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消费贷款现状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也翻开了一个新篇章。商业银行纷纷从以公司业务为主,转向公司业务与对私业务并重发展,并提出“大零售”的发展战略,这使得消费贷款出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态势,一举成为商业银行业务发展中的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
1、授信总量较小,产品结构单
3、准入门槛设置较高,审批手续繁琐。各商业银行近年来为实现亲新增贷款“零风险”,纷纷严格的内控制度和操作规程,对贷款人的要求过于严谨,如个人信用贷款仅限定国家公务员,且贷款额度控制在2-3万元,个人住房贷款中仅开展住房按揭贷款,对个人住房(商铺)抵押贷款拒绝办理,导致营销对象匮乏。在贷款审批程序上,随着商业银行内控制度建设的加强,各商业银行对授信权限全部上收,例如某行从202_年开展家居装修贷款以来,累计发放贷款近500多万元,户数351笔,无一笔贷款出现不良,但该行至今无分文授信权限,每笔贷款均需上报市分行审批,这样不仅不能为顾客提供及时的服务,同时加大该行的消费贷款的成本。
4、责权利的不对等,信贷人员工作消极。目前各家商业银行出于对信贷风险的考虑,都制定了严格的内控制度和风险防范措施,对信贷人员发放的贷款出现风险采取“终身责任追究制”和“下岗清收”等,并过高要求“新增贷款零风险制度”,这对增强信贷人员的自我防范意识和增强责任风险意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实际工作中,每一笔贷款发放,信贷人员仅只有对贷款对象进行调查申报权,审批权则集中在各级审贷委员会,审批后发的贷款一旦出现风险,责任追究在信贷人员,审贷委员会不承担责任。面对银行本身就是高风险行业,而上级行普遍要求达到“双百”,即收贷收息达到100%,且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家商业银行出台了对信贷员发放贷款取得良好效益给予奖励的规定,这种只罚不奖的制度致使信贷不敢也不愿去营销贷款,普遍存在慎贷、惜贷、畏贷、厌贷情结,从而严重制约消费贷款的发展。
针对分宜县个人消费贷款的现状,各商业银行如何变生成危机为发展契机,这不仅是每个基层银行业务人士面对和深入思考的问题,同时要求全社会人员充分重视。主要措施如下:
1.信贷管理政策必须重新调整。这是基层商业银行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要充分尊重基层行的意见,积极为基层行营销贷款创造条件,不要过多干预基层行的信贷工作,不要过分强调风险责任追究制,要政府培植“税源”一样来培植“信贷效益”增长点,为基层银行创造宽松的贷款营销的运作环境,对现行的信贷风险控制制度进行改革,打破“零风险论”,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2.政府要积极为基层商业银行拓殿消费信贷业务打造发展平台,为商业银消费信贷的投入创造宽松的投资环境。主要加强房地产评估所等中介机构的管理,降低收费标准,逐步建立和完善房地产二级市场,促进房地产正常交易,使住房抵押贷款一旦出现风险,银行能及时将抵押物进入二级市场进行买卖,有效防范银行风险。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个人诚信系统的建立已成为当务之急,大张旗鼓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信用整制专项活动,在全社会树立人人诚信的氛围,同时加大司法公正维持力度,使司法部门与商业银行紧密配合,增强依法收贷的执行力度,确保诉讼案件高效、公正。
3.简化贷款审批手续,适度下放贷款审批权限。现在各商业银行审批权限不一,有些行盲目放大审批权限,造成大量的不良资产出现,而有些行过左地上收审批权限,严重束缚了基层行的自主权,挫伤了信贷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为此对比较成熟的个人消费贷款项目,应将授权权限下放给予县级支行。在办理消费贷款时,在注重法律文书有效性的情况下,尽量简化贷款手续,做到随时随贷,方便消费者。
4.积极营销、拓宽消费贷款的市场。首先各商业银行应积极开展各项消费贷款,努力培育新产品来满足市场需求,不能以自己来断定分宜县的消费市场,例如高档耐用品消费贷款,当时大多商业银行认为该项品种在分宜没有市场,结果交行仅今年上半年新增了高档耐用品消费贷款350多万元,202_年贷款余额为299万元。在品种增加情况下,各商业银行应拓展消费人群范围,使广大的企、事业单位、个体经济及广大农民当中培育其消费观念。
消费贷款现状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feisuxs范文网[CHAZIDIAN.COM]
第二篇:消费贷款的现状与对策
消费贷款的现状与对策
消费贷款的现状与对策202_-12-14 22:59:33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消费贷款的现状与对策消费贷款的现状与对策(2)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也翻开了一个新篇章。商业银行纷纷从以公司业务为主,转向公司业务与对私业务并重发展,并提出“大零售”的发展战略,这使得消费贷款出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态势,一举成为商业银行业务发展中的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分宜县虽曾为我省工业调度县,工业基础较好,因均属中小型企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经营举步为艰,濒临破产,银行大量贷款变成不良,使得各商业银行资产质量恶化,亏损严重,其生存环境和资产业务拓展空间越来越狭小。为生存,各商业银行只好撤并机构,减员增效。而要从根本上提高资产质量,又必须做大、做优资产,在面对公司业务发展空间极度缩小的情况下,大力拓展消费信贷业务就成为各商业银行的生死存亡关键所在。截止202_年6月30日,分宜县消费贷款余额为9119万元,202_年比202_年增长,202_年比202_年增长,202_年上半年比去年全年增长,单纯从增长速度上看,可以说是与事俱进,但认真分析,我县目前消费贷款存在许多不足,具体表现如下:
1、授信总量较小,产品结构单
一、风险隐患较大。分宜县消费贷款近几年发展较快,但总量较小,从202_年到202_年上半年,贷款余额分别为2365万元、3179万元、5945万元、9119万元,分别占当时各项贷款余额的、、、,比例偏低,与居民消费信贷需求相比,仍有较大发展空间。从贷款品种分析,分宜县消费贷款主要集中在个人住房贷款和个人信用贷款上,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4583万元,占总消费贷款的,而消费贷
款中风险最大的个人信用贷款余额为3088万元,占总消费贷款的,而消费信贷中风险最小的存单质押贷款202_年至202_年6月,贷款余额分别为635万元,484万元、525万元、356万元,呈逐年下年降趋势,教育助学贷款仅为9万元。一旦信用出现危机,那对发放行将是灭顶之灾。
2、外部环境制约消费信贷的快速发展。分宜县外部环境主要表现在一是信用环境还未得到根本改善,部份居民信用观念差,如汽车消费贷款,202_年仅一家商业银行的汽车贷款余额就达850多万元,但因借款人还款意愿差,使得该行不良贷款当时近110多万元,不良率近13,各家银行为此引以为鉴,到202_年上半年,全县汽车消费贷款仅784万元;二是传统消费观念的制约,中国人的传统习惯就是“无债一身轻”,加上人情观念重,宁愿从亲朋好友借款,也不向银行借款。三是中间环节多,收取费用高,束缚消费贷款的发展,如个人住房抵押
贷款,存在评估费、保险费、它项权证登记费、公正费、工本费等,特别是评估费为评估金额的,高额的费用让消费者望而却步,同时评估机构缺乏公平、公正性,其评估价根据消费者需求而定,低值高估现象时有发生,进一步加大的银行的风险。
3、准入门槛设置较高,审批手续繁琐。各商业银行近年来为实现亲新增贷款“零风险”,纷纷严格的内控制度和操作规程,对贷款人的要求过于严谨,如个人信用贷款仅限定国家公务员,且贷款额度控制在2-3万元,个人住房贷款中仅开展住房按揭贷款,对个人住房(商铺)抵押贷款拒绝办理,导致营销对象匮乏。在贷款审批程序上,随着商业银行内控制度建设的加强,各商业银行对授信权限全部上收,例如某行从202_年开展家居装修贷款以来,累计发放贷款近500多万元,户数351笔,无一笔贷款出现不良,但该行至今无分文授信权限,每笔贷款均需上报市分行审批,这
样不仅不能为顾客提供及时的服务,同时加大该行的消费贷款的成本。
4、责权利的不对等,信贷人员工作消极。目前各家商业银行出于对信贷风险的考虑,都制定了严格的内控制度和风险防范措施,对信贷人员发放的贷款出现风险采取“终身责任追究制”和“下岗清收”等,并过高要求“新增贷款零风险制度”,这对增强信贷人员的自我防范意识和增强责任风险意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实际工作中,每一笔贷款发放,信贷人员仅只有对贷款对象进行调查申报权,审批权则集中在各级审贷委员会,审批后发的贷款一旦出现风险,责任追究在信贷人员,审贷委员会不承担责任。面对银行本身就是高风险行业,而上级行普遍要求达到“双百”,即收贷收息达到100,且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家商业银行出台了对信贷员发放贷款取得良好效益给予奖励的规定,这种只罚不奖的制度致使信贷不敢也不愿去营销贷款,普遍存在慎贷、惜贷、畏贷、厌贷情结,从而严重制约消费贷款的发展。针对分宜县个人消费贷款的现状,各商业银行如何变生成危机为发展契机,这不仅是每个基层银行业务人士面对和深入思考的问题,同时要求全社会人员充分重视。主要措施如下:
1.信贷管理政策必须重新调整。这是基层商业银行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要充分尊重基层行的意见,积极为基层行营销贷款创造条件,消费贷款的现状与对策
第三篇:汽车消费贷款
一、汽车消费贷款基本介绍
汽车消费贷款是银行对在其特约经销商处购买汽车的购车者发放的人民币担保贷款的一种新的贷款方式。
二、汽车消费贷款的申请
1、汽车消费贷款申请条件
申请汽车消费贷款除了必须在银行所认可的特约经销商处购买限定范围内的汽车外,申请汽车消费贷款的购车者还须具备以下条件:
(1)购车者必须年满18周岁,并且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中国公民。
(2)购车者必须有一份较稳定的职业和比较稳定的经济收入或拥有易于变现的资产,这样才能按期偿还贷款本息。这里的易于变现的资产一般指有价证券和金银制品等。
(3)在申请贷款期间,购车者在经办银行储蓄专柜的帐户内存入低于银行规定的购车首期款。
(4)向银行提供银行认可的担保。如果购车者的个人户口不在本地的,还应提供连带责任保证,银行不接受购车者以贷款所购车辆设定的抵押。
(5)购车者愿意接受银行提出的认为必要的其他条件。
如果申请人是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则应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偿还银行贷款的能力;
(2)在申请贷款期间有不低于银行规定的购车首期款存入银行的会计部门;
(3)向银行提供被认可的担保;
(4)愿意接受银行提出的其他必要条件。贷款中所指的特约经销商是指在汽车生产厂家推荐的基础上,由银行各级分行根据经销商的资金实力、市场占有率和信誉度进行初选,然后报到总行,经总行确认后,与各分行签订《汽车消费贷款合作协议书》的汽车经销商。
2、汽车消费贷款申请流程
1、客户申请。客户向银行提出申请,书面填写申请表,同时提交相关资料;
2、签订合同。银行对借款人提交的申请资料审核通过后,双方签订借款合同、担保合同,视情况办理相关公证、抵押登记手续等;
3、发放贷款。经银行审批同意发放的贷款,办妥所有手续后,银行按合同约定以转账方式直接划入汽车经销商的账户;
4、按期还款。借款人按借款合同约定的还款计划、还款方式偿还贷款本息;
5、贷款结清。贷款结清包括正常结清和提前结清两种。①正常结清:在贷款到期日(一次性还本付息类)或贷款最后一期(分期偿还类)结清贷款;②提前结清:在贷款到期日前,借款人如提前部分或全部结清贷款,须
按借款合同约定,提前向银行提出申请,由银行审批后到指定会计柜台进行还款。
贷款结清后,借款人应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和银行出具的贷款结清凭证领回由银行收押的法律凭证和有关证明文件,并持贷款结清凭证到原抵押登记部门办理抵押登记注销手续。
三、申请汽车消费贷款注意的四个细节
细节一:免息车贷不免手续费
现在不少汽车金融公司都推出了免息车贷,然而在手续费方面却是有着不同的规定,有的需要收取手续费,有的不收取手续费。如果你要购买的车型是免息同时又免手续费,那么算是比较实惠的,若是需要收取手续费,则必须认真计算衡量。车贷的手续费一般是车款总额的4%-7%之间,并且是在交第一次月供的同时一次性交清手续费,如果手续费过高,那么不妨考虑别的车贷类型。
细节二:申请车贷前仔细阅读相关保险条款
贷款购车就意味着你在没有付清银行贷款前,车子是你抵押给银行的,是属于银行的。银行为了降低风险,一般都会在车贷合同上要求你必须购买一些车险作为贷款的条件。这些保险的保费并不一定完全符合你的要求,甚至可能过高,所以在申请车贷时必须认真阅读相关保险条款,不能忽略这笔开支。
细节三:零利率贷款购车限制多
不少厂家联合汽车贷款机构推出了利率贷款购车活动,尤其是某些高档车。但是一般利率贷款购车车有两个限制:一是零利率购车就不能享受相关活动的现金优惠,而有时这些现金优惠的额度是挺大的;二是利率贷款购车容易受时间和地域还有经销商的限制,并不是每次都是统一搞活动。如果想要利率贷款购车,上述两个方面必须综合考虑。
细节四:认真考虑上浮车款和贷款利率
一般来说,如果是免息贷款的话,那么总车款会有一定比例的上浮,现款购车和贷款购车的价格不可能是一样的。在这种情况下,你就要计算上浮的金额有多大,是不是超过了商业贷款购车的利息总额,如果超过了,不妨申请商业车贷,没有超过,则可依申请免息贷款。
汽车上牌流程
一:申报材料
1、车主身份证明:个人的提供车主身份证(身份证不清楚的需要提供户口薄)的原件和复印件;外地身份证明的要提供本地的暂住证明;单位的要提供单位代码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加盖公章
2、全国统一购车发票(注册登记联)
3、车辆合格证
4、第三者保险副本(有效期一年以上)
5、填写《机动车注册登记/转入申请表》,单位表内加盖公章,私人车主签字
6、机动车参数表(与公告一致)
7、附加税完税证明或免税证明
8、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提供控购证明(9座含9座以下小型客车)
9、由代理人办理的,需出具代理人有效的身份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二:审核审批
1、到咨询台领取并填写《机动车注册登记/转入申请表》
2、持手续到认定岗认定车辆
3、将全部资料提交到新车注册受理窗口,领取《机动车登记受理凭证》
4、将《受理凭证》交到新车注册复核岗复核盖章(须检验的车辆,检车后到此窗口)
三:办理注册
1、复核后持《受理凭证》到收费窗口交牌照及照相费用
2、持《受理凭证》、发票到牌照岗领取、安装牌照、照相,领取《驾驶证、行车证待办凭证》
3、按《驾驶证、行车证待办凭证》签注的日期到领证窗口领取机动车登记证书、行驶证
1、先到国税局大厅买车辆购置附加税。附加税:发票上的价格除以1.17再乘以10%=?
2、再到保险公司买强制险和车船税。
3、带上保险单(车船税在保险单上显示)、发票、身份证,合格证去车管所办理。
4、到车管所,领表、填表、外检、拓号、交钱、外检、选号、领牌、照相、发证
购车费用:
购置税1.6L以下税率7.5%1.6L以上10%
购置附加税=购车款/(1+17%)*购置税率
车船使用税:420元/年 中型车480元/年
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950元(6座以下);1100元(6座以上)验车:非免检车辆63元
领取车牌:普通牌174元
第四篇:汽车消费贷款
个人汽车消费贷款,是指我行向个人借款人发放的用于购买自用车(不含商用车、二手汽车)的贷款。
一、产品对象:
产品对象须是年满18周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
二、贷款额度、期限、利率及还款方式
1.贷款额度
(1)国产车型贷款额度≤贷款所购车辆净车价×70%
(2)进口车型贷款额度≤贷款所购车辆净车价×60%
2.期限
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以房产抵押担保的最长期限不超过5年,且贷款期限与借款人年龄相加之和不超过60年。
3.贷款利率
个人汽车消费贷款利率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规定执行,最低上浮10%-15%。
三、业务流程:
(1)借款人提出申请,填写《个人借款申请表》
(2)银行调查、审批
(3)签订借款合同及担保合同
(4)发放贷款
(5)办理车辆上牌及抵押登记手续
四、申请人需提供以下材料:
(1)借款人的有效身份证件
(2)借款人及其配偶的财产和收入证明
(3)借款用途证明:须提供合法有效的购车合同、协议或意向书等
(4)首付款证明
(5)通过人行信贷征信系统查询的个人信用报告(如有)
(6)我行规定的其他文件和资料
五、贷款担保:
(一)房产抵押方式
1、抵押率的确定
(1)以普通住宅作抵押的,贷款抵押率最高不超过70%;
以高档住宅、高档公寓、别墅作抵押的,抵押率最高不超过60%;
(2)以商业用房(含写字楼、商)和商住两用房作抵押的,抵押率最高不超过50%
2、抵押房产价值确定
抵押房产的价值须经我行认定的房地产评估机构确定,具体要求按照《中国民生银行个人信贷业务房地产估价管理办法》执行。
第五篇:消费贷款的现状与对策(小文档网推荐)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也翻开了一个新篇章。商业银行纷纷从以公司业务为主,转向公司业务与对私业务并重发展,并提出“大零售”的发展战略,这使得消费贷款出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态势,一举成为商业银行业务发展中的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
分宜县虽曾为我省工业调度县,工业基础较好,因均属中小型企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经营举步为艰,濒临破产,银行大量贷款变成不良,使得各商业银行资产质量恶化,亏损严重,其生存环境和资产业务拓展空间越来越狭小。为生存,各商业银行只好撤并机构,减员增效。而要从根本上提高资产质量,又必须做大、做优资产,在面对公司业务发展空间极度缩小的情况下,大力拓展消费信贷业务就成为各商业银行的生死存亡关键所在。截止202_年6月30日,分宜县消费贷款余额为9119万元,202_年比202_年增长57.25%,202_年比202_年增长59.85%,202_年上半年比去年全年增长53.39%,单纯从增长速度上看,可以说是与事俱进,但认真分析,我县目前消费贷款存在许多不足,具体表现如下:
1、授信总量较小,产品结构单
一、风险隐患较大。分宜县消费贷款近几年发展较快,但总量较小,从202_年到202_年上半年,贷款余额分别为2365万元、3179万元、5945万元、9119万元,分别占当时各项贷款余额的4.7%、6.2%、7.6%、10.2%,比例偏低,与居民消费信贷需求相比,仍有较大发展空间。从贷款品种分析,分宜县消费贷款主要集中在个人住房贷款和个人信用贷款上,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4583万元,占总消费贷款的50.26%,而消费贷款中风险最大的个人信用贷款余额为3088万元,占总消费贷款的33.86%,而消费信贷中风险最小的存单质押贷款202_年至202_年6月,贷款余额分别为635万元,484万元、525万元、356万元,呈逐年下年降趋势,教育助学贷款仅为9万元。一旦信用出现危机,那对发放行将是灭顶之灾。
2、外部环境制约消费信贷的快速发展。分宜县外部环境主要表现在一是信用环境还未得到根本改善,部份居民信用观念差,如汽车消费贷款,202_年仅一家商业银行的汽车贷款余额就达850多万元,但因借款人还款意愿差,使得该行不良贷款当时近110多万元,不良率近13%,各家银行为此引以为鉴,到202_年上半年,全县汽车消费贷款仅784万元;二是传统消费观念的制约,中国人的传统习惯就是“无债一身轻”,加上人情观念重,宁愿从亲朋好友借款,也不向银行借款。三是中间环节多,收取费用高,束缚消费贷款的发展,如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存在评估费、保险费、它项权证登记费、公正费、工本费等,特别是评估费为评估金额的1.5%,高额的费用让消费者望而却步,同时评估机构缺乏公平、公正性,其评估价根据消费者需求而定,低值高估现象时有发生,进一步加大的银行的风险。
3、准入门槛设置较高,审批手续繁琐。各商业银行近年来为实现亲新增贷款“零风险”,纷纷严格的内控制度和操作规程,对贷款人的要求过于严谨,如个人信用贷款仅限定国家公务员,且贷款额度控制在2-3万元,个人住房贷款中仅开展住房按揭贷款,对个人住房(商铺)抵押贷款拒绝办理,导致营销对象匮乏。在贷款审批程序上,随着商业银行内控制度建设的加强,各商业银行对授信权限全部上收,例如某行从202_年开展家居装修贷款以来,累计发放贷款近500多万元,户数351笔,无一笔贷款出现不良,但该行至今无分文授信权限,每笔贷款均需上报市分行审批,这样不仅不能为顾客提供及时的服务,同时加大该行的消费贷款的成本。
4、责权利的不对等,信贷人员工作消极。目前各家商业银行出于对信贷风险的考虑,都制定了严格的内控制度和风险防范措施,对信贷人员发放的贷款出现风险采取“终身责任追究制”和“下岗清收”等,并过高要求“新增贷款零风险制度”,这对增强信贷人员的自我防范意识和增强责任风险意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实际工作中,每一笔贷款发放,信贷人员仅只有对贷款对象进行调查申报权,审批权则集中在各级审贷委员会,审批后发的贷款一旦出现风险,责任追究在信贷人员,审贷委员会不承担责任。面对银行本身就是高风险行业,而上级行普遍要求达到“双百”,即收贷收息达到100%,且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家商业银行出台了对信贷员发放贷款取得良好效益给予奖励的规定,这种只罚不奖的制度致使信贷不敢也不愿去营销贷款,普遍存在慎贷、惜贷、畏贷、厌贷情结,从而严重制约消费贷款的发展。
针对分宜县个人消费贷款的现状,各商业银行如何变生成危机为发展契机,这不仅是每个基层银行业务人士面对和深入思考的问题,同时要求全社会人员充分重视。主要措施如下:
1.信贷管理政策必须重新调整。这是基层商业银行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要充分尊重基层行的意见,积极为基层行营销贷款创造条件,不要过多干预基层行的信贷工作,不要过分强调风险责任追究制,要政府培植“税源”一样来培植“信贷效益”增长点,为基层银行创造宽松的贷款营销的运作环境,对现行的信贷风险控制制度进行改革,打破“零风险论”,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2.政府要积极为基层商业银行拓殿消费信贷业务打造发展平台,为商业银消费信贷的投入创造宽松的投资环境。主要加强房地产评估所等中介机构的管理,降低收费标准,逐步建立和完善房地产二级市场,促进房地产正常交易,使住房抵押贷款一旦出现风险,银行能及时将抵押物进入二级市场进行买卖,有效防范银行风险。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个人诚信系统的建立已成为当务之急,大张旗鼓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信用整制专项活动,在全社会树立人人诚信的氛围,同时加大司法公正维持力度,使司法部门与商业银行紧密配合,增强依法收贷的执行力度,确保诉讼案件高效、公正。
3.简化贷款审批手续,适度下放贷款审批权限。现在各商业银行审批权限不一,有些行盲目放大审批权限,造成大量的不良资产出现,而有些行过左地上收审批权限,严重束缚了基层行的自主权,挫伤了信贷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为此对比较成熟的个人消费贷款项目,应将授权权限下放给予县级支行。在办理消费贷款时,在注重法律文书有效性的情况下,尽量简化贷款手续,做到随时随贷,方便消费者。
4.积极营销、拓宽消费贷款的市场。首先各商业银行应积极开展各项消费贷款,努力培育新产品来满足市场需求,不能以自己来断定分宜县的消费市场,例如高档耐用品消费贷款,当时大多商业银行认为该项品种在分宜没有市场,结果交行仅今年上半年新增了高档耐用品消费贷款350多万元,202_年贷款余额为299万元。在品种增加情况下,各商业银行应拓展消费人群范围,使广大的企、事业单位、个体经济及广大农民当中培育其消费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