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我想这样做5篇

我想这样做5篇



第一篇:我想这样做

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看图写话指导

新军屯小学二年级李立红

设计思路:

在课堂教学中,只要以情感打动学生,以情感感召学生,触动学生的内心深处,实现师生、生生心灵的碰撞,课堂就会闪现出创造的火花,为课堂增添无穷的生机。我设计的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看图写话指导《我想这样做》,正是这种理念的真实写照,展现了二年级小学生难能可贵的丰富的感情素养。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牵动心灵

课堂伊始,教师就充满深情地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在2009年我教一年级的时候,有一位同学叫张东东,他是我们班×××同学的哥哥。因为他患有腿部肌肉萎缩,走路不方便,上楼下楼更困难。我们班的同学就背他上楼、下楼。家里为了给他治病,花尽了所有的积蓄„„。当时我们学校的校长及全体师生为他捐了款,让他继续治疗。

这个故事一下子就就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了感召、牵动:

生:假如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人,我会伸出温暖的手照顾他。

生:我会不吃零食,把钱积攒下来为他治病!

生:我会借马良的神笔,为他画一条健康的腿!

看学生的心灵是多么美好,特别是第三个学生的回答是多么的有新意。稚嫩的回答,表达了他们多么美好的愿望!牵动学生的情感,他们就会迸发出感人的创造。

二、交际表演,触动心灵

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教师就刚才的故事巧妙地出示了口语交际课题:今天我们口语交际的课题就是“我想这样做”(板书)。然后创设了4个假设情境:

1、一个盲人在商店里要买东西;

2、公共汽车上上来一位腿不好的残疾人;

3、一位同学走路一拐一拐的;

4、一位同学得了重病没钱治疗。分小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讨论表演,教师巡视。然后选择了一两个题目重点进行表演、指导,让学生舍身处地的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触动他们的心灵。不仅使学生学会倾听、表达和应对,而且使学生感受到美好的心灵。

老师与学生一起表演。老师扮演腿有残疾的老人,从讲台的左边走下来。生急忙跑过来搀扶着老人:“老爷爷,我们送您回家吧?”

“你们不上学吗?”

“晚不了,您走路不方便,过马路多危险啊!”学生搀扶着老人,把老人送回家(从右边将老师送回讲台)

“你们这些孩子可真好!谢谢你们。”老师动情地说。

“不用谢。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学生响亮地回答。

三、出示图片“送盲人爷爷回家”(图片略)

师:请大家仔细看图,图中都有谁?他们是怎么碰在一起的呢?展开你丰富的想象力,看谁设计的故事情节最好?

生:有一个小姐姐和一位盲人爷爷。看!天在下雨,小姐姐出来一定有很重要的事情„„ 生:她可能去上辅导班。

生:她可能去给妈妈买药。

生:她可能去看望朋友。

生:她可能去买书„„

师:那大家能不能加上时间、地点把这句话叙述完整呢?

找学生发言。

师:大家说得非常好,那么她碰到了盲人爷爷,她心里会怎么想呢?她会说些什么?

请大家分小组讨论一下,选出本小组说得最好的同学。

分小组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完整。

生:大家刚才说的入情入理,连老师都被打动了,那就请大家拿起笔写下你心中的故

事吧!

写完后,读几篇范文。

照顾盲人爷爷

星期日的下午,天下着小雨,兰兰写好作业后,拿起自己心爱的小雨伞去“新华书店”买新书。

在去的路上,兰兰看见一位戴着墨镜的盲人爷爷,正独自一人在雨中艰难地走着。

兰兰赶紧跑过去,把雨伞撑在盲人爷爷的头顶上。

盲人爷爷自言自语地说:“咦!雨怎么停了?”

兰兰说:“老爷爷,我是兰兰,我在您身边,帮助您撑雨伞,我送您回家吧!”盲人爷爷开心地说:“哦!你真是一个好孩子,有了你,我就不用淋着雨回家去了。谢谢你!”

兰兰说:“不用谢了!帮助别人、照顾残疾人是每个少先队员和每个人都应该做的。”

盲人爷爷听了后,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兰兰把盲人爷爷安全地送回了家。

四、清唱歌曲,震撼心灵

艺术的魅力是无穷的,打破学科界限,将音乐引入课堂,使得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充满了活力。使学生不断迸出精彩的话语。

教师在小组交际表演之后进行了归纳:同学们表演的这一幕一幕都突出了什么?突出了一个字──爱。爱会使人怎样呢?

生:爱会使人感动、快乐、幸福!

师:从刚才大家的表演中可以看出,小朋友们都很有爱心,很会帮人做事,如果大家能经常帮助需要帮助的人,那么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有一首歌曲表达了爱的作用,爱的伟大知道是那首歌吗?(板书歌名:爱的奉献)

师:听过这首歌曲吗?有没有会唱的?想听吗?

教师相机深情地清唱这首歌曲并出示歌词: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

听课的老师也情不自禁地随着唱了起来。学生一边听着歌曲,一边读歌词,深深地被歌曲及歌词所描绘的情绪所感染、所震撼,不由得和着节奏拍起掌来„„。

不待老师提问,学生已陆续举手或谈感受、或提问题。

生:我每次听到这首歌曲,心里都热乎乎的。

师:是啊!每当老师唱这首歌,眼泪就会情不自禁地流下来。

生:老师,爱比金子还贵吗?

师:对,比金子还贵,是千金难买的!

生:老师。幸福之花处处开遍,就是说爱处处有吧?(没有讲解,没有启发,二年级小学生能够理解到这一层真是很难得。)

生:老师。您唱,后面的老师也在唱,你们是不是商量好的?

“不,是他们也会唱,更重要的是因为他们也有一颗滚烫的‘爱心’!”

情之所至,金石为开。只要让学生受到心灵的震撼,就会碰撞出闪亮的火花!

四、爱心拓展,升华心灵

有匠心的老师,不只是“教教材”,更重要的是“用教材教”,使学生见木知林,窥一悟十。“同学们,在我们身边,需要帮助的仅仅是残疾人吗?”使学生想到,许多有困难的人也需要别人的帮助。

教师的课堂总结对学生地心灵及行为产生了巨大的激励作用:“同学们,在我们身边,不只是残疾人,还有许多有困难的人需要别人的关心帮助,哪怕只是一句话,一个动作,都会让他们感到世界充满了爱,如我们班的有的同学在学习上有困难,大家也要帮助他们。他们有了进步,我们送给他们掌声,他会更加努力学习,进步也会更大。同学们,让我们把对残疾人的爱心变成实际行动,去关爱身边每一个需要关心的人吧!”

第二篇:我想这样做

《我想这样做》口语交际教学案

设计理念:

口语交际课主要是依靠口语进行双向或多向的信息交流的一种活动。教学活动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残疾人”这一话题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因此,利用录像片断、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拉近学生与残疾人的空间距离,成为了激发学生交际欲望,充实学生交际内容的必要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我结合本班特殊学生陈策(他是一个双腿发软,腿部肌肉逐渐萎缩,最后直至瘫痪,寿命极短的孩子)为案例,让学生说说想对他说什么?以情感打动学生,以情感感召学生,触动学生的内心深处,实现师生、生生心灵的碰撞,课堂就会闪现出创造的火花,为课堂增添无穷的生机。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残疾人的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困难。

2、懂得关心、照顾残疾人,从身边做起。

3、初步学会倾听、交流、沟通。倾听时,集中注意力,听清楚,想仔细,记心上。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教学过程:

(一)、出示礼物,真情导入

师:小朋友,今天是12月25日,是普天同庆的圣诞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老师要送你们一样礼物。师拿出礼物(一个拉二胡的男孩),启动按钮,这个礼物动起来了,男孩边摇头边拉着一首《爱的奉献》,凄美的音乐回荡在二(1)班的教室里。

师:你们喜欢这个礼物吗? 生:喜欢!

生:这首歌很好听,好像是《爱的奉献》„„

师:老师觉得如果把这个礼物放在教室里的话,可能很快会被弄坏,我希望这个礼物能送到我们班一个小朋友的手里,你们觉得这个想法好吗?

此时,学生七嘴八舌议论开了,有的说送给大班长高迪,因为她成绩最好;有的说送给劳动委员毛佳萍,因为她为班级付出最多;有的说送给成绩最差的葛成语,鼓励他一下。这时,又有一只小手高高举起,生:老师,我觉得应该送给陈策,因为在我们班里只有他的腿再也站不起来了。我想送给他。

(教室里一片掌声,接下来是一片寂静,44双眼睛都盯着我。送给陈策是我早就准备好的,我们的想法达成了一致。)

师小结:把这个礼物送给陈策,也是老师的愿望。我们的同学都很关心陈策,其实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很多像陈策一样不幸的人,他们身体有缺陷,生活很不方便的人,我们称他们为“残疾人”(板书:残疾人),今天的口语交际课,我们就一起来交流一下如果我们遇到了需要帮助的残疾人,我们该怎样说,怎样做。设计意图:

从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送礼物入手,让学生自己思考把礼物送给谁,激发学生交流的欲望。结合陈策在班里这一特殊现象(他是一个双腿发软,腿部肌肉逐渐萎缩,最后直至瘫痪,寿命极短的孩子),利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例作为这节课的引子,直观形象,刺激学生的感观,学生不会有距离感,容易激发交际的兴趣和欲望,使他们尽可能的回归常态,不必拘谨,真实自然的进行口语交际。

(二)、创设情境,激发交际欲望

1、认识残疾人

小朋友们,我们身体健康,学习、生活十分方便,我们过得多么幸福啊!但是,在我们身边有各种各样的残疾人,他们在生活中会遇到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课件展示)

2、谁能介绍一下刚才的图片中认识的残疾人,他们是哪类残疾人,他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哪些困难?

教师示范,提出“听”的要求:听的时候要听得仔细、听得明白。(板书:听仔细明白)

学生练说,提出“说”的要求:我们在说的时候要把话说得清楚、说得完整。(板书:说清楚完整)设计意图:

“残疾人”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利用课件出示各种残疾人的画面,可以让学生对残疾人有个初步的印象,对残疾人的生活有大致了解,为后面的交际埋下伏笔。口语交际课主要是提高口语语言水平,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在学生交际过程中,通过师生的评议,教师的点拨、指导,加以规范。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三)、创设情境,角色体验

小朋友们,残疾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许多困难,遇到下列情况,你会怎么说?怎么做?

a.一个盲人要去商店买东西。

b.一个残疾人,断了一只脚,走路不方便,可是想到风景区去观赏美丽的风景。

c.有一位同学天生双手残疾,写的字像蛇一样弯弯扭扭。同学们常嘲笑他,给他起绰号。

生生互动:四人小组交流、表演——全班反馈:师生表演、生生表演

(重点指导第一个场景的交际过程,可以创设孩子与盲人的交际场,也可以创设孩子在帮助盲人前与旁人的交际场。)

师小结:从大家都表演中,老师可以看出,大家都有一颗善良的心,都很乐于助人,很会做事。如果你们经常帮助需要帮助的人,那么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丽。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双向互动”是口语交际课训练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学生思、议、说的基础上,利用低年级学生喜欢表演的特点,创设情景,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从而进一步学习交际的方式,练习口头表达。

(四)、师送礼物,真情表白

1、师:小朋友,那就让我们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此时此刻,当我把这个礼物送给陈策时,你想对陈策说点什么?

2、师:还有很多学生都想对陈策说心理话,那就让你们把这些真实的语言留在白纸上吧。

学生写心理话,师巡视。(背景音乐:《爱的奉献》)设计意图:

寻找身边实例,学生们有话可说,让孩子说说想对陈策说的话,因为孩子每天和他生活在一起,同学之间的情谊很真切,很有感受,那些话都来自孩子天真的心灵,没有任何掩饰,非常纯真。课堂气氛活跃,情感体验浓厚,体现了同学间纯洁的友情、无私的爱心。语文的外延是生活,课堂总结对学生的心灵及行为产生了巨大的激励作用。这一说话训练,敞开了孩子的心扉,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也从情感上达到了共鸣。

(五)、唱响主题曲,结束课堂

1、师: 残疾人艰难的生活值得我们同情,残疾人感人的事迹又令我们十分敬佩(感人事迹图片已经张贴在教室的四周,学生在课前已经观看过了)。小朋友们,当我们遇到需要帮助的残疾人,请伸出我们的援助之手,献上一份爱心,因为: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人间永远是春天。”(板书:人人献出一点爱,人间永远是春天。)

2、师生共唱《爱的奉献》,在歌声中结束课堂。

附件:教学精彩片段

师:小朋友,那就让我们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此时此刻,当我把这个礼物送给陈策时,你想对陈策说点什么?

思考片刻,小手一只只举起来了,生:陈策,当你孤单的时候,就拿出这个礼物,听听音乐,让这个拉二胡的小男孩陪伴你!

生:陈策,我希望你的腿早一天能站起来,和我们一起在操场上玩游戏。

生:陈策,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灰心,因为我们永远在你的身边关心你。

生:陈策,我多么希望每天都看到你的笑容!当你摔倒又勇敢从地上站起来时,我为你感到骄傲!

生:陈策,请你记住我们二(1)班和陈老师会永远爱你„„

生:陈策,虽然你很不幸,但是只要我们在一起的日子,我们都会帮你渡过每一个难关。

生:„„

孩子们的小手一只只高举着,想说的话很多很多。有的孩子声音开始哽咽了,有的孩子眼眶已经湿润了,孩子们的真情打动着我,我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教室里的气氛显得有些沉重,我努力调节者,这时又有一位学生举起了小手,生:老师,我想给这个拉二胡的男孩取个名字——陈家乐。

师:嗯,一个好听的名字。说说你的想法。

生:我希望陈策的一家都能快快乐乐,虽然他的腿可能再也站不起来了,但我希望他的家人依然能够坚强、乐观地生活下去。

师:说得真好!(掌声响起)一个很好的想法,但愿我们的祝福能给陈策带来生活的勇气和快乐!

师小结:看着你们那么懂事,想说的话肯定还有很多。那么请你把这些真实的话认真地写在纸上,我们可以一起送给陈策。

教室里鸦雀无声,每个学生都在白纸上认真地写下了自己的心理话,字迹工工整整,语言真真实实。几个差生从来没有这么认真写字过,我巡视着,眼眶已经湿润了。教室里轻轻地回响着《爱的奉献》,虽然孩子们可能听不懂其中的歌词,但他们已经听懂了这是一首爱的歌曲,爱的旋律回荡在每个人都心间。就在这样一节口语交际课,把我们45颗心仅仅地拴在一起,久久地感动着我!

第三篇:《我想这样做》教学设计

《观察中的发现》教学设计

人教版第五册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乐于观察,积极发现生活中的有趣现象,并乐于说出来与别人分享的习惯。

2、引导学生学会互动交流,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提出问题和意见。

3、培养学生把话说清楚,能有一定条理的把观察过程说清楚,说完整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打开学生思路,激发兴趣,使每个学生都能讲出自己的有趣发现。

2、引导学生做到互动交流,学会认真倾听和积极质疑。教学准备:

1、CAI课件

2、课前布置学生认真观察生活中的有趣现象,并思考一下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教学设计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做游戏,体验发现乐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做游戏,好吗?用多媒体出示图片,让学生发现其中的秘密。

2、谈观察,引出口语交际的话题。

同学们,我们身边的许多事物,都有着无穷的奥秘,我们学习的本组课文,有的作者留意了鲜花的开放,有的作者注意了蜜蜂的飞行,列文虎克玩放大镜玩出了大名堂。只要留心观察,就会发现许许多多有趣的现象。这节课我们就来聊一聊《观察中的发现》。(出示课题)

二、联系生活,交流发现。

1、出示书上三位同学的发现,打开学生的思路。

2、畅谈观察,指导交流。

(1)教师启发:这段时间,同学们玩了什么,观察了什么,有什么发现吗?现在交流一下我们观察中的发现,好吗?

(2)指名交流。教师在学生交流时要重在引导学生打开思路,说说发现了什么;同时,提示学生认真倾听。通过教师的评价,引导学生明确本节课口语交际的要求。

投影出示交流内容及要求:

①说:我发现了什么,我是如何发现的(时间、地点、过程等)要求:能够完整清楚、有条理地进行表达。

②听:认真倾听,文明交流,善于评价。如果有疑问,可以在他说完后,提出疑问。

(3)组内畅谈,全员互动。(4)全班交流,分享发现。

现在老师很想了解你们小组的组员都有哪些发现,请小组推荐代表谈一谈你们组的发现,可以用上“我们组同学有的说„„有的说„„还有的说„„”的句式;小组内同学认真听,可在他说完后作补充。

三、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孩子们,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许多伟大的发明和发现都离不开细心地观察,鲁班观察带齿的草叶,发明了锯子;牛顿观察落地的苹果,发现了地球有吸引力;瓦特观察水烧开后的壶盖,发明了蒸汽机„„只要你留心身边的事物,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问题,学到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就让我们从身边的一点一滴的观察做起,练习写观察日记,把你的发现集成小册子,看看谁是小小发现家。并把你的发现和你的好朋友交流交流,一起分享发现的乐趣。还可以查阅资料,询问家长、老师,解答其中的疑问,你就是一个大科学家了。

第四篇:《我想这样做》教案

《我想这样做》

【教材】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语文园地 口语交际 【课程标准】(学段目标中与本课相关的具体内容标准)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录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

4、能完整的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7、对些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情。

8、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9、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好、感叹号。【内容分析】

口语交际课主要是依靠口语进行双向或多向的信息交流的一种活动。教学活动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残疾人”这一话题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因此,利用录像片断及课件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拉近学生与残疾人的空间距离,成为了激发学生交际欲望,充实学生交际内容的必要手段。在课堂教学中,以情感打动学生,以情感感召学生,触动学生的内心深处,实现师生、生生心灵的碰撞,课堂就会闪现出创造的火花,为课堂增添无穷的生机。【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还很差,不能用通顺流利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本课内容较简单,但让学生真切体会到残疾人的生活会有什么不方便却并不容易。因此,本课设计本着“把语文课上到学生心灵”的目标追求,努力体现三个“基于”:一是基于学生,二是基于文本,三是基于生活。【学习目标】

1、让学生了解残疾人的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困难。

2、懂得关心、照顾残疾人,从小树立助人为乐的思想。

3、初步学会倾听、交流、沟通。倾听时,集中注意力,听清楚,想仔细,记心上。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提高口语交际能力。【评价设计】

1、针对目标1,可以通过观察录像片段和图片来完成。

2、针对目标2和目标3通过课堂观察,教师点拨,让学生能围绕讨论内容,用普通话说出自己的想法,培养说话能力。【教学过程概述】

一、故事导入,触动心灵

二、创设情境,激发交际欲望

三、联系生活实际,促进交际有血有肉

四、联系生活实际,拓展交际内容

五、总结倡导,付诸行动 【学习过程】

一、故事导入,触动心灵

1、今天,王老师带来了一位特殊的小朋友,你们想见见她吗?那就让我们一起看大屏幕。(播放小红艳的生活录像)

2、小红艳和我们有什么不同?像小红艳这样,身体有缺陷的,生活很不方便的人,我们称他们为“残疾人”(板书)

3、看了小红艳的生活片段,你有什么感想?今天的这节口语交际课,我们就一起来交流一下如果我们遇到了需要帮助的残疾人,我们该怎样说,怎样做。

【利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例作为这节课的引子,直观形象,刺激学生的感观,学生不会有距离感,容易激发交际的兴趣和欲望,使他们尽可能的回归常态,不必拘谨,真实自然的进行口语交际。】

二、创设情境,激发交际欲望

1、认识残疾人

小朋友们,我们身体健康,学习、生活十分方便,我们过得多么幸福啊!但是,在我们身边,也有各种各样的残疾人,他们在生活中会遇到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课件展示)

2、谁能介绍一下你在生活中或刚才的图片中认识的残疾人,他们是哪类残疾人,他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哪些困难?

教师示范,提出“听”的要求:听的时候要听得仔细、听得明白。(板书:听仔细明白)

学生练说,提出“说”的要求:我们在说的时候要把话说得清楚、说得完整。(板书:说清楚完整)

【“残疾人”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利用课件出示各种残疾人的画面,可以让学生对残疾人有个初步的印象,对残疾人的生活有大致了解,为后面的交际埋下伏笔。口语交际课主要是提高口语语言水平,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在学生交际过程中,通过师生的评议,教师的点拨、指导,加以规范。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三、联系生活实际,促进交际有血有肉

1、创设情境,说说残疾人

小朋友们,在我们的生活中会遇到很多残疾人,虽然他们的身体缺陷不同,但他们在生活中都要遇到许多困难。

a.一个盲人要去商店买东西,知道该怎样做?怎样说?

b.一个残疾人,断了一只脚,走路不方便,可是想到风景区去观赏美丽的风景,我们又应该怎样说?怎样做?

c.有事情要告诉一个聋哑人,我应该怎样做?

生生互动:四人小组交流、表演——全班反馈:师生表演、生生表演

(重点指导第一个场景的交际过程,可以创设孩子与盲人的交际场,也可以创设孩子在帮助盲人前与旁人的交际场。)

2、你在生活中遇到过残疾人吗?他们遇到了哪些困难?你是怎样帮助他们的?

【口语交际的目的在于实际应用,而实际应用又能促进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所以要在生活中选择话题,采取多种方式,组织活动给学生增加交际实践的机会。】

3、评议。评出“爱心大使”、“最佳交际小组”

四、联系生活实际,拓展交际内容

1、我们的小朋友都知道了该怎样关心帮助残疾人。其实我们的国家对残疾人也是相当关心、重视的。边说边出示以下资料:

*国家在1994年8月发布了《残疾人教育条例》,使残疾儿童也能像正常孩子一样上学、受教育。

*自1984年10月至今,全国已成功举办了7届残疾人运动会,使有特殊运动才能的残疾人在运动会中崭露头角。

*买票有残疾人专窗,坐车有残疾人专座,这些规定都为残疾人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方便。

2、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帮助残疾人的行列中来,有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得到了社会和好心人的帮助,刚才我们见到的小红艳在大家的帮助下终于能够站起来了,让我们一起去瞧一瞧吧。(播放录像片断)

【适度的拓展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加深学生的情感积淀,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五、总结倡导,付诸行动

1、小朋友们,在我们身边不止是残疾人,还有许多有困难的人需要别人的关心、帮助,找一找我们周围有哪些人也需要我们帮助?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2、哪怕只是一句话,一个动作,都会让他们感到世界充满爱,小朋友们说得好不如做得好,让我们把对残疾人的爱心变成实际行动(擦去课题中的“想”),好吗?

【寻找身边实例,学生们有话可说,课堂气氛活跃,情感体验浓厚,体现了同学间纯洁的友情、无私的爱心。语文的外延是生活,课堂总结对学生的心灵及行为产生了巨大的激励作用。】

六、总结:大家都有一颗善良的心,都很乐于助人,如果你们经常帮助需要帮助的人,那么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第五篇:《我想这样做》教学设计

我想这样做

——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到残疾人在生活上有许多困难,了解残疾人身残志坚的事迹,教育学生尊敬而不是歧视残疾人,使学生燃起对残疾人的同情和关爱之情,并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做一点小事,尽一点微薄之力,培养他们的爱心。

2、初步学会倾听、交流、沟通,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教学重点

组织、引导学生把自己观察到和了解到有关残疾人困难情况,联系自己想怎么做,进行合作交流。

教学难点

1、如何调动小朋友积极性,人人参与合作交流,大胆发挥合理的想象。交际时把话说生动、形象、具体。语句比较通顺流利,使大家能听明白。

2、怎样使口语交际体现有活力、有生命力、有个性;体现生活化、情感化、得体化。让课堂充满诗情画意、天真浪漫的童真童趣;让我们的课堂活起来,把口语交际课推向高潮,更真实、更生动、更精彩!

学生准备:

向身边的人打听自家附近有没有残疾人,并了解残疾人的残疾情况及生活状况(比如:街上卖碟子的刘某)。

教学过程:

一、视频故事,触动内心

1、视频故事——坐在篮球里的小女孩。

看完视频,你可知故事里小主人翁叫什么名字?(钱红艳)说说看完视频后,你有什么感想?

2、小红艳和我们有什么不同?像小红艳这样,身体有缺陷的,生活很不方便的人,我们称他们为——“残疾人”。

3、今天的这节口语交际课,我们就一起来交流一下如果我们遇到了需要帮助的残疾人,我们该说什么、做什么?

(利用《篮球上的女孩》作为这节课的引子,既直观形象,又刺激学生的感观,学生不但不会有距离感,而且容易激发交际的兴趣和欲望,使他们不必拘谨,能真实自然的进行口 语交际。)

二、创设情境,激发交际

1、我和残疾人作比较

小朋友们,我们身体健康,学习、生活十分方便,我们过得多么幸福啊!但是,在我们身边,也有各种各样的残疾人,他们在生活中会遇到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课件展示)

2、谁能介绍一下你在生活中或刚才的图片中认识的残疾人,他们是哪类残疾人,他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哪些困难?

提出“听”的要求:听仔细明白

提出“说”的要求:说清楚完整

三、体验生活,促进交际

1、创设情境,说说残疾人

小朋友们,在我们的生活中会遇到很多残疾人,他们在生活中都要遇到许多困难。如:

a.一个盲人要去商店买东西,知道该怎样做?怎样说?

b.一个残疾人,断了一只脚,走路不方便,可是想到风景区去观赏美丽的风景,我们又应该怎样说?怎样做?

c.有事情要告诉一个聋哑人,我应该怎样做?

生生互动:四人小组交流、表演——全班反馈:师生表演、生生表演

2、你在生活中遇到过残疾人吗?他们遇到了哪些困难?你又是怎样帮助他们的?

a、1994年8月发布了《残疾人教育条例》,使残疾儿童也能像正常孩子一样上学、受教育。

b、自1984年10月至今,全国已成功举办了7届残疾人运动会,使有特殊运动才能的残疾人在运动会中崭露头角。

c、买票有残疾人专窗,坐车有残疾人专座,这些规定都为残疾人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方便。

3、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帮助残疾人的行列中来,有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得到了社会和好心人的帮助,就说小红艳吧,她在大家的帮助下终于能够站起来了,让我们一起去瞧一瞧站起来的小红艳吧(课件),瞧一瞧那些重新站了起来的残疾人吧(视频:董丽娜的故事)(课件)。他们身残志不残啊!(使学生感情得到升华)

五、总结倡导,付诸行动

1、小朋友们,不光是残疾人需要我们帮助,还有许多有困难的人也需要我们的关心、帮助。找一找我们周围需要我们帮助的人,你想对他们说什么、做什么?

2、哪怕只是只言片语,哪怕只是一个动作,都会让他们感到世界充满爱,小朋友们说得好不如做得好,让我们把对残疾人的爱心变成实际行动(擦去课题中的“想”),好吗?

3、小结: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板书)

4、升华感情:播放林妙可的《爱的奉献》,以歌声结束整堂课,更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附:板书设计:

我想这样做(口语交际)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 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