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八年级上学期思想品德试卷分析

八年级上学期思想品德试卷分析



第一篇:八年级上学期思想品德试卷分析

八年级上学期思想品德试卷分析

一、试卷整体评价

此次期末试卷,含四个大题,题型分为单项选择题、判断题、填表题、材料分析题。试卷以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材为依据,注重了双基,强调了能力的考查。在命题方式、选材、立意等方面,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试题知识覆盖面宽,基本突出了考查教学中重点的理念。试题难度适中,能有效地检查学生在本学期学习的效果。考查内容紧密联系学生实际,其试题活而不乱,综合性较强,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归纳能力、分析能力、阅读材料的能力、开放性思维的能力。试卷还对时政知识加以考查,突出了思想品德的学科特点。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从对学生卷面答题的质量抽样分析情况看,学生普遍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如下:

1、重大时政知识积累欠缺。单选题中的1、4、5三个小题虽取材于社会热点新闻,学生答的相对不好,这足以说明学生对时事政治不够关心,还需要培养学生关心时政新闻的习惯。

2、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不够。判断题的第8题错误率较高,很多同学单凭个人感觉答题,忽视了基础知识是答题遵循的依据。“竞争的积极作用”很容易被同学所不解,但学习过程中如若对这一基础知识掌握清楚就不会答错。还有材料分析第2题中有关对“诚信”概念的理解,对“善意的谎言”的理解这两个问题都是教材中的重点内容,是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考察,很多同学只是对其进行片面的个人分析,并没有运用教材所学的知识,这样是得不到高分的。可见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还不够扎实。

3、学生运用课本主干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高。即学生不能根据材料从课本中提取出有效知识,也不会把课本知识和材料有机结台起来,要么只看到材料而忽视了课本知识,要么只单纯回答了课本知识而没有结合材料。这种现象在材料分析题里体现最为明显。例如材料4题,表面看上去脱离教材知识点,其实在材料中隐含着相关的知识点,是关于“如何履行承诺”的知识点,此题是理论与实际巧妙相结合才能答得恰到好处的。

4、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较弱,不能多角度地分析、解决问题。最典型的就是第三大题,这道填表题有很大的灵活性,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思辨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可有些同学思考的过于拘泥,思路较狭窄,而导致失分。

5、学生审题不够认真细致,偏差失误较多。不能从设问和材料中提取出有效信息,导致答案偏离设问指向。材料第5题是涉及到“竞争与合作”中的知识。如不仔细审题,就会领会不到题的内在意义,从而很粗糙的作答,很难答到点子上。

三、今后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努力方向

针对这次考试中学生表现出来的问题,我觉得教师今后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1、强化基础知识训练。万变不离其宗,基础知识是根本,判断题错的原因大多就是基础知识不牢固。一环扣一环,没有基础知识的支撑,材料分析题也就更难了。要以课标为纲,以课本为本,注重基础,稳扎稳打,适当综合,分层提高。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归类和疏理学习内容,形成知识网络,实现知识的迁移、重组和整合。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前提,也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考试命题方式是灵活的,但无论如何选材,落脚点还是教材知识。设问可能非常灵活,答案却可能非常简单,教材知识不熟悉,基础知识掌握不好,即使审题准确,也难得高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从抓基础知识入手,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关注时政热点,关注社会生活,关注成长感悟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时政热点、社会生活、学生实际生活问题,依据所学课本知识,进行深层次及多角度思考是很多有名的政治教师成功之所在,这也是政治教师必备的素质。在平时,应要求学生多收集整理一些与教学重点知识相关的资料,根据教材所学,指导学生分析解决这些问题。不断地坚持问题带考点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使学生能多层次、多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3、注重对学生应试技巧能力训练,加强答题规范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规范习惯。审题、解题、答题、表述、书写的规范和完整,既是考试的重要要求.也是提高考试成绩的重要途径。在讲练当中,对规范应长抓不懈,严格要求,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尽量运用政治学科的专业用语,做到格式正确.语言规范,紧扣问题,条理清晰。

4、转变教学观念,调动学生参与教学。在教学中要大力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努力处理好两个转变: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变为“学习者为中心”,以“教会学生知识”转变为“教会学生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时既要重视改革“教法”,更要重视“学法”的指导和培养,这样,才能帮助学生获得可持续的发展。

总之,在今后的思想品德教学中,我们要充分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主攻”的教学思想,才可能收到“一石三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效果。

第二篇:2012八年级上学期思想品德试卷分析

2010——2011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思想品德试卷分析

抚远一中姚晓岗

一、试卷整体评价

此次期末试卷,含五个大题,题型分为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简要回答题、探究与实践题、分析说明题。试卷以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材为依据,注重学生能力的考查。试题知识覆盖面宽,基本突出了考查教学中重点的理念。试题难度适中,能有效地检查学生在本学期学习的效果。非选择题活而不乱,综合性较强,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归纳能力、分析能力、阅读材料的能力、开放性思维的能力。

二、试卷优点、加强政治学科综合实践能力的考查

从实际上看,只有知识充实,知识运用和知识迁移才能灵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提高。因此,本次试题突出了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考查。

2、关注现实,贴近学生实际。

本试题八年级思想品德试题所选用的材料大都是贴近学生实际的事例,其中有些事例就发生在学生的周围。试题立意新,视野宽,覆盖面广,难易适中,充分结合了时政热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考查了学生们学科素养和能力。有利于引导学生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也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3、依托基础知识,侧重考查学生能力。各题都涉及教材基础知识,覆盖到每一课、每一节。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突出了能力考查,即在实际的问题情境中考查学生运用有关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新知的能力。既考查了学生理解、概括能力,又考查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突出社会热点,贴近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的思想实际,有较强的时代性。

三、缺点与不足

我个人认为,本套试卷单项选择题完全是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知识点僵化,不灵活,多选题20题也完全拘泥于教材。这类的题在以前的考试中出现的较少,这样容易使学生产生“死记硬背”的观念,思想品德学科着重是如何把所学的知识运用的实际生活中,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而不是“读死书,死读书”!

第三篇:八年级思想品德第二学期试卷分析

ww w.5 Y k j.CoM文

章 来源

八年级思想品德第二学期试卷分析

本次期末考试试卷卷面分值为100分,其中客观题59分,主观题41分.考试时间共50分钟,采用闭卷形式。充分体现了思想品德学科教育教学的改革方向,试题注重能力培养,渗透德育,坚持以课标为准绳,以能力培养为导向,降低难度,紧跟时代,突出实践,使学生联合会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学会运用法律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下面就考试试卷做进一步的分析:

一、该试卷的出题出题范围是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一课至第十课的内容,试卷知识覆盖面大,侧面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客观题:第一题是单选题目,分值20分,每题2分。该题难度低,侧重基础知识的考察学生对常识性内容的识记能力与掌握。第二题目是多选题,分值18分,每题3分,难度适中,侧重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常识性知识识记能力。第三题是判断题,但要求改错,分值21分,每小题3分。考察学生的辨别能力。

主观题:案例分析10分,情境探究15分,实践与探究16分。主要考察学生的应变能力与理论综合实践能力,侧重学生的综合能力的考查。

总体看来,试题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系统性,能够达到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各种能力的目的。

二、试卷分析:

从统计分析来看,我校八年级学生的平均分为70分,其中,80分以上38人,70——79分有31人,60——69分17人,不及格人数14人。成绩呈现的特点是:处于70分以上的人数最多。

三、试卷失误原因分析

1、引导学生关注时事,特别是一些重点、热点的时事。

2、学生运用课本主干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高。即学生不能根据材料从课本中提取出有效知识,也不会把课本知识和材料有机结合起来,要么只看到材料而忽视了课本知识,要么只单纯回答了课本知识而没有结合材料。

3、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较弱,不能多角度地分析、解决问题。本试卷有很大的灵活性,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思辨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可有些同学思考的过于拘泥,思路较狭窄,而导致失分。

4、学生审题不够认真细致,偏差失误较多。不能从设问和材料中提取出有效信息,导致答案偏离设问指向。如不仔细审题,就会领会不到题的内在意义,从而很粗糙的作答,很难答到点子上。

四、今后教学建议及措施

1、强化基础知识训练。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前提,也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考试命题方式是灵活的,但无论如何选材,落脚点还是教材知识。设问可能非常灵活,答案却可能非常简单,教材知识不熟悉,基础知识掌握不好,即使审题准确,也难得高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从抓基础知识入手,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关注社会生活,关注成长感悟。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社会生活、学生实际生活问题,依据所学课本知识,进行深层次及多角度思考是很多有名的政治教师成功之所在,这也是政治教师必备的素质。在平时,应要求学生多收集整理一些与教学重点知识相关的资料,根据教材所学,指导学生分析解决这些问题。不断地坚持问题带考点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使学生能多层次、多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3、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尽量运用政治学科的专业用语,做到格式正确.语言规范,紧扣问题,条理清晰。

总之,在今后的思想品德教学中,我们要充分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主攻”的教学思想,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培养。

ww w.Y k j.CoM文

章 来源

第四篇:八年级思想品德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八年级思想品德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张宝欣

一、试题分析

该套试卷的出题范围是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全册内容,考试方式为开卷。试卷知识覆盖面大,侧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此次期中考试试卷卷面分值为100分,其中选择题46分,主观题54分。

第一部分是选择题, 分值是46分,每题2分。该题难度适中,侧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考查学生对常识性内容的识记能力与掌握。

第二部分是简答题,分值54分,共5个小题。

总体来看,题型题量保持稳定,仍然是四种题型。考查的仍是学科主体知识,比例合理,长度适中,具有一定的区分度。试题立意新,视野宽,覆盖面广,难易适中,充分结合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考查了学生们学科素养和能力。有利于引导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改进。

二、试卷分析

从统计分析来看,平均分为 72分,最高分97 分,最低分18分,及格率 75%,优秀率12%

1、客观题答题概况:单项选择得分率高。失分较多的试题主要是第7、10、22题。

2、主观题答题概况:

二、三题得分率较高,四题得分率较低。

三、主要错误类型

1、特别是一些单项选择题,一些学生做错的主要原因是书本知识不扎实,对题干把握不准确。

2、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不强,理论是理论,运用不到材料中去。

3、分析总结能力欠缺。

4、答题态度不认真,有些学生只写选择题不写主观题。答题不够规范,语言不规范,语言表达不明确,条理不清,书写潦草。

四、今后的教学建议

1.在教学过程中继续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只有基础知识扎实,学生的能力才能有所提高。将教材内容进行整合、梳理,形成知识网络,使书由厚变薄;将知识点全方位联系相关内容,构建知识网络。

2、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材料,注重情景教学,案例分析。提高学生阅读生活资料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读教材,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理解能力。

3、对学生加强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学科术语,全面、完整答题的能力。要加强政治语言规范性表述的教学,要求在答题中表述准确。

第五篇: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思想品德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思想品德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

一、试题分析

该套试卷的出题范围是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一课至第四课的内容,考试方式为闭

卷。试卷知识覆盖面大,侧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此次期中考试试卷卷面分值为100分其中选择题40分主观题60分。

第一大题是选择题, 分值是40分每题2分。该题难度适中侧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考查学生对常识性内容的识记能力与掌握。

第二大题简答题分值15分共两个小题。考查学生的对朋友关系的理解能力。

第三大题情景连线题分值12分。考查学生对处理与父母关系的实际运用侧重对学

生综合能力的考查。

第四大题为材料题分值33分。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应变能力与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

总体来看题型题量保持稳定仍然是四种题型。考查的仍是学科主体知识,比例

合理,长度适中,具有一定的区分度。试题立意新,视野宽,覆盖面广,难易适中,充分结合了时政热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考查了学生们学科素养和能力。有利于引导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改进。

二、试卷分析

从统计分析来看平均分为 71.2分,最高分94 分,最低分42分,及格率 75%

,优秀率12%,1、客观题答题概况单项选择得分率约高。失分较多的试题主要是第10、13、19题。

2、主观题答题概况情景连线得分率较高。材料分析题第24题得分率较高,23题

得分率较低,简答题得分率也较低。

三、主要错误类型

1、特别是一些单项选择题,一些学生做错的主要原因是书本知识不扎实,对题

干把握不准确。

2、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不强,理论

是理论,运用不到材料中去。例如材料分析题第1题第一问,很多学生没有从母爱的角度去回答“一小口”的含义。

3、分析总结能力欠缺。例如简答题第1题,天堂和地狱人的区别,故事给人的启示很多学生不知道从什么角度回答。

4、答题态度不认真。有些学生只写选择题不写主观题。答题不够规范,语言不规

范,语言表达不明确,条理不清,书写潦草。

四、今后的教学建议

1.在教学过程中继续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只有基础知识扎实,学生的能力才

能有所提高。将教材内容进行整合、梳理、形成知识网络,使书由厚变薄,将知识点全方位联系相关内容,构建知识网络。

2、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材料。注重情景教学,案例分析。提高学生阅读生活资料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读教材,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理解能力。

3、对学生加强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学科术语,全面、完整答题的能力。要加强政治语言规范性表述的教学,要求在答题中表述准确。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