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彩墨游戏》课后小结
课后小结
这节课是国画的启蒙课。本课的教学目标是简单了解彩墨画是绘画形式之一,初步认识中国画,了解绘画用具。游戏中感受,进行简单彩墨画笔法的基本练习。利用墨与彩的调配变化与宣纸特征画有趣味的儿童彩墨画,体验彩墨游戏的乐趣。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彩墨画的特点,感受彩墨画的乐趣,在游戏中发现偶然现象和意外效果,激发学生热爱民间艺术的情感。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在游戏中发现彩墨与宣纸产生的一种特殊变化。难点是笔上水分的变化。
在本课的设计上我采用了先以带着问题看动画片的形式引入内容,再以试一试的形式让学生根据我的示范摹仿画一画。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总结用笔和用墨、用水的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学生能参与教学,但是由于我的游戏环节过于细,感觉课堂的环节过多了,使学生深入练习的机会减少了。在示范中我讲解了中锋侧锋的用笔方法,但是用笔有些拘束,不如活泼的随意的笔触示范。
这节课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学生通过游戏的感受,进行了简单彩墨画笔法的基本练习,感受彩墨画的乐趣。如果再给学生更多的练习时间,就能使学生体会更多的乐趣。
第二篇:彩墨游戏(一)
彩墨游戏
(一)(人教版第五册第15课)
设计者: 大连市甘井子区泉水小学梁冬梅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内容,通过教学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彩墨与生宣纸的特性,体验彩墨画的乐趣。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得出结论。让学生在充分的艺术实践中发挥主动性,带领学生根据现象去发现,根据问题去探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画的简单知识,感受彩墨画的艺术美感,激发学生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
教学内容与目标:
认知:初步认识中国画,了解彩墨画的特点,在游
戏中进行简单的彩墨画笔法练习。
能力:通过游戏的探究活动,认识彩墨画的特点及
笔法,墨色变化,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自主学习能力。
情感:感受彩墨画的艺术美感;体验彩墨游戏的乐
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彩墨画的特点,能进行简单的彩墨笔法的基本练习。
难点:笔法、墨色、水分多少的变化。
学习材料:
教师:课件、大毛笔、生宣纸、国画色 学生:笔、墨、生宣纸、国画色或水粉色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出新课
1、引导学生说一说玩过哪些游戏,交流游戏
玩法及玩游戏的心情。
2、展示笔墨纸等用具,引出新课:今天我们
用这些用具,来玩一玩有趣的彩墨游戏!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玩过的游戏,使课堂气氛
轻松活跃,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告诉学生用笔等用具做彩墨游戏,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二、欣赏感受,了解彩墨画特点
1、展示介绍中国画用具:笔墨、纸、砚、色
2、展示中国画图片,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中国
画和几位著名的国画大师。
3、欣赏彩墨画《春如线》和《吴家作坊》,了
解彩墨画特点。
4、总结彩墨画的特点。设计意图:初步了解中国画,感受中国画的形式美,认识彩墨画是绘画形式之一,感受彩墨画的特点。
三、尝试体验,探究方法
1、引导学生尝试用笔分别在图画纸和生宣纸
上画两笔,初步了解生宣纸的特点。
2、小魔术:师用一支蘸好两种颜色的笔在纸
上画一下(出现2种颜色),引导学生猜猜老师变魔术的秘密方法。
3、学生总结方法技巧,并试着用一只笔蘸两
种色或多种色的方法画一画。
4、鼓励学生尝试用一只笔和墨汁在纸上做出
更多不同的变化效果,比一比谁想到的方法多,更新颖。
5、学生汇报自己想到的方法,师课件展示笔
墨变化产生的各种特殊效果,并补充讲解
6、教师演示:干湿变化,浓淡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在动手尝试活动中探究掌握
不同的用笔、用色、墨的方法,了解墨色变化与水分的掌握有关。在随意中产生意外效果和偶然现象,体验彩墨的基本特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探讨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在游戏活动中创作彩墨画作品
1、欣赏书中的学生作品,借鉴好的表现形式。
2、随意用墨、色,自己喜欢的方式画一幅彩墨画。
3、小组内将作品粘接组合成一大张作品,交换着画一画,并对作品进行想象,添加再创造变成一幅有趣的图画。
五、展示欣赏、交流评价
1、选一选哪幅作品画面生动有趣,笔墨变化
生动多样、用的方法新颖。
2、谈谈玩过彩墨游戏后的心情。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参与评价活动的积极性。
体验彩墨游戏的乐趣。
第三篇:彩墨游戏教案
彩墨游戏教案
长江中心小学 田丽霞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加深对基本用笔、用墨方法的了解,并运用中国画的方法表现,尝试完成一幅水墨小品画。
2.过程与方法:
(1)在开放式的笔墨游戏中体验、感受笔墨变化,学习水墨的画法。
(2)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学习组织画面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体验尝试、联系生活、欣赏表现挖掘人文内涵,激发学生传承美术文化的愿望和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加深学生对国画基本用笔、用墨方法的了解,会使用绘画语言表现物象。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笔墨造型能力。教学准备:毛笔、墨、生宣纸、国画颜料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我们以前学过彩笔画,铅笔画,水彩画,蜡笔画等,我们今天来学习一种新的画种,中国画(出示国画作品,学生欣赏)请学生观察并比较国画和其他画有什么不同.初步了解宣纸和毛笔的特征。
二、集体感知体验 笔墨游戏 提出活动要求:
分四小组合作做一个笔墨游戏。集体协作完成神秘任务,小组长领取任务卡,和小组成员商量,要求先由同学们大胆地在纸上用颜色或用墨画点画线。其他同学观察笔墨的变化。师记时,一分钟任务.展示作品,让小组长说说你组的任务.评价 三,新授基本技法
1,刚才大家在宣纸上试着画了点和线,画得很好,现在你们说说刚才的画和其他的画有什么不同,你有什么发现? 点生说。
师简单介绍毛笔宣纸特性----渗透力,在宣纸上演示.同学们可别小瞧了它们,我们祖先留下的千古名画都是由它们绘制成的。
2,出示国画作品:画面画了什么?美吗?用什么画出来的?(板书:彩墨)墨色有什么变化?结合手中的范作讲解,再看看大师的画,体验国画的美。
用范作引出墨分五色,介绍焦,浓,重,淡,清墨,让生找出来。师鼠标指浓墨淡墨地方,让学生思考讨论怎么调出来的,点生说。师演示,边讲解,生观察,在自己纸上体验调浓淡墨(板书:浓墨,淡墨)3,师演示作画“荷花”,运用勾勒,和没骨的方法,让生观察怎样用笔,引出中锋,侧锋,(板书:中锋,侧锋)学生在自己纸上试中锋,侧锋.告诉学生第一种是勾勒的方法,第二种是没骨的方法。还有点染等诸多技法,欣赏相关作品。
4,课件出示不同的点,看作品,总结技法 看有哪些点,点生说。讨论如何画这些点。
示范不同的点:(1)滴染法,(2)侧锋画方方的点,(3)用笔尖往下按画雨滴点,(4)甩出点,(5)敲出点。
学生体验,试试。5,课件出示不同的线: 细线和粗线的画法。
四、感受点线魅力以及彩墨浓淡干湿的变化,运用课件,感受理解完整作品,理解技法
1、比较欣赏一组彩墨作品。
2、欣赏《吴家作坊》感受点线结合的魅力及彩墨在生宣纸上浓淡干湿,色多色少的变化。简单分析怎么画出浓淡干湿的效果来的,突出水的重要性。
3、教师示范江南水乡图。播放微课视频,师:线、面组成的房子,虚与实,黑与白,浓与淡,动与静的对比体现了江南水乡的宁静,简约,清雅,灵动之气。
4、欣赏儿童作品,为创作做准备。
看小朋友的画,你喜欢哪幅,说说你为什么喜欢?用什么方法画上去的(点,线,面组成的画面,浓淡,深浅,画面的丰富变化,有灵动之感。
五、用音乐创设创作氛围,学生进行练习1.提出创作要求完成一件作品,起一个名字。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集体合作完成,看哪组最有创意。
2.布置小组间先讨论交流,学生进行创作,体验笔墨情趣播节奏舒缓、优美的乐曲,创设创作氛围。
六、总结评价
教师在教学中不仅注重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还将学习的内容延伸。
教师:有的同学可能画得不是很理想,这没关系。国画必须要有很多很多年的功夫,不然掌握不好笔墨效果。有位画家曾说过:“所谓大师,只是失败最多的劳动者”,这就是说同学们要更多、更好地练习,才会用笔墨的韵味表现自己的情绪。
七、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学习中,有的同学可能画得不是很理想,这没关系。国画必须要有很多很多年的功夫,不然掌握不好笔墨效果。有位画家曾说过:“所谓大师,只是失败最多的劳动者”,这就是说同学们要更多、更好地练习,才会用笔墨的韵味表现自己的情绪。板书: 用墨:焦、浓、重、淡、清 用笔:中锋、侧锋 技法:点、线、面
第四篇:彩墨游戏教学反思[模版]
湘教版三年级小学美术下册
《彩墨游戏》教学反思
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第二小学
王艳柳
本课主要是通过教学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彩墨与宣纸的特性,体验彩墨画的乐趣,并进行简单的技法练习。让学生在充分的艺术实践中发挥主动性。由于是一堂带着游戏性质的课,我抓住学生爱玩的特性,用闯关的形式,燃起学生的激情,重在让学生得到一个彩墨的体验,并从中能够悟出点什么来。
第一关“超级任务”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笔、墨与宣纸的特性,第二关“模仿大咖秀”,通过模仿中让学生认识绘画语言——点、线、面,学习用简单的技法进行表现,如:线的粗细与中锋、侧锋力度的轻重有关;点可同过滴、洒、敲等玩法变化出不同的效果;面在中国画中的表现也多样,水分的多少起着关键的作用。第三关“火眼金睛”让学生在观察研究中发现墨色干、湿、浓、基本技法的巧妙运用,开阔学生眼界,启迪思维,感受彩墨画的艺术魅力,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第四关“各显神通”学生思维活跃,运用各种技法任意挥洒,玩得尽兴。学生在彩墨游戏中去体验彩墨与宣纸产生的种种特殊变化,从而感受和体会中国画特有的魅力。
最后作品展评、拓展时,通过让学生参与评价活动,介绍自己的作品,说说画中用了哪些技法,并说说自己在画中最得意的表现是哪部分,从而帮助学生巩固技法,启发、引导学生发现毛笔在宣纸上偶然产生的精彩效果,形成与自己作品间的对话,学习用美术语言评价作品。
通过这堂课的闯关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即得到了训练又得到了愉快的体验。不足之处,绘画语言的介绍和作品欣赏环节在全课教学设计中比重过多,还可精简,将时间补充到自主探究和演示环节,增加用笔用色用墨的技法探究和教师范画,丰富学生游戏表现的技法,让学生在玩中发现,在玩中学习,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活动空间,充分体验彩墨游戏的乐趣。
第五篇:《彩墨游戏》教学设计
《彩墨游戏》参考教案
一、教 材 分 析
水墨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表现形式,彩墨游戏具有悠久的文化传统。我国的水墨画与其他的画种有着明显的区别,彩墨游戏主要是由所用工具材料决定,墨色的浓淡干湿、线条的粗细变化在生宣纸上可以生成许多不同的笔墨趣味,产生独特的艺术效果。
本课彩墨游戏以水墨画为题材内容,并通过笔墨感受、泼墨游戏、想像创造三个活动实施教学,彩墨游戏帮助学生认识、了解水墨的多种表现形式,感受笔和墨的变化,体验创造表现的乐趣,以此触发学生学习水墨的兴趣,培养动手能力,激发形象思维和创造想像的能力,让学生通过体验、游戏、创作的学习活动来表达个人的情感和丰富的想像力。小学美术教案三年级下册:13 课 彩墨游戏
本课活动一,是对水墨画的基本认识,通过对用笔和墨色的了解,熟悉表现的方法,运用点、画、甩、洒、印等不同的方法,来体验、感受其笔墨在生宣纸上的丰富变化。如,笔上含墨的量与含水的多与少,其墨色在生宣纸上的变化就会不同,墨和水多时,墨色的渗透强一些;水少时,墨色的渗透弱一些。同时,行笔的速度快慢与墨色的变化也有联系,行笔慢时,笔在生宣纸上停留的时间久些,所呈现的墨色则浓一些、湿一些;行笔快时,笔在生宣纸上停留时间短些,则在纸上呈现的墨色淡一些,干或者枯一些。又如,画点时,笔在生宣纸上停留时间长,点则大,反之停留时间短,点则小。其他的一些方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多启发学生,让他们多尝试,以“玩”的形式来进行笔墨练习。要使学生认识,进行笔墨练习时,墨色一定要赋予浓淡干湿的变化,线要画出粗细曲直的不同,这样才能逐渐把握用笔用墨的要领。
本课活动二,是通过泼墨游戏的方式,体验中国画所追求的气韵生动,水墨淋漓的境界。“泼墨”顾名思义即将墨泼到纸上,任其浸染渗透,使之达到一种意想不到的、笔不可达的画面效果。泼墨,既可泼,也可洒,也可滴,多种方法的结合运用,才能使其变化丰富。墨泼到纸上后,要将纸提起,朝不同方向转动,使墨色能在纸上流动、渗透,然后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看看像什么,再根据想像的形象进行添加造型,添加时尽可能少用笔,做到适可而止,恰到好处,要尽量保持原来泼洒的大效果。通过这一教学活动使学生加深对水墨画“水墨淋漓”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习的兴趣。
本课活动三,是通过想像创造,运用点、线、面,通过用笔用墨的变化来组织、表现、造型,达到用笔墨造型表现的目的。教学中,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一些用笔、用墨的经验,如:中锋、侧锋、干墨、湿墨等。点、线、面的用笔应怎样区别,点怎样用笔,面怎样画,线的粗细要如何用笔,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而且要通过多种方式来引导、启发学生。然后让学生进行自我尝试,再运用这些方法来进行创造表现。这一教学活动,关键是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生宣纸上去寻求笔墨的变化和笔墨的韵味,尽量使学生在“玩”笔墨过程中找到感觉,在“玩”中找到乐趣,从认知中感悟和发现水墨画表现中许多特有的笔墨技法。
二、教 学 目 标
*认识了解水墨画的特性,掌握水墨画的基本表现方法。
*运用水墨画的方法,尝试进行创造表现。
*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学习水墨画的兴趣。
三、教 学 设 计
本课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鼓励学生体验感受,自主探究、发现水墨画表现的方式和特性,通过思考、体验、交流等活动,激发学生思维,寻求水墨画的多种表现方法,培养他们的探索、创新意识。
本课的教学过程可作如下安排:欣赏导入——尝试感受——认知游戏——创造表现——交流评价。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考虑趣味性,游戏性,在“玩”笔墨的教学活动中,激发兴趣,培养能力。
本课教学是以学习水墨为内容的表现活动。通过学生对不同笔墨的认识、感受、体验、表现来激发兴趣,在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要对水墨画的用笔、用墨及笔墨的变化、表现、步骤进行适当的演示,强调水墨画的趣味和墨色的丰富变化,体现出水墨画的特性。教师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尝试练习,在尝试中来感受水墨在生宣纸上的无穷变化。在尝试练习中,教师还可以分内容、分段,以小组游戏的形式进行接力竞赛,使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学到知识,得到发展。
学习评价:通过交流、讨论,让儿童谈自己对水墨表现方法的认识、想法和创造的乐趣、体会以及对传统绘画的感受。
作业要求:运用水墨画的基本表现方法,用线、形、色随意组合进行表现创造,画一幅生动有趣、笔墨变化丰富的水墨画作品。
四、教 学 建 议
*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给学生提供有关中国水墨画表现的代表作品及代表人物,使学生加深认识,激发兴趣,便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教学中,学习活动组织要体现“玩”的过程,也就是让学生在“玩”中来认知、体会、感受水墨的无穷变化,充分发挥他们想像的意识,使他们表现的作品尽量能达到水墨淋漓的效果。
*作业的呈现方式,可以是个体的,也可以是合作的,在活动一中采用合作的形式比较合适,让学生分成一组或几组在一张或几张大的生宣纸上随意挥洒,充分发挥他们的好奇心和追求自我表现的上进心。而活动二和活动三的作业练习比较适合于个体的表现,但教师也要注意加强指导,不求形似,须求神似,充分体现出水墨画的特点。
*作业的纸张,教师可根据地区、学校条件,也可选用毛边纸或丁贡纸来进行,不同的纸张,不同的特点,可以使学生的作业形式更加丰富,更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