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年中小学新教师培训心得
2012年中小学新教师培训心得
2012年的夏天,我怀揣着满心的热情和希望走上了三尺讲台,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春蚕,是蜡烛,这些盛誉早已在人们的脑中扎根,当然我也不例外。只是在大学的课堂里我们已经了解到教师不再是工程师,更不能再做春蚕蜡烛了,教师只是一个人,一个不完美但却孜孜不倦地追求完美的人。
有诗云:“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我正是捧着这样一颗热情之心,求胜之心,唯美之心走进了我的学生之中。我想为他们倾尽我所有的热情和智慧,我也想他们也为我倾尽所有力量学习,我更想我们倾尽所有力气一起走向完美。这是多么高的期待啊,虽然我明白这是一种过高的期望,但是却无法阻止自己去做这样的更多的无尽的期望。
在和学生们相处了半年后的今天,我们有怀着激动而忐忑的心情走进了新教师培训的课堂,重新做回学生角色。在习惯了每堂课站在讲台上对着学生侃侃而谈之后,重新坐到学生的位置看着上面的老师们对着我们侃侃而谈,心里竟然涌起一种莫名的幸福。平日里我们也会告诉学生别开小差,别讲小话,别耍手机„„,在这时候我们竟然也可以调皮一番,这可不是一种幸福吗?
为期四天的培训,课程安排很紧,科目繁多,内容丰富,让人目不暇接,耳不暇闻。在教育中可能遇到的,应该注意的大部分问题都提到了,听众也是获益匪浅。我是语文教师,在听的过程中也特别注意关于语文教学的内容。在众多的教师的讲解中,印象最深刻的还是王荣老师给我们上的那一堂课。可能都是语文教师吧,他一上台,一开口就让我特别有亲切感,所讲的内容也非常实在。在听他讲课时,我就在不断思考为什么他的课听起来就特别有吸引力,好像要打瞌睡都很难,为什么同样的是语文教师,他就可以做到这样。
通过几番观察和思考,我想,应该是定位的问题吧!他给人感觉很亲切,平和,这应该就是所谓的亲和力吧。首先他对自己的定位给我很大的启示,在平时的课堂中,我想他应该是把自己当做是和学生一样的普通人吧,而在与我们的交流中,他没有把自己当做是高高在上的专家学者。能够放下身段,把自己放到与别人平等的位置。他讲到和学生相处时,说到一句话让我心里不禁为之一颤,“我把我的学生当做偶像来崇拜。”他说。把学生当做偶像来崇拜,这是怎样的一种胸襟啊!这样的老师学生怎么会不喜欢,怎么会不好好学习让老师更加崇拜呢?反观我这半年来的心理历程,也是有着颇多感慨,我曾是多么纠结于学生的“不听话”啊!没有会不喜欢对自己崇拜有加的人,没有人会不喜欢被人重视的感觉。我想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应该要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他们也体会到被重视的感觉,让他们体会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其次,王老师的刻苦勤奋的作风也让我倍感惭愧。听他讲起怎么和学生一起学习时有种醍醐灌顶之感。平日我们总是要求学生要完成这样那样的任务,并且三申五令要保质保量,想到这些我也发笑了。要求学生要做到的我能够做到吗?王老师会和学生一起考试,认真地填答题卷,认真地写作文,最后还要交上答卷,和学生一起接受阅卷老师的批阅。听到这里,我又不禁笑了,想着这也是一种很有趣的方法,同时也是很有意义的。可以最直观地体会到学生的难点,最有效地交给学生方法,因为这是亲自实践而来的。同时,也会与学生形成一种无形的竞争,真是其乐无穷!
另外,王老师给我们提出了几条建议,让我受益匪浅。终身学习,教会学生学习,努力把握机会,用心专研教材、学生,形成自己的教案和教学设计„„学生喜欢亲切、平和、能和他们打成一片的老师,但是他们也需要这样的老师能够有渊博的知识,能够有源源不断的活水供应给他们。这也就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不断研究、不断创新才有可能满足学生,征服学生,从而建立起自己的威信,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可能高效。王老师给我们举了一个例子,“乃”字在古文中表示“竟然”这一意义时,嘴里就像播放机似的噼里啪啦报了出来,在哪一册哪一单元的哪一篇课文里出现的哪句话,别说学生,就连我也顷刻间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了。当然,要达到这样的境界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练成的,那是日积月累不断沉淀的结果。
自从决心从事教育事业以来就有这么一个问题萦绕在我的脑海,我常常问自己,也常常问别人,更常常被别人问起,那就是“何为教育”?有人说教育就是当学生离开学校后忘掉了所有知识后所剩下的,也有人为教育下了个定义——教育是指着眼于他人的素质、能力,而进行的影响其精神世界或心理状态的信息传播活动。而我更喜欢那句“教育就是一群不完美的人领着另一群不完美的人走向完美的过程”,我们也是一群不完美的人,但是就是这样一群不完美的人,还要肩负起带领另一群或许更不完美的人渐渐的走向完美的重任,实在可谓是“任重而道远”啊!
眺望远方,长路漫浩浩,教师的职业使命注定我这一生将风雨兼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二篇:新教师培训心得
如果用一个词形容我们新教师培训的第一天,那就是——充实。在这短短的一天时间,我们不但聆听了时代两位优秀教师的成长历程和心得体会,而且学习了教师实用信息技术。
“胜者为王”、“剩者为王”这是一位优秀教师对于“时代生存”的定义。在时代,我们最需要的是两种品质,第一:积极进取,第二:锲而不舍。与其说这种生存规则是残酷的,还不如说这是一个充满挑战力和战斗力的平台。我们正值青春,而年轻,就是需要奋斗在“战场”上的!
信息时代,科技教学。科技引领我们教学的步伐,作为教育先锋的我们,必须走到信息技术的前沿,将最便捷的学习途径教给我们的孩子。尤其是在今天的白板教学学习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白板的趣味性,相信孩子们在白板课堂中,能真正得“学得开心,学得轻松”。
不断学习,扎实基矗尽管我们已经成为教师,即将迎接我们的第一批学生,但是我们仍然需要不断学习。一方面,我们需要巩固基础知识,比如最简单的书写方面,我们所热爱的潦草字在学生看来是“天书”,因而规范书写,端正字体就非常重要。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充分得学习各种应急知识,比如,孩子日常护理方面的知识,孩子课余活动趣味性活动准备等等。
通过一天的培训,我浮躁的心渐渐安定下来,对教师工作的理解已经从我原先以为的简单教学,升华到了“爱孩子,了解孩子,引导孩子”的层面。我们需要将自己的每一份工作落到实处,才能将教师工作做好!
第三篇:新教师培训培训心得
七月三日,新教师岗前培训最后一天,这天的课安排非常充实,分别听了孙霞芳校长的《新教师如何胜任工作岗位》、吴妍彬主任的《如何做好教学七认真》、全国优秀班主任陈敏的《常规成就精彩,集体浸润个体》听了她们的讲课让我很有感触,下面就新教师如何胜任工作岗位谈谈我的收获和感受,孙校长站在校长的角度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从三个方面展开讲解。第一: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之所以说教师这个职业是特殊的是因为教师是一个良心职业、需要自律的职业、需要奉献爱心的职业。特别是小学老师更是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我们都知道教学阶段是学习兴趣、是非观念养成的重要时期。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一定要注意言传身教,严格按照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自我要求,注意自己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另外工作中要学会换位思考,互相尊重,把学生看成自己的孩子去教育、爱护。带着一颗爱心去赏识学生,工作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辞,绝对不可以说伤害学生的话。
第二: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在孙校长看来,新时期的老师应该具备以下八大素质,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理念、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确立正确的人才观、树立‘爱即师魂’的观念,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要有终身学习继续教育的观念、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熟练地掌握和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具备健康的身体素质和良好地心里素质。具有了这些素质可以让新老师更快速的成长为一名合格的老师,在工作中我定会结合自身情况让自己尽快具备这些素质。第三:如何快速进入教室角色。首先要注意自己的形象,明白身教重于言传。其次要钻研教法,提高课堂的驾驭能力。认真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提高课堂教学能力、注意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管理能力。
听了孙校长的课,为了让自己更快地胜任这份工作,我打算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自身素质: 1:加强理论知识学习。所谓活到老学到老,我打算先利用开学前的假期,读读有关教育理论、教育专家写的心得、儿童心理学这方面的书,用这些理论知识武装自己,为以后的工作打好基础,并且让这样的读书计划贯穿于以后的整个教学工作中。
2:保持一颗爱心,关注每一个孩子。树立‘爱即师魂’的观念,我觉得如果老师对孩子没有爱,他一定不是一个好老师,也不可能在工作中体会到快乐。在工作中努力做到不仅关注优秀的学生,同时也要关注相对较差的学生,把爱播撒到每一个学生身上。
3:谦虚多问,多向有经验的老师们请教。在实习期间我就深深地感受到有经验的老师们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日常的管理学生方面都有太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多向他们请教可以让我少走弯路,尽快进入角色。
4:对学生多表扬少批评。在表扬学生时做到尽量挖掘学生不明显的优点、赞扬学生的行动和品质而非本人、在学生最少期望时表扬学生。批评时注意言辞,不批评人格,尊重学生。以上就是听了孙校长的课之后我的心得体会。
第四篇:新教师培训培训心得
何为师?我愿为师
怀化市雅礼实验学校李琼小学语文
小时候写作文:你想成为什么人?当时稚嫩的我几乎是毫不犹豫写下了教师。因为在幼时的我眼中,做老师是最好玩的事了,她永远可以制定规则,指挥学生;老师是最神奇的人了,她总是带你领略那些你素未谋面的世界。我还未解何为师,就已心向往之。
等到长大,读到韩愈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方才有所触动,它完美地契合了那时老师们立于讲台对我们“传道授业解惑”的情景,虽已毕业,却历历在目。如今,这份“历历在目”越发真切了,因为雅礼给的这次宝贵的机会,我得以以一个观摩者的身份进入课堂,却不再是听老师讲授知识,而是观察他们怎样讲授知识;不再被管理,而是学习怎样管理。这些老师或春风化雨,育教于无痕;或慷慨激昂,震撼着课堂。三言两语,开启求索之门,四两拨千斤,化繁为简。知识道理往往在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语中便进入了学生的脑中。而这些事情,他们已经做了很多年并将继续做下去。是他们让我看到了什么叫一位好老师。
老师,传播知识解决疑难,而一位好老师,却可以在你心里下场雨,让你看到什么是花开,让你感受万物生长;老师,定好规矩教你做人,而一位好老师却可以给你带来一阵风,裹着桃李酿成一壶酒,时间越久,你越能得其香;老师,站在讲台自成一方世界,而一位好老师,能站上去更能走下来,他走入学生,把学生带进这一方世界,彼此相长,以促圆融;老师,训练学生提高成绩,而一位好老师,却引不尽滚滚流的大河而来,带你去看玉界琼田三万倾,让你知道什么叫家国,什么叫世界。
而我呢,我甚至还算不上一位老师,与“好老师”中间似乎隔着渺茫云海。越走近看,越觉自身之缺憾。这似乎是一条很难的路,备受感动之余,产生了一丝怯意,仿佛化身为了退堂鼓演奏家。
而在这时,雅礼给我送来了一份礼物:去往雅礼本部去听去看。在为期两天的讲座中,我眼前一位又一位好老师登场,他们带着自己的荣耀怀着自己多年的沉淀以一颗对教育永远赤忱的心走到了我面前。我如听仙乐,只觉时光短暂。
刘维朝校长所谈到的“做一名有情怀的教师”是对我的第一次洗礼,我看着那些老师数十年如一日地走入课堂,立于讲台,常常会想,是什么让他们能够如此呢?是工资吗是安稳的日子吗?如果是,那为何他们总是那么富有激情,仿佛在燃烧呢?刘校长告诉了我答案,是情怀啊,是对教育的热爱,是对学生的热忱。人最深的感情,莫过于一种情怀吧。表里俱澄澈,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我铭记于心,愿怀虔诚之心拥抱教育事业,去求索去追寻。之后的王良老师则仿佛为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知识人格化,原来书可以这样教。这给了我这个刚被刘校长打了一管鸡血而激动不已的新手指明一条道路,将知识活化成生命养分和人格成分让其融为一体,赋予它自身的情感与态度。刚开始听得我尚有一些糊涂,直到王良老师一句话,点破迷津,“通读教材,梳理知识点在教材体系中的位置,明确每节课的意义”,这是我现在就可以着手去做去思考的事情,那条通向好老师的道路似乎没有那么难于上青天了。雅礼的老师们总是雪中送炭,在我欲上九天揽明月的时候,邓志刚老师给我送来了一把梯子,那就是“阅读与写作”,要坚持阅读,在书本里找答案,对症下药,有什么问题看什么书。最让我欣喜的是邓老师还给我们提供了阅读方法,花海酿蜜,选择性阅读,系统性抽象性阅读等等,每一种方法的抛出,于我,都是一种养分的浇灌。并且邓老师明确地告诉我们,要在写作中成长。说来惭愧,我曾对写作充满热情,之后,沉迷手机与其他,渐渐觉得写作是件麻烦事,不再使我快乐了,便放下了笔。听了邓老师一席话,方知这样的自己可憎可恨,决心捡起我的笔,继续书写在快乐写作的路上坚持走下去。刘校长之前说过“无关爱不教育”,而接下来北雅中学李老师的分享,让我对这句话有了最细腻最深刻的理解。李老师作为一名班主任,深受学生的敬爱,原因无他,唯一个“爱”字。李老师是那吹面不寒的杨柳风,温柔拂过每一个稚嫩的脸庞,李老师更是黄梅时节的清烟雨,绵密不绝地滋润学子们躁动的心。她的分享让我看到一个要成长为一好班主任更要有方法有技巧地去爱自己的学生,永远记得,让学生知道,你爱他们,并且教导他们如何爱人,这份爱才有分量才更动人。而另一位男班主任——黄老师的分享又让我有了新的思路:要给学生留下点什么。我相信当时在座看了黄老师为自己即将毕业的学生们做的视频,音乐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而每一份感动的背后,都是黄老师的坚持和努力。班主任工作辛苦,但同时它所能带给我们的快乐和满足,也是其他所无法替代的。最后徐老师的发言,让我看到了这个“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的从《诗经》从耶鲁里走出来的雅礼中学的底蕴与深藏的力量。看到徐老师说起自己的高徒们时那种自豪欣慰的表情,恐怕是作为一名老师而言,最大的欣喜与满足了吧。
短短两天的讲座让我如痴如醉,若明月照积雪,似风送彩云归。而当我回到怀雅,带着这些天的收获,再次走进我们的班主任们,我对她们辛苦却最有满足感的工作有了更深的认知和感受。
之前我搬个小凳子坐在后面听她们的课,只是单纯地享受,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也不过如此了。而雅礼一趟回来后,我学会了更仔细地去观摩,针对一年级的小学生,为什么课要这么上,话要这么说?对于低年级小朋友的管理,我发现,更是大有学问。在这里,我要尤其感谢我的指导老师——谭松枝老师。在我表示对小学教育没有涉及无从下手的时候,她没有嘲笑我而是以更包容的姿态引导我去看去体会。我从她身上学到了太多。
原来小朋友不像我想的那么单纯那么笨,只要你教学设计精巧引导到位。当时我听谭老师的课,发现她总是把课堂让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总结。我私下里表示了我的担忧:这样会不会不好掌控?学生做不到怎么办?谭老师告诉我:不要把学生想的太笨了,只要你之前铺设的足够充分,学生是没问题的。这不仅颠覆了我的认知,也让我知道备课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必须要花心思去设计,去模拟。原来小朋友也不像我想的那么难以管教,只要你掌握一套方法。我在跟班过程中,感触最深的是谭老师对班级严慈并重的管理。一开始,制定严格的规则,要求他们必须做到,教给他们方方面面的规矩,不停地反复,给他们营造氛围,进行熏陶。学生只要有一点儿做的不好都不行,并且这种“规矩”的概念贯彻在了课堂内外。但是,一旦学生有哪里不舒服,平时最严厉的班主任又变成了最温柔的最担忧的母亲,一路陪护,呵护备至。原来小朋友们也不像我想的那么无法沟通,只要你有足够的爱与耐心。课堂上,哪怕学生说的答案再天马行空,谭老师都不会打断,很有耐心地听他讲完,给予充分的尊重。并进行指导,下一次他再站起来回答问题,就进步了很多。课堂下,对于有问题的学生,谭老师总是循循善诱,一点儿也不急躁,一步一步领着学生走。这一切的一切,我都看在眼里记在了心里。班主任是最小的主任,但做的可能是最琐碎最磨人的工作,小学班主任尤甚。我跟班中,确确实实感受到了其中的辛苦劳累,但是我们最天真最纯粹的孩子们有时候突然抱住你在你耳边说一句“老师,我最喜欢你了。”那时候,那种从心里涌上来的喜悦和满足真的是其他所无法替代的。所以才说,班主任呀,是最辛苦也是最值得骄傲的工作啊。
雅礼,给了我太多的惊喜和帮助,她温柔耐心地引导着尚有一丝不安的我,把最美好的教育理念说给我听,把最优秀的人民教师指给我看,百年底蕴,何其大气!我愿为师,做雅礼做怀雅的老师,渺茫云海,终有见其真容之时,踩在巨人们的肩膀上,我如此幸运。我要汇入你的湖泊,在水底静静地长成大树,我要在早晨明亮地站起,把我们的太阳投入天空!
第五篇:新教师培训心得
新教师培训总结
校办公室 李士明
为期两天的新教师培训中,8月26政教处黄宁老师就在新形势下做好德育工作、覃晓平老师就班主任如何做好实习学生管理工作、陈文洁老师就班主任和家长、学生细节沟通艺术进行了讲座,闭柳蓉老师辅导大家学习了《一职校班主任工作手册》;8月27日,姚宏副校长就课堂教学法、教务处李莉主任就教学常规方面进行了讲座。这些老师的精心讲授,使我在班主任工作、如何选择科学高效的教学法和如何遵守好教学常规有了新的深刻认识:
一、德育工作要提高实效,要有针对性、体现时代性和中职生的特殊性,要做好德育工作,必须认清时代变化,青少年的成长环境与过去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物质空前丰富、精神产品绚丽多彩、各种意识形态相互交汇碰撞、非主流文化日益膨胀,这些都对我们新时期的德育工作提出了艰巨挑战,又提供了新的契机。做好德育工作,就要以人为本,以情动人,从关心学生的切身利益出发;要勇于承认代际价值观、人生观差异,积极探讨共同切入点;要沉下心弯下腰和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才能达到教育学生成人成才的良好愿望。
二、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需要不断积累细节上的经验。
覃老师经验介绍,告诉我们班主任做好实习生管理工作,要精心设计,要按一定规则办事,不断探索一套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制度,在实习前的任务交代、实习中的实习手册的认真记录、实习后要及时科学总结评价与后期顶岗衔接等;要发挥学校教师和实习实训场地的师傅等校外人士的监督合作作用。陈老师的典型发言,告诉我们做学生思想工作要讲究艺术,语言运用、神情展现、控制自身和对方情绪、选择合适的时间场合。要以爱心、耐心、恒心打动对方,她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实例印证理论,增强了讲座的说服力、感染力。
三、《班主任手册》学习,使我认识到做好每项工作,必须不断完善规范。以规范保证效率效果,来约束当事的各方行为,科学操作,增强依法执教育人的意识;要以极大耐心做好日常琐屑事务,积累资料,以一丝不苟的日积月累来换得成功。
四、姚副校长的教学方法辅导,使我感触很深。
1.虽然我自己原来做教师工作十几年,但必须及时调整思路,从过去以升学为中心、以考试为手段的普通教学观念向以就业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培养高技能人才目标的转变;
2.要深刻反思过去的教学方法,比较“教学方法与效果金字塔效应图”,我深深感到选择多样的恰当的教学法的重要性,向课堂要效率,不研究教学法不行;
3.要修改一贯的课堂教学模式,加强当堂巩固和互动,改变过去讲得过多、师生互动太少、检验巩固不足的倾向。
五、李主任关于如何备好一堂课的辅导,使我对规范教学过程、重视备大纲、备学生、备教法、备重点难点有新的认识。尤其要针对我们中职生的基础知识和能力、未来的成才要求,认真解读大纲,体现课标。要重视师生互动的课堂设计,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主体;要重视课后反馈和总结,不断弥补不足总结经验,争取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不断取得突破。
任何事情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可循,都要按一定的规范操作;都需要用心去体验,需要不断积累、反思、改进;教学育人工作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艺术、一种责任,一种用心去照亮孩子心灵的美的体验;给学生以美德使他们永葆高尚的灵魂,给学生一技能,使他们获得劳动奉献快乐,我们的事业是伟大的工程。
2009年8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