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五年级听课体会

五年级听课体会



第一篇:五年级听课体会

《登泰山 观日出》的心得体会

李桂莲

上周五参加了五年级语文的听课活动,让我受到了许多启发,现在联系我自己平时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说一说我的心得体会。课堂上教师成熟与老练的教姿、教态、教风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的思维的活跃,更让我看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第一, 备课的精心和设计的新颖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课件熟练的运用和简洁大方的制作让我佩服!老师板书简笔画的运用更形象具体,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第二, 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注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老师仅仅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让学生自由畅谈, 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学生各抒己见, 积极性很高!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

第三, 注重反复朗读。好文章是用来读的, 老师把朗读当作理解文章的必要途径, 借助朗读反复欣赏感悟文章的语言美。在朗读、点评、再读的过程中体会语言的魅力, 学生从中也深刻理解了文章的内涵。

第四,就是老师所特有的魅力,比如说教师的语言。人们常说:教学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在上课时,教师语言的魅力深深地令我折服;尤其是课堂教学评价的语言,对学生回答问题或对其课堂表现进行评价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在课堂上用我们欣赏的眼光、赞赏的话语去激励学生,只要用心去做我们是能办到的。

总之,这节课的听课学习,让我对自己平时的教学有了更深刻的反省和更高的要求。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素质,不断地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多对比,多反思,提高自己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

第二篇:五年级级上册听课体会

小学语文听课体会

南街小学五年级

梁自娟

我参加了中心学校听课活动,两位的语文课让我对小学语文教学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每一节课都让我有所收获。置身于课堂教学中,看到两位老师气定神闲,信手拈来,不仅让我连声赞叹,这样的功底岂是一日可为?课堂上老师们先进的教学理念,崭新的教法,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声情并茂、自然大方的教态,风趣幽默的教学风格,变化多端的多媒体课件,这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启迪。赞叹之余,更多是深深的沉思,从中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听课体会:

一、对新课程的思考:

在本次活动,使我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有了新的诠释,对教材有了新的理解和把握。作为一名一线教师,能将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健康持久发展的空间。

二、对课堂教学的思考:

特别是王丽敏老师讲的课,她关注了“以人为本”是中华文化的精华,引导学生领略神话故事的神奇,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去想象天地之间的变化。使学生尽情地想象盘古身体还会有哪些变化,及时出现画面,让学生关注盘古身上部位与大自然的联系。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

这次听课活动中,我认真聆听了两位教师的课,她们能从全面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理念出发,明确把“加强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放在首位,把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教师成了学生的亲密朋友,学生再也不是呆板、默默无闻的模范听众,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互相交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展现。

另外王志红老师的上的课,使课堂上充满着流动的阳光,平等、和谐与交流共存,发现、挑战与沉思同在,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

总之,这次听课学习,听课活动丰富了我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给我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也反思到在我的教学中存在很多的不足,还需要继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学习机会积淀教学素养,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

第三篇:小学五年级英语听课感想(听课体会)

听课感想

——怀安城镇第一小学

徐丽娟

小学英语优质课听课在我校举行,这对于我们英语教师来说,是一次不可多得的学习机会。通过半天的听课,我觉得在教育教学方面收获很多。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东西。下面谈一谈感受:

首先王静老师这节课讲的是五年级Lesson 20 The Spring Festival is coming ?一开始是师生问候,学生能够积极配合,直接导入window,应用上以前学过的知识,这样既复习了旧知识,又培养了学生语感。热身活动中,学生能够连说带做动作,体现了对学过的知识能够熟练掌握。运用多媒体播放图片形象直观,能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直接操练了What do you do?紧接着导入make |room|kid|year教师拿自己制作的单词卡片领读,反复进行了操练,利用游戏进行巩固,看出了这位老师的基本功很扎实。为了巩固新知识,采用小组比赛的方式,充分达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效果。用游戏的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情绪非常高涨。在巩固拓展让学生自己谈论自己的家庭新年所做的事情,说到新年节日复习了以前的教师节,儿童节等而板书设计清晰明了,整节课设计得比较紧凑,始终关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动机。

在上课中,王静老师讲英语课能够寓教娱乐,尤其是能全英语授课,感触最深,感到印象深刻的是在单词教学中,能融入到教学、会话、歌曲中。讲得课能够创设情景、营造氛围、提高兴趣、培养能力,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最后老师做出了总结:要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应以兴趣为先导,教师自己制作课件、卡片,为教学打下基础,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设计真实的任务活动、任务型教学,用英语来做事情,利用情境表达;创设真实情景,达到“词不离句、句不离题”;教学语言,要全英语教学,苦练基本功听、说、读、写、演、唱、画。并提出了一系列改正措施,重视英语教学;有充足的时间听、说、读、写;在备课上下工夫,整体把握内容;小学英语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情感;提高课堂效率;正确对待学生学习毅力的培养等。

通过听课我认为首先要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是新课标的重要特点,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在这一方面做的都不够好,因此,听课时我特别注意了讲课老师不同的调动孩子的方式。

我发现以下几个问题非常重要:

1、只要孩子积极回答了问题,应对其进行鼓励。OK, Very good, Wonderful, Well done, 这些表扬鼓励的话语在课堂上要随处可见,并且多数老师对回答对问题的学生都有或多或少的奖励,这也极大的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

2、积极性调动起来以后,怎样保持下去也很重要。老师在每个教学环节中对孩子的要求一定要清楚明确,难易适中。只有孩子清楚的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时,才有可能干好这件事;而问题太难孩子会无从下手,太易又不用思考,这都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课题的引入与各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是课程设计的重点。我认为李丽老师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到位。首先,上课前她与孩子做互动式就有意引入课题,课程开始后,从单词的讲解,到练习,再到对话讨论,一环扣一环可以说衔接得非常自然,孩子们都能很好的理解和跟进,思维没有断点。孩子们很自然的完成了接触,理解,使用这一系列过程。

教师自身的良好素质是讲好课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证。在听课中我发现优秀的教师都有几个特点:

1、口语流利,发音准确。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保证孩子对课程的理解,才能保真孩子学到正确的知识,地道的语言;

2、善于利用多媒体,演唱,画画等各种手段辅助教学,使孩子接触到的知识更立体,更直观,更生动;

3、教态亲切,表情丰富,在课堂上能轻松,活泼,潇洒的进行授课,富有艺术性;

4、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作后盾,词汇丰富,课堂充实。

小学英语教师想使自己平常的英语教学更加有效,首先就得抓住并了解小学英语教学的特点。要使小学生通过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形成初步的英语语感,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具备用所学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初级能力,并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因此,小学英语教学应具备以下特点:

教学内容贴近生活,能激发出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用轻松、愉快、活泼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教师在教学时要以自己的态度来激活课堂气氛,用轻松活泼的气氛影响学生的情绪,因为学生的情绪会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

根据小学生好动、好奇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上课教学宜兼收并蓄,集各家所长,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应用综合的教学路子。如:情景法、直接法、讨论法、练习法、视听法、交际法等等,只要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都可采用。

要重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每个学生取得的成绩及点滴进步都予以肯定。可采用多种表扬和奖励的方式,如:在上课时给认真听讲的学生的书上画上五角星,或在其额头上贴上彩色五角星,并将每节课时英语学得好一点的学生指命为当天的小老师,并加两颗红五星,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利用小学生的好胜心理,在平常教学时,让他们用所学知识分组比赛,并由教师或其他同学给予评分,这也能促使他们更加认真听讲。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语言源于生活,又实践于生活。因此,我们教师应不受时空限制,为学生创造全面开放的英语学习环境。杰克珀森曾说过,教好英语的先要条件是要尽可能让学生接触英语和使用英语。学英语就像学游泳一样,学生必须泡在水中,而不是偶尔沾沾水,学生必须潜到水里去。这样,他最后才能像一个熟练的游泳者那样乐在其中。因此,英语教师要给学生尽量多的创造听、说、练的机会,让他们多听、多说、多练。

通过这次听课,我开阔了眼界,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以及自己与市优的差距。同时我对自己也提出了许多问题去思考,怎样让自己的语言更优美?怎样让孩子喜欢上课?怎样培养孩子的能力?在以下几方面要多下功夫:

1、学书写。

2、学课堂情境设置。

3、学习驾驭课堂的能力。

4、学教学环节设计。

5、学英语教师角色扮演。培训中还提到了“如何做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这为自己平时的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指明了学习的方向。以后,我应该积极投身到英语教学中,以合格英语教师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相信通过我的不断努力,一定能拉近距离,不断进步总之,这次学习培训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不但学到了一些理论知识,也从授课教师身上学到了一些教学技巧,这都会为我以后的教学工作注入强大的动力,将使我尽快走向成熟。

第四篇:听课体会

第五届全国小学英语教学观摩研讨会随感之一

11月24日,简短的开幕式后,便是老师们精彩的课堂展示。一天七节课,超大的容量,却也享受了整个学习的过程。感动于活动开展的实效,每堂课授课者的现场反思,专家的即兴点评彰显了活动的质量和水准。感动于专家针对课堂对授课者的现场提出的尖锐问题,仰慕于授课教师机智的答辩。不但节节评、节节问,更有一天专家对所有课的总评,太折服于专家的专业水准和独特的视角。自己能做的便是珍惜这样高水准的学习机会。

开幕式感言:课堂,就是流淌奶和蜜的地方

有幸在古都南京参加第五届全国小学英语教学观摩研讨会。第一次参加这样大规模的教学研讨活动,期盼着能在这二天半的时间里经受一次英语教学的头脑风暴。

简单的开幕式上,认识了英语教学届的许多专家。尤其关注省教科所杨九俊所长的话,杨所长在致欢迎词中这样说道:“《圣经》里讲,上帝答应给亚伯拉罕及其后代一块土地,这块土地非常非常好,到处流淌着奶和蜜。‘天堂,就是有牛奶加蜂蜜的地方。’今天,全国的小学英语教师代表齐聚一堂,我想送给各位老师一句话:教学,应该是知性教学和诗性教学的有机融合,让我们共同努力,让课堂到处流淌着奶和蜜。”

课堂是师生一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课堂应该是师生共享幸福生活的过程,课堂应该让学生的心灵得到滋养,得到丰厚的精神资源的滋润。教师的教育行为应当洋溢着“生活的微笑”,让学生感觉到“我们的生活比蜜甜”。我的课堂流淌着“奶和蜜”吗?我愿意,一路实践,坚定地走下去。

第1节课学习与反思之处:教师选取了一篇自选阅读材料参加本次赛课,题目是《The rainforest》。老师精美的简笔画板书设计有效地辅助孩子们的学习。老师的语言素质很高,整堂课散发着青春的活力。What is the text mainly about?当学生从标题中猜没rainforest时,其实孩子对于rainforest的意义建构真的很模糊。什么是热带雨林?热带雨林的特征孩子并未真正了解。在阅读文本第一段时,教师注重了孩子的提问意识的培养,可是How’s the weather in

the rainforest?一个问题结束后,就没有了后续提问活动,孩子们的提问意识能力的培养没有得以强化。刘兆义教授在课一结束精彩的点评引起大家的共鸣:教师应该抓住三个主线,让这堂阅读教学课变得更加丰满:1什么是热带雨林?2热带雨林现在怎么了?3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热带雨林?老师在最后设计的让学生制作海报环节,如何低碳生活,提高环保意识与本课主题关联不大,显得没有必要。

第2节课学习与反思之处:以Friends为题,教师选取的阅读素材非常贴近孩子们的生活。整个教学设计始终围绕一点实施教学,开展了有效的教学。教师提供的文本是一篇标准的阅读短文,为什么呈现时用Martin, Johnny两个孩子的对话呈现语言内容,而放弃阅读的语篇作为语言载体的原因是什么?专家在点评时这样说道:六年级的阅读语篇材料的作用应该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不再是语言学习,这与三年级的阅读语篇是完全不同性质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建构友谊的内容图式play, study, help, share, care,这样更能从语篇的角度出发,建构支架,进而真正体现阅读教学的本质特征。

第3节课学习与反思之处:教师与学生交流时,体现了真正的交流,与学生有多个话轮来回,并及时评价,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很高。鲁子问教授在现场点评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论述:六年级是小学毕业年级,全体学生应该尽可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二级目标,所以本节课应该帮助还没有达到二级目标的学生,强化他们运用一般过去时的特殊疑问句询问过去事件的能力。但本堂课的对话活动只是补全信息,这样的活动显然无法帮助学生强化其语言运用能力。本节课要求学生编写对话,这不是教材的要求,也不是课程标准二级目标,而是教师的拓展设计。设计这样的活动有一个前提:学生已经达到了课程标准的二级目标要求。但从学生的课堂表现看,这一活动设计的目标偏高。老师设计了用没有语境的chant:Do, did, did the dishes.Eat, ate, ate good food的方式学习短语,应该直接从课文中学习这些短语,或者用真实语境训练这些语言。语言学习

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那就一定要尽可能在真实语境中学习、训练。而不是没有意义的chant吟诵。

第4节课学习与反思之处:本课很好地运用了概念图,帮助学生有效地获取文本的信息。但不赞同老师过早地离开文本进行教学。上海教研室朱浦评委进行了以下点评: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而不仅仅是获取信息。本堂课安排了多篇阅读材料,容量过大,显得目的不够明确。

第5节课学习与反思之处:本堂课设计的模拟场景非常贴近生活,孩子的语言训练要求基本完成。专家点评:对话和阅读教学的区别在哪里?学生参与对话过程不完整,我们的教学最终还是应该回归到对话。对话也是一种文本,它在固定的题目之下,同样也要注重输出与输入之间的关系。输入和输出文本之间的关系应该是这样的:输入远远大于输出,这样孩子们的语言运用能力才能得以真正提升。

第6节课学习与反思之处:非常优雅的一位新疆老师,整堂课带给大家美的享受。专家点评:前七分钟课堂教学非常精彩,紧紧抓住孩子们的阅读心得。但文本第三段的处理本应是这堂课的亮点,可是反而没有得到重视。文本第二段有这样两个问题:海伦凯勒能做什么?她的特殊之处是什么?你为什么喜欢她?与文本有些脱钩,建议老师再细细研读文本,能理出文本的脉络图和思维导图。

第7节课学习与反思之处:本堂课始终以问题引领的方式开展语篇教学。专家点评:《狼来了》这是一个孩子们耳熟能详的故事,如何上出新意,体现英语味,需要引起大家的关注。关于这篇故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已经了解哪些,还有哪些想知道开展故事教学,更有利于孩子能力的提升。关于让孩子比较狗和狼的区别这项作业没有丝毫意义。

11月24日一天七节课专家总评:本次研讨活动主题是如何处理高年级段的阅读教学。给老师们的建议,不要一味地去模仿,那样我们的教学最终会走向失败。如果通过这样的研讨活动,老师们的教学理念得以转变,这就是我们活动开

展的初衷。我们每一个教学步骤的实施,老师们都要在心理不断地问自己:For what?

第五篇:听课体会

听公开课心得

2012年10月25日星期四,数学科学学院2010级全体同学到广西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听课,我是其中的一名学生去听课,这所中学坐落在桂林市的铁山工业园附近。那天一大早,我们便坐上校车来的这个慕名已久的重点中学,尽管这个地方有点偏远,并且是新校区,但很安静,有一股浓浓的学习氛围,走在校园里,感觉到这里的教学条件的优越,设施齐全,不知比一般城镇的中学好多少倍!

怀着惊讶的心绪来到我们听课的教室(礼堂),这次的课是“同类项与合并同类项”,由不同的老师上同样的内容,进行对比。听众有我们、初中生和国培学员(老师),第一节课由广西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的涂爱玲老师授课,第二节课则由国培学员的代表授课,通过多方面的比较与探究,收获多多。

确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了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便对教学过程进行精心的设计。问题导入,从生活中的例子入手,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接下来就探究新知,应用新知,再探究新知,应用新知,即对本节课知识点的理解与运用,便于加深记忆。在课堂进行当中,还进行一些创新,加入一些互动环节,鼓励学生参与课堂,引导学生共同探索新知识。最后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也就是知识点回顾,先由学生总结,在由老师进行进一步的提炼知识与方法。整堂课的教学进行非常的顺利,知识由浅入深,层层推进,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从作业的布置可知,要对不同学生有不同的要求,从而便有了选做题与必做题,使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我深知,能授好一节课,需要扎实的教育功底:教学定位,教学要求,教学过程,教学量课堂突发事件等能力。在教知识时过程是非常的重要,可以穿插一些方法名词,举例尽可能全面,但结果的优化也不容忽视。课堂小结要简单易懂,还要便于记忆且不容易混淆或断章取义。

我在这听课的过程中认识了一个新的教学名词“变式教学法”,与“换汤不换药”有相似之处,即教学的内容与知识点不变—药,但过程与方法不尽相同—汤,以更开放更有效的方式来教学,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我的心得体会便是,上好一堂课真的不容易,特别是要突出这堂课的效果、效率和效益,这也是我所要学习的目标。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