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第二学段 阅读教学的策略

第二学段 阅读教学的策略



第一篇:第二学段 阅读教学的策略

第二学段 阅读教学的策略

困惑与误区:

1、字词理解欠缺;

2、重点段落的感悟不深;

3、问题质疑肤浅;

4、文本的整体感知欠佳;

策略:

1、为了让学生对文本有整体系统的感知,教学开始应尽量设计能统领全篇的大环境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解决问题,让学生对学习充满渴望、兴趣、期待。。。

2、为了解决学生对字词的掌握理解,课前教师应做好预习作业布置,交给学生预习方法,让学生通过查资料、工具书等力所能及的方法理解字词;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实际让他们互帮互学、联系上下文结合教师形象生动的讲解进行理解;课后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快速做出反应认真设计精当的作业,达到有效的巩固训练。

3、学生对重点句段的感悟,应教给学生所问几个为什么?(我的 想法是。。。我的体会是。。。我想说。。。)

4、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勾画圈点、边读边思边积累、填写阅读记录卡。。。

5、有计划的开展课外阅读,《三字经》(《二十四孝》、《弟子规》。。。)、古诗词必背70首、单元趣味语文中推荐的作品、童话寓言、课标中推荐的古今中外神话。。。

6、开展各种活动落实检查,亲子阅读、朗诵背诵比赛、讲故事——故事大王评比活动、课本剧表演。。。

第二篇:浅析小学低年段英语教学策略

浅析小学低年段英语教学策略

近年来,小学低年段已经普遍开设英语课程,然而一、二年级学生年龄在6到7岁之间,处于活泼好动,自主学习能力差的时期,作为小学英语教师,如何更好地调动低年段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热情,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坚实的英语学科功底,成为我们迫在眉睫的任务。低年段的学生心理特点上具备好奇心强,模仿力强,表现力强等特点,并且处在该时期的学生接触母语的时间短,在口型和舌位上没有形成固有的发音习惯,在此时对其进行英语语音的教学,容易帮助学生学到纯正地道的英语口音,为其未来的英语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根据学生以上的学习特点,小学英语教师应该尽量采取以下几点教学策略帮助学生进行早期的英语学习。一.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策略

根据2011年新英语课程标准规定,学习策略指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和使用英语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以及指导这些行动和步骤的信念。英语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等。在英语课程实施中,帮助学生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不仅有利于他们把握学习的方向,采用科学的选径,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有助于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低年段学生注意力只能维持在15分钟左右,因此在日常课堂当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课堂良好注意力的培养,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的课堂口令,比如教师拍手并且喊出:嘿嘿,follow me,让学生在听到指令的时候迅速拍手并喊出:嘿嘿,follow you。以此来适时维持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另外课上的小组活动,可以帮助他们学会合作学习,在相互促进的过程中,更扎实地掌握所学知识。又如,学生在记忆英文单词的时候,应该遵循“词不离句”的原则,让他们在语境中学习。同时,对于个别单词的学习,可以让学生采取精细加工策略里的谐音联想法,视觉联象等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比如:Leave,可以记忆成“离屋”,Pest,可以记成“拍死他”,Ambulance可以记成“俺不能死”等等。

二. 激发学生浓厚的英语学习兴趣

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好动,充满活力,如果在此时让英语学科恰当的介入他们的日常学习,可以激发并培养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使其受益终生,反之,则可能对其英语学习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那么,作为英语教师,应该采取多元化的手段,帮助学生养成浓厚的英语学习兴趣。我们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朗朗上口的歌谣,情节曲折的英语小故事,并且在句型和单词操练时加入活泼、生动的小游戏。又可以在学生已经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抽一部分时间,为学生定期播放英语小动画,例如美国动画:爱探险的朵拉。让学生爱上看动画的同时,发现英语原来是一种获取信息跟快乐的重要工具。那么为了能看懂更多有趣的外国动画片,就要学好英语。以此来帮助学生找到英语学习的动力。又比如,我在教授二年级课程Unit2 Boys and girls这个单元时,为了让学生更快的记忆本单元的重点单词跟句型,我自创小歌谣,让学生拍手跟我一起唱:Boy,boy,boy, he is a boy.Girl,girl,girl, she is a girl.Man,man,man,he is a man.Woman,woman,woman, she is a woman.We are friends, and you are classmates.这首歌谣相对简单,让初学本课的学生更容易接受。因此,一节课下来,只要学生会唱这首小歌谣,那么也就很自然地掌握了重点句型的意义和用法。

三.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低年段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是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教师应该抓住关键期,及时告诉学生,每天都要复习当天所学的英语知识,预习下节课的新知识,并且每天尝试听半小时的英语歌曲,歌谣或者小故事。让学生每天都自觉“磨耳朵”,有助于学生逐渐形成英语思维习惯,培养良好的语感。在一、二年级的日常教学中,要十分注重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避免“哑巴式英语”的误区,让学生从小养成,“仔细听”、“大声说”的好习惯。“仔细听”,包括观察老师的发音口型,仔细听每个单词的发音,多听英语原声录音等。“大声说”包括,大胆说出所学单词和句子,努力模仿英语原声的语音、语调等。在每周的早自习,抽出时间,并且安排一个英语能力较强的同学,带领全班同学大声朗读英语课文,或唱英语歌谣。

教师更要让学生意识到,英语不是脱离实际的一门科学,而是一项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语言技能,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努力发现英语,学习英语。比如在学生逛商场的时候,让他们尽量记住国外的商品品牌,坐地铁或者出门旅游的时候,多听外语的广播,或者多看外语标示。甚至可以鼓励学生大胆记录下他们认为存在错误的英文公共标示,帮助学生确认错误,并向有关部门反映。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建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四. 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导向

英语教学的评价应该贯穿在学生日常学习当中,以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兴趣为前提,对学生的学习起到积极导向的作用。例如,我在课上经常会奖励表现优秀的学生一个小粘贴或者小笑脸,让学生在比较谁得的粘贴多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评价的主体,因此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避免“一言堂”,而应该让班级里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到评价中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教师还应善于发现进步的学生,在他们参与教学活动后,及时对其进行积极与赏识的评价,让学生慢慢开始喜欢英语,爱上英语课堂。另外,一、二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英语学习不久,不要急于对他们读、写能力提出很高要求,而是要注重他们听、说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中,教师应该多以口头测试等形式为主,以考察学生英语语言运用的能力。

五. 恰当的竞争机制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低年段的学生有较强的争强好胜心理,面对挑战表现出跃跃欲试的状态,并且此时的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集体荣誉感。因此,我在课堂上,经常会把学生按座位分出几个小组。每节课都会以小组为单位,让他们互相竞赛。在课堂教学的不同环节中,我会给表现好的小组一个小粘贴奖励。每节课都会比比看哪组得到的粘贴最多。这样,学优生跟学困生被无形地“捆绑”成一体。让学优生时刻督促学困生认真听课,积极参与课堂学习。也避免了单纯奖励学优生,长期忽略学困生,而造成两极分化严重的情况出现。真正做到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让每名学生都在我的课堂上有所收获!总之,恰当地让学生形成学习英文的竞争意识,可以有效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提高学习效率。

六. 注重前后知识衔接,温故而知新

小学低年段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前后知识衔接,而不要孤立、单纯地只讲每节课的新授知识。所谓“温故而知新”,把学生之前学过的功能句型或者单词,有效、合理地穿插在每节课的新授课当中,不但能帮助学生复习旧知识,还能帮助学生更快地理解新学的知识。比如我在教授二年级学生There’s a girl.这个句型的时候,我会随手拿起学生的铅笔,说There’s a pencil.拿起一把尺子,说There’s a ruler.然后指着一个男孩说There’s a boy.再指着一个女孩说There’s a girl.在我的启发下,学生们很快就理解了要学的功能句的含义,同时还复习了一年级学过的铅笔,尺子等单词,真正做到了“温故而知新”。

七. 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采用启发式教学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该结合课本的前后知识体系,大胆处理教材,合理设计每节课的教案,避免让学生“填鸭式”地被动学习,而是要让学生总是处于“垫垫脚”就能够得到知识的状态,激发他们主动探索,积极学习的欲望。

八. 自创歌谣、游戏帮助学生高效学习 英文学习不应该是枯燥、乏味的,而应是有趣、多彩的。

一、二年级学生属于较低龄群体,他们刚刚走出幼儿园的大门。教师应该让他们继续保持幼儿园里“玩中学”的热情。因此,我们可以在英语课堂上,多多自创小歌谣,在富有韵律的歌谣声中,让学生体会英文的多姿多彩,趣味横生。同时,朗朗上口的歌谣能更好地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由学习的被动体转为知识吸收的主体,使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迅速、牢固地记住所学的英文知识。

在我的英语课堂中,经常会设置游戏环节。比如我教授二年级的Unit 2 lesson3时,句型What’s his/her name? His name is „的时候,我会跟学生玩一个“盲人摸象”游戏。我会用事先准备好的红领巾,蒙住一个学生的眼睛,然后悄悄叫来另一个学生,让蒙住眼睛的学生摸摸他是谁,同时让其余同学大声问出:Boy or girl? What’s his/her name?然后被蒙住眼睛的学生回答Boy/Girl.His name is„在这么有趣的活动中,学生开始渴求学到更多的英语知识,这是学生在英语学习进程中迈出的关键一步。

总之,小学低年段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关键期,错过了关键期,可能会对学生未来的英语学习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因此作为英语教师,应该让一、二年级的学生爱上英语,让英语成为他们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他们以后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要努力营造师生之间和谐、相容的学习氛围,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地地道道的英语!

浅析小学低年段英语教学策略

王智 和平大街第二小学

第三篇:《“数与代数”领域核心内容分析与教学策略(第二学段)》作业

数与代数这一部分的重要核心概念包括:数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下面我主要把数感这个核心概念与大家一起交流。

数感就是对数的感悟。《标准》将这种对数的感悟归纳为三个方面: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数感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一些观点:

1、在生活情境中感知。

数学知识比较抽象,许多学生对数都不能很好地建立表象,更不能真正地理解数的内涵。教师应积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习情境,帮助学生对数的认识,更好的感知数的存在。在教学比的意义时。重点就是让学生体会比是一种数量关系。其实,比就是从生活中来,我们必须让学生充分体验生活中的比所表示的关系,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知识,并应用知识。若教3:2的意义是怎样的,我是这样讲的。课件出示:3杯牛奶和2杯果汁,先让学生用已有的分数知识表示出牛奶与果汁的关系,再引入比来表示牛奶和果汁的关系,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比能简洁地表示出分数所能表示的两个数量关系,认识到学习比的必要性。并能理解比所表示的这两个数量关系,并很好地感悟比的意义,建立数感。当学生建立数感后,遇到生活中的溶液配制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比如:米与水的比为:1:2,学生会想到水量是米量的2倍。从而在这些生活实例中体会了数的含义,初步建立了数感。

2、实践操作,增强数感 儿童的思维特点以具体性、形象性为主,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动作思维。因此动手操作是帮助儿童形成数感极为重要的方法。如学习10以内数的组成,让学生通过动手分一分小棒、小红花等各类学具,让学生体验到一个数可以分成几个比它小的数,几个小的数又可以合成一个较大的数,从而积累整体与部分之间的相加关系和互补关系的感性经验。这样,学生的数感在动手实践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3、合作探究,交流数感

我们知道,数学知识有一个从形象到表象,从表象到抽象,两个过程。而这两个过程,也是两次提升,而在这个提升的过程中,合作交流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人人参与学习全过程,它不仅能发掘个人内在的潜能,还能培养集体合作精神,人人可以尝试成功的喜悦。

4、数感在实际应用中升华

数感的建立来自于生活,只有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加以应用,才能得到升华。当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化知识,使学生认识到知识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同时在应用中进一步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数感。

总之,培养学生数感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的数感,可以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体验现实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用不同的方式思考和解决问题,这无疑会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随着数感的建立发展和强化,学生的整体数学素养也会有所提高.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不断地探究和完善。

第四篇:课程标准 第二学段

第二学段(3~4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

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5.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7.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9.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三)习作

1.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3.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交流。

4.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5.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6.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

(五)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用书面或口头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第五篇:第二学段推荐书目

小学第二学段推荐书目

1、《大林和小林》——张天翼 新蕾出版社

2、《寄小读者》——中国儿童文学丛书 冰心 人民文学出版社

3、《严文井童话》——中国儿童文学丛书 严文井 人民文学出版社

4、《高士其科普童话》——中国儿童文学丛书 高士其 人民文学出版社

5、《陈伯吹童话》——中国儿童文学丛书童话 陈伯吹 人民文学出版社

6、《金近童话》——中国儿童文学丛书 金近人民文学出版社

7、《叶圣陶童话》——中国儿童文学丛书 叶圣陶 人民文学出版社

8、《小坡的生日》——中国儿童文学丛书 老舍 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年05月

9、《长生塔》——中国儿童文学丛书 巴金 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年05月

10、儿童古代文学丛书——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这套丛书包括〈远古神话〉〈经典传说〉〈故事经典〉〈动物故事经典〉〈历险故事经典〉〈魔怪故事〉〈经典童话故事〉〈经典探索故事〉〈经典神话故事〉〈经典寓言故事〉)

11、管家琪幽默童话系列 管家琪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包括《怒气收集袋》、《复制瞌睡羊》、《口水龙》、《捉拿古奇台风》等。)

12、中国幽默儿童文学丛书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这套丛书近20本

13、《皮皮鲁传》《鲁西西传》郑渊洁 学苑出版社

14、《电脑帝国》 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杨鹏

15、《电脑大盗变形记》 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 萧袤

16、《李大米和他的影子》 春风文艺 出版社 张之路(小布老虎丛书)

17、《调皮的日子》秦文君 著 春风文艺出版社

18、世界之迷少年科幻小说系列 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包括《木乃伊复活》、《你好,尼斯湖怪》等)

19、《魔塔》彭懿 21世纪出版社(这个系列还包括了《蝉为谁鸣》、《小人精丁宝》等。)

20、《中国兔子德国草》 周锐、周双宁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21、《五·三班的坏小子》 杨红樱 著 作家出版 社2001年08月

22、《约克先生全传》(中短篇童话集)朱奎)

23、《十八个美梦》 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葛翠琳(这是“蓝夜书屋”的系列作品之一。)

24、《小兵张嘎》——代代读儿童文学经典丛书 徐光耀 花山文艺出版社

25、《新版小灵通漫游未来》 叶永烈 少年儿童出版社

26、《两个小洛特》 埃里希·凯斯特纳 著 刘冬瑜 译 明天出版社

27、《小飞人卡尔松》(瑞典)林格伦 著李之义 译 中国少年 儿童出版社1999年03月

28、《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于尔克.舒比格 著 林敏雅 译华夏出版社 2000年05月

29、《蓝熊船长的13条半命》 德)瓦尔特·莫尔斯 著李士勋 译人民文学 出版社

30、《时代广场的蟋蟀》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31、《犟龟》(恩德童话小说集)米切尔.恩德 著21世纪 出版 社

32、《爱的教育》阿米琪斯(意大利)著王干卿 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年05月

33、《吹牛大王历险记》拉斯伯 著 刘浩.高更夫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年05月

34、《柳树间的风》(英)格雷厄姆 著任溶溶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0年05月

35、《水孩子》 查·金斯莱[英] 著 周煦良 译

36、《小鹿班比》(奥地利)费·察尔滕 著 邹絳译 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8年05月

37、《小思想家在行动》(奥)克·涅斯特林格 著 韦苇 译 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

38、《魔法师的帽子》(芬兰)托芙·扬松 著 任溶溶 译 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

39、《丛林故事》吉卜林 著 谭外元 武铁民 译 新世纪出版社 1998年09月

40、《哈默林的花衣吹笛人》(英)克里斯蒂娜 著 屠岸 译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41、《凡尔纳选集(精选集)》 中国青年出版社(如《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等。)

42、《木偶奇遇记》人民文学出版社

43、《长袜子皮皮的故事》华文出版社 2002年01月

44、《魔女的孩子莫奇(漂流瓶丛书)》(日)井上夕香 著王晓葵 译明天出版 社

45、《一千零一夜全集(全六册)》冯化平/编译 著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46、《长腿叔叔》 简·韦伯斯特 著 艾柯 译 哈尔滨出版社

47、《北风的背后》(雅典娜童书小经典)(英)乔治·麦克唐纳著 杨艳萍译广西师大出版社

48、《卓娅和舒拉的故事》新世纪出版社

49、《五个孩子和一个怪物》(英)内斯比特 春风文艺出版社

50、《椋鸠十动物小说全集》 21世纪 椋鸠十

51、《圣经神话故事》陈静选编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9年版

52、《三毛流浪记》张乐平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年版

53、《宝葫芦的秘密》张天翼农村读物出版社2002年版

54、《三寄小读者》冰心少年儿童出版社1981年版

55、《肚皮上的塞子》周锐春风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56、《今年你七岁》刘健屏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0年版

57、《荒漠奇踪》严阵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6年版

58、《乌丢丢的奇遇》金波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3年版

59、《我要做个好孩子》黄蓓佳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60、《草房子》曹文轩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年版

61、《第三军团》张之路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年版

62、《巫师的沉船》班马21世纪出版社1998年版

63、《糊涂大头鬼》管家琪浙江少儿出版社2001年版

64、《漂亮老师和坏小子》杨红樱作家出版社2003年4月版

65、《伊索寓言》(希腊)伊索中国妇女出版社1997年版

66、《克雷洛夫寓言全集》(俄)克雷洛夫著,裴家勤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67、《拉.封丹寓言》(法)拉.封丹著,倪海曙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

68、《格林童话全集》(德)雅各布.格林威廉.格林著杨武能,杨悦译译林出版社1994年

69、《安徒生童话选集》(丹麦)安徒生著,叶君健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70、《普希金童话》(俄)普希金著,亢甫,正成译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年版

71、《王尔德童话》(英)王尔德著,唐讪辉译中国连环画出版社2003年版

72、《宫泽贤治童话》(日)宫泽贤治著周龙梅少年儿童出版社2003年版

73、《列那狐的故事》(法)玛·阿希·季诺著北京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74、《天方夜谭》郅涛浩等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74、《鲁滨逊飘流记》(英)笛福著,王泉根译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年版

76、《魔法师的帽子》(芬)杨松著,任溶溶译纺织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

77、《金银岛》(英)史蒂文生著,单蓓蕾译北京出版社2001年版

78、《丛林传奇》(英)吉卜林著,徐朴译少年儿童出版社1996年版

79、《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英)刘易斯卡·洛尔著,陈伯吹译 上海科技教育版1996年

80、《骑鹅旅行记》(瑞典)塞拉·格洛夫著,王泉根译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年版

81、《汤姆.索亚历险记》(美)马克·吐温著,钟雷主编哈尔滨出版社2000年版

82、《格列佛游记》(英)乔纳森·斯威夫特著,杨吴成译人教、译林版2003年

83、《淘气包艾米尔》(瑞典)阿林·格伦著,高锋、时红译中国少儿出版社1984年版

84、《捣蛋鬼的日记》(意)万巴著,思闵译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

85、《小王子》(法)圣埃克苏佩里著,马振聘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5月版

86、《童年》(俄)高尔基 著,上海译文出版社

87、《福尔摩斯探案全集》(英)柯南道尔,丁锦华译,远流公司1988年

88、《顽皮捣蛋鬼》(德)威廉·布什湖北少儿出版2003年自版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