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英语新教师研修小结
高中英语新教师研修小结
西安市第86中学曹海霞
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巨大变化,新时代呼吁我们要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只有用新理念指导实践,才会有新的教学方法,适应时代的要求。研修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平台,让我与全省的教师们一块交流,一起成长。这次培训收获还真不少,听专家精彩的讲座,思想上得到了洗礼,更新了教学理念,与教师的互相交流,学到了不少好的教学经验和方法。下面就这次学习培训进行个人总结和谈点学习体会:
1、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生存;
2、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教师不仅要精心设计怎样教,更要精心研究学生怎样学;
3、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教师不但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要培养学生“会学”;
4、由居高临下的权威向平等融洽的朋友转变,师生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目的;
5、由教材的接受和传递向教材的开发和创造转变,教师不再是教材忠实的阐述者和传授者,而是教材的开发者和创造者。以加强对学生活跃思维方式的培
养。
通过培训,我知道了怎样去启迪学生的思维,怎样用教学的真谛来点亮孩子们的心灵;怎样用高尚的人格魅力来塑造学生、感染学生;怎样达到师生互动;怎样用适当的话语和评价方式去激励学生,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充分的调动起来。同时网上还有课程专家精心编辑的简报更加充实了我们的学习生活。
通过研修,我感觉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确实有所提升,同时也真实的体验到了学习新课改理论的必要性,新课改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也是一次系统的反思和评价的过程,感谢远程研修这个操作平台,让我开拓了视野,充实了自己,虽然这次学习有点辛苦,但苦中有乐,使我增长了不少见识,同时这次培训也重新燃烧起我们对教师职业的热情,把我们的“倦怠”感远远的抛在后面,让我们全身心的投入到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浪潮中,让我们更充分的去体验当一名教师的幸福感,让我们做优秀健康快乐的老师。在以后的时间里,我将用更多的智慧和热情去探索、去耕耘,同时尽可能多的参加这样的培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提升自己做一名终身的学习者。在教育的舞台上展现自己的人格魅力。
第二篇:新教师远程研修学习情况小结
新教师远程研修学习情况小结
2012年新教师远程研修xx小学班主任培训班,于10月18日开学,网上预热3天,21日正式开始学习,至12月20日结束。全班54人全部如期结业。可能因为是新教师,整体的学习态度比较好,学习积极性比较高,学习效果也就比较理想。全班学员全部完成4篇作业(含在岗实践的“案例论文”),完成了3篇以上心得(多的有六七篇),上传了21条班级资源,特别是发帖、跟帖全班共有820余条,人平15条以上(多的有六七十条)。在整个班级学习管理与辅导过程当中,我们主要注意了如下几个方面。
1、利用飞信、QQ群和班级公告组织全班学员参加班级沙龙讨论。我们选择了两个热点话题:“能不能给孩子们点笑脸”和“如何成为会教的老师”,先后组织了两次班级沙龙讨论。学员积极参与,认真思考,热烈讨论,见解不俗,出现了许多具有较高水准的帖子。这些帖子,大多不是一两句话,二是一大段话,有的甚至可以算是一篇小文章。且可以肯定地说都是原创。
2、尽可能把握整个学习进程的整体节奏。我们不是一开始就把全部的作业都布置上去,而是大体根据学习进度,每隔10来天布置1篇,这样能最大限度地保证绝大多数学员经常活跃在学习的平台上,尽可能避免突击学习。
3、及时点评与肯定。许多学员的作业、心得和发帖、跟帖能不时给我们带来欣喜,我们也及时的给予点评与肯定,也同样能给他们带来些许的成就感,从而更有效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我们不仅将较为优秀的沙龙帖子在班级简报中予以展示,同时我们还将这些帖子和部分较为优秀的案例论文登载在我校创办的《进业修德》刊物上。
当然,在全班的整个学习过程当中,仍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挂网学习,突击学习,网抄作业的现象,在极少数学员当中时有出现。
根据省远程中心的考核、评价标准,并综合考虑学员学习的经常性,活跃度,真实性和有效性等因素,特推荐以下学员为优秀学员:吴x。
第三篇:2011新教师研修.doc
双流县2011年新教师“跟岗研修”
活 动 方 案
根据《双流县2011年新教师培训方案》的相关要求,为了使新教师培训班学员在系统的专业理论培训和网上远程学习的基础上,掌握备课、上课、评课、反思的基本规范和有效方法,缩短岗位适应周期,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县2011年新教师培训进入跟岗研修阶段。县研培中心各学科研培员担任新教师培训班学员的“跟岗研修”分组指导教师,指导本次跟岗研修活动。为了使此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扎实开展,特制定此活动方案。
一、成立“跟岗研修”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邱刚田 副组长:谢祖福
组
员: 赵剑云、廖洪森、刘光文、付建勇、冯枝桃、杨红兵、杨玉明
二、成立“跟岗研修”指导小组 组
长:邱刚田 副组长:谢祖福
组
员:全体相关学科研培员
三、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按学科分组,该学科的所有新教师全程参加、观摩双流县第五期中小学骨干教师研修班的“课例研讨”相关学科小组的活动。
第二阶段:在县第五期中小学骨干教师研修班的“课例研讨”活动结束后,各学科小组庚即开展2011年新教师上合格课活动。新教师上合格课按以下程序进行:
(1)自主式备课。所有学员分学科确定研讨主题及1——2个课题,学员就相关主题进行理论自学,充分研究教材,写出教学设计,并在规定时间上交。
(2)集智式说课。学科小组学员开展小组内说课,并就教材解读、教学预案进行充分的集体研讨,共同优化教学设计,最终确定1至2名学员承担修订、完善教学设计和上课的任务。
1(3)展示式上课。由学科研培员带队,以学科小组为单位到指定学校,由事先选定的学员上课,其余学员和该校学科教师听课,并作好详细的听课记录。上课形式可以视情况选择以下方式:①多人同课循环;②同课异构;③异课异上。
(4)沙龙式评课。课后,由研培员组织学员和该校学科教师共同就课例进行研讨、评课。授课教师和听课教师就该节课说优点、评不足、谈改进。要注意就课堂教学中的现象、细节入手,深入挖掘,形成共识。
(5)回顾性反思。每位学员每次“跟岗研修”活动后,均要就备课、上课、评课等环节或某一方面写出活动反思。
四、分组安排:
中学组
班主任:杨红兵
语文组
1、高中组(10人)指导教师: 司新华
组长:
学员:熊治海 郑菲菲 陈茜 刘广生 任娟 高长平安霞芝 张国威 杨茜
吴禛琴
2、初中组(16人)
指导教师:赵剑云
组长:
学员:蔡玉萍 赖春莲 杨菲 刘娅 吴小莉 黄雪梅 唐娇 王春
邱胜君 李涛 王鸿凯 赵璐 何璋 程航 汤斯嘉 赖霞
英语组
1、高中组(6人)指导教师:雷传利
组长:
学员:刘磬 谷月寒 李凌川 符玥 巫晓慧 邱兰
2、初中组(11人)指导教师:程德金组长:
学员:张弘 白微 何玮 梁智 张芝韵 罗雪娇 陈斌 邓琳凡 喻凌 张鑫
穆雅沁
化学组(6人)
指导教师:文友贵
组长:
学员:
缪飞 何丽 王雪梅 张婷 龚建波 徐美鑫
政治组(4人)
指导教师:廖洪森
组长:
学员: 郑苏霞 陈婵 陈婉婷 田甜
音乐组(7人)
指导教师:谭国庆 组长:
学员: 中学部分:先芹 李萍 李惠
小学部分:李可 杨婧婧 王林 吴月娥
物理组(11人)
指导教师:滕刚
组长:
学员: 高菲 曾双阳 吴珊 李顺龙 冯涛 汤世佳 唐华英 王慧茹 李霞陈显峰 邱敏
体育组(5人)
指导教师:游海峰 组长:
学员: 赵传峰 王昌思蒙 贾成文 曹旭 李涛
数学组
1、高中组(7人)指导教师:文成林 组长:
学员:郑马莲 黄媛 邢建 巫小玲 汤洪森 齐成泓
郭廷(职教)
2、初中组(8人)指导教师:李志江 组长:
学员:章会平魏来 赵丹丹 贺礼 张圆敏 戢思瀚 陈亚琴 陈声权
生物组(5人)指导教师:阳冰 组长:
学员: 熊艳 陈维 全建波 张小玲 贺娟
美术组(3人)指导教师:文旭东 组长:
学员: 杨君秀(中学)
林思宏(小学)曾新(职教)历史组(2人)
指导教师:杨建 组长:
学员: 王秋月 李萍
地理组(6人)
指导教师:刘光文 组长:
学员:刘英 鞠美勤 王莉娟 陶涛 唐廷婷 丁洪娇
信息技术组(6人)
指导教师:王鹏 组长:
学员:中学部分:张天涯
王莉华 范晓丽;
小学部分:杨小环
纪昌正 黄苹
职教组1组(17人)
指导教师: 王贵良
组长:
学员:陈丹丹 曾敬涛 李洪涛 叶娟 吴帅 张漫 曹俐 钟奕静 蒋金局 杜雪 张旭强 韩晓 罗堰丹 刘娇 张亚 李解 贾锐
职教组2组(10人)
指导教师: 游显武
组长:
学员: 李丹 高枫 钟育列 陈思屹 刘美玲 冉静 刘悦 贾玲燕 何智希
廖知昳
小学组
班主任:杨玉明
语文组(24人)
指导教师:付建勇
组长:
学员:陈慧 赵玲 吴金玉 黄瑶 苏溶 杨敏 李怡萱 马丽娜 谭鸿鹆
周婧闻 夏萍 罗曼 佘荟澧 程沙 李姣 刘应佳
梅洪珍 付家蓉夏腕珠 李明遥 陈梦 池莉 左琴 周怡
数学组(13人)
指导教师:冯之刚
组长:
学员:杨冬梅 孙萍 张艳 李雪梅 李敏 田福梅 蔡雪梅 余娜 韦健
周萍 李兰萍 卢心月 付颖
学前教育组(20人)
指导教师:曾云莉
组长:
学员:罗文 王蕾蕾 汪琴 汪怡伶 李瑞 张敏 王丽娟 杨玥 王欣
梁靖 彭旭敏 张影 杨仕芳 廖彩帆 王晨阳 黎霞 吴玉凤
陆秋池 王超 袁芙蓉(备注:袁芙蓉是职教类的幼教)
体育组(9人)
指导教师:凌远富
组长: 学员:张航 刘莉 李中海 彭商静 汪文海
李敬 付金玉 卢丽萍 张磊
英语组(22人)
指导教师: 尚梅林 组长:
学员:唐佳 骆怡 胡婉 徐艺希 孟秦 蒋龙利 何叶 付婷洁 白杨 王晗
张海燕 徐梦玲 苏高莹 邓畅 张娜 徐蕖 胡思佳 李双双 成婕
李莉霞 兰诗琴 王南懿
特教组(2人)
指导教师:彭文苹
组长:
学员:文静 粱雪梅
五、跟岗研修时间:在12月上旬完成
六、跟岗研修活动说明:
1、本次“跟岗研修”活动以学科组开展,各组选一名组长,负责本组联系工作、宣传报道、资料收集整理和上交资料等工作。各学科组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开展“跟岗研修”活动,学员上合格课时,每次由2——3人上课,10人以内的学科组必须要求人人上合格课。具体程序为:
①第一次活动开始前一周由指导教师和组长组织组员制定本次活动学科组方案,内容包括:所到的学校及具体时间;每次活动的主题及课题;学员自主教学设计方案的上交时间;每次说课、集体备课的主发言人、记录人;每次授课主讲教师(即教学设计的最终修订者);每次评课的记录人;每次活动总结撰写人。
②第一次活动“展示式上课”前各位学员均要拿出下次活动的课题的教学设计,待“沙龙式评课”环节结束后,开展下次活动的“集智式说课”环节(一般在当天下午进行)。
2、凡在本次“跟岗研修”活动中未上合格课的学员,必须在本校内上合格课,并将教学设计、教研组评课记录、教学反思、学校证明等书面材料上交研培中心,否则,不予结业。
3、上交课例活动资料。实训结束后,各组将课例研讨总结以及其他资料均交电子文档和纸质文档,分别交给班主任。
中学:杨红兵(电子信箱:907988407@qq.com)小学:杨玉明(电子信箱:892949443@qq.com)
4、班主任工作:(1)收齐各种资料;
(2)协同指导教师对学员跟岗研修成绩进行考核和评定(成绩册);(3)在跟岗研修期间组织学员完成结业登记表的填写;(4)协助指导教师组织学员完成结业论文;(5)做好结业考试试题准备工作;
(6)做好结业证书、优秀证书等的准备工作。
双流县教育研究与教师培训中心二0一一年十月二十四日7
第四篇:高中英语研修日志
高中英语研修日志
王振方
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就是讲解课文、分析句型和语法,然后再让学生死记单词背课文。这种教法往往是教师滔滔不绝地传授知识,学生哈欠连天,教师一丝不苟,学生漫不经心。因此传统的教学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教学,我们需要探索更新型的英语教学法,尽可能地优化英语教学。英语是一种语言,不是记住了单词、词组、句型和语法项目就是把它学好了,关键在于使用语言,所以在学习英语时一定要注意听、说、读、写、译全面发展。英语学习首先是一个记忆过程,然后才是实践过程。学习英语,无论如何,勤奋是不可少的,它是一个日积月累的渐进过程,是没有任何捷径可走的,也没有所谓“速成”的灵丹妙方,急于求成,不做踏实工作,是学不好英语的。
想学好英语,首先要培养对英语的兴趣。比如,唱英文歌、做英语游戏、读英语幽默短文、练习口头对话等。时间长了,懂得多了,就有了兴趣,当然,学习起来就有了动力和欲望。练好基本功是学好英语的必要条件,没有扎实的英语基础,就谈不上继续学习,更谈不上有所成就。要想基本功扎实,必须全神贯注地认真听讲,上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效率,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到以下“五到”,心到,眼到,耳到,手到,口到。
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教学注重情境教学模式,不仅教学生知识,更要培养他们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每一位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主题为线索,以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觉感和自我控制感。“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要牢固树立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和积极参与者的意识,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教师的示范、点拨作用与学生自主学习之间的关系,要研究哪些活动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活动为中心”就是要设计学生乐于主动参与的游戏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感受、理解、运用语言,获得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从而培养他们学习上的兴趣、成就感、自信心等。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开展小组或班级等集体之间的竞赛,以促使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为达到共同目标而共同努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采取多样化、多元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而不是一味地以分数来衡量学生。
新一轮课程改革对广大教师而言,无疑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和崭新的挑战,教师应如何有效提升自身素质以应对课改需要已成为迫在眉睫之事。不少研究者提出:应增强中小学教师的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实施反思性教学是有效实现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之一。那么,教师究竟应反思些什么内容,如何反思才能起到促进专业发展的真正作用呢?教师应如何做才能将理论层面的“反思”付诸实践,切实转化为实际行动呢?围绕上述问题,我从教学的基本程序出发就英语教学反思的主要方法及内容等问题做一探讨。首先是课前反思,包括五个方面:对象分析,教材分析,制定计划,教学组织,总体评价;其次是课中反思,我概括为三个方面的反思,即对学生知识学习的反思,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反思,对学生情感形成的反思;最后是课后反思,包括四个方面:记“败笔”之处,记课堂的成功之举,记学生见解,记再教设计。
在新课改大潮中,英语教学要走出“应试教育”和“聋哑英语”的误区,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互相探讨、多维互动,让学生在课堂内外、学校内外乐于运用,并善于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总之,只要我们将学生的需要摆在第一位,积极发挥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我们就一定能搞好英语教学工作。
第五篇:高中英语研修心得
从事英语教学实践不是很长,但个人也有些教学经验总结。关于学生,尤其是英语基础不好的学生,我个人认为应该把握好下面几点:
1、单词这一关一定要把握好,我们都以默写为主。因为这种方式简单,而且有效,这种方法太枯燥、单一,例如很多简单的句子让基础差的学生来做,然后让其他的学生再来修饰,看谁的句子更贴切,例如:有一个学生说I am a student.如果当时在教一些介词和形容词,我们怎么放在句中才使此句子更生动呢? 当然一些形容词和介词往往不可以运用,否则会有笑话产生,如果学生产生一些问题,可以在课堂中指出来,当场消化一些知识,也可以作为反思维记忆单词的活例子,来提高课堂记忆单词的效率。
2.尽量坚持让学生作duty report。这一做法初中就经常采用,然而到了高中我仍然坚持让学生继续做,实践证明duty report是锻炼学生开口的好方法。具体是让当天值日生在讲台前向同学们介绍当天日期、天气、出勤等情况,也可以让他们讲故事新闻,并允许他们随意挑选同学回答问题。
3.定期举办英语课外活动,如:圣诞节英语晚会、英语诗歌朗诵比赛、英语书法比赛、英语歌曲大奖赛等。这些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第二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能充分调动学生开口参与交际的积极性。
4、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养成学习的好习惯。形成良性循环学习。那么我们在课堂上就更能采取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兴趣也是建立在一定的基础底子之上的,可以使它们变得生动活泼,富有生命力,我们每一位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如果我们把这些方法和经验加之以利用,针对具体—浅谈怎样才能更有效进行初中英语教学的学生再加以提高,这就是我们永远的财富。
总之,我的教学工作每天都在紧紧张张地进行着,学生们也在认认真真地学习着。只要看到学生们取得一点一滴的进步,心里比喝了蜜还甜,比中了大奖还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