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育人之路勤为径
育人有路勤为径
中山市东凤中学赵少兴班主任工作有感
摘要:作为一名新教师,更是一名新班主任,既要适应新的环境,还得担起教书育人的重任,真是
困难重重,可是再难再苦也得撑着。育人之路没有捷径,唯“勤”是路。只有勤,才能在越来越难行的班主任道上,走出自己的路。
关键词:育人;班主任工作;勤
俗话说:笨鸟先飞,作为一名新教师,更是一名新班主任,首先自己得适应新的身份——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并且得适应新的环境,还得担起教书育人的重任,一时之间可谓千头万绪,都不知从何做起,但又只有前途没有后路,唯有硬着头皮,顶着压力,边学边做又边做边学,且行且珍惜吧!经过五年的教学,三年的班主任工作,我从其他优秀班主任身上和自己的总结中,始终觉得:班主任之路真的难行,而且越来越难,因为现在学生实在是不好“应付”,所以只有一字经验:勤。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所以我只有笨鸟先飞了。
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觉得班主任之路也亦然“育人有路勤为径,教海无涯爱作舟”,学生是一届比一届难教,这是公认的,但是时代不会因抱怨而改变,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总结“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在社会发展的滔滔浪潮中,学生总爱引用动漫中的一句戏言“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而教师就是那学生的前浪,而我们作为教师的则期望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其实现在的学生难教是难在他们什么都懂,却又什么都不懂,就是那种半桶水的状态,甚至是小半桶水,但又急于想溢出,所以就尽浑身解数表现自己,只是方式各自各精彩而已,由此学生各有各的性格,任凭你老师是七十二变的老孙,你也难于纠缠,但三年来,我坚持:勤,爱,理,一路走来虽然有风有雨,但也有苦有甜,回望来时路,我会对自己笑笑:人嘛,风雨过后总有机会看到彩虹,当彩虹出现时,希望我的学生就是那彩虹桥上的色彩——各有各出色!下面与大家分享我的三年班主任工作的点滴体会,希能与大家共勉:
一.勤且早到课室。坚持每天在早读前到课室,而且在开学的前三周尽量比早读提前二十分钟,因为值日的同学得提早二十分钟到校值日,老师在场有三大优势:1.学生不好迟到;2.可以指导学生如何更高效完成任务,并把握标准;3.及时发现榜样,及时大力表扬,榜样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尤其对于初一的学生,他到课室看到班主任的感觉就像回家看到妈妈----踏实,这对于适应新环境很有帮助;而且在学生还没坐好时,教师更容易发现学生的行为习惯问题:如书本的收拾,桌椅的摆放,各自垃圾的整理等等,都容易发现而及时进行纠正,因为学生开始学习后很多的乱象都会被掩盖。习惯一旦养成,教师的负担就轻了。
二.勤与学生攀谈。学生有他们自己的情报站的,往往很多教师无法观察到的变化,学生就能感受到,而且学生的数量永远比教师多,看到的听到的也多,我的套料方式往往是在上完自己的课时,尽量在课室逗留,问问听懂了没呀,电视上的新闻呀,从中引开话闸子,学生就会七嘴八舌的开始高见的,次数多了,学生也习惯下课就聚在你的旁边吹吹风,不经意你就能了解学生的喜好厌恶,发现很多看不到的情报,这可都是不经意间学生自己漏口的,班主任也顺梯而上,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就在不经意间接收了你的意见,作用是潜移默化的,比特意的谈话教育气氛要好,学生容易下台,当然效果就要有点耐性,一旦发现号的转变要及时称赞,最好是私底下的,别让学生觉得他是因 1
老师而变,而是他自己的素质高了,这样他会觉得有面子一点,有学生就在周记中这样写道:“我喜欢现在班主任的批评方式:我做错了事,她没有在课室批评我,而是在空课室里和我谈”,“树要皮,人要面”,这也是人之常情嘛!
三.勤沟通学生,科任,家长。现在的学生其实见识面很广,而且很有自己的主见,所以需要的尊重也特别,不一定是认同,更不是抬举,其实现实性和包容性还挺强的,所以挺能理解你作为老师的苦心,但理解是理解,行动是另外一回事,毕竟自控能力有限,这样才难缠,我的做法往往是先礼再理而后兵,同学接受第一,因为集体是同学的,必须和谐才能同舟共济,然后水涨船高,班风是学风的保证,所以每次犯错,每人都有同样的三次机会,首先会得到原谅,然后才是明理,这理还让学生自己来说,错哪里了,保证如何,不行再来兵,兵分三路,一路是同学,二路是科任老师,三路是家长,逐级递进,班主任是一路上的夹心饼干,通过多方的沟通协调,勤谈勤转勤家访,这样问题发现就早,把孽芽插死在萌芽状态;科任老师赞许第二,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师生配合,琴瑟共奏,才能把师生的潜能发挥到极致,教学共长,但是摩擦总是难免,因为每位学生,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性格,所以各科的后进生是不同的,所以在开学初期我不会把自己的学生印象塞给科任,而是在大概三周后主动勤问科任老师相关的课堂纪律和作业缴交情况,因为对于一些小问题,科任老师是不好意思主动反映的,班主任自动送上门的,科任可以大小通报,而且还表现班主任的主动积极性,既取了料,还得了赞,何乐而不为呢?家长支持第三,家校共育嘛,何况孩子最终是要回家的,家长才是教育的最大受益者,所以他理所当然的应该是教育的最大支持者,但我与家长的相处之道是与科任相反的,在学期初即积极联系家长了解学生的大致情况,做到心里有底,尽量只说好话,给予家长信心,重要目标是告知家长班主任的联系方式,希望家长能经常主动联系班主任了解自己孩子的情况,因为班主任通常会针对总体情况定期并且多以群发的形式给家长反馈情况,而且学生很多时都是些小打小闹的犯错,班主任不好总是“投诉”,但是“细节决定成败”,所以家长若能主动联系班主任了解情况,班主任也能像科任一样大小通报,家长则能防患于未然,争取到家长的支持,形成一种班主任,科任,家长配合的三足鼎立之势,工作的开展会更为踏实顺利。
所谓教书育人,其实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是先育人后教书,就像人的神经反射活动产生过程一样,要有刺激才能在神经正常的基础上出现反射,而教育是依靠人脑接收信息的活动,只有充分的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才能才愿意紧跟老师的步伐开展教学活动,所以备课不可或缺的一环是备学生,勤就能帮助班主任获取大量的学生素材,但是我更认同教育是为了让我们健康,本质是心灵感应心灵的过程,教育的目的是唤醒自觉,由此我的育人之路上还坚持教中有爱,首先爱自己,再而爱学生,如班主任有事请假的,尽量告诉学生为什么,希望他们怎么管理自己,而在班主任不舒服时,尽量坚持上课,但告诉学生自己不舒服,希望他们能体谅和配合,也借机会多交事情给学生处理,并肯定他们的能力,这样不但树立了榜样,也不错失任何的教育机会,就像父母生病期间,可以让孩子适当承担照顾任务一样,既培养能力,也体会父母照顾自己的艰辛,当然,在任何学生生病时,教师也得体谅他,同时强调让学生尽量坚强,因为爱也是有限度的;而且教育的秘密还在于“三分教,七分等”,所以我们得有耐性,情况了解了,榜样树立了,爱也付出了,有些学生还是挺能装的,所谓“死鸡撑饭盖----硬撑”,所以讲道理也是需要的,以理服人,修为还得靠个人,三分教,七分等,我们也只好尽力而为,顺应人愿,育人之路任重而道远,路漫漫而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二篇:以勤为径
以勤为径,把教学当做学问做
山城区实验中学朱宪慧
学完《把工作当做学问做》这篇文章后,我受益匪浅,感慨良深。“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明智”,“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就应该勤于学习,学以致用,把教学当做学问做。
把教学当做学问做,就要勤于实践,为人师表。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这就是说我们做教师工作的,必须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要以自己的“言”为学生之师,“行”为学生之范,言传身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做名副其实的人类灵魂工程师。把教学当做学问做,就要勤于思考,研究学生。学生是教学的对象,学习的主体,熟悉每一个学生是教师的首要任务。任何一个学生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都有其独特的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在学生身上反映出来的问题,是十分复杂的。比如一个学生学习成绩差,你如果光是从学习这条“线”上去找原因,找解决的方法,常常不能奏效。在一个学生的某一点、某一侧面表现出来的情况,大多是一种综合“效应”。因此,我们要认真研究学生。
把教学当做学问做,就要勤于钻研,吃透教材。教材是教学的依据,吃透教材是教好课的前提条件。我们的语文教材主要是由一篇一篇文章组成的。课文(文章)是教学的主要载体或叫做凭借。因此,研究课文,是教师的重要基本功,对教材的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
把教学当做学问做,就要勤于律己,淡泊名利。身为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有甘为孺子牛的职业道德,兼济苍生的教师精神;要有淡泊名利、默默奉献、倾其所有、充满爱心的精神;要有燃尽自己,照亮别人,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的奉献精神。自觉做到“行为世范”,潜心治学,淡泊名利,这是教师应有的最基本的职业精神。
事情往往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勤于实践、勤于学习、勤于研究、勤于思考,努力把把教学当做学问做,争取在教学上再跨一个新台阶,为山城区实验中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三篇:书山有路勤为径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每当我读起这句名言的时候,我就会想
起上星期的一件事。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和郑华一在玩跳绳,突然,有人叫发考卷了、发考
卷了,我和郑华一听了,火速地赶到教室。就在郑华一刚到座位的那一刹那,听
到一位发考卷的同学大声地叫着:“郑华一 95分”顿时,拿着考卷到小明的座位
大声炫耀说:“哎呀,我真是一个大才子啊,这么难的考卷我居然考了95分,我真是太棒了!说完,便转身过去,虚情假意地问小明:“小明啊,你这单元考几
分啊?你应该知道我考几分了吧?嗯?几分啊?”“我......我考86分”小明尴尬地
说。郑华一听了,笑得更大声了,她不但不鼓励小明还添油加醋地说:“哎呀真
是天生的笨蛋啊!!说完便转身向座位走去。“那好,你敢不敢跟我比赛,看
下单元的成绩谁更好。”小明鼓着眼睛对慧彬说。“谁不敢?比就比。”说完瞪了小
明一眼就走开了。
自从那次被郑华一取笑后,小明早上起的比鸡还早,睡的比猪还晚,怎天疯
狂地读书。下课了,慧彬和同学们出去玩,她却坐在座位上认真地看书。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间,期中考试到来了,小明这些日子学进去的知识终于可
以大显身手了。
又过了几天,考卷发下来了,小明考了95分,而郑华一呢?却只考了86
分。过了一会儿,班主任过来了,她语重心长的说:“同学们,你们好好反省一下
为什么这次退步了,特别是上一单元考得不错的同学,这次大都退步了。不要以
为自己懂了,就不用再复习了,过了一会儿,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书山有路勤为
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名言,意思是说知识是永远学不完的。所以,每一位
同学都不可以因为自己的学习成绩比较好就取笑成绩比较差的同学,要相互帮
助,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当老师说到这的时候,我偷偷转过头去看看慧彬是什
么表情,没想到啊没想到,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啊,慧彬竟然羞愧的低
下头去,看样子,她是认识到自己的错了,知错就改仍是好孩子嘛,所以小明也
原谅她了!
这件事虽是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能给我们意味悠长的启示!
第四篇:书山有路勤为径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时间对每个人是公平的.我们应抓紧时间,努力把握住每一个今天,在今天尽量多做实事,使今天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自己不会的题目,去看了别人的一会儿就会忘记,但如果是自己思考出来的,就会记得很牢.★知识很宝贵,就好像是金矿.学好知识,掌握好本领,会对我终身有益.★一个人要取得成功,就要努力加拼搏,更重要的是不轻易气馁,才能取得成功.★永不言输.第一层:不断地努力;第二层:知错就改;第三层:坚持下去,迎头赶上,争当第一.★既然时间像东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那么最明智的选择就是要珍惜时间,永不停歇.★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不让,然后为德。闻之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不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荀况,战国思想家、教育家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荀况,战国思想家、教育家
★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作,不驰于空想,不骜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作事,则功业可就。
——李大钊,革命家、政治家
★讲到学习方法,我想用六个字来概括:“严格、严肃、严密。”这种科学的学习方法,除了向别人学习之外,更重要的是靠自己有意识的刻苦锻炼。
——苏步青,数学家、教育家
★我们写作文,就应该多读,多看,多想,作文一定能写好.★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人类的导师,书是知识的海洋,书是饥饿人的点心,书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学习的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当你遇到挫折的时候,不要灰心丧气.只要你是一个有心人,去努力,那么,你就会克服一件件难事.★知识就是力量.★勤奋是无价之宝.★只有从小刻苦勤奋,长大才能接受种种挑战.★信心是成才的基石.没有信心的人,将一事无成.★世界上没有不学习的人,知识是无边无际的,我们要活到老,学到老.★明天,明天,明天还有明天!我们应把握住今天,让每一个今天大于24小时!
★勤奋是开启知识大门的一把金钥匙.★人生只不过有三万多个日夜,不要到最后一天才后悔自己曾浪费那么多时光.★学习不要害怕吃苦,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冲到终点.★学好英语,沟通世界.★生活中没有弱者,只有不愿努力的人.★无论做什么事,只要有恒心,一定成功.★战胜别人,先要战胜自己.★知识很多,就像茫茫无边的大海,只有坚持不懈,不断获取知识,才会成为有学问的人.★世界上没有天生聪明的人,要想变聪明,就要用勤奋和努力去换取.★知识就像无边的海洋,我们每天所学的只不过是沧海一粟,点滴积累也只不过是汇聚成溪,所以我们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积累,不断地向大海靠近.★人是不可能十全十美的,只有不断取长补短,改正缺点,才能越来越完美.★学问不是上帝恩赐的,而是靠你平时一点一滴积累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有志者事竟成名人故事:凿壁借光 匡衡家里贫穷,白天干活,晚上才能读书,但买不起蜡烛。邻家有烛光,他就在墙上凿个洞,让光照过来,在洞前借光读书。
第五篇:书山有路勤为径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业精于勤疏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有关学习的谚语
1.知识是智慧的火炬。
2.读一书,增一智。
3.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
4.不向前走,不知路远;不努力学习,不明白真理。
5.树不修,长不直;人不学,没知识。
6.用宝珠打扮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
7.蜂采百花酿甜蜜,人读群书明真理。
8.劳动是知识的源泉;知识是生活的指南。
9.知识是智慧的火炬。
10.宝剑不磨要生锈;人不学习要落后。
11.茂盛的禾苗需要水分;成长的少年需要学习。
12.星星使天空绚烂夺目;知识使人增长才干。
13.造烛求明,读书求理。
14.粮食补身体,书籍丰富智慧。
15.世界上三种东西最宝贵——知识、粮食和友谊。(缅甸谚语)
16.书籍备而不读如废纸。(英国谚语)
17.积累知识,胜过积蓄金银。(欧洲谚语 有关学习的谚语
1.知识是智慧的火炬。
2.读一书,增一智。
3.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
4.不向前走,不知路远;不努力学习,不明白真理。
5.树不修,长不直;人不学,没知识。
6.用宝珠打扮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
7.蜂采百花酿甜蜜,人读群书明真理。
8.劳动是知识的源泉;知识是生活的指南。
9.知识是智慧的火炬。
10.宝剑不磨要生锈;人不学习要落后。
11.茂盛的禾苗需要水分;成长的少年需要学习。
12.星星使天空绚烂夺目;知识使人增长才干。
13.造烛求明,读书求理。
14.粮食补身体,书籍丰富智慧。
15.世界上三种东西最宝贵——知识、粮食和友谊。(缅甸谚语)
16.书籍备而不读如废纸。(英国谚语)
17.积累知识,胜过积蓄金银。(欧洲谚语
刀要磨才锋利,人要学才聪明。(越南)
002 你所不理解的东西,是你无法占有的。(德国)
003 钻研知识有益处,养成娇气害处多。(蒙古)
004 日出照亮大地,读书清醒头脑。(蒙古)
005 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法国)
006 读书在于造成完全的人格。(英国)
007 并不是胡子使人成为哲学家。(英国)
008 要讲卫生得清洁,要获本领得勤学。(蒙古)
009 即使智慧远在中国,人们也会想方设法却寻找。(阿拉伯)
010 不学习的人象不长谷物的荒地。(印度)
011 不知道不算惭愧,不想知道才是羞耻。(土耳其)
012 不学习的人总以后悔而告终。(土耳其)
013 要想获得科学知识,就得从字母学起。(法国)
014 如果想研究高深学问,就得从字母学起。(日本)
015 要想学到很多东西,就不要一下子学很多东西。(英国)
016 要从书本中学习,更要从生活中学习。(苏联)
017 爱好学习的是聪明人,喜欢指点的是蠢家伙。(苏联)
018 只要肯学,永远不嫌晚。(英国)
019 要想懂得一门知识,先得承认自己无知。(柬埔寨)
020 不虚心的人永远和愚昧在一起。(非洲)
021 好高鹜远的一无所得,埋头苦学的获得智慧。(苏联)
022 即使是聪明绝顶,也要从头学起。(苏联)
023 刻苦耐劳是获得知识的前提。(缅甸)
024 知识从刻苦中得来,无知在松懈中造成。(蒙古)
025 谁游乐无度,谁就没有功夫学习。(法国)
026 要想懂得多,就要睡得少。(苏联)
027 越学习,越会发现自己无知。(苏联)
028 没有艰苦的学习,就没有最简单的科学发明。(南斯拉夫)
029 本领是从困难中学会的。(古巴)
030 天才免不了有障碍,因为障碍会创造天才。(法国)
031 谁要有知识,就得多请教。(埃塞俄比亚)
032 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芬兰)
033 走路能开口,天下随便走。(日本)
034 善问路的人能够过高山,不愿问的人在平原也会迷路。(土耳其)
035 请教人家,不要怕羞。(阿富汗)
036 即使已经明白的东西,再问问人家也会得到教益。(古巴)
037 好问不需脸红,无知才应羞愧。(日本)
038 不懂就问,脏了就洗。(缅甸)
039 知识渊博的人懂了还要问,学识浅薄的人不懂也不问。(土耳其)
040 学习好比驾车登山,不前进就后退。(日本)
041 背得烂熟,还不等于掌握知识。(法国)
042 如果没有充分领会前面,就不要急于学习后面。(苏联)043 要告诉人家的事情,自己先要熟悉。(土耳其)
044 重复是学习知识的母亲。(德国)
045 笨人的笔记比聪明人的脑子要可靠得多。(朝鲜)
046 走得勤的人,比活得长的人见识广。(阿拉伯)
047 幼年时代学的东西,就象石头上刻的花。(阿拉伯)
048 靠父亲的学识成不了学者。(土耳其)
049 没有一所教授“天才”的学校。(土耳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