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班级管理反思5篇

班级管理反思5篇



第一篇:班级管理反思

班级管理反思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的班主任管理模式是制度管理模式。谁都想学习别人成功的经验或理论,可效果却不一定尽如人意,正如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对李镇西说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我有的你没有,你有的我没有。对于班级管理,我谈不上经验,更没有什么理论或模式,只是谈谈自己平时的一些做法。

一、保证时间,加强管理

时间是质量的基础,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要了解班级正常情况,使班级秩序正常运转,就必须勤到班,多上班。开学至今,我坚持每天早读前20分钟到班,中午十二点到班,特别是中午时间,夏季已到,中午学生如果得不到充分的休息,下午的学习效率可想而知,我每天中午准时到班,和学生一起听一刻钟的广播音乐,然后学生开始休息,期中前写字课是练字,后来是英语老师到班辅导学生英语,有时是我检查学生各学科作业完成情况。

二、融入生活,关心学生

1.利用周记,交流沟通

一般认为,周记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或者认为是学生对一周生活的记录,我告诉学生,周记不是作文,也不是对生活小事的罗列,周记应该是师生之间心理、情感交流的凭借,应该是师生信任的体现,在这里师生是精神上的朋友。我从不在周记里打等级,也不打分,一般我会写一两句话,多则一段话,或是鼓励,或是同情。

2.共同阅读,丰富精神生活

著名学者周国平说,读书是个性化的事,如果读书成为时尚,那一定是读书的悲哀。本学期,班级设立了图书角,当时我的构想是:师生共同创立,学生轮流管理。我出五本书,学生每人一本,种类不限。经过一周时间的筹备,图书角有了,我相信,只要图书角坚持办下去,只要学生坚持读下去,他们的知识水平、思想认识、人格素养和精神品质都将有变化。

三、充分利用各项活动,促进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1.增强学生的卫生意识,锻炼学生的吃苦精神。

三月份,我以学雷锋月为契机,开展清理校园活动。首先利用班会课从思想上进行渗透教育,班级是小家,学校是大家,小家要爱,大家要护。所以从三月份开始,我组织全班学生定期清理了花圃、操场的杂物,不仅如此,我陆续安排学

生对图书室窗户、墙壁、地面进行了清理。特别是教师办公室地面,我和学生一起分工、刷地、拖地、冲洗,本以为学生会偷懒,但他们毫无怨言,抢着劳动,乐在其中。看着他们认真投入的样子,作为班主任,应该感到自豪。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在劳动中,学生真正理解了什么是吃苦精神,什么是合作精神,同时感受到了成功的愉悦。

2.根据个性差异,培养学生兴趣

教育者总希望学生具备吃苦精神,拼搏精神,那么学生怎样才能具备这些精神呢?还是那句话“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培养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发展个性特长。每个人都应该有生活的支撑点与幸福点,如果学生在学习上没有了幸福感,生活中再没有成就感,那么人的自我价值何在?所以我的观点是,人人有事做,人人有兴趣,人人有亮点,人人有自信。

以上零零碎碎,便是我本学期的班级工作点滴,也算是对本人工作的回顾、梳理与反思,说来惭愧,这些几乎挂不到理论上去,也谈不上什么经验。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第二篇:班级管理反思-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反思

文/张素花

现在距我们接任班主任管理工作已经两周时间了,此刻,回想发生的所有,一幕幕班级大小事会马上浮现在自己脑海里,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

我们每位实习生都要兼顾两个班级,一个班是快进班,另一个班是后进班,这两个班级差距很大。学习上先不说,仅从纪律上,在快进班,每个学生都会在老师没讲课之前,不停地预习,复习,课本上、练习册上会超前好多去做,班里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学风;然而在后进班,课堂上听讲态度先不提,仅仅平常自习课上,个个仰着头,课桌上干干净净,不放书,不放本子。于是我们自然就把更多的时间留给了后进班,而有些忽视快进班。上周大家都写了“对老师的心里话”,工作时间我仅仅对后进班的作文进行了点评,对他们每一点想法我都会格外的重视起来,谨慎且认真地写好多和他们共同的经历、感受,还有鼓励的话语。有的学生在课下会评论我,写的评语字数比学生写的作文还要多。我对这一点还比较满意,我认为第一次与大家交谈,应该去用心地了解他们,这样会很快拉近师生的距离。而夸张的是,有一位学生主动把我写评语的本子拿过来让我看,上面写着:“老师你写的这句话,真好,我喜欢,做个纪念吧。”

与此同时,快进班的作文我却一点也没碰,直到周日的时候,才记起来,翻了翻,当看了大家对我各种诚恳的话、热烈的欢迎,还有对我抱有的期望,突然间觉得很惭愧,也很内疚。带两个班有些紧张,有时候一进入这个班,事情繁琐得就脱不开身。对两个班辅导时间我没有进行合理的分配,造成的不良影响也很大。之后,我逐渐懂得多去和快班的学生谈心、辅导了。

其次对于违纪的情况,我几乎是使出浑身解数:不跑操的,我与他们一起受罚;我努力地去找班中有威信的学生,并对班委管理进行了整顿;找时间去和每位学生谈心,问他们在哪儿学得费力,以及他们对班级管理的意见。我一直采用民主的原则,让大家对我们一起拟定的班规视如军令,严格遵守。但是在制定班规的过程中,我忽略了好几点,比如: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进行全班受罚,以至于引起公愤;仅考虑到纪律方面,丢掉卫生这一块;由于仅仅是个人拟定,既没有原班主任协商,也没有参考班委意见,因此在宣读班规时,出现了很多突然情况,造成了活动暂停的后果……

回想起来,管理班级都快使自己脑子乱成了一锅粥。这种费力的感觉让我深感学习的重要,所以,以后一定要多学习,多请教!

第三篇:班级管理反思

教学反思

今天一大早,我步入教室,检查学生的家庭作业。学生们秩序井然,等对着老师。我告诉同学们,没有检查到的背书,学生们进入状态。一组二组的批改,大部分同学完成得非常好。等我叫到刘一凡、崔桐勋、王亚宁这三位同学时,他们面露难色,不吭声,学生们看着这情景,有的露出瞧不起的眼神,有的看着老师怎么处理,还有的干脆说:“不用管他们,太让人伤心了”。看着孩子们,听着孩子们的话语。我的火马上就要上来。我正想批评,他们的眼中也流露出难看的眼神,我压住火,把他们三人叫了出来,一个一个问原因,他们都说了自己的理由。但我知道,这些理由不成立。因为他们是特殊的孩子,缺爹少娘,无人管教,散漫惯了。作业都没有按时完成过。如果用粗暴的方法来对待,结果会适得其反。表面听,内心不服。面对这种情况,我想同行们咨询。他们说:“对待这种孩子,只能用爱,用关心,但不能宠。”听了老师们的话语,我又查阅资料,翻阅书籍,特别是上郑州听了班主任论坛之后,心中顿时明朗。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对待这样的孩子。只能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把他们的心溶化。我相信,这些孩子一定会改观。

第四篇:班级管理反思

班级管理反思

随着课改的深入,班主任应该构建新的班级管理体制。班级管理不仅是班主任一个人的事,班主任不能演“独角戏”,要充分调动全体学生以及家长的积极性、主动性,几股力量拧成一股绳,形成强大的班级管理合力,避免班主任演“独角戏”。

第一、.班主任要有强烈人格魅力和高度的责任感,凭借自己的人格魅力和责任心,调动同学们的积极参与。班主任要全面了解和掌握班级动态,随时安排几个“心腹”,让他们“潜伏”在各个角落,当然,要保护好这些同学的“身份”,这样便于班主任及时了解班级动态,及时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和群体事件。第二、要组建起一个强有力的班委会,依靠学生干部的力量,管理好班级。班委会要尽可能集中本班范围内的优秀人才,结合小组建设,选择合适的小组长,并注意其学科、才干、个性以及性别结构,形成优势互补,致力于团结奋斗,力求达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班主任的理念和目标要能够形成整个班级的工作目标,整个班集体要能够紧密围绕班主任的目标努力工作。

第三、班主任要经常与家长沟通联系,主动征求和虚心听取家长对班主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使之主动地、愉快地配合搞好学校工作,教育好学生。我们可以通过校讯通短信平台,可以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告诉家长,及时把每位同学的情况反映给家长。班主任也可以通过查收家长的回复短信,进行针对式的教育。第四、要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把学生真正看成班级的主人。班级管理要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的思想,真正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教育理念,在班级管理和各项活动中全面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真心实意地依靠学生来管理好班级,把他们真正看作班级的主人,并把他们的成长、发展作为班级的成功要素之一。

以上拙见,还望各位老师多多指点!

第五篇:班级管理反思范文

班级管理反思

想想去年的今天,自己还是个身居大连,为了毕业论文、找工作而焦虑的学生,而今我已是具备4个月工作经历的“老教师”了。时间过得真快,相比过去那些慌张忙乱的日子,我很珍惜现在的工作和生活。

都说一年级班主任是所有年级中最累的,还得感谢海之韵在我心里还没来得及做好心理准备之前就把我推到这个角色上来,让我无暇去顾忌从学生转变为社会人的角色转换带来的不适应。回想这4个月的工作,开心永多于失落,收获远胜过辛苦。昨天班里有个可爱的小姑娘问我,老师老师,你有没有宝宝呀,我当时一愣,并没有立刻明白她的意思,因为还从来没有人问过我有没有“宝宝”,我满口答应,有呀,立刻引来他们叽叽喳喳的围观,老师的宝宝几岁了呀?是男宝宝还是女宝宝呀?我说有男宝宝也有女宝宝,顿时又见他们脸上仰慕的眼神,我接着说,我有四十五个宝宝呢,就是你们呀。

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会感到他们是可爱的天使,每天都能在这样的氛围中工作,真的是一件幸福的事情:老师,你说我属猪的为什么还这么聪明呢?老师,我真的不知道我为什么从小就这么聪明。老师,告诉你个秘密,你要替我“保管”好哟,我妈妈说,男人是铁做的,女人是水做的。老师,明天我和妈妈上城,买块橡皮送给老师做礼物吧„„。有天中午睡过头了,比孩子们晚到教室,远远地就看到几个小头在教室门口攒动,走得近点就能听到班里有唏嘘的声音说,老师来了,快藏好。然后我故作镇定地走进教室,全班的孩子们唔地从桌子底下跳起来,然后我晕厥状,连声说吓死我了,吓死我了,惹得他们哈哈大笑,孩子们说,老师,我们想给你个惊喜,我赶忙说,哈哈,你们真的是吓死老师了,不过老师真开心呀。看到孩子们的高兴劲,我觉得自己的“表演”值得了。

通过这四个月的工作,自己对于如何做好一名班主任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摸索中前进

一直相信那句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身边的人给予我们的建议以及我们在书中学到的知识是必须的,通过这些途径,可以少走很多弯路,不过要想有最深刻的体会,还需要我们亲自去尝

试。学校领导在我们新教师一入职就耳提面命地教我们怎样去做,当时没有特别深的感触,就是感觉他们是“过来人”,他们说的话或者让我们做的事一定是他们积累的经验,一定是有道理的,是捷径,照着去做就可以了。当时心里总是处于被动的状态,没有实际感受过,并不能深刻体会其中的必要性。经过这段时间的班级管理,倒是真真切切的体会到了。

还记得第一次班主任论坛中,校长让我谈谈一开始的工作感受,我就提出了我的困惑,因为我们现在提倡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充分尊重学生的自由。而我从踏入学校的那一刻起,看到的则是模式话、程序性的东西,例如课间学生上厕所或者打水时一律排好队去回,一律靠右走,手不准碰墙壁,完事之后立即回教室,不准跑跳打闹,回教室后要做有意义的事,这在一开始是很让我难以接受的,我会照做但并不认同,好玩是学生的天性,下课后本应该让学生放松一下的,我记得小时候最让我感到美好的事情就是课间跟同学们一起玩耍。这样做是泯灭了学生的天性。当着校长的面说出了困惑之后,校长很淡定地说,一年级是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懂规矩是他们入学后首先要学会的,无规矩不成方圆。

“无规矩不成方圆”,知道校长说出来自是有他的道理,但没切身感受到它的必要性时,在内心深处还是不会去认可,所以在班级管理上一直是处于放任的状态。我认为课间就是学生放松的时间,可以尽情地玩耍,就这样,麻烦接踵而至。头磕破了的,鼻子打青了的,腿摔坏了的。而且很多事情都是相通的,在课间没有规矩意识,上课的时候他们也根本不能有上课的意识,上课注意力涣散,做小动作的很多很多。班级像一盘散沙,那段时间整天忙于处理这些小事故,身心俱疲。还好及时反思,严格要求他们,凡事都立好规矩。现在班级管理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各个方面都步入了正常的轨道,通过那段时间的教训,倒是真正体会到了“无规矩不成方圆”。一年级学生,好的行为习惯是首先要养成的,而这,必须要靠立规矩来实现。

出“感情”牌培养好感情再下命令

想想这段时间班里孩子的表现,心里很是倍感欣慰的,班级的所有学生都是在进步着的。

一开始班级里的孩子是根本不听话的,我在反思是不是自己长得

太年轻、太矮,他们不害怕。虽说小孩子步入新学校得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但是这个适应期越短,对他今后的发展越有利,那段时间我一直是呵斥着他们过来的,我都感觉自己堪比容嬷嬷,于是戏称自己为于嬷嬷。每次教训完他们我心里是最难受的,晚上做梦时也经常会梦到教训他们的情景。不过,也许只有之前于嬷嬷的管理方式,才会让我现在的工作得心应手。小孩子是“欺软怕硬”的,他们领教到我严格的一面,我说的话,也就变得有分量。不过,要想让学生从心里接受我,认可我,还必须要出“感情”牌。因为毕竟让学生在和谐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成长比在紧张的气氛中学习,效果要好得多。建立好与学生之间的感情特别重要,让他们感受到老师是爱他们的,这样在你教训他们的时候,他们才不会排斥,会认为是老师对他好,才会真正地接受老师的教导改正错误。而建立感情最好的办法就是给予他们真诚的赞赏和从心底里的认可。每个学生身上都有属于他自己的闪光点,作为教师,我应该主动去发现他们的优点。当他高兴地跟你邀功时,不能敷衍,要最真诚而具体地表扬他;当他犯了错误时,不能劈头盖脸地训斥他,要让他明白他错在哪,教给他应该怎样做,让他下次不再犯类似的错误是我们的目的,训斥是没有用的。小孩子其实是特别聪明的,关键是老师能不能心平气和地教给他做人做事的正确方法。

育人比教书更重要

小孩子的可塑性是极强的,我现在深刻感受到作为一年级班主任,身上的担子有多重。他们都是懵懂的孩子,我们教给他们的除了知识,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教他们怎样做人做事。这也是我现在工作中所缺失的。这四个月来,我的经历都放在班级管理和课堂教学上了,无暇顾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我发现会有部分同学把同学之间善意的推搡看作是恶意的;有的同学看到掉在地上的垃圾,不是自己扔的就不会去主动捡起来;有的同学经常会跟老师打小报告说别的同学做的不好的地方,遇事想到的都是对方的不对。这些生活的细微,正提醒着我,教会学生如何与同学相处,如何正确地做事,如果正确地思考是迫在眉睫的事情。虽然在平时与学生的交流中也会教他们怎样来做这些,但总觉得力度不够,有的时候也会很累,我面对的是45个孩子外加90个家长。真希望能有足够的时间给他们定期召开这类的主题班会,真想有足够的时间空间能给学困生做定期的辅导,帮助他们

尽快赶上其他同学的步伐,真心期望学校针对这两方面能给与时间和空间上的大力支持。

看到孩子们叽叽喳喳地叫着我于于、老大,一到下课就抱着我的腰,争着抢着来拉我的手跟我絮叨他们之间的是是非非,我想,他们已经从心底里接受我了吧。还是那句话,希望自己一直都能像现在这样爱着自己的工作,爱着这群可爱的孩子。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7/757194.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