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小学美术第三次作业

小学美术第三次作业



第一篇:小学美术第三次作业

小学美术第三次作业

张家港市港区小学施亚娟

1、简要说一下对“欣赏·评述”领域的认识,列举该领域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

“欣赏·评述”领域是指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行欣赏和评述,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除了通过欣赏获得审美感受之外,还应用语言、文字等表述自己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的感受、认识和理解。《课程标准》指出:“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教学,应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努力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克服以往以教师讲述为主的弊端,积极探索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同时,着重培养学生掌握美术欣赏最基本的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欣赏和评述的能力,并以此作为教学评价的主要依据。

通过“欣赏·评述”领域的学习活动,学生应该达到以下目标:

第一,激发参与“欣赏•评述”活动的兴趣,学习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了解中外美术发展概况。

第二,逐步形成提高视觉感受能力,掌握运用语言、文字和形体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的基本方法,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第三,逐步形成崇尚文明、珍惜优秀民族艺术与文化遗产、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

2、结合自己的教学,完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案例文稿。

课题:《彩墨游戏二》 小学美术 三年级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 表现”领域,通过教学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彩墨与宣纸的特性,体验彩墨画的乐趣,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得出结论。

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画的简单知识,通过名家名画的欣赏,感受彩墨画的艺术美感,激发学生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

学情分析:

让学生在充分的艺术实践中发挥主动性,带领学生根据现象去发现,根据问题去探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必刻意强调技法,重点强调的是感受彩墨游戏中的偶然现象和意外效果。

预设目标:

1、认知目标:简单了解彩墨画是绘画形式之一,初步认识中国画,了解绘画用具。

2、能力目标:游戏中感受,进行简单彩墨画笔法的基本练习。

3、情意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彩墨画的特点,感受彩墨画的乐趣,在彩墨游戏中发现偶然现象和意外效果,激发学生热爱民间艺术的情感。

重点:让学生在彩墨游戏中去发现彩墨与宣纸产生的一种特殊变化。

难点:笔上水分的多少与不同的变化。

疑点:简单彩墨画笔法的练习。

教学准备:

国画颜料、宣纸、墨、毛笔、废旧报纸、一次性纸杯等。利用课前在教室里

粘贴了大量的上学期《彩墨游戏

(一)》的学生作品。

教学过程:

一、营造氛围

当学生们有的说笑,有的懒散走进教室时,立刻就看到了许多熟悉的画面,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过来了。许多学生开始找自己的作品,这都在我意料之中。

随着我响亮的一声“上课”,学生们都习惯性的、整齐的起立,一切进入正轨,尽在掌握。

师:同学们刚刚欣赏了老师为大家准备的这次画展,你想起了什么?(示意

大家看到教室里粘贴的作品。)

生:想起了我们上学期上的《彩墨游戏

(一)》那一课。

生:我还想起了那堂课上我们是在做“挑战”游戏中画的这些画。

师:同学们记得真是很清楚。今天这堂课啊,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再玩一次以

“挑战”为主题的彩墨游戏。

板书课题:彩墨游戏

(二)(这种形式的导入,简捷而有效。学生看到自己曾经的作品,唤起了他们对中国画已有的记忆和认知,但毕竟上学期所学的知识十分有限粗浅,他们的好奇与求知欲使之带着疑问

急于想深入了解,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为下面的学习活动作了铺垫。)

二、跟学练习

师:大家还记得上学期在游戏中我们使用的几件宝物是什么吗?

生:是笔、墨、纸、砚。

师:对,也就是文房四宝。(板书: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如果用生硬的语言对学生们说“我们来练习练习笔墨吧”,那么孩子们的热情与主动

性就会少了一半,所以我结合要继续“挑战”游戏的结构安排来设计教学语言,使课堂气氛

活跃。另外,还要在细微之处渗透对学生良好的绘画习惯的养成。)

师:我们不打无准备的仗,要想在游戏中获胜,就先要用文房四宝武装自己,再操练操练。好不好?

生:好!

师:请同学们先要在书桌上垫好毡子或废旧报纸,然后才能动笔呀。

(中国画从内涵到形式,前辈们早已登峰造极,使后代景仰与效仿。而学生们对国画的了解和笔墨的控制更是十分有限,因此我认为在练习的过程中,既不能难度大要求过高,也

不可一开始就放任其涂鸦。否则,不是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望而生畏,就是毫

无技法,何谈国画艺术?所以我在教学从实际出发,既要按程式,学习传统中的本源东西,又不能泯灭少儿的童心,把握好分寸,循序渐进。我就像一个乐队的指挥„„)

师:请你尝试着用笔墨,画出粗细不同的线;再画出浓淡,不同的线和点;

师:先蘸满淡墨,再用笔尖焦一点浓墨,卧笔侧锋画一画,效果如何?

师:同学们还有什么想法,下面就大胆尝试,看看有什么新发现?

(听到我最后这句指挥,学生们开始活跃了,我没有限制、打扰他们,而是轻轻地走在这群可爱的孩子中间,静静地观察着他们的“探究与发现”。有的学生大胆的挥毫,使用了

许多侧锋画山水、画花朵;有的小心翼翼,用笔尖仔细的勾勒、点化;有的先用水把宣纸打

湿,再着墨色;还有的正好相反,甚至把画好的形象浸到水盆之中,再瞪大双眼等待着变化

出现„„这样先扶后放,让学生在充分的艺术实践中发挥主动性,引导学生根据现象去发现,根据问题去探讨,了解笔、墨、水和宣纸之间的关系,了解不同技法产生的不同效果,激发

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师:同学们的发现还真不少!归纳起来主要有„„

教师示范并板书:没骨、勾勒、点染、滴洒、泼墨等。

(我用毛笔简单地示范,但是十分注重用笔用墨的细节,教师的演示是最直观、最有效的给予学生信息的方法,通过教师的画法讲授,学生能更多地消化知识,板书则是提示学生

需要掌握或了解的主要内容。我分别用不同的技法画出了凌霄花、梅花、山水等,让学生体

会墨色的变化与各种技法的差异。孩子们看得特别认真,示范完,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孩子们的情绪感染了我,我也开始兴奋起来,就像一个孩子被老师表扬一样,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连声对同学们说:“谢谢大家!谢谢大家!”。)

师:现在我们来个实战演习,怎么样?

生:好!好呀!

师:同学们分为四组,每组一张画纸,先由老师分别在宣纸上任意画一大笔,再同时由后面的同学添画接龙,最后比一比,看看哪一组完成的作品最有创意,效果最好。

(分组比赛这个办法虽然简单,对小学生却是十分有效的。学生们的热情高涨。我给四

个组画的第一笔基本上是一样的,可是没有想到,后面出现的差别越来越大。因为添画接龙

是同时进行的,而且为了保证教学的时间不被拖延和影响,我一直监督催促,平时喜欢互相

参考效仿的学生们根本没有了相互影响的机会。第一组画成的是熊猫吃竹子,第二组画成的是在小河中游泳的蝌蚪,第三组最后完成的是一片树林,而第四组画成的是一个插满花朵的花瓶。)

三、欣赏大家作品

师:小小笔墨真的很神奇,换了不同的人来添画,最后这次演习的结果也有

如此大的差异。相同的笔墨在每个人的眼中和手中所呈现的却是不同的画面。

(课件展示名家作品)

师:经过了刚才的操练和演习,一切准备就绪,下面老师就请出被挑战者。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所以我们先要清楚对手的具体情况。

师:这幅《人之家》是现代著名画家吴冠中的作品。画面上只是使用了极为

简单的点、线、面,但由于墨色浓重的变化,大块面的错落安排,使画面具有独

特的韵味。

师:同样是吴冠中的作品,这幅《崂山松石》与前一幅《人之家》却有很大的不同,你能谈谈自己的看法吗?

生:主要运用了很多线条勾勒来画出山石,再用大面积的着色,有点像我们

平时画画上色的特点,另是一种效果。

师:相对来说,吴贯中的这幅《瀑》,与前两幅中的哪一幅画的特点很相似

呢?

生:《瀑》与《人之家》的特点很相似,更多地使用了很多流畅的、动感的线条表现水。

师:请同学们再欣赏一下张大千《泼墨山水》这幅作品,分析作品中运用了

刚才老师演示的哪种特殊技巧?

生:老师,这还用问,画名都说了是《泼墨山水》,当然是泼墨了。

学生们觉得有趣,都开心地笑起来。

(美术教学是视觉艺术,中国画的独特韵味只有通过视觉感官才能使人有所感触。欣赏、分析的名家作品,体验形式美,不仅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中国画的魅力,而且为学生构建了

一个浓郁的艺术氛围,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人文内涵,培养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

四、学生作业

师:下面我们的挑战游戏开始,请大家遵守游戏规则。

课件出示作业要求:

①画面饱满,要有大小、浓淡、粗细等变化。

②要运用多种技法来表现;

③分组合作,看看哪一组合作最愉快。

学生按组创作,教师巡视指导。(播放民乐《高山流水》)

分析:

分组合作可以加强学生的团队精神,还可以解决初画国画对较大画面难以把握的问题。优美的乐曲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可以激发灵感和表现欲,有意想不到的收效。

孩子们更加兴奋了。快速做好准备之后,就开始舞文弄墨起来,一个个都成了小画家的模样。可过了一会儿我发现,还有几个孩子走来走去的,还没有要动手作画的意思。我有些不高兴,心想:怎么还没动手画,难道只是看别人画画也能算是合作吗?刚想批评,但还是忍下了,分别走到他们身边,多鼓励,多提示,很快他们也开始专注的参与其中了,我心中的不悦变成了喜悦。

一堂课下来,整个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的过程,提高了想象力与创造力,提高了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最后,我对大家说:“有的同学觉得画的并不理想,这很正常,国画是要有多年的功夫才能掌握好笔墨的效果。一位画家曾经说过“所谓大师,只是失败最多的劳动者”。只要你们有热心、有恒心,就一定会有收获。

3、学习《上好课——小学美术课程》案例观摩视频,任选一个,写出成效分析。《奇思妙想画漫画》成效分析:

一开始听课题,还以为是一节小学美术课,听课后,发现是初中的美术课。课堂上学生一下子就被龙老师一开始出示的漫画勾起了兴趣,以愉悦的心情开始上课。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原动力,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主动地、积极地、执着地探索该事物的奥秘。因此,龙老师在本节课的开始就赢得了首次成功,为课堂的教学设下了铺垫。

龙老师为学生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愉悦中喜欢上美术课,乐于学习美术知识,接受美的熏陶。因为只有轻松、有趣的美术课堂才会深受学生的欢迎。龙老师以学生喜爱的动画片、卡通动漫等形象来吸引学生注意,接着以“经典重温”来让学生认识漫画大师“张乐平”、“丁聪”、“丰子恺”等漫画家,并欣赏他们的作品,让学生在幽默中会心一笑。龙老师趁热打铁再以“星光璀璨”的形式出示明星的漫画形象,让学生在体会“幽默”、“诙谐”的漫画同时,了解漫画人物面部特征的表现技法,如局部夸张、变形等,很自然的就解决了这堂课的重点。这让龙老师的这节课又成功了一半。

在创作过程中,龙老师利用大量漫画作品和创作事例的进行演示,画肖像漫画时可以把人的头形看成圆形、国字形、葫芦形、心形等,这样就又快,又明确的解决了本节课的难点。让学生沿着艺术手法幽默、题材典型、艺术形象简洁、表达以夸张变形为主的思路前提下,发挥创造思维。龙老师布置的作业也很有智慧,“肖像漫画”“改画漫画”“漫画日记”。这三个作业要求是由易到难逐步深入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作业,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

第二篇:第三次作业

第三次作业 第七章 生长

1、解释下列各组名词:连续培养和分批培养,恒浊器和恒化器,2、什么叫同步生长?如何可以得到同步生长?

3、什么叫做生长曲线?指出细菌生长曲线各个时期的形态和特点?研究生长曲线在实践中有何意义?

4、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温度、PH值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5、区别消毒、灭菌、防腐和化疗

6、磺胺为什么可以用于人体治疗细菌感染?

7、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第八章 遗传

1、名词解释:质粒,接合,转化,转导,缺陷噬菌体,营养缺陷型,光复活作用、原生质体融合,准性生殖,菌种退化,菌种复壮

2、大肠杆菌中F因子得存在方式及常见的杂交结果。

3、试述转化的过程及结果。

4、比较普遍性转导和局限性转导。

5、说明5-溴尿嘧啶、亚硝酸、紫外线是如何引起碱基对置换的。

6、营养缺陷型的筛选过程。

7、菌种保存的基本原理,常用的菌种保存的方法有哪些?优点?

第三篇:作业第三次

1.一般来讲,逻辑命题没有对事实的发生发展过程作出任何论断,以下命题不属于逻辑命题的是()

A.在进化历史上,先有了猿猴,才有了人 B.朱熹:理先于气 C.杨朱:舍一毛而济天下尤未允 D.道家:有生于无

2.汉字在中国历史上历经沿革,以下有关汉字演变说法不正确的有()

A.“金文”又称“钟鼎文”,指出现在商周时代所铸青铜器上的文字 B.“小篆”盛行于六国统一后的秦帝国 C.“楷书”又称“真书”,定型于两晋南北朝时期,成熟于隋唐帝国时期 D.“隶书”肇始于东汉,至魏晋时期逐渐定型化、成熟化

3.喇嘛教是佛教传入中国西藏地区经过本土化的宗教,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形成了别具特色的组织和传教制度。以下关于西藏喇嘛教的说法错误的有()

A.公元7世纪,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信仰佛教并大力推行,使佛教在西藏获得重大发展 B.在现存的西藏佛教支派中,戴红帽子的僧人应当属于葛当派,即古老的西藏佛教派别。C.由西藏著名的昆氏家族创立的萨迦派,通过家族传承来解决宗教法位问题,其第五代首领罗追坚赞首开西藏政教合一之先例。

D.格鲁派是迄今为止势力最大的一派,其教义体系完整,强调严格的戒律和寺院制度,最早受封的**和**都来自于此派

4.我国是茶叶的故乡,绿茶是最古老的品种,是我国品种最多,产量最大的第一大茶种,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著名的绿茶?()A西湖龙井 B太湖碧螺春

C庐山云雾

D铁观音

5.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这里的“一寸”是用哪种古代计时器量出的时间单位?()

A圭表

B 漏刻

C日影

D漏壶

6.唐代诗人中别称为诗鬼的诗人是:()

A 李白

B李贺

C白居易

D杜甫

7.不属于文房四宝的是:()

A宣纸

B湖笔

C徽墨

D河砚

8.我国传统表示次序的“地支”共有几个字?()A 8

B 10

C 12

D 14 9.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是在:()A唐太宗

B唐高宗 C唐中宗

D唐玄宗

10.“宰相”的“宰”最早指:()

A高级官吏

B官吏统称

C低级官吏

D皇帝

11.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

A、士可忍,孰不可忍B、是可忍,孰不可忍

C、士可忍也,孰不可忍也D、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2.“阳关大道”原是指通往那里的道路()

A东海

B西域

C南国

D中原

13.在东亚形成的以中国为中心的“汉字文化圈”的不包括哪些地方:

A 日本列岛

B青藏高原

C 越南以及东南亚

D 中亚地区

14.构成历史上的汉字文化圈的主要要素不包括哪个方面:

A、儒学 B 道教

C律令制度 D 中国化的佛教

15.中华文明的奠基及元典创制期到持续到哪个时代:

A 商 B周C春秋战国 D 汉 16.中国商代已经出现文字,下列哪个文字不是商代出现的:

A、玉石铭文 B、金文 C、陶文

D、青铜铭文

17.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是:

A、秦朝 B、两汉 C、三国时期 D、南北朝

18.科举制度出现在哪个时代:

A、汉朝 B、魏晋 C、隋唐

D、宋朝

19.宋代理学的开山人物是指周敦颐和: A、张载 B 程颐 C、朱熹 D、邵雍

20.明世宗年间,耶稣会士中而打开中国传教局面的是:

A 方济各 B 利玛窦

C、南怀仁 D、汤若望

21.以下哪个历史人物不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

A.韩愈B.欧阳修C.曾巩D.李白

22.古代中国画的一个重要特征是()

A.注重线的作用B.注重的光的作用 C.注重色的作用D.重视材料的运用

23.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汉字称作:()A隶书

B小篆

C楷书

D行书

24.中国古代宫殿建筑普遍采用什么颜色?()A黄色

B 紫色

C红色

D蓝色

25.“青梅竹马”取自下列哪个典故()

A、李白《长干行》

B、白居易《长恨歌》 C、李煜《虞美人》

D、李商隐《无题》

26.王维擅长的诗体是()

A、咏物诗

B、咏景诗

C、山水田园诗

D、叙事诗

27.地动仪发明于哪个朝代()

A、西汉

B、东汉

C、西晋

D、东晋

28.“文武二圣”指的是()

A孔子曹操

B老子关羽

C孔子刘备

D、孔子关羽

29.“小李杜”指()

A、李白杜甫

B、李白杜牧 C、李商隐杜牧

D、李商隐杜甫

30.三冥节指的是()

A鬼节五月节下元节 B清明节中元节下元节 C鬼节端午节中元节 D重阳节冥节下元节

31.为了有效地控制地方,元朝统治者在地方设置的管理机构是()

A.西域都护

B.行中书省

C.宣政院

D.理藩院

32.明朝建立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实行三司分权。“三司”指的是()

①承宣布政使司②提刑按察使司 ③奴儿干都司④都指挥使司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3.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加强的标志是()

A.顺治帝册封五世**

B.康熙帝册封五世** C.雍正时期设置驻藏大臣

D.乾隆时期设立伊犁将军 34.古代音律分为分为五音,其前后顺序是()

A.宫、羽、角、商、址 B.宫、商、址、角、羽 C.宫、商、角、址、羽 D.宫、羽、商、角、址

35.《史记》是中国第一部()

A.纪传体通史 B.编年史 C.国别史 D.编年体通史

36.中国哲学发展的高潮期是在()年代

A.春秋战国

B.宋明

C.先秦

D.近代

37.佛教汉化的一个重要表现是()

A.改变全部原来教义B.分化为大、小乘 C.融合儒道思想D.自我完善

38.名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出自哪里:()

A、诗经 B、元曲 C、乐府 D、信天游

39.明代抗击倭寇的著名将领是:()

A.戚继光 B.郑成功 C.郑和 D.汉武帝

40.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不包括哪个方面:

A、伦理中心 B、尊君重民

C、中庸协和

D、重农轻商

第四篇:第三次作业

社会化媒体营销

姓名:胡

学号:Z2016242415

班级:16中指电子商务二班

一、社会化媒体平台的变迁

1.1中国互联网用户趋势

中国的社会化媒体,起源于1994年第一家曙光论坛的创立,兴起2012年新浪微博的用户爆发,繁荣与现今深度垂直或轻量娱乐等形形色色品台的更新换代迭。

当旧的社会化媒体形态逐渐不在受人关注,新的在线媒体平台开始成为主导,在线视频、音乐、游戏已经成为现今中国社会化媒体发展势头显著的社会化媒体形态。

根据2018年3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2017年12月最新统计的数据显示,社会化媒体传播影响力稳步提升,紧跟其后的是作为新兴领军的互联网音乐,互联网游戏和与互联

网视频,另一方面,即使通讯用户远远超过其他类型用户,微博用户也回暖至2012水平。

社会化媒体巨头数量扩容,BATS可以改写为BATSB

不同于往年社会化媒体巨头引领的格局,即BATS(百度、阿里巴巴、腾讯、新浪),今时的格局已被入驻的今日头条系即,(字节跳动/ByteDance)所打破。靠定制化信息分发起价的今日头条系以其智能算法,对消费者进行精准内容推送,并通过机器学习等轻量技术资产创立了抖音短视频、今日头条等平台,迅速渗透并赢得了社会化媒体用户的青睐。

1.2中国社会化媒体生态概览

有别于以往的功能性导向格局,我们发现当下的社会化媒体是由用户关系和平台内容为基础,以核心和衍生社会化媒体为重要表现形式,进一步形成的双格局社会化媒体生态。

不同的社会化媒体平台,根据其关系和内容比重的差异可以宽泛地划分为核心社会化媒体和衍生社会化媒体。

核心社会化媒体

主旨增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帮助用户更好地了解并联结其他用户,在核心社会化媒体之下,用户之间的关系双向共享的,用户于用户之间更加频繁地交换各自地生活体验或其他信息,其中包括以寻求交友、兴趣、新鲜事、即时通讯等为目的的线上平台

衍生社会化媒体

主旨为保持/增加用户粘性,赚取流量,用户通过平台的过滤获得更加个性化的信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决策。在使用衍生社会化媒体的过程中,用户更加偏向使用单项交流的关系模式,即从内容生产者处获取信息,例如从意见领袖、公众媒体甚至是平台本身的算法推荐结果,来获取更符合用户兴趣的信息,衍生社会媒体可以宽泛地分为网络游戏、影音娱乐、信息资讯、电商购物四大模块。

1.3核心社会化媒体平台

13.1微信-融入日常生活,为跨年龄层的用户重塑在线关系

微信是腾讯业务中拥有用户量最多的一个社会化媒体品台,并且已全面融入人们生活。2017年,87.6%的用户常使用的手机APP是微信,81.5%的用户每天使用超过1小时。

微信庞大的用户基数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据调查,%33的“银发”用户将80%以上流量用于微信。即使是“银发”用户,通过微信实现了日常沟通和生活便利的需求,更老人通过微信增加了和自己子女和亲戚好友之间的关系。

1.3.2新浪微博-通过扶持视频化、垂直化、MCB(多频道网络)的传播方式,增加了普通用户与专业用户的关系粘性

视频化:微博全面推进视频化战略

垂直化:微博深耕垂直领域,致力与建立每个领域的流量生态、变现生态

MCN:加大对MCN的扶持,|联合垂直领域达人丰富内容生态

1.4衍生社会化媒体平台

1.4.1影音娱乐-陪伴式内容成为无聊经济的主要出口

视频社交满足了广大用户无聊消遣、排解孤独的需求,根据cnnic第41次互联网用户研究调查,互联网用户喜欢观看网络视频和直播的主要原因式打发时间。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人们的空余时间越来越碎片化,借助今天的移动端应用,如电台、短视频、直播软件,轻量的影音娱乐内容容易地占据用户等车、坐地铁、下班后的空余时间。

同事,这些平台衍生出社会化媒体入口,可以让用户将自动认为有趣的内容快速分享,这些无思考门槛的生活化内容,让用户在消费时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同时自己又能感到“获取信息”的满足感,以及与朋友“分享资讯”获得的乐趣和认同感,因此,用户很容易“刷到停不下来”。

抖音作为2018年的短视频“爆款”,成功帮助品牌引爆社会化媒体热议

以抖音短视频为例,通过打造内容生态,算法推送助力,让兴趣相投的用户可以通过内容分享拓展社会关系。

抖音打破了传统内容生产和分发的关系。例如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的内容生产“中心化”,即少数头部用户吸引大部分流量。抖音通过设置话题挑战、丰富音乐场景,设置同款模板等方式加速培育精品内容,通过平台算法代替传统微博微信用户的转发作为传播节点,使得分发机制“去中心化”,加速了传播效率,短时间内可以引发多个热门抖音话题。

影视娱乐类社会化媒体平台盛行,是否意味着图像信息平台,如美图可以通过孕育“社区”增加用户粘性?

正因如此,美图秀秀若想要成为中国的Instagram,不仅要加强其原有的图片处理功能,让优质的图片内容沉淀在美图程序内的社交圈;还需借助成熟的社会化媒体资本帮助美图加强关系运营,争取更过的资源来培养图片社交的属性。

1.4.2网络游戏-关系升格归功其天然的社会媒体入口和用户共同的兴趣爱好

第五篇:第三次作业

第三次作业

习题一

一、目的:练习存货购入、领用的核算。

二、资料:某企业1月份存货购入和领用情况如下: 1、1日某种存货余额500件,单价20元; 2、3日领用300件;

3、5日购进1 000件,单价22元;

4、10日领用800件;

5、20日购进1 200件,单价24元;

6、23日领用900件。

三、要求:分别采用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和先进先出法,计算确定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月末结存存货的成本。

习题二

一、目的:练习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的核算。

二、资料:胜利工厂对存货核算采用按计划成本计价。200×年8月末,“原材料”账户余额 为14 500元,“材料成本差异” 账户借方余额380元,甲材料计划单价4.50元,乙材料计划单价48元。该厂9月份发生有关材料的业务如下: 1、3日,用银行存款承付华光厂发来的甲材料1 000千克的货款4 000元,增值税68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

2、5日,通过银行承付红旗工厂购进的乙材料500千克的货款25 230元,专用发票注明增 值税款4 289.10元,材料尚未运达企业。

3、15日,自本市卫东工厂购进的乙材料800千克,货款40 000元,增值税额6 800元,开 出转帐支票一张付讫。材料验收入库。

4、16日,上月光明工厂发来的在途材料——乙材料500千克,实际成本25 000元,本月 验收入库。

5、20日,收到红星工厂托收承付结算凭证,承付该厂发来甲材料2 000千克的货款8 000 元,运费500元,专用发票注明增值税额1 360元,材料尚未运达企业。

6、22日,从红星工厂购入的甲材料到达企业,验收时,发现短少300千克,经查,10千 克为定额内损耗,90千克应由运输部门承担责任,200千克为供货方少发货。7、25日,基本生产车间生产产品领用甲材料300千克,一般消耗领用乙材料50千克,厂部领用乙材料30千克,辅助生产车间领用乙材料100千克。8、27日,基本生产车间生产产品领用甲材料400千克。9、30日,以银行存款5 000元预付外购材料款。10、30日,新民工厂发来的甲材料800千克,本月27日已入库,月末仍未收到有关凭证,款项未付,按每千克4.50元估价入账。

三、要求:

1、根据上述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2、开设并登记“原材料”、“材料成本差异”的T形账户。

3、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编制会计分录,调整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

习题三

一、目的:练习材料盘盈、盘亏的核算。

二、资料:某企业年末对材料进行全面清查,清查结果及批准处理情况如下: 1、1号仓库发现盘亏甲材料1 000千克,单位计划成本40元。经确定盘亏材料的进项税额为6 596元。2、2号仓库发现盘盈丙材料500千克,单位计划成本60元。

3、产成品库发现损毁A产品510件,每件实际成本100元。

4、对上述清查结果,经有关部门批准后,处理如下:甲材料中400千克属仓库保管人员失 职造成,应由其赔偿损失,另外600千克属于管理制度不健全造成,应列入当期费用;丙材料盘盈是由于计量不准造成,应冲减管理费用;产成品的毁损属于意外事故造成,按规定予以转销(该企业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为-3%,增值税率为17%)。

三、要求:根据上述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