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班级管理体会1
浅谈班级管理的一点体会
作为班主任,当班级中出现问题的时候,想到的原因往往是对班级和学生管理不够,而解决问题的办法首先想到的还是进一步加强管理,在我们班主任队伍中,常常有这样一些教师,他们自认为工作认真负责,对学生总是严加管教,总是睁大眼睛,唯恐发现不了学生的错误,一但发现了什么,总要抓住不放,轻则谈心批评,重则上纲上线。他们会为自己的学生非常听话而感到自豪,他们还会为能管住几个调皮学生而得意,然而我们的管理对象是活生生的正在成长发展中的学生,谁也不能把班级这个由活泼可爱的孩子们组成的团队用冷冰冰的条文来规范。
如今我们课改的教学理念强调的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主体性意识。班主任在管理上也应该从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来审视与反思,班主任不应再是发号施令的权威,而应该真诚地当好学生的“参谋”,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丰富的“菜单”。少一点指令,多一些商量;少一点约束,多一些自主;少一点强制,多一些弹性。将管理、管束、管教更多地引向老师的指导、引导、辅导,从而最终使学生走向自主、自信、自律,增强明辨是非和自我教育的能力。正如,《学记》中所说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诱导原则,激发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以体现教育“以人为本”的主体性精神。
班主任工作由“管”到“导”的角色转变,使我对教育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擦墙事件
去年刚开学不久,学校要进行全校卫生大扫除。我班教室墙面较脏,影响了班级的卫生评比,教室的光线也受到很大影响,于是我买来砂纸让全体男生负责打磨墙面,用实际行动迎接新学期的第一次卫生检查,也为班级创造一个明亮的学习环境。以往只要关系到班级集体荣誉的事,同学们都是争着,抢着,想方设法争第一。我以为布置的这项工作同学们肯定也会全力以赴,出色地完成。过了大半小时,我兴冲冲的跑到教室,眼前的情景让我大吃一惊,男同学们都三五个人在扎堆聊天,已经擦过的墙面露出了粉白,和没经擦过的墙面形成强烈的反差,使整堵墙显得更难看了。男生们见我来了,又赶紧各自装模作样地擦开了,这时,我不禁怒火中烧:这还是自认为很有班级荣誉感的学生吗?我正想大声怒骂,转念一想还是强压住自己的情绪,眼看下午上课的时间快到了,就让男生们赶紧收拾准备上课。冷静之后,我想是不是同学们认为擦墙劳动太脏?还是他们集体荣誉感意识淡薄了?能不能以这件事为契机,使全班同学的观念得到加强呢?我陷入沉思„„
放学后,我满怀信心地走进教室,看到我来了,男生们猜测一场暴风雨就要来了,都低着头不敢吭声。我说道:“今天老师要向你们道个歉,老师一直向你们强调,我是咱们班第四十六个成员(班级学生人数是45位),可今天我却擅离劳动岗位,没完成我的那份任务,过会儿我留下认认真真地‘补课’,请同学们监督。”我的话还没说完,男生们都不好意思地笑了。之后的一个半小时内没有一个男生提早回家,连女同学也留下一起干。第二天学校检查,反馈结果是,我班得了第一名,这时我和全班同学都会意地笑了。从此,我班的卫生大扫除不再成为老大难,老师不在时,同学们一样干得欢。
学生品德的形成,老师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是通过教师身体力行的引导,率先垂范,言传身教来实现的。教室檫墙这件事不仅反映了班级环境的卫生整洁,更让学生明白老师也是班级的一分子,老师视班级荣誉为最重,当学生被老师的这些品质所感染,那么,学生的内在源动力也会被激发出来。到了那时,不需要班主任去管,去约束,班集体就会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教师对学生的管理转变为指导、引导、辅导,也意味着是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因人而宜,因材施教,构架起发展的平台------
2003年,我所带的班级升入初三后,原任课老师全部更换,这对于临近毕业的学生来说,有一个师生教学的适应期,学生和家长为此都表现出焦虑,情绪的波动也影响到学习的效率。在这种情况下,我为每个学生设置了一份成长档案,内容包括每位学生每门学科的弱点和特长以及他们自己定下的远近期目标;同时,我也为每位新的任课老师设置了一份“名片”,介绍他们的教学风格和专长,在此基础上,用最短的时间找到了双方的最佳磨合点,让学生学会主动挖掘任课老师更多的知识内涵,也让老师根据学生的档案情况逐一打磨学生。
这样的教学显示了老师主动关注学生的动态发展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是体现了“授人以鱼,还不如授人以渔”的原则,辅助学生找到自身发展的学习方法,这远比教会他会做几道习题来得重要。
斯宾塞认为:青少年学生的学习必须符合他们的心智演化的自然状态,必须符合他们身心生长的节律程序与过程。班主任从一个管理者转换为一个指导者、引导者、辅导者,在民主、信任的氛围中协助学生走向最终的成功,这是新型班级管理理念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和体现。
第二篇:班级管理体会
我的班级管理体会
在这几年的班级工作中,我不断学习总结班级工作经验,对班级管理有了一些自己的小收获,下面我就谈谈我的具体做法:
一、树立班级荣誉感。
开学第一天我就这样对我们班的同学说“你爱你的家吗?你爱你的爸爸、妈妈、姐妹、兄弟吗?因为他们是你的家人。我们这里也有一个家这就是我们的班,我们班里兄弟姐妹很多,这学期你打算为我们这家做点什么?”同学们各抒己见,争着说自己的打算。同学们有了家的概念后,班内就形成了一个互帮互助争学好学的良好风气。
二、选好老师的小助手。
好的班干部是班主任老师不可缺少的好助手。班干部要责任心强,在班里有威信,有号召力,有组织和领导才能。
三、树立班主任威望
班主任在班级活动中发挥着主导的作用,所以要树立班主任威望。树立威望并非是距学生千里之外,而是要“爱”与“严”相结合,这就要班主任把握住一定的度。
四、开好班会
一周一次的班会是班主任不可忽视的。要在班会中对一周内变现较好的同学大肆表扬、鼓励,使其他同学受到感染。是有不好行为的同学苗条消灭在萌芽期。这样做好的同学受到激励,继续发扬,反之,受到警示、教育。
总之,班级管理是一门科学,有一定得规律。只要我们尊重学生,关心他们,发扬民主,调动班干部的积极性,再加上完善的班级制度,班级工作我们会做的得心应手。
第三篇:班级管理体会
班级管理的体会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的培养除了常规的学习环节,还要对课前课后一些容易被忽视的小处进行关注。下课后告诉学生不要急于离开教室,用一分钟左右的时间对本节课进行小结,也可以把下节所需的书刊准备好。上课前用一分钟时间对上节的重点、作业自我检查,如没有完成,应及时补救,也可以对新授内容预习,提高课堂效率。
二、和谐班级体的建设(班主任“三多“)
多观察,作为有许多活泼好动的青少年组成的集体,每天必然会发生许多班主任无法想到的事件,这就需要班主任多观察及时发现,处理一些突发事件。多交流。交流的方式自由多样,可用课下时间单独谈话,也可以用课堂提问的机会进行交流,可以用作业批示的方式进行交流。需要注意的是,无论用什么方式,班主任必须以平等、友好的态度与学生交流,这样学生才会敞开心扉,达到角落的目的。
多表扬,通过表扬,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激发学生强烈的自信心,尤其是后进生,更需通过表扬来使其认识到自己在班级中存在的价值,达到其重新自我定位、自我改进的目的。这样减少了班中的不稳定因素,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
第四篇:班级管理体会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班级管理体会
班级管理体会
时间如流水般从指缝中溜走,一眨眼,七(7)班这群刚来时可以把天花板吵翻的孩子们已经在实验初中这片七彩花园里茁壮成长了不少。回想起9月份军训期间我为他们拍的照片,一个个还羞涩不已,你挤我推唯恐站在第一排的样子;回想起开学初期老师们一进教室如同逛菜市场般苦不堪言的热闹场面,把讲台敲掉一层漆也静不下来;回想起那些每晚要被家长们声泪俱下的电话持续“骚扰”,问我孩子习惯太差回家懒得做作业该怎么办的日子……我不禁感慨,才短短一学期,孩子们身上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可喜变化。是什么促使他们有了质的飞跃呢?回顾这半学期以来的工作,我觉得,归根结底是星级管理带来的转变。
干部管理之“特殊贡献奖”
班干部,班级管理的灵魂,然而在开学初期长达一个月的时间,我1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班上的班干部们依然停留在老师的“传话筒”这种角色定位上,丝毫没能将班干部的管理能力和创造性发挥出来。班长大事小事都得跑来问我,学习委员早早读后必定泪汪汪地来投诉谁谁谁又不认真读书。怎样利用现有的星星来激励班干部呢,我制定了两条策略。一是班干部手握奖、惩大权。以纪律委员来说,凡是当日两次在记载本上榜的,均给予一次警告处分,3次被记名的,纪律委员直接摘除一颗星,收缴的星星由纪律委员做好记载,用以周五班干部总结时奖励本周课堂秩序最好的小组。二是特殊贡献奖。期中考试后设置特殊贡献奖,以两个月亮来奖励经学生投票和我综合评选产生的两位班干部,当然,这两个月亮不是凭空“偷”来的,而是来源于我班上学期中途转走的两人,这样既能保持公示栏班级星星总数不变,又能以“超级大奖”刺激班干部们更积极主动地去履职。
10月中旬起,在这双重政策的推动下,班干部们终于“动”起来了,开始用魄力和智慧来管理班级了。以宣传委员辖区内的黑板报评比来说,宣传委员开始想办法用星星调动起大家参与办报的热情了,而我班上的黑板报,也终于完成了由倒数变正数的华丽逆袭。
学习积极性之“诺贝尔文学星”
期中考试后,学习难度逐渐加大了,距离期末考试又还远,孩子们进校后紧绷着的那根学习弦开始有所松懈了,怎样在这一关键时期利2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用星星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呢?结合干部管理策略,我制定了不少方案。其中要数我设定的“诺贝尔文学星”效果最明显。班级星星恒定的前提下,我手中的10颗星星侧重于服务语文学科,特别是他们最薄弱的环节—作文。我将学生的习作和方寸作文整理成册,每次挑选8篇,打印出来发到每个人手中,尤其是有亮点有进步但语言仍显稚嫩的作文,我会详细修改后交到他们手中。看到自己的被印成铅字在大家手中传阅并且还能得星,孩子们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为了得到这颗“诺贝尔文学星”都卯足了力气。作文不再犯低级错误了,语言、构思开始追求精巧了,家长们也纷纷在QQ上留言,说看到孩子周末不再打游戏而是专心打印作文感到很欣慰。“诺贝尔文学星”,学生收获的不只是星星,更是能力的提升。
节约意识之“小饭桶”
盒饭吃了一个月,孩子们刚来时的新奇,顿顿要去加饭加菜的热情开始慢慢褪去了,小小的饭盒里剩的饭菜越来越多,怎样让他们感受“浪费可耻”这个道理呢?在我苦思冥想之时,清洁委员为我献上了一计良策:准备一个小桶,把各个组的剩饭倒出来进行评比,最多的扣星,最少的得星。这个办法不错,把剩饭和星星挂钩,而不是原来简单盲目的“吃饭最安静的得星”。小饭桶的粮食越来越少,扣星发星的驱使下孩子们的节约意识逐渐增强,英语老师也禁不住感慨道:我们家的猫猫狗狗们吃得越来越少,身材越来越好了。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个性变化之“最佳歌手奖”
开学第一天,面对这群“熊孩子”们,我说我希望在带你们的这段时间里,男生心思要细腻点,不要没心没肺,女生要“汉子”点,不要娇娇滴滴。这也算是我的一个教育理念。我希望若干年后,孩子们回忆自己的初中生涯,想到的绝对不是考试考了多少分,喜欢或讨厌哪个老师,而是当时收获了哪些快乐,不管面对什么样的挑战和挫折,一个个都是自信、阳光、开朗的。因此,每一次有张扬个性露脸的机会时,我都会极力鼓励他们,“参与都有星,好的就翻倍”,孩子们都非常熟悉了,这是每一次大型集体活动前我必许下的承若。而这句承诺,也让他们放下了羞涩,胆子大起来了,爱说爱笑爱唱爱跳了。艺术节和体育节,我班上的参与度达到了百分百,没跳舞的也都积极地为大家拿衣服、准备道具,做着后勤保障工作。最让我惊喜的是新年歌会,当我宣布评委打分最高的前五名将获得“最佳歌手星”和我亲笔签名的贺卡时,孩子们异常踊跃,最终筹备出了一台高质量的歌会,尤其是那些平日里沉默内向的女生们穿着格格服戴着格格帽出场时,我简直惊呆了,孩子们的另一面被彻底激发出来了。
路漫漫其修远兮,用好星级管理;吾将上下而求索,迸发无限活力!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第五篇:浅谈班级管理的一点体会-班级管理
浅谈班级管理的一点体会
近来由于学校的规模越来越大,年轻的教师也越来越多,因此,班级作为学校教学活动的基础单位,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对完成教育和教学的各项任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觉得要搞好班级工作,应该坚持“一个标准”,调动“两个积极性”,依靠“三个方面”的力量。使学生受到严格的行为规范的约束,又能在宽松自如的氛围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
坚持“一个标准”,即是说在处理班级事务时,尤其是奖惩方面,对好学生和后进生应使用一个标准。通常好学生易受到偏爱,而后进生常使老师产生偏见,所以班主任执法,一定要公允,要一碗水端平,如处理偏颇,则会助长好学生的坏习惯,压抑后进生的上进心。这些年来,我坚持了一个标准,对好学生和后进生的错误和缺点一视同仁,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扭转了班风。调动“两个积极性”。一是要尊重每个学生,在课余时间里要尽量多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一起交谈、游戏、活动,使他们与你无拘无束地相处,他们必然会对你敬而近之,由此而产生一种“爱屋及乌”的效应。二是发动大家参加班级管理的各项活动,让学生人人都有自己的发言权,都有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三是要求全班同学参加日常管理形成轮值制度,每个人都有机会履行班级管理职责,增强责任感和参与意识,为管理好班级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四是在各项中尽量不冷落每一个人。凡大型活动必须做到各司其职,人人有份,绝无局外之人。
调动“三个方面”的力量,即是要充分调动和运用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力量参与班级管理,以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成效。
学校的职能是毋庸置疑的,家庭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学生除了寒暑假,平时的生活基本是学校和家庭两部分的衔接。经常与家长联系,尤其是借助于电话这一快捷的通讯工具,可以及时交换学生的有关信息,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支持班级工作,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的教育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