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论当前教育德育与智育谁主沉浮

论当前教育德育与智育谁主沉浮



第一篇:论当前教育德育与智育谁主沉浮

论当前教育德育与智育谁主沉浮

——新时期学校德育的瓶颈及对策研究

摘要: 学校德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他所面对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形象说明了育人工作的长期性和复杂性,育人不是简单的一项工作,而是一项工程。德育常规工作各个学校是常抓不懈,好与坏是一眼看穿,但它只存在于外在形式,是面上的工作;而思想品德的教育与渗透才是德育工作的瓶颈,属内在思想转化的工作。新时期学校德育的瓶颈问题,我个人认为:当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并存时,德育与智育谁主沉浮,应对这样的问题,我们该如何分析并寻求良好策略加以解决?

关键字:品德教育、思想转化、教师、学生、家长新时期新面貌,当教育新课程改革忽如一夜春风千树万树梨花始盛开时,我们的教育专家雄心勃勃,大有展露拳脚之势,要好好将我国的教育体制来个翻天覆地的变化,拯救沉浮于应试教育的万万家庭和万万学子。你瞧,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与交流,让课堂变得生动而有趣;学校各项活动的开展也的确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可是,当我们面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时,素质教育变得那样微不足道,应试教育却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新时期学校德育的瓶颈问题又是什么呢?我想,要想探究这一问题,首先我们得了解一下“瓶颈”一词的含义。

“瓶颈”一般用来形容事业发展中遇到的停滞不前的状态。这个阶段就像瓶子的颈部一样是一个关口,再往上便是出口,但是如果没

有找到正确的方向也有可能一直被困在瓶颈处。“瓶颈”在古代意为梏桎(即桎梏。束缚手足的刑具)如:中罪桎梏。――《周礼·秋官·掌囚》;郑玄注:“在手曰梏,在足曰桎。”命有司省囹圄,去桎梏。――《吕氏春秋·仲春》

于是,人们常用“突破瓶颈”来表达寻求解决困难的意思,比如人口众多而普遍素质不高是我们国家发展中的一个“瓶颈”。像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版,其他的板再长,也没用,那么我们就可以说短的这块木板就是这个桶的颈瓶。在电脑中,即使CPU是最先进的,但内存很小,或硬盘很小,那么,这台电脑也不能发挥很好的作用,这时可以说内存与硬盘就是这台电脑的运算速度的颈瓶。广义的颈瓶指的是限制某事物发展的关键因素。

我个人认为,新时期学校德育的瓶颈问题应当是:当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并存时,德育与智育谁主沉浮?应对这样的问题,我们该如何分析并寻求良好策略加以解决。记得我校在去年十月中旬,裴校长从王家山小学请来了一位中年女教师鲁老师,她不仅是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更是一位了不起的清华母亲。那天,我们组织了1-6年级部分家长聆听了她的讲座。内容丰富,事例生动,语言通俗、道理浅显易懂。留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鲁老师的一句话:学生不成才没关系,但一定要成人。特别是男孩子,成绩好,心理不健康、品德不好,对社会就是一大公害,如马家爵之类的问题大学生。所以成才首先得育人,也就是德育为先,智育在后。俗话说的好:“千头万绪抓根本”。学校德育工作的根本,我认为是抓学生的成长,就是育人。而学校德

育工作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他所面对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形象说明了育人工作的长期性和复杂性,育人不是简单的一项工作,而是一项工程。德育常规工作各个学校是常抓不懈,好与坏是一眼看穿,但它只存在于外在形式,是面上的工作;而思想品德的教育与渗透才是德育工作的瓶颈,属内在思想转化的工作。下面我将具体分析此问题并谈谈解决的策略。

一、育生先得育师,在教师群体中树立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当学生犯错误时,我们总能听到这样一种声音:“这孩子思想有些问题,得好好管教了。”这时我们的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会焦急万分,不管三七二十一,轮番轰炸,先批评再说,至于学生听进去多少,就只有学生自己知道了。试问,这样的说教与不说又有何区别?表面上学生被训斥的是低头“认罪”,实质上是转身忘他个九霄云外。当应试教育还挡在素质教育前面的时候,素质教育只不过是可有可无的一个小小音符、、、、、虽然我们在日常常规管理中无不把德育说得如此重要,言辞中总缺少不了“德为先”,“思想第一”等字眼,而真正回到学校中一切又恢复原样,正是应验了大家伙说的那句话:“德育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什么都不要”。即使是在素质教育轰轰烈烈的日子里,应试教育仍旧是搞得扎扎实实的,因为我们的教师没有太多的时间和学生交流思想和情感,一心扑在了教书上,育人吗?容后再说吧,出现问题再解决吧!由此看来,要想教育学生,首先得教育教师,让教师认识到品德教育的重要性、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有些老师(包括班主任)虽是明理其中的深远意义,但是

在如此耗时和艰巨的长期任务前他选择了逃避和冷淡。德育效果显现的长远性和德育工作的烦琐细碎让一部分教师选择了随大流或是放弃,不如抓应试出成绩效果来得要快和显著。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一方面要组织全体教师学习理论,如大量阅读德育报刊和辅导员杂志,从思想上解放出来,让我们共同认识到德育的意义,这不仅仅是校领导和班主任老师的事情,更是我们所有在职教师的职责和义务。另一方面,就是让我们教师从实际的行动出发,关注身边学生的身心健康,以一颗饱满的热情和爱心真诚地教育学生,面对学生的错误能理智的分析,做到包容与宽容,但绝不纵容学生的错误。

二、转变学生家长的思想观念,发挥家庭教育力量。

分、分、分,现在成了学生家长的命根。尤其是城里家长的思想是对子女成绩上的关注远远胜过一切,只要是孩子成绩优秀,其他什么都可以不顾。至于在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只要自己的孩子在学校不出乱子就可以了。不仅如此,除了校内的文化课程不能落下之外,还得在双休日里上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孩子累的身心疲惫,他能拥有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吗?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九岁女孩写保证书,长大没有特长,不怨爸爸妈妈。”教育专家认为,课外培训只有建立在孩子有兴趣的基础上,方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一些家长盲目跟风、功利思想严重,没有考虑到孩子的兴趣和特点,只会加重孩子的负担。如此多的学业已占据了孩子太多的剩余时间与空间,做父母的又能在什么时间里和孩子沟通与交流呢?有些家长不愿甚至是

制止自己的孩子参加学校的运动会和合唱比赛,总认为这些是不务正业,荒废了学业。学校德育离开了家长观念上的支持。

分析原因,主要来自于我国现行的考试制度对整个社会的导向作用。任何一个学子要升入大学必须要经历中考和高考两次大考,在现行的教育制度下,考试还是选拔人材的最佳方式,而考试就必须以分数的高低来衡量,因此我国的教育出现了以应试为基础,以素质为形式的不良现象,于是德育与分数教育相比就显得相形见绌了,地位的旁落不难找出其中深层的原因。

三、尊重学生,学会倾听。

也许是出于带过低年级学生的缘故,每次看到学生在操场上开心地玩耍时,我都爱微笑地观赏他们,这里的观赏心情如欣赏一件美妙的艺术品。看着他们无忧无虑的样子,个个像欢快的小鹿,他们在一天一天茁壮成长,一天天变化,只是这种变化在不知不觉中,、悄悄地进行着。孩子们见到老师都很有礼貌,无论你是否带过他课,见到你都会身体前倾,头一低:“老师好!”我很乐意接受这一声亲切的问候,也礼貌地回敬一句:“你好”或“你们好”。令我最为感动的是有一次,在水池边洗手,一年级的一个小男孩走过来向我问声好,我也习惯性的向他问声好。他听到之后,小嘴裂开了花,眼睛眯成了缝。转了一圈,又向我行个礼,只不过加了个字:“杨老师好!”,再折回身,又加了个字“杨老师你好!”连喊三次,让我应接不暇。最后我连忙说:“老师听到了,谢谢你,快回教室吧,你真懂礼貌!”听完这句话,他才心满意足地奔回了教室。

通过这件不起眼的小事,让我感到一年级孩子的纯真、幼稚与可爱。而相比之下,五、六年级的学生思想却要复杂的多。去年刚开学的一个星期,我听到文明监督岗的成员(也是大队长)——陶玲同学不愿意担任文明监督岗的小组长。当时有些不解,身为大队长更应该挑起这一重任,带好头,起个表率作用。于是,我找到了她,她支支吾吾不愿详说,我变换了语气和说话的方式:“身为大队长,你更想把这一工作做好,既然不愿干肯定有你不得已的苦衷,能否说给我听听呢?”最后,她主动道出实情,我也在征求她的意见之后,同意她放弃这份工作,勉励她做好其它的事。现在,她的心结打开了,无论是学校还是班级的活动,她都能积极参加并做的很出色。

四、抓住教育的契机,适时对学生展开教育。

上学期,我校为了丰富学生课外知识、拓宽学生科学视野,组织六年级的学生参观了二中的天象馆、地理生态园和科普展示室。为了节省时间,我校租了一辆大客车接送孩子们。上了车,学生们叽叽喳喳,回来时,原本排着队伍的学生看到车子停在校门外,并且前后车门打开,于是个个争先恐后地冲进车内。老师的大声阻止此时显得是那样的柔弱而又力不从心。在车上,班主任老师大声质问:“看看自己身为六年级的学生,简直太没修养了,平时老师怎么教育你们的?”学生默不作声,突然传来一个六(2)班钱亮亮粗犷的声音:“来时,我们排在后面就没坐到座位了,回来,我们又排在后面,那不便宜了女生了吗?”听到此话,我也很愤慨:“你们看老师来回都站着,你想过给你的老师让个座吗?”他很不耐烦地向身旁的同学发

着满腹牢骚。是的,高年级的学生并不是老师教他怎么做他就会怎么做,他们已有了自己的思想。回到学校之后,班主任老师在班级临时上了一节班会课,通过学生自由讨论,发表见解的方式,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对与错。在第二天,参加合唱比赛的路途中,学生与昨天的表现简直是天壤之别,学生之间懂得了谦让,男生谦让女生,女生谦让给老师,老师之间也互相谦让,整个车内的气氛是那样的温馨与和谐。

我们知道,平时对学生的教育大多是灌输式的传道,学生听过记多少,会做多少却不得而知。正如一位教育心理学专家说过:当你滔滔不绝而孩子沉默不语或点头称是时,并不意味着你的说教学生会听进去了。

通过这件事情的处理,我知道了对学生的品德教育不能只停留在书本式的,因为书本中的事例离学生遥远而不可及,只有学生身临其境的事例教育起来才更有说服力。当然,对身为教育者的我们来说,更要善于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有时,坏事也能变成好事,如果没有这次的“坐车事件”也不能发现学生品德上的缺陷,正因如此,班主任老师抓住了这一生动的事例,捕捉到品德教育的良好契机,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学会了正确对待。

杜威曾指出:“所谓人的成长,就是在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更新自己。”是的,作为教书育人的老师,我们知道学高方能为师,身正方能为范。对学生的品德教育更要重于智育,就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的、感悟的、丰富的生活世界吧!

第二篇:谁主沉浮

谁主沉浮

——当下网络媒介与传统媒体主流地位刍议

·四川省达州日报社付勇·

近年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第五媒体(包括手机短信、手机新闻报)蓬勃兴起,网络舆论力量愈显突出。如“打虎事件”,就是由网络挑起的、真理越辩越真的成功例子。还有对CNN主持人、莎朗·斯通的讨伐等等,都显示了网络舆论的力量。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网络这种传播介质也给予了高度重视。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视察时,还专门去了人民网编辑平台,并首次通过网络视频与广大网民进行了交流。各级党委政府也非常重视“网络声音”,不仅花大力气建了政府网站,而且诸如“市长热线”、“书记热线”等舆情渠道也是依托于网络平台。如四川省达州市的“市长热线”,就建在当地一家很热的论坛网站上,在当地形成了很大的舆论影响力。

如此一来,不少人就认为,网络媒体已经或将很快超越、甚至取代报纸、电视等传统主流媒体,成为真正的“主流媒体”。这种网络媒体已经很强势的印象或观点,目前在各个领域快速蔓延,不仅是一些政府官员,甚至许多业内人士,包括一些报纸的从业人员,也抱着这样的观点,一副凄凄然惶惶不可终日的模样,对报业发展信心不足,对报业未来悲观沮丧。

事实果真如此吗?窃以为还远未到那个时候。当下,不仅广播电视、报纸仍然是主流媒体,而且网络媒体还远未发展到主导社会舆论、成为当下主流媒体的时候。

网络媒体发展迅猛

首先我们得承认,近年来依托互联网这一新兴传播手段,网络媒体发展迅猛,影响也日益广泛和深远。放眼五洲,“网络政治”全球升温,政治人物上网直面公众,已不鲜见。2008年美国总统角逐中,更是将网络工具用于拉拢选民、提高人气甚至是攻击对手。从2007年起,中国民间就不断向胡锦涛总书记发出上网聊聊的邀请。2008年6月20日,中国最高领导人首次同网民在线交流变成了现实。相比俄罗斯前总统普京每年主动“邀战”世界网民,动辄聊上两个小时还意犹未尽,胡锦涛总书记只在20分钟左右的时间里回答几个问题的在线交流似乎微不足道,但国家最高领导人利用互联网这样一个现代化沟通媒介的象征意义却非同寻常。

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官员也以不同的方式纷纷“触网”,上网直接倾听民意,与网民交流。超越传统的地域时空限制,可以让官员们更为自由、深入、真实地了解、把握许多真实的社会情况,这种网络时代的官民沟通方式正在掀开中

国互联网政治新篇章。

中国互联网普及至今已十年,网民以几何倍数递增。2009年一季度中国网民新增1620万人,互联网网民总数达到3.16亿人。通过键盘和鼠标参与重大事件、表达自身诉求,也成为愈来愈多中国网民习惯的政治生活方式,而网络声音对外部现实世界施加的影响也与日俱增。

在南方大雪灾和汶川大地震中积极奔走,在北京奥运圣火海外传递受到干扰时联手护卫,在西方歪曲报道西藏事件时有力还击„„中国网民为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爆发的力量之强大,令世界震惊,让西方媒体感叹“不怕主流媒体,就怕中国网民”。

网络舆论,正日益广泛而深入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人们越来越多的生活方式。

高度决定影响力

虽即如此,但我们还得看看左右社会舆论,或者说主导社会舆论的根本力量在哪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童兵认为,高度决定影响力,主流媒体的传播效果主要是就其权威性和影响力而言,而不是指其发行量(或者收听、收视率)。就目前的新闻传播格局而言,党报(包括广播电视新闻)作为主流媒体,拥有在“第一时间”掌握丰富、宝贵的来自权威部门的“政经”资源,这是其他媒体所无可比拟的优势,及时准确地把党的方针政策、重要会议精神宣传出去,做好对党和国家、地方党委政府大政方针的研究和解读,做好权威发布和舆论引导,增强指导性,是党报(包括广播电视新闻)区别于、胜出于其他市场类、都市类报纸的重要方面,同时也区别于、胜出于其他网络媒体的根本之点。

主流不主流,还要看媒体发出的声音代表谁,或者说,是谁在通过这些媒体发出声音。无论什么时代、什么国家,统治阶级的声音都是最强音。我们的党报是党和人民的喉舌,这一根本性质决定了它们的主流地位。在中国,共产党处于领导地位,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各级党委的机关报,它们发出的声音,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执政党声音,由此决定了它们的舆论引导地位,也就是主流地位。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作为上层建筑之一的党报,传统媒体的这一根本性质没有改变,所以它们的主流地位也不会改变。

而反观时下的网络媒介,几乎所有的门户网站或新闻网站,其新闻来源,甚至其主办者,无不来源于或依托于大的传统媒体(通讯社、主流电视台或当地机关党报报社)。新华网如此、人民网亦如此,其它如中青网、华龙网等,莫不如此。它们发布的信息、报道,几乎均是报纸或电视报道的转载或翻版,被称之为电子版、视频版。而一些政府网站,或是依托新闻网站(比如中国政府网就建在新华网),或者几乎就只剩下了政策的发布、新闻的转载这一功能,因为它们不具有新闻采编这个功能或力量。

即或是新浪网、搜狐网这样的门户网站,它们的新闻报道,也基本上是对传统媒体报道的转载,很少有自己独立的报道。这是由他们的性质所决定了的(当然,也与时下的传播管理体制有关)。

即或是这些网络媒体有自己的声音,那么这些声音也无非是网民通过网站论坛对个人诉求的表达,或是对见闻的描述。这可以形成一定的舆论力量,但这种信息发布和诉求由于其零散性、自发性和没有真实性保障机制,其权威性必然大打折扣,也就极大地削弱了其影响力,形不成主流的舆论引导力量。

从普通民众对网络报道的观望心理也可看出人们对网络报道的“次流态度”。比如普通民众对网络报道可以津津乐道,但谈论间,总一种质疑的意味在里面。如我们常常可以遇到这样一种现象,在对一则网络新闻讨论之后,人们常常会这样总结一句:“这是网上说的!”那种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心理暗示就是:“信不信由你!”

网络“祸事”削弱公信力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本身处于发展初期的网络媒体,技术的先进,管理的落后,导致了网络报道的虚假媚俗之风,更成为假新闻滋生的温床,更加削弱了网络报道的公信力。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一则疑似假新闻广泛流传:“在一位死去的母亲身下,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个月大。因为母亲身体庇护着,他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地睡着。他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很温暖。随行的医生过来解开被子准备做些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地看了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却在这一刻落泪了。手机传递着,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经查,纸质媒体中首先予以报道的是某国家级大报。随后,国内外质疑声不断,有人开始追根寻源,发现此“新闻”来自网络,属典型的“八无新闻”——无时间,无地点,无人名,无作者,无目击者,无证实者,无消息来源,追查至今仍无结果。(四川省传媒通讯2009年第三期)据业内人士研究发现,很多的虚假新闻的源头就来自于查无实据的网络,由网络发端,传统媒体放大,又由网络快速广泛传播,影响愈恶。

中国传媒大学的詹新惠认为,网络作为一种工具,在假新闻的生产传播过程中大致发挥着三种“作用”:信源、信道和信息。所谓信源,即传统媒体在网上寻找线索、搜集材料时发现奇闻怪事,不经核实就登载发布;所谓信道,即网络媒体转载传统媒体假新闻,成为假新闻的放大器;所谓信息,即网络媒体自己炮制、发布未经核实的假新闻。可以说,新闻传播价值链的所有环节都有网络的份,因此有了“都是网络惹的祸”这一说。

詹新惠认为,网络媒体的公信力一直不被认可,其根源即在于网络新闻的客

观、真实信度不高。尽管有八成的网民已将网络作为第一信息来源,但对于重大突发新闻,看完网络媒体还是会去向传统媒体求证。网络媒体正在步入主流媒体行列,但网络媒体的责任担当还尚未确立,当时效性与真实性对立时,当海量即时与有效把关冲突时,当网络传播规律与新闻传播规律发生矛盾时,我们是选择网站的点击率、访问量还是媒体的社会责任呢?其实,无论是传统的还是网络的,媒体应担当的责任和义务是一样的。

要使网络不惹祸,就要使新技术发展的现实情况与相关管理模式的更新同步。当下,博客、论坛、搜索引擎等网络手段越来越先进,使用越来越广泛,社会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这些新技术新手段一方面为网民获取信息提供了极大方便,另一方面也使网上信息源头和渠道急剧增多,低俗信息借助众多渠道进行传播,污染了社会环境。信息发布者身份又具有不确定性和虚假性,这使得许多被曝光网站的问题都出在BBS或者论坛上。

传统媒体与时俱进

毋庸讳言,科学技术的进步,必然会带来传播手段的革命。传统媒体也需要借鉴先进技术手段,不断深化自己的影响力。就像上文所述,当前许多新闻门户网站都是依托于传统媒介,实际上就是传统媒体引进新技术的生动写照,甚至可以说,他们共同组成了当下的主流媒体群。传统媒体报道既通过网络这个媒介转变信息的传递方式,扩大舆论的影响力,使其传播方式更加多元化,无形之中丰富和提升了传统媒体的品牌内涵,同时,也通过互联网这个平台,做强做大产业。2009年博鳌论坛就有人提出:“互联网:金融危机下的新增长引擎?”互联网,已不仅仅是一种传播方式,更是一项值得博弈的巨大市场。

由是观之,网络媒介与传统媒体在发展的洪流中,即有竞争关系,也有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的一面。当今网络媒介虽然具有传播速度更快、传播范围更广的优势,但就它们的影响力和主流地位,要超越传统的报纸(党报)、电视,还需假以时日。

第三篇:论奥地利学派和凯恩斯学派谁主沉浮

论奥地利学派和凯恩斯学派谁主沉浮

在20 世纪经济学思想史中有两位著名的人物哈耶克和凯恩斯,他们之间发生了激烈的论战。哈耶克认为市场经济可以根据需要自动地进行调节,政府的过渡干预会导致资源配置扭曲,阻碍经济的发展;凯恩斯则主张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政府干预来影响市场经济过程,他认为政府的干预能够减少市场经济的不稳定性,克服经济危机并改善经济预期。凯恩斯与哈萨克之争虽然至今仍未有确切一致的结论,但在实践中是凯恩斯胜了,尽管在理论上哈耶克并未放弃自己的观点。

一、自由市场机制与信用货币机制不兼容

以“利润信号”来引导经济人进行生产、交易等经济活动,这就是自由市场机制组织经济活动的方法。

在一个市场中,如果某种物品比较缺少,那么生产这种物品的利润必然就较高,必定会有更多的人跑去生产这种物品;如果某种物品比较过多,那么生产这种物品的利润必然就较低,必定会有更多的人跑去生产其它利润较高的物品。最后,一切物品生产的“利润信号”都将处于一个稳定的平衡中,从而实现供给对需求的追踪锁定。即便市场需求或者供给变动引起这个平衡发生任何变动,自由市场也都会用“利润信号”引导人们的生产跟随变动,使其再次处于新的平衡,使新的供给再次追踪锁定新的需求。这个“利润信号”就是亚当?斯密文章中的“看不见的手”。

由此可见,自由市场机制确实是一种组织经济活动的好方法,但这个机制的运行却隐含了一个必要的前提条件:交给自由市场控制的所有对象的生产都必须具有“利润信号”,是经济运行中内生的物品,否则“看不见的手”对其将没有任何控制作用。

在信用货币机制下,信用货币不是经济体系运行中内生的物品,生产它没有“利润信号”,自由市场那只“看不见的手”对它的生产供给没有任何控制作用。所以在实际中,信用货币的供给量完全由货币生产者的意志决定。

在一个经济体系中,如果既采用了自由市场机制,同时又采用了信用货币机制,那么就会出现机制间的兼容性问题--由于自由市场的意志与货币生产者的意志无法完美沟通,所以两者之间必定会存在分歧和冲突--就好比同一个躯体的两条腿分别交给两个脑袋来指挥一样,必定会在配合上出现问题。

当市场中需要更多货币的时候,货币生产者没法准确知道市场到底需要增加多少货币;反过来,当市场中需要减少货币的时候,货币生产者同样没法准确知道市场到底需要减少多少货币。所以自由市场的意志与货币生产者的意志之间的冲突总是存在的,且无法消除。

地球上的水总是从高处流向地处,有时形成瀑布,有时形成漩涡,但这些事物都仅仅只是现象而已,背后真正的原因是万有引力。人类经济社会中出现的通货膨胀、生产过剩、滞涨等等,也都仅仅只是现象而已,背后真正的原因是自由市场的意志与货币生产者的意志之间的冲突爆发。

货币在当今任何一个经济体系中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自由市场更是组织经济活动的规则。也正是因为两者都非常重要,那么当两者之间冲突爆发时,所产生的破坏力往往是非常巨大的。

二、哈耶克注定要输

奥地利学派的理论强调自发秩序原理--每个人都在“看不见的手”的引导下自发地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这种原理在实际中也是非常显而易见的。

显然,奥地利学派的理论是严谨又合理的,但如果在纯自由市场当中加入一个非内生之物来作为货币,那么奥地利学派的理论将变得无能为力。如果你仔细地推敲奥过利学派的理论,那么你或许会发现它在纯自由市场中基本上无懈可击,但在信用货币机制下,却会漏洞百出。

所以在当时既采用信用货币机制,又同时采用自由市场机制的情况下,就早已注定哈耶克必输无疑。从他最后一本经济学专著《货币的非国家化》可以看出,在哈耶克晚年的时候,他可能也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信用货币机制与自由市场机制之间存在冲突,不能同时使用。

对于奥地利学派来说,或许只有找到一种远胜金本位和信用货币的内生货币机制,才能使该学派再次荣登巅峰、大胜归来!

三、凯恩斯注定要赢,但也注定赢的艰难和短暂

经济体系中所有生产者的盈利来自于所有买者的支出,而所有买者的支出又来自于他们作为生产者的盈利,这就像一个周而复始的转轮一样。那么一旦有人将部分收入储蓄起来,就必定有人的产出难以销售出去,这个转轮的旋转就会变慢。凯恩斯将这部分储蓄起来的收入称之为“需求渗漏”。

也许你会说一部分人的储蓄,会被另外的人借来购买,这样不就可以填补这个“需求渗漏”。但是借贷需要还本付息,要想将本金和利息一起偿还,那么就必然会形成更大的“需求渗漏”。所以借贷只不过是将问题向后延迟和积累而已,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往往在开始的时候,人们以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来填补这个漏洞,但随着这个利息的膨胀,最终必定无墙可拆,经济之轮将迅速减速。

所以凯恩斯认为经济之轮在没有任何外力的作用下,自身总是趋向于停止旋转,要想使其持续转动,那就必需要有一个外力来推动。于是,政府应当干预经济的理由便应运而生,要求政府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来填补这个“需求渗漏”,以推动经济之轮稳定旋转。在实际中也确实效果非凡,一国只要采用了凯恩斯理论,那么该国的经济迅速加速。

但政府的财政收入,本身就来自于生产者盈利,是经济之轮上的一部分,只不过是通过税收的方式分流到了政府手中。那么政府财政收入这一部分,从理论上来说是必须要全部用于购买市场产出,才能够不影响经济之轮的旋转。所以政府填补“需求渗漏”的开支根本就无法来自于财政收入,而只能是来自于借贷。政府借贷购买与国民借贷购买的道理其实是完全相同的,唯一不同的是政府的信用高于个人,拆东墙补西墙的游戏可以玩得更久一点而已。

在实际中也可以清楚的看到这个问题。世界各国的财政赤字几乎都是不断增加,很少有减少的。即便是有也不过是通过出口顺差将其转嫁给了其它国家,所以各国的财政赤字之和的总量总是不断增加的。持续的扩张性财政支出,而又没有收入来填补这一支出,导致政府的债务不断增加,最终政府渐渐处于越陷越深的境地。更可怕的是,还不能停止或减少扩张性财政支出,每年的扩张量都必须递增,否则经济之轮减速的更厉害,所以凯恩斯的经济学被称之为“鸦片经济学”,就是这个原因。

始终依靠外力来维持其转动的轮子终究会停下来,这是世人皆知的道理。一代伟人凯恩斯又岂能不懂如此简单的道理,所以在面对反对者关于“长期”的提问时,他只能用逃避式的回答说:“在长期中,我们都死了”

由此可见,信用货币机制和自由市场机制这两种冲突的机制绞合在一起。不仅仅只为奥地利学派带来了困难和烦扰,其实对凯恩斯也一样。导致了他永远无法正面回答关于“长期”的提问。这也就注定了他无法彻底地战胜哈耶克,同时也注定了他不可能在长期中处于胜利。

对于凯恩斯学派来说,取消掉自由市场机制这种组织经济运行的方式,问题或许能够得到解决,但是从哪里能找到一种组织经济活动的方式能比自由市场机制更优秀呢?难!实在是难!

第四篇:唇枪舌剑 谁主沉浮

唇枪舌剑 谁主沉浮

——记理电学院新生杯辩论赛决赛及颁奖仪式 10月15日晚7:30,在惟义楼7203教室,令人期盼已久的理电学院新生杯辩论赛决赛终于拉开帷幕。

比赛开始,主持人简单地介绍了一下比赛的流程。第一场辩论赛的主题为“广泛社交的利弊比较”。正方论点是社交能力的培养对于当代大学生及其重要,反方则指出广泛社交容易结交损友、上当受骗。紧接着双方二辩、三辩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最精彩的莫过于双方三辩的一番厮杀,唇枪舌剑,针锋相对,点点到位。

第二场辩论赛的主题是“高考是否是一种公平的竞争方式”。正方认为高考竞争机遇均等,考试制度合理。而反方认为高考录取存在地区歧视,加分标准不一,是一种不公平竞争。双方妙语连珠,论证严密,使现场气氛达到了最高潮。比赛结束后,校辩论团的学长学姐对各方选手进行了精彩的点评。最后进行的是颁奖仪式,由校辩论团的学长学姐们给获奖班级和各最佳辩手颁奖,比赛在愉快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这次新生杯辩论赛为我院11级新生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充分展示了我院新生的青春活力,辩题充满了现实气息,彰显着新生们思辩的魅力。最后祝我院辩论团越办越好!(理电团委 张强)

第五篇:心理教育与德育、智育的关系

心理教育与德育、智育的关系

内容摘要:

心理健康教育是品德教育的基础,没有健康的心理就不能形成良好的品格。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中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教育和心理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适应未来竞争和素质教育的需要。但是由于在由应试教育体制向素质教育体制转变的过程中,现在有些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学生家长仍然片面地追求升学率,把升学率的高低作为评价一所学校教学质量好坏与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准之一。这在客观上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把学生成绩的好坏放在首位,其他一切都不重要,只要成绩好,便可一好代全好,从而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发挥的作用。在学校教育中长期地存在智育、德育和心理教育相结合的误区,作为教师我们只有走出教育过程中存在的误区,明白其危害性,才有可能在以后的教育工作和教学实践中将智育教育、德育教育和心理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自己的教育和教学水平,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的方针,让学生生活在一个温馨的环境中,从而真正做到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一切为了学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德育

智育

误区

关系

心理健康教育是品德教育的基础,没有健康的心理就不能形成良好的品格。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中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随着国际经济与科技竞争的日趋激烈,人才的竞争逐渐成为其核心。顺应这一潮流,我国也把素质教育提高到战略的地位。党和国家一再强调,“实施素质教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这势必要求未来的人才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智育能力和德育能力,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教育和心理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适应未来竞争和素质教育的需要。但是由于在由应试教育体制向素质教育体制转变的过程中,现在有些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学生家长仍然片面地追求升学率,把升学率的高低作为评价一所学校教学质量好坏与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准之一。这在客观上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把学生成绩的好坏放在首位,其他一切都不重要,只要成绩好,便可一好代全好,从而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发挥的作用。以下本人从几个方面谈谈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智育的关系以及在教育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联系和区别

(一)思想品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系

1、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基础

心理健康教育为学校思想品德教育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给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带来了崭新的教育理念,这主要体现在以学生为主体,育人为本,教师不再是教育活动中的权威者、塑造者,而是教育活动中的指导者。心理健康教育为学校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了有效的实施途径和方法。心理健康教育的兴起和不断发展,拓宽了思想品德教育所主要采用的理论灌输、说服、榜样示范、行为引导等的教育方法,这些方法可以使思想品德教育的功效得以充分发挥,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为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奠定基础。

2、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有些渠道是共同的

两者的终极目标具有一致性。除了开设心理健康课外,班主任工作、校园环境、团体活动这些心理教育活动和德育是共同的。学校培养人才的总体目标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不管是传统学校思想品德教育还是新近兴起的心理健康教育,都必须服务于这一总体的培养目标。如果说思想品德教育侧重于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塑造,那么心理健康教育则侧重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两者需在“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这一总体目标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二)思想品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

1、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理论基础不同

两者的理论依据不同。心理健康教育则是以心理学、教育学、生理学、医学的相关理论作为其主要理论依据。思想品德教育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主要依据。

2、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具体目标有区别

心理健康教育是形成维护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其目标就是使学生成为正常人,社会中每个正常的个体都是身和心的统一,每个个体要求身体和心理都得到健康发展。而思想道德教育目标是使学生成为高尚之人。

3、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内容有区别

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是重视对学生的个性、学生思维、情感、记忆和人格发展,形成良好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培养和潜能的充分发展;是对学生的学习、人际关系、自我和社会生活适应等各方面的教育等。思想品德教育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正确思想道德观念社会所需求的政治思想观点,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二、在学校教育中长期地存在智育、德育和心理教育相结合的误区,这些误区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一)将德育问题与心理问题混淆化

我们教育者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往往会出现德育问题心理化或是将心理问题德育化的两种错误的现象。有的教育者在学生出现违纪的时候,特别是经常犯同一种错误的时候,我们往往会认为:该学生会不会有心理问题?由此而放松了对学生的纪律教育,甚至对他们特批,不对他们加以严格要求。还有一种情况更为普遍:当我们发现有的学生出现听课注意力不集中或是出现厌学情绪的时候,我们往往也是从德育方面加以考虑原因,而从未思考过学生极有可能出现的是心理问题,将心理问题德育化,从而混淆了德育问题与心理问题的区别。

(二)重智育轻心理教育的现象

课程改革后原本中学生的学习压力就很大,现在却要用半年的时间上原来一年的课程, 课程更显得紧张。很多学生出现了明显的心理焦虑。但是教师只管赶进度, 管不了学生的心理压力。许多授课教师不太愿意花时间去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他们只管上课,殊不知“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是教师的本职工作。很多学校对每次的月考尤为关注, 特别是到快毕业的时候, 学生在一轮又一轮的模拟大战中苦苦挣扎着, 来自全国各地名校的试卷等待着他们去“品味”, 班主任、任课老师和领导两只眼睛只盯着学生的考试分数,哪里有时间去关注学生们的心理问题,一项调查数据显示:有25%-35%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学校在刚刚开办了心理咨询室的时候,老师本想没有多少学生能来,结果是门庭若市,每天都有很多学生前来咨询,这从反面说明了当前的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决不是个别现象。

(三)把德育问题孤立化

在目前的对中学生的评价体系中,很多学校习惯于德、智、体、美、劳的评价,找不到心理教育方面的评价。更有甚者,很多的教育工作者将学生的德育问题孤立化。有的班主任老师把学生的违纪问题全部归结为德育问题,他们没有从心理上去寻找问题的根源和动机,单纯地从德育上来教育学生,其收效甚微。有的授课教师一旦发现学生不想听课了,就马上把这一问题归结为德育问题,就向学生的班主任打报告,而不与学生进行心理上的沟通,将学生的心理问题与德育问题混淆了起来。这不但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激化了师生矛盾。一旦出现了德育问题,作为教师的我们是否要思考:为什么学生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是否学生因成绩长期不理想而自暴自弃?或是心理上出现了什么问题?就是说我们要联系智育问题和心理问题加以考虑,而不能将德育问题孤立化。

三、上述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智育的认识误区在现实的实践中产生了一系列的危害性

(一)混淆心理问题和德育问题将严重地影响解决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如果中学生出现的是心理问题,而我们却用正面德育教育的方式来教育学生就只能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针对中学生出现的问题,只有抓住问题的关键才能加快解决问题的进程。我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对中学生教育的时候,即要将德育问题和心理问题区分开来,又要将它们联合起来来分析问题。如果将二者混淆起来,我们就难以对症下药,不能真正地教育好学生。

(二)重智育而对心理教育的忽视,将严重地影响着中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激烈的竞争难免让有些心理脆弱的中学生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特别在将近考试的时候,学生的心理更加脆弱。我经常发现学生在考试前夕出现过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有的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就痛哭流涕,出现情绪波动过大的现象;有的学生长期睡不着觉,甚至出现头痛和神经衰弱;有的学生考试怯场,一遇到考试就想方设法逃避考试。如果我们教育者只重视智育教育,从不对学生加以心理上的关心和帮助,很多中学生的心理将变得更加脆弱和敏感,有的中学生会出现一种封闭心理,他们不愿意和外界沟通,甚至是我行我素。很显然,如果我们这样做就严重地背离了素质教育的宗旨,也影响着教育要让学生在教育中实现其生命价值的过程这一教学实质的实现。

(三)将德育问题孤立化不利于问题的快速解决。中学生出现德育问题的同时往往伴随着心理原因、智育原因、家庭原因和社会原因。如果仅仅对学生出现的德育问题以正面的德育教育来解决的话,很有可能出现事倍功半的现象。只有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才能加快问题的迅速解决。

随着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的不断发展,德育、智育的教育功能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思想品德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是个体心理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因此,没有健康的心理,很难形成良好的品德。作为教师我们只有走出上述存在的误区,明白其危害性,才有可能在以后的教育工作和教学实践中将智育教育、德育教育和心理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自己的教育和教学水平,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的方针,让学生生活在一个温馨的环境中,从而真正做到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一切为了学生。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