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期末质量分析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科教学质量报告
一、答题总体情况
本级参考人数为168人,从卷面成绩看,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大题: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占50分,第一小题看拼音写词语,少部分学生回答正确,多数学生记忆不牢。第二、第三、第四小题答题正确率较高。第五题按要求写句子,中下层生失分较多。第七题口语交际答题不太好;第二大题:阅读占17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中上层生完成得不错,下层生正确率不高,甚至不答题。第三题:写作。作文题目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所以从得分来看,此作文题出得挺有水平的。
二、各题答题常见错误、出现此类错误的比率、错误成因分析及其对策
第一题:①小题,学生对拼音知识不过关,错误比率达20%;②读音和词语,学生对多音字、词理解不透切,错误比率为13%,这与平时训练较少有关系,今后应多练;③修辞手法方面:学生对比喻句和拟人句二者分辨不清,今后要多进行此类题目的训练,掌握两者的特征和区别;④积累与运用及课文内容填空,学生对课文内容较为熟悉,完成的较好,失分不大。
第二题: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都比较简单,只在“标题中引号的作用”和“文中划线部分的意思较为难理解,错误比率为7%。
第三题:写作。有部分学生没能写出这件事令人着迷的地方,书写上也存在相当大的问题。
三、教学建议
① 抓住课本,吃透教材,扎实掌握课文知识,进行迁移练习;
② 重视基础知识的巩固,加强对各种句式的练习,要求学生熟悉课文,熟 读、背诵课文;
③加强阅读训练,同时加大课外阅读量;
④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求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大胆表达,书写认真; ⑤加强作文训练,多布置课堂作文,要求书写工整,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卷面整洁,少写错别字。
第二篇:六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总结及质量分析
2013------2014学第一学期 六年级语文期末质量分析
街亭小学 巩会芳
本次检测考试,全校六年级共有参考人数133人,合格129人,合格率96.9%.有4人不合格。优秀人数41人,优秀率30.8%,平均分为74.97。同期中考试相比成绩较有所下降。为了总结经验,弥补不足,是今后的教育教学能更好的的开展,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将本次试卷进行深刻的分析。
一、试题分析
本次期末考试检测试卷量大面宽,对于本学期所涉及到的内容面面俱到,一丝不苟。试卷内容包括字、词、句、段、阅读、习作六大块。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突出了语文教学和学习联系实际,活学活用的特点,本次试题注重灵活性,思维性和文艺性。
二、答题情况分析
1、从答题情况来看,六年级学生书写存在普遍不整洁的现象,字迹潦草,书写不规范,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加强学生的书写。
2、在对字词的掌握上,学生对于生字词语的学习不够透彻,错别字较多,似是而非的现象很普遍,透射出学生在语文学习上较为浮躁,对于平时的积累较少,知识不广泛。
3、通过学生答题情况来看,试卷灵活,学生思维死板。如:要求写出有关交友的成语,学生学过很多关于交友的成语,但只是单纯的学会,而没有学会使用。再如要求将反问句改为祈使句。学生将祈使句与陈述句混淆。
4、从口语交际、填空、习作的答题情况来看,学生多数课余生活贫乏,思维不活跃,内心世界不丰富。如:要求写出描写动物著名作品及的写动物的中外作家,失分较多。
三、试卷导向
本次试卷同上年试卷相比较,除了本次试卷在知识点上比较系统以外,在导向上也有很大的创新性,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灵活性,生活性和人文性。如:试卷第六题为口语交际,这是前几次六年级试卷从未出现过的题目,要求是“嫦娥三号在2013年12月14日成功落月”你想到了什么,想说什么呢?其次在习作上,也体现了新学生的思维拓展性,紧扣新课标发展和培养学生个性发展这一导向。
四、教学建议
(一)课堂教学
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上,不妨偶尔甩开课本,甩开教学,引导学生去发现去联想,开阔心灵视野,拓展思维,激发学生表达和交流的欲望。当然,识记抄写的学习方法也不能没有,但要突出质量和效率,而不是从追数量中求质量。教学知识点时应尽量举一反三,举一些现实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例子,加强学生印象思维。
(二)课外教学
现在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是,为了让学生的课外作业有据可循,一般都布置抄写的作业,枯燥无味,缺乏创新性,让学生和老师都成为教材的复制机。在今后的课外教学中,建议让学生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在学校和家庭进行交流反馈,丰富学生的生活号思维,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变被动为主动,这样才能“教”“学”两轻松,才能紧跟将来的考试导向。
第三篇:六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质量分析
六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质量分析
这次质量考查我镇六年级参加检测的学生有279人,我们年段的总体情况良好,六个班级平均成绩87.5分,六个班级的平均成绩全部达优, 90分以上113人,80—89分143人,70-79分16人,60-69分3人,60分以下4人。现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分析:
一、试卷命题分析及建议:
本次试卷命题能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注重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个维度来命题,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从按要求写字词句、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修改病句、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习作五个方面来考查学生一个学期以来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1、试卷命题注重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如:看拼音写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选择正确的词语、填上合适的词句、修改病句等。这类命题题型多样,能从各个方面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命题面向全体学生,难易适中,题型多样,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注重考查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
2、试卷命题注重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积累及写作技巧的学习情况。如: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这类命题注重考查学生对课内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体现了重积累、重知识、重能力、重感悟的教学理念。
3、这次的阅读题的命题注重课内外的紧密结合,命题从查字典、字词的理解和掌握、标点符号、对重点词句的理解、课文内容的把握及课外知识的积累这几个方面全面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做到从基础出发,注重能力考查,不搞偏题、怪题、难题,题型和题量也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4、本次习作命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命题的提示为学生的选材开阔了思路,又不局限学生的思维。命题的要求也浅显易懂,一目了然,降低了难度,便于学生审题。
二、学生答卷情况分析如下:
(一)、取得的成绩 1、90%的学生有一定的识字能力,能正确拼读音节,做到书写正确、规范,有一定的美感。从单字看,字的间架结构匀称、笔画较稳,字体虽不一定呈现书法感觉,但都端正、认真。
2、大部分学生能正确、积累和运用学过的词语,能正确辨析易错读音字的读音如“沼泽的沼”,“运载的载”;能按要求写出相应的什么风。选择带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这条题目正确率高。修改病句这部分,大部分学生能把错字错标点及用词不当的病句修改正确。从学生的答题情况看,学生的成语积累较丰富,如:用两个成语形容喜鹊登枝这幅作品,正确率非常高。可见,教师平时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还是比较到位的。3、99%的学生能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根据课文内容给不同人物选择表现人物品质的词语连线,得分率高;能积累和背诵课内外优秀诗文、名人名言及课文中精彩的片段,并按要求正确作答。
4、此次作文命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写起来比较得心应手,有话可说。大部分学生能从生活小事中的点点滴滴入手,围绕“成长过程中的一个故事及快乐”这两个主题,根据自己生活经历例举
一、两件具体、真实的事例来写,比较通顺流畅地表达内心的情感。其中,高能生的习作文质兼美,语言积累丰富,运用能力强,学过的词语、句式、写作技巧都能够学以致用,较深层次地表达和体现独特的内心情感。
(二)、存在的问题:
1、错别字现象严重。错别字的领地涉及试卷的五大快。多为同音字、形近字的混淆等错误,如:“生死攸关”误为“生死悠关”,“波涛汹涌”的“涛”误为“滔”等。
2、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理解能力不强。60%的学生的概括能力理解能力有待努力提高,如:“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深入,学生的表达能力概括能力的缺陷就暴露出来了。
3、个别学生还没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以至出现漏题、答错题的现象。4、50%的学生不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尤其是提示语在中间时引号的运用。在习作中,也发现一部分学生乱用标点符号的现象,可见平时要加强对标点符号的训练。
三、整改措施
1、在平时的教学中,把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放在第一位,比如说词语、句式的转换、课文内容的填空等并加强平时的监督力度,特别是对差生知识点的掌握,要作到心中有数,一般像这样的知识点,他们能在课堂上掌握自然好,如果不能掌握,在课外要多花时间,帮他们学好。另外,在课内或课外,对差生多给几个“优先”权,给他们树立信心,力争使差生在学习上有所进步。
2、要注重课外知识的积累和运用。从这次考试中我觉得平常我要求学生做的那些还是不够的,不光要会背,还得懂得如何去运用,这才是关键。
3、继续加强课内和课外阅读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上达到理解、积累和运用的三结合。通过写作文、读作文、讲作文等有效方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4、进一步改进周末作业和平时作业的导向和检测力度,希望能在练习的过程中实现再学习、再发展。
5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注意对学生学习方法和习惯的培养,加强学生审题、答题的技巧,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答题的应变能力、争取在小学毕业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第四篇:2013-2014学第一学期一年级语文期末质量分析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一年级语文科教学质量报告
一、答题总体情况
一年级共有231人参加语文考试,大部分同学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小部分同学成绩欠佳。虽然有老师读题,但相对一部分同学对题目不理解。对学过的知识没有牢记。
二、各题答题常见错误、出现此类错误的比率、错误成因分析及其对策
1、拼音部分,错误比率是20%。一年级同学对拼音还不够巩固,未能正确读出音节,写出汉字。今后要继续加强对拼音的学习。
2、字词部分,错误比率是30%,小部分对学过的生字不牢记未
能正确区分形近字进行组词,在今后的学习中,要加强学生的识字和记字能力。最后,句子与看图写话,比率是18%,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是语言实践的重要工具,是书面表达,即写作的有力基础,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所以我们应该把看图写话当作一个重点来抓,是培养其表达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看图写话”训练,可使学生在认识事物、口语表达的反复实践过程中,提高读写能力,增强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进而发展智力。
三、教学建议
1、端正教学思想,改进教学方法,正确把握新教材的特点,抓
住教学的重点、难点,紧扣教学目的进行教学。
2、在培养习惯、方法,要把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作为重点,严
格训练,做到统一要求,规范练习,语文课上严格练,其它课上坚持
练,家长协助配合练,检查评比促进练,持之以恒长期练。
3、在拼音教学中要摆正情境图、语境歌和学字母的关系,强化音节教学,重视教给学生拼读成直呼音节的方法,致力于学生独立认读能力的培养。
4、阅读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把握好理解的度,摒弃繁琐的分析和空洞的说教,做到“读”字当头,多读、精讲、重视朗读背诵的指导,重视学生对语字的认识和积累。
5、重视范读、范写、范背,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并结合范读、范说进行听力训练,结合范写,进行观察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第五篇:2013至2014学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质量分析
2013至2014学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质量分析
一、考试情况分析
八年级实考人数114人,平均分为69.88分,及格率为81.57%; 优秀率为14.09%; 与市平均水平均有不小差距,特别是优秀率差距更大。
二、存在问题
由于没见学生的试卷,只能根据学生成绩和市平均水平的差距猜测学生存在的问题。
1、书写不规范问题。这是学生的坏习惯,正所谓习惯成自然,在光是一个答案卷的情况下,这个坏习惯会放大,对语文这个学科影响更大。
2、优秀生少,且尖子生语文成绩不尖。语文是个重阅读和理解的学科,而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又不能在短时间内提高,所以培优问题艰巨。
3、在写作中表现出的问题:(1)书写不工整;(2)错别字较多,语句欠通顺;(3)中心不突出,有离题的现象,尤其是话题作文;(4)取材和立意缺乏新意。
三、教学改进措施
1、激发兴趣。语文教师要千方百计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要在钻研课堂教学,开展语文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真正佩服和喜欢自己,喜欢自己的语文课,从而喜欢看书学语文,在愉悦的学习过程中迅速提高语文能力和素养。
2、强化培优力度,并防止分化。在平常的基础上对语文成绩较好学生进行专项练习,让优秀生真正凸现出来。同时要面向全体,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习,以互相帮助,共同提高,防止两极分化,尽量减少低分人数。
3、多练习写作,每周一篇。在每周一篇作文的基础上,要特别重视作文课上学生作文自评、他评环节的研究,这不但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相应减轻了语文老师的沉重压力,使他们有可能从“两座大山”的重压下抬起头来看路。还要注意将课堂作文训练与课外练笔(写作文、日记、周记、头脑作文等)紧密结合起来。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要鼓励学生在多观察、多读书,多积累、多思考的基础上,尽量多练习、多表达。
4、加强预习与练字。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把预习和练字的常规工作进一步落到实处,并坚持不懈地进行下去,使之形成习惯,只有这样,今后的每次考试才有可能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