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期中试卷分析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期中试卷分析



第一篇: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期中试卷分析

六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分析报告

2013-2014学年度六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及阅卷工作已经结束,纵观本年级考试情况,觉得还算理想,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现将考试情况作如下分析。

一、试题分析

这份语文试卷包括三部分即:积累运用、阅读、口语交际和写作。试题体现了新课标精神,检测的内容除教材基础知识外,还检测了学生课外阅读情况,题型新颖丰富,有积累,有理解,有运用而且题型比例分配适当,题量不大,难度适中,覆盖面较广,试卷紧扣本学期教学内容,对学生的知识、能力、书写习惯等都进行了考察。整套试题具有一定的人文性、趣味性和灵活性。

二、考试基本情况分析

全班共14名学生,本次考试全部参加,最高分是95分,最低分是83分,平均分为88.71分,学区平均成绩76.4分,分差12.31分。

从学生完成试卷的情况来看,课内基础知识掌握不错,90%的同学基本得全分,个别同学有失分,如、看拼音写词语中个别同学“截然”、“抽噎”等词语没有写上,选择正确读音的“散布”的“散”是四声,有个别同学选成了三声。按要求改写句子这一题失分不多,乱句重组和课文内容回顾答得较好。第二块,阅读训练的第三小题,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2分)。例句是“狼急得团团转”要求补充的是“他哭得——”、“我笑得——”大多数同学由于审题不清,做题不够灵活,认为要填AAB的词,因而所填词语不够恰当,致使丢分较多,全班只有个别做对。口语交际和作文题目适合孩子们写,孩子们均有话可说,个别书写不工整,其中也不乏优秀文章,感情真挚,口语交际6分、作文30分得分平均在30分。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语文基本功方面:

试卷答题中可以看出,字、词、句基本功的训练还不够到位,词语的意思不能正确辨析,该掌握的基本句型也容易出错,句子改写失分较 1

多。

2、阅读积累方面: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不够强,学生缺乏对一篇文章整体意思的把握能力,对部分含义深刻句子不能准确领会,特别是语言的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较欠缺,缺乏从文字中提取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3、习作方面:

个别学生习作审题不清,选材新颖的不多,不善于从生活中选取真实、鲜活的事例,所选事例不够具体生动,思路不够开阔,部分学生习作内容空洞,能把一件事情完整、具体清楚表达的能力较弱。文中出现错字、错句情况严重。反映出学生语言基本功不够扎实。学生的试卷书写不够工整、卷面不够整洁。

四、今后教学的改进措施

1、继续抓紧语文基础教学。

从本次检测我们很明显地感觉到,基础知识对小学生学好语文的重要性。试卷中从字音、字型、字义考察学生,设计了多样的题型检查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考查的字、词都是本册教材学生必须掌握的。这些知识在学生的课堂作业本和单元试卷中出现,仍有学生的失分较多。究其原因:

①、平时教学中课堂练习题的题量少而简单,没有达到训练的目的。②、复习作业布臵不能分层安排,对基础知识较差的同学没有强化训练,提高学习的效率。

要提高学生的成绩,首先应重视字、词的过关。期中试卷中,字、词类的题目只要学生平时稍加努力,就可以得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词语听写,词语抄写和组词的训练作业设计更科学、合理,尝试分层菜单式作业,力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在自己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同时还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训练和巩固学生对词语的掌握。

2、教学中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从答卷情况分析,学生阅读的能力还不强。经分析原因如下:教师讲授课文时,不能很好贯彻新课改的理念,没有找中教师与学生的位臵,教师讲解过多,学生的主动性得不到发挥,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所以以后的教学中还课堂给学生,引导自渎自悟,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用心读书,获得个性化的体会。今后的阅读教学中要还学生朗朗的读书声,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体验,读中感悟。

3、多读书,勤积累,常练笔,抒发真情实感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要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不断获得写作的动力。首先要多读书,通过书本看世界,了解生活。其次,教会学生积累写作的素材,通过写日记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描绘生活。作文教学要多点自由、开放,少一些束缚、限制,使学生在内容、情感上贯彻一个“真”字,在语言、形式上贯彻一个“活”字。总之,写实的作文一定要让学生写身边的事,说心里的话,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写出富有新意的作文。

4、注重积累,提高语文素养

积累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背诵、博览大量的诗文,大量的练笔,学会读写的前提。从试卷情况看,课内的积累,课外的拓展,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至关重要,让学生读好书,多读书,爱读书,并指导他们做好摘抄和读书笔记 语文教学必须采取语言积累和 语文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使学生在积累中运用,在运用中积累。

5、认真学习新课改理念,提高课堂效率,研究教学,上好每一节课。与家长沟通,做好后进生的转差工作。使以后的教学迈上新台阶。

我相信,只要我努力,在期末考试时,我班的语文学习成绩一定会再上一个新台阶!

2014.04.29

第二篇: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分析

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第一单元试卷分析

李圣峰

一、基本情况:

本次期末考试试卷的答题时间是90分钟,满分100分,命题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教材为基本点,涵盖了本单元的主要知识点,是一份切合农村小学生实际的、较有价值的语文试卷。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展现题型的多元而多样。

综观这份试卷,其内容涵盖了“基础知识、阅读、写作”三大板块,题型多样而富有开创性,力求对学生的素质进行全方面的评价。

2、突出语文的实践与开放。

基础知识题的灵活运用,看拼音写词语题的基本功训练,课外阅读题的灵活丰富,作文题的贴近本单元作为训练,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进行创作。

3、注重课外的积累和运用。

积累在语文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语文学习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语言文字的积累过程。有了丰富的积累,才能“厚积薄发”。本次试题紧扣文本,较好地处理了课内学习和课外阅读实践的有机整合。总体说来,本份试题涉及面广、题型多样、难易适中,检测全面而合理,突出了重点,试题命题符合学生实际,问题明确无歧义,很规范。

二、整体成绩统计与分析:这次参加考试人数35人,平均分数分 88.37,及格人数37人,及格率100 %,优秀人数32人,优秀率 91 %,达到本次考试的预期目标。

三、做题分析:

1、答卷情况。

通过学生答卷情况来看,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大致如下:

(1)掌握较好的是基本知识题,字、词、句子部分学生掌握得较好,得分率较高。

(2)字词方面,有少数学生写错别字,不能正确选择读音,个别学生不能正确理解隔音符号的作用。

(3)对于灵活性强的阅读理解,大部分学生的课外阅读中第2小题“分别用直线和波浪线画出有关句子?”画的不是十分准确,可见学生对短文内容掌握不熟。

(4)习作方面。这次作文写一篇科幻故事,这类题目是本单元的训练题目,这次学生的作文整体上很好,学生的作文水平有明显提高。由于学生写过,所以绝大多数学生写的不错。基本达到了写作要求。而且语句通顺,内容具体,用词也不错。

2、从考卷中发现的问题。

(1)词语句子积累不够。重视积累,就等于给了学生一把学好语文的金钥匙,语文教学效率就会迅速提高。学生平时缺乏大量的阅读、积累、欣赏、感悟,遇到一些较灵活的题,就感到束手无策。

(2)书写不规范。从整体卷面看,学生的书写情况不容乐观。书写不够端正,字体潦草不规范。特别是有些容易写错的字,很多学生

在这方面丢分。

四、教学反思:

1、基础知识的训练一定要扎实到位,特别是字、词、句的训练要反复进行,牢固掌握基础知识,阅读和写作才能有所提高。

2、加强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注意审题,书写工整。

3、阅读题更注意考察学生的分析能力。老师在教学中要告诉学生多读短文,读通读顺读懂以后再答题。

4、命题时题目表述要清楚明白,考察学生的能力要广泛,不要把学生的思维限制得太死。

5、注意多让学生练习写作,特别强调要抓住中心来写。作文的书写要工整、干净,标点符号一定要正确规范地使用。

第三篇: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分析

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质量分析

六(2)班敖金妹

半个学期一转眼过去了,期中考试也顺利结束了,逐题看过学生的试卷后,综观学生答题情况,我针对学生各方面的掌握情况做以下分析及反思:

一、本班成绩分析

本班共有53名学生,实考53人。及格52人,及格率98%,单科优秀生21人,优秀率45%,平均分86.3,60—70分:1人,70—79分:3人,80—89分:28人,90—99分:21人。最高分:96.5分,最低分:68分。

二、试题特点

本次期中考试测试题基础与巩固占39分,提高与运用占17分,阅读与欣赏占15分,作文占30分。目的主要是考查学生开学以来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查漏补缺,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基本技能,更好的指导下一段的教学工作。

三、试题分析

1、积累运用

总体上说,这一部分我们平常训练的很多,题型都不陌生,尽管如此,还是出现了一些不该有的错误。

第一题看拼音写句子,是最简单的题目, 大部分学生掌握比较好,很小部分的学生将“或”少写一撇。其它还好.通过我的分析,我觉得学生的毛病也不在于粗心上,而是没有良好的做题习惯。

第二题,给下列汉字加上偏旁组成新字,在组词。这个题满分的学生不多,主要原因就是学生平时积累的字词比较少。

第三题,查字典是本班学生容易丢分的体型,在后面的复习中,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第四题,给带点字选择合适的义项,此题大部分学生做得比较好。

第五题,按要求完成题目。此题满分的学生较少,错得较多的是修改病句。可以看出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第一题缩句很多同学没找到重点诃所.以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第六题,按课文内容填空。部分学生记得课文内容,但是字写错了,还有部分学生没有记得课文内容。

第七题。语言运用,同学们的答案五花八门,畅所欲言所以失分比较多.满分的只有几个同学,是学生失分较多的一题,在后面的复习中,需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2、阅读部分

第一题,阅读文言文理解文章是学过的课文的以做得还好,失分 不多。第二题,阅读<十六年前的回忆>选段, ,回答问题.因为对课文比较了解只有第四小题用虽然…….但是…….来概括课文内容,有的同学不善于归纳总结,有点语句不通顺,扣分严重.第三题,课外阅读.3小题结合课文理解下列许词语,做由于对文章的理解不够,得不够好.6小题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想,试写一句话.多数学生的感想不够深,有的学生完全不粘边,失分私会多.3、习作部分

作文的要求是写的题目是。大部分学生能根据题目的要求老师不在的时候,班上发生了什么事?同学们都是怎么做的?,小部分学生没有抓住了课堂上发生的事,没有认真审题。但是大部分学生的习作立意不新,内容反映的深度不够,不够具体生动,部分同学篇幅较短,字迹较潦草。在后面的教学中要加强对书写的练习,让学生多看优秀作文。

字写端正了,写认真了,我想不仅是习作分能提高,更重要的是学生对待任何事情都会认真!

四、教学反思

审视学生的答题情况,回想这半个学期以来他们在各方面的表现以及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今后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改进:

1、细化自己的工作,端正学生的态度

学生虽然已经六年级了,将要结束六年的小学生涯了,还是缺少一种自主学习的动力!考了个70、80分,就满足的不得了,根本不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大,我想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如何建立一套科学的激励机制,让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压转为自主学习,是摆在我面前的一大难题!

2、继续加大力度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习惯成就好人生,我发现我班的学生和别的班级学生比较起来,明显缺少了细心,不注重细节,表现为浮躁。

3、兴趣先导,注重积累。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加强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继续加强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传授与训练。

4、关注“后进生”,消除他们学习上的畏难心理,课堂上多给他们机会,平时给他们一份关爱,想尽一切办法减少“后进生”。面对他们,只有反复练习,为他们找小老师抓紧辅导!面对他们的每一点细微的进步,都及时的给予鼓励,尽管他们爬行的很慢,但作为老师不能对他们散失信心。

在这次期中考试,令我遗憾的是,自己尽管很努力,学生的成绩很难有上升的趋势。期中考试已经结束了,在后半个学期的教学中,我要重点针对出现的问题找到相应的解决措施,同时继续以激发学习兴趣作为教学的首要着眼点,让同学们能够在我的指导下进行享受学习给他们带来的快乐,让他们都能以优秀的成绩踏入中学的大门。

第四篇: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分析

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分析

半个学期一转眼过去了,期中考试也顺利结束了,看着学生的成绩,心中既有喜,也有几分的忧。喜的是经过一年多的跟班教学,学生的学习成绩整体上都有所提高,且对这次段考的成绩还算满意;忧的是再过50多天,同学们就要参加毕业考试了,答卷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要怎样在这个把月内帮同学们攻克,要如何帮助学生们在毕业考试中考出理想的成绩,这都是值得重视、深思,也必须重视、深思的问题。下面就这次考试情况做个分析,以便在今后教学工作中能扬长避短,取优补差。

一、成绩情况:

本次考试全班参加人数76人,最高分85.5分,最低分17分,及格人数60人,及格率79%,平均分62分,优秀率30%。

二、答卷情况分析:

基础知识部分: 基础知识部分,这说明同学们对这方面的知识掌握的还算不错,分析他们丢分的原因,最严重的一点就是写错字(即形近字、同音字混淆)。

阅读部分:

课外阅读,失分较多,学生的答题情况分析,学生们的思维不够开阔,总体理解能力还比较低,有待大大加强。

习作部分:

本次习作的题目是:《她---了我》 分析其原因,主要有:

1、学生作文的知识面窄小,不灵活。

2、不能突出主题

三、今后努力方向:

审视学生的答题情况,回想这半个学期以来他们在各方面的表现以及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今后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改进:

1.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写好字是学习语文的基本功,这项养成教育必须常抓不懈。

2.加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落实,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文本的习惯。

3.增加课外阅读量,提高语文素养。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只有让学生多读书。学生没有丰富的阅读实践,就不能提高分析、概括文本和理解的能力。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4、激发兴趣,大力加强学生的作文训练。

5、关爱“后进生”,注意分层与分类教学。

期中考试虽然结束了,但剩下的个把月的教学任务会更重。我觉得教学中出现了问题不是坏消息,寻找相应的解决措施才是关键,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摸索调整,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语文教学质量。

第五篇:2010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

2010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

一、请认真地读拼音,端正地写词语。(8分)

Fěicuìzhēnɡ rónɡbóbójūnyōu

()()()生机养()处()

duànliànsuànbànróuzhòubōxuē

()()()()

二、请按一定的顺序把下面的词语重新排列。(2分)

端午节春节重阳节清明节除夕中秋节

三、词语填空。(5分)

零七八_____万____更新_____然不同张灯_____彩 不知所____

惊心动_____千___ 一发_____想不到_____无虚席莫____其妙

四.根据句意写词语(5分)

1、做事不慌不忙,镇定,沉着。()

2、言辞诚恳,情意深长。()

3.一下子都拥了进去。()

4.用一根头发来吊一千斤的东西比喻事情非常紧急。()

5.生活在有人伺候、条件优裕的环境中。()

五、填空。(15分)

1、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许多人,如: _________的李大钊,________的周恩来,__________的凡卡,__________的鲁滨孙

2.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______,从我脚边_______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_______了一日。我淹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_____了。

3、人非生而知之者,4、《桃花心木》是我国著名作家写的一篇_______,作者借____________来比喻__________,说明了在___________中经受生活________、克服_________对人成长的重要性,这种写法叫____________。

5、正直是人是为了。只有那些的人,才能熬过黑暗,迎来光明。

6、《为人民服务》一文中引用了司马迁的名句:

第二部分:阅读与积累(35%)

(一)(11分)

凡卡呵了一口气,蘸了蘸笔尖,接着写下去。

“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顿打,因为我给他们的小崽子摇摇篮的时候,不知不觉睡着了。老板揪着我的头发,把我拖到院子里,拿皮带揍了我一顿。这个礼拜,老板娘叫我收拾一条青鱼,我从尾巴上弄起,她就捞起那条青鱼戳我的脸。伙计们捉弄我,他们打发我上酒店去打酒,他们叫我偷老板的黄瓜,老板随手捞起个家伙就打我。吃的呢,简直没有。早晨吃一点儿面包,午饭是稀粥,晚上又是一点儿面包;至于菜啦,茶啦,只有老板自己才大吃大喝。他们叫我睡在过道里,他们的小崽子一哭,我就别想睡觉,只好摇那个摇篮。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回到我们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我给您跪下了,我会永远为您祷告上帝。带我离开这儿吧,要不,我就要死了!……”

1、这篇课文叫《》,是()国作家()的作品。文中凡卡在给()写信。从上面的文段看,凡卡的信主要写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写(),通过三个内容来反映:(),(),();另一方面的主要意思是()。

2、“老板随手捞起个家伙就打我”的“捞”字意思是。()

A、从水里取东西B、用不正当的手段取得C、顺手拿或拉D、得到机会

3、文中“打发”的意思是。()

A、派(出去)B、使离去C、消磨(时间、日子)D、安排、照料

(二)(10分)

感恩

一直以来,“感恩”在我心中是感谢恩人的概念,“恩人”就是对自己大恩大德的人。而在美国的一次偶遇却让我悟出了“感恩”的另一层意思。

那是在洛杉矶的一家旅馆。早晨,我在餐厅就餐时,发现有三个黑人孩子在餐桌上埋头写着什么。在就餐时间、就餐的地方,这三个孩子却没做与吃饭有关的事。我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试探着走了过去。得到这些孩子的应允,我坐在了他们旁边。

()我是个外国人,可他们()跟我落落大方地攀谈起来。三个孩子中那个戴眼镜的男孩是哥哥,十二三岁。他的妹妹八九岁,而小弟弟才五六岁。从谈话中我了解到,他们正在搬家,新房还未安顿好,因此他们和母亲暂时住在这家旅馆里。

当我问到他们在做什么时,哥哥回答说正在写感谢信。他一副理所当然的神情让我疑惑不解:三个小孩一大早起来写感谢信,这是为什么?我愣了一阵后追问道:“写给谁的?”“给妈妈。”我心中的疑团一个未解一个又生。“为什么?”我又问道。“我们每天都写,这是我们每日必做的功课。”孩子们回答道。哪有每天都写感谢信的?真是不可思议!我凑过去看了一眼他们每人手下的那沓纸,哥哥在纸上写了八九行字,妹妹写了五六行,小弟弟只写了两三行。再仔细看其中的内容,上面写着“草丛里的野花开得好漂亮呀”,“昨天吃的比萨饼真香”,“昨天妈妈给我讲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老师夸我是个真正的男子汉”之类的简单语句。我心头一震,原来这就是他们写的感谢信呀!它不是专门感谢妈妈给了他们什么好吃的,帮了什么忙,而是把许多我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一字一句地记录下来,啊,我终于明白了:感恩不只是感谢父母的关爱,不只是感谢大恩大德,还应该对天天享受到的一点一滴美好事物心存感激,并体现在行动中啊!

1、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虽然……但是……尽管……还是……宁可……也……

不论……总……与其……不如……即使……也……

23、写出第三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4、“在美国的一次偶遇却让我悟出了„感恩‟的另一层意思”,这另一层意思是什么?在文中找出答案,写在下面。

5、文中“我”的心理变化是:()→()→()。

(三)(14分)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吾曰:非然也。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2分)

⑴、使弈秋诲(huì huǐ)二人弈。

⑵、为(wèi wéi)是其智弗(fó fú)若与(yú yǔ)?

2、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字义,将序号填入括号里。(3分)

(1)通国()A、连接。B、没有堵塞,可以通过。C、全。

(2)使弈秋诲二人弈()A、派遣;B、使用;C、让,叫;

(3)非然也()A、对,不错;B、那样,这样;C、然而。

3、写出“之”在句子中的意思。(5分)

⑴、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⑵、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之,思援弓缴而射之。()()

⑶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4.仔细阅读课文后填空。(4分)

课文记述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围棋,一个(),一个(),告诉我们的道理。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一、基础知识:(36分)

1.拼音是你学习的好伙伴,请你借助拼音朋友,写出词语。(6分)

líng lìwǔ rǔmáo dùnpái huáikāngkǎizī xún

()()()()()()

2.这句话,你很熟悉。请你拼一拼,认真写出句子。(2分)

suí fēng qián rù yâ,rùn wù xì wú shē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平时你一定掌握了不少成语,现在就来考考你。(4分)

废()忘()舍()为人 同心()力 居()思()万古长()神机()算

4.下面的句子有错误。不要急,请你用修改符号改病句。它们谢谢你了!

(1)小明不禁忍不住笑出声来。(4分)

(2)暑假快到了,我们已经结束了小学的学习生活。

(3)不亲身体验,怎能获得真实的感受不是很清楚吗?

(4)我们阅读课外书籍,可以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

5.下面几种句式的变化形式是你熟悉的,请照样子把句子换个说法,使句意不变。(8分)

例:气候变化无常,人们怎么能不感冒呢?

气候变化无常,人们会感冒。

(1)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难道会望而却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王宁说:“我要像李刚那样关心集体。”

王宁说,他要像李刚那样关心集体。

(2)烈士的母亲说:“我的儿子是潜艇兵,为祖国牺牲光荣,我不能对组织提出任何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六年语文学习,你已熟记了不少古诗词。请把下面诗词补充完整。(4分)

(1)待到山花烂漫时,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谁持彩练当空舞?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教胡马度阴山。(4)王师北定中原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语文课本中许多精彩段落,你一定记得。试一试,你能行!(8分)

(1)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选自《为人民服务》)

(2)燕子去了,();杨柳枯了,();桃花谢了,()。(选自《匆匆》)

(3)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其一人专心致志,();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选自《学弈》)

二、阅读:(34分)

1.课内阅读

回顾我们学过的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要细心哟!

(1)将相“不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相”认为“将相和”就会____________________;“将相不和”就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文《将相和》)

(2)小女孩五次擦火柴看到的事物,都是小女孩的____________,符合小女孩的处境和心理活动,作者写这些,进一步突出了小女孩生活的________________,更引起了人们对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

(3)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非这样做不可”,意思是____________。“心跳得很厉害”,说明________________。(课文《穷人》)

2.课外阅读(20分)

希望是生命的源泉。失去它,生命就会枯竭。你用心读了下面这篇文章后,一定会有许多感受。多读几遍,再回答下面问题。

生之喜悦

美国西海岸的边境城市圣迭(diã)戈的一家医院里,长年住着因外伤全身瘫(tān)痪(huàn)的威廉•马修。当阳光从朝南的窗口射入病房时,马 修开始迎接来自身体不同部位的痛楚的袭击——病痛总是早上光临。在将近一个小时的折磨中,马修不能翻身,不能擦汗,甚至不能流泪,他的泪腺(xiàn)由 于药物的副作用而萎缩。

年轻的女护士为马修所经受的痛苦以手掩面,不敢正视。马修说:“钻心的刺痛难忍,但我还是感激它——痛楚让我感到我还活着。”

马修住院的头几年,身体没有任何感觉,没有舒适感也没有痛楚感。在医生的精心治疗下,有一部分神经已经再生,每天早上向中枢(shū)神经发出“痛”的信号。

在痛楚中发现喜悦,这在一般人看来简直是荒唐。但置身马修的处境,就知道这种特定的痛楚不仅给他带来了喜悦,而且带来了希望。当然一个重要前提在于,马修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过去马修经历过无数没有任何知觉的日夜。如果说,痛楚感是一处断壁残垣(yuán)的话,无知觉则是死寂的沙漠。痛楚感使马修体验到了“存在”。从某种 意义上说,这甚至是一种价值体现——医疗价值与康复价值的体现。当然,马修不是病态的自虐(nuâ)狂,他把痛楚作为契(qì)机,进而康复,享受到正常 人享有的所有感受。谁也不能保证可怜的马修能获得这一天,但他和医生一起朝这个方向努力,因而他盼望痛楚会在第二天早晨如期到来。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意思。(4分)

以手掩面——

契机——

(2)破折号的主要用法有①表注释,②表语意转换,③表声音延长或中断。请判断下面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选择序号填在句子后面的()中。(4分)

A.当阳光从朝南的窗口射入病房时,马修开始迎接来自身体不同部位痛楚的袭击——病痛总是早上光临。()

B.钻心的刺痛难忍,但我还是感激它——痛楚让我感到我还活着。()

(3)你对“生之喜悦”这个题目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在短文中找出表现马修所经受的痛苦的句子,选两句摘抄下来。(4分)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马修为什么要感激使他钻心难忍的痛楚?(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短文后,你有什么感受?请用简洁流畅的语言写下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拓展阅读(6分)

(1)在你小学阶段学过很多古诗,你一定背得滚瓜烂熟了吧,请你选择一首默写,并写出诗人名字。(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把你喜欢的一幅对联或一则名人名言或一段广告词写来。(如你都不会,还可以把你此时此刻的心里话写下来。)(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7/755173.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