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手术室外来器械
同意修改删节202_增刊修回稿(18988871)
手术室外来器械、植入物以及跟台人员的管理对策
天津市大港医院手术室高展艳
摘要 分析外来手术器械、跟台人员进入手术室存在的管理缺陷,提出规范管理措施为:规定合理的送货时间、流程和要求;建立跟台人员培训、资格审查和准入流程;加强跟台人员对贵重物品填写单和产品发票的规范要求。
关键词手术室;外来器械;跟台人员;护理管理
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快速发展,骨科各种植入物及手术内固定器械更新快、价格高,目前一般医院不作为常规配备,多采用临时借用。由外单位(厂家)带来医院手术室临时使用的手术器械称外来器械。要求对植入物的器械必须生物监测合格才能使用。由于外来器械频繁的传递于各医院,无法保证器械清洗、消毒、灭菌的质量,容易造成交叉感染。使外来器械及植入物在应用中存在很多隐患,如有的器械不配套、植入物型号配置不齐及规格不全,影响手术的进行。为提高手术安全,杜绝发生交叉感染。自202_年我院对外来器械采用规范管理,总结了各环节管理的难点及对策,现报告如下。
1.外来器械及植入物使用管理
1.1严把产品质量关 所有外来器械及植入物均由分管院长及医务科、设备科、手术科室人员参与招标会,中标而进入医院。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验明产品的合格证、进口证、准销证等卫生权威机构的认可证明,经医院设备科批准后应用于手术。
1.2手术室的监督验收 手术室负责把关,由高年资护士担任器械管理员,对器械进行常规检查,符合标准方可进行消毒灭菌。负责验收,然后对器械的型号、供货单位、入科时间、存放地点等进行详细登记。发现不合格产品,依据与器械公司所签《协议》,对其采取暂停使用或退出医院的处理措施。
1.3外来器械清洗及灭菌质量的管理 器械清洗是保证灭菌的关键。如果清洗不彻底,手术器械上残留的有机物会在微生物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妨碍消毒灭菌因子与微生物接触,从而影响灭菌效果,甚至造成疾病传播。因此彻底清除手术器械污染物,对保证手术器械灭菌效果和控制交叉感染具有重要作用。
1.3.1清洗流程 手术前1天将外来器械先粗洗后,用相应比例的多酶清洗剂浸泡5分钟后,放入超声清洗机清洗,彻底冲净,烘干后,打包。要求无血迹、无灰尘、无残留水迹。耐高温的器械进行高压蒸汽灭菌,不能耐高压灭菌的器械如电钻和摆剧等用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
1.3.2清洗后的监测 将清洗干净后的器械放入150℃电烤箱15分钟后取出,做隐血试验:取隐血试纸滴2-3滴显色液,在器械齿槽、关节、管腔内反复擦拭,2分钟内观察呈淡紫红色为阳性,判断为清洗不合格,2分钟内无变色为阴性,判断为合格[1]。
1.3.3选择清洗剂一定要与器械污染相适应,才能达到去污的最佳效果。因多酶清洗剂至少含有4种酶,有清洗和酶解双重功效,能分解所有生物污染物(血液、脂肪、蛋白质、糖),使污物脱离器械表面分解为碎粒,以彻底清除手术器械上的有机物和锈斑;对手工不易清洗的多纹路、多沟槽、带管腔手术器械可采用超声波清洗机清洗,不仅使器械清洁光亮,而且清洗方法简便快捷,还可以根据器械污染情况配制合适的清洗酶浓度,以提高清洗质量[2]。
1.4外来器械手术中使用管理
1.4.1术前准备 手术医生提前与厂商联系使用产品种类、规格等事宜。对特殊高额植入物由医 1
生和患者沟通、签字后方可准备。器械商在规定时间准时送到,手术室专职护士对有植入物的手术器械,清洗后隐血试验阴性合格,才能进行高压消毒灭菌。高压灭菌时放入3M芽胞菌指示棒进行生物检测,高压灭菌后检查生物监测是否合格、必须是生物监测及无菌检测都合格才能使用,由手术护士将手术所需器械准确送入各手术间。
1.4.2术中器械管理 严格检查植入物材料包装是否完整,有无中文标识、是否在有效期内,符合要求才能使用。由巡回护士负责将植入物的合格证条形码贴在手术记录单上。术中使用植入物要求医护、器械供应商共同核对,尤其是产品的规格型号、名称及左右部位的假体等,在确认无误后方可使用。
1.4.3术后管理 手术即将结束时,护士与术者共同清点患者使用的植入物数量、规格、型号等,并在手术记录单、记账单上详细记录,核对无误后由术者、巡回护士签字,护士长审核签字,避免财务不清,减少纠纷隐患[3]。
2.跟台人员的管理
由于外来器械使用,需要一些专业人员进行现场指导,需同时进入手术室,称之跟台人员
2.1建立跟台人员规范化管理 要求进入手术室的跟台人员提前向医院医务科申请,进行资格审核,必须具备职业医生或护士执业证书并提前进行理论培训,使其掌握手术室的规范和制度,合格后发给准入证,严禁无证上岗和频繁换人。
2.2规定合理的送货时间、流程和要求 器械公司必须在手术前一天上午送到手术室。规定送货人员与当班护士共同清点、检查确认后签字,并将清点单置于器械包内,以便手术时清点。
2.3加强跟台人员对贵重物品填写单以及产品发票的规范要求 按规范填写手术室规定的贵重物品填写单,同时必须按手术室规定时间上交发票[4]。
3小结
通过加强外来手术器械及植入物的规范管理:认真抓好外来器械医院准入关及做好手术室监督检查、清洗、消毒灭菌使用的重要环节;针对跟台人员规范管理,进入手术室持证等,有效降低手术室安全隐患,保障患者手术安全。实施准时送包率和包内放置清点单,起到保障手术准时顺利进行。实施跟台人员贵重物品填写单和产品发票的规范填写,使跟台人员从思想上认识到了,及时规范的填写不仅保障患者和医院双方的利益,更保障了医护人员的法律责任。可见严格规范外来手术器械及植入物、跟台人员的操作流程,加强手术室的管理,加强手术室的消毒灭菌与监测,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是控制医院手术室感染率,保障手术安全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王华生.影响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的因素[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_,17(5):553-554
2.索继江,蒋礼恒,魏华.等.医疗器械酶洗应注意的问题[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_,16(9):1027-1029
3.李松莲,马爱珠,郑小春.等.外来器械及植入物的管理难点及对策[j].护理与康复,202_,7(8):605-606
4.王莉.手术室外来流动手术器械及跟台人员的管理[j].护理学杂志,202_,24(14):75-76
作者:高展艳(1976.12.11)女汉族专科护师主要从事护理管理工作 电话***邮编300270
第二篇:外来器械流程[推荐]
山西省肿瘤医院洁净手术部202_年4月修订
洁净手术部外来器械管理流程
外来手术器械主要是指外单位(厂家)带到医院手术室临时使用的手术器械,如骨关节置换器械,内固定器械、进口电钻等,它是在普通手术器械基础上增加的局部专项操作器械,这类器械具有手术针对性强、组织创伤小、省时、高效等特点。由于器械更新快,价格高,一般医院不作为常规配备、多采用临时借用。流程:手术室建立外来器械管理制度,设外来器械登记本。外来器械需符合医院医疗器械准入条件,器械公司人员应提供器械的合格证明和相关资历证明。手术医生必须遵守外来器械管理制度和医院相关规定。提前(考虑器械物品到院、灭菌的时间周期)通知器械公司人员和手术室护士(手术通知单上注明),确定所用器械和植入物。重要手术,手术医生必须提前亲自查看手术器械的完备,确定后再灭菌。
器械公司人员至少在手术前1天将术中所需外来器械准备齐全,清洗干净后送至供应室登记,由专人检查交接登记后重新清洗处理。
供应室在外包时应标明器械名称、使用时间和手术医师等信息,以便于手术室的正确发放。供应室参照厂方明确提供的灭菌方式和灭菌循环参数,对器械灭菌,确保每包无湿包,无污染,无松散,每一包均有外部和内部化学监测。进行生物检测合格后,送至手术室。
器械公司人员进入手术室时应对其进行相关知识培训,自觉遵守无菌操作及流程。必须遵守外来器械管理制度和流程,保障病人手术顺利、安全。
麻醉前,手术医生、巡回护士必须再次确定手术所需器械、植入物是否完备。术中器械公司人员跟台工作,及时补充消耗的器械和植入物。
巡回护士负责外来器械中植入物灭菌效果的再次审核工作,将植入物标识(条形码)贴于手护单背后及登记本上,保证植入物的可追溯性。
器械公司人员负责术后器械的清洗、清点、包装、运输(按本院要求),并在登记本登记、签名。
加强洗手护士对成套外来器械的认识,逐步取消跟台,真正做到洗手护士对外来器械的全面管理,消除安全隐患。
备注:外请专家自带小器械交于手术室器械班重新清洗、灭菌。
第三篇:手术室器械管理制度
手术室器械管理制度
外来手术器械(包括植入物)管理制度
一、为了确保医疗安全,消除医疗隐患,对植入物和外来器械应严格规范的管理。
二、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河南省第二周期医院评审暨综合评价标准》的要求,制定制度,确保手术患者的安全。
三、外来器械进入医院之前,必须经过器械科或采购中心查看相关资料,证件齐全,不得使用未经注册、过期失效或淘汰的医疗器械。
四、定期由专业人员对手术医生、手术室护士进行外来手术器械使用的专业培训,以掌握器械的基本性能和操作方法。
五、加强手术科室的管理,当临床需要使用外来器械时,应提前24小时—48小时将器械送至消毒供应室进行清洗消毒灭菌。
六、严格交接手续,查对无误后进行器械登记,双方签字,记录完善。对于生锈或缺损的器械不予清洗和消毒灭菌,严禁手术室使用。
七、消毒供应中心接到器械后,按照清洗消毒的流程(10个步骤)进行处理,并进行生物监测,待监测结果合格后方可发放手术室使用,记录详实。
八、建立规范的操作流程,质量控制和追溯机制,发现问题立即启动追溯系统。
九、手术室使用前,再次检查器械包的完整性,包内包外指示卡的情况是否符合灭菌要求,然后使用。并保存灭菌指示卡于病历中,以备查验。
十、急诊手术须使用外来器械时,必须履行上述手续,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和手术科室人员严格遵守本制度,并记录全面。否则后果自负。
十一、器械供应者原则上不允许进入手术室,如为技术人员、必须现场指导器械使用时,应事先经过手术室安排的培训计划,初步了解手术环境和无菌要求后方可申请,并征得手术室护士长同意后进入,每次限一人。
十二、手术室或消毒供应中心不负责保管厂家手术器械,手术结束,对器械进行初步处理后交于器械供应者并有交接手续。
十三、医务人员在植入物使用前,应严格核对,检查其包装的完好性,有效性,标识齐全清楚,方可使用。
十四、严禁手术人员私自使用未经医院器械科或采购中心检验的植入物,否则,一经发现,严肃处理;一旦出现问题,后果自负,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附:外来器械(包括植入物)必须是经过医院严格监控,器械科或采购中心应查看有关资料,符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26条规定: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从取得《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的生产企业或取得《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的经营企业购进合格的医疗器械,并验明产品合格证、进口注册证、准销证等卫生权威机构的认可证明,不得使用未经注册、过期失效或淘汰的医疗器械。
第四篇:手术室器械的管理方法
手术室器械的管理方法
手术室器械的管理方法有: ⒈提高手术室护士的素质
手术室护士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过硬的操作技术,能够熟练掌握各种器械、仪器设备的使用和保养。护士长经常组织学习,使护理人员在思想上重视。对于新引进的设备和仪器,在使用前请专业人员讲课和实际操作,要求必须掌握使用方法,并定期考核,力求在配合手术时得心应手,有条不紊。
⒉细化器械管理责任 ① 器械班护士: 器械班护士要求高年资,责任心强,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护理人员担任。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要求工作严谨、细致,能严格落实查对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以及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负责择期、急诊手术器械的准备工作和器械使用后的整理,保养,打包,并与消毒供应室做好清点交接。定期征求各手术科室医生对器械的准备意见和建议,总结和改进工作,发现损坏器械与护士长取得联系,及时维修和添加。
②专科器械管理:由于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配合手术的方式从过去的随意性全面参与性逐渐向专业性定人参与性转变,以适应外科技术的深入发展需要。我科针对眼科和心胸外科两个专业进行分组,定人配合,对使用的器械也进行专人管理,专柜放置,使配合工作有序,确保了贵重器械的妥善保管,降低了器械的损耗,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
③ 器械清点卡的建立和使用:除基本器械包(大器械包、小器械包)外,所有器械包内均放有一份耐高温的器械清单,分别注明包内每件器械的名称、基数,供器械护士和洗手护士在使用中清点核对。一方面确保了手术器械的及时有效供应,减少了由于器械不足而影响手术的机会,另一方面可以让使用者有查对依据,减少器械的遗失。
⒊无菌器械包的管理
①常规器械包的管理:根据手术种类和性质的需要,将手术器械分成不同的常规器械包,按各专业分类放置于无菌器械柜内,标示清楚,一目了然,放置顺序根据消毒日期由远期、近期依次排放,使用时先用远期,再用近期,以防过期反复消毒。由器械班护士负责对无菌器械包进行管理,每日检查核对数目及有无过期,并根据手术需要及时增减手术器械。
②备用器械包的管理:针对术中器械污染或损坏,手术方式改变,外科医生习惯的要求,以及较少使用的部分特殊器械,我们采用不同规格3M纸塑包装封口后,进行高压或环氧乙烷灭菌备用,并放置于专设的备用器械柜内,分门别类摆放。器械护士经常检查以保证备用器械的有效性。
⒋手术中器械的管理 洗手护士提前30分钟上台,整理好器械台,并依据器械清点卡与巡回护士认真唱点,对于器械细节处如关节、轴节处的螺丝等小配件也应认真查对,并详细记录在手术护理单上。如发现数目不符,及时与器械护士取得联系。术中严格监督手术医生的使用,纠正不恰当的使用。术毕由洗手护士完成刷洗-多酶溶液浸泡-冲洗-煮沸-水溶性器械润滑油浸泡等清洗流程后,交予器械班护士按器械清点单再次清点核对,并检查器械有无锈渍,破损、变形、关节灵活度,吻合状况及官腔有无异物,是否通畅等,按常规基数打包,并在包内、外分别签名,下次使用中如有问题,可根据签名查找追究责任。
第五篇:手术室贵重器械管理制度
手术室贵重器械管理制度
1.手术器械的购买由手术室护士长向医院提出申请,经审核,由采购部统一采购。
2.手术室贵重器械原则上不外借,特殊情况下,必须征得手术室护士长同意,并登记;归还时清点器械数目和检查器械的完整性。3.建立贵重器械登记本,每日清点。登记本包括器械型号,数量,每日清点后签名。
4.贵重器械有专人保养,有标准操作规程,有专职人员定期检测维修。
5.贵重器械应做到轻拿、轻放。手术结束后,贵重器械与普通器械分开清洗,用专用软刷清洁其管道和夹缝,清洁结束后,干燥、保养、消毒、灭菌保存。
6.外来手术器械由手术室护士长检查、交接、登记,重新清洗,包装进行灭菌处理合格后,才能允许手术使用。
7.贵重器械一旦出现异常,第一时间报告手术室护士长,采取补救措施。
8.定期组织手术室人员学习新技术、新业务,操作人员需熟练掌握新器械、新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性能,以便更好的配合医生开展手术。
(一)种植工具盒管理制度
1.手术室常用工具盒为种植一期盒,二期盒及内、外提升工具盒等。2.双层包装,内置化学指示卡或爬行卡,灭菌后使用。3.种植工具盒专人管理,每日清点,确保在有效期内。4.每个工具盒外贴有标识,标明工具盒名称、盒内器械数量,标识清晰。
5.每台手术结束前后严格核对器械数量,确保无丢失。
6,工具盒内螺丝刀、平行杆等容易滑落到口内的器械需穿灭菌线,防止误吞误
7.工具盒内的管腔器械,手术后用压力水、气枪或一次性注射器清洗疏通。可拆器械需拆开后分别清洗。
8.种植钻针超声震荡时要避免彼此间互不碰撞,可用纱布单个包裹震荡,防止钻针间彼此摩擦损耗。
9.种植工具盒专人清洗、保养、维护,并与消毒人员做好交接。10.种植工具盒打包后,化学指示胶带上注明物品名称、包装者、锅号、锅次、灭菌日期和失效期及交班人员。
(二)种植外科器械管理制度
1.种植外科器械包含:碧兰麻注射器、手术刀柄、骨膜分离器、挖勺、牙周探针、拉钩、持针器、直止血钳、弯止血钳、组织镊、眼科剪、巾钳、口镜、探针、持物镊等(仅作参考)。
2.医院和门诊可根据手术量配备外科器械包的数量。种植外科器械根据医生手术特性适当调配。
3.外科器械包内数量固定,包外标注数量、名称、编号,方便管理。4.外科器械盒内精密器械要定期检查更换
5.双层包装,内置化学指示卡或爬行卡,灭菌后使用。6.外科器械包打包后,化学指示胶带上注明物品名称、包装者、锅号、锅次、灭菌日期和失效期及交班人员。
(三)种植手机及种植机的管理制度
1.种植手机属贵重器械,需专人保管,定期保养维护。
2.种植手机在清洗、消毒过程中轻拿轻放,避免碰撞。种植手机的清洗、消毒、保养参照消毒供应室“牙科手机的处理流程”执行。3.手术结束后,种植机要做表面清洁消毒处理。4.切勿搓捻或缠卷马达管线,不要将管线缠绕过紧。5.种植机用后定位放置,专人保管,定期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