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走近现代建筑》教学反思
《走近现代建筑》教学反思
《走近现代建筑》是节欣赏课,现在就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谈谈这节课的教学反思!
一开始,我出示一些代表性的建筑图片让学生欣赏,并用比较方
法让学生自主探究,引入新课。学生一下子就被这些图片吸引,他们
活跃大胆地举起了一双双小手!接着我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建筑的多样
性,让学生尝试用简单语言评述现代建筑的特点。这一环节,因我引
导得当,学生学习氛围很活跃,我不由得增加了信心和勇气。
接下来,我从造型与材料方面具体分析了现代建筑,通过设疑与
互动,再结合小组讨论,让学生有很强的参与感,而不是老师单方面
地满堂灌,这就体现了新课标的指导意图,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接着我让学生尝试做设计师来为这些建筑搭配“衣服”,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了,浮想联翩。听着学生一个个创意无限的设计,我仿佛也走进了学生的想像世界里。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切身体会与感受建筑之美,我选了一段三维动
画《中国馆》供欣赏。接着我带着学生畅游世博会的国家馆,让学生
了解与关注身边的一些信息,加深对现代建筑的认识,同时也丰富了
学生的课外知识。
最后我展示凤岗本土建筑,激发学生做凤岗的建筑师,让学生为
凤岗设计一座有标志性的现代建筑。转眼间,一幅幅小小建筑设计师的作品就张贴在黑板上,从一幅幅作品中,我看到了未来的一个个小
设计师。
回想比赛历程,我得到很多收获,也得到很多启发:
1、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师生、生生之间的互
动性。
3、及时表扬积极回答问题与肯动脑的同学,让学生有成就感。
4、要让学生分享成果的快乐,让更多展示学生作品,强调整体的参与感。
5、作为教者,要能善于把握整个教学流程,让每个教学环节很
自然地过渡。
第二篇:走近建筑论文
世 界 建 筑 艺 术 赏 析
我想从人类诞生的一刻起我们的祖先可能就在考虑着怎样建造自己的家园。随着人类的发展建筑也随之而发展,从简陋的茅草小屋到坚固不摧的皇城宝殿;从低矮的土屋到现代的高耸入云的大厦;从单一色彩的枯燥外表到现在的多彩华丽。建筑他是种艺术,我们身边的艺术。
建筑,可以说是离我们最近的“艺术”。然而正是每天生活在其中,可我对建筑缺少了惊异和震撼,建筑的审美功能几乎被使用功能所淹没。其实美的建筑诉说着历史,欣赏历史欣赏建筑美。所以我选择了建筑赏析的选修,了解建筑美,了解离我最近的艺术。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人类以无限想象力创造了无数个另人激动不已的辉煌文明,这些辉煌文明是人类智慧与灵感的结晶,是前人留给后人不可替代的精神财富.但这些韵含着前人智慧与结晶的文明能够流传至今的却以所剩不多,古代建筑就在其中.它是一个地域文明的象征,是一个有别于其他文明的典型代表,更是一个种族文明将自己所拥有的最高才能发挥到极致的体现.各国都有自己的文化和历史,也就造就了他们建筑的不同。
在欧洲,法国巴黎卢浮宫、德国科隆大教堂、怕特农神庙、巴黎凯旋门等,无一不表现出那个时代那个历史。
怕特农神庙是雅典卫城最著名的建筑,它的建筑包含了古希腊的三大“柱式”:多立克、爱奥尼克、科林斯。这些“柱式”的高大、修长和上大下小,显得古希腊神庙建筑都和谐、完美和崇高。
电影《角斗士》,将宏伟的古罗马角斗场再现于银幕之上,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有关勇气与复仇的故事……也将古罗马角斗场的样子展现在我们面前,那样的宏伟壮观,再加上历史在那里上演,带给我无限的想象和血腥的美感。
卢浮宫是个举世闻名的艺术宫殿始建于12世纪末,当时是用作防御目的,后来经过一系列的扩建和修缮逐渐成为一个金碧辉煌的王宫。从16世纪起,弗朗索瓦一世开始大规模的收藏各种艺术品,以后各代皇帝延续了这个传统,充实了卢浮宫的收藏。1981年,法国政府这座精美的建筑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从此卢浮宫成了专业博物馆。值得我们骄傲的的是卢浮宫正门入口处有一个透明金字塔建筑,它的设计者就是著名的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苏州新博物馆的设计者,该博物馆也成了他的封山之作)。我们观赏了唯一部在卢浮宫取景的电影《卢浮魅影》,卢浮宫这个专业博物馆本身就是一个艺术品,在那里的一切都富有神秘气息,越是未知越是拥有更高的价值。
在拥有五千年文化的中国,古代建筑无一不让人惊叹哦。我亲眼见识过的就有长城、故宫、苏州园林、北京四合院、古村落(西递、宏村、兰平)等,都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辛勤的劳动的智慧结晶。
我们在课上见到的只不过是一张张幻灯片,其实在幻灯片之外还有建筑它自己的风俗文化在里面,也还有我们对历史的理解和现代的诠释在里面。
想了解一个地方的建筑,就要了解那地方的历史,那地方的风土人情。读懂建筑的语言是一种很高的艺术,那种语言比任何一种语言都来的赏心悦目。
我喜欢建筑设计,我喜欢建筑语言,我爱中外建筑,我会努力读懂那特殊的语言。
到了现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高度要求的越来越高出现了下面的一些有名的代表作,下面就让我们来认识它们吧。
世 界 建 筑 艺 术 赏 析
东方明珠矗立于浦东新区陆家嘴的浦东公园内,高468米,为亚洲最高,世界第三。仅次于加拿大多伦多电视塔和俄罗斯的莫斯科电视塔。它左右两侧的杨浦大桥和南浦大桥交汇在一起,形成双龙戏珠之势。
塔体可供游览之处有:下球体、中间球体及环廊、上球体及太空仓等。下球顶高118米,设有观光环廊和梦幻太空城等;上球顶高295米,有旋转茶室、餐厅和可容纳1600人观光平台。上下球之间有5个小球,是5套高空豪华宾馆;太空仓供外宾观光。
台北101大楼总高度508公尺,地上101层、地下5层的台北101大楼,超越了462公尺的美国芝加哥希尔大楼与451公尺的马来西亚双子星大楼,为国人赢得了「世界第一高楼在台湾」的骄傲。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是一个超高层摩天大楼下,在建设中国上海。它是一个混合使用的摩天大楼,其中将包含办公场所,旅馆房间,会议室,观察桥面铺在地面楼层。酒店部分将开放175间客房和套间中,2008年为公园凯悦上海。2007年9月14日摩天大楼是平顶在492米(1614英尺),并成为101架构于中国大陆。
双峰塔(又称油塔或双塔),在马来西亚吉隆坡,是世界上最高的塔。虽然增设三个高度类别介绍仅作为大楼接近完工,在1 996年,为反对原类别了不被使用,自1969年。其中设计塞萨尔佩里,阿根廷美国建筑师,1968年完成,并成为高楼大厦,在世界上的竣工日期。楼塔建在很大程度上钢筋混凝土,钢铁和玻璃外观造型酷似图案发现伊斯兰艺术品,反映了马来西亚的穆斯林宗教。他们建网站吉隆坡的赛道。由于深度的基岩,楼房建成,对世界的深切的基础。大厦外的是一个公园内慢跑和散步路径,喷泉与玫瑰泳池,儿童游乐场。在马来西亚是其中最大的商场。
西尔斯大楼是一个摩天大楼,在美国伊利诺斯州芝加哥。它一直是最高建筑,在美国自1973年以来,超过世界贸易中心,其本身就已经超过帝国大厦只有去年同期。委托西尔斯roebuck和公司,它的设计是由首席设计师布鲁斯格雷厄姆和结构工程师年号及赛汗skidmore,owings及美林。1970年8月开始建设动工后,在1973年5月3日达到了原先预计的最高高度。建成后,西尔斯大楼已超越屋顶的世界贸易中心在纽约市作为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塔有108个故事作为计数标准方法,但业主罪名主要屋面109和机械复式屋顶为110。距屋顶是442米(1,450英尺7),测量从东面入口。
1982年2月,两个电视天线被添加到结构,增加其总高度为520米(1705英尺)。西方天线后来扩大到527米(1,730英尺)就2000年6月5日,以改善接收本地广播电台架电视。
该比斯迪拜(阿拉伯语: جرب يبد “迪拜塔”)是一个超高层摩天大楼,目前正在建造中的迪拜,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该比斯迪拜是由钢筋混凝土。为建造该塔进步,它变得越来越难垂直泵数千公升的混凝土需要。此前的纪录为泵送混凝土对任何项目被定在延长的riva del爱尔兰水力发电厂,在意大利1994年时,混凝土泵,以高度532米(1745英尺)。该比斯迪拜如今这个纪录,截至8月19日,因为它集合了高度536.1米(1,759英尺),以举行纪录混凝土泵送对任何项目。
特殊组合的具体作出抵御极端压力大重量塔;每批混凝土测试和检查,看能否经
世 界 建 筑 艺 术 赏 析
受住一定压力。头混凝土质量检查对比斯迪拜项目feroze阿拉姆,是谁在负责具体的,对整个项目。
作为一致性的混凝土工程是必不可少的,是难以建立一个具体可经受几千吨轴承下降,而且还经受海湾气温可达50摄氏度。为了对付这个问题,具体是不是浇在白天。相反,加入了冰的混合物,它是浇在夜间时,它是清凉及湿度较高。清凉一混凝土拌合干均匀各地,因此不太可能订得过于迅速和裂纹。任何重大裂痕可能使整个项目处于危险之中。
鸟巢:国家体育场(“鸟巢”)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由2001年普利茨克奖获得者赫尔佐格、德梅隆与中国建筑师李兴刚等合作完成的巨型体育场设计,形态如同孕育生命的“巢”,它更像一个摇篮,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设计者们对这个国家体育场没有做任何多余的处理,只是坦率地把结构暴露在外,因而自然形成了建筑的外观。
体育场外壳采用可作为填充物的气垫膜,使屋顶达到完全防水的要求,阳光可以穿过透明的屋顶满足室内草坪的生长需要。比赛时,看台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变化的,可以满足不同时期不同观众量的要求,奥运期间的20,000个临时座席分布在体育场的最上端,且能保证每个人都能清楚的看到整个赛场。入口、出口及人群流动通过流线区域的合理划分和设计得了完美得到的解决。
鸟巢设计中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碗状座席环抱着赛场的收拢结构,上下层之间错落有致,无论观众坐在哪个位臵,和赛场中心点之间的视线距离都在140米左右。“鸟巢”的下层膜采用的吸声膜材料、钢结构构件上设臵的吸声材料,以及场北京29届奥运会体育场鸟巢实景内使用的电声扩音系统,这三层“特殊装臵”使“巢”内的语音清晰度指标指数达到0.6——这个数字保证了坐在任何位臵的观众都能清晰地收听到广播。“鸟巢”的相关设计师们还运用流体力学设计,模拟出91000个人同时观赛的自然通风状况,让所有观众都能享有同样的自然光和自然通风。“鸟巢”的观众席里,还为残障人士设臵了200多个轮椅座席。这些轮椅座席比普通座席稍高,保证残障人士和普通观众有一样的视野。赛时,场内还将提供供助听器并设臵无线广播系统,为有听力和视力障碍的人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许多其他建筑界专家都认为,“鸟巢”将不仅为2008年奥运会树立一座独特的历史性的标志性建筑,而且在世界建筑发展史上也将具有开创性意义,将为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建筑发展提供历史见证。
水立方:国家游泳中心又被称为“水立方”(Water Cube),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是北京为2008年夏季奥运会修建的主游泳馆,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标志性建筑物之一。它的设计方案,是经全球设计竞赛产生的“水的立方”([H2O]3)方案。2003年12月24日开工,在2008年1月28日竣工。其与国家体育场(俗称鸟巢)分列于北京城市中轴线北端的两侧,共同形成相对完整的北京历史文化名城形象。国家游泳中心规划建设用地6295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5000-80000平方米,其中地下部分的建筑面积不少于15000平方米,长宽高分别为 177m × 177m × 30m。
世 界 建 筑 艺 术 赏 析
国家大剧院:中国国家大剧院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西,人民大会堂西侧,西长安街以南,由国家大剧院主体建筑及南北两侧的水下长廊、地下停车场、人工湖、绿地组成,总占地面积11.8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6.5万平方米,其中主体建筑10.5万平方米,地下附属设施6万平方米。总投资额26.88亿人民币(大剧院最新公布的造价数字是31亿元人民币)。主体建筑由外部围护钢结构壳体和内部2416个坐席的歌剧院、2017个坐席的音乐厅、1040个坐席的戏剧院、公共大厅及配套用房组成。外部围护钢结构壳体呈半椭球形,其平面投影东西方向长轴长度为212.20米,南北方向短轴长度为143.64米,建筑物高度为46.285米,基础埋深的最深部分达到-32.5米。椭球形屋面主要采用钛金属板饰面,中部为渐开式玻璃幕墙。椭球壳体外环绕人工湖,湖面面积达35500平方米,各种通道和入口都设在水面下。国家大剧院高46.68米,比人民大会堂略低3.32米。但其实际高度要比人民大会堂高很多,因为国家大剧院60%的建筑在地下,其地下的高度有10层楼那么高。国家大剧院工程于2001年12月13日开工,于2007年9月建成。
国家大剧院建筑屋面呈半椭圆形,由具有柔和的色调和光泽的钛金属覆盖,前后两侧有两个类似三角形的玻璃幕墙切面,整个建筑漂浮于人造水面之上,行人需从一条80米长的水下通道进入演出大厅。大剧院造型新颖、前卫,构思独特,是传统与现代、浪漫与现实的结合。国家大剧院庞大的椭圆外形在长安街上显得像个“天外来客”,与周遭环境的冲突让它显得十分抢眼。这座“城市中的剧院、剧院中的城市”计划以一颗献给新世纪的超越想象的“湖中明珠”的奇异姿态出现。
深圳会议展览中心(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位于深圳市中心区城市中轴线上,南邻宽阔的滨河大道,北隔著名的深南大道与市民中心相望,位臵显要,交通便利,环境优美,与大中华、市民中心等代表性建筑一起形成了城市中轴线上南部的靓丽景观,并将为深圳经济的再次飞跃创造一个全新展示的机遇。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作为深圳市的标志性工程之一,是经国际招标,专家评审,最终确定以德国GMP公司方案为实施方案、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为中方合作设计单位,目前工程已经封顶,预计2004年10月高交会启用。
深圳会展中心以展览会议为主,兼顾与会议展览有关的展示、演示、表演、集会等功能,是一座具有国际标准的大型展览建筑。有会议厅、展览厅、地下车库及各类相关配套用房。其中展览厅总容量为具备6000个国际标准展位,建筑面积为11万多平方米;会议部分总容纳人数为6400座席,建筑面积为2万多平方米。本建筑方案的特点为大面积展厅分布于底层,会议中心集中于顶部的超大规模、超大空间的会展公共建筑。
本建筑由单层的展厅及中间的会议、小型展高层部分组成,单层展厅长540m,宽282m,分为不同的9个展区。展览大厅均为无柱大空间、拱形屋顶,高度为12.5m至30m。地下布臵停车场、设备机房、地下商场及车行隧道。地下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上部分均为钢结构。)
放眼全世界到处都是高楼林立,在这些高楼大厦之间是一种艺术和技术的较量更是建筑设计师们间的高超水平的发挥,著名建筑设计师的名字太多我只记
世 界 建 筑 艺 术 赏 析
得这些他们是法国著名建筑师斯塔夫〃埃菲尔,法国建筑师保罗〃安德鲁,美籍华人贝聿铭,他是北京香山饭店和苏州新博物馆的设计者,这两个作品正好也是他在中国大陆的开始和结束代表作。还有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总设计师江欢成等。著名的建筑和著名的建筑师好像之间成了一种对等,其实不然,在我们生活的地方有许许多多的建筑,它们就是很好的但是我们却不知道它们是谁设计的是谁建造的,留给我们的只是建筑,是一种生命里的生活中的花朵。这些建筑师他们的姓名部位我们所知但是他们的作品却在被我们所用,在我心中他们也和那些世界顶级建筑设计师们一样。
建筑的灵魂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它们是文化,时代和人类思维的产物。无论在哪个时代建筑总是在默默的服务者我们不但在肉体上也包括精神的世界,建筑就是种艺术,艺术是种语言,所以我想建筑就是一种特别的语言,这种语言我们需要读懂更要理解和充分的利用发挥。
第三篇:《走近细胞》教学反思
本章内容中有关实验“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的教学,我在授课的几天前就询问过学生“有没有使用过显微镜”,结果三个班的同学中只有少数人是用过显微镜的,所以我觉得先帮学生复习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步骤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在有了一定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再进行具体的操作,学生才不至于手忙脚乱,也能减少由于操作失误而导致显微镜的损坏。
我演示完显微镜的操作后,就请有兴趣的学生到讲台试着操作一下。有一个班的学生面面相觑,很多人想去操作又不好意思,因为怕出差错,最后我指定一位表现比较活跃的学生去操作,结果还没操作完就下课了。而在另一个班,却有学生主动大胆地到讲台去操作,带动了其他同学的积极性,下课后都还有同学因为没轮到他操作显微镜而惆怅。我问那个上讲台操作显微镜的学生以前是否使用过,他却说没有。原来,他按照我课前的要求,利用课余的时间,认真复习了初中的“练习使用显微镜”内容,还根据课本预习了使用高倍镜的有关知识。
从这件事中,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学生课前预习与否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如果老师和学生都能认真贯彻三段教学法的各个环节,一定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第四篇:走近秋天教学反思
《走近秋天》综合性实践活动反思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让学生投入秋的怀抱,到大自然中去欣赏、去发现,使他们增长了见识。上课阶段正是秋季,因此决定,利用《走进秋天》这个主题,开展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以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引导学生观察秋天景物和气候的特点,感受秋天的美好,领略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体会美好的生活是勤劳的人们创造的.本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在找秋、说秋、写秋、颂秋的过程中,提高各种能力,了解秋的美丽,培养对秋的感情。
《走近秋天》这节课,通过小组形式开展活动,不但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意识,而且培养了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课外知识,开阔视野,激发创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们在准备阶段,他们出谋划策,群策群力。在交流成果阶段,各小组同学畅所欲言,充分交流,并以不同的方式展示了自己的探究成果。学会配合,最后在师生的努力下孩子们都尝试了合作的体验成功的喜悦
然而,第一次接触这门课程,由于经验不足,也暴露了不少问题。“一分耕耘,一份收获”,由于课前准备不够充分,备课备得不够透,不够细,对综合实践课的课程理念要求不熟悉,导致课堂上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对本学科的教学理念,三年级学生的教学目标不够熟悉,导致出现研究内容方向超出适合三年级学生学习能力的范围。针对这一缺陷,往后应认真了解课程理念目标。另外,低年级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好动,兴趣持久性较差,他们看到的只是一些表面现象,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持之以恒地按照预定的目标进行探究,实践,并在活动中得到生成与发展,而不是将学生的研究引向结论,这是往后应改进完善的重中之重。课前的准备阶段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收集相关资料,课上,却没有妥当地引导学生利用好资源分享导致小组学习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在以后的小组活动时引导学生整理自己的手头资料分享于大家,充分利用资源。
第五篇:走近老师教学反思
《走近老师》教学反思
臧春雨
雄关漫漫,星辰大海。准备教研组的公开课已经很久,可以说早已心虚气短。而对于今年新修订的《道德与法治》新教材改变不适应,也因为准备时战线拉得太长,心神疲惫,再加上身为年轻教师经验缺乏,因此在教学中也出现一些失误和不足。课后我就从几个方面进行了反思。
一、教学设计存在的不足
1、本节课设计的活动主要有四个。活动一:我们老师很重要,活动二:我 们老师很特别,活动三:镜映你我,活动四:拓展空间。虽然活动的设置看着很流畅,但是总感觉活动的重点不能突出,每个活动都平均用力。
2、“我们老师很重要”这个活动内包含了太多的小活动。有“分享成长过程中给你深刻印象的老师”、“认识从古至今的几位思想家,并抢答填空”、“了解成为一名老师需要具备的条件”、“最美教师仲威平”。让整个活动冗长儿没重点。
3、“我们老师很特别”这个活动让学生描述老师的特征风格,有的同学描述优点,有的同学描述缺点,展示时没有注意保护学生的隐私,导致一部分同学本身想表达而不敢描述。
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走近老师》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六课第一框。本框题内容从教师的职业特点和责任使命等角度,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老师,培养尊敬老师的情感,学会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本节课需要完成的知识目标较少,但更重要的是达到情感目标。而本节课我过于注重了课本上的知识,是教教材,而没有做到用教材教,没有真正地从学生的真实体验出发,升华学生的情感。没有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老师的伟大。
2、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度不高,忽略了个别同学的学习状态,缺少教育机智面对课堂中的突发情况。
3、导入时的漫画效果体现不明显,语言表达没有感染力。
4、情景剧第一幕“小奇哪些行为是不妥的”这个问题在学生展示回答时有位学生说“因为他背后捅刀子”,对于学生的这个答案没有继续进行正面的引导。
5、课堂时间分配不太合理,在“了解教师职业”这一目中耗费时间太多,设置的活动冗长,前松后紧,导致最后拖堂。
二、今后教学改进的措施
1、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时间,把握好课堂教学节奏,避免“头重脚轻”,对重难点的讲授应预留出足够的时间。
2、课堂上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态,锻炼和培养自己的应变能力。
3、充分研读教材,学会整合知识,通过活动的设置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体验感悟。重点把握重难点的解决,重点突出。
4、丰富自己的语言,点评学生时应具有新颖性、赞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