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数学四年级上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总结
三位数乘两位数
基本方法:
1.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
2.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
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因数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
1.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以后再看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加几个0。
注意:两个因数的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至少有几个0。
速度的表示方法:
速度:每单位时间行的路程。
特快列车速度160千米/小时小学生步行速度60米/分 公式:速度×时间=路程 时间=路程÷速度 速度=路程÷时间
规律: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不断变大,积也不断变大。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不断变小,积也不断变小。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以几,积也乘以几。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也除以几。
已知8×50=40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6×50=800(50不变,8乘以2变为16,所以积也从400乘以2变为了800)32×50=1600(50不变,8乘以4变为32,所以积也从400乘以4变为了1600)8×25=200(8不变,50除以2变为25,所以积也从400除以2变为了200)
第二篇:《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归纳
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
先用一个因数的个位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依次相乘,再用这个因数的十位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依次相乘,乘到哪一位,积的个位就与哪一位对齐,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 1”,再把两次相乘的积加起来。末尾有0时,把两个因数0前面的数对齐,并将它们相乘,再在积的后面添上没有参加运算的几个0。中间有0时,这个0要参加运算。
2、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3、因数是两、三位数的乘法的估算方法:先把两个因数的最高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近似数,再把这两个近似数相乘。补充知识点:
1·估算方法:用四舍五入法进行估算。估算是往大估还是往小估?也就是估算的方法问题; 2·利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注意,第二步的乘积末尾写在十位上。3·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
中间有0也要和因数分别相乘;末尾有0的,要将两个因数0前面数的末位对齐,用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之后在落0,有几个0落几个0。实际生活中的估算:
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估算是往大估还是往小估?)
a、350名同学要外出参观,有7辆车,每辆车有56个座位,估一估要几辆车?
b、桥在重量3吨,货物共6箱,每箱重285千克,车重986千克,这辆车能过去吗?
知识点: 估算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要将因数估成整
十、整百或整千的数。估算时注意,要符合实际,接近精确值。
第三篇:四年级三位数乘两位数练习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练习题
姓名: 班别:
145×12= 1、135×12= 2、176×46= 3、325×26=
454×145= 68、43×129= 911、12×124= 12、237×83=5、36×254= 7、32×164= 10、85×215= 13、322×35=、83×217=、25×328=、28×153= 14、85×142= 15、16×134= 16、34×246
160×30= 1719、180×50= 20
360×12= 22 24、320×16= 25
36×120= 27、220×40= 18、290×30= 21、390×14= 23、280×15= 26、18×230= 28、160×60=、460×80=、350×15=、430×26=、26×320= 29、23×340= 30、27×150= 31、87×410=
106×30= 32、206×40= 33、208×30= 34、305×50= 3
573×207= 39、18×103= 40
236×43= 208、108×90= 3637、26×108= 38、69×105= 41×56= 720、209×60=、25×306=、19×302= ×42=
407×35= 480×50= 305×30=
240×220= 27×142= 306×24=
703×50= 260
65×390= 42
28×25= 412×17= 124×14= 480×102= 34×21= 157×35= 408×36= 120×70= ×72= ×43= ×24=
315
230×40= 450×300= 135×24
221×16 307×26 183×15 58×912
408×25 315
208×56 162
308×21
703×50 260
×47 508×21
130×24 135×14 480×15 23664×321 ×12 306×70 202_×43 ×15 ×24= ×36 713
65×390 42×102 720×42 480×50
第四篇:四年级数学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
本课程是以现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学生作为起点,通过联系的新老知识,独立的查询和团队合作,掌握计算方法可以正确计算,理解三位数二维数据,数字算术算法原因。
一,使用新老的知识联系,创造学生熟悉的教学情况。
教学课程的计算通常更加枯燥,几乎所有的老方式都领导新的。但有一点变化,进入学生自己编写本课,探讨课程,让学生探索探索和提高他们的热情的欲望。
二,通过知识转移,让学生探索自己的新知识。
通过两位数的二位算术算法,引出三位二位数的计算方法,注意知识类比的迁移,这样不仅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而且培养学生数学推理能力。
三,注意嘴数,估计和笔的链接,培养一种计算感。
在数学教室培养学生的计算意识是计算教学的重要任务。这个类是一个三位数的双位数字,因为更大的数字的数量更加困难,所以学生会想到估计它的价值,然后我们画笔,得到确切的结果,而且 使用估计值验证结果。这种计算,计算和计算的三种有机组合,相互验证,不仅提高了计算能力,而且培养了计算意识。
第四,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将生活数学联系起来。
知识的获取不能纯粹得到和得到,而是应该通过知识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会应用。所以在本课中提供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改善生活和数学联系。
但是这个教训有缺点,第一个想法可以更简洁清楚一些,我可能会太多说话,或者总是担心学生不明白所以教室没有放手。随后练习时间太长,可以更紧凑。也面对学生社区不够宽,最后在未来的教学中锻炼教学机智,以面对越来越多样化的情况。
第五篇:四年级上册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学设计
平罗县城关一小 沙艳红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 教材分析: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中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算法都将直接迁移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中来。学习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学生完整地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小数乘法打好基础。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学习过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笔算。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相比,在算理和算法上是完全一致的。因此,学生对算理和算法的理解和探索并不会感到困难。但是,由于因数数位的增加,计算的难度也会相应的增加,计算中就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情况。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情感与态度目标:让学生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计算问题的体会,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3、能力目标: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能主动总结、归纳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类比及分析,概括能力,发展应用意识。教学重难点:
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乘数是两位数乘法的积的定位。教具:课件 学具: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导入新知
1、口算训练
师:咱们先进行口算大战,看看谁的表现最出色。23×30= 47×20= 42×19≈ 58×41≈
2、笔算: 43×26= 12×34=
让学生独立完成笔算后,由学生说说笔算的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
师:我们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今天我们来进一步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板书课题)
二、自主交流,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出示例1: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约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
(1)让学生理清题意,找出题中的已知量和所求量。
(2)根据已知量和所求量列出算式
(3)由学生列出式子,师板书:145×12
(一)、估算
师:那你可以估算出145×12的大致范围吗?估算时,我们是先把一个数看成整
十、整百,再进行估算。小组交流讨论,你是如何估算的?(小组交流讨论3分钟)
师:哪位同学把你的估算过程和想法跟我们分享一下呢?
生:把145看成150,150×10=1500,150×2=300,相加等于1800。所以我觉得,大约是1800千米,但比1800小。(一定有生可以得到)
(二)、笔算
师:这个同学很有想法哦,那他估得接近145×12的积吗?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145×12到底等于多少。那要如何准确算出145×12的积呢?
生:用竖式计算。
师:也就是笔算乘法(板书)
师:那么要如何用竖式计算145×12的积呢?先在你们的练习本上试着算一算。
(学生尝试计算,师巡视,找二三位同学板演并说出自己的计算方法)
生1:拆分法,145×2=290,145×10=1450,290+1450=1740【不排除会有学生这样做】
生2:竖式计算
(全班学生齐做,把学生做错的几种不同情况,板书在黑板上)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几位同学的竖式,有什么不一样?你们觉得那位同学是正确的? 生:„„
师:我们一起用计算器来验算一下积到底是多少?你算对了吗? 让板演正确的学生讲一讲“你是怎么算的”
师:那1与5相乘的积要写在哪位数位上呢?是个位上,还是十位上?为什么呢?
生:写在十位上,因为1在十位上,相同数位要对齐
(此处,学生的表述可能不规范,可能说,“在这里的1表示的是10”,师要予以引导,得到这个之后,师可以再结合145×12=145×2+145×10,让学生明白145×12竖式的算理)
师:那列竖式计算145×12时,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么算?
生:2乘以145,再算10乘145 师:积要写在哪里?为什么?
生:10乘145的积写在十位上,因为1在十位上,数位要对齐 师:最后写什么? 生:将两次乘积相加
师:那其他几个同学的竖式有问题吗?有的话,问题在哪里? 生:他没有乘以百位,„„
(师要强调我们现在算的是三位数乘两位数,要记得乘百位,可以和45×12进行对比。)师:现在请同学们观察45×
12、的竖式有145×12什么不同?找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小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1)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
(2)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注意满十进一。
三、仔细琢磨,细心计算,巩固新知 1、47页做一做。(4名学生上黑板板演,其余学生齐做,师巡视,辅导学困生,集体订正)
四、仔细想想,谈谈收获,归纳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生: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
师:那现在哪个同学可以来帮我们小结一下三位数乘两位数竖式计算的步骤和要注意的地方啊?
生:先分位相乘,再将两次乘积合并相加,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满十进一。(此处,生的表达可能不够规范,师应给予引导)
五、作业布置P50:
1、3
六、板书设计