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多种方法识字(共5篇)

多种方法识字(共5篇)



第一篇:多种方法识字

多种方法识字

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三》出现的13个字笔画比较多,书写繁锁。这些了即有上下结构的,也有左右结构。在教学中学生学起来比较难,即难以记住字型,也容易忘记字音。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分组讨论,分析字型,生字分类等方法来教学。并制作了生字卡片,来帮助学生识记字音。通过偏旁的分析来帮学生理解字意。利用这一系列的方法,学生在学习中就比较容易学习这些生字了。教学第一步我出示投影,并为学生描述图中情景的一段话。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然后我让学生自己描述图中情景,学生可能说出这些词语:晨雾、白霜、朝霞、夕阳、蜜蜂、蝴蝶、等词语。我首先为学生范读词语,然后让学生自读。并重点正音:朝、蜂、紫)第二步我让学生交流识记生字。(1)自主识字:这些字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生字,想想你有什么好办法来记住它们?(2)小组合作识字 带有雨字头的字。第三步我进行游戏巩固生:我拿出生字卡片,让学生以开火车的方式识记。要求读准音,速度快。第三步我和学生一起分析字型结构。上下结构的有雾、霜、霞、李左右结构的有蝶、蜂、杨。并让学生跟老师书空字型。第四步我和学生给生字分类。带雨字头的是:雾、霜、霞。师:带有虫字旁的字:蝶、蜂。我 含有“木”的宇:霜、蝶、李、杨。然后让学生自己读。本次学习中难记的字如:雾、霜,这两个字笔画较多,雾的读音也较容易混。我在教学中和学生分析这两个字的结构。发现这两个字都有雨字头,而且教和水有关。而且每一个字的下半部分是这个字的音旁。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学习效果较好。

第二篇:掌握多种识字方法

掌握多种识字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有的孩子的父母比较注重孩子的教育,能引导孩子识字和阅读,但是很多家长,像咱们学校,现在有一半是周围农村的孩子,很少有注重孩子的识字和阅读的家长,那我们老师就得多下点功夫,在孩子的识字方面多指导,多督促,教给孩子方法,孩子才能认识更多的汉字,提高阅读兴趣。

根据新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小学生必须学会35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在低年级就要掌握1600个左右。可见新的课程改革更把低年级识字教学列入了重中之重的地位。那么,如何培养低年级的识字能力,巩固提高识字效果呢?

一、认识学生,了解学生的特点

由于识字教学面对的是低年级的孩子,要提高这些小孩子的识字能力,咱们首先要了解这一群孩子的特点。由于低年级学生年级小,他们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生动、具体、新颖的事物,较易引起他们的兴趣和注意,这个阶段的孩子不能要求他们的注意力长时间集中。所以我用一下方法来引导孩子识字:

图解识字法、猜谜语识字法、编儿歌和顺口溜识字法、部件识字法等。

1.图解识字法

此方法主要适用于象形字。用此法识字,既有趣,又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日、月、水、火、山、石、田、土”等最简单的象形字,都是实物的象形,笔画简单。

2.猜谜识字法

顾名思义,猜谜识字法是利用编谜语和猜谜语的方法,帮助学生识字的一种方法。此方法适用于间架结构相对比较简单,每个部件之间有一定联系的汉字。通过猜谜语来巩固已学的知识,既可调动积极性,又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如: “一口咬掉手尾巴”(告);这学期我们二年级下册的语文书第十单元《丁丁冬冬学识字》二有识字方法交流会,采用“认、想、写、用”四个步骤而且也列举了几个字谜,我们可以好好利用这种识字方法。

3.编儿歌和顺口溜识字法

此方法是利用编儿歌和顺口溜来帮助学生识字的一种方法。这种通过形象化的语言帮助学生识字的形式,是容易被学生接受的,它能让学生在兴趣盎然,轻松愉快中识字。如:一个人,他姓王,口袋里装着两块糖(金);我记得上学期的大册子有一段编得比较好:日字进门天地间;耳字进门能闻声;马字进门闯天下;人字进门金光闪;市字进门闹翻天;才字进门闭上眼。比较有趣,我记得当时孩子们高兴地念了好几遍。

4.部件识字法

所谓部件识字法,即是利用已学过的熟字部件,通过“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换掉字的偏旁,帮助学生识字的一种方法。此方法主要适用于形声字和部件相同的字。如,记忆请、情、清,利用已学过的“青”字加上“氵”就成了“清”,再联系“清澈的河水”就知道了“清”与“水”有关,又理解了字义,“请”,人要用嘴,所以就有一个言字旁;情,与心情有关,所以加上“竖心旁”。利用形声字的声旁和形旁识记字,既利于掌握汉字的声,又利于掌握汉字的形和理解汉字的义。

三、运用多种途径,巩固识字成果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遗忘规律是先快后慢。特别是年龄小的低年级孩子,我们常说他们是:记得快,忘得快。因此,教学新课之后要及时复习。在学生对字形掌握到一定程度时,我就采取生动有趣、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结合课文内容开展一些竞赛性的巩固识字游戏活动,使学生人人参与,让他们在轻松活泼、新颖有趣的活动中产生良好的无意识记忆,从而获得牢固印象。

除了以上几种识字教学方式以外,还可以寓识字教学于学生的相互交往中,让同学互交朋友,互认姓名。还要和家长沟通,让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引导孩子识字。我们生活的学校、社会、家庭无处不有识字的好教材,如街上引人注目的广告牌,物品标牌、包装袋,家庭里各式生活用品,电视里的少儿节目等都可以作为识字教材,引导他们愉快地识字。这样看似无意、实为有心的做法,识字效果往往会出乎意料。

总之,在识字教学中,只有不断创新,采取学生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方法,激发学生识字兴趣,让学生在汉字的海洋里,不断求知,勇于探索,才能收到好的识字效果,真正提高识字质量。

第三篇:多种识字方法

活跃识字

识字教学既是一年级的重点,也是一年级的难点。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识字量呢?只有采取多种巧妙识字方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教给孩子识字方法,提高识字效率,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然而识字过程又是一件十分枯燥的事情。那么,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考、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巧妙创设各种有趣的情境,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投入到识字的学习中去。识字教学中游戏法的使用倍受儿童的青睐。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始终处于一种愉快的心态,我在识字教学中采用的方式有:编字谜、讲故事、加一加、减一减、变字小魔术、开火车等等。游戏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在灵活运用的多种游戏方式中,学生从中享受到知识的乐趣,从内心激起了学生的自主识字的愿望,从而达到了识字的目的。

一、编字谜识字

我发现“编字谜”能帮助学生们轻松地掌握一些难教的生字,通过引导孩子们经常动脑筋编字谜在课堂上交流,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比如:“三人同日去看花,春春春”。“两个月亮并排走,走着走着成了好朋友,朋朋朋”。“一个人靠在木头上,休休休”。“一棵小树苗,头上戴草帽,禾禾禾”。“十张口,一颗心,猜猜看,动脑筋,思思思”。学习“活”字时出谜语,舌头舔水。又如,在学习声旁是“青”的字,晴、清、请、睛、精、蜻字时,可编成一首儿歌识记:太阳出来天放晴,下起雨来水清清,礼貌用语嘴上请,目光炯炯好眼睛,有米吃了才精神,蜻蜓停在青草上。孩子们不仅能编出书上出现的生字。还把这种识字方法拓展到课外,并讲给家长听,这样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识字兴趣,同时也巩固了生字。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通过这样的猜字谜游戏,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活跃,认识的效果大大提高。

二、讲故事识字

就是让学生把生字编成一个个小故事讲出来。低年级的孩子最喜欢的就 听故事,同时也喜欢讲故事。如果把字演绎成一个个活泼有趣的小故事,让 他们通过听故事、讲故事,在轻松、高兴的气氛中记住生字,更能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如教学“ 影子”的“ 影”字时,把“ 影”字拆成“ 日(太阳)、京(京京)、彡(影子)”,编成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小朋友京京,他站在太阳下,地上留下了三撇(影子)。这样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使三者得到有趣的组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识字,效果很好。又如在教学“房”字时,可以讲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小朋友方方,住在一户人家的大房子里”,生听完后很容易就把生字记住了。同时我鼓励孩子自己也来给生字编故事。例如“岛”字,生说一只小鸟在飞过大海时尾巴受伤了,就停在一座小山上,以鸟的一横不见了,变成了一座山。又如“鸣”,生说“一只小鸟想召唤它的好朋友一起来玩耍,于是他张大嘴拼命地叫他的好朋友们呢!”学生的想象力真是非常丰富,在说中不仅让学生更容易地记住了生字,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加一加、减一减

加一加其实就是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来学习生字,用以前学习过的生字加上偏旁成新的生字,这样记忆起来就比较简单。同时在上课的时候还可以利用游戏的方法来加深印象。比如我们在学习语文快乐宫3时,里面就有浇、饶、晓、烧、翘、挠,我让一个位学生扮演偏旁,另一个位学生扮演尧,其他的同学都拍手大唱“找朋友,找朋友,我要找个好朋友”,然后组合在一起,指名学生认字。减一减就是把以前学过的生字去掉某一部分变成新的生字。例如学习了“卖”去掉十字头就是“买”。“渔”去掉三点水就成了“鱼”。学习过程也可以变成一个游戏过程,让学生来扮演不同的生字,让他们说去掉哪一个部分就可以变成新的生字了。这样课堂上的气氛也活跃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提高了,记住的生字就多了。

四、变字小魔术识字

我结合语文快乐宫的7组织了“变字小魔术”的游戏。选出一些简单的字让学生加一笔变成新字。如“日”,孩子们变出了:电、甲、由、申、田、白、百、目、旦、旧等,“木”,变出了:本、禾、术、未、米等,“大”犬、天、太等。课堂上,每个孩子都积极参与到“魔术”中,在游戏中学习,在交流中巩固。

五、主动识字

本学期因为我们学习了查字典,在识字教学中,把识字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自主加拼音、组词,课前预习就要解决这些问题。用查字典、查资料或询问做好 2 提前预习,给学生心灵放飞的自由,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调动起来,学习潜力就会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经验结合起来,就会内化为他们自己的一种体验,这种体验会升华为一种学习新知识的动力。学生有着非常强的表现欲望,让学生在上课时做小老师可以使学生充分地表现自己。如每个小组选出一位小老师,教小组成员识字,检查小组成员的识字效果,早读或认读生字时都可以让学生来做领读小老师。这样既可以减轻老师的负担,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生字的积极性。

总之,巧妙的教学识字方法有很多,只要我们多动脑筋,勤于思考,想出更多的好方法、好点子,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在课堂上,老师要创设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降低了识字难度,减轻学生识字的负担。老师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识字的有心人,让他们独立探索、大胆想象,去想各种各样巧妙的方法识字,并自觉和同学交流识字成果,还要鼓励孩子在轻松的环境中熟练掌握所学的生字,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合适的方法识字,逐步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和识字能力,从而帮助学生解决枯燥无味的识字问题。

第四篇:运用多种识字方法 提高自主识字能力(共)

运用多种识字方法 提高自主识字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段要求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然而识字过程又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我根据课程标准对识字的要求和新教材的特点,结合儿童的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在识字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特征的生字,探索运用了多种识字方法,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拓展了识字途径,提高了识字效率,培养了学生自主识字的习惯。我认为可采用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体态演示法。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有时候,用肢体动作演示不仅能使孩子理解字义,还能帮助他们记住字形。如学习“看”时,可以一边请学生上台表演孙悟空往远处看的动作,一边引导学生观察他是怎么看的。通过观察让学生一下子明白了“把手搭在眼睛上就表示看”。“看”是由“手”的变形和“目”组成的。又如学习“打、拔、拍、跳、跑”时,如果仅让学生知道这些字与手、脚的动作有关,显然是很不够的,如果让学生动手、动脚做一做动作,让学生在运动中认记这些字。这样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演示,不但让学生记清了字形,而且还加深了学生对字义和用法的理解。

二、动作表演法。还可以利用孩子活泼、好动的天性,识字时安排学生演一演,也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学习“鸡、鸭、鹅、羊、猫、狗”等动物的时,让学生戴上动物的头饰演一演,让学生尽量地把这些小动物的外形特征、动作、叫声给表演出来。这样,识字教学既给学生创造了展示才华的机会,又加深了学生对这些小动物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的了解。

三、实物演示法。通过实物演示,也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达到轻松掌握汉字形、义的目的。如学习“笔”时,可以出示一支毛笔,让学生观察得出毛笔的上面(笔杆)是竹子做的,下面(笔尖)是动物的毛做的,因此“笔”的上面是“竹字头”,下面是“毛”字。又如学习“灭”字时,可以用一块玻璃把燃烧的火盖住,火即灭,这样学生很快便记住了“灭”字。再如学习“尖”字时,出示一支削好的铅笔,学生一看便知:一头粗,一头细就是“尖”。

四、笔画加减法。为汉字做加减法。即让学生把算术中学到的加减法迁移到认字中来,对已学过的熟字进行加减得出要学的生字。这种识字方法很让孩子们喜欢。如在学习“人、大、太、天”时,要将“人”作为字根,用添加笔画的方法记住“大”和“太”“天”。又如“香、星、早、圆、秋、种”等合体字时,可以引导学生用部件相加的方法来识记字形:“禾加日是香”“日加生是星”“日加十是早”“不正歪”“三人众”“三日晶”等。再如,学习“巴、也、毛、卖”等字时,可引导学生用减部件的方法来识记字形:“爸减去父是巴”“地减去土是也”“笔减去竹是毛”“读减去言是卖”等。这样简单的加减法也能增强识记的效果。

五、自编儿歌法。根据字的形和义把生字编成儿歌,便于识字的形和义。如:一人门里躲“闪”;两人土上蹲“坐”;颜色丰富就是“艳”;四四方方一个口,一个十字在里头“田”;再如在指导书写“心”字时,可把“卧钩”看成一个小锅,三个点看成是三条小鱼,可以编成这样的儿歌:一口小锅,煎了三条小鱼,两条蹦出了锅外,一条留在了锅里。这样学生对“心”字的三个点印象特别深,再也不会把它们的位置写错了。

六、及时巩固法。低年级学生识字的主要问题是学得快,忘得也快。识字回生的现象相当普遍。其实这也是一种正常的心理过程。因为遗忘的进程是在多种因素下产生的。如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学习程度等。为了避免学生识字回生现象大量发生后难于补救,要适当控制识字速度,不要过分贪多求快,适当控制学习程度,尽量避免低度学习和过度学习,学后及时复习巩固。

七、字形比较法。对形近的字,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也可以加深学生对汉字形义的理解。如,“日”和“目”,“日”就是太阳,太阳只有一个,所以口的中间只有一横;“目”是眼睛,眼睛每个人都有两只,所以口的中间有两横。又如“鸟”和“乌”,“鸟”失去了眼睛,眼前就一片(漆)乌黑。再如“北”和“比”,两兄弟背靠背“北”,两兄弟齐头向前跑“比”。

八、字意分析法。对于字形相似的字,可以根据偏旁的不同,分析字形,加深对汉字的理解。如学习“清”、“晴”、“情”字时,“清”表示和水有关的词语,如清水、清澈;“情”表示和心情有关,如心情、情绪;“晴”表示和天气有关,如晴天。根据这些部首的变化分析出不同的字义,让学生能更快速的记住字形、字义。

总之,巧妙的教学方式,解决了识字教学的“枯燥无味”的问题。通过转换学习角度,降低了识字难度,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在丰富多彩的识字方法的潜移默化的熏陶下,学生会越来越喜欢汉字,并能逐渐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进而提高了独特识字的能力,为以后的语言文字知识、能力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五篇:如何教给低年级学生多种识字方法

如何教给低年级学生多种识字方法?

小学低年级识字量大,汉字难记,字词教学效率低一直困扰着语文教学实践活动。那么如何发挥教材优势,让学生轻松快乐地识字呢?我认为,关键是教给学生正确的识字方法。

1、巧用形声字,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

形声字兼有表音和表意的特点。在小学阶段,学生学习最多、接触最多的就是形声字。形声字的教学重点在于“形”。教学时,可以通过加减偏旁和换偏旁的形式,以了解字义为突破口,让学生在学会一个字的同时,学会一串新字。如:“青、请、清、情、晴、睛、静”“包、泡、炮、抱”。成串的比较会让学生在字义、字形和字音方面产生联系,快速地掌握汉字的音形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和识字能力。

2、游戏识字

低年级学生最喜欢做游戏了,识字教学中,我们常常运用丰富多采的游戏,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与愿望。教学中,我和同学们共同创设了“识字碰碰车”“汉字乐园”“汉字天地”等情景,每一个生字就成了会说会唱的“生字宝宝”。另外,把认读生字的过程取上有趣的名字,如“和字宝宝交朋友”“和字宝宝玩捉迷藏”等,虽然换汤不换药,但效果出奇的好。在巩固汉字时,设计具有竞争性的游戏。如“开火车”“红灯绿灯”“摘苹果”等,调动学生识字的兴趣,使学生在游戏中快乐地巩固识字。

3、猜谜语识字

猜谜是一种学生较喜欢的活动,不仅能活跃气氛,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如:“人在云上走”(会),“大口套小口,一起往家走”(回),“像手不是手,胳膊往外拐”(毛),“一口咬住牛尾巴”(告)等。如此一猜,学生易学易记,兴趣十足。

4、自编儿歌识字

儿歌有着朗朗上口、生动有趣的特点,因此备受学生的青睐。例如在教学“灭”字时,我教给学生这样来记:火上盖个盖,一盖火就灭;在教学“料”时,我教给学生这样记:今天上集,买米一斗。如教学“清”时,因“青”的构字率较高,前面也学习了“清”字,所以,我就编了一首儿歌:“山青青,水清清,要看山水用眼睛,太阳一笑天气晴,说话嘴边常带请,你我都有好心情。”把“清、青、请、情、晴、睛”都编了进去。这样一来,学生记住了“清”这个字,还复习了“情”,同时渗透学习了“晴、青、睛”,不仅举一反三,而且妙趣横生。如识别“喝”和“渴”时,有学生自编顺口溜识记:“口渴要喝水,‘渴’是三点水,喝水要用嘴,‘喝’是口字旁。”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知识水平的增加,我们师生经常自编儿歌,并且汇编成集,学生有了学习的成就感,学习热情高涨。尤其是很多易混淆的字,在学生自编儿歌的同时已牢牢扎根学生的心中,学生再也不会出错。丰富多彩的识字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了识字乐趣,激发了学生识字的积极性。

总之,识字教学是一项任重道远的任务,只要我们勤于思考,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识字方法。让我们在识字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学生的年龄、思维特点和活动范围,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使学生积极地、快乐地参与识字教学,处处从学生主体的实际出发,鼓励学生多多实践,从而使枯燥的识字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发现兴趣和热情探索的热土,为孩子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我们把这些方法教给学生时,才能让学生摆脱枯燥无味的课堂,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