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放假在家每个孩子要阅读一本书
放假在家每个孩子要阅读一本书,推荐书目有:《藏起来的礼物》,《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小猫玫瑰 》,《 壁橱里的冒险》,《妈妈的红沙发》,《阿文的红毯子》,《奥莉薇 》,《今天运气怎么这么好》,《小房子 》,《活了100万次的猫》
《老鼠牙医地嗖头 》,《小机灵鬼皮科的故事》,《眼睛公主 》,《蛀牙王子》,《音乐的马可》,《小蓝和小黄》,《好饿的小蛇 》,《云朵面包》,《三只山羊嘎啦嘎啦》,《我不知道我是谁》,《长大以后做什么 》,《我爸爸》,《母鸡萝丝去散步 》,《谁会要一只便宜的犀牛》……
第二篇:每个孩子都是一本书
每个孩子都是一本书:“真人图书馆”,用自己的故事写作文 前阵子给学生上作文课时遇到了困扰,我发现跟我上了3年作文课的学生,作文上再一次遇到了瓶颈,更让我捉急的是,这孩子并不是不爱学习态度差的学生,她认真、勤奋,几乎每周都会完成一篇作文,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她的作文开始变得过于“完美”,虽然感觉毫无瑕疵,却没有自己的真情实感!
接着我又察觉到一个初二的学生连续五篇作文出现同样的题材,糟糕的是他的中心和立意都是同一个:遇到困难要坚持。惊讶之余我开始细数我的每一个学生的作文情况,这几年来,有一些跟着我学习的孩子作文水平是有了很大的提升,但伴随着一个很严峻的问题是:他们的作文越来越不像自己的作文了,立意单一,写情不能打动人。也就是说很多孩子的作文会在我们过多的技巧指导下变得生硬死板,很容易遇到瓶颈,还有些年级比较低的孩子根本不适合我们的理论技巧指导,因为,对他们来讲,最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对作文的兴趣。但是一次营地素质拓展给了我很大的启发,那次的营地素质拓展有一个环节叫做“真人图书馆”,阅读方法是,八个房间有八本书,但每本书是一个人,根据书名和简介挑选你喜欢的一本书进入那个房间去听那个人的故事。我挑选的书的名字叫做《On the way》,那位老师给我们讲了她在英国做社区服务和自闭症孩子相处的故事,也讲述了从英国回来踏上去往新疆等边区支教之路的点点滴滴。她的故事叙述得并不是那么完整,甚至我听出她的故事并没有经过很充分的准备,很多都是随机发挥的内容,但是我却听出了她想要表达的意思。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一个老师永远不可能成为任何一个学生生命中的过客!
后来我们提出了很多问题、又进行了很多相似经历的分享,发现,原来生活中有那么多的故事发生在路上。惊恐的发现,我在教自己的学生写作文的时候,很多时候是出于语文老师的职业能力,信手拈来的作文理论知识固然完美,但他们的思维却得不到训练,那天身为一个语文老师我却有了对写作不一样的体会。
其实学生写作文不也是一样的道理么?就让他们讲讲自己生活中发生的故事,而作为老师的我们引导他们思考在这些琐碎平凡的故事里藏着多少的不平凡。于是我就把这个想法带进了我的作文教学。
我以我的学生A为例来说一说。平时如果我让她开口讲故事,她便会排斥又有压力,因为她会觉得这段聊天的背后一定隐藏着一个天大的阴谋,那就是一定又要写作文,一定又要想立意,带着这些包袱讲故事会让她有压迫感。
那天我告诉她,我们就是玩个游戏而已,名字叫真人图书馆,她只要讲一讲自己生活中的故事就好了,其他都不用做。她一听觉得还挺新鲜就接受了,于是我便给她做了个示范,这个过程很轻松,她就像是听故事一样。
然后轮到她,可能还是对作文有点阴影,她还是不知道要讲些什么,觉得她生活中的故事都没有意义。我告诉她不要求有意义,把一小段故事讲出来就好,在哪里做了什么,看到什么,有什么比较新鲜特别的感受和经历,大胆说一说。最后她翻出手机相册让我随意翻出一张,她来讲述那张照片的故事。我翻出一张在飞机机舱里她傻乐的照片,于是她的书名便有了,叫做《第一次坐头等舱》。
我给了她五分钟的准备时间,她讲的比较零散,但我要的就是零散,只有不成系统才能有更多微妙的感受。她讲她进头等舱看到的和经济舱的差别,有宽敞的桌椅和走动空间,有很多食物,空姐仿佛也比经济舱的漂亮,座位上的乘客各个都是温文尔雅地在看报纸,她想拿出手机发个朋友圈但却不好意思,只好也装作看报纸的样子,很想要问桌子上的食物可不可以吃,很想知道厕所在哪但是不好意思开口。第二天当空姐把她叫醒问她要什么早餐的时候,她说要牛奶,可是空姐却给了她一瓶超市盒装牛奶,她心里纳闷为什么没有热牛奶,空姐又问要不要麦片,她心里很开心的想空姐应该是要帮助用热牛奶冲麦片吧,但是空姐却真的只给了她一包麦片之后就走掉了,她感觉到很纳闷„„ 她说不知道为什么别人坐头等舱是开心的感觉,而自己却感觉到整个过程都很紧张,还说了有些时候想象的真的跟现实的不一样,花了高出平时价格高出5倍的机票钱,结果牛奶还是和经济舱一样是盒装的,你依然得不到别人帮你冲麦片的服务。可见,平时同学们之间经常攀比买到的所谓高档的学习用品啊衣服之类的兴许也是一样的道理呢!她讲得很轻松,没有压力让她有了更多的发挥,因为我惊喜地发现最后她补充的那几句其实就是很好的成文方向。
我和她讲了我对她讲得这次经历的感受,我说我印象最深的是她会不好意思去问别人而产生压力的感受,其实大多数人很多时候都会这样,这其实是一个什么时候该沟通的问题。她的做法我也有同样的经历,比如在公交车上有女士高跟鞋踩到了我的脚,真的非常非常痛,可是当那个女士问我怎么样的时候,我会咬着牙说没关系,但是下车后发现脚已经淤青了路都走不了。再比如我们去餐厅吃饭,端上来的饭菜跟我们点的不一样,我们大部分人应该能将就的就将就地说一声没关系不用换了等等。
其实,产生这样的对话的原因是每个人身上与生俱来的羞涩、羞耻心,而在生活中出现时,它其实就是每个人的善意、宽容或者说是责任心的表现。但是每件事仿佛都有它的两面性,这样的羞涩若是运用的不够恰当,该沟通的时候不沟通就会变得懦弱、喜欢逃避、胆怯,进而变得没有责任感没有公德心了,比如坐公交车的时候你明明看到身边的老人没位置可坐,却羞涩地不敢站出来提醒坐着的年轻人,比如课堂上你明明有听不懂看不懂的问题,当老师询问有没有疑问时候,你却一次又一次羞涩地错过这样的机会,结果你的问题越来越多,和成为学霸的梦想渐行渐远,为什么?
因为你没有注意有效的沟通!在这个问题上,我和她又交换了好多意见。最后我们达成一致见解,生活中的沟通非常重要。正面的沟通有必要,它会让你能更直接地解决问题,能够让你勇敢,能够让你大胆地说出你的想法,这其实就是我们平时作文中要写的有关成长过程中我们要有的勇气,但是很明显,你直接写勇气,不断地在作文中高呼我们要有勇气就不如写第一次坐头等舱懂得的要开口讲话要沟通来得更细腻更直观,也更有新意。因为读者会更清晰在经历那样一个过程后,你懂得你遇到的窘迫的情景其实就是因为你不敢勇敢地表达的中心思想。
当然很多时候的沟通又显得没那么必要,因为说得不合时宜又会让你显得咄咄逼人、不近人情甚至是诓骗,所以有时候我们应当适当的羞涩,这其实也就是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展露的锋芒,也就是你很多时候会写到的你和父母之间闹别扭然后再和好,你和同学之间有误会然后再讲和,但你看,你写你幼稚你不成熟你伤害别人就不如写我们成长的过程中要懂得适当的羞涩的道理,那这样的立意就会不会更有新意了?我告诉她,以后再写到我们要勇敢时,不妨换一种说法,就是我们要敢于大胆地开口说出自己想说的话,例子就可以以第一次坐头等舱为例,以后再写到我们和父母、朋友、同学相互关怀时,我们换成人与人之间有时要保持一点点小小的羞涩。
那节作文课我们没提作文两个字,但其实已经有了两篇很不错的作文思路,在之后的作文课里,我们都会抽出20分钟的时间来一次“真人图书馆”的模拟,她在每一次的讲述中都会收获不一样的思想和立意的角度,然后她之前略显死板枯燥的作文慢慢的又有了活力。另外一个的学生,很喜欢旅游,第一次真人图书馆,她就兴奋地给我讲述了她去不同的地方旅游的独特感受,不过,她开始没想好给她的书本取个什么名字。
她跟我讲了在台湾、北京和天津三个地方问路的不同感受,在北京问路,对方只会告诉你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就好像你沿着西边走走到天竺国取回真经他们也不会理会一样,让她觉得很无奈。在台湾问路呢,对方会准确地给她指出地点,然后他们会站在原地等着她走过第一个拐角,如果走错了,他们一定会冲上来告诉正确的方向。而天津人则是话唠,她说她的爸爸妈妈和她三个人在天津的一个公园里碰到一对遛狗的老人,就上前问路,结果两位老人把他们拉到石凳上详细地讲起哪些地方好玩,天津这几年的变化,哪里能够吃到好吃的、当吃小吃等等,并且她发现,在天津,即便是你只买一个小笼包,老板也一定会热情地跟你聊一聊天津的发展变化,有时会让你哭笑不得。她还讲到北京景点处各种被毁坏的公物,讲到天津小笼包的价钱有多贵,讲到香港澳门的街道差异等等,非常零散。
这个时候我就有意识的引导她在繁杂的讲述中找寻今天的要点,我说我印象最深的是你问路的情节,因为我也经常碰到类似的情况,她说对,北京人一点人情味都没有,好,那么我就重点跟她讲讲人情味,所以那天她的书名叫做《谈谈旅行中的人情味》。我告诉她我从她的故事中不光听到了人情味,还找到了一个词叫做存在感,很多在北京北漂的人都说在那样一个偌大的城市感觉到自己很渺小,没有存在感,但我却觉得那个台湾指路的路人和天津的老夫妇一定没有这样的感觉,他们尽自己所能让来到这个城市的人认识这个地方认识自己,这其实就是存在感最好的证明方式。
很多时候我们感觉到自卑、感觉到孤独、感觉到周围的世界不友好,其实有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自己没有好好的对待周围的世界,我还没说完她就恍然大悟,悟性很好的孩子知道我想要讲什么,她说你上周让我写的以“温度”为话题的作文,其实就可以写写人情味、写人情冷暖、写写一个人的价值和存在感,她觉得这样的立意很棒,其实能够想到这些,我们的这个游戏就算成功了。其实这个简单的实验告诉我们,有些学生作文写不好或者一直没有起色,真的是我们没有找到对的教学方法和引导的渠道,所谓的真人图书馆游戏其实是在给学生的表达创造合适的环境,能够引起他们的高度重视,让他们能够瞬间进入紧张状态但却不会排斥,学生都喜欢这样新鲜又刺激的游戏,因为这个过程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一个讲一个问,一个说一个补充,不必在中途打断他们,不必让他们一定要想出个文章中心来,老师在他们的故事中适当引导出较为深刻的立意角度。
第三篇:学会赏识每个孩子
长安区小学班主任经验交流材料
学会赏识每个孩子
东大街道太平河小学
张 锦 旗 202_年4月
学会赏识每个孩子
东大街道太平河小学 张锦旗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东大街道太平河小学一位教师,名叫张锦旗。今天能与各位老师一起交流班级管理经验,我感到非常的荣幸。我交流的题目是《学会赏识每个孩子》。
许多人把自己的事业比作花的事业、果的事业、叶的事业,而我作为基础教育的一名年轻班主任,只知道为了花的鲜艳、果的充实、叶的嫩绿,不管土地肥沃也好,贫瘠也罢,总是在无怨无悔地磨炼着自己。回首走过的路,苦也不苦,欢乐与甜蜜依旧,这其中虽然有校领导的关爱与帮助,也有前辈同行的携手牵引,更有我的学生用质朴的爱推动着我前进。但同时也让我深刻地体会到:要使学生抬起头自信地迈好人生的第一步,一定要学会赏识每个孩子。
我们班有个叫杨辉(化名)的学生,本来他是一名活泼、聪明、听话、成绩占上风的优秀生,可自从他父母到西安做生意之后,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孩子,于是就把他交给爷爷、奶奶看管,好几天都和父母见不上一面,再加上娇生惯养养成了不服管教的特点,所以一直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上课经常扰乱同学学习或自己做一些小动作,下课和同学打架、骂同学,有时还欺负弱小的同学,同学们都不喜欢他,进而远离他,不仅如此,就连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他也很少完成,不是说忘到家里了,就是忘了做,如果老师催他补一补,他就装着不说话,一副可怜的样子,于是我与家长联系把孩子的情况进行了交流,没想到家长的做法只是在家里把孩子进行一顿暴打,此事就此过了。长此以往,孩子的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
后来,我专门把家长请到学校里来,共同探讨如何矫正孩子出现的问题,可令我失望的是,家长好像钻进了钱眼里,一门心思只顾做生意,把孩子的问题置之脑后,对此,我有些心灰意冷,真想放弃对他的教育,可就在后来的几天里,我阅读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说是一个学习困难的学生由于特别调皮,被老师按排在教室第一排靠门的特殊位置上坐。从此,这个学生更加自卑、厌学。后来,换了一个教语文的新班主任,这位老师对这个众人不屑一顾的“小毛头”特别关爱,每次上课总喜欢摸摸这个学生的头,而且那一句句“好极了”、“太棒了”、“真不错”等赏识性的语言使这个学生感到莫大的欢乐。从此,这个学生每天都期盼着这位老师来上课,听课也极其认真,而且对语文产生了极其浓厚的兴趣。后来这个学生成了有名的作家,功成名就的他在谈到成功的秘诀时,深情地怀念老师那温柔的手和欣赏的目光,因为那手和目光带着对他的关爱和赞许,成为他找回自我,获取信心的无穷力量。
这个真实的故事,给了我深刻的启迪,“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缺点,“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更何况我们面临的是十多岁的孩子呢?我们为何老盯着孩子的缺点不放,为何不换个角度,看到他们身上闪光的一面呢?结果也许会有所改变。于是,我决定向那位语文教师学习,把欣赏的目光和爱的温暖撒向杨辉(化名)同学。
从人格上尊重他,并要求全班同学不准歧视他,把他当作好伙伴,好朋友。然后,我决定寻找他的“闪光点”,在一次回答问题时,令我出乎意料的是他竟说出了连优秀生都不曾知道的知识,这是多么难能可贵呀!我一阵欣喜,立即当众表扬了他,为他竖起了大拇指,看得出他也非常的高兴。为了使他 的学习欲望进一步增强,我还给了他一个“勤学大王”的封号,并且适时让他当小老师带领大家学习,这更让他喜出望外。清明节感恩活动,他不但踊跃报名,而且诵读感人。记得有一次,我们班上体育课,进行橄榄球比赛,我鼓励他积极报名,他欣然应允了,并悄悄地对我说:“老师,我很喜欢体育,这次也让我参加吧!”我微笑着对他说:“怎么样,参加比赛会很累的,可能竞争会很激烈,还想加入吗?”他害羞地对我说:“想!”我问他,做好进球准备了吗“他低声的说:“准备好了。”好,老师相信你,你肯定是最棒的,来,和老师击三个掌,行吗!”他自信地说:“行!”果然,他真行,比赛的当中表现的很积极,也很卖力,拼抢,传球,给队友创造好的就会,尽管是汗流浃背,但总是能看见他脸上洋溢着笑容,在最后,还为全队夺得了赢球的致命一分。他高兴跳起来,大声喊叫,“我们赢了,老师我进球了!”我感到非常地欣慰,再一次向他竖起了大拇指。此外,当他忘记带课本和学习用品时,我主动帮他找和买,当他打架、骂人时,我苦口婆心地给他讲道理,当他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我主动帮他辅导。他好像意识到了老师的良苦用心,慢慢地,我发现,一贯好打架、骂人的他变得有礼貌了,借阅的书籍也增多了,对学习的欲望也增强了。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学期下来,他的学习成绩提高了,课堂比较难的问题他也回答的很准确,大家都情不自禁地为他鼓起了掌。高喊:“杨辉进步了!杨辉进步了!”这让我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是啊,像杨辉一样,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个渴望,那就是渴望表现自己,渴望得到老师的赞赏和同学们的喝采,尤其是学习差一点的孩子,坏习惯比较多一点的孩子。在他们的心理总是觉得自己不行,自己就是那样了!缺乏自信心,比
较自卑,这就需要我们老师更多的鼓励、关心、关爱,也许是一句简单的“你能行““你真棒”,一个简单的动作,“竖起大拇指”都能增强孩子的自信。苏霍姆林斯基说:也许,一个孩子在一年两年三年内什么都不行,但是终有一天是能行的。只要教师能善待每一位学生,把每位学生都看成是成功者,捕捉他们的优点和亮点,多些赏识与鼓励,还他们自信和勇气,相信所有的孩子都能抬起头,挺起胸,迈好人生的第一步。
谢谢大家!
第四篇:每个孩子都是童星
每个孩子都是童星
——《我们班的小童星》 读后感“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书,属于一种心灵的沟通,更是一位可以倾诉的知心朋友。这个暑假,我们更不能错过这位知心“朋友”。
小童星,是多么的美好、多么令人梦寐以求的名衔。但我读完这本书后,就改变了这个想法。这本书是阳光姐姐写的《我们班的小童星》。主要写了:“冬瓜大总统”杨自热爱上了班里的“可爱妹妹”—王琚。之后,得知王琚成了小童星,整天失落不已。于是,他悄悄地寻找自己也能成为童星的途径,结果惹出很多笑话。这时学校要排练话剧,杨自热终于找着了机会,演得很卖力,同时也明白了:只有拥有童真的孩子才是最闪亮的光点。
阳光姐姐的话语真如同一缕阳光照进我的心灵,给了我许多启迪,同时让我明白了,天真无邪的我们不应该闯进大人的世界。
娱乐圈本就属于大人的世界,那里对于我们来说是未知的。自从王琚当了小明星,原本那么一个可爱、天真无暇的小女孩,变得骄傲了。在同学眼里王琚已不是那个“可爱妹妹”。在老师眼里,王琚现在是一个因为想成童星,从而学习下降的“小”女孩。
多少无知的孩子,想一夜成名;多少愚蠢至极的想法
埋葬了童年的光彩;又有多少陷阱等着孩子们往下跳。很多孩子为了得到同学、朋友的羡慕,失去了自己的童真。孩子与大人的世界之间隔了一层薄薄的纱,童真、善良的孩子们并不知道另一边等待自己的是什么。他们超出了原本正常的速度,一步步走向那未知的世界……
如果把时间分成100份,我认为童年仅仅只有十份。所以说,童年很短暂,那我们就更不能把童年浪费在无用的幻想中。童年应该是快乐的,要有一颗璀璨的童心,一颗永远也不变的童心。把童年的时间变成20份、40份……
我相信,每个孩子都有一颗童心,都有一种不气馁也不骄傲的心态,都有一颗充满童真的心灵。我们不需做的多么完美,只要做一个平凡、真实的自己就可以了。
每个孩子都拥有童真,都是小童星。因为他们用最真实、最质朴、最天真的光芒照亮了大人的世界。
第五篇:每个孩子都是天使
每个孩子都是有“爱”的天使
还没开始接新六年级,我心里就开始打怵,不是因为这帮孩子们底子差,也不是因为班里那几个调皮捣蛋的小男生,其实每个班里都会有那么几个不听话的孩子,每个老师都会有自己的办法,让他们成为自己手下温顺的小兵。而有一个孩子,从一年级到五年级,从没有让一个老师“俘虏”过,数个老师与她交战都败阵下来,她就是全校赫赫有名的女生----默然。
默然的事件全校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她闹事不能叫闹事,可以用发飙来形容。早就听说默然同学是不能批评的,一批评不管上不上课背起书包就走,上学期间离校出走无数次。一次,校长批评她严重了,她扔下一句“我回家喝(农)药去”转头就跑,把校长吓了一跳,用力把她拉住,好哄歹哄了一节课才好,为此,校长专门嘱咐默然的班主任,千万别惹这个女孩,说不定会闹出什么事来。
这些都是听说,我也亲眼见识过默然的厉害。一次我们中午放学回家,因为前方堵路只好往相反方向绕行,正好与默然同路。我在徐老师的车后,亲眼看见她拿书包重重地砸向徐老师的车尾,到下午上学之后找她,她死活不承认,最后竟“哇哇”大哭起来,十多岁的女孩哭起来大多都是抽泣,像她哭的这么惊天动地、震耳欲聋的真是头一回遇见,颇为震撼。但事实就是事实,作为证人我没有松口,她哭了差不多半小时后终于承认她的罪行,原因是徐老师不太管她。这确实是个棘手的同学,管严了吧她寻死觅活,不管呢她还心生记恨。
去年,我任教六年级,都要在五年级的门口经过,经常听到默然同学嚎啕大哭,每每想到第二年就要教她,心头总是一紧。而该来的总是要来,今年我“荣幸”的成为了默然的数学老师,其他同事打趣似的纷纷向我表示祝贺。
刚开始上课我谨遵前辈们教诲,千万别惹默然,结果默然同学先示威了。首先是六年级了,连乘法口诀都不会,提问三个一位数乘一位数错了三个,紧接着就是作业不交,练习不做。对此,我忍无可忍,必须出招。乘法口诀下午再不会背,就罚抄十遍,结果默然下午直接交给我十遍乘法口诀,看字迹应该请了五、六个同学帮她写的,然后一下午呆着脸看我的反应。我知道当众大声批评她肯定是她预想中的结果,我却不动声色,装作什么也没有发现。
过了两天,发现有别的同学抄作业,我想在班里做个警示并给默然一个提示:“同学们,我们上了六年级很多问题已经明白了,学习不是为了老师,为了家长,而是为了我们自己。”大部分同学都点点头,我接着说,“其实老师一直在注意作业量的问题,如果同学们还觉得作业多的话,还是可以跟老师商量,我适当少布置点。”“不多—”大部分同学喊起来。抄作业的同学有些不好意思,低下了头。默然抬着头看我,像是预示到什么。“有的同学底子差,写起作业来有困难,老师也知道。你可以做些基础的题或者少做点,咱们一点点慢慢的来。但是,不要做欺骗老师欺骗自己的事情,我们在同一个班级里也有着同一个目的,就是让你们学到知识,让你们成长,并不是今天完成我的作业,明天完成我的作业。那么,你可以想一想自己有没
有成长?你更懂事了吗?你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了吗?你知道作业是为自己而作不是为老师吗?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够自觉,我也想尊重大家。”默然瞪大了眼睛听我讲,对我这种温柔的处理方式好像很感兴趣,我继续借题发挥:“有的同学作业是抄的,老师知道;有的同学作业让别人做,老师也知道。但我不想揭穿你,我只是思考自己是不是哪里做错了,是不是用一种你不喜欢的方式逼你提高?但你是不是也该思考一下,自己做的对不对?是不是该告诉老师你的真实想法?既然我们的目的都一样,还有什么不可商量的?”讲到这里,默然的眼光柔和下来,若有所思的低下了头,看她有所触动,我的话题也就结束。
果然,接下来,默然的表现好很多,也开始举手回答问题。我正要暗暗高兴,忽然听到办公室外有人大哭而来,同事们立刻反应过来,默然来了。果然,默然背着书包嚎啕大哭的闯进办公室,各位老师也进入了备战状态。“过来,过来,默然,告诉老师情况。”她一进门我就招呼,她还是止不住嚎啕大哭,“先把情况说清楚好吗?”“我问李健题他不告诉我,我们就吵起来,语文老师光批评我不批评他。”“好的,我们一起回想一下你说的过程。你问李健时态度怎么样?”
“挺好的,我就像小娃娃说话一样。”默然一直爱用自创娃娃音讲话。“哦,看来你语调挺好,那你用礼貌用语了吗?比如说“请”“谢谢”之类的。”我引导她。“没有,问一个题不至于吧?”她不哭了,开始疑问起来“怎么不至于?首先你没帮助过他吧?据我所知是不是同学们以前对你印象也不好?现在你是好学生了,只有你自己
知道,老师知道是不是?其他同学还不是很理解呢。以后啊,老师也帮你宣传宣传,你自己更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来证实自己是个懂事、好学的好孩子,好吗?而且,你不会的题也可以问老师啊,老师很想帮助你的。”其他老师也开始帮忙说话,“就是啊,像现在你影响了其他同学上课,耽误了大家的时间,还把语文老师气坏了,你想这样同学们会喜欢你吗?会愿意给你讲题吗?”这时,默然想通了,非得拉着语文老师回去讲课,怕耽误同学们的时间,还给语文老师擦干净了凳子。
看到默然有进步的愿望,我很高兴,我觉得是时候把孩子们凝聚在一起了。“同学们,我们在一起接触的时间不短了,老师越来越意识到你们的可爱、认真与善良。在老师心里,你们都是一个个可爱的天使。”没错,我说的是天使,“你们有认真的小天使,有调皮的小天使,还有偶尔会犯小错误的天使,但天使的共性是善良,有爱心。就连我们班的默然同学,她也是一个知错就改的小天使,”下面默然开始不好意思的笑了,“就在刚才,默然同学一想到影响了大家学习,非得叫着语文老师来上课,看来她心里很热爱我们同学,热爱我们的集体啊。所以我认为默然同学,你不会再影响正常上课了是吗?” 同学们望向默然,她笑着点点头,同学们都会心的笑了。“那,我想问问其他的天使们,你们愿意接受一个改过自新的小天使吗?”“愿意!”回答声震耳欲聋。
自从这次“天使”会议之后,改变的不仅仅是默然,全班同学都在小心翼翼地成为天使,谩骂声没了,打架的同学也收敛了,大家认
认真真也作业,也会抽空帮助别的同学。但从一个平凡的同学成为一个天使从何容易,有的同学还会一些恶作剧,发现情况,我都会联合其他小天使们给他善意的提醒,作为天使同学们都爱用宽容的心来对待犯错误的同学,同样,调皮的天使要及时改正错误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