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万能篇一
1、认知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老师和小朋友们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3、有盼望台湾回归、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
一、导入
1、小朋友们看过雪吗?今天俺们就来看一个故事名字叫《看雪》,老师板书课题,同学跟着书空。
2、小朋友们看了课题有没有什么想法呀?愿意跟随老师谈谈吗?
二、自读课文,小组互助学习
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借助拼音正音。
2、小组内自查:注意读准翘舌音“省、橱、指、仗”和前鼻音“毯、银”。
三、认记生字
指导同学开动脑筋,自身发现认记生字的方法。如:
1、谜语认记。
毯:一堆毛,两把火,睡在上面很暖和。
省:眼睛上面一少年,勤俭节约少花钱。
店:站而不立,庆而不大,街边一间房,买卖东西忙。
2、借助偏旁认记。
“指、接”都是提手旁,字义和人的手有关;“银”是金属,所以是金字旁。
四、巩固练习
1、用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2、猜字游戏:一人被蒙住眼睛,让一个人指某个生字,等全班都看清楚了所指的字以后,让被蒙眼的同学一个一个地指着生字向大家发问。如,问:“是不是橱窗的‘橱’?”答:“不是橱窗的‘橱’!”直到猜对了,全班一起回答:“对对对!就是这个字。”
3、“摘苹果”游戏:在黑板上画棵苹果树,把做成苹果形状的生字卡贴在“树”上,让同学上台读字音,读对的就可以把“苹果”摘下来。摘对五个以上可奖励一张苹果贴画。
五、扩展活动
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台湾的资料,包括台湾和祖国大陆的关系,台湾的风景名胜,台湾回归问题等。
一、导入
1、出示中国地图,让同学在地图上找北京和台湾的位置。再互相交流台湾的资料,以你问俺答的方式,同学把还不懂的问题或自已想了解的问题提出来,由其他同学根据自已自已掌握的内容来回答。今天继续学习看雪那一课。读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
2、同学回忆下雪的情景,并说说自已回忆后的感受。
二、感悟朗读。
1、假设自已就是台湾的小朋友带着对北京雪景的向往再读课文,同学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2、复习“识字3”中的“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把以前对台湾的了解运用到本课的学习中。
3、自读课文,提出问题。
4、小组交流解决各自所提问题,进行合作探究学习。注意结合朗读课文来考虑和解决问题。
5、各组挑选自身认为最有意思或最有价值的问题,提交全班讨论。各组从其他组提的问题中选择自身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交流、讨论。
7、通过教师范读、分角色读等形式让同学在读中有所感悟。
8、课文语言优美,感情丰富,可配抒情音乐让同学美读。
(三)实践活动
给台湾小朋友写一封简短的邀请信,邀请他们到自身的学校来做客。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万能篇二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13个,积累词语10个,句子2句
2、正确流畅地朗读全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理解医生惜时如金,节约时间多为病人看病的高尚医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说说平时是怎么看病的?
2.怎样与医生交谈的?
3.医生在听病人讲病情的时候表情怎么样?
4.你是否知道医生在想什么?
5.出示课题,质疑:这位医生是谁?什么叫心思?他的心思是什么?
二、读课文,解决疑问
1、读后解疑
2、这位医生是——学习生字“德”
3、读课文第一节。联系上下文理解“心思”,划出描写医生心思的语句。学生读后找,找后交流。
4、联系上下文理解“络绎不绝”
5、医生的心思并不被病人所理解,大多数病人都是怎么做的?
6、有一位特殊的病人让格里辛格难忘,请读课文§2—14。体会这是怎样的一位病人。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万能篇三
1、认识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两只狮子的不同表现,明白“不能依赖父母,应该从小学习生活的本领”。
多媒体课件,狮子妈妈、懒狮子、勤狮子、小树的头饰。
学习生字新词,明白狮子妈妈话中的道理。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产生兴趣,发现问题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因此,为使学生在上课伊始能较快地进入到学习中,我充分挖掘学生生活经验“你对狮子有哪些了解”引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求的欲望。接着,给学生创设广阔的自主空间,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自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把读书的权利还给了学生。然后让学生看课文录像,以形象生动的动画形象,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我也想读一读的欲望。然后让学生在个人的、小组的、全班的学习活动的穿插、结合中,实现师生、生生的交流互动,实现每个学生对课程内容、语文能力和学习方法的自我构建。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读书,并且有成功的体验。
2、寓教于乐,实现师生、生生互动。
利用多媒体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为学生展示生动、直观的画面,不仅仅是为了引学生入情入境,而且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运用头饰辅助教学,老师、学生戴着头饰表演,为学生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和进入角色进行体验的机会,实现了师生互动。另外,通过看一看,说一说,读一读,想一想,演一演等方式将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中,进而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形成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现在老师就请大家看一段动画片,看看动画片向我们介绍了什么?(课件演示)
你了解狮子吗?愿意介绍一下狮子吗?(自由交流)
想知道小狮子是怎样生活的吗?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两只小狮子的故事。(板书课题,学生轻声齐读)
二、创造条件,主体参与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桌之间再听读一遍。(同桌一个读,一个听)
3、指名读给全班同学听(学生互相评价)
三、研究学习,体验发现
1、两只小狮子都想成为林中,可他们的表现究竟有什么不同呢?请认真看图专心听。(课件演示)
2、学生介绍两只小狮子的表现。
3、指名读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读后评价。
4、懒狮子对小树说了些什么呢?请大家看画面(课件演示)
5、同桌合作朗读小树和懒狮子的.对话。(分角色读)
6、师生,男女生合作朗读。
7、懒狮子真会生活得很好吗?请小组的同学交流交流。(小组交流)
四、情景再现,激活思维
1、(师戴懒狮子头饰)我就是懒狮子,我认为我会生活的很好,你们为什么说不能呢?
2、听狮子妈妈的话。(课件出示:狮子妈妈)
3、什么样的狮子才是“真正的狮子”,谁能帮帮我?
4、请你想一想妈妈平时讲道理时耐心的语气,再来读一读这段话。(个人读,同桌读,齐读)
5、我这只懒狮子,听了妈妈的话又会怎样想,怎样做呢?(小组合作交流后汇报给大家)
五、小组合作,创新实践
1、同学们,两只可爱的小狮子已经成为我们的朋友,让我们一起祝愿它们长大后都能成为林中,带领林中的百兽幸福的生活。
2、请大家自由选择合作伙伴,从课文选择喜欢的内容与同学合作读一读,演一演。(学生合作表演)
六、应用提高,总结拓展。
1、生活中你应该学习哪只小狮子,怎样做呢?
2、我们都应该向勤快的小狮子学习,练好本领,将来做一个独立的人,一个生活的强者。老师送给大家一句勤学的谚语: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课件出示)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万能篇四
1.指名四个同学在黑板上画风。
2.同时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然后请四名同学说说自己的画。
二、识字、写字
1.认读生字卡片。
2.重点分析“
擦”的字形。
擦:左边是提手旁,右边的笔顺是:。
3.出示小黑板,读一读下面的`词浯,再说一说带点的字怎样记。
李卫
丹丹
小艺
旗杆
斜斜的
小男孩
显得
提示学生注意:
旗:左边是“方”字旁,右上是“”,右下是“其”。不要丢掉右上的“”。
斜:左边是“余”,右边是“斗”。
男:上边是“田”,下边是“力”。
显:上边是“口”,下边是“业”。或去掉“湿”的“
氵”。
4.书写生字。
重点指导:“擦、斜、拽”。
其他生字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田格中的范字,照范字临写。
三、巩固练习
1.填写适当的量词。
两()小鸟一()旗杆三()小树一()乌云
一()风车一()风三()小朋友
2.听写本课生字问。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万能篇五
1、齐读课文。
2、说说雷雨前后的景色分别是怎么样的?应该用什么语气读。
试着选雷雨前或雷雨后的.课文自己读一读。
3、指名把写雷雨前后的课文分别读一读,读后评议。
4、看图说说雷雨前后的景色有什么不同?
小花
柳叶小鱼人们小学生
5、说说你最喜欢哪一段课文,为什么?你能背一段给大家听听吗?
自由背,同桌互背。
指名分节背课文。
全班配乐背课文。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万能篇六
1、能够认读本课二十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八个生字,学习多音字“转、漂、好”。
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感悟其中的道理。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认读生字,限度地激发孩子们汇报学习成果的浓厚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
2、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理解课文。
3、展开讨论交流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体验,同时互相学习学习方法。
4、最后通过拓展延伸,用学到的道理来指导实践。
在有趣的故事中,让学生感悟做事要多观察,多思考,不能盲从别人的做法,要弄清事实之后再去做的道理。
本课生字词较多,应该根据在不同层次的阅读中适时加以理解。方法上要注意在学生自悟的基础上进行自主交流或教师点拨。如“继续”、“稀罕”可以联系语境或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
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往往容易激发而难以保持,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不断强化学生的探究兴趣,在有趣的故事中,让学生感悟做事要多观察,多思考,不能盲从别人的做法,要弄清事实之后再去做的道理。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课件出示查理望天图。
今天,我们一起来结识一位新朋友。这个孩子叫小查理,你们看!他在做什么?他为什么这样做呢?你来猜一猜。
2、课件出示一群人望天图。
你们看!这么一大群人又在看什么?天上有什么奥妙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场景呢?
这里边可有个有趣的故事,我们赶紧读一读吧!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课件出示学习提示。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可解决,多和生字打招呼。
(2)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引导学生在读课文的过程中,认读生字。对于学生认读有困难的字词,要给予帮助,重点指导。
2、出示带生字的重点句子,小组内反复读句,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可以开火车,玩卡片游戏)并交流识字的方法和渠道。
3、出示生字,用“摘星星”的方式识字,并给这些字组词,还能说一句话。
4、小组长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并在评价册上给以评价。
5、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课文。要求:读书提示,声音洪亮、正确流利、同学喜欢听。
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于有共性的问题,要做到心中有数,集中指导。
三、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课件播放课文范读录音,学生进行对比,取长补短。
2、自己试读一遍课文。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教师引导孩子说完整的话。
4、读完这个小故事,你一定笑了吧!把你读文后的想法和你的小伙伴说说吧。
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随机进行引导:
(1)小查理是怎样地站在那儿?出示图片、句子。(指导朗读)。
忽然,小查理站住了,高高地扬起了小脸蛋儿,看着天。他这样站着,足足有两分钟,一动不动。
小查理仍然一动不动地仰望着天。
(2)看到小查理一动不动地仰着头,别人是怎样做的?(在文中找一找,把找到的句子读给组内的同学听,看看你们找的准不准)出示图片、句子。
“胖太太脖子都扬酸了”、“胖太太满怀着好奇,继续朝天空瞪大了眼睛”
街上的人……
(3)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
(4)如果你看到这样的画面,想对胖太太说点什么?如果你是胖太太,你会怎么做呢?
(5)生活中你遇到过、听说过这样盲从的事情吗?
(6)那么小查理到底在干什么呢?读读最后一段,要读出你自己的感情来呀!
5、总结:我发现有很多同学读完这篇课文都笑了?你为什么会笑呀?课文中就有一个词描绘出当时的情景。
(理解“滑稽”一词。)
在本环节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做到读中感悟,通过朗读,从文中体会人物性格,把握文章主旨。
四、课后延展:
1、把这个笑话讲给爸爸、妈妈听,看谁讲得最生动,把爸爸、妈妈逗笑。
2、搜集一些健康有趣的小笑话。
第二课时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进行讲故事比赛,看谁能把《望天》这个笑话讲得最动听。(要注意自己的动作和表情,语气可以夸张一些。)
1、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字型、观察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让学生试说笔画、笔顺。
2、认真描红、试写。提醒学生写字姿势及握笔姿势。
3、实物投影学生写字作品,师生共同评价,争当小小书法家。
4、给生字组词或用生字说一句话。
5、练习:边读边写。留意学生的书写姿势,及时纠正。
关注学生书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笔画和间架结构不好的及时进行修改。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万能篇七
1.复习字词
拼读词语:草原竹林田野薄薄细细
麦苗菜花飘飘洒洒
2.回顾课文:“春天的枝头、草地、竹林是怎么样的?”
学生读文中相关句子。
3.读句:一阵春雨过后,小草和竹笋从地下探出头来。
1.春天的田野又是怎样的一幅景色?让我们用上节课学习的'方法自己学习第四节。
2.教学中展示图片,理解“麦青、菜花黄、蚕豆花儿香”
3.男女生分角色朗读体会第四小节。
4.配上动作,朗读全文。
自然现象有很大的关系。书上怎么写春天的自然现象?读有关的四句话。
6.读句:春天来了,微风轻轻地吹着,温暖的阳光照耀大地。
1.自己先拼读生字,观察字形。
2.重点学习“里字旁”、“厂字头”
分析“野”字和“原”字
3.给“暖”、“换”、“探”字分别找形近字区别记忆并组词。
洒()暖()换()探()
酒()爱()唤()深()
4.指导书写。
1.完成课后练习2
2.仿照课文的写法,说说春天还在哪里?(用一问一答式进行练习)
如:春天在哪里?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万能篇八
1、通过开火车和小老师带读的形式,使学生巩固本课“玲、详、奖、脏”四个后鼻音的字,“筋”前鼻音的字,“脏、催”两个平舌音的字;通过书空笔划的方法正确学习“糟”字的书写,“肯、脑、筋”三字中“月”的区别比较学会正确书写这三个字。
2、通过表演动作、表情表演理解词语“满意地端详”的意思,体会玲玲画好画后开心的心情;通过与平时画坏图画的情感对比,知道今晚已经不早了,再画一幅来不及了,体会玲玲弄脏画后的伤心;通过学生自己“在图上画些什么?哪些能画?哪些画这不太好?”的思考,使学生知道要开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3、通过朗读、抄抄写写,品味、思索、懂得爸爸简短的话语中蕴含的深刻道理,体验生活中这些开动脑筋使坏事变好事的例子。
1、通过开火车和小老师带读的形式,使学生巩固本课“玲、详、奖、脏”四个后鼻音的字,“筋”前鼻音的字,“脏、催”两个平舌音的字;通过书空笔划的方法正确学习“糟”字的书写,“肯、脑、筋”三字中“月”的区别比较学会正确书写这三个字。
2、通过表演动作、表情表演理解词语“满意地端详”的意思,体会玲玲画好画后开心的心情;通过与平时画坏图画的情感对比,知道今晚已经不早了,再画一幅来不及了,体会玲玲弄脏画后的伤心;通过学生自己“在图上画些什么?哪些能画?哪些画这不太好?”的思考,使学生知道要开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通过朗读、抄抄写写,品味、思索、懂得爸爸简短的话语中蕴含的深刻道理,体验生活中这些开动脑筋使坏事变好事的例子。
出示词语,抽生开火车读,小老师带读。
2、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5、玲玲的画》
3、通过学生自己“在图上画些什么?哪些能画?哪些画这不太好?”的'思考,使学生知道要开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1、师:玲玲是个小画家,今天她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图画。请看——
出示图画,学生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
2、师:玲玲喜欢自己画的这幅画吗?快速在课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出示句子:玲玲满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
(1)“端详”是什么意思?谁来表演一下“满意地端详”?(提醒学生注意表情:微笑,动作:频频点头)
(2)谁能带着高兴的心情来读一读这句话?指导朗读。
(3)分组读句子。
学生回答,出示有污渍的图画。
(1)这幅图和刚才的有什么不一样?看着这样的画玲玲的心情怎么样?
(2)画弄脏了,虽然伤心,难过,但是再画一幅不就行了吗?
(引导学生找出:“时间不早了,爸爸又在催她了,另画一张也来不及了”从而知道玲玲为什么会“哇地哭了起来”。)
出示句子:就在这时候,水彩笔叭的一下掉到了纸上,把画弄脏了,玲玲哇地哭了起来。
(3)齐读句子。
4、师:爸爸听到了玲玲的哭声,过来了——(播放父女对话录音)
(1)爸爸让玲玲在画上做点什么?如果你是玲玲,你会在画上画点什么呢?
(2)想一想,刚才同学们说的画的东西哪些画在这儿是合适的,哪些画在这儿不太合适,说明理由。
(3)玲玲开动脑筋后,在这儿画了什么?(小花狗)
出示句子:玲玲想了想,拿起笔,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
齐读
5、小结:玲玲花了很长时间画了一幅《我家的一角》,她心里可开心了——生读:玲玲满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
可是在她收拾水彩笔的时候,意外发生了——生读:就在这时候,水彩笔叭的一下掉到了纸上,把画弄脏了,玲玲哇地哭了起来。
在爸爸的启发下,玲玲——生读:玲玲想了想,拿起笔,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
6、是呀,看到了吧,孩子们——
出示句子: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1)这里的坏事和好事分别是课文中的什么事?
(2)想想生活中有什么通过自己开动脑筋使坏事变好事的例子。
(3)小结:生活中,只要能开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齐读
1、爸爸的话让玲玲记忆深刻,我们也应该把它牢牢地记在脑子里。下面,让我们来抄抄这两句话。真糟糕,这两句话中有四个拦路虎,我们要先去把它扫扫清。
2、出示“糟”
(1)这个字比划很多,同学们伸出手来跟电脑一起书空这个字。
(2)同桌两人你写我看,正确书写这个字的笔划。
3、出示“肯、脑、筋”
(1)为什么这三个字放在一块?(都有“月”)
(2)仔细观察这三个“月”有什么不一样?
肯:“月”作底,竖撇变竖;
脑:“月”作偏旁,写狭长,先竖后撇;
筋:“月”在左下部,竖短一点再撇。
(3)老师范写,学生书写,共同评价。
4、师:拦路虎被扫清了,我们可以把这两句话抄一抄了。一个小小的提醒,这里面的两个“像,象”可别抄错位置了。
学生抄写句子。
同学们,生活中有些事真有意思,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会变成好事;要是肯动脑筋,看来不可能办成的事也能办成。碰到问题我们要认真想想,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做个善于思考的好孩子。在这里,老师送你们几句话,希望记在脑子里,放在心里。
出示名人名言,齐读。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万能篇九
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
两课时
一、解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叫回声吗?你在哪儿听过?
二、识字写字。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
2、小组按自然段读、指名读课文。
3、学生自主识字、小组交流识字方法。
4、班上汇报。
5、写字指导。
(1)学生观察。
(2)教师示范:“纹、影、倒、游”四个字。
三、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了解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3、学生质疑。
一、复习导入
指名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二、朗读感悟。
1、默读思考:小青蛙听到了哪些声音?画出有关的句子。想一想,这些声音是在哪儿听到的`?妈妈是怎样说的画出有关的句子。
2、把你画出的句子在小组里读一读。
3、课件演示回声的成因。在读读妈妈说的话。
4、自由读、指名读教师范读:理解回声的成因。
三、实践活动。
回家后做实验或到郊外听回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