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创新教学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创新教学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徐州市大庙中学李 强
英语在中学教育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不少父母提前让孩子学英语或“另开小灶”,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但英语不同于汉语,在语法、应用和语言背景等多方面均有较大差异,英语教师要针对中学生的特点,运用自主创新的英语教学方法,使英语成为中学生乐于接受和学习的课程。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学生自制能力较差,注意力不易集中,其思维水平还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但形象思维仍占优势。针对这些特点,中学教学要贯彻直观性、启发性的教学原则,采用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一个成功的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上课时,教师应尽可能多地用抑扬顿挫、语调丰富、风趣幽默、充满诱因或悬念的语言,并配以丰富的表情和手势来组织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可充分运用情景教学法,利用电教手段和直观教具形象地、有层次地将所学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强化学生的视听感觉,尽量做到能听的让他们听,能看的让他们看,能摸的让他们摸,充分发挥多种器官的作用,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课外,教师可以经常开设英语学习园地或办英语墙报,解决疑难问题,分析常见错误,辨析词语用法,举办英美风情知识讲座等。
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研究表明,讨论式、质疑式的教学有利于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要让学生丰富想象,即探索求异,就要求教师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通过设疑创设情境,给予每位学生参与的机会,让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知识,大胆地进行发散思维创造。课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新颖别致并能唤起学生共鸣的问题,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集体讨论,集思广益;也可以用所教的知识让学生自由地求异发散,编写新的内容。如,一篇文章教完之后,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出几个“key words”,让学生自己去编写内容。这样会使学生相互启发、相互交流,从而以创新意识灵活运用语言知识。
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独立选择和确定发展方向和目标,积极主动地获取语言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去发现和解决问题。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自主学习的显著特点。为此,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充分体现其创新精神,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要让学生根据对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过去的教学常常强调教师的主导性,而把学生单纯地视为教育对象,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的头脑看作是填充知识的“容器”,无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随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育界越来越深入人心,在教育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已成为广大教师所热衷的教学方法。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先学后教”的原则,课堂上精讲多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
四、教师角色的转换
重新定位角色,教师不再是板着脸孔说教的“独裁者”,教师必须充分调动自己的感染力,知识、信息附加情感色彩,使课堂具有健康、融洽、充满温暖和责任感的氛围。教师还要善于克服自己的情绪,把微笑带进课堂。教师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用和蔼、慈祥的目光注视全体学生,学生会感到自己被教师所重视、关注。在这样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学生必定会“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教师要经常在课内外采用肯定性和激励性的评价方式来激励学生,如画笑脸表示对作业完成情况的肯定和表扬。
中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有自己的特点,只有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才能形成好的思维方式,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也将受益匪浅。
第二篇:情景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情景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孟德荣
英语教学提倡:“学中用,用中学,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因此如何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能够开口说英语,变“哑巴”英语为真正的交流呢?情景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心理特征,让学生置身于真实语境中来学习语言。”这种情景教学,它把抽象化为直观,把刻板化为生动,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改变以往英语教学枯燥乏味的现象,使他们会探索、会学习、会运用英语。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开展情景教学呢?
1.通过实物及简笔画创设情景
利用实物、图片、简笔画等形式进行教学有助于清楚地把所要教的内容传递给学生,并有利于学生用英语思维。中学生活泼好学,模仿性强,对具体形象的内容易于接受,但他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自制力弱,如果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就能引起他们浑厚的学习兴趣、吸引其注意力。
①实物情景
借用物品创设情景是最常用的较方便的情景设置方式,它形象生动,比较适合中学英语教学。借用实物创设情景,不仅大量的名词可以通过实物来呈现,一些方位介词、系动词也可借助物体使之表达简洁、明了。如学习系动词look, seem, be, taste, smell等时,可以带一些花、糖、面包、坚果、香料等。
教师拿出花问:“How does it smell?”(把花拿给学生闻一闻。)学生答:“It smells good”
接着教师拿上一个已破的坚果让几位同学尝一尝,问:“How does it taste?” 用同样的方法教其它的系动词。②图画情景
实物情景有时受到条件的限制,有些东西教师不便甚至不能带进教室,这时,图画情景就可发挥其特有的优势。因为简笔画教学具有较强的愉悦效应,对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对英语的爱好都将起到很好的作用。因此可以用作图的方法导入课文。比如教师可以边画边问:“What do you think it is ?”
(two eggs, two zeros, two balls…)2.通过各种活动创设情景
(1)把游戏引入课堂,进行情景教学。
中学生喜欢游戏,他们会在游戏中充分表现自己的机智。在英语教学中适当地引进游戏,如crossword,把所学内容变成字谜,课堂气氛活泼畅快,可以使学生在十分自然的情景中学会所教的内容,即提高了学生使用语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使得知识得以深化,有效的防止学生产生厌倦情绪,提高教学效果。
(2)运用英语歌曲来设置情景是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
运用英语歌曲不仅能渲染和烘托教学气氛,而且也能稳定学生情绪,调整课堂节奏。比如,学到动词过去式时,就播放“Yesterday Once More”这一经典名曲,这样不仅巩固了这一时态,又使同学们懂得昨日不会重现,懂得珍惜时间,有一举两得之效。除了播放现成的音乐、歌曲外,教师自己弹奏、清唱以及学生表演唱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关键是选取的乐曲与教材基调上、意境上以及情景的发展上要对应、协调。
(3)运用体态创设情景也是一种好方法
动作情景是教动词时最简单有效的教学手段。如教“drop”和“pick up”两词时,教师把铅笔从手中滑落,说:“You see, I’ve dropped the pen.”接着对一个学生说:“Will you pick it up for me?”这样,学生对这两个词的意义、用法就一目了然了。
3.通过教学设备创设情景
外语教学实践证明,现代教育技术和媒体的介入,极大地丰富了英语课堂的方式和结构,使现代英语课堂教学具有了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景,可以直观形象、生动活泼地展示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的视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而且这种方式突破了教学信息传播的“时”“空”界限,方便、快捷。
4、善于表演,模拟生活。
教师在课堂上应是个演员,而英语教师更应善于表演。教师配合丰富的面部表情、手势、动作等,准确地传递所教信息。也可以让学生就课文内容进行分角色表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情景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其关键在于恰当的情景。因此,教师在创设情景时一定要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探索的愿望,否则,学生对于所创设的情景习以为常,则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更主要的是情景的创设一定要切合学生的实际水平,紧扣教材,难易适中,不要过分追求情景而脱离实际。
第三篇:在儿童英语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
阿卡索外教网:http://www.teniu.cc
在儿童英语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
在小学英语教学活动中.需要教师通过各种生动、形象、有趣的手段来激发儿童的兴趣,在语言教学中应主要以语言本身的兴趣为主。各种游戏、全身性的反应活动、直观教具、录音、录像都是为了引起儿童对语言本身的兴趣,通过种种方式帮助儿童理解,加深记忆。这里我推荐一个在线真人外教一对一的网站给大家——阿卡索外教网来辅助大家学习,它一节课15元,外教很不错,有欧美和菲律宾的,可以随意选择,上课体验很好,时间地点都可以自己安排,比较灵活方便,感兴趣的,可以去体验下他们的英语免费试听课。
为了唤起儿童的语言兴趣,往往又要依赖各种有趣的教学方式,其目的是力求通过儿童的各种感觉器官丰富儿童对语言的认识、理解、想象。强化儿童对语言的记忆。同时我们看到在各种有趣的活动中,还会形成儿童良好的情绪、意志品质及活泼的个性。儿童期英语教学内容应当是儿童感兴趣的,日常生活中儿童经常接触的、易接受的生活常识、故事、歌曲等。在儿童英语教学中我们认为要将以上内容传授给儿童,充分调动儿童的兴趣,使儿童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才能使儿童主动接受,变儿童外在的语言兴趣为内在的兴趣。
一、歌曲、韵律儿歌法
根据儿童对歌曲、韵律儿歌、舞蹈非常感兴趣的心理特点。教师应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它们的优越性来带动儿童,提高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例如:教授字母时,有ABC字母歌;教数字时有韵律儿歌“One,Two,Three,Four”;教颜色有与之相配合的歌曲“Red。Yellow,Blue and Green” 的小诗“What Is Red?”;教星期、月份有“Day Week,Twelve Months”等。还可利用歌曲教授日常用语。例如“Good Morning To You”,“Hello”,“Happy New Year”,“What’s Your Name”,“Let Us Sing Together”或利用歌曲教授句型。如在教授“现在进行时”,我们可运用歌曲“Are You Sleeping?”“The Bus is Waiting”来引导与帮助儿童掌握并理解这一时态。如果再配上与歌曲内容相符合的动作,边唱边跳。效果会更好。
二、游戏法
阿卡索外教网:http://www.teniu.cc
运用游戏进行教学。是激发儿童英语学习兴趣的另一种有效方法。例如,在复习动物名称时,我们可采用猜谜的方式,即根据一些动物的特征编成易懂易记的儿歌,根据它来猜是什么样的动物。如“鼻子像勾子,耳朵像扇子,大腿像柱子,尾巴像辫子”(elephant)。还可根据学生所听到的一些动物的叫声进行复习。如果教师在课下准备一些动物头饰,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做《我是谁》的游戏,即教师戴上某一种动物的头饰问:“Who arrII?”学生回答:“You are? ”如果教师能结合以上几种方法进行教学。效果会更好。通过游戏的生动性和竞争性,激发了儿童的学习兴趣,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充分发挥了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既调节了学习的节奏.又锻炼了儿童的语言能力。使儿童在愉快协调的气氛中巩固了学到的知识。这种自觉参与实践的活动,对儿童英语教学尤为有效。
三、情景法 1.直观教具
在教“What’s this?/It’s is?.This is ?. That’s?.Is This??/Is that??/Are these??/Are those??/These are?./Those are?.”时.运用直观教具,例如实物、图片、简笔画等,会使学生充分发挥形象思维的优势,在最短的的时间内获取知识。
2.用图片叙述故事
在教学中依据所学内容配备一些有趣、易懂的短故事,对培养儿童的实际运用能力.增强趣味性很有帮助。即根据故事内容画成图片.让学生在图片的帮助下复述故事,这样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扮演角色
儿童好动、好奇,又能大胆地使用语言,因此扮演角色是创设情景、锻炼儿童听说能力的极好方法。如果根据不同的内容,创设一定的情景,再制做一些简单的道具,配上动听的音乐,让他们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会话表演,会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例如:打电话、生日晚会、买水果、在动物园里、在百货商店、吃午饭、看医生、去学校、下课后等。
四、结语
阿卡索外教网:http://www.teniu.cc
综上所述。适时、适度、灵活多样地运用兴趣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复习旧识,巩固新知,创设语境,还有利于学生增长见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更能使他们在学习中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想象更丰富。这些教学技巧都符合儿童学习外语的特点,非常实用,我们可以利用它们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创设真实的交际环境给学生提供说英语的机会。尽管每种技巧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假如教师能灵活运用它们于实际教学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综合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还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四篇: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模版]
小学教育专业
本科学年学科论文(设计)
题目: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学 院:初等教育学院
学生姓名:
学 号:
专 业:小学教育专业
年 级:2009级
完成日期:2013年3月
指导教师: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近年来,随着英语语言的广泛应用,我国对小学英语教育的重视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教学方法被引入到小学英语课堂当中。在小学阶段,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同时又存在有意注意力不持久的问题,因此如何在课堂中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成为小学英语教学的关键。故事教学法因为其趣味性成功地吸引着小学生的注意力,所以被引入到小学英语的教学中。本文将从以下几部分对对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阐述:第一部分对故事教学法以及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第二部分探讨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意义,第三部分将着重对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英语进行探讨,最后一部分将给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故事教学法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小学英语;故事教学;应用;建议
The Application of Story-telling Teaching Method
in Primary English Class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extensive use of English, we put much more emphasis on primary English education.More and more teaching methods are introduced into the primary English class.In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have strong curiosity about the things around them, but they can’t focused their mind on the class for long.So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find a good way to attract the students.Because of its interested content, story-telling teaching is applied in the primary English class.This essay is going to introduce the application of story-telling teaching in primary English class.The first part of the essay introduces some concepts about story-telling teaching, the second part of the essay introduces the significance of story teaching.The third part talks about the application of story-telling teaching in primary English.The last part gives some advice of the application of story-telling teaching in primary English.Key words: primary English;story-telling teaching;application;advice
目录
引言................................................................................................................................1
一、相关概念界定........................................................................................................2
(一)故事................................................................................................................2
(二)故事教学法....................................................................................................2
二、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意义................................................................2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2
(二)有利于小学生英语词汇的累积及语感的培养............................................3
(三)故事教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3
(四)有利于发展小学生的社会性........................................................................4
三、故事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4
(一)进行英语词汇的积累运用............................................................................4
(二)在故事教学中句型的积累和运用................................................................6
(三)在故事教学中进行英语听力的训练............................................................6
(四)在故事教学中进行英语口语的训练............................................................7
(五)在故事教学中进行阅读的能力的训练........................................................8
(六)在故事教学中进行写作能力的训练............................................................8
四、实施故事教学应的建议........................................................................................9
(一)故事选材的合理性........................................................................................9
(二)故事开展的情境性........................................................................................9
(三)故事教学过程的多样性................................................................................9
五、结论......................................................................................................................10 参考文献:..................................................................................................................11
引言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处于直观形象状态,对周围具体可感的事物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机制,尽量避免机械地讲授知识,采取灵活有趣的方式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故事教学便以其独具趣味的教学风格,提高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进入到小学英语课堂中,并迅速而显著地提高了英语教学的质量。在英语教学中,既要注重基础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要教会学生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上升到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故事教学很好地实现了知识与能力二者的结合,将英语知识融入到故事中,不仅能帮助跳学生出死记硬背的学习套路,让学生从故事中学习英语,使他们积极主动地与同学和老师进行交流,而且能让学生灵活地学习运用英语,从而起到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作用。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故事
故事是人们根据自身的历史改编和讲述的,或是在一定现实基础上虚构出来的传播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的文学体裁。故事侧重于在生动连贯的情节中向人们描述一个带有寓意的事件,在对事件的描述中,引发人们思考和感悟,从而阐发述说者想要传播的道理和价值观。Jerome Bruner(1996)说:“讲故事是人们理解自我生活和经历的一种方式, 我们一直在故事中游弋”①。
(二)故事教学法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知识的机械传授不同,故事教学法更注重教学的灵活性和实用性,故事教学法是教师搜集、选择出有益于学生心智发展的童话、寓言、社会生活小故事、伟大人物故事等具有教学意义的故事作为教学素材,并根据所要传授的课堂内容,将故事内容呈现给学生,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故事中学习知识,受到启发和思考的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故事教学法对儿童的英语学习有很大的意义。
二、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由于我国小学英语教育起步晚,专业的小学英语教师相对缺乏,因此传统的小学英语教学很大部分采用了中学英语的教学模式,以机械地教授单词,操练对话和成绩考核为主,而忽略了小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在小学,学生还处于形象思维的认知阶段,富于想象,对周围的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渴望了解和接触新鲜的事物,同时又存在有意注意时间较短的问题。因此教师应该更注重教学的多样性与趣味性,而非一味的知识的灌输。正如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②。而日本教育家木村久一也曾指出:“如果孩子的兴趣和热情一开始就得到顺利发展的话,大多数孩子会成为英才或天才”③。由此可见兴趣对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具有极大地推动力。故事小学英语教学弥补了传统小学英语教学的不足,通过故事生动的人物形象和丰富奇特的想象,使儿童沉浸在跌扑朔迷离的情节中,吸引着儿童的注意力,使他们始终保持着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①安桂清,顾薇.论故事的教育价值[J].当代教育科学,2007,02.
冯洁英.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J].教育教学刊,2010,06. 陈美红.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益[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03. ②③
(二)有利于小学生英语词汇的累积及语感的培养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材料,是语言的重要因素之一。学习任何一门语言,首先是词汇的学习和巩固。英语词汇的教授并不仅仅局限于反复机械地背诵和听写,机械的记忆并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所学单词。“若要进行有效的英语单词学习,在学习材料部分必须有能够协助讯息的深层处理,也就是对要记忆的材料产生意义,联想,组织,才会有较佳的成效”①。因此,词汇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词汇意义的输入,理解才是记忆的第一步。故事英语教学帮助学生在整个故事的大环境里学习新单词,在学生对单词的形态、发音得到反复的训练的同时,使学生根据故事的内容和情节发展推测新单词的含义。让学生在理解的情况下记忆单词,大大提高了词汇学习的效率。
叶圣陶曾经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有敏锐的感觉”②。传统的小学英语教育试图通过单纯地教授单词和句法来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英语的运用,将主要将精力集中于培养学生的对词汇,句型和语法的学习,将学生的英语学习纳入固定的条款和规则之中,而忽略了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也忽略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对英语这门语言的整体感官的培养。
故事教学为学生学习英语创设了有意义的的情境,使学生能够在对英语故事的听、读的过程中进行整体感知,并在潜意识中理解熟悉英语的语言表达规则,同时进一步通过说故事来运用和巩固所获得的语言规则,在不断的重复运用过程中自然地形成语感。故事教学的语感培养过程是在学生无意识的情况下自然而然形成的,正如唐力行在其编著的《英语教学方法与技巧》一书中所说:“学生应该当用小时学母语的方法学习外语,学说语言时根本不必考虑词语是如何组织到一起的,语言完完全全是一种习惯,不是其他什么事物”③。
(三)故事教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
在小学阶段,学生富有丰富的想象力。“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故事的魅力就在于它能突破时空的局限性,给人以宽阔的想象空间,让人在思维的海洋里遨游。故事教学以其简单有趣的情节,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故事的情节进行自主加工想像,从而在头脑里构成不同的画面。这样一个过程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和空间去想象和思考,充分地锻炼了 ① Craik,FIM.& Lockehart,R.S, “Level of Processing: A framework for memory research”[J].Journal of Verbal Learning and Verbal beahavior.1972, 11.②陈美红.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益[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03.
傅小平.三文治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06. ③
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故事教学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既可以通过让学生听故事来实现,也可以让学生自编或改编故事来实现,前者侧重于想象力的培养,后者是前者的进一步升华,是学生将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加工创造,更侧重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四)有利于发展小学生的社会性
“上个世纪,维果斯基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探讨了人社会交往的高级心理机制,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情感性,今天,构建主义心理学家提出学习不仅包括结构性知识,还包括非结构性的经验知识,提倡交互式教学”①。作为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工具,语言和人一样,都具有社会性,有效的语言学习必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一方面,故事教学所创设的情境能够突破空间的限制,使学生学习在故事情节中的社会环境中学习社会经验,在自己扮演的不同角色中体会到不同的社会生活。例如,在扮演医生时,学生能体会到作为医生强烈的责任感和爱心,扮演警察时能体会到正义的力量等等。同时,在对故事进行表演时,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大大增加,为了完成故事任务,大家互相合作帮忙,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另一方面,学生的社会文化意识在故事教学中得到提高。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对中西著名故事进行选材和加工,这些故事都是中西文化的精髓所在,其中大都涵盖了如社会、历史、地理、政治、经济、习俗等各个领域,使学生在一个个具体故事中了解到不同的社会文化和价值观。
三、故事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进行英语词汇的积累运用
对于认知能力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的小学生来说,枯燥的词汇记忆往往是最难的部分。由于害怕和厌烦背单词,往往让很多学生对英语产生排斥心理。而教师则应该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切实办法。儿童天生就对故事感兴趣,通过引入吸引他们注意力的故事,故事中包含着学生已掌握的或陌生的单词,学生不必通过死记硬背来实现单词的记忆,而是在听故事和说故事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重复接触和熟悉这些单词。故事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主要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在教学前导入故事,帮助学生预热。另一种则是在教学任务完成后,通过导入故事来巩固本堂课的内容。
在讲故事之前,教师首先应该保证故事内容涵盖本节课学生应该掌握的重点单词,并且针对重点生词提出问题,指引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重点单词上。同时在第一遍讲 ①雷虹.以故事为主题的小学英语教学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
故事时,教师不必直接告知单词的意思,而是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自己对单词的意思进行猜测。讲完第一遍故事后,学生大致对故事内容有了初步了解,老师可通过提问等引出重点单词并进行教授。在教授新单词的过程中,教师可借助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对生词进行记忆,如图片展示、声音模仿、动作神态模仿等等。由于小学生的词汇量有限,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学生还会遇到很多其他生词,从而影响到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这就需要老师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全身心地投入到故事中,用生动的语言营造故事氛围,并通过夸张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在学生对故事有了初步学习后,教师在第二遍讲故事的过程中,提高对学生的要求,帮助学生内化新学的知识。
如在四单元①We love animals中,学生将重点掌握rabbit、duck、monkey几个单词,教师可通过编简单的小故事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Tommy is a duck.He has no daddy, no mummy.He is crying.A bird comes.She says:“ I can fly.Let's fly!” Tommy says:“ no, no, I can't fly!” A rabbit comes.He says:“ I can jump.Let's jump!” Tommy says:“ no, no.I can't jump!” A monkey comes.He says:“ I can climb the tree.Let's climb the tree!” Tommy says:“ no, no.I can't climb the tree!” A fish comes.He says: “I can swim.Let's swim!” Tommy smiles: “ yes, I can swim!” 首先告诉学生本节课先给大家讲一个关于小鸭子的故事,这样学生的兴趣被提起来。接着提出问题,要求学生边听故事边思考:Who is tommy? Who can jump? Who can climb the tree? 将问题板书在黑板上,并确保学生理解了问题的内容后教师开始讲故事。教师通过夸张的动作和表情来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如在讲到duck时,教师可先模仿小鸭子大摇大摆的姿势和嘎嘎的叫声,讲到crying时便双手擦眼模仿哇哇大哭的表情,讲到rabbit时便模仿小白兔两只竖起来的耳朵和一蹦一跳的动作,用这种方法来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在潜意识里对生词进行联想,加深他们对新单词的印象。在完成讲故事这一环节后,教师通过提问引出duck、rabbit、monkey三个生词并进行教授。在教授生词时用声音动作等让学生进行记忆,例如 “rabbit, rabbit, jump” 让学生边说边做。待学生学习完单词后,让学生以两人为单位交换进行黑板上三个问题的问答。在第二遍讲故事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在听到关键词是做出相应的回应。例如,听到duck便模仿小鸭子游泳的动作,听到bird便作出飞的动作等等这些方法来帮助学生巩固关 ①《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
键词。
(二)在故事教学中句型的积累和运用
教师在选择故事时,根据教学重点,应尽量选择由相同或相似语法结构构成的小故事,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让学生重复熟悉这些重点句型。在讲故事时,不一定一口气将故事讲完,最好在其中穿插师生的互动。例如讲到关键环节,教师可通过对话、提问等引起学生注意。在关键句型重复出现多次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跟着自己一起说出关键句型,让学生也参与到讲故事的环节之中。以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5 Where is my ruler?为例,在这一课中,主要句型是Where is it?及回答It’s on/in/under…教师可将这些句型编入小故事中吸引学生注意力。例如将学生感兴趣的猫和老鼠的引入到故事里,借助动画片猫和老鼠的截图,通过幻灯片向学生展示具体的方位细节。教师首先讲述 “The cat wants to find the mouth, but where is it?” 引发学生思考,接着呈现出盒子的图片,提问 “Is it in the box?” 老师强调并加重in的读音,并且用手指向盒子里面,同时鼓励学生猜测并回答Yes, it is.或No, it isn’t.接着打开盒子,盒子空无一物。接着继续提问 “Where is the mouth? Can you help the cat? ” 呈现一张桌子的图片,并引导学生提问 “Is it on the desk?” 老师回答No。接着引导学生提问 “ Where is it ?” 老师给出一张床的图片,提问 “Is it under the bed?” 着重突出under并通过手指向床下。学生无法看到床下的内容,所以会继续猜测,最后老师点击动画,老鼠从床下跑了出来,老师用夸张的语调说“ Oh!The cat finds the mouth!It’s under the bed!” 在这样一个充满趣味的小故事里,由于图片和故事内容的吸引,学生始终对课堂内容保持高度注意状态,教师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不断重复重点句型,并且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之后,抓住了学生想知道老鼠到底在哪的急切心理,引导学生自己说出“ Where is it? ”同时在图片的配合下,学生对“It’s in/on/under…” 有了初步的概念。故事讲完后,老师拿出尺子来放在桌子上、桌子下和桌子里面来操练句型。学生掌握句型以后,老师协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改编猫找老鼠的小故事并表演出来。
(三)在故事教学中进行英语听力的训练
任何一门语言都是由听、说、读、写四部分构成的。听和说为英语语言的口语表达形式,而读和写则是英语的书面表达形式。
听是说的基础,学生首先要能听懂英语,才能准确进行英语发音。因此,听力是英语学习的敲门砖。Kenneth(1976)认为“听力理解由五个成分构成,并且在顺序上,后一个成分总是依赖于前一个成分,即辩音、信息感知、听觉记忆、信息解码、运用 6
①所学语一言使用或储存信息”。在故事教学中,教师应首先规范自己的英语发音规则,这是保证学生顺利听故事的前提。在讲故事时,教师应放慢自己的语速,并用生动的语言和动作进行辅助,让学生能够在进行听觉输入的过程中,用视觉进行信息的捕捉,帮助他们理解所听到的信息。同时教师可根据故事的情节可设计几个小问题,在讲故事前提出几个小问题,学生在听故事时会带着问题去听并且寻找关键信息。教师在讲到与问题有关的关键信息时,可以通过提高音量、放慢语速等方法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帮助学生挖掘关键信息。例如在we are friends中,教师可先提出问题Who is tommy? What can the rabbit do? Who is tommy’s friend? 等问题,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
(四)在故事教学中进行英语口语的训练
语言的交际都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布鲁纳认为,“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在课堂内创设更多的情景,让学生有机会运用自己学到的语言材料”②。而在我国,由于英语语言环境的欠缺,学生在英语课堂外很少有开口说英语的机会,导致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不佳。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借助故事所提供的情景,让学生在情境中自然地进行英语交流。在讲故事前,教师可借助事先准备好的图片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猜测故事情节,并用自己的话讲出来。也可通过给出关键词,让学生自己虚构一个故事并说出来,最后老师才开始讲故事。在学生听完故事以后,教师帮助学生根据图片尽可能多地复述出故事的内容,让学生在一边回想故事情节的时候,一边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学生对故事的情节有了进一步的熟悉后,可开展角色扮演活动,将故事中的角色分配给学生,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故事表演。例如以人教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2的fun story为例,一共六组图片,教师通过提问的方法引导学生对每张图片的内容进行想象,让学生主动将自己的猜测表达出来,最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故事中的人物在干什么,并以小组为单位将故事表演出来。最后老师再带领全部同学将故事朗声情并茂地读出来。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会无意识地对教师的语音语调进行模仿,来优化自己的口语,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视觉、听觉都在对信息进行处理。分角色朗读也是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分角色朗读,学生能够体会到所扮演角色的情感,在朗读的过程中,便会加入感情色彩,使自己的口语表达更加生动形象。故事表演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很好地使用英语口语的情景,更以其趣味性吸引着学生,打消了一部分害怕说英语学生的顾虑,让他们在故 ①鲁博.论故事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C].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08. 秦小玲.优化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途径与方法[J].现代教育科学,2011,02. ②
事中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
(五)在故事教学中进行阅读的能力的训练
阅读是语言输入的重要来源,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能够获取大量的词汇和信息。但是小学生不会主动去进行英语阅读,教师要用有趣的故事题材去吸引学生,让他们对阅读产生兴趣。英语的阅读可为文字阅读和图片阅读。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英语词汇量的限制,大多采用以图片辅助文字的形式引导学生阅读。而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多的词汇量,可直接用文字的形式呈现故事的内容让学生进行阅读。不管是哪种形式的阅读,教师都要保证学生能够在阅读过程中挖掘到重点信息,并且能够正确理解故事所要传达的意思。教师可在学生进行阅读前,通过设计小问题引导学生找到重点。同时要求学生在一边阅读的过程中,一边划出关键词。以人教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2的fun story为例,讲述的是Micky和他的朋友们在植树节植树的故事。教师先向学生提问今天是什么日子,天气怎么样,Micky和朋友们在干什么,Micky种了多少树等等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来阅读。同时要求学生划出文中的动词,在读完后将这些动作表演出来,帮助学生理解。
(六)在故事教学中进行写作能力的训练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英语写作主要注重内容,让学生通过写作让来表达自己。在故事教学中,教师可要求学生在学习完故事之后,对故事情节进行相应的改编,写出一个相似的小故事,或是根据故事中的对话改编对话。同时,教师还可以用更灵活的方式,给出一组图片或几个关键词,首先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故事情节进行虚构,并在课堂中互相交流想法,老师帮助梳理故事内容,并且将将可能会运用其他部分单词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编写故事。如在学习完人教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5 Save our planet后,教师可通过让学生编造砍伐森林对地球的危害的故事来巩固单元学习的内容。首先给出几张小图片,第一张图片是在一片茂密的大森林里住着几户人家。第二张图片是几个男人在森林里砍树,并用货车将树运走。第三张图片出现一名路人,试图阻止他们伐树。第四张图片几个男人继续在森林中砍树,而树木越来越少。最后一张图片森林和房屋被大水冲得一干二净。首先让学生看图并思考图片中有哪些人在干什么,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会造成什么后果。接着让学生在小组讨论后,举手发言自己是怎么理解图片内容,最后将自己的想法写出来。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实施故事教学应的建议
(一)故事选材的合理性
如何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故事,是故事教学的首要问题。若故事选材难度过高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不仅不利于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更会使学生对故事产生畏惧心理,造成消极影响。因此在选材时,首先应该根据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选择与课程内容难易程度相当或略高于课程内容的故事,并且能与课程重点内容能够互补。这些故事由相似的句型构成,并且具有重复性,能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加深对句型的印象,同时学生读起故事来朗朗上口,便于学生进行知识的内化和运用。故事内容的趣味性也尤为重要,潘菽认为“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起点,能激励学生产生力求认识世界、获取科学文化知识以及探究事物内部规律的愿望,并伴有愉快的情绪色彩”①。教师在选材时应注意选择内容有趣的能够充分让学生发挥想象力的故事,而根据这些故事能开展相应的活动。同时由于小学生的注意力不持久,故事也不易过长。
(二)故事开展的情境性
“情境能使抽象的语言具体化。教师只有将课堂教学设计成一个模拟真实场景的场所,才能使学生知晓英语词汇、短语、句子或对话运用(发生)的特定场景,感受语言学习的贴切真实”②。因此故事教学应避免与故事情境的脱节,而应创立相应的情境。情境的铺设成为有效语言学习的关键。如何为故事教学创设合适的场景,是在故事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的问题。首先,教师应事先充分挖掘故事中的场景,并且通过如幻灯片背景布置、音乐渲染、图片辅助等等多种方式将故事中的场景再现在课堂中,让学生在学习故事时感受到故事的氛围。也可通过安排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虚拟的场景中扮演角色来营造故事情境。
(三)故事教学过程的多样性
在故事教学中,仅仅是故事内容的讲述无法让学生保持长久的注意。简单的讲故事读故事的课堂活动会让学生很快产生厌烦心理,因此教师应注意在故事教学中活动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细胞。例如,动作模仿:让学生对故事中出现的动词或表情词做出反应;有感情地朗读:分角色朗读故事,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人物情感;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在这个过程中熟悉所学的知识; ①唐英.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结构、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王妙芝.小学低年级英语故事教学实施策略的个案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②
改编故事:让学生在课后根据已学的知识对故事内容进行改变,并可以通过写作或请同学表演等方式呈现出来;画画:让学生将故事内容通过画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等等。竞争和合作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可在活动的过程中,创设竞争和合作环境来鼓励学生参与活动。
五、结论
故事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已在很多小学英语课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故事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虚拟故事情境,让学生在英语环境中学习,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英语语感,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单词和句型,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更多地接触和了解西方文化,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在围绕故事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又能增加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体意识,促进学生的社会化。然而故事教学不只是让学生体会到英语的乐趣,更要让学生在故事的乐趣中学到知识,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故事教学中,教师通过合理地选择或改编故事材料,创设故事环境,开展多种课堂活动,以故事为线索,有目的地帮助学生完成词汇、句型、语法的积累和运用,引导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英语的技能,使学生各方面能力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燕华。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育中的运用[J]。科教文汇,2008,12.[2]郭晓玲。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N]。聊城大学学报,2011,02.[3]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故事教学法的运用[N]。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05.[4]孙迎辉,隋岩。小学英语古诗教学的课堂设计[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08,12.[5]徐家萍。谈故事教学在小学英语兴趣教学中的运用[J]。时代教育,2012,04.[6]李晓董。新课改下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09,07.[7]陈立。小学高年级阶段英语故事教学[N]。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04.[8]孟红卫。浅论故事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及其意义[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19).[9]施燕。让儿童在童话故事中快乐学英语[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06(08).[10]李晓丽。浅谈小学英语情景教学的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1,31.[11]王林锋。“故事中心”英语教学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08.[12]何欣。关于课堂互动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2.[13]张新宇。故事教学——激趣课堂[J]。中国校外教育。2010,15.[14]喻劲梅。“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黑龙江教育。2008,01.[15]卢信瑜。低年级小学英语故事教学探析[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6,12.
第五篇:情景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专题
情景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翁璐璐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大荆镇镇安学校)
摘 要:随着现代化社会的高速发展,为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人们必须掌握一门外语,普及学校的英语教学正是顺应这一发展趋势,但是目前我国中学英语的教学状况不理想,教学制度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教育教学方式存在一些弊端,课程结构不合理,教材内容不全面,加上多数教师在教学方式缺乏创新精神,教学方式遵循传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困境,因此,如何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成为当前英语教师的工作重心。
关键词:英语教学;问题;创新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导致社会对综合型人才的需要越来越高,同时也对社会交流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英语的交流能力,根据目前我国的中学生英语学习情况,中学英语教学方式上还存在诸多问题,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所暴露的问题越来越多,为此,本文针对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与教学方法创新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期望对初中英语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一、目前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低
初中学生的英语基础各不相同,众多的学生偏科现象严重,英语学科更是多数学生的缺陷,进一步提高学生英语水平是初中所面临的一项重大问题,这个问题主要由以下两方面原因:(1)众多的学生在初中时便存在英语偏科的现象,而其英语老师又疏于对学生的关注,导致学生英语偏科现象越来越严重,在进入初中之后,由于初中英语基础薄弱导致无法适应初中英语老师的教学进度,再加上初中学业任务严重,导致学生的英语成绩越来越差;(2)初中学业学科的增多,再加上缺乏英语的学习兴趣,长此以往使得自身的英语水平难以提高。此外,当前初中的英语学习氛围不够浓厚。在这种情况下,初中学生将学习的主要时间放在数理化等学科上,出现英语旷课、消磨时间等问题。
2.初中英语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
由于我国的教育制度发展迅速,但是在我国乡村地区的初中学校教育师资并没有得到加强,导致众多的乡镇初中英语教学水平高低不齐,加上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学生人数大量减少,而初中招生规模在不断扩大,进入初中的学生整体素质降低,英语基础薄弱,无法适应初中老师的英语教学方式,导致英语水平越来越低。
3.教师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众多的教师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轻视实践教学的作用,导致实践教学的作用得不到发挥。大量的教学实例分析表明,实践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但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具体表现如下:(1)学校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只是将其作为验证理论教学内容的工具;(2)教师的教学模式皆是理论教学,缺乏实践教学;(3)受传统教育制度影响,学生学习英语把应付考试当成英语学习的目的,学习模式也是针对考试的英语测试训练,对于口语、写作能力的训练较少。以上因素是实践教学在英语教学中难以开展的主要原因,难以将其作用发挥,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
二、初中英语教学方法创新分析
1.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与氛围
目前初中的英语教学实践中,由于竞争气息浓厚导致学生之间缺乏合作交流。竞争的环境下,成功只有少数人,这种学习现象会产生严重后果,容易使学生产生自卑感,丧失对英语学习的信心与兴趣,这也是难以提高学生英语能力的重点,为此教师应该营造良好的合作课堂学习环境与氛围,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结合实际教学的需要,可采用鼓励性评价法、分层作业法小组讨论法等方式,以淡化竞争气氛、强化合作氛围,同时,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
2.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在一般情况中,某学生如果喜欢某位教师,就会自然而然地对该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英语课中营造融洽的氛围可提高教学效果,所以,我们要积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树立一种和蔼可亲、平和近人的性格,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直观的情景虽然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但是通过生动的言语描述同样也能激发学生对英语的热情。在对课文讲解的过程中,讲到一些特殊的语句时,可以提高音量或者多次讲解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同时还可掌握合适的幽默成分,使学生容易接受,尤其是对学生不想听到的内容,就需要运用真情实感来打动学生,这样才能让学生尊重你,也才能打动学生。
3.创设各种教学情境
一般为了培养学生对于英语的情感,大多数教师通过事物、录像视频、幻灯片等方式,在课堂中使学生身处生动的情景中,这种直接的方式对学生的情感培养效果最为显著。学生接受信息能力最强的器官是眼睛,所以,在课堂再现实际情景,最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产生丰富的联想,对学生的情感培养十分有效。
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初中学习任务沉重,而教师的教学压力也比较大,所以学生除了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之外,更需要培养一种自主学习的意识,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对学生提高自身能力,将来适应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5.用语言创设生活情境
英语如同其他任何一种语言,是交流的一种工具。语言既然源自于生活,我们就应该让它回归到生活中去,学以致用。对于中国学生来说,他们没有自然的英语交流环境,那么,老师就应想方设法带领学生进入生活的语言环境。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参与进去,去记忆,去运用。并且在这样轻松愉悦的生活情境中,英语学习才能变成快乐的事情,而非一个沉重的负担。
例如,在教打电话的基本用语时,我先创设这样的生活情景:当电话铃响时,接电话的人拿起电话听到对方说“Hello,may I speak to sb?”那么,假设(1)接电话的人就是对方要找的人,(2)对方要找的人不在,(3)对方要找的人在忙等等,接电话的人应如何回答?学生分小组展开讨论。在此基础上,把有关接电话的句子分各种类型进行总结,如(1)this is sb.speaking.who’s that?(2)sb.isn’t here/at home right now.(sb.is out.)could I take a message?(3)hold on, please.(wait a moment/ minute,please.)…呈现给学生,边讲边板书。接着,让学生两人一组进行实地练习表演,他们积极性很高,表现欲相当强,他们在演练中就会轻松地掌握打电话的各种句型。
6.利用表演创设情境
表演是一种很具吸引力的创设情景的方式。它可以是学生的表演,可以是老师的表演,还可以采取师生共同完成的方式。一方面,学生用肢体语言与言语的协调来表演课文中的人物和动作,去感受他人的情感、性格、行为,课堂更加活泼生动。另一方面,书本上的语言知识对初中生来说是抽象的、平面的、枯燥的,表演实际上是将静态的事物变为生活中动态的人物。让同学们自己去表演、体会,只有这样初中生的记忆才能深刻。
综合上述,通过对初中学生英语水平差的分析结果来看,创新性的英语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的英语学习,同时英语教师在学生英语学习中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所以英语教师应当注重英语教学方式创新,切实加强学生英语水平。
参考文献:
魏杰。职业初中英语教学方法初探[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