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4(本站推荐)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4(本站推荐)



第一篇:噪声的危害和控制4(本站推荐)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知识点考察

1、噪声的定义:

(1)物理学角度:发声体做________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就是噪声。

(2)环保的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_____、_____和______的声音,以及对人们想要听到的声音产生_____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2、人们以____,符号_____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3、____dB是人刚好能听到的最微弱声音,___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____dB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__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严重受损,突然暴露在__dB的噪声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

4、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___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___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___dB。

5、控制噪声从三个方面着手:(1)在______处减弱或防止噪声产生;(2)在______中减弱或阻断噪声传播;(3)在____处减弱噪声。

第二篇: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吉林省公主岭市桑树台镇第一中学 物理教师 喻双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培养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环境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噪声控制的途径

难点:噪声的危害以及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器材:多媒体电脑、玻璃片,小刀。

四、教法与学法:分组讨论法、阅读法

五、教学过程:

放一组关于战斗机的图片,试图让学生解释飞机低空飞行之后,农场中的小鸡为什么会死亡?学生一定会说出是因为声音过大,从而引出标题。

放一段录像,先放出一段优美的旋律,然后用小刀刮玻璃片的声音,体会两段声音的不同。

然后引入课题:优美的声音使人心情愉快,而杂乱的声音则令人心烦意乱。那么,令人心烦意乱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它对人有没有危害?怎样才能有效地防止这些声音的产生和或者削弱它呢?

1、噪声的来源  学生活动

(1)阅读课文,分别从物理角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找出噪声的含义(2)分组讨论:在你的周围,有哪些是噪声? 总结学生的分析,得出噪声的含义:

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物理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环境保护角度)

2、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 学生活动

(1)阅读课文,找出噪声的等级是按什么划分的

(2)不同的噪声的等级对人们所产生的危害又是怎样的?(3)认真阅读书中的噪声分类表。总结学生的分析,得出三条界线:

>90dB,会破坏听力; >70dB,会影响学习和工作; >50dB,会影响休息和睡眠。

3、控制噪声

复习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

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的传播——引起鼓膜的振动(声源发生处)(声音的传播过程)(人耳)学生思考后回答问题:如果你的学校在闹市区,你会采取什么办法来减弱噪声。 学生活动

(1)观察书本中图,指出控制噪声的措施分别在哪里实施的;(2)分组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治理噪声的实际例子 综合实验和学生活动内容,总结得出控制噪声的途径:

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3)观看录像。加深对噪声的了解

思考题:调查学校家居生活有哪些噪声源,应该采取哪些合理的措施? 课堂小结:噪声的来源和危害有哪些?

怎样防治噪声? 课堂练习:

1.物理学中把发声体做 时所发发出的声音

叫噪声.从环境保护上说, 凡是 的声音,都属噪声。2.人们以 来划分声音的等级,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

过 分贝;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 分贝.3.洗衣机由于衣服没有放好, 发出较大的噪声 ,应该()A.买台新的 B.关闭门窗 C.拔掉洗衣机插头 D.将衣服重新放匀

4.下列声音中属于噪声的是.a.晨读时的朗读声

b.城市里汽车发动机的运转声 c.自习课时的喧哗声 d.剧场里京剧表演的锣鼓声 e.装修房子时电钻声 f.元宵节夜晚的焰火声

5.下列做法不利于控制噪声的是()A.在学校附近建造发动机修理厂

B.市区严禁燃放鞭炮 C.强声源旁设置隔音板 D.医院周围不准交通车鸣笛

6.从环保角度来看,不属于噪声的是()A.汽车的喇叭声 B.发动机的轰鸣声 C.优美的小提琴声 D.音响设备震耳的歌声 科学探究:

1、深夜,学生已经入睡,校外的卡拉ok歌舞厅还在营业,歌声吵醒了一些同学,一个同学起身关上门窗,一个同学索性用被子把头蒙上睡,还有一位同学拨打110,请110制止歌舞厅过大的歌声,这三位同学各采取了什么措施控制噪声?

2、一青年在歌舞厅做服务生快两年了,近日来他感到听力下降,睡眠不好,头疼,经医生检查,他的血压也升高了,你能帮助他找出可能导致患病的原因吗?你认为怎样做才会缓解病症?

3、在冬天,一场大雪过后,人们往往会感到万籁俱寂,你知道为什么吗?

板书设计:

噪声的等级与危害

1、噪声的来源

2、噪声的定义

(1)从物理学角度:

(2)从环保角度:

3、噪声的等级划分:分贝、从声音的产生到引起听觉分几个阶段: 控制噪声的途径:

教学反思

1、关注学生生活经验。在导入新课设计时从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入手,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课本知识查找资料,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是提高学习兴趣的方法。让学生本节课中的知识与技能得以掌握,同时,让学生学会对自己及同学的探究过程与结果进行评估,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特别针对环保意识的教育,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学过程中所举例都源于生活,探究所用的器材也是生活中常见物品,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认识到物理和我们现代的生活密切相关,缩短学生与物理的距离,消除学生对物理实验探究的恐惧感,让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2、重视学生学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带着眼睛去观察、去发现,甚至去探究我们身边的物理现象,并思考这些现象的实际应用——是提高学习兴趣的基础。教学设计中转变了教学观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倡导学习多样化,教学设计中多处采用学生带问题自己阅读和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会学习上的合作与交流。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是让学生互相讨论进行探究,形成感性认识,在教师的不断提问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热烈讨论,踊跃发言,从而形成理性知识。

3、能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学定教。学生前面已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知道了人耳听声的原理,理解了声音的三种特性。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接触过噪声,受过噪声的危害,由此展开教学很容易和学生产生共鸣让学生本节课中的知识与技能得以掌握,同时,让学生学会对自己及同学的探究过程与结果进行评估,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特别针对环保意识的教育,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重视学生的探究活动。设计上把教师演示探究实验改为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从探究活动中得出方法和规律,把课堂还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探究创新能力通过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制订实验方案的能力、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科学探究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励学生的自我表现意识与成功感。

5、不足:设计上虽然教学重点突出,但教学难点上仍然难突破,对结合实际加强学生环保意识的方面仍然有待提高。这堂课在时间方面把握还有所欠缺,课堂时间基本用完,留给学生自己总结和及时检验的时间较少,引发课堂趣味性的亮点较少,以后还得努力弥补不足,让自己和学生一起来享受物理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评课记录

喻晓华:

本节课讲述非常成功,由故事引出污染,再到噪声。通过播放幻灯片讲解噪声以及噪声的危害,每一步都很到位。特别是通过了解噪声的危害,使学生了解到如何对待噪声,如何让减少噪声对人类的危害,同时对噪声的控制也说明的非常好,过渡非常自然。

不足的地方就是播放的比较快,记不上笔记。

郭桂英:

本节课是一节成功的多媒体教学课,教师准备充分,设计新颖,结构合理。这节课时时与实际相结合,边讲边联系实际,学习理论后会在生活中运用。引出新课时,过渡自然,习题设计合理,学生掌握好,并能进行德育渗透,不要制造噪声污染别人。

曹秀敏:

课件准备充分,问题设计比较合理,结合身边生活实例,举例恰当,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气氛活跃,双边活动较好,课堂效果较好。

本节启发式教学,条理清晰,环节齐全。

冀兰波:

这是一节生动的物理课,学生的听课状态良好,兴趣浓厚,回答问题积极踊跃,课堂充满了欢声、笑声、歌声。具体表现在:

1.故事导入方式很好,把学生带人一种情境,引起学生思考。(战斗机附近养殖场死了六千只鸡,为什么?)2.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讨论,学生积极发言)3.图片选得恰到好处,直观性强。

4.教师语言幽默风趣,使“高血压”词成了流行语,学生印象深刻。虽很成功,但也有些许不足。比如,由于内容比较全面而显得时间较仓促。

第三篇: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第四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噪声的来源

噪声的分类

从物理的角度

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

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到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

交通噪声、工业噪声、施工噪声、生活噪声

2.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

声音强弱的等级 用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

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

为了保护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

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3.控制噪声

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有三个阶段:

声源振动——空气等介质的传播——鼓膜振动

4.巩固练习

(1)证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应该控制环境声音不超过()

A50dBB70dBC90dBD 110dB

(2)你家附近正在施工,干扰你的学习和休息,下列措施无效的是()

A 赶快将门窗关紧B 用棉花裹住耳朵

C 将门窗打开D 将棉毯挂在窗上

(3)为了使噪声减弱,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A噪声大的机器换成噪声小的机器

B马路和住宅间设立屏障或植树造林

C戴上噪声耳罩,耳朵中裹一团棉花

D关闭所有声源

第四篇: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一、选择题

(每空? 分,共? 分)

1、关于噪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以下减弱噪声的方法中,属于在声源处减弱的是()

A.影剧院的墙面用吸音材料制成B.在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带有耳罩的头盔

C.城市某些路段禁鸣喇叭

D.高架道路两侧某些路段设有隔音板墙

3、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少噪声的是()

A.改进汽车发动机的性能使它的振动减弱

B.在居民楼靠近马路的一面植树造林

C.用手捂住耳朵

D.禁止在市区燃放烟花爆竹

4、在城市高架道路的某些路段可以看到两侧设有3m~4m高的透明板墙,如图6-2所示,安装这些板墙是为了()

A.保护车辆安全行驶

B.阻止车辆排放的废气外泄

C.体现高架道路设计的美观

D.阻挡车辆产生的噪声,减小噪声的污染

5、近年来,我市城市建设和发展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如主城区汽车禁鸣、主干道路面刷黑、王家墩机场搬迁、轻轨两旁安装隔声板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点是()

A.减少大气污染B.降低噪声污染C.缓解“热岛效应”D.绿化居住环境

6、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的主要项目之一,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A.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

B.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

C.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消声器

D.城市街道两旁和空地多种草、多植树

7、如图1所示,城市高架道路的部分路段,两侧设有3m左右高的透明板墙,安装这些板墙的目的是()

A.保护车辆行驶安全

B.减小车辆噪声污染

C.增加高架道路美观

D.阻止车辆废气外泄

8、控制噪声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下面关于控制噪声的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

A、摩托车的消声器是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B、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是防止噪声产生;

C、道路旁植树是阻断噪声的传播;

D、工厂用的防声耳罩是防止噪声的产生.9、下列是小明同学观察到人们在生活中的一些行为和措施,其中属于防止噪声污染的是:

A.小明的邻居在晚上听音乐时,将音响的音量开得很大;

B.某清洁工人为了减少垃圾的运送量,将垃圾就地焚烧;

C.某货车司机为了超车,不断地按喇叭;

D.在高考、中考复习和考试期间,居民区附近的建筑工地晚间停止施工.10、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的主要项目之一,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A.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B.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

C.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D.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指标

11、关于0 d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 dB 时物体没有振动

B.0 dB 是人们刚刚能听到的最弱声

C.0 dB 是微风吹落树叶的沙沙声

D.以上说法均不对

12、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A.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

B.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C.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D.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

13、电影院的墙壁往往做成凹凸不平的,这是为了:()

14、一般来说,大礼堂四周墙壁都做成凹凸不平像蜂窝状,这是为了()

A.提高装饰的效果B.增强声音的反射

C.减小声音的反射D.增加声音的响度

15、如图是目前倡导使用的新型建筑材料----空心水泥砖,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做成空心,可以减少水泥与砂石用量,节约资源

B、空心砖做成的房子冬暖夏凉,可以保温

C、空心砖可以减小噪声污染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

(每空? 分,共? 分)

16、放鞭炮时用手捂住双耳,这是在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的;在摩托车内燃机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这是在__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的;植树造林,增加绿地面积,不仅可以打造绿色生态环境,而且还可以在______________中减弱噪声。

17、深夜时,正在播放的电视屏幕上常会出现“夜深了,请你把电视的音量开小点”的字样,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分析,这是要______________,从乐音的角度来分析,这是要______________。

18、控制噪声主要着眼于、、这三个环节。城市中心、居民小区设置“禁鸣喇叭”、“机动车禁区”的标志牌,是采取的措施来减少噪声。在城市高架道路的某些路段可以看到两侧设有3~4m高的透明板墙,这是采取的措施来减少噪声

19、车门车窗己关闭的汽车内的乘客几乎听不到外面的声音,这是从途径减少噪声;广州市区内禁鸣喇叭是从途径减少噪声。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2、C3、B4、D5、C6、B7、B8、C9、D10、D11、B12、B13、B14、C15、D

二、填空题

16、人耳声源传播途径

17、减弱噪声减小响度

18、声源处减弱、传播途径中减弱、人耳处减弱,声源处减弱,传播途径中减弱

19、传播、声源

第五篇:1.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基础过关

1.(07年梅州市中考9)以下措施能达到减弱噪声目的的是

()

A、摩托车的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

B、机场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 C、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

D、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

解析:选项A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是控制噪声的产生,都能达到减弱噪声的目的;而选项C仅起到对噪声的监测作用,不能减弱噪声。

2.(07年常德市中考 1)噪声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成为社会公害。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A.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

B.学校将高音喇叭换成许多小音箱 C.清除城市垃圾,保持环境整洁 D.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

3.如图1-6所示,从波形上看,下列哪个是噪声的波形图()

4.(07年临沂中考 4)下列有关噪声的叙述,错误的是()A.发声体作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噪声

B.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都是噪声

C.在中考期间考场附近机动车禁鸣喇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在校园内植树可以减弱校外传来的噪声

5.噪声是当代社会的公害之一,它是由发声体的 产生的,有资料显示,噪声每经过一条100m宽的林带可降低20-25分贝,从减弱噪声的途径看,这是在 中降低噪声的. 6.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需要消除和减弱噪声对我们的危害,下列措施中,属于消声的是__________,属于吸声的是__________,属于隔声的是___________.(1)学校、医院和图书馆附近不设农贸市场和噪声严重的工厂(2)一些娱乐场所的舞厅、练歌房安装隔音板(3)在市区禁止或在指定区域限放烟花爆竹

(4)大、中城市的主要道路和居民小区禁止汽车鸣笛和商贩叫卖(5)市内环绕的高架路安装隔音板(6)在学校及住宅小区的周围植树造林

(7)王聪同学听到邻居家有吵闹声,影响学习,他除关上门窗外又放下窗帘

7.小华在家里修理厨房里的桌子时,不停的有敲击物体的声音发出,为了使隔壁的小明学习时避免干扰,小华采取了三种方案:①在被敲的地方垫一块抹布;②把房间、厨房门窗关严;③嘱咐小明暂时用耳机塞住耳朵.上述三种方案中,第一种是在处减弱噪声;第二种是在中减弱;第三种是在 处减弱噪声. 8.(07年芜湖市中考 5)电锯给人们的工作带来了方便,然而,电锯切割木料时,锯齿与木料不断地撞击会发出恼人的噪声,当这种撞击的频率由快变慢时,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_________(选填“高”或“低”)。怎样才能减小这种噪声的影响呢?请提出一种可行的办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综合发展

9.用洗衣机洗衣服时,如果衣服没有摆好,如一边多、一边少,就会引起洗衣机发出噪声,这时应该采取的办法是()

A.从声源处想办法,在洗衣机中将衣物摆放尽量均衡,不让洗衣机做无规则的振动 B.关上房门,让噪音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C.戴上耳罩,让噪声在人耳处减弱 D.以上三种方法均不是好办法

10.悦耳动听的音乐一定不会成为噪声,这种说法对吗?

11.计划为某高噪声车间的工人们制作消音耳罩,请你设计一下材料的选择:(1)外罩起反射声音的作用,选用哪种材料好?()

A.软橡胶

B.泡沫塑料

C.硬塑料

D.硬纸板(2)填料要能吸收声音,选用哪种材料好?()

A.碎钢块

B.硬纸片

C.泡沫塑料

D.木屑(3)“衬里”紧挨耳朵要求触感舒适,选用哪种材料好?()A.纸

B.皮革

C.木板

D.绒布 12.请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城市的噪声来源有工业噪声、交通噪声和生活环境噪声.控制措施有将噪声严重的工厂迁出市区;对噪声大的机器安装消音器并限制使用;未安装消音设备的机车不得驶入市区;在市区规划安静区,不安装高音喇叭,车辆尽量少鸣喇叭等;积极搞好城市绿化植树;宜用多孔建筑材料,加强隔音,例如城市高架快速干道系统,采用质量轻、强度高、隔音性能好且耐腐蚀的先进建材——聚碳酸酯板作为隔音材料,能尽可能降低高架干道上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污染.此外,在市区有关地段和闹市区等处设立噪声监测及分贝数显示装置,以加强对噪声的控制.同时加强每个公民控制噪声的环境意识,不制造噪声并增强自我健康保护意识.

(1)从环保角度,噪声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文中在声源处利用消声的方法减弱噪声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采取隔声吸声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日常生活中,噪声还可以在人耳处减弱,如果你在噪声环境中学习,你如何减弱噪声?

1.ABD 2.C

3.解析:从物理学的角度,物体做有规则的振动产生的声音为乐音,反之为噪音.通过观察图1-6 的波形不难看出A、B、C波形图是规则的,是乐音波形图,D为不规则的波形是噪音的波形图.答案:D 4.C 5.解析: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指发声体作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是由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植树造林是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 答案:振动

传播过程 6.解析:(1)、(3)、(4)中的措施是让噪声远离人群集中的地方,或是禁止噪声的产生,这些消除噪声的办法,属于消声;(2)、(5)中的声音在本场所无法消除,为了减少对周围人的噪声影响,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设置障碍,是采取隔离噪声干扰的办法,属于隔声;(6)、(7)中的树林与窗帘起到吸声的作用,属于吸声. 答案:(1)、(3)、(4)

(2)、(5)

(6)、(7)

7.解析:减弱、消除噪声的基本途径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在声源处采用的措施一般属“消声”,如①;在传播过程中设置障碍属“隔声”,如②;在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用吸音材料阻档的属“吸声”,如③. 答案:声源

传播过程

人耳

8.低 尽量远离人群

让电锯在隔音较好的密封环境内工作

给电锯加消音装置 9.A 10.解析:从环保的角度看,凡是干扰我们学习、生活的声音都属于噪声,悦耳动听的音乐在正常情况下能使人赏心悦目,但对于一个需要休息的病人或者对于一个正在紧张学习的学生,就会成为噪声.

答案:这种说法不对,悦耳动听的音乐在一定时候也可能成为噪声. 11.解析:(1)中反射较好的材料应选质地较硬且平滑的材料,硬塑料为首选;(2)中对声音吸收性良好的应选取质地软,且有疏松微孔的材料,例如泡沫或蜂窝状的材料,由于填料要求越轻越好,因此选泡沫塑料;(3)中从肌肤的舒适角度应选取柔软、光滑的绒布. 答案:(1)C(2)C(3)D 12.(1)使人感到厌烦、有害身心健康的声音.

(2)将噪声严重的工厂迁出市区;对噪声大的机器安装消音器并限制使用;未安装消音设备的机车不得驶入市区;在市区规划安静区,不安装高音喇叭,车辆尽量少鸣喇叭等.(3)积极搞好城市绿化植树;宜用多孔建筑材料,加强隔音.(4)可以戴上耳塞、耳罩、防声头盔等防护用具.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