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新教育有感
读朱永新的《新教育》有感
学习是我的乐趣之一,在最近一段时间读了朱永新老师的名著《新教育》。这是本很贴近我工作实际的书,可以说是工具书,又是教育理论著作,很有指导意义,所以就特别专心,并写下了读后感,以促使自己的思想在教育理论领域里得到提升。
朱永新教授说,长久的社会暗示,自然形成一种评价定势。你想激励一个学生,就不断地对他说“你行你行你真行”,这样,再差的学生也会逐渐变得越来越行;你想毁灭一个学生,就不断地说他“不行不行你真笨”,这样,再行的学生也会变得越来越笨。可见,只有自信,才能使学生的潜能充分开发,才华得到充分展示,从而获取“高峰体验”。所以,教师非常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启动学生的心理自信系统,让学生在自信中不断地追求成功,设计成功,撞击成功。一个停止撞击成功的学生,就意味着对自己失去了自信。教师一旦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信,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奇迹。潜能在有效开发并结出硕果之时,孩子们所感受到的绝对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幸福。
朱教授非常重视学生潜能的开发,认为这是学生生命价值的体认。他反对所谓的“蜡烛精神”,不是将教师的精神与身体透支殆尽,而是应当与学生一样得到呵护。甚至,教师的发展比学生的发展更为重要。因为没有教师的快乐,哪来学生的快乐?没有教师潜力的开发,哪来学生潜力的开发?
朱教授说,新教育实验的目的不单单是让人拥有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人拥有智慧。他说,知识并不等于智慧。知识关乎事物,智慧关乎人生;知识是理念的外化,智慧是人生的反观;知识只能看到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智慧却能在一块石头里看到风景,在一粒沙子里发现灵魂。让
1师生拥有智慧是智者之言,也是新教育实验走向真正成功的内在归依。
以下是摘录朱教授的一些心灵感言,和大家共勉。
他说:多少回,我无法抑制我的泪水。当我们的魔鬼团队以田野作业的方式,布道于穷乡僻壤,我的眼泪为他们欢腾的理想为他们憔悴的容颜而流。当绛县的蒙学孩童以惊奇惴惴的眼神,遥望那天际苍穹,我的眼泪为他们农历的天空
为他们润泽的童年而流。
他还说:我一直在说,新教育不是我一个人做的,新教育也不是我一个人的,新教育是你的,是我的,是每个需要新教育的孩子们的。至于我,最多只是一
个在时代急促的呼吸声中,大着胆子,跑出来喊了一嗓子的家伙。因为有孩子,因为有你们,我微弱的声音才能在中国教育的沉疴里激荡。他勉励着我们:
我们已经赢得世人垂注的目光,我们已经获得或浓或淡的掌声。那目光,是期
许,那掌声,是勉励。我们不能停,不能歇,我们的脚步只能向前,我们的选
择只能是跌倒后马上爬起,接着往前走。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在你的肩
头,也在我的肩头。我们原本卑微,因为新教育,因为一份使命,我们的生命
由渺小而庄严,我们的工作由稻粱谋扩充至千古事,我们的世界也从柴米油盐
放大到家国天下,感谢你,感谢他,感谢我,感谢每一个醉心于新教育的同仁,放逐了我们共同的理想,在我们平凡的生活中注入了意义,使我们琐碎的人生
变得贵重,让我们的生命从此荡漾着爱,诚恳,付出,以及智慧。
我一定要用新教育的九大定律中的第二大定律提醒自己。“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如果你想激励一个学生,你就不断地(当然也是适时地)对他说:‘你行,你
行,你真行。他往往就能做的比别人期望的更优秀、更卓越。”
本学期,我要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学习如何表扬学生。
第二篇:读《新教育》有感
读《新教育》有感
金川公司总校第六小学
王桂芝
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没有思考的教育永远是不成熟的教育,反思本身就是教育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假期里我认真阅读了朱永新的《新教育》一书,让我深深地感受到自己在教育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等方面有极大的不足,同时也为了我今后的教育指明了方向,一读就让我爱不释手了。
这本书全方位阐释新教育实验的理念和观点,方法和步骤,展示了美好愿景,解答疑难问题,是新教育实验的总结和指导,是教师改变方式、发现自我、创造价值的行动指南,是新教育实验的入门书。新教育实验的主要观点是:无限相信学生与老师潜力,交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让师生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新教育实验的价值取向是:行动。只要行动,就有收获。朱教授认为,只要行动,就有收获。不要坐而论道。你去做,你就行;你去做,你就能成功。不要瞻前顾后,不要犹豫彷徨。
新教育实验的目标追求是:追寻理想,超越自我。朱永新特别鼓励参加实验的所有学校的师生都应该有自己的梦,都应该给自己一种挑战自我的勇气,一种超越自我的精神。每一个老师、每一个学生都要找到成功的感觉。要相信相当部分的老师会有成就,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成才。成长并快乐着,这是新教育实验追求的一种境界。
书中有一些让我耳目一新的做法是 :
1、营造书香校园
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采掘不尽的富矿,是经验教训的结晶,是走向未来的基石;读书是人们重要的学习方式,是人生奋斗崇高精神的神圣对话。由“新教育文库”提供教师必读100本,并组织相关读书研讨活动;有计划地开展学生读书活动,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本》《英文经典读本》诵背活动。如:实验学校将每年9月25日设立为校园“阅读节”,并倡议这一天为全国“阅读节”。实验学校加强了图书馆、阅览室建设,建立开放式图书广场、每班配备图书架,重视超文本图书馆的建设,研究利用网络开展阅读。这正与我校落实的“营造书香校园 ”相吻合,只是全校师生对此活动认识不深刻,行动不到位。
2、无限相信学生与教师的潜力
与教师的潜力的作用: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书中提到教师的发展比学生的发展更为重要,因为没有教师的快乐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快乐发展;没有教师潜力的开发就没有学生潜力的开发!所以要对老师说:说你行你就行,要经常说。新教育者认为建立在潜力论基础之上,我们就必须无限地相信教师和学生的潜力,必须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搭建舞台、创造空间。新教育相信,我们给教师和学生多大的舞台,他们就可以演绎多大的精彩;我们给教师和学生多大的空间,他们就可以创造多大的辉煌!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天使。我们要是没有看《千手观音》,假如不知道她们的背景的话,就很难相信这些人都是聋人,她们听不到音乐,只能用心去感受,这让我们普通的正常的人去做恐怕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很多的故事告诉我们,任何一个人,任何事情,只要努力都有可能成功。
3、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
这是核心理念。这里不是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而是突出“一切人”。朱教授认为,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展,没有家长的发展也没有学生的发展。教育目的本来就是为了人的发展,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关注人的发展空间。要关注学生和教师、校长、家长以及社会上所有人的发展。无论他是贫困的,还是富贵的;无论他是愚昧的,还是睿智的;无论他是健全的,还是残疾的,都应该让他们快速地发展。
朱教授说,只有追求理想,超越自我,才能培养积极的态度,真正地让教师、学生和学校一起成长。他认为,参加新教育实验的所有学校的老师都应该有自己的梦,都应该给自己一种挑战自我的勇气,一种超越自我的精神。每一个老师、每一个学生都要成功,相当部分的老师和学生都能够成才。
4、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
朱教授说,目前以成败论英雄、以金牌论英雄、以升学多少论英雄的观点是错误的。新教育实验行动方案的关键是,教一些让学生一辈子真正有用的东西。朱教授说自己是苏州大学毕业的,但他并不认为自己比北大、清华的学生差。他说,我甚至可以到北大、清华去做老师做教授,关键是怎么样让学生有一个真正辉煌的明天,而不仅仅是辉煌的今天。喜欢和其他学校比,这是非常愚昧的做法,好的教育不需用分去衡量,一个好的老师也不应该用分去评价一个学生,要无限相信学生的潜力,要相信“上帝在每个人身上都注射了成功基因”。学生的潜力没挖掘出来,教师千万不要宣判学生“死刑”,“残障儿舟舟不是当上了出色的指挥家吗?”
以上就是我读完《新教育》后的微薄体会,下面我摘录朱教授的一些心灵感言作为结束语,和大家共勉:
亲爱的新教育同仁们,滴水穿石的成就,只问耕耘的精神,高于命运的理想。历史选择的天时,花开处处的地利,八方护持的人和,犹如一张张鼓起的风帆,将我们推到涨潮的海上。世事常呈波浪式起伏,世事难逃潮涨潮落的规律,让我们把握属于我们的机会,担起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随潮而歌,踏浪而行,以免潮水退去,折戟沉沙,空怀使命,黯然神伤。0 1 4.3.
第三篇:--读《新教育》有感
读《新教育》有感
袁一菲 芝川初级中学 *** 对于朱永新教授的大名以前早有耳闻,他是一名教育界的专家,想要学习他的教育理念。阅读了他的这本书,学习到朱教授那新颖、独特的思想,让我感受到了新教育的魅力,也让我的教育思想得到了又一次的洗礼。其中,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以下几点理念:
一、最实在的一句话: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 新教育实验认为,人的一生有许多比考试分数更加重要的东西,其中最关键的是关乎一个人一生幸福的最重要的习惯、技能和生活方式。教科书上的知识学生学得再好,他们也只能用于一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的职责是以学生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要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为他门的终身负责。
二、最可贵的一句话:爱心产生奇迹
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太太没有丰富的知识、扎实的功底、精湛的教艺……用博大的“爱心”把贫民窟的孩子培育成才。要说到“爱生”很多老师都知道,但事实上有几个老师真正能做到呢?高尔基曾经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对教师来说,没有什么比爱心更重要的。在我们的学生中有白天鹅,也有丑小鸭。我们往往对白天鹅青眼有加,好的成绩“一白遮三丑”,即使他们有了什么过错也会视而不见。但若换作有着种种缺点的丑小鸭,稍有不足我们总捺不住心中的怒火,大声呵斥。的确,爱一个优秀的孩子并不难,可是爱一个大多数人并不喜欢的问题孩子就有点难度了。爱是一种天职,也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成功的教育技巧者首先在于用真心打动人心,这样才能架起通往学生心灵深处的桥粱,走进他们的心灵,去了解他的特点,采取得力措施,像春风化雨一样对症下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爱才能创造又一个奇迹。
三、最欣赏的一句话:只要行动,就有收获。
朱教授提出的新教育四大基本观点之一,“要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他引用米卢的一句话说:态度决定一切,并将此改版为“只要行动,就有收获。”
任何事情,说得再好,如果没有实际行动一切都只是一场空。在人生的旅途中面对太多的理想,一路走过,我们总是实现的少,懂憧憬的多,人之惰性阻碍着自我的超越。我们不要太多的口号,我们需要的是行动,记住朱教授的话,只要行动,就有收获。
《新教育》是一个向导,引领着我们从迷茫走向光明。没有教师的幸福就永远没有学生的快乐。让我们沿着这条光明大道去寻找我们的幸福,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和生活。
第四篇:读《新教育》有感
读《新教育》有感
假期里,我潜心研读了朱永新教授写的《新教育》一书。读后,感觉一种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带我缓缓上升,我感觉自己站得高了,视野更开阔了。经过阅读,我初步了解了什么是新教育?现在和大家一起分享。
朱永新老师是全国政协委员、苏州市副市长、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他是集政府官员,教育家、学者于一身的有着特殊身份的一个人。
新教育实验是由21世纪研究院发起的,由朱永新主持的。新教育实验实际上是一种真正的教育,而真正的教育是一种回归。教育的本源与教育的本性是返璞归真,我们现在过分强调了追求新。其实,我们现在搞的新教育实验,也就是在强调回归,要回到那些久已被人遗忘的东西上面。朱永新说,一种真正的教育,即使历经几千年,也都是有永恒的主题的,譬如追求崇高与追求理想等。现在的时代,我们恰恰将原本所追求的东西丢弃了。我们现在做的,可能是要回到真正的起点,回到它的本真方向上去。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最大的感受还是朱永新老师的“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的核心教育理念,教育的最终落脚点是一个字——人。如果为了分数,你就会把学生分三六九等;如果是为了孩子的发展,你就会把他当作一个完整的,平等的个体来对待,你就会关注他自身的发展你就会对他付出爱心,而教育是需要爱心的,儿童也渴望得到爱。
我从书中得知: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起点,以六大行动为途径,帮助教师和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新教育首先是一个变革的梦想,一种成长的激情。新教育实验有一些基本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追求,最最显著的特点是帮助教师层,新教育的六大行动,就是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双语口才训练、建设数码社区和构筑理想课堂。这六大行动,意在推动整个的数字教育推进,推动教师的成长。
我最欣赏的话是:
真正的教育就应该像新教育,让孩子们快乐地读书,健康地成长,关键是培养孩子的兴趣与习惯,教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真正的学习不是在课堂里学到的知识,而是今后的学习的能力与阅读的习惯。
在成长的路上,我们和孩子同行,一起去晨诵,一起去读,去写,去绘,一起去融入诗歌,融入童话,融入每一个课堂。在路上,我们收获着喜悦,收获着幸福。
相信岁月,相信种子,相信孩子,相信老师,相信家长,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要坚持,就有奇迹!
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 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 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 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 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 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 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 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
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塑造美好的人性,培养美好的人格,使学生拥有美好的人生。
没有阅读就没有个人心灵的成长,就没有人的精神发育。
教育是一项崇高的事业,其崇高建立于对每一颗稚嫩生命的呵护和关爱,对每一份生命尊严和质量的扶植,对每一颗纯洁心灵的理解和尊重。
我们教师应该多读书,不断充实自己,做一名会学习的教师,使自己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人。
第五篇:读《新教育》有感
读《朱永新说教育》有感
梦溪小学——茆广艳
我从上班至今已有十年多,从当初毕业时的心怀梦想与激情到如今的平平淡淡,在这过程中时常在想:我们究竟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我们应该怎样才能永保内心的激情?最近,我有幸读了《朱永新说教育》一书,心里豁然开朗起来。以下内容是我从书中认识到的以及我今后教育的方向。
我曾经以为教育就是上好自己的课,做好自己的工作,按部就班。当学生犯错时,我会严厉的批评他们,我总是高高在上,用自己的要求来影响着他们的童年。就如朱永新教授所说:“很多孩子已经失去了凝望世界的明眸,失去了追求理想的激情与冲动,失去了尝试成功的勇气与感恩的情怀。”
那么,教育是什么?朱永新教授谈道:“教育生活应该是幸福的,教育的使命在于塑造美好的人性。”古人说过这样的话:世界上许多事情都可以等待,唯有孩子们的事情不能等待,因为孩子的名字叫“今天”。如果孩子的今天是失魂落魄,是萎靡不振,是痛苦难熬,是得过且过。那还有什么健康?还有什么快乐?还有什么自信?还有什么向上可言?还有什么理想?还有什么未来?
读到这里,我的心也随之凝重起来。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特别是小学教师,我们给了孩子一个怎样的童年?是自信的?是快乐的?是难以忘怀的?是忧郁的?是自卑的?我不敢想象。
《朱永新说教育》一书中还讲到了“潜力论”。即人们通常所说:你想激励一个学生,就不断对他说‘你行你行你真行’,这样再差的学生也会逐渐变得越来越行。只有自信,才能使学生的潜能充分开发,才华得到充分展示,从而获取成功。所以,教师非常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启动学生的心理自信系统,让学生在自信中不断地追求成功,设计成功,撞击成功。一个停止撞击成功的学生,就意味着对自己失去自信。”
还有一次开会听到某位老师为了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刚开始的时候并没有强制学生看书,而是采取每天让孩子听优秀书籍的音频,慢慢建立热爱阅读的兴趣。这学期伊始,我也采取了这个方式,隔天再让孩子讲讲昨天听到的内容。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让孩子爱上了书。面对现在教育现状要改变自己的行走方式,使自己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工作热情,减少工作中的畏难、倦怠和偾事情绪,努力为自己的快乐做主。其次,学会合理安排和及时调整时间,协调家庭与工作之间的关系,以求达到一种最好的平衡状态。除此之外,还要注意不要眼高手低,也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不求最好,只求更好”,学会快快行动(生理),慢慢来(心理),时刻提醒自己多读、多写、多听、多练、多交流。
看完本书之后,我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有了新的认识,我会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进一步渗透和深化《新教育》的理念,实施《新教育》的方法:因为有那么一大群新教育人正在努力拼搏,那一次次体验,一次次成长,无不震撼着我的心灵。无数的事实告诉我,坚守理想的人会收获生命的奇迹。让我们用心灵与学生共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