地通往康藏高原的重要通道。始建于1705年。1935年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至此,把守这里的敌将桥板抽掉,并在桥东头构筑工事封锁桥面。左路
军的先头团----红四团组织强攻,22名红军战士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攀着铁索匍匐前进,夺取了泸定桥,使全军胜利地通过。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其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可以带领学生回忆课文《飞夺泸定桥》)
2、今天我们学习顾工的《我站在铁索桥上》。板书课题。
二、初读诗歌:
1、小声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顺诗句。
2、指名读,一人一小节。
3、齐读。
三、理解体会:
1、站在铁索桥上,作者看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桥身摇晃、头上云雾、脚下白浪”体会泸定桥的艰险与美丽。
2、过渡:看到这样的景象,作者想到了什么?
(1)学生读有关的诗句。
(2)你了解飞夺泸定桥的故事吗?简要地讲给大家听。
指名讲述故事。
师:正因为如此,毛泽东在《七律•长征》中提到了这次重要的战斗,其中的“大渡桥横铁索寒”就是描述了这次事关红军命运的关键战斗。
(3)作者为什么称红军战士为“英雄”?
①学生可以联系自己查阅的资料中当时的危险的形势来谈。
②学生可以抓住课文中的“强渡、攀关着铁索、冒着弹雨、冲破火网”来谈。
③还可以从战斗结束红军仅仅付出了三人伤亡的代价就取得了这次重要战斗胜利来谈。
(4)小结:站在铁索桥上,作者想到了英勇的红军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5)练习有感情朗读。
指名读,比赛读,看谁能读出作者表达的感情。
3、过渡:今天,当年红军们战斗的地方变成了什么样子?让我们学习第三小节。
从哪些地方看出现在这里很美丽?
(对比的写法,战斗的楼房成学习的课堂;梨花开放、鲜花撒地上)
这样美好的环境,这样幸福的生活,是怎样来的?
(革命先辈为了让我们中国人挺直腰杆,不受欺侮而爬雪山、过草地、啃树皮、吃草根……这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小结:想到这些,作者心潮汹涌激荡。“汹涌激荡”在这里什么意思?
4、学习第四小节:
作者要高声歌唱,他可能歌唱什么?
(歌唱英勇的先烈流血牺牲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歌唱在英雄的土地上建设美好家园的勤劳的人民。)
四、朗读背诵:
1、练习有感情朗读。
2、选择喜欢的段落背诵,看谁背得快。
五、讨论写法:
这首诗歌在写法上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把遗迹的过去和今天联系起来)
六、欣赏:
再次播放《我站在铁索桥上》,欣赏。
课后作业:
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
2、回答课后问题。
3、有兴趣的同学,学唱《我站在铁索桥上》。
板书设计:
我站在铁索桥上
看到想到对比抒情
桥身摇晃红军强渡楼房成课堂心潮汹涌激荡
头上云雾攀着铁索梨花开放
脚下白浪冲破火网鲜花撒地上高声歌唱
第二篇:公开课听课记录
随州市外国语学校2012年秋赛课课堂观察记录表
班级:七(1)班主讲人:时间:2012年10月16日 授课内容: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第六课第一框《丰富多样的情绪》
教学步骤
感受情绪 导入新课
走进情绪 体会多样
教学目标
初步感受 情绪
知道情绪的基本类型,理解情绪是丰富多样的。
教学设计(含步骤)
设计意图
课堂观察(含评价建议)
学生主持《课前五分钟 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畅谈天下事》导入新课 能力,初步感受情绪。
1、情绪大观(展示学生不同表情的图片)
2、梦想剧场(表现喜怒 哀惧四种情绪,互相表演给同桌看)
3、开心辞典(情绪词语接龙)
展示不同的表情图片,学生猜是什么情绪,让学生从视觉上感知四种常见情绪。
通过表演和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游戏的情境中体验情绪的多样性,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教学过程,同时增强了教学针对性。
根据学生自己的分析、讨论和交流,理解情绪对人们有着非常神奇的作用,不同的情绪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不同的影响,情绪是把双刃剑。
探究情绪 见证神奇
带上情绪,盘点收获 回味情绪,小试牛刀
理解情绪的作用,明确学会调控情绪的重要性。
1、自学教材P62,思考: 情绪给我们带来哪些影响?举例说明。自导自演 要求:
①先自学教材2分钟 ②小组内交流 ③班内交流展示。
巩固知识 知识能力 得以提升
师生盘点收获
制作书签
巩固本课知识
深化学生对积极情绪的认识,乐观地面对生活;同时懂得要关心他人。
第三篇:公开课座谈记录
赵梅公开课(化学)座谈会记录
本周三下午高一化学公开课在高一(7)班进行,赵咏梅老师讲课。课后,理化组老师对赵老师这一节的化学课相互交换了意见,现将座谈会内容总结如下:
一、内容安排合理:
本节课讲的是试卷讲评课。试题内容很多,但她将其中的10个小题选出作为重点讲解。尤其是试卷最后的两个大题,作为典型试题做了深入细致的评讲,并举一反三,从中提出几个新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解答,大大提高了试题的效能。
在时间安排上,她的总讲解时间约占25分钟,学生的总训练时间约20分钟,所以时间安排比较科学。
二、需进一步改进的几点:1、2、3、理化生教研组
2012年11月7日 应进一步加强老师和学生之间互动,多提问,多让学生思考。注意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的练习,提高学生解题效率。要重视“实验试题”的评讲,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第四篇:公开课评课记录(本站推荐)
孙庙学区周寨小学
公开课评课(座谈)记录
孙庙学区周寨小学
2014年2月
课题
古诗词三首 时间
2014年2月18日 地点
教师办公室
召集人
周涛
参与人
语文组全体成员
摘要
周涛:今天是对李校长的这节公开教学进行评议,本着相互学习、互相促进的原则,大家敞开心扉,不要遮遮掩掩、吞吞吐吐,好的要说,不足之处也要说,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对大家、对学生是一种负责人的态度。首先我发表个人的看法,我认为李校长的这节课最大的亮点是扣住了新课标精神,并能强化诗歌的朗读训练,气氛活跃,效果十分明显,任务处理得当,堪为成功的教学范例。不足之处在于,一部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激情没有被调动起来,这与新理念下的课堂标准尚有一些差距。
周浩:诗歌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如果不能很好的驾驭教材,就会觉得教无抓手,往往停留在浅表性的朗读教学中。但李校长的这节课打破了这个桎梏,实现了“教”与“学”的最佳效果。不足之处同上。
董颖:公开教学往往流于形式和唯美主义,但听了张校长的这节课,我感受颇多,简单说,这堂课教学务实、组织严谨,但却不不失活泼,学生的主体作用表现得突出,教学酣畅淋漓,效果十分明显。
课题
晏子使楚 时间
2014年4月3日 地点
教师办公室
召集人
周涛
参与人
语文组全体成员
摘要
周涛:我校组织了这次观摩教学活动,其目标和良苦用心显而易见。参与这次活动,确实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对于董颖老师的这节课来说,有三大亮点和一处明显的不足。三大亮点是:
1、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得到确认;
2、注意到“以学定教”,围绕学生的学习来组织课堂教学;
3、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与德育并重。一点不足表现为质疑过多,而真正扣住生活的事例过少,学生对知识和能力的提高受到了约束。
周浩:对于文言文教学,要求教师占有丰富的知识,否则就会给人捉襟见肘的感觉。董颖老师的这节课是文言文作品,它要求教师必须占有丰富的文言和历史知识,方能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从而给学生积极的有效的教育。同时,作为语文教学,我们不能忽视它的另一个主要的任务,那就是语文双基能力的培养。这节课很好的把握了第一个任务,而轻视了第二个任务,这是一个明显的不足。„„
课题
晏子使楚 时间
2014年3月26日 地点
教师办公室
召集人
周涛
参与人
语文组全体成员
摘要
一、李卫强评周涛老师的课
1.语文素养没有充分展示在课堂上,教师点评还不到位。生成的东西没有及时抓住。
2.课堂教学环节设计新颖。
3.整堂课设计得很好,教师讲课不急不慢。
二、董颖评周涛老师的课
1.情境的创设很好,便于学生很快进入课堂的学习氛围。2.“化文为诗”若发挥想象就更好了,要求也可更细些。3.教学中渗透写作知识。
三、周芳鹏评周涛老师的课 1.学生对文本理解把握到位。
2.看到参加“情境创设”课题研究的成果。
3.“化文为诗”部分,学生上黑板扮演,教师当堂点评,这是一种底气。4.一堂课板块清晰。
2.“整体感知”部分花时多了些,但值得。3.至于视频的作用有待商榷。
4.“品味语言”部分注意把握时间 周涛我的反思:
语文组老师聚在一起的集体评课,本学期已经有两次。第一次是李校长执教的《古诗词三首》,老师们各抒己见,谈自己对两堂课的看法,对某一环节设计的合适与否,可以有争鸣,但不影响我们讨论的热情,这一点在语文组尤其可贵。第二次就是这次的校公开课。课前的磨课,一磨、二磨,使课越来越成熟。课后,同组成员欢聚一堂,上课老师谈上课思路,其他老师面对着一堂课,发表看法,提出建议。气氛异常热烈,这是语文组能永葆青春的源源不断的力量。
不过,语文组的老师还是需要学习,使自己无论在学科教学上还是专业评课上,都能成长得更专业。
一个校园,如果没有语文老师,如果没有语文课,那这样的校园该是怎样的一个地方。相信所有的语文老师都将把语文教学做得更专业。
孙庙学区周寨小学语文教研组
教 研 资 料
周寨小学语文教研组
2014年2月
第五篇:校际公开课座谈记录
2016年秋季学期小学英语教研组工作计划
古碑中心小学
陈先珍
一、工作目标
以研促教,认真开展任务型教学和高效课堂教学课题;教学常规落实到位;校教研活动有序有效;骨干引领作用明显;教师素质整体提高;教学质量稳中有升。
二、主要工作及措施
1、切实加强校教研组、备课组的建设,从组织形式上给教研工作的开展以保证。
分年级成立英语集体备课组,落实师徒结对活动。校内研讨课及参赛课要开展集体听课评课及研讨,每次活动要解决教学及教研中存在的问题,中心发言人要做好记载。
2、提高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开展教研活动必须实行“五定”,即定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内容、活动人员、活动目标。活动的主要内容 “以周教学内容(或周主要教学内容)为单位的集体备课”。方式采取“预测性研讨和反思性研讨”的滚动推进。
(2)校英语教研组要落实集体备课制度,根据本校实际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材和教参,提高教师解读教材、设计教案的能力。继续开展以“高效课堂教学”为主题的教学研究,不要好高骛远,脚踏实地研究如何落实“常规课”的每个教学环节,怎样培优补差、防止分化等问题。
3、加大教学质量过程管理的力度,规范阶段目标检测、关注阶段质量的形成,认真做好阶段测试和质量分析工作。(1)检测按时,信度高;(2)数据比较分析、归因分析及时,相关资料保存好。
4、提高老师业务素质。加强教师岗位自培工作,真正落实教师的专业知识学习计划,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1)英语教师制定出本的专业知识学习计划,认真落实并做好学习笔记。
(2)以下三项为我区小学英语教师常规学习的内容:
1)听教材录音,看录像,跟读、模仿。每天不少于半小时。
2)市教科研网小学英语板块《英语学习》栏中发布的内容。
5、抓好毕业班教学及复习备考工作。六年级的英语任课教师要制定好毕业班教学工作计划,应尽早考虑复习备考工作。深入研究阶段目标检测题、期末调考题和毕业会考题,把考试的标高、题型融入到平时教学中,切实抓好培优补差工作,每节课给学生布置一道综合题(完形填空、阅读理解、书面表达等),以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6、加强课题研究,开展“任务型”教学及高效课堂教学实验课题的实验。
三、具体安排:
9月 制定学习英语教研组计划;小学词汇教学研究;
10月 古碑中心小学参加高效课堂研讨;我校承担区任务型教学和高效课堂课题研究,黄玲玲老师授课,其他老师从不同角度评课研讨;参加区网校教研。
11月 六年级教学成果展示活动;教研网络建设;备课作业组内自查。
12月 加强教研网建设,加强教研组建设,教研组成果比赛(备课本 作业本 测试卷);学期复习计划;各年级备考。
1月 成果收集及课题小结;期末考试,阅卷及试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