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英语说课稿
英语说课稿模板
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初二英语上册第6单元SectionA的前部分,Title(题目)是I`m more outing than my sister.其主要的内容是:“Talk about personal traits and how to compare people.”一话题。由于本单元具有两部分:SectionA和SectionB,从教材的整合来说本部分即有形容词用法的延续,又为后面形容词最高级的学习打下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再则,从本单元来说它既是本单元的基本语言内容,又为本单元知识扩展和综合语言运用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上好SectionA的前部分,既可让知识学习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又可为下面的教学做好铺垫,对完成本单元和今后的英语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SectionA前部分的教学,我准备把对词汇的掌握和听力的理解作为重点,把结对活动的核心对话(即学生说的能力培养)作为难点。这是因为我校地处农村,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没有一个好的语言氛围,有些学生不能拥有自己的一套磁带,更不用说拥有其他的听力辅助材料,因此解决这一重点,能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英语语言的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为突破难点作好铺垫;而难点的确立是由于本套教材的特点是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融汇话题、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形成了一套循序渐进的生活化的学习程序并结合我校“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转变”课题实践,从而突出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主体作用。基于以上的分析,本节的教学要达到以下几个目标:
在“知识目标”中,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本课的词汇运用;“能力目标”方面:指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和任务型教学模式中,让学生学会用英语与他人谈论人的个性特征和形容词的比较的话题,以及进一步提高听力能力和英语语言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通过师生在教学的双边活动中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英语语言的美,体验知识间的相互应用、相互依存、联系,让学生充满自信,体验成就感和合作精神。为达到以上的教育教学目标,根据英语“课标”中强调课程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以及我校学生的实际,我将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任务型教学模式,结合听说法、竞赛法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来进行教学。
首先,采用听说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来导入和呈现本节的基本词汇和句型,目的在于用师生、学生与学生互动的方式,共同观察图片、视屏,激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已有体验,使学生对新词语的识记经过一个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化过程,因此记忆效果更好。其次,采用任务型教学途径,在活动中以循序渐进法、竞赛法来突破重点,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样不仅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而且激活了英语语言,这样在活学活用知识的过程中,学习的自信感逐步增强,从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教法的选择固然重要,但学法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都知道,学生的学习过程并不是只孤立与课堂教学之中,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规律,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与交流中产生个性化的体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倡导学生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指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但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以及结合我校的学情,在本节教学中主要采用小组自由合作学习的方式,全班学生自由组合4-6人一小组(但原则上各小组要有各个层次的学生),因为这样的合作学习方
式能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符合教育的宗旨,能激发学生求真、向善的潜能,使学生会用心去体验集体的力量,去感悟合作的无穷魅力,在活动中体验合作成功的快乐,体验实现自我价值的幸福。
接下来是教学程序,我主要采用任务型的教学模式,分五个活动进行:
活动一:课堂激趣
在本活动中通过听说法配合多媒体辅助教学导入新课,进行师生互动活动引出本课的话题,用多媒体显示图画,如用姚明来让学生感觉单词tall,并以一个矮个short的人物来形成比较,通过连续几幅夸张的比较图片让学生认识并掌握本课所要学的基本词汇,并引出比较级的句子,如:He is taller than him./Sam is wilder than Tom.等句式,本环节以学生原有的知识为切入点谈论过去所做的活动,不知不觉地将学生引入教学交往的境地,进入本课的话题,达到润物细无声之效果,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主动思维,并形成良好的语感。
活动二:激趣后的体验
本人认为要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利用1b来培养学生的听力能力,并结合学生的猜猜他人的游戏(一个学生描述班里一位同学并和自己作比较,其他同学猜所描述的人是谁),如:He/Sheis ┅than I.ButI’m ┅thanhe/sheis.使此活动是在激趣环节上的再一次升华,不仅反馈于第一环节的活动,也为本节的重点突破环节打下基础。
活动三:生生的互动探讨和体验
采用任务型教学途径及学生小组自由合作学习的方式,这个环节分为两个小步骤:1.分小组展开竞赛,由每个小组自选一个同学上来进行比较的描述,其他组的同学来回答。2.利用多媒体制作动画,进行小组抢答的形式,激起学生的求胜心和参与率,同时达到训练学生快速思维的能力。
活动四:听力能力的反馈
采用分层的形式完成听力能力的培养(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听力训练),在利用2a及2b的多种听力形式材料的同时,又反馈于1a及1b,使学生能更进一步对声音语言进行体会、感受,这就是本课的重点突破环节。
活动五:知识的拓展迁移
此环节是在活动三的基础上,再次通过任务型教学途径,分小组.结合循序渐法进行活动:假设班上要派一名交换生到美国学习,小组讨论谁是合适的人选,如描述Frankissmarter.Ithinkheshould betheexchangestudent./Frankissmarter, butIthinkJackismoreindependent.Hecantakecareofhimself等等,最后全班汇集候选人,共同讨论谁最合适。在讨论、进行交际互动的过程中,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激起学生的交际欲望,让学生体验到成就感和合作精神,从而突破本课的难点。
《英语课程标准》建议教师把“任务型”教学活动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因此,我在家庭作业布置中,分常规性作业和合作探究性作业:
1.常规性作业主要完成WORKBOOK的练习。
2.合作探究性作业主要分为两层:
⑴成绩较差的成员让小组同学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完成问、答操练(由易到难的渐进方式),以次来巩固重、难点。
⑵各小组总结本课形容词比较级的形式,如+er、/chang y into i+er/加more 的形式以及他们的读音规律,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
以上的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兴趣,贯穿“快乐教学”为指导思想,寓教于乐,把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与培养学生个性健康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集体合作中,发挥每个人的长处,是学生在合作中能互补、启发,形成立体的、交互的思维网络,产生1+1›2的效果。
第二篇:英语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At the Zoo》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出自PEP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At the Zoo》,第一课时包括Let’s learn和Let’s do。主要教学四个形容词small, big, long, short,并能根据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基于学生学习心理和各阶段身心发展特点,很多相关的知识点采取了分散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例如有关animals内容的知识点就分散于PEP各册教材、教材的各个单元,甚至教材的各个“角落”。本单元是学生学习PEP教材过程中,第二次遇到关于animals的话题,是上册运用英语谈论动物的巩固和延续,也是四册学习“At a farm”的铺垫,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时是单词教学,是第二课时用形容词描述动物特征的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新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根据一级目标要求,对教学内容的分析、本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现有的基础,我将教学目标确定为:
1、能听、说、认读small, big, long, short,并理解词义。
2、听懂含有形容词的几个指令,并按指令做动作。
3、在活动中习得语言,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育学生爱护动物,懂得动物是世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三、说教学重、难点
本课时教学重点是能听、说、认读几个形容词 small, big, long, short。听懂含有形容词的几个指令,并按指令做动作。教学难点是单词small的发音。
四、说学生
三年级的学生刚接触英语,对英语充满了好奇,课堂上他们好说、好动、好表现,喜欢小动物,在三年级上册他们已经学过动物名称的单词。但是学生没有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知识的遗忘率高。在英语学习中,他们的听说能力较认读强。
五、说教法
1、教法设计
结合教材和学生的身心特点,在本课时的教学设计中,我从学生的兴趣和认知水平出发,利用漂亮的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唱歌曲、猜谜语、玩游戏以及TPR活动,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2、学法指导
通过用旧知识引入本课新知识的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在猜一猜、比一比、试一试的过程中,尝试做课堂的主人。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使他们不仅掌握本节课的内容,而且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产生新经验、新认识,并由此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促进个性成长。
3、教学手段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本课内容,我主要采用实物、图片、单词卡片以及教师丰富的体态语言等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它们能活化教材,辅助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有序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能充分利用有效的教学时间,改善信息的传递方式,增强信息的传递能力,使外语学习变得生动活泼,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六、教学过程 为落实本课目标,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组织教学,创设氛围——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巩固提高,扩展运用 1 组织教学,创设氛围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是小学英语教学的基本任务。因此,在热身的时候,我主要设计了:(1)学生日常口语会话展示。
(2)教师播放 “Hide and Seek” 的歌曲录音,师生边唱边做动作。
(3)Listen and do :教师发指令,学生做动作:Touch your nose;Close your eyes ……
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歌曲和听听做做活动,创设英语课堂氛围,为学生架起一座由中文思维向英语思维过渡的桥梁,同时达成“课未始,而趣已成”的境界。
2、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标》同时指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是小学英语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这堂课的第二个环节设计为“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A、以旧带新,自然引入。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19世纪德国哲学家狄慈根也提出“重复是学习之母”。他们都强调复习在学习和巩固新知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以旧带新,自然引入”阶段,我设计了:(1)游戏:猜动物。
T: Listen to me, children.Guess what it is.It has a long nose.It has two big ears and a short tail.It`s gray.教师在说谜语时,可适当配合一些手势或动作。
学生很容易就会猜出: It is an elephant.T: Yes.Good.It is an elephant.(2)教师边出示图片边说:You will see a beautiful picture.Look at it carefully and tell us: What’s in it?/What are they?
教师快速展示系列动物图片,学生根据看到的图片说说动物单词。
这样,利用猜谜语、快速认读单词,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记忆力,在复习旧知识的同时为引出新知识作准备。这样进入下一个环节: B、分散难点,及时巩固
紧接着上一环节的看图片说动物,我展开挂图: An elephant and a mouse.对比大象和老鼠。
T: What are they? They are an elephant and a mouse.Oh, Look!The elephant is very big.But the mouse is very small.教师强调big 和 small。
接着,教师将单词卡big贴到elephant 的图案旁,并教读big,且辅以手势。再分组读,指名读。
教师边说边做动作:Big,big,big!Make your eyes big.学生跟着教师边说边做。
将单词卡small贴到mouse 的图案下面,教读small,辅以手势。分排练读,指名读。教师边说边做动作:Small,small,small!Make your eyes small.学生跟着教师边说边做。强调单词small 的发音,舌头的位置。
用兔子和猴子的图片,同样的方法学习short 和long。
利用对比的方法,并辅以手势让学生理解两个单词的意思,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并感知句型“Make your…”,做到词不离句的教学单词。通过跟读、分读不同形式做进一步练习,并在反复的练习中不断地鼓励学生,并适当地给予奖励,让他们树立自信心。
C、反复练习,加强记忆
英语有一句谚语:“Education must be fun.”(教育必须是有趣的)。在“反复练习,加强记忆”环节中我既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又注意操练的趣味性。用深受儿童喜爱的TPR活动。强烈的节奏和动作刺激孩子们的大脑皮层,激活记忆,使学生在对指令的反应中自然习得语言。(1)播放Let’s learn 部分的录音,学生手指单词跟读。
(2)教师指着黑板上的单词卡,带读。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练习。教师纠正学生发音。
(3)Let’s do 部分的内容。
a.教师播放 Let’s do 部分的录音,学生边听边说边做此部分的活动。
b.教师使用Let’s do 部分的动作图卡,让学生看图用英语说图卡上画的是什么动作。c.学生再次听录音,鼓励学生说出指令内容,同时请几个学生上台前表演动作。(4)游戏:耳语。
教师向每组的第一名学生耳语一个指令,如:Tall,tall,tall!Make yourself tall.这名学生依次向组里的第二名学生耳语这个指令。以此类推,直至最后一个学生。最后这名学生快步跑到讲台根据指令做动作,谁又快又正确就为他们组赢一分。然后,每组的第一名学生站到队尾。这样,分组游戏的练习形式,加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在合作中知识得到巩固。而且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集中了注意力。巩固提高,扩展运用:
语言的社会功能是作为交际工具,为社会的各项活动服务的,因此,光会背书本内的几个句子是远远不够的,只有结合实际,创造性的使用所学单词和句型,将“知”和“做”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扩展、活用,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具体表现。
本环节我让学生一边出示自己带来的动物玩具,一边说有关动物类的单词,随后,让学生分小组形容动物。如:The giraffe is very tall.The elephant has a long nose.还可以告诉学生,颜色词也是在形容事物,鼓励学生将一种事物的样子和颜色都说说,如:The panda has two black eyes.要求每个同学都必须张口,能者可多说几句。小组展示,为表现好的组加分。
七、说预期效果
这是一堂随堂课的设计,立足学校现有资源,为实现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效益,本课中我从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利用图片、词卡等创设了多种生动的情景,安排了有趣的游戏,使教学过程自然融于快乐活动之中,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积极的情感较好地为知识、能力目标的达成服务,同时本课中,我始终注意让学生多个感官动起来,不但在听说读方面加强训练,还培养了学生积极思维、大胆尝试的能力。
第三篇:英语万能说课稿
英语万能说课稿(模板)
为了帮助初任教师适应教学工作,本班特别整理了一套适合广大英语老师的说课稿模板,基本可以适用于各种说课比赛、考试等,本英语说课稿模板只是设定了一个大体模式,在实际应用中,你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加以修改。
一、说教材(说教材的地位与作用)《XXX》是人教版必修教材第XX单元第XX个课题。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XX课题,这为过渡到本课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因此,本课题的理论、知识是学好以后课题的基础。它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XX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2.过程与方法目标:()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本着XXX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重点的依据是只有掌握了(),才能理解和掌握。教学难点:难点的依据是较抽象(),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知识。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我学法上谈谈。
三、说教法
我们都知道XX是一门培养人的XXX能力的更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过程。考虑到XX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设置情景教学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周边的客观事物,发展思辩能力,并注重心理状况。当然老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基于本课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语境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由于本课题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学生已经具有了直观的感受,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并思考,例举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有关的经济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框题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
四、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五、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导入新课,2~3分钟,由上节课演过的知识和教材开头的情景设置导入新课。导语设计的依据,一是概括了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温故而知新,使学生的未知欲望。这是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2.讲授新课,35分钟,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点,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难点。还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师的特长,以及教学设备的情况,我选择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华。还重视教材中的疑问,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它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积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3.课堂小结2~3分钟,课堂小结的目的是强化认识,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简单扼要的课堂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XXX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且逐渐地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
4.板书设计,我比较注重直观地、系统的板书设计,并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我的板书设计是
5.布置作业。针对XX年级学生素质的差异,我进行了分层训练,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可以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我布置的课堂作业是XXX
第四篇:英语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龙南小学的英语老师王薇,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小学新标准英语一年级起点第六册第二模块的第一单元,介绍伦敦,这是一节三年级的课。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通过Amy介绍伦敦的景物来学习形容词,并用其描述事物。因此,本节课对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语言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学生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形容词,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有可能出现不能准确用形容词描述生活中事物的情况。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让学生能听懂会说本节课的形容词,并会说It’s句型。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用形容词简单的描述事物或场景。
四、这是我的教学重、难点
学习wide , long , tall , old等形容词,会说It’s句型。
用恰当的语言简单的描述景物的特点
五、我的教学流程分启动、呈现、准备和完成四个步骤。
(一)启动 1. 问候,歌曲
师生互相用英语打招呼,利用CD-ROM唱英文歌曲。
2. 作游戏。老师说形容词,学生说出其反义词,并配上动作
设计意图:这样做,可以带领学生走入英语情境,通过复习以前的形容词,而达到为本节课学习做准备的目的。
(二)呈现
这是我的第一个整合点。播放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上,下一届奥运会举办城市伦敦的精彩表演视频,让学生对伦敦有个初步印象,对本节课产生兴趣。
设计意图:新课标提出,教师要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导入,学生大致就知道这节课要学习什么,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
(三)准备
1. 学习理解单词
播放CD-ROM,问学生听到了什么有关伦敦的景物,学生通过预习会回答泰晤士河,大本钟和伦敦眼。
这是我的第二个整合点。利用伦敦地图学习描述景物的形容词,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单词。我是这样做的,利用图片,让学生说出泰晤士河的特点“宽”,教读单词,理解单词,另一特点 “长”,理解其含义。
在地图中找出大本钟,通过文字总结特点“高”和“旧”,学习单词。出示图片,让他们根据图片猜一下,哪个用“高”形容,哪个用“旧”形容。
指出伦敦眼的位置,总结特点,出示单词,教读新单词,纠正学生的发音。再带领学生做个游戏,出示图片,让图片快速闪过,学生只有注意观察,才能知道哪个是高,哪个是新。在这,我实现了教学目标,突出本节课的重点。2. 认读理解课文
让学生跟读模仿录音,然后利用点读、分角色读检查学生的读音。区分tall,high.3. 操练
这是我的第三个整合点。操练分两步。操练一,出示几组图片,进行训练,巩固It’s句型。操练二,出示伦敦的其它景点,通过文字描述,让学生说出其特点,拓展学生的知识。在这,我实现了教学目标。
设计意图:根据总体目标中的学习策略,为了能更好的提高学习效果,在“准备”这个环节里,通过地图学习单词,让学生不感觉到枯燥,在操练里,给学生提供大量的信息练习本节课的基础句型It’s,为下一步的实际运用打下基础。在“准备”这一环节中,我采取的评价方式有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评价。
(四)完成
让学生欣赏自己的家乡大庆的一些风景,让学生描述他们。在完成任务中我解决了本节课的难点。最后告诉学生要热爱我们的家乡,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保护环境,这是我的最后一个整合点。
板书
Module 3
Unit1 The River Thames is wide and long.The Big Ben is tall and old.The London Eye is high and new.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第五篇:英语说课稿
Unit 6《Electricity safety tips》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七年级牛津英语下册第三个模块第六单元补充阅读板块的篇章,是一则安全用电的故事,与本单元话题“电”相关,是Reading部分的一个补充。其中的一些语句也是对本课语法内容的应用。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他们都有较高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希望自己的表现得到同学和老师的认可。特别是对于熟悉的话题学生的兴趣会更浓,本单元的动物话题正符合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所以我设计了各种任务型的课堂活动让学生人人都能参与活动,增强他们的英语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自信心。他们虽然英语基础、语言表达能力差,但有很强的记忆力和模仿能力。我充分利用这一点在教授课本知识的同时,让他们先学会模仿,进而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
三、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能力
通过阅读文章提高归纳能力;并掌握重要的语言点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体验合作学习的方法。逐步提高学生对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主动参与课堂交流,树立学习自信心并提高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培养同学之间团结合作的意识。
2)通过学习海豚救人的故事提高安全意识;并培养和激发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维护生态平衡的思想感情。
三、说重难点
通过阅读能够过阅读文章提高归纳能力;并掌握重要的语言点
四、教法分析
在教学中我采用了情境法、直观法、多媒体辅助法。坚持以话题为中心,以知识为主线,把任务型教学贯穿到整个教学中来。
六、教学过程分析 St epI Warming up& Revision Animals are useful.They help people in many ways.How do animals help people?通过问题复习上节课speaking 中的内容,同时引出本节课话题。Step Ⅱ Lead-in T: Animals are our friends.Let’s read a passage about a friendly animal.通过对复习内容的总结引出本节课故事主题。Step Ⅲ Presentation 1.听文章录音,把握文章大意。
设置一个简单的问题:What animals are in the passage? 2.逐段阅读
1)T: Now, let’s read the passage paragraph by paragragh and then say the main ideas of each paragraph.通过这一环节提高学生的阅读归纳能力。通过这一环节也能提高学一对于句子结构的理解,学生只有理解句子的搭配关系和修饰关系才能迅速而准确地把握句子的意思。
2)Ask students to complete 图片排序题。
排序之后让学生根据图片提示复述文章内容,以此既能巩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细读文章回答问题
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3.语言点分析
这一环节我从文章从找出含有重要语言点的句子,并在课件ppt和导学案出展示出来,这部分我主要采用讲授法,让学生能非常准确地掌握这些语言点和词汇的运用。
这样由整体的感知到语句中语言现象的分析,再到语汇的运用,这样层层递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Step VI巩固练习
1.完成原文的完型填空练习。【设计意图:词汇的练习,让学生能在短时内有效地掌重点语法和词汇。利用大屏幕出示练习题和答案直观、方便。】 Step V小结
七、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设计能够成功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电子课件以导学案,完成本课的教学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注重学生的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等方面的培养。
教学中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大量充分的口语表达的机会,呈现难易程度适当又比较切实的任务,层层递进,由面及点,从整体认识再到句子及单词的细节认识,为今后语言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通过在小组合作,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