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反思:一位流失学生的教育反思
关于一位流失学生的教育反思
母绍明
本学期的十月份月假,班里一位学生带着自己所有的行李,利用放假回家的机会,悄然离开了班级,直到开学的时候,学生没有到校,联系家长我才知道学生辍学不读了,这样的消息对于我这个班主任,科任教师,甚至于全班的学生都无疑是当头一棒。
我询问孩子离开的理由,他很冷漠的说了一句:母老师,我孤独。一句冷淡的话,让我培感巨大的惭愧。
该生初一到班,来自碧口,从一年级起就失去了父爱,母亲不懂得怎样教育孩子,学生成绩很差,不善于言辞,生活自理能力也不行。来到寄宿学校,面对这么多的弱点一下暴露出来,学生的压力可想而知,他的内心深处充满了自卑感。初一的时候,我经常还利用周末的时候,带他们出去走一走,玩一玩,经常鼓励他学习,学生的状态和情绪还不错,但一年半下来,发生这样的状况,我对自己及科任教师的教育工作作出了如下的反思,希望警钟长鸣,不在发生这样的教育悲剧。
1、学生的发展不是一锉而就地,对该生的教育和关怀没有持续跟进,给学生造成的教育落差很大,说得明确一点,教育还缺乏耐心和爱心。
2、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给予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要求的多,交给的方式方法很少,没有俯下身来,给学生在学习上进行手把手的帮扶,学生和教师的心理距离越来越大。
3、班主任没有帮助学生协调好同学关系,学生缺乏伙伴,感到孤独。
4、目前学校托管的大环境差,学生没有温暖感,而班主任也没有把这项工作坚持下去,导致学生感觉关在学校象监狱,缺乏温暖,心灵寂寞。
5、对这一类学生的教育还缺乏教育手段,没有真正的触及学生的灵魂,学生没有产生心理共鸣,对学生的家庭环境了解不够深刻,缺乏教育的有效资源。
6、班主任的班级建设还不够到位,班级学习环境、人际环境营造的不够温馨,这类学生受关注度不够,没有归属感。
第二篇:教育反思
高中班主任教育案例
(一)文/李志刚
时光流逝,岁月如歌,不知不觉中我已经在教育这片沃土中走过了八年。这里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遗憾,但我最大的感受,却是充实。班级管理,是一项非常琐碎的工作,它不仅需要教师的爱心、耐心与细心,更需要教师的创造精神。因为,班主任是一群与心灵打交道的人,面对的是几十个活生生的、充满活力的学生。有这样一件事情,虽然不大但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因为它让我看到其实班主任也有判断失误的时候,师生间的理解才是教育成功的秘诀。
那天下午第6节才下课,我就接到宿管员李老师的电话,“今天巡宿舍时,我班的王X同学跟他了吵一架,并且还说了一些‘出口脏’,骂得非常难听,他已经叫这位同学写检讨书,希望班主任处理一下。”接完电话后,我非常的生气,又是王X!这是一个在全年级都很有名气的学生。此时,我就暗暗想一定要严肃处理这件事情。
晚自习第三节还有30分钟时,我走进教室,到王X同学面前问他:“今天的事,检讨书写了没有?”他说:“老师,还没写完呢?”突然我有一种想法,让他到讲台去当着全班同学检讨,想到此,我又对他说:“要到讲台上去检讨!”听到这句话,发现他脸上一阵红说:“老师,不会吧?”我就说:“有什么不会啊!就是要上讲台去说!”说完就走了。
过了10分钟,我又走进教室,用眼神暗示王X同学上讲台检讨,我本以为他会拒绝的,但是他还是走上了讲台,进行了检讨。可是,我突然发现他的检讨讲得也有一些道理,他说:“晚自习下后,他正在劝说没有按时值日的同学干快点,声音大了一点被管理员听到了,就说他不按时休息,这样就要扣班级量化管理评分。听此,他就觉得管理员太过分啦,就跟管理员争吵起来。”他又说:“他虽然有错,但是管理员也有不对的地方,动不动就拿扣分来压他们。他认为管理员不会尊重学生,因此根本不值得他尊敬。”听到此,台下的同学都笑了,看到这个情景,我突然觉得台下有部分同学是认同他的看法的。此时我觉得自己这样做到底是对还是不对?我这样做会不会给他造成心理伤害?
此时,我觉得该如何评定这个学生非常难。既不能说他做得不对,又不能完全肯定他做得对。如果说学生做得对,那就会助长这种不好的风气。所以此时我先肯定他说得有道理,管理员有时候确实不了解情况,处理得不妥。但是王X同学也有不对的地方,管理员老师也是老师呀,即使他有不对的地方,我们还是应该要尊敬他的啊。如果按你这样的想法,对你不尊敬的人,我们都不应该尊敬他了是吗?如果你父母不尊重你,你是不是就不尊敬他们?所以我希望同学们在遇到这样的问题时,应该多点忍让,体现自己的素质。最后,我还说,王X同学让你上讲台来检讨可能会伤害你的自尊心,在此老师向你道歉。
从这件事,我得到了一些启发,我们作为教师,每当在批评学生之前,一定要先问问自己,事情搞清楚了吗?事实是这样吗?我批评得有理有据吗?千万不能凭主观想象就草率处理。因为高中学生的心理其实也是稚嫩而脆弱的,伤害了就很不容易愈合。
作为班主任我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都是可以教育可以塑造的。我们不能感情用事,用一成不变的老眼光看学生。难管学生犯了错误,更应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虚心接受你的批评,而不是以伤害学生自尊心为乐趣,这样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反叛心理,那样班主任工作就更难做。所以批评更应就事论事,今天的事就说今天的,把以前的、其他的都抖落出来说几句,学生心里会想:“我就算改好了,老师也不会忘记我以前犯的错,也不会相信我!”这样很不利于学生改正错误。
有时老师由于急躁的情绪或一时不冷静会说出一些过火的话,如:“你真是咱们班的害群之马,我怎么会遇上你这样的学生!”“咱们班有了你算是完了!”“你真是无药可救了,还是回家自学去吧!”这些定性的话、消极的断言,会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使他们失去了努力改正缺点的勇气和信心,严重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性。我们作为一名教师,只有走进学生的心灵,得到学生在感情上的接纳,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这就要求我们在处理班务事情时还得懂得一些教育心理学知识,要进行换位思维,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考虑一些问题,这样才能保持一颗理解的心,才能真正走进高中学生们的真实的心理世界。
担任了七年的班主任了,我累过,也笑过。但是班主任生涯让我学到了很多,正如“教无定法”一样,我认为管理也无定法。教育学生关键是一个“理解”。“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热爱学生、对学生寄予希望,学生在心理上就会得到满足,从而乐于接受班主任的教育和管理。每个学生都是活生生的有感情有思想的人,只要付出爱心,枯草也会发芽;只要一缕阳光,他们就会灿烂。总之,心灵的桥梁要用情感去架设,用尊重、信任、体贴去充实。
第三篇:教育反思
教育反思:班主任应有的好习惯
叶澜曾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3年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可以说,教育反思是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动力。班主任应该养成教育反思的习惯。
教育反思指的是班主任以体会、感想、启示等形式,对自身教育行为进行的批判性思考。它不同于日志、叙事的一般记录和白描,也不像案例,有明确的问题发现、分析、解决线索,而是在记录教育事实的基础上所进行的思考和批判。教育反思不仅仅被视为一种批判性思维活动,还进一步强调教育反思的文本化。也就是说,教育反思可视为一种写作的文体,它把班主任对自己 的教育工作的思考和评判活动记录下来,成为班主任成长发展的忠实记录和反映,也成为促进班主任专业成长的一种科研范式。
一、教育反思是搭建起班主任专业成长的阶梯。
1.教育反思能一分为二总结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有许多好的做法,许多成功的典范,但没能留下痕迹,等到下次做到此类工作,又要从头而来,重新摸索,这势必浪费时间,降低工作效率。如果我们能有一个好的反思习惯,一天或一段时间静下心来回忆一下,这天或这一段时间有哪些事情做得成功,有哪些事情尚有不足,把其作为个案记录下来,可以作为以后工作的借鉴,也可以作为成功经验的积累和再丰富,使之保持螺旋式循环上升的状态。
(例子)
2.教育反思能帮助班主任正确改正错误。
班主任工作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有的错误和不足是无形的,如果不回过头来看一下,就难以发现。班主任认真反思一下,细心回顾一下自己一段时间走过的路,做过的事是否有影响工作、对工作不利,是否有影响他人、对他人不利,如果是这样,便要即使纠正,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以求的班主任工作的不断进步。
(举例)
3.教育反思能较快地提高班主任的素养。
人的认知规律和心理表明,班主任的认知水平提高决定于人对事物认知的多与少,深与浅,知识的获取可以从书本取得,可以从他人处取得,更多要靠自己的顿悟、感悟,以及对其个人的自我认识。行动主义者认为,体验是获取知识的另一种好的途径和方式,在实践中书本知识只能起到一种指导,更多的要靠实践获取,那么反思就是一种好的形式,时刻反思即有收获,日积月累就会取得成功,经反思会使思想进步、知识更新,班主任的素养自然便会提高。
4.教育反思能促进班主任专业成长。
作为班主任要把每一项工作当做事业研究探索,任何一次工作都没有固定的程式,都要经过摸索、探索、寻求好的办法措施,唯一的良方就是教育反思。
做每件事后、工作的每个环节后、一天后、一周后、一月后、一季度后、一年后都要予以反思,班主任只有不断地教育反思,才能不断提高事业的成功度,不断促进班主任专业事业发展。他让班主任在在实践中能够养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讨论问题”的思维习惯,使班主任批判和研究意识贯穿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通过反思,班主任形成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提升自己理性分析问题的能力,实现由“经验型”向“研究型”“学术型”和“创造型”角色的转换。
第四篇:反思---教育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或许过去总不明白听报告会到底能得到什么,总认为自己的心得是与报告会的主角有关系,主角讲得好那么得到的感触就深,否则反之。但是,今天听了郑立平老师的报告会,感触颇深。
明白了每次报告会不是去评论专家是否够格是否能赢得满堂彩等等,而是他不管讲的好与否都能给你带来思考,或许他说的问题你没有面临过,或许你正经历着他所陈述的一切案例,那么,问题来了,你思考了吗?
我想说,我思考了。我去考虑了他说的一切别人能认同的以及别人不能认同的,或许你听了任何一个专家的报告你都有深沉的去思考,但是,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见解和表达。那么,今天我把我的见解陈列如下,希望与同仁们共勉。
郑老师的出场毫无特色而言,甚至当他拿着话筒把自己的左手插进口袋里的那一刻,我感觉我被雷到了。以前听过专家的课,只见过何凯文老师这样风度翩翩的潇洒的有过这种举动,但是郑老师让我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直到他侃侃而谈,慢慢的融入他的思想里,才发觉这个老师有着内敛的幽默和可爱。
我的题目是他的最后一张幻灯片,看到这句话并联想着他的所有内容,我想把自己认为受启发最大的一点表述出来。郑老师的报告里总会举到夫妻或情侣的例子,我当时甚至反感,因为像现在学校里这么大的孩子是特别忌讳提到恋爱这方面话题的。但是,这些东西并不是忌讳就能避免的,只是需要正确引导。作为老师,面对自己的学生就应该做到像热恋中一样,这样你才能富有激情,这样才能吸引学生去听你的课。崔校长做总结的时候说,他在查课时发现走班级门口过时,正在上课的学生都齐刷刷的将目光投向了他。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当堂老师的课没有吸引力,那么,请问,您的效率又在哪里呢,学生的成绩又出在哪里呢。如果课堂的内容能够像恋人一样去吸引孩子的目光和内心,又何愁自己的课堂没有效率。所以,必须进行课改,不能再像过去一样满堂灌。我给学生经常说这样一句话,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总会问学生想要哪个鱼(渔),学生都明白需要哪个,可是怎么才能做到给他们想要的。这是我想要思考的,也是我们该思考的。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你如果可以把课堂变成孩子愿意来的地方,那么,何愁教学不如意。
教学道路,是一条有内涵的道路,需要思考,不要忘记自己是一个脑力工作者,所以,我用我的思想向灵魂发誓,我要思考,而且要思考出效果。过去自勉,今天努力,明天加油!
第五篇:教育反思
我就是孩子的那面镜子
开学一个多月了,我们班的宝贝们就对我产生了很深的感情,连我平时做的一个小小动作,孩子们都会铭记在心。我觉得我就是他们的一面镜子,时刻都会有很多的目光凝聚。
吃饭的时间到了,我带孩子们来到一楼的进餐室,看到厨房的奶奶,孩子们总会有礼貌地叫道:“奶奶好!”一个接一个礼貌的声音久久不能平静,这些小家伙们,看见有一个人问好都会跟着模仿起来,这就是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好模仿。孩子回到家里,也会跟爸爸,妈妈学一些老师的语言、动作等。我们班的家长就曾给我说过,回到家里,她说孩子什么事时,孩子就会说,我们老师是怎么说的或怎么做的。有时候我觉得他们就是我的一面镜子,他们天真活泼,惹人喜爱。看着他们天真可爱的样子,我也好像回到童年时期。
模仿是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但是他们更愿意模仿与自己亲近和喜欢的人。有些孩子对于我们班级老师说话的语气语调,还有穿着打扮,都很留意。这些孩子们对我们的关心比我们还细心。他们会注意我们的每一个变化,有时还会很天真地请父母都来学学。学学我们的发型、衣服,甚至举止言行等。这些可爱的小家伙眼里,老师的每一个动作和表情都是对的,都是好的。所以我们作为教师,在幼儿面前要注意说话的语气,和言行举止。有时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会让幼儿成为模仿的对象,并在他们的行为中反射出来。我们对孩子关心,孩子们就会关心我们,我们对孩子粗暴,孩子也会不友善。所以孩子就是我们的一面镜子,你在镜子里怎样表现,孩子就用自己的行为来回报我们。
2012年 3月5日
孩子们快乐,我就快乐!
教师对幼儿真诚相待,一同唱歌,一同跳舞,共同游戏。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我们教中学,学中教,双方始终保持轻松愉快的心境。
虽然时时有烦人的“官司”,始终有擦不尽得鼻涕,永远系不完的鞋带,可精灵般的眼睛嗲声嗲气的童音,纯真无暇的笑脸,却让我们心智明晰,心神俱醉,心悦诚服。记得有一次,我从一楼做完晨检进到教室时,我顺口说:“我的手好冰、好冷啊!”有几个孩子就抢着说:“老师,我帮你暖手!”接着他们一个个小手抢着帮我暖手,他们的心是那么的真诚,我当时好感动!还有一次是在吃饭完的时候,有几个孩子吵着要玩滑梯,我说你们吃饱了,老师还没吃饭呢,肚子都饿得咕咕叫呢,等老师吃完饭了带你们玩,好吗?说完后,我站在那里急匆匆的吃着饭。这时,我们班平时很调皮的胡子轩连忙搬来一张椅子,说:“给你。”虽然礼貌语用得不是很标准,但能看出来,他是真心的关心老师。
有人说幼儿教师是“高级保姆”,吃喝拉撒都要管,充其量是世界上最没地位的老师。也许,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不高,但能让孩子们在学习之乐,生活之乐,和谐之乐中健康成长,只要精心“播种、栽培”我们就能收获人才。走路不稳、吐字不清、一问三不知、为了不上幼儿园就哭好一段时间的小不点,三年后成为知识丰富,有一定解决问题能力的神奇小学生,在我们的关怀下,他们终于破土成长,淀出希望的花朵,我们能不感到喜悦、幸福吗?
201
2年 3月12日
让孩子们拥有更多朋友
幼儿间的同伴关系在幼儿的发展和社会适应中起着成人无法取代的独特作用。第一,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助于幼儿获得成功的社会交往技巧。第二,良好的同伴关系能使幼儿具有安全感和归属感,有利于情绪的社会化,有利于培养幼儿对环境积极探索的精神。第三,幼儿的同伴关系有利于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
而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被父母过分的溺爱于娇惯,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生活自理能力差的习惯。如:天冷的时候,每天下午离园时都会出现这样一幕,老师们不亦乐乎的帮着孩子们穿外套、戴围巾、帽子,而孩子们一动不动得等着老师为他服务,很少有自己主动穿衣服的。这时我就想让他们自己穿或戴,既锻炼了动手能力,又提高了自立的习惯意识。当然他们自己独立穿衣服时会有困难,有的小朋友因为衣服太厚,穿上一只袖子而够不到另一支袖子,急得转圈;有的小朋友连衣服的到正都不知道,站在那儿不会穿而急得哭。为了促进同伴关系,我就想到让他们互相帮着穿衣服、系扣子、提裤子、背书包等,既提高了动手自理能力,也学会了互相帮助,完了得说声“谢谢”,又学会了帮助别人和感谢别人,从帮助别人和被帮助中找到乐趣,增进了同伴间的感情。
我想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多设计一些同伴间互相合作、互相学习的内容,为他们多创造交往的机会,鼓励他们自由交往,(可以跨班交朋友),培养他们的交往技能和合作技能,让他们拥有更多的朋友,树立更好的人际关系!
2012年 3月19日
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幼儿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及原因分析和教育对策,对每个老师来说都不能忽视,因为它关系到幼儿的健康与快乐。如当看到有的小朋友吮吸手指、经常挖鼻屎时,只是简单阻止,效果不会显著。我们要从幼儿的心理健康分析,通过有效的故事,或转移注意力等有效的方法正确引导,帮助孩子们纠正不良习惯。
积极开展各种教育活动,预防各种心理疾病的萌芽;当看到有的小朋友出现习惯性问题时,要及时转移注意力,鼓励他们参加游戏活动;并对有进步的儿童及时鼓励、或奖励。及时与家长沟通,共商解决问题的方法。
幼儿的多数时间生活在家中,导致其心理和行为问题的环境因素主要是家庭,因此改变儿童心理与行为问题,必须从其家庭入手。针对幼儿的不良习惯,我们要及时告诉家长,查找原因,在排除生理因素外,及时引导、解释,帮他们主动克服不良习惯。
2012年4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